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56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元首兴致很高,叛国集团和戈林事件之后的阴霾显然已一扫而光。他对喷气机的兴趣十分浓厚,不仅详细了解了有关气动布局、武器、引擎,还兴致勃勃地坐进座舱里去体验了一把,随后又亲切地和温德尔握手并合影,问道:“你觉得这架飞机如何?相比传统螺旋桨飞机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是很棒的飞机,虽然最开始上手时有一些困难,因为它的操纵与传统飞机相比有一些特别,但熟悉之后就不难了。”受宠若惊的温德尔比划着说道,“他的速度很快,能比现役战斗机快200公里左右,这让他在战斗中能占据有利形势。”
  “从机翼的样式来看,似乎低空和盘旋性能有待提高。”霍夫曼随即又指了指前突的机鼻,“刚才我在座舱里发现由于机头遮挡,似乎很难看清地面,这对降落没什么影响么?”
  听霍夫曼讲出这么专业的道道,周围的航空专业人士特别是空军的高级将领耸然动容,这完全是一个航空专家才能说出的专业话,看来最高统帅部私下吹风说元首可能兼任空军总司令的传言说不定真有其事。
  设计师们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澄清:“元首说的问题确实都存在,我们正在努力改进。”
  看着周围人崇敬的眼神,霍夫曼心里有点小得意,继续追问道:“听亨克尔公司的报告说一架He-280能在空战中打下一打Fw-190,你认为Me-262如何?”
  温德尔耸耸肩,不以为然地说道:“我可不敢吹这么大的牛,在一对一决战中喷气机强于现役主力战斗机是肯定的,但这不意味着他是天空唯一的主宰。刚才元首也指出了飞机回旋性能欠佳的事实,所以决不能与螺旋桨飞机在低空缠斗。除非他们是一个个扑上来送死,否则真要是遭遇一打Fw-190,我肯定是打了就跑,也许我能抓住机会吃掉3-4架,但全吃下去会把我撑坏的……”
  众人笑作一团,只有亨克尔博士的老脸微微发红,为了让空军重视他的项目,他曾经安排了与Fw-190的对决并递交了夸大后的报告,不知道怎么会传到元首耳朵里。好在兴致颇高的元首并未继续深究,反而又到了He-280原型机边上参观了一番才让他放下心来。
  试飞很快就开始,起飞按照先Me-262再He-280的顺序进行,同时空军还起飞了8架常规战斗机配合演习,一半是Bf-109,一半是Fw-190,著名的空军王牌、现任战斗机总监阿道夫·加兰德少将亲自站在霍夫曼旁边为他进行解说,作为第二位钻石橡叶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的获得者,他多次接受元首召见,算得上是老熟人了。
  Me-262的起飞不太顺利,因为后三点式起落架的布置,被机翼遮挡的平尾出现失效,迟迟飞不起来,让众人捏了一把冷汗。好在经验丰富的温德尔很快发现了问题,在滑跑速度达到每小时180公里时巧妙地踩了一下刹车,利用惯性将机尾抬起,使升降舵发挥效能而正常起飞。同样留有一撮标志性小胡子的加兰德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向元首做了内行解释,听得霍夫曼连连点头。另外一边He-280的起飞倒是十分顺利,一下子就飞上了天空。
  随后,两架飞机在空中不断展示他们的速度优势与飞行特点,不过在霍夫曼的望远镜里只看到几道白烟在空中呼啸。随着8架模拟护航与轰炸情形的飞机飞抵制定空域,两架飞机结束了机动性表演,准备与传统战斗机开展最为激动人心的空战模拟。
  喷气式飞机的优势是快,两位试飞员不约而同采用了一击脱离的B&Z战术,加兰德的解说很到位,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这种战术的优越性,正在说明如何在模拟空战中判断击落敌机时,人群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呼——刚刚一击得手的He-280在翻滚脱离另一架飞机的追尾锁定时忽然进入螺旋状态,霍夫曼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银色的He-280像秤砣一样地快速下坠。虽然飞行员一直在努力改平,但尝试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危险,危险,跳伞,快跳伞。”加兰德惊呼起来,“再不跳高度不够了。”
