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6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656

  “好!”麦克唐纳一咬牙,“我答应了。”
  杜勒斯松了口气,暂时稳住了麦克唐纳,现在可以回头去找财团好好谈谈了——你们聚众串联谋害总统,到底是什么居心?
  就在两人艰难地形成一致意见时,李奇微几个得力手下正在开会,组建101空降师,担任过空降军军长、现在是第8集团军司令官的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在累西腓并肩作战,回国后不降反升担任第12装甲军军长的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中将都在。
  李奇微面色古怪地向他们透露了两条消息,每条都引得他们大哗:
  “老头(指马歇尔)偷偷摸摸找我,如果事态恶化,让我想办法解决麦克唐纳……陆军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第二条是艾克透露的消息,有绝对可靠的情报显示,麦克唐纳的小女儿是杜威的情妇,他本人知道这一点……”
  “他们?”泰勒倒吸一口冷气,“他们怎么勾搭上的?”
  “说来很不可思议……麦克唐纳当初缺席审判死刑,家人都受牵连,刚刚结婚没2年的小女儿被迫离婚、孤苦伶仃、走投无路,结果不知怎么的被还不是总统的杜威保了下来,然后就有了然后……”
  范佛里特点头道:“这下很多事情就可以理解了……麦克唐纳不是傻,他是把宝都压在杜威身上!杜威如果死了,他一定完蛋!”
第096章
最后一场政变(21)
  在美德和平实现后,美国陆军也进行了裁军和军制调整,李奇微力压众多老将,以上将军衔出任第一军区(美国东北地区)司令官并跻身参联会,东北地区是美国所谓新英格兰地带,即包括费城、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主要城市在内的最为核心的地带,囊括了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工业中心,地位十分重要,李奇微出任这个职务当然不同凡响。
  当然,作为平衡,理论上不归于任何一个军区管的总统卫队也主要分布在这片区域内,所以李奇微才有“老头希望解决麦克唐纳”这一说法,不通过李奇微,根本办不到这件事。
  而要解决麦克唐纳,就必须解决总统卫队,李奇微想来想去,决定还是把两个骨干手下召集起来商议比较好:泰勒的第8集团军是第一军区的核心部队,而范弗里特的第12装甲军则是第8集团军的核心部队。
  本来按照美国的编制,装甲师就足够吓人了,根本不存在编组装甲军的建制。
  但和德国交手成绩得出的结论,再加上布莱德利描绘的关于闪电战2.0的问题,使得参联会认为美国的装甲师存在很大问题——这个问题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起来啼笑皆非,美国装甲部队的问题不在于车辆太少或太弱,而是美国装甲装备足够了,技术性能大概也仅次于德军,美国装甲师的问题是步兵实力不强,而且特别耗资源。
  战场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同等兵力和技术装备下,美国基本是打不过德国部队的,别说德军精锐,就是德国一般的国防军也打不过——克拉克公式无情地揭露了这一点,而如果要囤积兵力,则物资补给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最后参联会的参谋军官们做了折中让步:我装甲师不是打不过你德国装甲师么?那我干脆上装甲军!
  这时候德国已取消了军一级建制,师的规模有所放大,在满员情况下普遍超过1.6万人,而带有特殊字号的师则将近2万人,美国据此安排了6万人规模的装甲军,一个装甲军通常由一个装甲师外加2个步兵师和军支援部队组成——兵力是德国3倍以上,坦克火炮等技术兵器是对手4倍以上。而美国所谓的步兵师,其实机械化装备很齐全,和德国装甲掷弹兵师没多少区别。
  范弗里特指挥的12装甲军就是这样一支部队,除了这个拳头部队外,李奇微手里还掌握着第一空降军——包涵82和101两个空降师,从实力上说稳居各大军区之首。
  “你们觉得,这个任务应该怎么完成?”
