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619

  “若是有出色又赋闲的人,你可以稍加留意,日后可能用得上。”
  接着平手汎秀仔细问过了资料,思索了一会儿,才吩咐他们离开,而后对着河田与沼田两人问到:“你们都在近畿一带行动过,对日野城主蒲生定秀,有何看法?”
  “似乎是六角家头号的猛将,历来作为先锋出战,靠着军功成为重臣。”沼田先是老老实实地说出了最普遍的印象,而后又补充到,“不过一般人却因此忽略了,日野城附近的商业被他发展得相当昌盛,而且治安方面也比较出色。”
  汎秀闻言不置可否,只是望向河田长亲:“还有补充呢?”
  “这个……我还记得他是个习惯用姻亲来建立关系的人。”河田思索了一会儿,答到,“他让自己的长子娶了六角笔头家老后藤贤丰之女,次子、三子分别继承青木、小仓两家,两个女儿则是嫁给了北伊势的神户家和关家,用这种方式,渐渐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还要铁炮的事情。”沼田又开口了,“几十年前铁炮传入之后,蒲生家就建立了单独的铁炮工房,虽然产量不高但是也成为军力上的一大支撑。”
  “综合来看,此人的确是全才,不过器量也仅仅是一城一郡而已,并没有在六角家的大政上起到辅佐作用。”河田长亲补充说。
  “我看还不尽然。”汎秀摇头表示反对,“知书达理的武士未必通晓谋略,擅长计策的智将也可能外表上是粗豪武夫,只是世人都混淆了这些东西。”
  这一番话让听者摸不着门道,不过汎秀也没等他们反应,而是自顾自地说了下去:“这个人很善于借势,在历次的变动中都成为了得益者,这绝不是偶然的。几十年前的事情已经被大多人忘掉了,不过仔细派人查探的话,还是能够找出蛛丝马迹的。”
  “噢,殿下您的意思是说,只要本家展示出足够的实力,他就会主动投效过来。”本多正信虽然不了解近江,但这个时候也明白过来。
  汎秀将所得的资料展示出来。蒲生定秀此人,数十年前借六角和幕府之间的矛盾,杀死了倾向幕府的堂兄,夺其家业。十余年前受命进攻伊势,却把同僚和对手一起拉进了姻亲的圈子。几年前六角氏动乱,又是他出来收拾残局,建立了与主家几乎等高的威望。
  “弥八(本多正信),帮我拟封书信,向蒲生下野守定秀问好。”
  “此人行事谨慎,恐怕不是轻易能够说动的啊。”没被点到名字的沼田反倒是替他们着急。
  “并不是将其策反,只要他们能够作壁上观,或者消极抵抗即可。”——甚至还可以再退一步,只要在他们归附前搭上关系就行了。
  “此事,不用禀报大殿么?”河田长亲疑惑道。如果只是私下促成此事,恐怕功劳簿上不会有记载吧。
  “这个么……”汎秀不置可否,“自然是要告知那位殿下,不过表述的方式要恰当,而且我的本意也并不在此。”
  蒲生忠三郎赋秀,虽然能力全面,但也没什么出众之处,相比之下倒是他在安土政权中的人脉关系,非常值得利用。这时平手已经在做外派的准备,而堀秀政和蒲生这类人是必须搭上关系的。
第八十二章
意外之获
  平手泛秀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两辈子加起来这个人的名字在脑海里停留了几十年,不过却从没想到对方居然是如此相貌。
  皮肤白皙,嗓音轻柔,男生女相,这些形容词组合到一起,似乎并不是什么正面的描述,不过集中于此人身上,却展示出十分微妙的亲切感。如果用网络词汇形容的话,那就是“治愈系”。
  对方的容貌让人觉得,凝视太久会失礼,泛秀不自觉便悄然将视线移开一点。
  “我是该称呼您竹中远江守,还是半兵卫先生呢?”
  “但在下却只能称您平手监物。”
  竹中重治徐徐拜倒下去施礼,神态有种说不出的优雅和柔美。
  这是个很有吸引力的人,无论是气度还是容貌——泛秀心里这么想着,而后将他迎入了室内。
  “多少人都延请不到的客人,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令我相当疑惑。”泛秀考虑到对方的心思,于是直截了当地说到。
  “那些人无非是企图说动在下入仕罢了。”竹中重治微微摇头,“以名利相诱者,尚且可算是不避本心,至于企图以‘天下大义’做幌子的人……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却想用来说服别人,岂不是十分可笑么?”
  “可是,如鄙人这样什么都不谈了,或许只是欲擒故纵的手段也说不定。”泛秀自嘲了一句。
  竹中却表示不赞同:“在下自以为还是分得清人的。就以您在领内施行的举动为例,不管目的何在,善政终究是善政。”
  这就涉及了心理学和哲学的问题,泛秀不愿细谈,于是问道:
  “您现在算是为哪一家效力呢?名分上是浅井,但实际却在帮助织田……”
  “在下如今只忠于自己的心。”
  “果然还是决意要隐居了?”
  “会这样提问,真不像是平手监物的风格啊。”竹中没有正面回答,“也许五年或者十年之后,在下又会厌倦了浪人的生活呢?届时若是苦求入仕而不得,还望您关照。”
  泛秀不觉莞尔。这才是真正的风雅之士啊。
  而后又道:
  “其实……我也是为了一点私心,才会与您打交道。”
  “噢?愿闻其详。”竹中明确知道对方所说的与他人不同,所以神色不变,只是微微一笑。
  “是这样。”泛秀收敛起笑容,“犬子也渐渐到了开蒙的年龄,他自幼体弱,恐怕不能修习弓马之道,所以我特地找僧人教他文学礼法。不过还需要一个武家的前辈来指导。”
  “令郎啊……”竹中眼中闪现出一丝期待之色,旋即又消失下去,“可是您为何会找到鄙人呢?”
