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656

  “不需要!”古德里安斩钉截铁地说道,“克里特岛上有大德意志师、维京师、20摩托化步兵师和伞兵旅共6万人的力量,是第三帝国最精锐的部队,还有隆美尔这样的统帅,别说全部登陆成功,登陆三分之一我都认为足够对付埃及方向的英军了,倒是我们要拖住蒙哥马利,不能让他去增援。”
  “是!那就让蒙哥马利见识我们的最强一击。”
  就在两边排兵布阵的当口,港口战役已结束了,虽然根据巴尔克的指示没动用斯特拉斯堡号上面那4联装的330mm主炮,但一票130mm、203mm口径的舰炮却对准英军暴露出来的阵地和目标猛烈开火,港口中被打得一片尘土飞扬,史密斯所在的炮组虽然没开火,但中口径舰炮强大的冲击力还是让人不寒而栗,光是203mm口径的炮弹一砸下去就是一个几十米的大坑,72步兵旅那点可怜的支援火力根本不够看,一下子就被压服了。
  40多分钟之后,4号们成功爬上了滩头并控制了局面,只剩下虎式还在慢吞吞爬行让人着急,不过这次他们很给面子,居然没出任何故障,最后也就剩点力气活了。
  副官指着前方兴奋地向巴尔克叫了起来:“长官,敌人逃跑了。”
  “好!进港登陆!”
第027章
昆古尼尔计划(6)
  “英国飞机来了……”9:47分,塔台发出了警报,此刻正是德军控制下的阿拉曼机场最忙乱之时。
  在一架Me-323受创之后,其余飞机的降落就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起来,虽然没再发生坠机或者其他事故,但也不可避免地延缓了速度。幸亏当初哈曼率领伞兵们抢得时间足够多,否则真按7点半时刻表再往后排,很可能就来不及了。当然,事情要一分为二地说,最初的预案并没有料到会这么快完成突击兵控制机场,因此是准备让Ju-52和Ar-232们带领后续伞兵们继续空降的,他们的优先级才是最高——现在显然用不着了,而大规模伞降行动也随之取消,表面上看这样似乎减慢了速度,但考虑到集结、获取物资及可能的走散风险,机降远比伞降更来得可靠与有效。
  “快!快!跟上!跟上!”52岁的空军上将库特·斯图登特全副武装,站在跑道边一手执枪,一手招呼伞兵们迅速从飞机上下来,对霍夫曼将伞兵步枪从FG42换成STG43,同时再给伞兵搭配步兵反装甲铁拳1号同时又要求组成精锐小部队而不是像克里特岛战役那样漫天撒网的命令,他举双手赞同,认为元首远比戈林懂空降作战。为挽回伞兵的声誉和在元首心目中的地位,他不顾空军总参谋部和部下的坚决反对,毅然以上将之尊来亲自率领部队突前作战。
  随着18名伞兵陆续涌出机舱,这架完成全部任务的Ju-52立即全力加速向前飞奔,然后消失在跑道尽头,准备飞回克里特岛去执行下一波使命。所有人都抬头望天,现在跑道上倒是没运输机滞留了,降落的顺序也终于轮到了战斗机,可该死的英国飞机也来了。
  从清晨7点多到9点三刻,高效率的德国空军完成了10架Me-323的降落与货物卸载,360名全副武装的伞兵完成了登陆,现在地面已有了5门88mm高射炮、手头还有近2个营的精锐伞兵,斯图登特上将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抵挡住英国人对机场的地面进攻,但对空中而来的威胁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战斗机队伍身上。
  经过4个多小时的飞行与盘旋,即便出发前挂载了副油箱,即便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节油措施,现在仍在空中滞留的战斗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油料告警现象,虽然已有10多架Bf-109们完成了降落,但相关油料补给还没有全部完成,伞兵和跟随Me-323到来的第一批地勤们疯了一样地给他们加油,希望他们能尽快升空为机场撑起保护伞——靠5门88炮是不顶用的。就连斯图登特本人也放下武器,飞扑过去协助帮忙。
  为掩护伞兵们机降,在空中担任指挥的施罗德上校临时对降落秩序进行了调整,战斗机们自觉让出了优先级,这虽然便利了伞兵落地,但对战斗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除第一架勒夫少尉降落的Fw-190外,其他所有战斗机都还没加完油,现在Bf-109们在空中滞留的时间普遍只能再继续支持15分钟,Fw-190虽然能坚持得更长一点,但也不到一个小时。
  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施罗德沉着冷静地发布命令:“缠住他们,自由攻击,战斗到最后一息,掩护在地面加油的兄弟,绝不能让他们给机场带去破坏!”
