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331

  便是柳郎中,也面谏秦凤仪,这得想个法子,不然,光是粮草也不够吃的。
  秦凤仪南下,怎么说着,沿路还真没受到什么为难。想也知道,沿路官府也知道秦凤仪的身份,哪个不要命的敢为难他,便是秦凤仪被放逐南夷之地,这也是陛下嫡子,倘路上有个好歹,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故而,对秦凤仪都客客气气的。但,官府有官府的讲究,你镇南亲王过来了,咱们供应吃喝粮草,这是咱们的本分,但,你身后的饥民,要是人少,咱们管一管无妨,就当行善了。但,这五千多口子,谁供应得起啊,咱们实在也没这义务啊!秦凤仪甭看爱发善心,他真不是刘皇叔那样到这儿哭一场,到那儿再哭一场的性子。
  人家不愿意供应,秦凤仪完全不勉强,但,饥民们又要填饱肚子。张羿提出减餐,秦凤仪道,“减餐倒是无妨,可除非军前军粮供应不上,方会行减餐之法。现下,还未到那田地。”
  张羿道,“可再这样下去,怕是连将士们都吃不饱了。”
  潘琛在一畔跟着点头,秦凤仪道,“让将士们挨饿,是我无能啊。”
  二人连道“不敢”,潘琛道,“倘殿下允准,臣去与那巡抚说道一二。”当然,潘琛嘴里说着“说道一二”,实际上绝不是“说道”这么简单。
  秦凤仪道,“徽州自古繁华不让扬州,不必去寻那巡抚,我自有法子!”
  秦凤仪的法子很简单,他就暂且住在徽州,不走了,他要招商。
  秦凤仪跟他爹道,“咱们初去南夷,别个不说,亲王府就要去了再建。另则,这么些个将士与我一道去,也不能叫他们没了住处。还有这么些饥民,亦是信任于我,我也不能将他们抛下的。饥民去了亦要建屋建房,给他们安排住处。且,这一路上,粮草供应,亦是大事。让各地官衙供应咱们粮草吃喝,的确不大妥当。爹,我想着,就地招募商贾,看可有愿意与我去南夷兴建城池的!”
  是的,秦凤仪要建一座城!
  说来,秦老爷先时也是扬州有名的大商贾了,但,秦老爷经营盐业比较在行啦,这种他儿子直接要建一座城的事,秦老爷还是平生头一回经着。
  秦老爷惊道,“要建城?”
  “自然,我听闻,南夷州的城池十分老旧,怎配我藩王身份?我就藩之后,便要修建新城,营造宫室,大兴土木,造福万民!”秦凤仪当当当的说了一套。
  秦老爷问,“可这城怎么建呢?”
  “不知道!”秦凤仪道,“听闻徽地人杰地灵,请父亲为我寻来此地能工巧匠,我要询问建城之事!爹,你先放出风去,就让,我要建一座王城,不是王府,是王城,一座新城!至于怎么个建法,就说我在扬州长大,思念旧土,想建个扬州那样儿的。”
  秦老爷一向啥都听儿子的,见儿子要建城,秦老爷就寻思着,也是啊,我儿如此身份,到南夷那荒野之地也着实委屈了,要是建座新城,方能配得上儿子的身份哪!于是,秦老爷就去给儿子张罗了,秦凤仪与他爹道,“我不能叫人坑了,这事也不必瞒人,爹你只管大张旗鼓,我要叫这徽州商贾都知晓我南夷盛事!非但要叫徽州商贾知晓,待到扬州,亦要广征能人,为本王营建新城!”
  “好!”
  秦凤仪把事情吩咐下去,又去后宅见媳妇,他媳妇带着儿子和大公主说话呢,还有他娘、柳舅妈也带着孩子们一道,见秦凤仪过来,大家纷纷起身,秦凤仪摆摆手,笑道,“都坐。刚在前头说了建城的事,见着公主想起来了,待到南夷,先给公主建一座比亲王制的公主府。”
  大公主笑,“这是怎么说,如何就说到建城的事了?”不是说现在粮草都不大宽裕了吗?
  秦凤仪笑道,“先时刚自京里出来,一路上琐碎之事颇多。我这些天刚腾出空来,想着南夷城破旧,如何堪配你我身份,待到南夷,我必要重建王城,再建王府、公主府、将军府、以及这些个兵士,有品阶的,百户一人一套二进宅院,千户三进,副将便是四进宅子,潘将军与张大哥,一人一套五进大宅。公主你虽有公主府,张大哥这套宅子,亦是要有的。舅妈这里,舅舅亦是一套五进宅院!另则,这些饥民,好的没有,只要他们随本王去南夷,本王皆不亏待他们,按丁口免费分田地,每户一套四合院!我的王城,不能建在南夷府城之内,我要新建一座王城,这座王城,便名凤凰城!”