  泛秀微微叹了一声,道:“要这个舞文弄墨的学者不难,但武家更需要的是把书卷上的心得发挥出来。另外为人之道,也更需要师长指点。说来惭愧,近年来事务繁忙,一直无暇照顾家人,有愧啊!”
  进入慈父模式的男人,令对方不知该如何答话。只能岔开话题说:
  “监物大人,您还没问过鄙人此行的目的呢?”
  “噢……这倒是我疏忽了。”
  “若是不等您发问,我就主动道明的话,岂非显得太不自矜了么?”竹中调笑道。
  “正是。”
  于是泛秀正襟危坐,煞有介事地欠了欠身,问道:
  “竹中先生此行,有何贵干呢?”
  “贵字不敢言,不过或许能为织田尾张守稍解忧愁。”
  “那……之前并没听说您去过伊势,想必就是近江了?”
  “正是。您上次递给蒲生家的信息,这次在下是为他们回复而来的。”
  “蒲生家您也很熟悉?”
  泛秀微微有些惊讶,虽然早已知道竹中重治善于结交,不过这个范围还真是够广啊。
  “三年前,在下还身处美浓斋藤家之时,曾经率军支援过蒲生下野大人(指蒲生定秀)。”
  只不过是一面之缘而已,却被他经营出一份不浅的交情来,还真是难得的能力。
  “那么蒲生下野准备归附于织田家了?”泛秀立即发问。
  “恐怕不行……”竹中徐徐摇头,微笑示意对方稍安勿躁,“蒲生氏深受定赖公之恩义,绝不敢与六角家敌对,此番只能置身事外了,他们愿意献出幼子作为人质,来表达诚意。”
  “这个结果已经很让人满意。”泛秀心里理想的结果也正是如此。
  “另外伊势那方面——”竹中侧目看着泛秀,缓缓说到,“蒲生家愿意写信促使神户氏与关氏放下武器。同时他们城里还有重要人物……”
  泛秀静静听完他的描述,而后突然又问到:
  “在下的请求您肯答应了吗?”
  “如果监物大人不弃的话,鄙人愿竭力将所学传授于令郎。”
  ……
  非职业士兵的年代,战争有个显着特点:无论战时打得多么热闹,一到春耕秋收时节就各自偃旗息鼓,回家种田。目前织田家每万石抽取五百到六百人的比例,虽然已经低于大部分的大名,但其中仍旧包含着大量的农兵,自然也无法摆脱这条规律。
  六角义贤的两条计策,把时间拖到了年末,最适合出兵的深秋或者初冬已经耽误过去。如果到了二月份之前还没有取得什么军事上的成果,就只能等到五六月份再发兵了。那么天下人会如何看待当年信誓旦旦,而今却碌碌无为的织田家呢?足利义昭又会怎么想呢?
  织田信长的心情顿时又下降到最低点。派出去进行策反调略工作虽然有进展,但是很难立时凑效,而时间却一天天流逝过去。就在他忍不住要在寒冬出兵的时候,突然有了转机。
  已经快要被人遗忘的美浓麒麟儿毫无征兆地出山,劝降了目前六角治下势力最大的家臣——日野城蒲生氏。后者派遣十岁的幼子鹤千代担任人质前往岐阜城。以此为线索,北伊势数家豪族被连带招抚,大部分的六角的余臣也开始起了新的想法。甲贺五十三家中,也开始渐渐有人投靠到织田那边去。
  信长的反应是立即让十岁的蒲生鹤千代与次女定下婚约,同时再次带着军队和黄金进入伊势国,用这两种手段,连续慑服了十几家豪族。
  这时候足利将军才终于相信织田有着比朝仓更强的动员力,终于安心在岐阜城居住下来,还主动发起朝廷的关系,帮助弄来了正式的天皇纶旨,确立了织田对于尾美两国的合法占有。
  盘算失误的朝仓义景倒也算是果断,顶着西面和北面两线压力挤出了两千精兵,由一门众朝仓景恒率领,以保护将军之名,参与到上洛联军。
  按照历史的教训,这个时候六角义贤应该已经想好退路了。而有着先知先觉的平手泛秀又把目光投向了观音寺城。
  不过以智谋着称的六角左京,自然不会像斋藤龙兴那么容易对付。
第八十三章
子女教育工作
  身逢乱世,每时每地都有武人战殁抑或横死,然而那些有幸生存下来的人,却更多机会建立起为人瞩目的功勋。接着往日那些旁人无法理解的另类行为,就被按上各种光环成为他们天赋异禀的证据。比如魔王殿下放荡四野被说成是侦察地形,比如玄武大神当众更衣被认为是大将之风——同样的行为如果出现在斋藤龙兴或者今川氏真身上呢?
  所以,当某人出现眼前的时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真是俊美的侍童啊,不知是哪家大人的禁脔?”
  当得知对方乃是远近闻名的“美浓麒麟儿”时,众人方才一惊,忙不迭收起不敬的心思。然而时日一久,却觉得这人实在不像是厉害的人物。就以同具智将之名的平手汎秀为例,这人时常“掐指一算”,就得出没什么根据却切合实际的判断,而后微笑着不做解释,用肢体语言表示:“这就是你我之间的境界差距。”比如稻叶山城之战提前追堵斋藤龙兴之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