  但从高速下坠的飞机中跳伞谈何容易,飞机高度越来越低,一转眼离地面只有几百米了,还在一个劲地往下掉,加兰德急得跳脚,霍夫曼闭上了眼睛,不忍看机毁人亡的惨剧发生,心里在暗暗叹气,“看来喷气式战斗机短时间内要投入作战还不太现实。”猛然间,飞机突然发出“砰”地爆鸣声,霍夫曼忍不住又睁开眼睛,只看见试飞员整个人穿过座舱往上弹出,随即背后的降落伞徐徐打开,少顷后座机坠落在地,发出猛烈的爆炸声并摔成了无数碎片,让人不由庆幸飞行员躲过一劫。
  所幸温德尔没有受事件的影响,在打下2架Bf-109,完成了有关试飞科目后安全落地。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霍夫曼高度评价了整个试飞工作,并给失落的亨克尔博士送上了安慰,表示:“He-280的设计还是有相当可取之处的,比如他们的前三点起落架比较科学,容易起飞;又比如他们独创地设计了弹射座椅,有效地解决高速救生问题,完美保护了我们的飞行英雄们……”虽然他一个字也没有提谁中标,但所有人都清楚,下一代喷气机只能是来自于梅塞施密特的Me-262。
  一直神经高度紧张的梅塞施密特博士终于露出了笑容,虽然Me-262不是他的作品,但却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他相信在《航空军备重整案》执行之后,梅塞施密特公司仍然是帝国航空业的执牛耳者。
  原以为元首的讲话足以为试飞画上一个句号,没想到忽然示意他新任的空军副官海因里希·莱曼少校(原有的空军副官是戈林推荐的,戈林倒台之后他就被霍夫曼趁势打发去米尔希手下管理集中营了)拿出两张纸给大家看,每张纸上面都有一幅喷气式战斗机的想象图,虽然是用铅笔临时勾勒的,但线条比例和阴暗反差看上去描绘得很到位,仿佛是照着实物写生出来的一样。
  “刚才我看了两家的喷气机原型机,我认为在现有技术中算得上领先,但我们也应该尽快启动下一代飞机的设计。先生们,我们为什么不能开发类似于传统单发螺旋桨那样的飞机呢?”他指着第一张图纸,“我考虑把发动机放在机身内并使用机头进气,这样发动机就自然而然内化为飞机机体结构的一部分,比现在采用吊装方式能大大减轻飞行阻力,更省油速度也更快,所以就有了这一张图纸。”
  “然后有技术人员告诉我,现有喷气引擎如果在机头进气的布局下再采用常规的机身结构,势必造成进气道过长并导致发动机推力损失,既然这是一个问题,我就修改了我的方案。”霍夫曼指着第二张图纸展示给众人看,画着的这架外形看上去比第一张图纸丑陋,短小粗壮的机身使整架飞机看上去就像一个粗短的箭头,座舱几乎直接就骑在发动机舱上。
  “我比较了一下He-280和Me-262的设计,我认为在发动机功率差不多的前提下,后掠翼似乎能带来更快的速度,所以两张图纸都不是传统的平直翼布局,至于具体是何种后掠角度最合适,需要设计师们的精确计算和风洞实验。”霍夫曼一边示意莱曼少校将图纸递给几个主要的首席设计师,一边解释道,“或许现在单发还不足以驱动飞机,但我们对发动机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通过逐步改进可以使他们的推力快速上升,将来单引擎飞机势在必行——这意味着成本更低、操纵更灵活。”
  其他几个人很有礼貌地称赞了元首的天才设想,唯独谭克博士呆了一呆,忽然反应过来说道:“我们公司有位叫汉斯·马尔特霍普的年轻航空工程师,以他为首的一个设计小组正在构想一种高速截击机,设计方案与元首第二张图纸几乎不谋而合——当然,元首的图纸画得要比他漂亮多了。”
  废话,能不像么!霍夫曼忍不住腹谤起来,第一张图纸是参照Mig-15的样子画的,第二张图纸则是参照Ta-183的样子画的——就是你们福克沃尔夫公司的作品,多亏了立志成为画家的奥地利下士的绘画功底,不然霍夫曼还没法把他看到过的东西画出来。
  “那么,这个图纸谁愿意拿回去帮我研究?”
