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记(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62

  话至此处,宋嘉言只得收了。
  小纪氏又道,“这些天因家事耽搁了不少功课,我跟卢先生说了,叫她有空帮你补一补。至于什么时间补习功课,你跟卢先生商量吧。补习功课虽要紧,更要注意自己的身子。”经此一劫,小纪氏周全许多。
  宋嘉言应了一声,她与小纪氏本没有多少话好说,见小纪氏没什么事要交待,便起身告辞了。
  抱着小纪氏给的头面回了院子,宋嘉言暗叹,果然是绝境逼人上进啊。如今小纪氏看起来,竟有那么一二分正房太太的气韵了。
  辛竹筝正在院中剪花枝,大丫头翠飞捧着个羊脂白玉的美人耸肩瓶侍立其后,见宋嘉言回来了,辛竹筝笑着打声招呼,“言儿。”
  宋嘉言笑,“表姑,快来,有好事儿。”
  辛竹筝不紧不慢的跟着宋嘉言一并进屋去,笑问,“什么好事?”
  宋嘉言令丫环小春儿将首饰匣子放在桌上,打开来,是一套点翠镶钻的金头面。其实就头面而言,也有大套、小套之别。如小纪氏给宋嘉言的这套,拢共有八样小首饰组成,算是小头面了。
  里面的流苏小凤钗辛竹筝是用不得的,于是宋嘉言挑了一对牡丹步摇,一对梅花簪送了辛竹筝。辛竹筝要推辞,宋嘉言笑,“太太赏的,见面分一半。表姑莫要客气了。”
  辛竹筝道,“我现在也用不上,等以后我能用了再找你要。”
  “表姑又哄我呢,表姑尽管收着,以后咱们大了就能用了。”宋嘉言学着小纪氏的话来说服辛竹筝。大人的首饰与小女孩儿的完全不同,这套头面是小纪氏的陪嫁,自然要放一放才能戴的。
  辛竹筝知道宋嘉言是个爽气性子,笑一笑,便令丫环收了。
  小纪氏身子大安,最高兴的莫过于宋嘉语宋嘉诺姐弟了。
  尤其宋嘉诺,他觉着肯定是大姐姐教他的法子奏了效,所以母亲才这么快就痊愈了呢。寻了空,宋嘉诺特意郑重的谢了宋嘉言一回。
  宋嘉言笑着命丫头端来松子糕给宋嘉诺吃,宋嘉诺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他又问,“大姐姐,为何母亲听说我境况不好,反而病好的这样快呢?我虽然照大姐姐的话做了,其实心里一直担心母亲会因些病情加重呢。”
  宋嘉言微微一笑,“二弟,你知道么,据说森林中的母狼产下幼崽之后,除了母狼自己,哪怕是公狼也不被允许靠近幼崽。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宋嘉诺老实的摇头。
  宋嘉言眼睛半眯,道,“这就是母性。世间一切母亲,会愿意为自己的孩子做所有的事。”
  “所以,你跟太太诉苦,太太为了护住自己的子女,也会好好吃药,让自己的身体尽快的好起来。”宋嘉言意味深长,道,“一个母亲,有了想保护自己子女的心情,什么病都能痊愈。”
  何况小纪氏原本身子不错,天天吃燕窝滋补的人,不这一场小小的风寒,断不至于此。小纪氏所患,大部分是心病。
  向来恩爱的丈夫突然放出大杀招,直接把小纪氏打击的倒地不起……但是,在这个年代,儿女比丈夫可靠一千倍。
  这个道理,小纪氏不会不懂的。
  
  第24章
最后一刀
  