  飞行员们纷纷被自己的中队长告知:战斗到最后一刻,如果油料用尽而敌机依然存在,那就撞击敌机并跳伞——面对这样不利的局面,所有战斗机飞行员们没有丝毫犹豫,而是义无反顾地扑上去。
  如果说阿拉曼机场有什么缺点,那就是距离敌人的机场太近——距离亚历山大港空军基地刚刚100公里,距离开罗机场也只有230多公里。好在仓促间行事的亚历山大将军也没办法派出更多兵力,为对付阿拉曼方向的威胁,他收到电报后第一时间就勒令亚历山大港和开罗的空军出发迎敌,这批前来空袭的飞机已是最快反应之下派出来的飞机,一共7架P-40,3架喷火9,5架飓风,掩护着6架英俊战士战斗轰炸机和4架B-25前来攻击。
  德国飞机凶猛地扑上去与敌机厮杀起来,勒夫少尉是冲在最前面的,现在唯独他是满油的战斗机,可以心无旁骛地厮杀。
  “01,01,你去对付B-25,我们帮你缠着战斗机。”耳机里传来长官的声音。
  “收到!”
  他凶狠地扑上去,庞大的B-25立即进入了挡风玻璃的视野。
  “近一点,再近一点。”他打算采用对头攻击的办法,这是西线对付英美空袭的战友们总结出来的,对付大型轰炸机这种皮糙肉厚又有猛烈反击火力的家伙,使用6点钟方向尾追攻击一般很容易失效,但对头攻击就不一样了,不但可倾泻更多的火力,还可有效减少被击中的概率。双方越飞越近,勒夫几乎都可以看到对面飞行员那紧张而显得有些扭曲的脸孔,他丝毫不在意四周飘过的那些机枪子弹,只紧紧盯着自己的射击光圈。
  终于,B-25进入了射击光圈,“来吧,看谁先击中谁。”他猛地扣动发射按钮,机翼上4挺MG151/20mm喷射出炽热火流朝对面扫去,双方交火的距离一直从1000多米打到不到250米,他知道自己的航炮击中了对方,但不知道对面的B-25到底中了多少发,也没有机会去查看对方伤势究竟如何,他只下意识地用尽力气使出大机动拉杆向上脱离——这是对头攻击后保命的办法。
  “小子,你干得很出色,那家伙被你揍下去了。”刚刚改平的勒夫听到了耳机中传来的声音,低头一看,刚才那架B-25被打得浑身冒火栽下去了。
  “貌似大型轰炸机没他们说得这么难缠嘛……”勒夫刚刚准备哼两句小调,冷不防一梭子弹从座舱旁边掠过,回头一看居然是一架飓风咬了上来,惊得他吓出一身冷汗,不过这架偷袭的飓风也没捞到便宜,很快被跟上来的Bf-109直接打得凌空爆炸。
  经过近15分钟的战斗,来袭的飓风、英俊战士、B-25全部被击落,P-40也被干掉了3架,只有几架喷火还仗着自己性能不错还不肯放弃,但令他们瞠目结舌的一幕很快发生了,一架油料耗尽的Bf-109直接从上空俯冲下来,凶猛地撞在其中一架喷火的尾翼上,当场把对方撞得往下掉,严重受损的Bf-109飞行员也挣扎着跳伞逃生。这一幕把剩余的几架英国战斗机吓得心胆俱裂,再加上机场上又有德国战斗机起飞迎战,他们忙不迭地溜走了。
  等大队Bf-109最终成功降落后,地勤发现他们的油箱基本都空了,战斗再持续1分钟就非全部变秤砣摔下来不可。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德国战斗机损失也不小,一共7架Bf-109,4架Fw-190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击落或坠落,倒是飞行员损失不大。
  但他们英勇的战斗至少击退了敌军,机场还牢牢掌握在伞兵们手里,英国飞机除了把那架早就栽倒不能再用的Me-323炸成一堆破烂外,其他半点收获也没有,斯图登特松了口气,总算是挨过了英国人的反击,为部队争取了时间——整个昆古尼尔计划最缺的就是时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克里特岛方面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飞机前来支援。
  “长官,侦察机发来电报,盘踞在亚历山大港的英国H舰队主力已悉数出港了!”
  克里特岛上,刚刚还在为港口登陆成功、机场激战胜利而庆幸的众人收到了一个坏消息,现在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摆在了面前,英国人最犀利的反击跟随着而来了——从亚历山大港到马特鲁港口一共是135海里,如果英国舰队以20节的速度进发,抵达马特鲁港外大约只需要7个小时,而H舰队的兵力是要远远胜过目前掩护登陆的海军舰队的。
  “意大利方向呢?”