  “我要!”“我要!”包括梅塞施密特和亨克尔等人在内的各家公司纷纷表态,无数双手立即伸向图纸——开玩笑,元首的亲笔画除了以前在维也纳街头流传出去的作品,现在可是出大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如果你们都需要,那就让空军给你们多复制几份,至于我画的这几张。”霍夫曼笑着签上名递给谭克,“就送给你们那位年轻的设计师了,希望他能给我一个惊喜。”
第016章
大调整的空军战略
  夜幕时分,就在温德尔和舒尔茨在俱乐部里把酒言欢的时候,一堆空军高级将领已在空军作战指挥室里惴惴不安地等待有关人事任命的宣布。
  在戈林被清算、米尔希靠边站之后,面对空军总司令这个炙手可热的宝座,自以为够资格的几个将领很是掀起了一股争夺的风潮,他们或是想方设法打听元首的倾向意见,或是拐弯抹角地拜托强力人物进行疏通,乃至于对日常工作都有些心不在焉。这让霍夫曼很不满意但又无可奈何,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此微妙时机,各方面都不敢强烈反对施佩尔主管空军装备制造及进行调整——否则一定会被元首视为不顾大局而排除出竞争者的行列。
  “现在宣布人事调整,鉴于空军的特殊地位与当前形势,暂由元首亲自兼任空军总司令,由阿尔伯特·凯塞林元帅任第一副司令并分管南线作战;胡戈·施佩勒元帅任副司令,分管西线空军作战;晋升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为大将并担任副司令,分管东线空军作战;沃尔弗拉姆·冯·里希德霍芬大将调任海军,出任海军航空兵司令;汉斯·耶顺内克大将继续担任空军总参谋长。”
  凯特尔宣布完任命以后,众人脸上的神情很丰富,有黯然的、有惊讶的、有愕然的、也有欣喜的,霍夫曼就在观察着他们的神情并猜测他们的内心世界。兼任空军司令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第三帝国空军作为一支独立力量在戈林的带领下犯了太多的错误,必须全面纠正才有希望。
  他用罕见的、几乎是咆哮的语气训斥道:“在戈林这个猪猡的领导下,空军犯了太多的错误,如果仅仅是作战层面还可以找到一些理由的话,在组织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就更令人发指。指挥机构、参谋机构、生产与装备机构、人事与行政机构、训练与通讯机构——只要稍微有点权力的部门都试图独立地自行其事,空军与航空部的职能相互牵制,米尔希与戈林相互扯皮,米尔希与乌德特相互争执。最高统帅部告诉我,空军有近200万编制,但现在作战飞机哪怕算上落后装备也没有超过8000架——同样规模的机群,英国人用了不到80万,美国人只需要100万,俄国人的管理也够混乱,但如果他们也拥有同样的飞机,他们最多需要120万人。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人力资源被前所未有的浪费了。让你们支援陆军,居然被这个混蛋弄出了空军野战师——陆军告诉我空军野战师决不能放在前线,因为不但起不到增援的作用还需要陆军额外抽出部队保护他们。”
  “所以。”他用力敲了敲桌子,“我给最高统帅部下了命令,已组建完毕的4个野战师和6个即将完毕的野战师全部抽调给陆军作为补充兵员,组建进度不快的4个架子师转成看守营编制,由米尔希统率负责战俘营管理。另外,‘赫尔曼·戈林’伞兵装甲旅不能再用这个叛国贼的名称,我建议改名为‘飞行堡垒’,作为大本营的直属力量并在本年末扩展成装甲师。”
  眼看元首不声不响就从空军弄走了小二十万人,施佩勒着急了,很想站起来表达一下反对意见,却被凯塞林用眼色制止了。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凯塞林不让他说,但能做到元帅的没一个是笨蛋,他强按着火气又坐定了。
