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6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656

  如果没有杜威大无畏的举动,美国究竟还要在这场战争中挣扎多久呢?美国会不会陷入不可自拔的分裂呢?
  一想到这些,大家给杜威盖棺论定的时候都挑好的说:最少也是三七开,三分操之过急的错误,七分无私为国的成绩。至于杜威的私生活,没有谁会不起眼地指出来——今天麦克唐纳的小女儿海伦娜也缠着黑纱在现场,表现得比他父亲还要伤心——大家都心知肚明怎么回事。
  “一位太太失去了她的丈夫,两位孩子失去了他们的父亲,10万总统卫队、400万武装力量失去了他们的统帅,1.5亿美国人民失去了他们的领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为美利坚的前途、为美国人民的福祉而呐喊、而奋斗!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美利坚,献给了美利坚人民,献给了民主、自由、繁荣……”
  说到这里,杜勒斯的眼眶湿润了,他仿佛回忆起当时杜威请他出山担任国务卿,并在外交事务上完全委以重任的姿态,不管杜威对别人怎么样,对他杜勒斯可谓是交心了,他能有现在的地位和成绩,与杜威的鼎力支持完全分不开。
  即便两人最后半年因为国家体制改革而存在理念分歧,杜威也十分尊重杜勒斯,并在尽可能合理的范围内听取了杜勒斯的意见。
  杜勒斯本人并不认为他和杜威之间不同的政治观念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这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杜威主张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来重塑美国社会、美国精神,政客挡路他杀政客、财团挡路他杀财团,军人挡路他想方设法削弱之;杜勒斯主张从实然的角度来适应并引导美国社会,尽可能在多个政治势力中寻求平衡,不要引发过激性的震荡。
  杜威的法子会乱一时,但乱过之后,有了权威就好办了,德国当初多少乱,现在还乱么?仿效德国体系的法国不也稳定了?
  杜勒斯的法子会平稳,但这些社会隐患最终还是消弭不掉,只能推迟发作或转换为其他表现形式,或许还得留给后人解决。
  “在以往近20年的政治生涯中,杜威总统始终心系人民,走平民路线……在竞选时,他代表了寻求和平的强烈愿望,他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在短短2年多的总统生涯中,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两次把美国从失败、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为此不惜付出个人名誉和声望的损失……他经常对我说,我们身为政治家,固然要为自己的名声和子孙后代考虑,但更要为美利坚的未来和前途考虑,只要国家能兴旺发达,能重新崛起,个人受到一点损失又有什么关系?历史一定会公正评价的……”
  杜勒斯带着感情回忆道:“他说,我们当总统、当国务卿是美国选民请来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这个职位,不是为了个人野心,也不能光顾着讨好选民——问题是否解决是评价我们执政能力的唯一标准!针对美国当前实际,他提出了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重要战略思想,并迅速转为美国社会高度认同的统一想法和动力源泉……今天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我相信,如果我们能继承他的意志,实现他的愿望,他一定会在天堂含笑看着我们……
  阿门……愿主保佑他!”
  所有人都低下头去,齐声道:“阿门……”
第099章
最后一场政变(24)
  “元首,美国的局面已稳定下来了,杜勒斯当选了新的总统……”凯特尔吞吞吐吐地问道,“这维和行动,还执行么?”
  霍夫曼看着地图,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照常执行!”
  “可采用什么借口和理由呢?”凯特尔为难地说,“美国人明确表示不需要维和,同时也劝我们不要加剧美国目前的局势,希望我们能真正以世界和平为重……希望……”
  “够了!”霍夫曼暴喝一声,“我不想听您喋喋不休地朗读美国人的电报,您是哪个国家的总参谋长?您为谁效力?”
  “我……”凯特尔立即低下头去不敢吭声,元首已很久没有发火了,他甚至都忘了元首上一次发火是什么时候?2年前?1年前?总而言之,元首自从战争胜利以来的好心情似乎被杜威之死破坏了,最近一直火气很大,别说他凯特尔,就连最宠幸的隆美尔、舍尔纳都挨了训。
  大概只有戈培尔部长和施佩尔部长能真正了解元首吧。
  “杜勒斯这一手很高明,但是……”霍夫曼强调道,“他以为这样就能稳固住美国内部的势力了?就能阻止我们向西半球进军?在联合国和外交部里办事的人都是些蠢货!里宾特洛甫,你这个香槟酒贩子要是再如此不学无术,我换科尔上来,把你派去日本当大使!”