  宋嘉言第一次见到杜月娘的时候,微微惊讶。
  身为一个男人,没有人会不喜欢貌美的女人。宋荣亦不例外,不论小纪氏还是柳、翠两位侍妾,无一不是貌美窈窕之人。而宋荣这样大张旗鼓纳的二放……
  宋嘉言想着,纵然不是国色天香,最起码也得是小家碧玉一类的吧,结果……倒不是说杜月娘不好看,只是与好看还有一定的差距。
  平庸。
  眼睛不大不小,鼻梁不高不矮,肉皮儿不好不坏,身段儿不胖不瘦,及格分以上,优秀分以下。总而言之,这是个面目平庸的女人,便是年纪,瞧着也不是十五六岁的粉嫩。
  这肯定是个有本事的女人,不然何以入得宋荣的眼。宋嘉言对着杜月娘微微一礼,“二姨娘。”
  杜月娘还以半礼,叫了声,“大姑娘。”
  其实震惊的不只是宋嘉言一个,便是宋老太太也是满脸迷惑,十分不解儿子怎么纳了这么一位二房。不要说与宋荣的妻妾相比,哪怕家里的丫头,比这位杜二姨娘模样出挑儿的也不是一位两位。
  昨日宋荣休沐,纳杜月娘进门,家里整整热闹了一日。今天一早,杜月娘随着小纪氏来给老太太见礼,当然,还有家里的孩子们,到底是正经二房,都要见一见才好。
  见过了杜月娘,宋嘉让、宋嘉诺与辛竹笙便出门上学了。余者,宋老太太对这样容貌不出众的儿子二房也没什么兴趣。这种相貌,便是想当狐狸精,也没资本哪。宋老太太向来心思简单,就说了一句,“好好服侍你们老爷。”
  杜月娘恭恭敬敬的应了。
  宋老太太将手一摆,“下去吧。”
  小纪氏柔声道,“老太太,那媳妇就带着杜姨娘下去,也告诉她一些咱们府里的规矩。”
  宋老太太点了点头,对宋嘉语、辛竹筝道,“二丫头、筝丫头,你们先去上学吧。”独留下宋嘉言,直待该走的都走了,宋老太太方问,“大丫头,你说,你爹爹怎么纳了这么个二房啊?”
  这种话,也就宋老太太说的出来。宋嘉言笑,“要我说,爹爹是见多识广的人。若论貌美温柔,柳氏、翠儿都是上乘,爹爹这样郑重的纳杜姨娘为二房,想来杜姨娘必有过人之处。”
  宋老太太疑惑的问,“那你说,有什么过人之处?”她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宋嘉言温声道,“德容言工,杜姨娘容貌普通,想来品性上定有过人之处。不然,爹爹怎么会这样郑重呢?”依宋荣的性子,绝不会纳个一无是处的女人做二房。
  宋老太太自言自语,“瞧着倒是安静的性子。”
  宋嘉言有意引老太太说话,道,“祖母,我怎么没瞧出来啊?”
  宋老太太笑,“你才多大个人呢。我跟你说,言丫头,这人哪,什么性子,就看一个人的眼睛,就能知道个大概。稳重的人,眼睛看着就安静。活泼的人,眼睛格外的灵动。”
  见宋嘉言听的仔细,宋老太太笑,“你爹小的时候啊,那双眼睛,一看就透着机伶。如今他年纪也大了,做了官,咱们跟着享福,你爹现在比以前可是稳重多了。”
  宋嘉言衷心道,“每次听祖母说话,我都觉着好有道理。”宋老太太虽然没啥文化,到底活了几十年,经验阅历十足。
  宋老太太呵呵直乐,攥着宋嘉言软软的小手道,“有没有道理的,不过是些土法子。对了,我算着,秦家老太太的寿日快到了吧?”
  “是啊。”宋嘉言笑道,“祖母,到时咱们一起穿新做的裙子,戴新打的手饰。”
  宋老太太对于这往高门贵第的交往始终有些发怵,又问宋嘉言,“她家老太太好打交道吧?”