  高斯少将连忙道:“凯塞林元帅已命令意大利海军主力完成了集结,最快下午1点左右出发赶赴克里特岛方向,预计明天傍晚时分赶到并可以为第二波登陆部队提供掩护。”
  “很好。”隆美尔元帅点点头,冷静地下达后续指令:“空中掩护不能停,第二航空攻击波进军阿拉曼机场,已登陆的大德意志师出一个装甲掷弹兵营和1连坦克去支援机场方向,击退任何可能来犯之敌,其余登陆部队负责消灭附近英国陆军,登陆舰队尽快完成人员、货物卸载后返回克里特岛,避免与敌舰队遭遇……至于从亚历山大港出来的英国舰队,执行A4号打击预案。”
第028章
昆古尼尔计划(7)
  10点24分,从开罗机场起飞的英军飞机第二次攻击又宣告失败,除抛下20多架轰炸机、战斗机的残骸外,其余全部狼狈而逃,因为他们面临的全是加满油弹的德国战斗机,除了喷火9,Fw-190对其他英国战斗机的优势都是碾压的,Bf-109的实力也不算弱,那一票慢腾腾的布伦海姆、马里兰轰炸机和飓风、战斧战斗机丝毫没有取胜的机会,全部成就了德国人的杀戮,勒夫在第二次战斗中又击落了一架布伦海姆轰炸机,俨然成了专打轰炸机的老手。除了性能优势外,德国飞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中,到11点30分,从克里特岛方向赶来的第二航空攻击波呼啦啦又过来了2个大队,掩护着Ju-52和Ar-232运输机送来了飞机最急需的燃料和弹药,同时考虑到机场维护需要,还额外携带了一批水泥、钢板与建设工兵,另外就是第二波伞兵。现在阿拉曼机场上空飞舞的战斗机数量已突破了150架,有力地撑起了一片天空,在地面上驻防的伞兵也突破了800人,再加上马特鲁港紧急过来支援的1营装甲掷弹兵和20多辆4号坦克,有力地驱散了奉命第二次发起进攻、企图夺回机场的印4师。
  斯图登特将军认为,阿拉曼机场这个点现在可以守住了。
  在空袭阿拉曼机场的同时,埃及英军也派了其他飞机去空袭马特鲁港的德国舰队,但已率先登陆的大德意志师防空营让他们尝到了苦头,无论是著名的88mm高射炮还是由2号坦克改装而成了4联装20mm防空炮都发挥出了全火力覆盖的优势,连续打下了3架企图低空投弹的轰炸机,最后迫使这批轰炸机草草扔下了炸弹,结果他们投下的炸弹只炸翻了几条空无一人西贝尔级登陆驳船——这点损失还不放在巴尔克的眼里!
  空中失败了,地面失败了,蒙哥马利的援兵一时三刻还赶不到,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亚历山大上将现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亨利·哈伍德中将率领的地中海舰队身上了,希望他们能够击沉德国登陆舰队、炮轰并配合陆军夺回港口。
  地中海舰队作为皇家海军的主力舰队之一,实力本来非常强,曾经陆续拥有过5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3艘航母和一票轻、重巡洋舰,在地中海作威作福,在奇袭塔兰托、马塔潘角等历次战役中将意大利人打得抬不起头了,成绩可谓辉煌。随着这三年作战陆陆续续的损失,地中海舰队实力有所下降,兼之在火炬计划中被坎宁安将军抽调走的部队,舰队实力已大不如前,航空母舰1艘也没了,本来还有光辉号,但为了换取美国在埃及登陆而将3艘同级舰全部借给美国而去了太平洋战场,现在舰队只有战列舰3艘:罗德尼号、纳尔逊号、洛林号,战列巡洋舰1艘:声望号,轻巡洋舰2艘:阿尔戈、卡律布迪斯号和一些驱逐舰。
  这些军舰当中最悲催的莫过于洛林号——从名字一望便可知是法国军舰,在英法反目时该舰正好在亚历山大港,被英军扣留并被解除了武装,后被编入地中海舰队,现在又出来攻打德国舰队——那些以前的法国同胞舰。
  “长官,侦察飞机基本看清楚了,在马特鲁港口聚集的德国舰队除了一批登陆艇、S艇之外,大体就是前段时间进入黑海的原法国舰队主力,没有意大利军舰,主要包括敦刻尔克级战列舰一艘,3艘重巡洋舰:科尔贝尔号、阿尔及尔号和迪普莱克号,其他还有一些巡洋舰和驱逐舰,从整体实力上来说,并非我舰队对手。”
  “意大利人没插手倒是一个好消息。”哈伍德中将点了点头,表情微微放松了一点,“他们现在干什么?空军轰炸有何成效?”
