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514

  亲闺女,硬说出这样不体贴的话来!
  都说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呢!
  何老娘现下最不爱听这话了有没有,她有些黑脸的埋怨闺女道,“你那眼怎么长的啊?还知府太太呢,一点儿眼光都没有。丫头长得是有些像舅家人,那也只是长相外在,丫头内里这机伶,这会过日子,可不都随了我,要说有些像你爹,我也是信的。”
  何姑妈:……
  俗话说,孝顺孝顺,顺则孝矣。
  何姑妈努力想了想,笑,“子衿爱烧菜这事儿,还真是像我爹。我爹那会儿也是,就爱吊着样儿的给咱们做好吃的。”
  “可不是么,有几个钱全都给他糟消了。其实,他吃的不多,主要是给咱们娘仨吃,你爹常说,我是大家主的姑娘,跟了他只有受苦没有享福的,虽置不起大家大业,却是不能在吃食上委屈咱们。”回忆了一回地下的老头子,何老娘转而笑,“丫头片子也是这般,自小就嘴馋,再委屈不了一张嘴的,小时候见天儿的缠着我给她买糕。那会儿咱家哪儿有现下的日子哟,她还嘴刁的不行,明明县里好几家卖糕饼的,菜市场前头那家老杨头糕饼铺最便宜,她一口不吃,非要吃飘香园的糕,唉哟喂,飘香园那个贵哟~每次都要我花私房给她买,我当时就想,这可真是个馋鬼投的胎。待大些,更是今儿要吃鱼,明儿要吃虾的,我还想,以后也是个不会过日子的败家货,打她小儿我就替她发愁。不想真是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丫头片子好吃,人也会吃,这不,连周婆子的手艺都练出来了。周婆子在咱们县都是极有名气的厨娘,县里但凡哪家请客摆宴的,要是在家里张罗,必要请周婆子去的。就是来了帝都,前儿咱家摆酒请客,也是周婆子掌勺,来的人都说咱家饭菜不差。咱丫头更是,小时候馋嘴,大了就会鼓捣吃的,她有样手艺,也不知怎么鼓捣出来的。跟三丫头在咱们县里开了个烤鸭铺子,唉哟,那铺子火爆极了,一年的利就有两百多两。前儿还说呢,在老家生意也做不大,想叫三丫头跟阿文也来帝都,做烤鸭卖。你说,这主意行不?”
  何姑妈思量片刻,道,“主意是好主意,但凡有秘方的东西,只要好吃,都能卖上价。帝都地方大,人多,有钱人更多,赚钱自然容易。只是一样,在咱老家做生意,三丫头婆家是咱们碧水县的大户,自然没人敢上门闹事。要是在帝都做生意,可得寻一靠山的好,不然,不说街上的波皮,就是衙门里这些人,也架不住他们打秋风呢。”
  何老娘也活这把年纪了,知道闺女说的是正理,何老娘道,“那我明儿跟丫头片子说一声,让她去问问沈舅爷。沈舅爷在帝都日子长,定知道的多。”
  何姑妈道,“这也是。”
  何老娘并不太担心这事,她说着说着又高兴起来,道,“明儿叫周婆子买两只肥鸭过来,后儿个你们尝尝丫头片子做的烤鸭,香的很!”
