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331

  何老东家沉默半晌,低声道,“如果殿下会一直进行海事交易,何愁新城不富。”
  康老东家细细的抽了口气,看向这位老友,何老东家一双老眼却是目光灼灼,康老东家道,“是啊,我听说,三四月间,番县码头上昼夜不停。倘殿下一直有海贸之事,非但对整个番县,便是整个南夷,都要财源滚滚了,更何况我等经商的便是银号。”
  康老东家问,“何兄,依你说,殿下会继续进行海事贸易之事,可准吗?”
  “倘殿下无此意,今春那几十万两银子,如何会存到我们两家银号。”何老东家道,“几十万两的数目虽则多,殿下又不是要远行,倘是要远行,我信殿下为了省事便宜,把银子存我们银号,兑了银票来易携带。可殿下如今就在巡抚府,银子搁巡抚府不也一样,不费什么事。但,殿下存到了我们两家银号,殿下的意思,不问可知啊。”这几十万银子,怕就是要安他们的心哪。
  两人都是商场上的老前辈,更是有决断之人,他们先时虽与秦凤仪不熟,但这些天没少过去请安。彼此说起话来,秦凤仪对他们有所了解,他们对亲王殿下的性情就是知晓一二。康老东家道,“既如此,我等莫再犹豫,我看,殿下要建新城,可这宅子,必然得建好后才能卖的,先期银钱投入不在少数。殿下曾问过我们银号大笔银钱投入之事,依我所说,不如我们便包下市坊那一块。土地是殿下的,自然要按红利孝敬殿下。”
  何老东家道,“依你看,这一笔银子多少为好?”
  康老东家道,“我观殿下行事,便是建新城,亦不会征调民夫,必然全部是把工程交与商贾,坊市那一片不小,连带地上排水,地上路面,还有各项成本,必然在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之间。”
  “单坊市那里,是不是太少了。”何老东家道,“你想想,南夷城这样的宅子,现在都要一千两起了。官宅那一块儿自不是提,便是民宅,可是有不少好地段的。”
  康老东家笑,“殿下为人精明,那几家巴结殿下巴结的紧,何况淮、浙两家与殿下交情不凡,闽地海商亦是对新城的差使垂涎三尺啊。”
  “海商不过是刚吃了三天饱饭,就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他们所来,想是从新城牵线,待海贸时搭桥啊。”何老东家笑,“倒是如康兄所言,淮、浙两家所谋甚大,他们怕是不只盯着新城,也如闽地那些海商般,想在海贸中分一杯羹。”
  何老东家说着话,与康老东家道,“这事宜早不宜迟,我这里能出三百万两。”
  康老东家眉飞一跳,“何兄这般看好殿下新城?”
  何老东家道,“不瞒康兄,我这些天,没少思量殿下所行之事。这可是位有大才的殿下啊,先不说自北向南,一路上收留饥民的仁义,就南夷这里,我年轻来过,我们晋中,最爱南边儿这些个果脯子啥的。我当年来的时候,是想在这里做些个生意,可这一路,水路尚好,总有船可坐。得官道委实难行,后来,来了两趟,我也便不来了。如今殿下,一来南夷,先修路,这便是大明智之举。要搁别人修路,必然是征调民夫,一天管两顿饱饭,便是仁义了。可殿下不是,殿下拿出银子,让咱们商贾承包了工程去,而且,肯先付两成银款。那些个先时还有些犹豫的商家,见着银子,哪个心里不塌实。整件事,我想了又想,你看,殿下不征调民夫,可商贾,还是要雇佣当地百姓,这一雇佣,每天便是要付钱的。