  “敌舰队正进港卸货,我们的飞机数量不多,德国人不仅有舰艇的防空能力,地面还展开了比较猛烈的对空火力,空袭微乎其微。”参谋长安德鲁上校皱着眉头汇报道。
  “防空……嗯?没有飞机?”
  “没有发现……起码我们的飞行员没有遭遇敌机。”
  “要是光辉号航母在就好了,还能增加不少胜算。”哈伍德叹息道。
  “这个……长官,其实也无所谓吧,亚历山大港离马特鲁港如此之近,光辉号完全不用开出来就可以起飞轰炸敌舰队。”
  “其实,我要的不是航母,我要的是舰载机——那些会飞的网格。”
  安德鲁默然不语,他知道哈伍德说的是事实,空军虽有不少飞机,论性能比起舰载机强多了,但驻扎在埃及的空军常年没有像样对手,更谈不上用飞机攻击水面目标,所以他们对海的进攻能力几乎等于零,水平远不如航母上那些飞行员——至少意大利的军舰没少吃后者的苦头。
  安德鲁建议道:“要不把马耳他岛的飞机调过来?他们有经验。”
  “来不及了。如果我估计得不错,这支舰队卸完货后会马上离开港口,不会傻乎乎地等在那里和我们交战,所以航线不要直扑马特鲁港,航向转向280度,准备他们回程的路上截住他们。”
  安德鲁立即将命令传递了下去,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想了半天后才恍然大悟,惊问道:“离开,他们不要马特鲁港了?”
  哈伍德耸了耸肩,用诙谐的口气反问道:“难道我们能夺下这个港?我可不记得海军能上岸,再说我们也没有陆战队。”
  “长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想法是……”参谋长说了他的策略,“等德国舰队离开,整个港口全部暴露在我军舰炮火力之下了,哪怕我们没有陆战队,要夺取港口也轻而易举,为什么您不去港口,反而要在半途截杀呢?”
  “你错了,我们暂时夺不回港口。”哈伍德叹了口气,耐心地解释起来,“亚历山大、蒙哥马利将军全部上当受骗了,这个骗局现在连我都能看出来——德国人利用非洲军犀利的攻击力诱使他们不断把后方兵力投入到前线,造成后方空虚,给了敌人可乘之机,结合今天转过来的战况电报和飞机收集到的情报,我们赶过去需要7个小时,再加上前面耽搁的几个钟头,这点时间足够德国人完成一个装甲师的登陆了。除非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主力能够回援,否则靠现在的印4师和72旅根本打不过,就是把全埃及剩下的部队都拉上去也打不过。我们有舰炮优势又如何,敌人往后一退,退到射程外啥都不在乎,你只能干瞪眼着急。”
  “不对啊,如果我们控制了港口并逼迫敌人后退,他们岂不是不能再利用港口投放兵力和物资?”
  “问题是他们还有机场——一个装甲师所需的补给通过空运解决毫无压力,至少在蒙哥马利将军的补给耗尽之前,德国人的补给还暂时不会断绝。”哈伍德又用担心的口吻讲述了第二个不去马特鲁港凑热闹的理由,“另外,德国人还有大量飞机,他们对付水面目标可是很有经验,如果我们去马特鲁港,飞机很快就会找上门来,那时候被动挨打的就是我们了。”
  “这个……”安德鲁他一时语塞,虽然空军允诺提供空中支持,鬼知道这种支持力度会有多大。
  “该死!”越想越气的安德鲁愤愤地将拳头砸在声望号司令塔墙壁上,整只手都隐隐作痛。
  舰队调整好了航向,以最快速度朝西偏北方向驶去,虽然说的是最高速度,但其实也不过只有21节,因为罗德尼、纳尔逊两艘老舰设计时的最高速度只能跑到23.8节,这么多年过去,这个速度早就成了理论速度,连长时间跑21节都是奢望,但两舰的火力与防护十分突出,这次军情既然如此紧急也不可能不带他们出来,那会会对速度有所拖累也在所不惜了。
  亚历山大将军还算够意思,考虑到舰队没有航母又有防空的需要,指示空军派出了32架P-40或战斧战斗机护航,不是他不肯拿出更多的飞机,实在是战斗机损耗很大,而飓风、喷火一个比一个腿短,在没有航母可供降落补充油弹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伴随作战,唯独P-40加挂了副油箱之后的航程还可以一观,最后让他们勉为其难地执行这种掩护任务。
  “海鹫,海鹫,老鼠出来了,老鼠出来了,距离港口还有180公里,上面飞着一堆苍蝇。”
  “收到,收到,按计划让3号机群先去驱散他们。”