  泰勒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这恐怕不太好办啊……虽然我们的兵力超过总统卫队,可他们实力不弱,所有人都是打过仗的,富有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装备也不错啊……”
  总统卫队既然是杜威的王牌,那自然是有什么装备都往上面堆,最新款的超级潘兴坦克、最新组建的直升机部队都在总卫队中,所谓的空骑营就是典型代表。除此之外,从德国买来的主战装备,比如虎2、豹2坦克,也全部堆积在总统卫队,这是唯一一个可以自行召开敌我对抗比赛的军种。
  在泰勒的估计中,如果总统卫队要进攻,或许第8集团军还有把握挡住,但反过来本方进攻去吃掉对手,这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
  “两个空降师部署在华盛顿,这已失去了先机……目前代总统又不同意其他部队集结,反而总统卫队以安全为理由是可以集结的,而且德国已宣布派出联合国军,只要拖延一段时间,麦克唐纳就能得到来自欧洲的支援,这在政治上、军事上均对我们不利……”泰勒分析起来,“唯一办法只有一个,使用两栖登陆战,实现对总统卫队的总包围并在德国舰队抵达前全速吃掉对手——我预计最多只能争取3周时间。”
  李奇微顺着泰勒的手指,很快就明白对方的想法:他想让海军出动,把12装甲军投放到总统卫队的背后,然后正面以第8集团军和空降军的力量徐徐推进,同时从其他军区调集可以增援的力量。
  “这是不可能的……海军那批墙头草表示不会再打内战了,现在他们帮着陆军去打总统卫队,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把这笔账算在海军头上!”
  “这个老混蛋!”
  范弗里特道:“硬拼不是办法,伤亡太大,为什么不直接把麦克唐纳拿下呢?只要让代总统配合一下,我觉得要拿下麦克唐纳是比较简单的,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处理这10万部队。”
  李奇微陷入了沉思,很快又再次回想马歇尔对他的交代,终于发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马歇尔从始至终只说要拿掉麦克唐纳,并没有说总统卫队如何如何,看来正如这两个心腹所说的,这里面有很大的文章。
  “还有,那个讨厌的联合国军能不能先劝退?”范弗里特道,“说起来很好笑,我们既未和邻国开战,内部也没有爆发战争,德国人凭什么用维和的名义前来?这不是赤裸裸干涉美国内政么?这一点如果架空,我相信麦克唐纳的问题要好处理得多!当然,如果我们现在去打总统卫队,那就坐实了内战……那人家就真有借口了……那借口叫什么来着?”
  泰勒补了一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防止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真他妈是个超级狗屎的借口!”
  李奇微皱起了眉头:两个得力手下虽然表达意见的方式不同,但态度是很明确的:要解决总统卫队,第一军区当仁不让,但不能光让第一军区上,其他军区、海空军也必须跟进,且动作要快,必须抢在德国增援部队抵达之前就把事情办了,否则会很麻烦。现在的关键是,老头只把任务交给了自己,别说海空军,就是其他战区都未必肯跟上,这就麻烦了……
  正在懊恼间,忽然有参谋军官前来汇报:“代总统从纽约回来了,带来了紧急情况,需要马上召开会议……”
  李奇微想了想:“你们两个把部队秘密调集一些,最起码指挥系统必须齐全,然后等我的命令,看看代总统有什么想法,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我们手里的军队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的私人武装,我们必须为美国人民着想!”
  “今天上午……总统阁下因为伤势过重,已在纽约中心医院与世长辞了……”杜勒斯第一句话就让参联会全场震惊了,“目前确切的消息还未发布,我们打算明天再公布。”
  “第二件事……不知道诸位注意到没有,杜邦家族拒捕……”
  众人神色一凛,看着杜勒斯的眼神开始变得不一样起来,各国正襟危坐,代总统……哦……新总统阁下要开始讲故事了……
第097章
最后一场政变(22)
  “有确切证据表明,杜邦家族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勾结了美共余孽对总统实施了暗杀行为,并在过程中故意混淆视听、牵连其他财团……”
  杜勒斯的语气很平静,平和地仿佛在阐述一件其他事情一样,“总统卫队根据FBI提供的消息,立即上门搜捕,在此过程中双方发生交火,杜邦方面动用了步枪、轻机枪甚至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卫队为了压制对方火力,调集了自行火炮,最后消灭了负隅顽抗的对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卫队方面牺牲不少,以至于其指挥官无视对手发出的投降信息而坚决予以了铲除……”
  “麦克唐纳将军已严厉训斥了这种目无组织、纪律的行为,并进行了严肃处理,他本人表示会对此引以为戒并向我提出辞呈。”杜勒斯语调平静地说,“我初步考虑后决定接受,毕竟这是一起意外事件,卫队急于为总统报仇的心情可以理解——虽然做法是欠妥当的,麦克唐纳将军的去职已算是相当重的处分……”
  “根据美国宪法,鉴于目前情况,本人将正式接任总统职务完成剩余的任期,同时国会、副总统都要尽快完成补选,恢复美国的正常政治生活……”杜勒斯扫视了全场一样,口气平静地说道,“值此非常时期,刚才我与两党领袖和高层初步交换了意见,决定组建全国团结政府,实现跨党派通力合作,由我担任总统,推荐麦克唐纳将军担任副总统,推荐艾奇逊先生出任国务卿!另外我本人不需要数量太多的卫队,我会在接下去几年内把总统卫队缩小到4万人并最终取消建制,我相信依靠FBI和特勤队可以保护总统安全……况且,有卫队不等于就有安全,这次不就是出事了么?”