  秦凤仪先把一屋子女眷说到头晕,秦凤仪解释道,“只是南夷毕竟人才不及徽州等繁华之地多,咱们要在这里多停留几日,待招募些能工巧匠,再行动身不迟!你们妇道人家,出门的时候少,不过,徽州繁华不让扬州,你们要是想出去逛,只管让人备好车驾。咱们一路因着赶路,也没有摆开仪仗,如今到了徽州,只管伸伸胳膊腿,赏一赏这徽地风华!”
  继每人发个媳妇的大饼后,秦凤仪又给大家画了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待李镜私下问他,“我听说徽州巡抚不肯供应饥民食粮,我正为你发愁,如何又要建什么王城。”
  秦凤仪微微一笑道,“他爱供应不供应,又不差他那三瓜俩枣的。”
  李镜看他一脸坏笑,屋内只一家三口,李镜问他,“你又想什么主意呢?”
  “现下不能说,我要看你悟性如何,什么时候能悟出来?”秦凤仪问妻子,“咱们出京时五十万两现银,你手里有多少银票?”
  李镜道,“五十万左右吧,怎么了,是不是要用银子?”
  秦凤仪道,“是晋商银号的银票吗?”
  “对。”
  “徽州也有晋商银号。”秦凤仪沉吟道,“咱爹娘也有两百万左右的家底。”
  秦凤仪等着他爹回来呢,结果,他爹天黑了才回来,秦凤仪还说呢,“爹你怎么去了那么久?”
  秦老爷笑嘻嘻地,“我一说要建城,唉哟喂,那些个商贾简直了,一个个的拉着拽着的,不让我走。实在是盛情难却,我就多与他们说道了几句。”
  秦凤仪听他爹说了这些商贾的反应,问他爹家底的事,秦老爷道,“现银只有五六万,我是想着路上你打点人零花。另则有两百多万两,分别存在四大银庄,怎么,你要用钱?徽州就有四大银庄的分号,现取便好。”
  秦凤仪与他爹商量,“先时咱们粮草不裕之事,怕是瞒不住人眼。这些商贾精得跟鬼似的,没些真金白银的镇不住他们。爹你这里拿一百五十万银票给我,媳妇这里还有五十万。请四大银庄的掌柜过来,我要现兑银两!”
  秦老爷道,“他们各银庄压库的现银也不过二三十万,如何能有这许多银子,一时怕是取不出的。”
  秦凤仪微微一笑,“要的就是他们取不出!”
  秦老爷也是行商多年,一点就通,秦老爷鬼笑,“不愧我儿,这脑瓜子,委实灵光!”
  秦凤仪拿出大笔银票要兑现银,只有徽商银号,毕竟是总号,倒是能兑出银子来。只是,他们银号,最最要紧的就是现银。银号东家亲自过来送银子不说,还送了厚礼,秦凤仪一笑道,“康东家好生客气。”徽商银号的东家姓康。
  康东家恭恭敬敬的请过安,笑道,“殿下要用银子,小的自然要亲自送过来,方为恭敬。”
  秦凤仪笑道,“你这样懂礼的商家现在倒是不多了。”
  康东家连忙再行一礼,说了许多恭敬话,把秦凤仪奉承的高兴了,方觑着秦凤仪的脸色道,“听说殿下是要这银子建王城?”
  “自然,难不成是用来忙着帮着粮草?”秦凤仪唇角一翘,露出一抹讥诮的高傲来,道,“本王少时居于扬州,后来去了京城,都是繁华之地,以往听闻徽地繁华不让扬州,想着亦应是个人杰地灵之地。没想到,当真是小鼻小眼没见识!本王原想着,徽州到底也些个可用的人才,将来建城,应该是用得上的。扫兴扫兴!既如此,兑了银子,本王去别处寻人才便是!天地之大,本王就不信,难不成,都像你们徽地人这般没见识的!”