  霍夫曼看到了他们的小动作,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或许你们对这些命令不太满意,但现在不是我们计较个人得失的时候,而是需要一起携手渡过难关。帝国航空部将予以撤销,精简下来的人员部分充实到其他机关,部分转入作战机关。三线作战由总司令主管和三位副司令分管,其余日常事务由空军总参谋长全权负责并直接向总司令汇报工作。如果有人继续奉行戈林那时的一套,我不介意继续调整。”听明白了元首的口气,众人心里一震,立即就放下了自己那点小心思——元首既然能处理帝国元帅、放逐空军二号人物,同样也能轻易撸掉自己,从“服毒自杀”的结论就可以看出,元首痛下决心的时候绝不手软。
  耶顺内克大将是这些人中最年轻也是最高兴的:在元首的雷霆手段下,他不仅摆脱了两个难相处的婆婆,而且还实际获得了空军日常管理权,更何况还能向元首直接汇报,他简直喜出望外,站起来表态道:“我坚决拥护元首对空军的改造与调整,始终忠诚于元首的领导,愿意为帝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其余众人也一一站起来表达了决心。凯特尔心里乐开了花,最高统帅部终于将手伸进了空军,将来不会再有什么铁板一块的独立王国了,就冲着这一点也得给清洗帝国元帅的举动点赞。
  霍夫曼点点头,继续说道:“空军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今后作战重点有两项:一是本土防空,必须拦截英国人的轰炸,转入战时体制之后,我愈发不能容忍轰炸对人民的屠杀、对生产的破坏以及对士气的打击;第二是确保南线制空权,今后六个月至一年内南线将是我们的重点,如果我们不能在南线压制住英美的攻势,整个帝国的侧翼都将暴露。为此,我任命约瑟夫·卡姆胡贝尔中将为防空总监,统一协调指挥包括战斗机、高射炮、探照灯、雷达等各部队在内的防空力量,全天候对抗空袭而不是单纯负责夜间防空;阿道夫·加兰德少将继续担任战斗机总监,但工作重心要逐步转向南线——我们会在意大利组建全新的战斗机联队并夺取制空权,你要负责部队组建与后备力量培养。”
  “是!”两人应答得很大声。
  “凯塞林,空军有关调整与作战任务你来部署吧。”听到这里,施佩勒才明白为什么刚才凯塞林拦着不让自己发言,元首必定事先已和凯塞林沟通好了,反对的话说了也是白说。
  “基于以上目标,原则指导方针调整如下:一是加大战斗机、特别是Fw-190型号的生产与装备,我们要用战斗机的海洋淹没敌人的轰炸机;二是除特殊任务之外逐步缩减对英国本土的一般轰炸,集中精力争夺南线制空权并压制英国人的海上实力;三是强化技术研究,特别是雷达、火箭、遥控炸弹、凝固汽油弹等高优先级技术兵器;四是重新进行力量编组……”
  按凯塞林的部署,空军划分为三个战区(东线、西线、南线),本土作为二级独立防区受西线战区统一管理,原有6个航空队的编制调整并扩充到10个航空队:第1航空队负责东线北段(支援北方集团军群),第6航空队负责东线中段(支援中央集团军群),第4航空队负责东线南段(支援南方集团军群);第3航空队负责西线南段(法国、荷兰、比利时),第5航空队负责西线北段(挪威、北海、丹麦);第2航空队负责南线左翼(意大利),第7航空队负责南线右翼(巴尔干地区),第8航空队负责北非地区;帝国航空队负责本土防卫区;后备航空队承担训练和后备任务,是唯一由空军总参谋长直接分管的航空队。
  航空队相当于陆军集团军的建制,由于航空队数量增加且缩小了覆盖区域,同时又因为需要给航空队配备足够的参谋、指挥与后勤机关,使其能够统一调度各飞机、地勤、防空、雷达与预警力量。本着精简机构、提高指挥效率的要求,凯塞林决定撤销航空军与航空师的建制,采用航空队直辖8-10个航空联队的办法进行重新编组。这个调整方案显示了凯塞林的功力,他没有减少一架飞机,空军人员却可以精简近10万——那些庞大臃肿机关里无所事事的人员以及为保护他们而设立的警卫力量立即得到了精简。精简下来的人员一部分转入了海军航空兵,一部分充实到了航空队司令机关,一部分进入了陆军,最后一部分则安排去了米尔希手下。
  空军经过两轮精简已将人数压缩到了170万以内,霍夫曼对此还不太满意,他交代耶顺内克大将道:“我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在完成各项作战任务的前提下,空军总参谋部能将总人数控制在150万以内,同时具备1万架以上飞机的作战能力。”
  耶顺内克有些迟疑:“元首,人员精简和重新组织的任务我责无旁贷,但4个月时间除去损耗补充还要额外新增2000架飞机,这个?”