  何老娘说得实在太婉约了,好几家子人,两只鸭怎么够吃,何子衿叫买了十只回来,叫何老娘一番嘟囔,“不叫你买两只么,弄这么些回来做甚?见到儿的听鸭子叫。”
  何子衿笑眯眯地,“没用官中的钱,这是阿念私房银子孝敬姑妈姑丈的。”
  何老娘立刻转怒为喜,笑眯眯的摸摸自家丫头片子的小嫩脸儿,笑赞道,“果然是过一年大一岁,越发懂事了。阿念这孩子,体贴又仁义。”转头又见厨房有一头杀好的羊,何老娘又问,“怎么买这一整头的羊,天儿越来越热,不禁放的。”
  何子衿道,“除了拿来配菜的羊肉,剩下的上午先腌上,晚上烤羊肉吃。”
  何老娘啧啧两声,心说,这可真会吃。”
  何子衿那不是一般的会吃,连何姑妈这知府太太也觉着娘家伙食不错,并不是如何奢侈,其实都是家常菜,但做得精细,吃着也觉适口。晚上的烤肉更是热闹的了不得,四月天已是入夏,初夏的天并不太热,但园子里已经开始有蚊子了,何子衿和丸子提前用艾草熏过,到晚上就摆出好几幅烤架来,连带沈家人一并请过来,三家一道吃烤肉。如沈老太太沈太爷何老娘这把年纪的,其实牙口儿不大好了,但架不住何子衿有技术啊。沈老太太还说呢,“咬不大动了,过来跟亲家说说话儿,叫孩子们吃吧。”
  何老娘一幅信心满满的模样,大包大揽道,“亲家只管放心,咱丫头烤的肉极嫩的,根本不费牙口。尤其那羊肉上撒上孜然粉,唉哟喂——”何老娘啧啧两声,咕唧咽了口口水,用那向往的神色告诉了沈亲家这烤肉有多好吃,把沈亲家逗得一乐。
  何子衿在烤肉上那绝对的一流中的一流,这烤肉,火侯不到则夹生,倘火侯太过则易老费牙,何子衿就能烤的嫩滑香腴,四样俱全,而且肉串外还带有丝丝炭火的焦香,头一次吃到这等技术烤肉的沈老太太沈太爷都吃了不少,还是怕晚上吃多肉不消化,这才停了烤肉,吃了些烤蔬菜,时不时的喝口果子酒。
  沈老太太道,“咱子衿果然好手艺。”
  沈太爷点头,深觉何亲家有福。
  何子衿烤肉烤鱼都拿手,除了几位老人,其他人都是自己来,冯姑丈沈素何恭还支起小桌,烫了黄酒,一面吃烤肉,一面吃酒闲话,那模样那姿态,逍遥的很。
  阿念冯翼就照顾阿朱阿丹俊哥儿忠哥儿几个小的,不让他们烫着。何子衿递了条烤鱼给冯羽,冯羽高高兴兴接了子衿姐姐给的烤鱼,正要跟子衿姐姐说说话,他哥突然就挤了过去,悄悄同何表妹要酒,还是黄酒。何表妹道,“你明儿不是还得去念书么!”
  “我又不多吃,吃上几杯,晚上睡的香。”
  “这不有果酒么?”
  “真爷们儿岂能吃果酒!”
  何子衿想着黄酒也并不烈,便让丸子悄去厨下给冯翼拿了一壶,冯翼刚吃了一盏,冯姑丈就喊他,“阿翼,过来持壶。”
  冯翼只得放下酒盏过去执壶,冯姑丈问,“怎么这么重的酒气?”
  冯翼面不改色道,“刚吃了几盏果酒,甜的,就一个酒味儿。”
  冯姑丈不受此蒙骗,叫冯翼在边儿上斟了一晚上的酒,结果,冯翼是烤肉没吃过瘾,黄酒也没喝成。把何子衿笑的够呛,冯翼晚上肚子饿,央何表妹给他下碗面。反正阿念阿冽都要吃夜宵,何子衿索性就做了一锅酸菜鸡汤面给大家吃。何子衿还取笑冯翼,“这就是偷吃酒的下场。”
  冯翼一面咬着鸡肉吞着面,一面道,“我爹,那就是千里眼顺风耳。你说也奇了怪了,晚上那么些人,怎么就盯着我呢,他怎么不盯阿羽。”
  冯羽慢调斯理的喝一口汤,秀秀气气道,“我没跟子衿姐姐嘟嘟囔囔个没完,爹他当然不看我。”又说,“哥你可真是,咱们三家,就子衿姐姐一个女孩子,子衿姐姐就是那万绿从中一点红,你跟子衿姐姐叨叨个没完,咱爹又不瞎,早看你好久啦。”
  阿玄听得直乐,冯翼觉着没面子,说他落井下石的弟弟,“那你怎么不给我提个醒。”
  冯羽才不理他哥,阿玄笑,“阿羽一直想跟子衿姐姐说话,阿翼哥你就挡他前头说个没完,阿羽当然不提醒你了。”
  就为这点小事!