  旁边站着的里宾特洛甫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出,凯特尔同情地看了里宾特洛甫一眼——最近这段时间,这位可怜的外交部长天天挨骂,今天他实在是受够了,好说歹说拉着凯特尔帮他说话,结果又招来一顿训斥。
  凯特尔固然被骂了,里宾特洛甫也没逃过!
  霍夫曼一拍桌子:“把科尔调去联合国当德国代表团团长,国内挂外交部副部长,待遇参照正部长级!”
  “是!”里宾特洛甫连忙点头答应,再不答应,自己这个外交部长就要被撸掉了——让科尔当副部长并享受正部长级待遇说明元首真的对自己非常不满。
  “美国人不让,我们就去不了?我们不能去纽芬兰搞实战演习?不能去墨西哥访问?不能加强与美洲共和国的联系?借口多得是,看你们怎么找!还有,维和部队就不能用了,智利那里你们就不去看看?”
  霍夫曼用恨铁不成钢地口气骂道,“你们不要忘了,德国现在是世界霸主,是世界警察,这个地球上无论大小事情,不管发生在哪里,都与德国的利益密切相关,我们动不动只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衡量——不存在德国力量的黑洞!不存在我们漠不关心的领域!
  没错,德国经济确实不如美国庞大,但德国在政治、外交、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哪个不是领先甚至碾压的?你们的心态很可怕,仿佛就像当初一头缩回去的美国人,想搞孤立主义?趁早给我死了这条心!凡日光下的地盘就没有我不能管的!当然,怎么管、管得不好会如何,你们要考虑!要仔细考虑并权衡!科尔当初怎么去搅动日本局势的?我给了他舰队,给了他部队么?我只给他了一个特使的名头,他完全是靠自己的智慧与头脑在办事,他一个人顶得上5个师!你们要善于利用局势,利用机遇,仔细发现对手漏洞,美国现在就是铁板一块了?”
  里宾特洛甫这才想起来:最近智利局势动荡,左右派对决似乎近在眼前,这不失为一个干涉的理由——智利是南美唯一不听话的刺头,借着这个机会正好收拾一番。
  “去,把鲍曼同志请过来!”
  “元首,您找我?”鲍曼一脸狐疑地被里宾特洛甫请入了办公室。
  “有事情让你办……资源不多,难度不小。”
  鲍曼立即立正:“元首,这种有挑战性的工作就交给我办吧。”
  “我想来想去也只有你能办了……”霍夫曼问道,“现在国社国际有多少成员?”
  “54个成员,基本上代表了54个国家或地区,哦……还有几个观察员,日本、中国都是观察员国。”
  “要注重去西半球发展,要把国社理论向世界推广——这是国家实现富强、人民走向自由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的普遍真理。”霍夫曼解释道,“德国人民走上了千年帝国的康庄大道,但这还不够,要把这套理论体系向世界普及,要让德国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最闪亮、最耀眼的灯塔,要成为地球的普世价值观,没有这种价值观的推广和普及,德国其他各国人民就无法做到同心同德,无法做到同呼吸共命运,这是关系到千年帝国能不能长治久安的大战略,不能马虎。”
  “南美全都发展了,目前在向东亚渗透,不过由于日本的态度比较暧昧,所以难度……”
  “北美也可以发展。”霍夫曼指点道,“东亚先放一放,东亚一共也没几个独立国家,多半还是那些地区实力想挣脱日本控制而找我们平衡,不能轻易被人当枪使唤,但北美就不一样了,北美是下一阶段的重心。墨西哥、加拿大,还有美国,一定要成为国社国际的成员国。”
  “墨西哥问题不大……加拿大……问题可能也不大,美国……”鲍曼迟疑了一下,“目前局势合适么?”
  “合适,怎么不合适?”霍夫曼反问道,“总统卫队很快就要被裁员了,这些都是我们的同志,一起在东线出过力、流过血、打过布尔什维克、喊过元首万岁,和我们有共同意识形态的同志,就这么轻易放了?麦克唐纳为什么一出事就想到我们?他们固然会退伍,会老去,可他们还有家庭,还有子女,还有亲戚朋友,还有同学,他们还会在美国社会继续生活下去,对他们的状况要关心,对他们的思想动态要把握,20万卫队军人就是20万颗种子,我们党怎么壮大起来的?一开始有这么多人么?”