  霍夫曼不以为然地挥挥手:“只要战损率基本保持平衡,施佩尔会给你们足够的飞机,你要做的就是训练好足够多的飞行员。”
  “现在,我宣布南线作战任务——‘滚石’计划正式开始。”在部署完一般性任务之后,其他无关人员便全部退场了,霍夫曼的空军副官莱曼少校揭开了作战会议室大型沙盘的幕布,完整的南线战区军事态势和兵力部署便呈现在众人面前。
  “我们的重点在这里!”看着凯塞林教鞭指着的地方,除了元首本人,其他所有人都傻了……
第017章
目标:南线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元首口中说的加强南线是通过意大利方向实现加大对北非的兵力投放,但显然没人猜中元首的思路:因为凯塞林教鞭指着的地方他们无比清楚,正是地中海东部、希腊以南海域、帝国花费巨大代价才拿下来的克里特岛。
  看着愕然的众人,霍夫曼笑道:“从东线战场上秘密调度下来的部队均在休整和完成补充后赶赴希腊并分批转移到克里特岛上,等待合适机会向北非投放。同时,新组建的第7航空队也要向克里特岛聚集力量。为避免敌人的警觉与怀疑,我们不但要在西西里方向做出大规模的调动与增援——凯塞林元帅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迷惑方式,而且还要给意大利的领袖送去难以拒绝的条件,让他懂得配合我们行事。至于整体计划绝不能对可怜的意大利人透露半点细节——只要他们知道了内容,过不了几天丘吉尔就都知道了,说不定丘吉尔还能先知道。”
  这话听着很俏皮,但大家都笑不出来,意大利人的德行他们是太清楚不过了,对付那个野心勃勃却又徒有其表的领袖,也就是凯塞林还玩得转。现在众人领悟了古德里安连夜赶去罗马拜会墨索里尼的深刻内涵,这压根就是做给英国人看的战略佯动,元首在航空队司令安排上的用心良苦他们同样能体会到:凯塞林兼任第2航空队司令显然是一颗烟幕弹,从第5航空队司令转任过来、由汉斯·于尔根·施通普夫大将担纲司令的第7航空队才是元首真正的杀手锏。
  “至于海军,意大利人糟糕而低效的指挥注定了他们只能担任诱饵。在真正的行动前,除必要的运输舰和目前在地中海的德国潜艇之外,我不打算调集任何意大利军舰参与战役。”霍夫曼的评价很刻薄,但却概括了两年来地中海海战的过程,意大利海军的纸面实力原本远远超过英国地中海舰队,但几次折腾下来连续损兵折将,已完全不是英国人的对手了。
  “我们的作战意图是……”凯塞林元帅用教鞭在地图上轻轻敲击了几下,随手画了一个圈,“利用蒙哥马利试图发动阿拉曼战役进攻我军的有利契机,以现有非洲军团实力为诱饵,且战且退,哪怕退到托布鲁克也不要紧,只要能引诱英军第八集团军向前推进就行,一旦他们战线拉长且远离亚历山大港,我们的反击就来了,秘密集结在克里特岛上的部队就能够在英国人的后方登陆,切断英国人的退路并包围他们。”
  元首疯了!这是众人心头涌起的第一感觉,居然在东地中海、英国人的眼皮底下玩登陆作战,怎么看都是作死的节奏,更何况元首刚才已经着重声明了,不准备调用意大利海军力量,就算是部队先期在克里特岛成功隐蔽又能如何,难道装甲师的坦克还能直接从克里特岛开到非洲海岸上去?