  就能不给哥哥提个醒,害哥哥一晚上没吃够烤肉!
  冯翼觉着,他弟不是他弟,这完全是他上辈子的冤家啊!
  冯羽跟他哥也没共同语言,冯羽比较喜欢子衿姐姐了,在冯羽的想像里,姐姐就应该像子衿姐姐这样,长得好看,说话大方,还很会照顾弟弟。而冯羽,他自小到大从没得过他哥半点儿照顾,要说欺负,挨的不少。他哥从小就爱欺负他,可讨厌可讨厌了,冯羽小时候就常问他娘,为啥他有个哥哥,而不是有个姐姐。他哥也不喜欢他,他哥也常问他娘,为啥他有个弟弟,而不是有个妹妹。
  所以,这兄弟俩的关系,就可想而知啦。
  何姑妈为着俩儿子都愁死了。
  接后,接下来,冯羽愈发觉着,非但子衿姐姐是个好姐姐,连未来的阿念姐夫,也是个好哥哥。
  继阿念请大家吃烤肉吃烤鸭后,阿念还时不时从衣食住行学,各方面的关怀冯羽,以至于冯羽感动地跟他娘讲,“娘,我觉着,阿念哥才是我亲哥。”
  何姑妈:……
  阿念哥非但关心冯羽,他也很关心何姑妈冯姑丈,每天早上过去问安,还时不时夸何姑妈气色好人年轻,陪冯姑丈说说学问,跟冯姑丈请教为人处世的诀窍。
  然后,阿念还提前给沈氏肚子里的小宝宝买好了小玩具、跟老木匠定制了悠悠车,每天给何老娘买爱吃的粟粉糕,见天儿的拍何老娘的马屁,而且,还把何老娘第二本著作的三稿校定的活儿接了过去,让何老娘只管安心跟何姑妈说话。阿念对何老娘周到的同时,也没忘了沈老太太沈太爷,点心从来都是双份的,有何老娘的,就有沈老太太沈太爷的,然后,阿念还不知从哪个书铺子里淘了一本前朝的古诗籍送了沈太爷,把沈太爷欢喜的了不得。
  总而言之,近些天来,阿念在长辈们心中的印象分是蹭蹭蹭的往上长啊!
  闹得何老娘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拉着自家丫头片子问,“阿念这是怎么啦,怎么总是给我买点心啊?”
  何子衿道,“这还不好?”有便宜不占,这可不是她祖母的风格啊!
  何老娘斜眼看她,“点心自然是好的,只是家常过日子,哪里有总吃这样贵东西的理?十天半月吃一回也就是了,这过日子啊,别瞧不起这一点一滴的小钱,过日子就是从这些小钱里省出来的,省着省着就成大钱了。你跟阿念说,可不许再买了啊。”生怕丫头片子胳膊肘往外拐,阿念从此真不再给她买糕,何老娘又补充了一句道,“不用天天买,一月买三回就成。”
  何子衿:……
  还是沈氏笑着把事说破,道,“阿玄他娘已经来跟我说过了,待后儿个她就去西山寺,请高僧投几个吉日,咱家挑一个预备亲事。”
  何老娘这才恍然大悟,一拍大腿道,“唉呀!我说阿念怎么总是给我买糕呢!原来是急着成亲啊!”
  大家均是忍俊不禁,大家都瞧出几分,只是忍笑不说罢了。
  何老娘想通此事,哈哈直笑,爽快道,“这可快点儿吧,别叫阿念着急了。”
第287章
帝都行之二二
  阿念为了娶媳妇把诸人马屁都拍青了的事,在许多年以后,仍会被人们拿出来说笑一回。
  阿念却是不怕说笑的,只要能先跟子衿姐姐把亲事办了,爱怎么笑怎么笑呗。男子汉大丈夫,不怕人笑。
  江氏笑与沈素道,“阿念这孩子也是,有话不直说,我还说呢,他这怎么总来来回回的买这些东西。”
  沈素笑,“娶媳妇哪有容易的。”
  “明儿我就去庙里,先把吉日算出来。”想到阿念的心切,江氏也不再耽搁,跟丈夫商量着,“虽说平日里阿念是住在姐姐家的,这摆喜酒,还是摆在咱家的好,不然,倒像入赘了。”
  沈素并没意见,江氏问,“这聘礼要怎么下?”