  康东家忙道,“我等小民,如地上尘土,殿下高贵,若天边白云,若有不到之处,殿下只管指教便是。”
  “行了,这也不与你相干。本王只是略有所感罢了。”之后,令人称好银两,便打发康东家回去了。
  余者三家,一时凑不齐,也不敢得罪秦凤仪,纷纷先送了一部分过来,余下的说是去安庆府调银子去了。秦凤仪冷冷道,“让本王坐等的,除了当朝陛下,还就是你们几家银号了!你们派头当真不小!”他那种说翻脸就翻脸的模样,险把几家银号东家掌柜吓死。
  商贾的嗅觉,永远是最灵敏的,听说秦凤仪把四大银号兑的都要去安庆府调现银,都知这是位财主。登时便不怀疑他建新城之事了,纷纷过来打听。秦凤仪他们是见不着的,倒是能见着秦老爷,端茶倒水加贿赂的问秦老爷招商建城之事。
  秦老爷问秦凤仪,秦凤仪笑,“爹,你去与他们说,正式的新城招商一事,在南夷州举行!还有,当地的粮草商如何说?”
  秦老爷道,“谁会嫌银子烫手,我一说让他们供应粮草,他们乐不迭的。这一路跟着咱们,各城门没有商税不说,便是回程时,他们也可采购别个地方的物产,将来带回乡里倒卖,又是一笔收入。何况,他们想做的,可是长线的生意。”
  秦凤仪道,“如此也省得咱们自己再出人运送粮草了,劳心劳力的,到各州府,还要看他们脸色!”
  秦老爷道,“我儿就是有智谋。”
  秦凤仪假假谦道,“都是跟爹你学的啦。”
  秦老爷笑眯眯地,十分开怀。
  秦凤仪在徽州停留不过十日,便连两湖的大商贾都跑到了徽州来,整个徽州城热闹的,跟过年似的。徽州巡抚一看这阵势,硬是把先时没粮供给饥民的话给忘了,直接拿出仓里的粮米,给饥民吃喝。还得跟秦凤仪赔不是说好话,道,“先时司库昏馈,也是把下官气处好歹,硬是算错了粮草,这不是委屈了殿下吗?都是下官的不是。”
  “哪里哪里,知过能改,均是好的。”秦凤仪一幅油条样儿,笑道,“许巡抚的难处,本王晓得。本王在你这里,花费的确不小,眼下,该办的事也办妥了,本王也该移驾了,咱们有缘再见吧。”
  秦凤仪自徽州府起驾时,李镜收礼就收了半屋子,李镜还说呢,“咱们这样收礼,没事吧?”
  “只管收着。”秦凤仪问,“四家银号都送了什么?”
  李镜让秦凤仪看,足有鸽蛋大小的大珠便有十颗,俱是东珠,宝光雅致。另则上等宝石,名家宝砚,传世字画,皆是一等一的好货色,但是以秦凤仪的眼光,都觉着,值老钱了。秦凤仪笑道,“他们倒是出血不少。”
  李镜道,“商家真是会钻营,话里话外的打听着想去南夷建银号之事呢。”
  秦凤仪笑道,“你看谁心虔,便应了她们也无妨。”
  李镜这些天也见过几家商贾家的太太们,李镜自有思量,道,“要我说,还是徽商银号与晋商银号,更为恭敬。”
  “那便允了他们。”秦凤仪拿了两颗大珠上下抛飞着玩儿,道,“先时取出来的两百万两银子,分别存在这两家银号,让他们随我去凤凰新城建银号分号吧。”
  李镜想到秦凤仪这几天的手段,笑道,“说商贾精明,我看,他们还是囿于眼界,不然,也不能这么被你牵了鼻子走。”
  “商贾与商贾也不同,咱家先前也是行商的,这行商,最忌只将眼光放在银子上头。可大多数商贾都免不了有此短见,不得已拿银子震慑他们一二罢了。其实,两三百万的银子,如何就够建城了。但,他们知道,我能拿出两三百万,南夷州的地盘儿也都是我的,便有能拿出更多的实力。只是,我焉能叫他们在我手上讨得便宜。”秦凤仪与媳妇道,“介时兑了银票,把咱爹娘的一百多万还叫爹娘收着才是。”
  “这我能不晓得吗。”
  “不过白嘱咐你一句。”秦凤仪坐在媳妇身边,颇有些得意,笑问,“媳妇,我这手段如何?”