  “元首,如果我没听错的话,这是一次登陆作战?”约德尔上将一贯负责制定作战计划,他已被霍夫曼的大胆构思镇住了,“登陆场的选择?……”
  “用伞兵投放的突击队先期控制个别要点,随后再让装甲部队抢滩登陆,先生们,我研究过地图和地形,非洲的地中海沿岸和欧洲的地中海沿岸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地貌,那里没有悬崖和峭壁,只有一片片平坦的海滩,海岸线十分平缓,除了沙子还是沙子,更重要的是人口分布也很少,隐蔽性强,只要我们有一个装甲团,不,一个装甲营登陆成功就能完全控制住局势。”霍夫曼转过头去对凯塞林说道,“我亲爱的元帅,你认为呢?”
  “这是一个大胆至极的行动,除了元首,我敢说没有人能构思出来。”凯塞林昨天夜里第一次听到计划的时候几乎被吓傻了,琢磨了一夜才让狂跳的心脏平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琢磨战役决策,经过反复研究,如果撇去其中元首一以贯之的冒险精神,他居然能从中挑出不少亮点来。
  “元首,那运输舰队的护航怎么办?”约德尔心惊胆战,没有军舰护航的运输船队如同一个活靶子,在地中海尤其是东地中海,皇家海军绝对是无敌般的存在。
  “我们有S艇,这种短小精悍、速度飞快的鱼雷艇能够发挥很大作用,我已委托我的海军副官向海军确认过了,S艇能通过铁路实现分段运输,我们将在希腊的港口完成这些‘飞骑兵’的组装并秘密部署到克里特岛,并由他们与空军组成可靠的防御和巡逻力量。”霍夫曼安慰着手下,“先生们,这不是我对登陆部队的不负责任,恰恰是为了保护运输舰队。试想一下,哪次意大利的海军一出动,英国皇家海军不是像闻到鱼腥味的鲨鱼一样猛扑上来?如果我们真想悄无声息地达成目标,离意大利人越远越好。”
  “从克里特岛到北非沿岸大约是200海里,运输船大约需要18-20个小时,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黑夜做掩护。”霍夫曼开始逐步阐述战役思想,“整个战役的设想在于利用克里特岛这个枢纽点,秘密调集增援力量并出其不意地投放,实现与非洲集团军共同夹击英国第八集团军——只要扫清了这20万军队,亚历山大和开罗自然会像成熟的苹果那样掉落下来,战役成功的要点在于突然性,你们不要害怕亚历山大港的英国舰队,那里离预设登陆地足足有260海里呢,皇家海军没有10个小时以上是赶不到的,这段时间足够我们完成登陆了。请各位拿出在雷霆·瑟布鲁斯行动中的勇气来。”
  “如果皇家海军的舰队正在巡逻怎么办?他们会把登陆部队全部送到海里喂鱼去的。”有人嘟囔了一句,满脸都是恐惧。
  “这玩笑一点都不好笑。”霍夫曼反驳道,“我们当然会挑英国人在家的日子才行动,难道老鼠偷油之前不应该先看看猫是否睡着了再行动么?”
