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619

  可以想象,大多数都是听过一万遍的陈词滥调。
  比如沼间所言的“一心一意,毫不犹豫,定要在平手监物大人治下兢兢业业”云云,就实在平淡干瘪,闻之可以催眠。
  配上此人普通的长相身材,不起眼的衣着装饰,一板一眼的礼节,拘谨畏缩的气质,真是凡庸之至。如果不是继承了祖上的家业,放在大街上都辨认不出来。
  不过反过来将,这么一个人,永远采取最保守的态度,始终坚持“谁在中央拥护谁”的方针,倒也真有可能长期将家业保存下去。
  因为不管是谁来当这个和泉守护,或者守护代,对他都是最放心的。
  而第二个发言的真锅就聪明一点,他的开场白是:
  “得知您要来和泉,本来小人还担心了一段时间。但托人问过尾张的亲戚,听说您的事迹之后,就只感到欣喜若狂了!能在无双谋将跟前说上几句话,小人足以在外面去吹嘘一辈子了!”
  虽然也是毫无意义的溜须吹捧,但这个立意就显得稍高。平手汎秀是以智术之名传遍天下的,所以真锅五郎左卫门,就选择这个最得意的地方去奉承。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类似的话听多了当然也烦,但隔三岔五听一听,却还是很让人身心舒爽的。
  这个家伙看着十分年轻,形貌不算出众,衣帽亦朴实,但周身打理得十分干净,没什么灰尘和褶皱,这一点就胜过其他同等身份的人了。和泉国人里,算他属唯一能上台面的。
  所以汎秀对此人表现出略微多一丝的热情,微笑的时候,嘴角翘起的程度高了一点点。当然对方能不能发觉,就看他个人的观察力了。
  至于淡轮新兵卫,可能是生意做多了,怎么看都有一种海贼兼商人混合体的味道,而不太像武士。他容貌称得上丑陋,衣服虽然不错,但衬着五短身材更显滑稽,这副尊荣显然是在座最差的。但他的发言却很能抓住重点。
  “淡轮家关船六艘,小早川十七艘,水夫二百八十人,时刻可以为您效力!”
  此前汎秀已经暗中派人跟他接触过,了解这些数字了,但他还是当面说了一遍以示强调。毕竟和泉的海岸线很长,平手家又没有直属水军,所以淡轮就抓住自家的这些实力做宣传点。
  和泉国内领地靠海的国人不少,大多也有几艘船和几十水夫,但都远远比不上淡轮家。
  按照预想,平手汎秀会把国人众的船编到一起组建水军队伍,而淡轮新兵卫就认为这水军将领的位置非他莫属了。
  如果他知晓汎秀心里的真实想法,那肯定会失望得紧了。
  与这三人一一对话,交流过程平淡正常。
  但寺田安大夫一开口,气氛就完全不对了。
  他的原话是:“以前和泉国内都是些刁民和懦夫,我看现在已经有人在讨论怎么逃避和拖延您定下的役和税了!统治此地的三好长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更不要说十河一存、三好康长之类的代官了。当然,有平手监物大人在此,他们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再来一个松浦孙五郎,小人依然愿为先锋,为您斩下其首级!”
  这话让另外三名国人旗头脸色都变了。
  连平手汎秀都花了一番心神才慢慢理解了他的言下之意。
  首先这句“刁民和懦夫”就把所有的豪族国人众,包括在座这几位,全部骂进去了。先不谈他的评价合理与否,但肯定是把人都得罪光了。
  再说这直言“已经有人在讨论怎么逃避和拖延役税”,这话当然说得很对,平手汎秀也心知肚明。但你何必非得明言呢?