  李镜道,“还成吧。”
  “什么叫还成啊。你不晓得,那势利眼的许巡抚,先时跟我哭穷说没粮食,这会儿又不穷了,拿出许多米粮给饥民吃。我看,咱们走前,他还得送咱们许多粮草。”
  李镜笑着摇头,“都三品巡抚了,这作派也是够了。”
  李镜又问丈夫,“那这些饥民,就这么带到南夷去吗?”要李镜说,一路倘是各衙门供应粮草,反是能省下银子。若是叫商贾供应,这一路开销,可是不少。
  “当然,你以为我说的给房子给地的话是假的吗?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秦凤仪盘腿坐在榻上,把肥儿子抱怀里,与媳妇道,“先时我也愁他们的事,光吃饭我便愁了许久。如今我倒不愁了,你想想,南夷州那里,户部记载不过几万人而已。一个南夷州,有两个安徽省的大小了。光徽州人口,也不下十万哪。可见南夷州人口少成什么样?”
  “这里头,怕是土人没算在内。”李镜道。
  “土人能有多少,何况他们都住山里。”秦凤仪道,“这不论是经商,还是要治理地方,得有人,生意才做得起来。也得有人,这地方才能富裕。原本我是想忽悠些商贾来给咱们供应粮草,可现下想着,南夷州那地方,就是人气不旺,人少啊。眼下的饥民,食不果腹,给顿饱饭,他们就愿意跟着咱们去。介时去了,给他们田地,该开荒的开荒,该纺织的纺织,若有强健之人,还可召入行伍。你想想,以前看史书,有些地方绝户了,便看哪里百姓多,迁徙些过去。那还要给迁徙的百姓发银子发好处,百姓还不乐意,觉着生离骨肉。这个呢,咱们一个子儿不用花,给顿饭就成了。媳妇啊,这可不是饥民,这是咱家的家底啊!”
  秦凤仪说着,眼神明亮,眼尾微微上扬,自有一股子飞扬之意,秦凤仪笑,“咱们非但要收饥民,便是工匠商贾有愿意相随的,也只管跟着,这些人,还不用管他们吃喝。我与你说,商贾虽逐利,但,他们心眼儿活,能生钱。南夷州,产荔枝的好地方,四季如春,物产丰饶,这样的地方,如何会是个穷地方?”
  “京城那些傻蛋们懂什么,叫他们去,也只能守着金山要饭!”秦凤仪意气风发,振声道,“待把南夷州整治好了,这以后就是咱子孙后代的万世家底了!”
  当秦凤仪带着军队进入徽州时,不过一万六千人不到,待他出徽州时,整个车队人数加起来已逾两万。车马绵延数十里而不绝,整个车队,除了镇南殿下的仪仗亲卫车马之外,便是尾随南迁的饥民,另则便是供应大军粮草的两湖粮商,要去南夷开银号的徽商银号与晋商银号的东家管事伙计诸人,以及各种营建方面的商贾,有木材啊、瓦石啊之类的商贾相随。要知道,商贾们有钱,这些各东家也不是委屈自己的性子,即便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镇南王殿下啊。于是,路上竟有水果商、酒商、厨子、爱妾、工匠,所正乱七八糟的人都有了。既有了爱妾,女人便要穿衣打扮,于是,不晓得如何还有几家绸缎商布商也跟在了队伍里……粮草的问题一早就解决了,现在沿路不停的有粮草商加入呢,车队人越来越多,自然要吃喝,人粮商的话,大家也就省得再自家携带粮食了。于是,便有粮商发现,虽则没能取得供应大军粮草的大生意,但供应这些跟随镇南王殿下的商贾伙计,也能赚不少钱。
  至于镇南王殿下,镇南王殿下现在过得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啊!每到各地方,什么地方物色啊,一车一车的给镇南王殿下送,非但镇南王殿下,便是镇南王殿下身边诸人,也由原来时刻担心会断粮的苦巴日子,变成了如今的众人奉承,虽则奉承之人多为商贾,但是,吃喝享受,谁会嫌舒服呢。而且,镇南王殿下都跟他们说了,“要是叫人奉承的昏了头,别怪本王不讲情面哦。”
  然后,镇南王殿下的车队愈发庞大,待出了安徽,入淮扬之地时,整个车队已逾三万人。待消息传回京城,大家都懵逼了:镇南王殿下您这是要做啥哩?这回乡省亲的排场也忒大了点不?还有,这些商贾们是不是有毛病啊,你们也跟着镇南王殿下背井离乡的做甚啊?啥?镇南王殿下要建凤凰城,我了个神哪!这是大消息啊!
  于是,便有朝臣汇报给了景安帝知晓此事。景安帝道,“银子只拨了五十万两,是给他建王府,他要有本事用五十万建个新城,只管随他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