  所有人全部目瞪口呆,杜勒斯短短几句话,透露的信息内容可就太多了:
  第一,杜勒斯和麦克唐纳实现了妥协,以抹平杜邦案为由,卫队不再对其他财团动手,政府也不追究卫队的责任;
  第二,以麦克唐纳辞职为契机实现平稳着陆,避免任何内战事件——总统卫队看来也不想打内战,副总统听着名声响亮,实际上就是个养老的地方,但这样一来,麦克唐纳说不定还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第三,两党经过谈判,实现了“团结”,共和党人杜勒斯出任总统,民主党人艾奇逊出任国务卿——罗斯福、杜鲁门政府时期他是助理国务卿,并迅速完成补选。
  该策略最显而易见地就是压住了杜鲁门,对于和财团眉来眼去,无时无刻不再考虑复出并不在乎党派利益的杜鲁门现在也不讨民主党喜欢,他们宁愿用艾奇逊来取代杜鲁门来保护本党的利益。
  这是鲜明的杜勒斯风格,迅速用利益互换达成了谅解和妥协,至于真相——需要知道并计较那么多么?你敢说一定是洛克菲勒下达的命令?你敢说杜邦们是无辜的?如果杜邦都是无辜的,那20、30多年前在国内不断被杜邦用土飞机送上天的竞争对手们无辜不无辜呢?
  特纳想笑笑不出来,想反驳也找不到开口说话的机会: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详情?杜邦前两天刚刚派人来接洽询问海军的态度,明显就是受人之托,现在倒好,杜邦直接成了幕后主使,且还是死无对证的那种。
  外面老有人说他心狠手辣,现在看来,真正心狠手辣的还是政治家啊……
  金上将脸上的表情很精彩,说出来的话同样很精彩:“如果证据确凿的话,海军表示强烈愤慨……一位财团领袖,就因为对政治家有一点点意见,最后居然闹到暗杀的地步,这是美利坚民主政治生活的耻辱,当然他们最终的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相信会给他们上生动的一课……海军还是那个态度,美利坚急需休养生息,不能再爆发战争尤其是打内战了,总统卫队虽然在程序上翻了一点错,但作为军人,他们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我是很欣赏的。我坚决拥护杜勒斯总统的新方针,必须两党团结、举国团结……另外我们也向杜威总统及其家属表示哀悼……他是个好人,有些时候只是操之过急罢了,但心底还是为了美国人民!愿他安息……”
  金上将定了调子,所有海军将领都变着法子将差不多的意思重新复述了一遍,轮到尼米茨讲的时候,他的表情很严肃,口气也很冷峻,但最终还是差不多地说了几句。
  海军表态完毕后,空军也连忙表态:坚决拥护对整个事件的处理意见,坚决同意进一步加强团结,不能给德国干涉美国内政提供借口;
  最后轮到陆军大眼瞪小眼了,马歇尔明显不满意杜勒斯这种和稀泥、混淆是非的处理意见,但他能怎么办?当着海空军的面公开说我要处理总统卫队?只要他敢这么说,其他人就敢保证麦克唐纳会直接带着部队冲过来把马歇尔干掉的。
  他生着闷气,不肯说话,但拖着不表态也不行啊,最后还是实际主持工作的克拉克站出来说公道话:“对总统遇难,我是表示深刻痛心的,我们不但失去了自己的统帅,美国人民也失去了一位为大众利益着想的政治家……总统卫队这件事,虽然不太符合宪法和美国旧有传统体制,但在当前的局面中是有存在逻辑的,我赞同杜勒斯总统的意见,徐徐减少并和缓过渡。最后我再说一句,我本人坚决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是底线!”
