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619

  泛秀也没有去扶他。以前是一见如故的友人,现在却有了上下之分,这是阶级社会不能避免的事情。
  “那么,以后关于军阵的事情,就要多劳你费心了。”
  “遵命。”沼田顿时眼前一亮,颇有得遇知己之感。
  “那么现在,我也不再瞒你,本家已经有了上洛之志。”
  “果然如此!在下已经猜到足利左马头定然不满于朝仓家行动迟缓。”
  “你久居京都,有何见解?”
  平手泛秀这个问题太过笼统,不过沼田思酌片刻,就理清了思路,于是开口答到:“要从尾美二国上洛,首先就是击破南近江的六角氏。若是十年前,其麾下可招募两三万大军,又有猛将蒲生、后藤等,是近畿的霸主。然而观音寺动乱之后,六角家早已今不如昔,织田与江北浅井合力,足可以武力强攻。倒是六角治下的甲贺忍者,需要当心。”
  “至于三好家,武力尤盛,‘三好三人众’都是名将,难以力敌,但弑杀将军早已失尽人心,可以雄兵驾临京都,而后策反大和、摄津两地的势力,则三好不足为虑。”
  一者武道,一者文道,说得不错。不过……
  “那朝仓家呢?”
  “这个……”沼田愕然无语,似乎没意识到泛秀会明确把该是盟友的朝仓视作敌人。
  “织田家要拥立足利左马头上洛继任将军,自然与朝仓家是竞争关系。”泛秀气定神闲地解释到。
  沼田佑光苦笑着摇了摇头,说:“现在足利左马头还在朝仓那里,您这么说恐怕……”
  “那就换个问题,朝仓氏近况如何?”
  “是。”沼田这才安心应声答道,“殿下您该听说过,朝仓家如今的当主,左卫门督大人,三十二岁才初阵的事情。”
  “有所耳闻。这实在不像是武家的作风。”泛秀点了点头表示了自己看法。其实大名初阵也不过是挂个名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但这个名头对于整个势力内部的风气却会产生影响。
  “是啊……所以,朝仓左卫门督大人,虽然地位已经十分稳妥,但武力上却十分依赖于同族的敦贺众。”
  敦贺众。这是北陆军神朝仓宗滴留下来的东西,作为主家的一门,专注于武力方面,承担军事的重任。不过如今当主文弱,这些战斗力强大的一门却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不免让人想起尼子家的新宫党啊!”泛秀感慨了一句。
  “但是殿下,当年尼子清除新宫党的时候,邻近并没有足以威胁他们的势力,而且尼子民部(指尼子晴久)本身就是强势的当主,这跟越前朝仓家的局势截然不同。”
  “你的意思是说,就算本家不加以牵制,朝仓也会内乱?”
  “正是如此。”
  “那么具体的时间呢?”
  “或许就在一年之内。”
  “另外还有若狭的事情……”
  “殿下真是不出门而知天下事。朝仓囚禁若狭武田的家督,以夺取其领地,不过却埋下更多祸根。”
  ……
  次年新春,泛秀到岐阜城的时候,顺便带着针对朝仓的结论去找织田信长,却被告知:“此事已经有人解决了。”
  信长指着席下矮小的中年说:“此人若狭武藤舜秀,可与明智相当。”
  用明智光秀来作比,难道是说,这个同样名声不显的人,可以获得类似的俸禄?
  不过此人的名号,在后世似乎并不显赫啊!
  泛秀与武藤舜秀攀谈一二,仅仅是浅尝辄止,便惊讶于对方的敏锐和老到。至于他提出的方案,总体思想与沼田佑光相似,不过风格狠辣得多,不乏反间、暗杀、教唆之类的手段。
  此人才能当在沼田佑光之上。
  猴子崛起之前,织田家能在非战斗层面跟平手形成竞争关系的唯有丹羽,而今明智、武藤等人加入之后,智将的角色就越来越多了。
  不过为何这几个人名字里都有个“秀”字呢?