再没本事的百姓,只要肯干,肯去修路、修码头,每天几十文的收入。当地百姓还不够使,便有商贾去外地招人的,两湖、广西的商贾,多有回去从老家带了匠人过来的。这么一来,南夷不知多出多少人去。就是咱们来的路上,那叫一个热闹,连淮扬的漕商,都过来建船走水运生意了。人一多,各行都能兴旺起来,还有些个妇人,在做些饭团吃食,就往人多的地方叫卖。还有这南夷本地百姓,不管种瓜种菜的,现在都好卖。就是咱们银号,原本我想着,他们过来,无非就是开个分号罢了。但,殿下一应结算,都自咱们银号走,这对咱们,又是多大的利端!这才几条路十几个码头,就盘活了半个南夷。更不必提两湖的粮商,他们现在与殿下的养父好的跟什么似的。”
  略呷口茶,何老东家道,“先时我不大明白殿下为什么花银子把路给商贾来修,毕竟,建新城可是大花费。如今看来,殿下心有大才大志,非我等凡人可揣测啊。”
  何老东家说的话,康老东家自己也思量过,康老东家想了想,道,“我看殿下也非凡人可比,咱们商贾利大,就是因为但凡商事,必有风险。既如此,我跟何兄一样,也出三百万。”
  说着,康老东家起身道,“这事不宜迟,咱们现下就去与殿下说一声才好。”
  何老东家一想,这也是,他们先说,便占了先机,说什么也得拿些好地段的房子才成!结果,他们到时,正遇着淮浙两家的余、钱二位老东家出来,俩人脸上都是一脸笑意,何康二人便生心不好,想进去与殿下表诚心吧。闽商银号的郑老东家还排他们前头,把这俩老头儿给担忧的哟。结果,殿下中午要用饭,说了下午未出再办工,先让他们回去。
  淮、浙两家的老东家与三人打过招呼,高高兴兴的回了。
  剩下的郑、何、康三人,谁都不肯走,反正,巡抚府这里也管饭,他们几家都是财主,打赏起来更是不手软,故而,他们的饭比寻常例饭还要更丰盛些。
  待到未时,郑老东家排前头,先去请安。及至郑老东家出来,何、康二人进去,说了想出银子的事,秦凤仪笑道,“你们几家,倒似商量好的一般。说吧,你们看中哪里了?”
  待二人说了坊市与平民区的一部分后,秦凤仪笑道,“你们各自眼光也差不多。”
  二人微有些不好意思,都道,“我们这也只是小见识,殿下看哪里合适,我们就往哪里效力。就是海神娘娘的庙与凤凰大神的观,还请殿下交给咱们,咱们很愿意为神明尽一尽心哪。”
  秦凤仪道,“你们各自的心,我都晓得,你们有六百万的诚意,是我所未料到的。毕竟,我这城还没建,你们都是商界老前辈,自然知道,这房子生意如何,还得看这个地方以后如何。倘地方繁华,房子自然是好出手的,倘地方寻常,建这许多房舍,又往哪里卖去?你们能来,是看好我凤凰城以后的前景。你们有这个心很好,虽则你们不是我南夷人,但,既在这里做生意,我待你们与南夷的百姓们都是一样的。这次新城事务不少,你们几家,都是银号界的翘楚,都是一样要为本王效力的心,我不好厚此薄彼,你们两家商号已比他们先走一步了。这样吧,新城的事,我给你们分一分,你们看如何?”
  二人自然说好。
  秦凤仪打发他们下去。
  秦凤仪叫了章颜过来,与章颜说了此事,章颜大喜,激动的直道,“殿下真是天纵英才!”
  秦凤仪道,“你去与工房的人商量着,看怎么分一分,这里的工程量委实不小,按百万左右分成几大块,介时让他们各人抓阄,抓到哪块是哪块,省得他们再唧歪说本王偏心。还有咱们官署这一块,城墙、九门的建设,也该有个计划了。”
  章颜道,“咱们自己这一块的银子从哪儿来呢?”