  “哦……”众人发出一片惊叹声——元首这是要下大棋了。
  “你们说,他们独立组建美利坚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有自己的纲领,自己的领袖,自己的信念,将来还可以推举自己的总统候选人,美国政府敢不敢迫害他们?”霍夫曼笑道,“如果迫害,那就非常好,有利于加强团结;如果不迫害……鲍曼同志,国社国际是干什么用的?”
  “各成员相互交换意见、提高政治能力,共同为推进国社制度在世界普及而不懈奋斗!”
  “对啊,美国人民向往国家社会主义的热情怎么能浇灭?美国同志拥戴领袖、拥护国社道路的期望怎么可以落空?”霍夫曼大笑道,“去吧,帮助美国同志把党组织建立起来,每个州都要建立支部,等组织和纲领完善后,我们在今年11月召开第二次国社国际代表大会,请美国同志做主题发言!如果在宣传上还有什么困惑,建议您和戈培尔同志共同协商!我们不输出革命,但我们要输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这是我们的任务!欧洲之声要继续办下去,北美、南美、东亚都要设立分电台,要丰富节目的层次感、现实感!要多注重用当地语言进行广播。一个舆论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
  “我明白了!”
  霍夫曼笑笑:“美国不是宣称自由么,很好,我们自由地发展国社队伍,传播国社理论,看看他们的自由能不能扛得住!”
第100章
最后一场政变(25)
  “德国人不肯终止行动么?”在杜勒斯成为正式总统后的第一次参谋长联席会议上,面对递交上来的情报,他的眉头不知不觉就皱了起来。
  为表示郑重,也为表示团结,包括杜勒斯、艾奇逊和麦克唐纳都出席了这次会议。
  按照事先说好的安排,麦克唐纳担任副总统后会卸任总统卫队司令官职务并裁撤人员,杜勒斯则在国会这里保麦克唐纳过关——就说清洗杜邦有他的秘密指令,这个交易很容易达成。虽然杜勒斯的指令不能说明什么,但毕竟事急从权,更何况就算再要追究责任也是在杜勒斯而不是“奉命而为”的麦克唐纳身上。
  议员们大都知道真实情况,但现在杜邦已经死了,杀害杜威总统的幕后“真凶”也有了着落,再加上杜邦的产业都被其他财团瓜分完毕,才懒得有人挑这个头,所以麦克唐纳能轻易过关并当选副总统。
  不过杜勒斯和艾奇逊都顾虑这种裁员行为会引发总统卫队骚动——毕竟总统卫队没有什么过错,所以暂时还保留了麦克唐纳的职务,希望他将兵力削减到一定程度后再卸任。这半个多月来,麦克唐纳动作还算恭敬和迅速,已有6000多人离开了总统卫队,按照“3个月裁员2万”的进度要求来衡量不算慢。且杜勒斯让FBI和CIA打探过裁员名单,发现裁撤的人员中或是健康原因,或是年龄原因,或是本人申请,反正看不出麦克唐纳“清洗异己”的迹象,这让他多少放下了心。
  现在转过头来应付这档子事情,麦克唐纳电报也发了,杜勒斯的电报也打了,艾奇逊领导下的国务院也通过外交渠道进行了沟通和斡旋,但德国准备的军队还是不依不饶地准备跨过大西洋。
  倒也不是说什么什么让步也没有,最起码驻守在巴拿马的联合国军人员就不动了——那里有2万多美军,3万多欧洲联合部队和将近7000日军,另外联合国也明确表示了对美国新政府的祝贺和成立,联合国总部还为杜威下了半旗致敬——杜威怎么说也是创始成员国领袖。
  “但现在用了不一样的借口,德国方面表示:一则部队已调动起来,贸然终止不利于军心稳定,所以他们准备在纽芬兰岛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代号北大西洋和平使者;二则,智利情况不稳定,左右翼冲突在即,拉普拉塔集团已向联合国发出了申援请求并得到了安理会授权,必须应对;三则,通过这次演习后将确定联合国军的规模,目前经费紧张,世界比较太平,建议将原定的25万编制往下压缩,控制在10-15万或许更合适。”
  一说起智利情况,艾奇逊等人脸色就不太好看:前几年,智利左翼一直掌握着政权,虽然这些左翼是倾向于走布尔什维克道路的,但因为智利是唯一一个南美对美国中立的国家,所以美国方面也不想插手这些是非;但轴心胜利之后,随着国社系统席卷南美,智利也开始骚动起来,倾向于走右派道路的政客和军人渴望向政权发起挑战,在杜威掌权的时候,出于对布尔什维克的厌恶和对国社道路的向往,杜威不想搭理智利左派,但现在美国的掌权人士换成了传统派,美国态度忽然发生了变化,内心支持的却是左翼政权。
  美国大使在智利表现得很活跃,频频发言告诫极端分子不要试图用武力或政变颠覆合法政权:虽然左翼和美国也不是一个意识形态,但总好过一心走国社道路的右派。至于能不能将右派拉进自己的阵营,艾奇逊经过努力失败了,理由很简单:右派一方面盯着美国在智利的那点产业,一方面对整天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现政府,右派感到一阵说教般的恶心——哪有国社“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来得爽、来得直接?