  12月10日下午1时,哈伍德指挥的海军舰队在阿拉曼以北附近海域被德国侦察机发现,一场根据A4号计划开展的海空绞杀战即将开始……
第029章
华盛顿的早晨(上)
  由于时差的缘故,华盛顿时间比伦敦时间晚5个小时,比开罗时间晚7个小时,当阿拉曼已是激战正酣的下午,华盛顿才刚刚从早晨中醒来,沐浴在12月10日的阳光之下,尽管天气有点冷。
  白宫,总统办公室内,罗斯福总统正在认真研读各方面发来的电报抄件和情报汇总,这是历代总统的惯例,在战争期间尤其如此。这场世界大战对欧洲来说已是第三个年头,对美国而言也已进入第二年,但从当前的局面来看,局势似乎还不太理想。中途岛战役后涌现出来的乐观又被所罗门海战的惨败打到了谷底,而除了太平洋战场上的情报,特别让他揪心的是陆军航空队报上来的有关于部署在英国的第八航空队报告,话里话外显示的情况都很不乐观。
  “……自德国启动总动员体制并加大有关‘欧洲联盟’宣传后,有关德国工业能力特别是与军事工业相关的声生产、制造能力在飞速增长,而消费性的民用工业与则向周边国家转移与渗透,情报显示德国主要装备的月生产数量急剧增加,个别产品诸如坦克、飞机的产量成倍增加,这对利用战略轰炸削弱德国军事潜力的设想构成了极大挑战——目前通过战略轰炸所削弱的损失远不及德国增加的产量。”
  罗斯福知道这封报告并未夸大事实,相反,事实比报告说得还糟糕,美国有关通过战略轰炸摧毁德国经济潜力的设想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德国除了在本土加速发展军事工业外,还尽力将军事工业中相对技术含量较低的配套产业向西欧国家转移,对包括一系列钢铁、冶金、化工、机械、军需、医药等行业在内分发了基础性订单,甚至直接将很多不太重要的零件也转移到法国、荷兰、比利时生产,这些发达的工业国能够很方便地依据德国图纸生产出德国所需要的产品,质量一点也不比德国自产的差。比如比利时的几大钢铁联合企业上个月就接到了为德国4号坦克生产1万组轮子和履带的订单,而法国也接到了大量铝合金、航空发动机的订单——毫无疑问这些产品最终会成为战场上驰骋开火的坦克和飞机。
  德国除零件以外还直接向这些工业国订购成套产品,瑞典的博福斯高炮,比利时FN公司的手枪,法国的野战口粮,更不必说意大利工业体系全面倒向德国后,已开始按德国标准与要求在生产军火了。更关键的是,德国人下了这么多订单几乎没花多少钱——通过释放俘虏、减少直接占领区面积、部分允许其重建国防力量等手段,德国从上述几国政府获取了大量军费。而且,由于德国军事力量的成功与赫赫战绩,这些国家在重建国防力量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德国编制、采用德国装备——这也让德国赚到了钱。
  现在,西欧几个主要工业国的工业机器正在复苏,正在为德国的战争机器提供基础性、辅助性的帮助,而且作用越来越大了。
  为此报告特意提出:“……我们对前述情况深感忧虑,前线指挥官一再要求加大对这些地方和工厂设施的打击力度,但一直来我们受到了很多限制,我们希望总统能给予我们更多、更大的授权。”
  罗斯福知道,这些国家虽在为德国生产,但却是通过正常贸易行为开展的,哪怕德国利用俘虏、占领区军费等手段充当支付能力也是当事国主动接受的,这种行为不但缓和了德国与西欧占领国之间彼此的紧张关系,也缓解了被占领国自身的经济困难——为德国生产总好过挨饿!这件事明显可看出来德国在为推动欧洲联盟做准备——从政治立场而言,完全是应该彻底打击的。
  但身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罗斯福知道政治和军事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行动,必须要充分考虑民众反应,如果第八航空队肆无忌惮地对西欧国家进行空袭,必然会牵涉到民用目标,哪怕精确打击了工厂也会造成工人失业与流离失所——这容易引起当地民众的仇恨,如果德国军事力量借机把自己打扮为抵抗美国空军的军事力量,并借机挑起欧美冲突,那政治上丢分就更多——民众是不会理解为什么美国人要把炸弹投在自己头上而不去直接打击德国人。如果引起当地民众的普遍反对,将来永不会有反攻欧洲的那一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