  秦凤仪微微一笑,“这个银子当然官府出了,我来出。”
  章颜对着秦凤仪深深一揖,秦凤仪连忙扶他起来,道,“这是做甚!可别这样啊,叫人不得劲儿。”
  章颜道,“银子的事是大难题,臣却是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帮着殿下做些琐事了。”
  秦凤仪正色道,“这你就错了,你以为,治安不重要,这些琐事不重要?非得这些事做好了,商贾们觉着,咱们这里的环境安全,能平平安安的赚钱、经商,他们才心甘情愿的拿银子过来。我只是提个大的框,具体如何,还得看你们怎么做了?先时咱们修路,补偿农人的银钱,不也有下头县里贪墨的。吏治、治安,是比什么都要紧的事!老章你可比银子值钱多了,亏得有你,我才不用在这上头费心。”
  上官特爱说甜言蜜语,对于下属也是一种苦恼啊。章巡抚笑道,“殿下不弃,臣一辈子追随殿下。”
  “那可说好了啊,你任期就要满了,可得继续连任。”秦凤仪道。
  “殿下就是不说,臣也没打算走,臣才不走呢,南夷这里如何如何好的话,还是殿下与臣说的,这刚有起色,就想让臣走,这可没门儿。”
  君臣二人说笑一回,章颜道,“对了,殿下,眼下夏收要开始了,一则是粮税的事,二则荔枝树得提前送宫里去了。”
  秦凤仪哼哼两声道,“都按旧例便是。”
第291章
宾主尽欢
  南夷州是出了名的穷地方,
而且,
虽则地方大,朝廷真正能做主的只有一半儿,
还有另一半儿是山蛮地的盘儿,
又不归朝廷管。故而,
南夷州税赋其实没有多少。只是,
每个的荔枝要上贡,这荔枝是栽在大缸里沿着河沿着山路,一路送到京城去,供应皇室吃新鲜荔枝,比那什么一骑红尘高级的多。
  秦凤仪当年在宫里吃荔枝也是吃得不亦乐乎之人,
如今自己这里要给宫里供应荔枝,那叫一个郁闷,
还与章颜道,
“给朝廷写封奏章,就让我们这里穷得很,本王的王府还没建呢,现在还借住巡府衙门哪,
今年荔枝收成也不好,
让朝廷少干点儿劳民伤财的事儿。”
  章颜劝道,
“何苦如此,
每年朝中要的也并不多。何况,养都养好了的。既要上供,何苦令朝中不悦。”
  秦凤仪道,
“得多少人力啊,咱们这里人本就不够使。”
  “反正得一块儿送粮税呢。”章颜温声劝着,章颜是很希望秦凤仪能与陛下缓和一下父子关系的,故而,颇多劝慰之处。
  秦凤仪何尝不知此理,只是一想到要给那人送荔枝送粮食的,心里就颇多郁闷,与章颜抱怨几句罢了。秦凤仪颇有小心眼儿的同章颜道,“奏章把咱们这里写得苦一眼,别忒实在说咱们日子如何如何好过。就说,为了建新城,自本王到你,顿顿咸菜,餐餐薄粥,海风一来,渔民们不能出去捕鱼,更是没吃喝,本王从牙缝里挤出钱来,救济灾民,以不使百姓饿死。再说,朝廷的荔枝,咱们好端端的给送去了,叫他们吃吧,这都是民脂民膏!”
  章颜:……
  秦凤仪还道,“写好后给本王瞧瞧。”
  章颜真是愁死了。
  把新城与写奏章的事务交给章颜,秦凤仪转头带着赵长史杜知府去府学看了看,府学的事,原是让赵长史忙的,赵长史手里的事太多,具体是交给方灏的。方灏绝对很适合干这行,这位同学打小儿就是好学生,而且,板起脸来特有师道威严,江南学风甚众,方灏虽则两次科举落榜,但,他不过与秦凤仪同龄,如今才二十三岁,这样年轻,也算是才子了。更何况,在南夷这种地方,方灏学识更是超群。
  方灏本身也喜欢治学,把府学的事管得井井有条。如今的府学,除了一些个秀才过来上课外,这里有个老举子给秀才们讲书,要知道,南夷的秀才们的水准儿,怎么说呢,就跟以往南夷经济在全国的水准是一样的。就那老举子的才学,较之方灏都大有不如。秦凤仪都同方灏说过,“赶明儿你把户籍迁过来,到咱们南夷,一准儿能得解元。”
  方灏:……
  方灏是个正直的孩子,还真没想过迁户籍过来考试啥的。秦凤仪是要府学兼官学的职司,但凡城中有适龄的孩子都可过来念书,还有土人的孩子们,每个部落有十个免费名额,而且,束脩上是有补助的。官学里小学生招起来,先生是最大的事情,没人哪。还是秦凤仪属官招收考试时,方灏顺路招了几个人,为着叫他们安下心教小学生,方灏还给他们挂到了秦凤仪长史司的名下,每月吃的是长史司的俸禄,这才安安心心的教起学来。
  秦凤仪过来看一看,听着小学生们扬着小嫩嗓念圣人之言,唇角都是翘啊翘的,秦凤仪还与方灏说,“跟小鸟儿似的,拉着嗓儿,啾啾啾,啾啾啾。”
  赵长史都忍俊不禁了,杜知府是个拘谨人,想笑不敢笑,于是,面色越发古怪。方灏则正直脸道,“殿下小时候,也是这样念书。”
  秦凤仪哈哈一笑,他在外一笑,就有小学生往外瞅,秦凤仪立刻威严脸,把小学生吓得连忙转过头装一脸认真,秦凤仪笑得更欢。方灏实在受不了这人,道,“殿下小声些说话,别吵着孩子们念书!”