  而在南美其他国家全部或即将走上国社道路之际,智利这个尾巴就更让人看不习惯,阿根廷已多次表示要“断然行事”,前几次都因为其他因素考虑而压了下来,这一次霍夫曼不打算再压了——先把智利引爆再说。
  光德国或拉普拉塔集团出兵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合适借口,维和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按照安理会的章程,联合国可以不经当事国申请和同意就介入维和,要“防止发生人道主义灾难”,所以霍夫曼要训斥里宾特洛甫和外交部:告诉他们不要以为智利远在天边就鞭长莫及,这世界上的事没有什么是德国不能管的,只有要不要管、代价大不大这个考虑,而智利明显属于要管的范畴。
  参联会其他大佬对智利无所谓:反正就是财团丢点钱,对美国国家利益谈不上根本性的损害,但纽芬兰岛演习可不是小事情——视为德国准备再次对美国进攻当然还不至于这么严重,但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克拉克无奈地摇摇头:“德国方面还对我们发出了邀请函,希望我们一起参与,担任进攻还是防御假象方,任由我们选。”
  “你们怎么看?要参加么?能参加么?”
  “海军无所谓……”尼米茨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不过这次演习没有计划,预算的话要额外多批一些……”
  空军同样是这个意思。
  陆军几个大佬就面露难色:美国与德国之间差距最大的就是陆军,如果没有压倒性优势,无论进攻还是防御都不会是德军的对手,更要命的是,这次演习并不是预设结果和套路,对方很可能出其不意,输了没什么,但输后很容易引起心态失衡,进而进一步加剧对陆军压力,也容易让陆军在今后自惭形秽,至于经费和预算,在陆军眼中反而是小意思……
  邀请函发来之后更加骑虎难下:是接招呢还是不接招,接招的话输了容易心态失衡,不接招的话就只有明晃晃一个词——怂!
  李奇微问道:“德国来了多少地面部队?”
  “欧洲快速反应部队4万多,联合国军近8万……这已经是压缩后的兵力,本来要派20万的。”
  现场气氛一片沉默:你还没办法指责对方,人家说的句句在理——纽芬兰是大不列颠领土,要在上面演习是最正常不过的主权,而且德国也没有针对美国的意思,这不演习都邀请你参加,说明是很友好的,哪有敌对国家携手演习的呢?
  杜勒斯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感到从未有过的棘手:从目前这个态势来看,美德因为反布尔什维克战争而形成的短暂的蜜月期随着杜威被刺杀而一去不复返了,柏林希望华盛顿走国社或者准国社路线,这样他们可以跟安心些,现在华盛顿要走自己的路——杜勒斯知道不管怎么解释美国不会改变既定政策的话德国都不会相信的。
  “那就好好议一次吧……这件事绕不过去的……”
第101章
最后一场政变(26)
  “元首,您为什么邀请美国人参加联合军事演习呢?”
  “没想通?”
  “确实……有点。”凯特尔道,“从军事的角度说,这让我们安排军演计划很困难——如果把我军的核心战术能力展现给对方看,则有泄露机密的困惑;如果不给对方看,那又无法达成演习任务;如果搞个不完整的版本,则很可能会引起美国人的误判,以为我军不过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