  哈哈哈哈,众人一通大笑。
  元首似乎对通过铁路运输军舰上了瘾,在S艇之后,又示意副官拿出西贝尔型登陆攻击驳船的照片,“希腊方向运输舰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行动需要,如果大规模征召民间船只一定会惊动英国人,因此这些在拉多加湖战斗中有着良好表现、能分解并通过铁路运输的舰艇将构成运输主力,第一波突击部队将搭乘着这些舰只抢滩登陆。关键时候部队不用多,一个装甲营就足以解决问题了。想象一下,正在蒙哥马利围攻托布鲁克的时候,我们的两个师突然出现在他背后……”
  听完凯塞林对整个行动的详细介绍,众人脑门上都是虚汗,战时穿越英吉利海峡这样的行动一辈子只要有一次就够了,元首居然还敢在东地中海玩小艇与无护航作战,大家都感觉有些呼吸不畅。但元首的决心已下,南线最高指挥官凯塞林元帅似乎也被这个计划折服了,考虑到万一行动失败倒霉的也只是陆军,空军将领们嘟囔了几声之后就悄无声息了。
  “请你们制定妥善而全面的方案,我们将在10月中旬启动这个计划,空中掩护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霍夫曼叮嘱道,“约德尔,战役构想大致就是如此了,具体计划请你与凯塞林、古德里安商议后共同制定。”
第018章
让人难以拒绝的诱饵
  “9735号,你的审讯时间到了。”看守咆哮的声音在盖世太保总部阴暗的地牢里久久回荡,暗室的铁门应声而起,所有犯人如临大敌,警觉地站起身。只有一个穿着铁灰色西服、头发略有些花白的男人对这个声音充耳不闻,依然在局促的牢房里不紧不慢踱步。他就是9735号囚犯,原帝国军事情报局局长、海军上将威廉·卡纳里斯。
  “你不用这样瞪着我,也不用摆出一脸无辜的模样,卡纳里斯,抓你是元首亲自下的指令,我们已找到了足够的证据。”在特殊布置的审讯室里,正襟危坐地坐着三个人,中间是元首的奥地利老乡、新任帝国中央保安总局局长恩斯特·卡尔滕布鲁纳,右边是瓦尔特·施伦堡,左边则是海因里希·穆勒。
  霍夫曼对情报机构的改组称得上雷厉风行,战略会议一结束,希姆莱兼任的帝国保安总局局长便被拿掉了,内设机构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奥托·奥伦道夫执掌的帝国保安处(国内职能)与阿图尔·奈比负责的刑事警察处从帝国保安总局的体系内划出,转而与原先的普通警察系统进行合并,由希姆莱兼任帝国警察总监,统一负责国内治安与内部监察。
  原先独立在外,由卡纳里斯掌握的军事情报局,以及统帅部、总参谋部、各军种内设的情报机构则一股脑儿装入了帝国保安总局。
  现在的帝国保安总局彻底转变为了一个情报收集、信息分析、间谍渗透与国内反谍的专业机构,主要包括瓦尔特·施伦堡的国家安全处(国外职能与间谍派遣)、海德里希·穆勒的盖世太保(国内反谍)、以及盖伦执掌的情报分析处,军事情报局所属的人员与职能已按照重新分类的标准进行筛选后被分拆吸收了。现在,主管帝国保安总局并兼任党卫队全国副领袖的卡尔滕布鲁纳权力大增,直接对元首负责并汇报工作,隐隐约约有顶替已被暗杀的海德里希成为党卫队二号人物的趋势,舒伦堡、穆勒和盖伦被称为保安总局的三驾马车,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协同。
  理论上说,帝国保安总局现在是最高统帅部的下属机构,凯特尔才是他们的直接领导。但谁都清楚,现在情报体系的控制权已转到了元首手中,元首不但控制着情报体系的架构重组与职能调整,而且还亲自过目有关情报内容。无数被概括处理、相互抵触或者没有进行真伪甄别的情报如同流水一般送到霍夫曼的案牍之上,每天都要由秘书处整理装订后呈交元首副官过目再递交霍夫曼审阅,鲍曼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协助者。
  所有人都以为元首很快会被这些琐碎的、看不出具体价值、也无法切实证明的信息所淹没,但恰恰相反,元首不但仔细阅读了所有情报,而且还对他认为重要或者有很大嫌疑的情报进行了专门批注,对卡纳里斯盖棺论定的报告就是盖伦根据霍夫曼最新指示而完成的杰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