  沈素想了想,道,“拿出两千银子,就按这个数预备吧。”
  江氏原是有些心疼银子的,可一想阿念堂堂探花儿,这银子花的也值,何况又不是给了外人。江氏一派欢喜的应了,笑道,“咱们与姐姐天生就是有亲家缘分,那我把阿玄边儿上的院子收拾出来,成亲那天起码得住咱家,待过了三朝回门,就随他们的便了。”
  沈素听着妻子一起一起的说着阿念成亲的安排,也是处处妥当,道,“全赖你操持了。”
  “这是哪里话,相公要日日当差,老太太太爷上了年纪,我不操持谁操持?现下练熟了,咱家可是有四个小子,以后尽有操持的时候。”说到儿子们的,沈氏笑,“孩子们就是这样,展眼就大了。记得当初我刚嫁给相公,你赶着牛车,咱们一道去姐姐家,还带着子衿出去街上,子衿那会儿才这么点儿大。”说着比划一下,“那会儿就是个小人精,小小年纪,说话清楚又流俐。”
  “可不是么。”沈素说到外甥女也高兴,尤其这亲事,也是亲上加亲了。
  夫妻俩商量了一番,第二日江氏去庙里卜吉日,阿念还跟着一道去了,阿念道,“义母出门,总得有人相随才是。”
  江氏同阿念关系一般,主要是,江氏以前曾怀疑过阿念是不是沈素的私生子,后来知道不是,但阿念亲娘是沈素以前的明恋对象,江氏则是明恋沈素的人,所以,江氏与阿念亲娘算是情敌,虽然人家从没将她放在眼里。可江氏这些年总是看阿念不大得劲儿,好在阿念是在何家长大的,也不大与江氏相处,再加上岁月久了,前事淡了,江氏大面儿上做得不错,笑道,“那成,咱们一道去。”又道,“入夏太阳大,进来与我一道坐车吧。”
  阿念牵了马道,“我正好练练骑马。”
  江氏也不再强求,自己带着丫环坐车里,想着,世事实难预料,倘是十几年前,她如何能想像得到,会有朝一日为江兰的儿子操持亲事呢。
  江氏去的是帝都有名的寺庙西山寺,阿念十分体贴,到了山脚就雇了滑竿让江氏坐着滑竿走,他自己在老家是爬惯了山的,并不觉着爬山路如何。江氏瞧他生机勃勃眼中满是喜色的模样,也不由添了几分欢喜。
  待一行人到了西山寺,这卜吉日时的规矩与寻常来烧香是不一样的,西山寺专有卜算的僧人,若自吉日,是要先给僧人一个红包的,僧人便明白是来卜吉日的。江氏递出写着阿念与子衿生辰八字的红帖过去,僧人双手接了,一望便道,“这八字好,小哥儿这八字正应在文昌星上,若老衲所料不错,小哥儿定能在科举上有所斩获。”
  江氏看阿念一眼,喜对那僧人,道,“承大师吉言,我们阿念正是今科探花。”
  这僧人倒也不作如何吃惊,只是目光澄澈的看向阿念,微微颌首,道,“这位姑娘的八字亦好,旺夫旺家旺子的命格。老僧先恭喜小哥儿了,你们八字都是极好的八字,正所谓天造地设的一对八字。”
  阿念此时方露出喜色,笑道,“还请大师为我们算个吉日,家里长辈是想趁着天不算太热把亲事办了的。”
  不要说沈氏,这位老僧的眼中也添了三分笑意,铺一张红纸,提笔写了三个吉日,封起来递给江氏,道,“这三个日子,哪个都好。”
  江氏连忙道了谢,此方带着阿念告辞了老僧,心说,这西山寺的高僧就是灵验啊,一看就看出阿念是文昌星来。又想到老僧对何子衿八字的评价,旺家旺夫旺子,更是把江氏羡慕的了不得。
  今既来了西山寺,阿念道,“义母,我想再摇个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