  最后他把三好长庆及其属下的和泉代官都骂了一顿,是让人惊讶的。
  平手汎秀自赴任以来,已经与很多旧三好政权的家臣或附属豪族交谈过,也多少了解到一些三好家中的内部矛盾。这些余党有的对三人众擅权不满,有的极度鄙夷松永久秀,更有看不起三好义继的。但从未有人对三好长庆有什么负面评价,顶多就是隐晦地说,他年老昏聩之后,不像从前那么英明了!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三好长庆如果不具备超凡的人望,也就不可能在二十年之间由刀下遗孤变成近畿霸主了。虽然他已经逝去了数年,但留下的影响力在短期内不会消散。
  对三好家有好感的人至今说起“长庆公”都不免泪眼朦胧,称他老人家若在,我大三好何至于此。敌方也会心生感慨,把他视作可敬的对手。
  再退一步,就算心里不以为然的,也不会公然跟舆论对着干。毕竟有一大批“弃暗投明”的人士(比如大和松永,摄津池田、伊丹,界町一干商人等),曾经是跟着那位混的。朝廷和幕府以前也认定了其地位。你要是彻底否定了三好家,那岂不是同时否定了以上所有人的过往生涯?
  但这个寺田安大夫绝对不是愣头青。
  汎秀仔细思索一番,倒觉得他可能是和泉最明白的人。
  也许,只有此人看出来,平手汎秀有意进行“士农分离”,将国人众这个阶层渐渐抹消掉。
  一般大名挑选国人众旗头的时候,会找一个可靠,势力强,人脉广的忠厚长者,作为中枢与下层,新人与旧人之间的缓冲。
  按照这个思路,寺田安大夫这个“和泉奸”的身份是有点尴尬的。本地人可能不喜欢松浦,但更不会喜欢背叛松浦的寺田。
  然而这家伙现在一意强调他本人与旧势力和本地人的一刀两断,不惜吸引其他所有国人众的仇恨。这样一来寺田就很难安稳地在国人众旗头的位置上有所发挥了。
  如果以后世事再变,平手汎秀被赶出和泉国,寺田安大夫在当地可能就呆不下去了,除非再当一次内奸,立下类似的功劳。但平手汎秀显然不太可能给他这个机会。
  不过,如此断绝自己的后路,反倒让汎秀觉得,可以考虑重用一下此人,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千金市骨的标本了。
第五十一章
胜利的滋味
  最终四名被选为旗头的豪族,就在寺田喋喋不休的吹捧和大发厥词,以及其他三个人的沉默不语的抵抗当中告退了。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但平手汎秀还不能休息。接下来他要见的是投奔过来的三好旧将。
  为首的自然是松山重治和香西长信,以及……岩成友通。
  把他们排在国人众后面,并不是因为重视度更低,而是因为岩成友通在上次行动中做出的惊人举动。
  松山和香西显然也是清楚这一点的,他们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也猜出个大概,心里肯定是十分复杂的,但摄于往日的情谊和威望又不敢表达出来。
  所以这两人进门的时候也只能低着头紧绷着脸,按部就班地施礼就座,然后沉默不语,既不能对平手汎秀过于热情,更不能当真表现出桀骜不驯的意思。
  他们跟那些朝不保夕的国人众是不一样的。松山当过三好长庆的奉行,也曾做过侍大将,堪称文武两道。香西出身门第不俗,本人勇猛善战,颇有一些军功在身。这两个人是见过世面的,就算流亡到其他地方也不难获得一两千石知行,所以对织田家和平手汎秀不需要那么谄媚。
  而岩成友通又不同。他以前的地位太高,影响力太大了,贸然接纳有可能引发政治风险,也只有织田家这种庞然大物可以毫无后遗症地吞下。
  对于他的投效,信长和汎秀本来都给予了很高重视。但在他“玩忽职守”,“松懈大意”,导致“逆酋”三好政康逃脱之后,信长的信件里就不再提及其姓名了,显然是不太满意。
  岩成友通本人,则是见过三好政康最后一次之后,就变成石铸泥捏一般,再无任何表情和情绪变化,包括和家眷见面的时候。
  当下也是如此。
  对这些人,平手汎秀的态度就正式了许多,径直就开始介绍到:
  “诸位大人,以前在‘三好逆贼’那里都是中流砥柱的人物,这次能顺应天命,弃暗投明,重归于公方大人及织田弹正之下,实在是天下武人共同的幸事。我已经将此事上报给了岐阜城,主公指示,松山殿和香西殿各授予五千石领地,排入织田家重臣之序列,名义上暂时是作为我的与力行动。二位的家臣也全部录用,其知行可在这五千石内自行划分。”
  这两人闻言都觉得满意,对视一眼,齐齐拜倒,由松山重治做发言人,高呼到:
  “多谢织田弹正——不,是主公的信任!多谢公方大人海涵!承蒙监物大人不弃,罪臣一定在您麾下尽心尽力,以赎前罪。”
  汎秀闻言点了点头。这个松山懂得把织田信长放在足利义昭前面说,看似是违反了礼节,实际却是表达了一种微妙的立场区别。
  对此平手汎秀则是回应到:“公方大人垂拱而治,但他才是武家领袖,以后务必要把他老人家的名号放在前面,否则会有所不妥。”
  话虽如此,但汎秀神色中并无责怪之意。
  松山重治了然一笑,答曰:“监物殿教训得是,在下明白了。日后在外宣传时,定要先以幕府声威为重。”
  平手汎秀这句话意思就是:织田家虽然掌握实权,但短期内不打算彻底架空足利义昭,而是与幕府保持互惠互利的关系。织田得其实,足利得其名,就算有矛盾也要暂时搁置,而不是如三人众那样刀兵相见。
  接着松山那句回话则说明他立即就听懂了言外之意。
  汎秀微微颔首,觉得比较满意。这三好家旧将的政治素质果然就是比和泉国人众强多了,只是不知道打起仗来怎么样。
  想到打仗,汎秀立即又开口到:
  “各位须知,按本家法度,知行五千石者大约要负担三百人的军役。最终数字会随具体情况有所增减,但幅度不会太大。由于织田家领地广阔,偶尔需要远征,所以要求家臣无司职时在城下候命,不可长期停留在领地。”
  这里说的法度,也是在平手汎秀建议和推动下实施的。天下各大名的军役算法互不相同,但基本可以换算成每百石八到十人,紧急时甚至会到十五人、二十人,基本上等于拉走所有成年男子。
  而织田家由于领地广大,经济发达,不需要过度依赖农兵,在执行了“检地”和“刀狩”之后,征兵比例开始微微下降,呈现出“兵农分离”的征兆。
  目前来说这只是一种征兆而已,推广力度还很低,不能作为常规现象看待。但平手汎秀入主和泉后,针对本地环境,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决心要大大加快改革的步伐。
  面对这个要求,松山和香西稍有犹豫,但心里也很快接受,伏身领命了。他们在三好家已经适应了高度集权的生态,对此抵触很小。
  汎秀又道:
  “以二位的声望,日后自当委任为奉行或者侍大将之类职位。但一时仓促,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所以还要委屈二位,暂时只能率领自己领下的兵马,无法分派其他司职了。”
  这一点同样也没什么问题。新人想担任显职必须一定时间考验期。两人仍是俯首称是。
  接下来汎秀简单讲述了不可私斗、不可私加赋税、子嗣婚姻需报备等各国通用的规矩,自然也没什么波澜。
  但一应条款都谈得差不多了以后,那香西长信却忍不住开口:
  “平手监物大人,请恕在下鲁莽。我等的待遇,方才已听您说得很完善了。但请问——”
  香西长信拜了一拜,面色严峻地发问:
  “请问——关于岩成大人,您打算如何处置呢?说起来,在下还是被岩成大人说动,才决意要加入织田家的。如今区区长信,亦可愧领五千石之巨,不知慷慨如织田家,又会给岩成大人多少俸禄呢?”
  喊出“岩成”二字的时候,他身旁的松山重治已经大惊,连忙以目光相示意,继而悄悄伸手去拉他,却都未阻拦得住。于是只能苦笑,向汎秀做了个告罪的手势,表示自己与这个莽汉不是一伙。
  而汎秀的眉羽为之轻轻一扬,未作回答,却打量了香西长信一番。
  根据以前搜集的资料看,这两人里,松山重治商人习气未脱,为人显得过于圆滑,被认为“又是一个松永久秀”。而香西长信是个脾气火暴的斗将,多年来转战各地,与三人众等武斗派十分亲近。
  看来传言不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