  真是蹊跷的巧合。
  PS:仍然是改编了历史。
第八十一章
互相试探
  亮出一章“天下布武”的大印是很容易的事情,然而要真正实现这四个字却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就比如当下的上洛事宜,在看好织田的人眼里六角已是刀俎上的鱼肉,但是站在另一种角度却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至少越前的朝仓义景,就十分大方地派人护送足利义昭前往岐阜城,还“礼貌”地给刚刚搬家的信长写了一封书信,对他挥师上洛勤王的行为,表示了精神上的支持,同时隐晦提到,如果近江的六角和三好等“逆贼”难以对付,朝仓家愿意“帮一点小忙”。言下之意,他根本不看好织田家独立完成上洛。
  既然朝仓家是这种消极态度,那么多年依附朝仓生存的浅井家,夹在两边自然难受,坐拥二十万石的“近江之鹰”最终私下承诺了三千援军——这只相当于他三分之一的实力。而三河的德川受到东线的压力,更是只能抽出一两千人来作形式上的支持。
  从正面的角度讲,如此一来织田家占据了联军的绝大数份额,自然也能独享上洛的政治利益,不过另一方面能否战而胜之就成了问题。
  彼处的六角义贤也是殚精竭虑维护自己的势力,先是尽力劝说因为其子愚行而离心离德的家臣,勉强凑齐了近两万的人马,明面上可以一战,接着又致信给他的妹夫,伊势北田具教,约定共同进退。
  因为泷川一益对北伊势的攻略,以及九鬼水军等关系,北田家与织田家一向不睦已久,所谓唇亡齿寒,就算不看在姻亲上,北田具教也不会拒绝这次邀请。
  (解释一下,历史上的北伊势此时的格局是十分复杂,不过主角没负责那一段,我也就不想详写了。)
  织田家的反应是立即出兵前往北伊势加以压迫,打算以强兵迫使北田家等势力转变立场,结果还未正式开战,就听到了武田家撕毁盟约进攻美浓的传闻,顿时军心大乱,不得不撤退回去。后来才知道那只是六角治下甲贺忍者施放的伪情报。
  接着又传出美浓三人众不稳等诸多流言,真真假假,难以分辨,信长甚至当真起了疑心,召集稻叶一铁到一间寺里赴茶会,又命忍者暗伏于室,若见异动则格杀。一铁泰然自若,胸怀利刃而去,闻屏风后异动,色未少移,只是以手指着壁上的卷轴,依画中意境而吟曰: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左右不解,一铁答曰:“此韩退之诗也。”而后逐句解释。这时信长出现,唤出隔壁埋伏,谓一铁曰:“初以汝为一鲁男子也,不意有文学如此。”一铁亦出怀中所藏匕首,肃然道:“仆今亦不愿徒死也。”
  逸话一时传为美谈,不过却也反映了当前的窘境。虽然都是些旁门左道的小事,但是却令织田家不胜疲扰。
  这个时候足利义昭开始有想法了。明智光秀能说服他来岐阜城的最大原因,正是朝仓氏半年按兵不动的举止。然而现在织田也似乎没什么两样。
  不过这位“准将军”并不是个愚蠢的人,他没有直接去质问信长,只是侧面提了一些不着调的要求,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不满,比如抱怨侍者行事粗鄙不知礼节等等。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比起京都或者越前一乘谷,尾美两国是当真。
  ……
  “上野助啊,你说六角已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如今似乎有些偏差啊。”平手汎秀在城里对着沼田佑光悠然说到。现在身边可以做谋臣的是河田、本多、沼田三人,松井友闲也是个聪明的人,但毕竟不是正统武家门第,很多事务并不顺手。
  “殿下。”沼田解释到,“六角家虽然衰败了,但是左京大夫(六角义贤)本就是擅长智略的人,手下又有精锐的甲贺忍者,对付他们只宜正面强攻即可,想要加以调略反倒是不易。”
  河田长亲也表示赞同,不过出言却正好相反:“依我看织田大殿该是有更深一层的想法。”
  汎秀轻轻摇头,对他们说:“击败六角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接着正要具体说明白,却一眼看到旁边的本多正信似乎是欲言又止,于是询问道:“弥八郎有何看法?”
  “这个……”本多犹豫了一会儿,“对于您方才那句话,的确是有了一点浅见,只是不敢随便妄言。”
  “讲来听听。”
  “织田家攻打美浓,前后用了六七年才彻底压制下来,而近江六角,比起美浓斋藤有过之无不及。”说到这里,本多停下来,抬头向汎秀请示。
  “接着说!”
  “是。在下听说,大殿经常关心甲信的武田氏,不妨以大膳大夫(武田信玄)作比。大膳攻打南信浓,虽然屡屡战胜,却花了十年时间才平定下来;而攻打北信浓的时候,虽然不敌村上氏,却使用计略,不到五年就纳入本领……殿下您方才所言,是指,击败六角只是手段,获取近江国才是目的。”
  “甚合我心。”汎秀颔首夸赞到。看来这几年着力培养,还是相当有效的。
  “殿下谬赞,在下惶恐。”
  河田长亲这时方才了然:“在下明白了。大殿的志向,不仅是要获得拥立将军上洛的大义名分,还要把近畿列国纳入麾下。所以对六角嫡系务必一击制胜,但是对于外围的小势力却最好不要结仇……”
  “不过因此耽误上洛的话,似乎还是得不偿失吧……”沼田佑光谨小慎微地提出一点质疑来。
  这并非是判断能力的高下,而是双方理念的不一。从大的方向上讲,数百年以来的封建庄园制度已经渐渐开始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较高的集权性和制度化的地方诸侯,斗争的方式也渐渐发生了差别,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河田、本多等人在汎秀的影响下,潜移默化中思考方式更加靠近,而身为旧幕臣的沼田,思维自然稍微保守一些。
  汎秀没有再说下去,只是侧首望着西边。
  “算算时间也该到了……”
  “殿下,中村和服部两位回报。”
  浅野长吉这时候从门外跑进来。
  “让他们进来!”汎秀吩咐到。
  服部秀安和中村一氏两人走进来,对着汎秀伏身拜倒下去。
  “都查清楚了吗?”
  “是。”
  “这次去近江,没有遇到以前的熟人吗?”
  这是对中村提问的。
  “殿下是想要招募忍者的话,我们还有一些路子。”中村一氏这么解释说,“虽然抛弃了原有的苗字,但是在下毕竟甲贺泷家出身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