  “秦老太太待人和气,可不是那种势利眼的人。”宋嘉言笑对老太太道,“就算有那等势利眼的太太,祖母也不必担心。论福气,谁比得上祖母呢?咱家寒门出身,爹爹和二叔都是靠自己真才实学考中了进士,做了大官。这可是白手起家,岂是寻常人能比的。”
  “若是有人敢笑话咱家,祖母只管问她,‘你有几个儿子?你儿子可考中过状元?’”宋嘉言道,“就这一句话,恐怕帝都十之八九的女人,都比不得祖母呢。”
  宋老太太听着宋嘉言说话,已是笑得不成了。
  杜月娘入府为二房,只是初时引起府中不少的议论。杜月娘为人沉默少言,性子温柔和顺,并不是难相处的人,何况宋荣如今大都歇在常青院,府中下人自不敢小瞧杜月娘。
  便是小纪氏,现在行事也多了几分谨慎小心。
  杜月娘是宋荣正经纳的二房,小纪氏心性不笨,自然不会对杜月娘打打骂骂的碍宋荣的眼。不过,她依着规矩叫杜月娘到她房里立规矩是没有错的。便是宋荣知道了,也没说什么。小纪氏这才多了几许底气。
  不出宋嘉言所料,这位杜姨娘实有过人之处。
  不论小纪氏如何使唤,杜月娘都是一幅清风拂面的淡然模样。过了几日,小纪氏觉着也没意思,她生母章姨娘受宠十几年不衰,生下二子一子。所以,小纪氏比寻常女人更加懂得男人:一旦男人变了心,再做什么都于事无补。
  这位杜姨娘,论容貌,小纪氏看她一眼都不会认为杜姨娘会是她的对手。可是,宋荣就是喜欢杜姨娘。
  小纪氏让杜月娘来立了几日规矩,便温颜悦色的对杜月娘道,“这几天,是要你过来熟悉熟悉规矩。我看你做的很好,明天便不必来了。只初一、十五过来请安就成了。”
  杜月娘轻声应了,见主母无所吩咐,便恭恭敬敬的退下了。
  张嬷嬷有几分心急,端上一盏莲子羹,道,“太太也忒心善了。”
  小纪氏温声道,“老爷如今常去她房中,我何苦要搓磨她,倒去点老爷的眼了。”想了想,小纪氏又道,“嬷嬷,你坐吧。”
  张嬷嬷斜插着身子坐了半个屁股,小纪氏道,“这回我身子不好,我心里很感觉嬷嬷来照看我。除了姨娘,就是嬷嬷能待我这样好了。”轻轻叹了口气,小
纪氏继续道,“不过,我那乳兄捐了官,如今也是官身。嬷嬷一家子的身契,我也早放了。老爷是个谨慎的人,我现在已经好了,嬷嬷就回家吧。”虽然宋荣的官阶
绝不是张嬷嬷儿子捐的那个小官儿可以比拟的,不过,张嬷嬷必竟是官员之母。总不能叫官员的母亲在家里做下人奴才的活儿。
  张嬷嬷叹,“我听姑娘的。”
  “嬷嬷有了空闲,只管来瞧瞧我,也与我说说话儿呢。”小纪氏想到如今情形,忍不住眼圈儿发烫。
  张嬷嬷宽慰小纪氏道,“姑娘,以后日子还长呢。姑娘多想想语姐儿、诺哥儿,就没有迈不过的坎儿了。”
  小纪氏命人重赏了张嬷嬷,又派了府里的车,好生将张嬷嬷送回了家。
  倒是宋荣回府后,未在小纪氏这里见到杜月娘,不禁问道,“月娘没在你这儿?”
  小纪氏温温一笑,从丫环惜红的手里接过温茶递给丈夫,道,“初时叫她来,是想看看二姨娘的性子,再让她学一学府里大致的规矩。如今,我看她很好,就让她回去了。家里丫环婆子使不清,连柳氏、翠儿她们我都不会使唤,何况二姨娘呢。”
  小纪氏笑道,“真个把姨娘当丫头用,还不叫人笑话死。”
  宋荣点了点头,呷口茶,当晚歇在了小纪氏房内。小纪氏觉着,自己似乎隐隐摸着宋荣的脉了。
  再度承宠之后,小纪氏较以往更加温柔和顺。而且,既然宋荣喜她贤惠,她便必须贤惠。
  眼瞅着秦老太太寿辰将近,小纪氏尤为叮嘱儿女,“马上就是秦老太太的寿辰了,咱家与林家是通家之好。诺儿和你大哥、表叔都在秦家家学附学,这次去了秦家,一定要懂礼数,知道吗?”
  宋嘉语宋嘉诺都垂手应了。
  到秦家老太太的寿日,宋家人早早的收拾打扮好,准备一家子去赴宴。
  宋荣看了宋嘉语一眼,忽然道,“嘉语不要去了。”
  宋嘉语心下微惊,看向父亲,见父亲脸色淡淡、喜怒无辩,宋嘉语没敢说话。倒是小纪氏连忙为女儿说好话,笑道,“老爷,咱们嘉语与秦家三姐儿向来极好的……”
  “什么时候学好规矩,什么时候再出门。”宋荣道,“在你外祖母家,你大舅母不是外人,不会与你计较。但是,秦家不一样。你就不要去了。”
  宋荣淡淡的几句话,宋嘉语眼泪刷就下来了,一张娇美的小脸儿苍白若纸,唇瓣颤抖,却是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