  艾克婆婆的表态很有意思,他不评价杜威和杜邦的事件,只强调一点:“美国不能也打不起内战了,再打,我们全部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布莱德利看看脸色变得和锅底一样黑的马歇尔,又看看正襟危坐的杜勒斯,不知道讲些什么,最后只能硬着头皮道:“身为军人,本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坚决拥护杜勒斯总统关于全国团结的方针!”
  李奇微的发言很有意思:“我不主张打内战,但我有充分打赢的信心……现在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时候了!”
  好嘛,参联会陆军四大金刚3个明确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1个不赞同用武力解决,马歇尔发现自己顿时成了孤家寡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洛克菲勒和其他财团这次是可以保留下来了,他叹了口气:“我退役了,已失去了对政治的敏锐判断力,不适宜就这种事发表评论意见,但我想强调一句的是,不管怎么办,军队不是我们用来谋求私利的东西,只应该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用途……”
  杜勒斯点点头:“我明白您的想法,接下去我们要在军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哦,那个忠诚调查目前我认为差不多了,不要再持续过火了……”
  杜勒斯这句话,意味着持续了大半年的“麦卡锡主义”也到了自己的十字路口……
第098章
最后一场政变(23)
  “我们无比心碎……在努力接受现实的过程中,悲伤和难以相信的情绪冲击着每一个人,你感动了无数人、挽救了无数人、为无数人指明了方向——比你所认为的要多得多……”
  3月16日,杜威的葬礼在阿灵顿国家公墓隆重举行,在此前半个多月时间里,美国政治势力实现了大洗牌,民主和共和两党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组建两党联合政府——精诚团结、共渡难关。
  然后是马不停蹄地开始议会选举工作,并以飞快的速度完成了补选,虽然倾向于国社的议员较原本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传统派议员占了更大多数,虽然出于对麦卡锡主义的怨恨而让这位应运而生的参议员丢掉了他呼风唤雨的权力,但因为官方把杜威之死定义为杜邦财团勾结美共余孽刺杀总统的行径,因此反布尔什维克依然是政治正确,所以麦卡锡只是正常回归了他的本来角色。
  当然也有知情人士透露,就凭他的所作所为,下次别想再连任了。
  国会完成补选后,国会山正式开始运作:杜勒斯甩掉了代理的帽子,正式继任总统,麦克唐纳以60%的得票率成功当选为新的副总统,民主党人艾奇逊则滑稽地成为了国务卿——这是近一百年来,首次出现总统(共和党)、副总统(无党派)、国务卿(民主党)分属不同阵营的场面,堪称真正的“团结”政府。
  按照规则,杜勒斯政权还有近2年的执政时间,当然大选会在1948年冬天展开。
  在媒体采访面前,杜勒斯、艾奇逊都表示目前不考虑下一届竞选事宜,重要的是把目前工作做好——继承杜威总统遗志,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当然,媒体都是成精了的人物,知道这些话都要反着来听:不考虑?那就是不拒绝的意思。继承遗志?那就是表示继续想干的意思。
  说到底,杜勒斯、艾奇逊以往都没能想到自己还有如此大放异彩的一天,不让他们竞选总统是不可能的,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更何况两人一个58岁(杜勒斯)、一个53岁(艾奇逊),再过2年正好是政治家的黄金年龄,像罗斯福那样干3届是不用奢望了,但干上2届却一点问题也没有。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新政府决定隆重举行杜威的葬礼——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位被刺杀的总统,虽然杜威争议很大,但现在人已死了,媒体也能放松心情来客观地对待:杜威结束了战争,带来了和平;杜威赎买了夏威夷,避免国家丢失领土;杜威剿灭了美共叛乱,避免美利坚成为一个赤色国家;杜威甚至清理了不少吃人不吐骨头的财团,甚至在最后关头还与杜邦财团同归于尽——杜邦是什么东西民众不清楚,媒体还不清楚么?
  虽然他营造的、仿效德国模式走国社道路并没有得到更多人认可,但大家并不认为打击财团这件事是错误的。你看政府不也宣布杜邦财团恶行累累需要进行清算么?
  废话,能不恶行累累么?不这样定罪,杜邦财团的产业就没收不了,欠德国的款子就勾销不了,补偿福特和其他受害者,为总统卫队发放特殊津贴的钱就没有着落,所以不管从政治还是从经济,不管从民意还是从财政,杜邦都得死透了。除此之外,杜邦财团的产业还要廉价发卖给其他财团换取他们对政府的支持——亏了一个杜邦,完成无数举动,何乐而不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