  “小声小声。”秦凤仪非但悄悄声,他还蹑手蹑脚,作贼一般,直把方灏气个半死:这哪里有个殿下样子哟!
  方灏请秦凤仪一行到他屋里吃茶,秦凤仪看方灏这屋就刷了个大白,连个挂屏什么的都没有,秦凤仪道,“这可太素了,叫老赵画张美人图给你挂屋里。”
  “臣这是官学!”方灏道,“学里就当素俭,难不成还要花团锦簇不成。”请秦凤仪上座,小厮端上茶来,方灏奉给秦凤仪一盏,秦凤仪接了,摆摆手,“你也坐,咱们说说话。”待方灏坐了,秦凤仪方问学里如何,方灏道,“现在没什么事情了,就是现下南夷城的菜价越来越贵,大米是衙门拨的,这个不愁,菜钱再多拨几个就成了。”
  秦凤仪道,“成,你介时给老赵写个条子便是。”
  方灏道,“还有一事,上回阿金过来,问了他们族中几个小子学习情况,还与我打听了采桑缫丝的事。”
  “他定是知道你是扬州人的缘故,才问你的。”秦凤仪问,“你怎么说的?”
  “我又不懂这个,我说这都是女人做的,扬州许多女人都懂,大约并不难。”
  秦凤仪哈哈一笑,“大事将成,大事将成啊!”与方灏道,“阿灏,晚上过来吃饭,我有好事与你说。”
  秦凤仪是笑着出的官学,看他那高兴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怎么着了呢。赵长史是秦凤仪近臣,何况,又与秦凤仪认识多日,赵长史亦是脸上带笑,杜知府却是有些个摸不着头脑,赵长史轻轻与杜知府耳语几句,杜知府方恍然大悟。
  秦凤仪接下来又去看了南夷城外的码头的修建进度,南夷城的码头太旧了,秦凤仪要他们翻新,哪里不好,重新修来。秦凤仪看进度不慢,除了刮风下雨时不能修,匠人们还是极用心的。秦凤仪还看到得此标的一位曾东家,曾东家上前请安,秦凤仪笑道,“我过来看看,你这里倒还不错。”
  曾东家笑道,“只要是老匠人说能修的天气,我都亲自过来,看着他们修。”
  秦凤仪问,“可有什么难处?”
  曾东家笑笑,不好开口。秦凤仪道,“有话就说。”
  曾东家垂手道,“原不该同殿下开口,除了这码头的差使,小的还接了另外几处码头的差使。现在人工也贵,只是,先时殿下恩典,已先给了我们银钱……”
  秦凤仪笑道,“我当什么事呢。”
  秦凤仪想了想,“虽则合约是签好的,你们真有难处,况这么大老远的过来,银钱一时不凑手也是有的。这样,按系缆桩的数目,只要修好一半,待衙门验收后,给你开条子,你就先去结一半的钱,剩下的,待哪个码头你全部完工,就请衙门验收,哪个码头完工,验收后立刻结银子,可好?”
  曾东家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了,连连给秦凤仪作揖,秦凤仪道,“只是一样,质量你得给我保证,倘哪里糊弄,可就没今天的情面好讲了!”
  曾东家连忙道,“殿下对小的们大恩大德,倘是那般,小的哪里还能算得个人!”
  秦凤仪一笑,再去看其他地方的修建,自码头又一路在城里逛了逛,方回府,到了巡抚衙门,秦凤仪交待杜知府,“留意几个擅养蚕缫丝、性情比较好的妇人,我有用。”
  杜知府知道殿下要收拢土人,连忙应了。
  秦凤仪打发几人去后,晚上设宴请方悦方灏这对族兄弟,秦凤仪先对二人进行了表扬,先给方悦斟一盏酒,笑道,“阿悦你写的劝农耕的几个法子,老范特意上书说你写得好呢。”
  方悦道,“那不过是前人用过的法子罢了。”
  “只要有用,便是前人用过,又有何妨,我就不晓得。”秦凤仪又给方灏斟了一盏,笑眯眯的,“阿灏你也帮了我大忙,要不是你,官学里都是些小学生,我真不放心别人。”
  方悦方灏互看一眼,都想着说,这欲话说的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秦凤仪倒不会奸盗,但这还亲自给他二人倒酒,定是有事啊!这族兄弟二人琢磨着,秦凤仪已是举起酒盏,笑道,“来,咱们先干一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