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6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3/656

  “不,这不可能!”托马斯大叫着跳起来,“他们根本就是一丘之貉,杜威与他们有什么区别?如果按照您的想法,我们就是对反动派屈膝投降,党的领导哪里去了?无产阶级专政哪里去了?苏维埃还有存在的意义么?”
  马林科夫拉长了脸,很不高兴地说道:“福斯特书记,您这是悲观主义、妥协主义的表现,敌人还没打过来,我们就策划着对大资产阶级让步,希望能换取他们的怜悯,对得起千千万万的工农群众,对得起革命中牺牲的无数烈士么?苏维埃政权不是一个两个布尔什维克,是无数个布尔什维克用生命、用鲜血、用信仰建构起来的,现在您要把政权主导交给资产阶级政府,向他们投降和向杜威政权投降有区别么?还有,我知道您一直醉心于走议会斗争道路,无数历史实践告诉我们,这是条死路——德国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当初在议会里强大不强大?一度都是第一大党,现在在哪里?都在法西斯的刺刀下瑟瑟发抖,在集中营里苦苦度日,这就是放弃武装革命的直接后果。现在您出卖革命武装给资产阶级政府,他们难道不会秋后算账么?等过两天他们再次举起屠刀,还有谁来帮助我们?”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从军事角度也委婉地表示反对:“目前工农红军与资产阶级政权是有根深蒂固的矛盾和冲突的,双方的实力加起来不是1+1大于2的效果,只可能更糟糕,您觉得我们能把红军的指挥权交给资产阶级政府还是他们能把指挥权交给我们?”
  福斯特摇了摇头:这两个都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来双方就互相猜忌,说不定他们一见局势不妙还有反戈一击的可能——红海军不就是被大西洋舰队这样消灭的么?”
  讨论了半天,最后采用福斯特、托马斯、马林科夫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折中方案:苏维埃政权不主动放弃现有城市,但做好主力向西转移的准备,首都可能要搬迁到底特律或匹茨堡去,特别是要把目前扣押的国会议员全部转移过去——用托马斯的话说,让机枪逼迫他们通过决议,宣布杜威为卖国贼,罢免其总统职务,不承认他与轴心之间签署的一切条约,并选举福斯特为临时总统,任期一年并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在军事部署上,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认为将波士顿的10万兵力疏散5万到纽约,连同该城内的10万赤卫队共同坚守,波士顿的其他部队略微后退,严密监视,其余城市的正规红军加紧转移到五大湖地区去,然后赤卫队掩护苏维埃政权战略转移——要把目前苏维埃控制区的黄金、钞票、粮食、装备和物资尽可能运输过去;另外,公开对不属于杜威系统的政府军进行宣传,希望他们以个人身份脱离部队,踊跃参加红军,特别欢迎飞行员驾机投奔。
  托马斯挥舞着拳头:“我们要让法西斯和叛国贼尝到工农红军的铁拳。”
  会议结束后,马林科夫把托马斯悄悄拉到一边:“托马斯同志,你对将来的事态发展要有预案。”
  “刚才商量好的还不够?”
  马林科夫轻轻摇了摇头:“不够,从今天会议来看,部分同志已被杜威和法西斯大军吓住了,我敢打赌,一定会出现动摇者、妥协者,越是这个时候越加不能姑息!”
  “您是说?”托马斯会议,像福斯特的背影投去了复杂的神色。
  “最好最坏打算。”马林科夫想了想,“主要高层领导第一批走,不过福斯特总书记和你还不能走,明天要召开百万苏维埃群众大会,宣布我们抵抗到底、决一死战的信心!”
  “好的,我过了12月5日再走,让福斯特书记先走。”托马斯微微一笑,“我会留在华盛顿直到最后一刻。”
  交代完这些,马林科夫悄然离去,他还要和勃列日涅夫等人碰头,只见后者捏着一份电报,神情相当复杂:“一号指示我们,要保存革命实力,隐蔽革命火种,必要的时候化整为零,去中西部广袤的山区打游击。”
  马林科夫愕然:“可美国人不适合打游击,他们没有这个坚韧不拔的意志,你是没看到今天的会议,杜威的部队还未登陆,福斯特已吓得要投降了。”
  勃列日涅夫愤愤说:“果然只能搞搞议会斗争,走修正主义道路。”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也摇头叹息:他对守住东海岸一带是极其缺乏信心的,要不是波士顿这10万大军一时半会走不了,他根本不想顶到一线去硬拼。当然,他也承认马林科夫的布置有道理,如果没有10万军队打一下阻击,华盛顿向五大湖地区转进马上就会变成溃散,这样局面更糟糕。
  “要把10万部队中的教官抽出来。”勃列日涅夫沉吟道,“斯大林同志有过指示,要把同志们一个不少地带回国去。”
  “这不可能!”马林科夫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时跳脚,“没有我们的指挥与介入,这批部队根本不会打仗,2-3天就全完蛋了。”
  “那至少把中高级指挥员撤回来。”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点点头:“撤退一批同志吧,把生命浪费在必败的战役中是得不偿失的,不过崔可夫同志,唉……”
  “让他留下,给他配好飞机,一旦不利直接跑!丢一个上将指挥员,这责任我们背不起……”
  众人沉默了半天,勃列日涅夫试探性地开口道:“我们?”
  其他两人都知道他问的在场三人的撤退,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摇摇头:“我们暂时不能走,走了这事情真麻烦了……”
  “至少打一打,一枪不放就拱手投降也太说不过去了,能不能打过是军事问题,敢不敢打是政治问题,最好能将局势复杂化、长期化……”马林科夫叹息道。
  “谈何容易啊!”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叹了口气,“这10万部队,15万赤卫队能撤下来三分之一就算成功了。”
  就在他们讨论战局演变和下一步对策时,轴心联合舰队正在继续南下,马沙尔没去理会波士顿的部队,径直带了部队直扑纽约,到12月5日傍晚,舰队已抵达距离纽约不过200公里的海面上。在此期间,红空军先后出动近百架次前来轰炸,但均被克兰克指挥的机动舰队掩护战斗机击退或击落了,舰队除损失了一条物资商船和一条补给舰外,其他毫发无损。
  “明码发电报给纽约当局,让他们立即投降,我们将于明天6点发动进攻!”
  12月6日凌晨,没有等到最终答复的轴心舰队毫不犹豫地抵近攻击,准备为大军登陆清扫出登陆场。
  为登陆方便也为了减少损失,马沙尔选择的登陆地点不是纽约港口而是长岛附近,这里遍布的都是富人区产业,杜威虽有心阻止,但最后也只能狠下心转过头去。
第032章
美国革命(16)
  “开火!”
  随着提尔匹茨一声炮响,欧洲联合舰队所属的大小军舰立即向滩头和纵深地带倾泻火力,口径小至128mm舰炮,高至406mm舰炮(狮号战列舰),全部在这曲轰鸣声中奏响。
  无数的海边别墅、富人区、轮船码头、游艇在猛烈的炮击中化为灰烬。实际上,美共在长岛附近的布防力度很弱,马沙尔也知道,但他就是要拉一拉部队的士气,打出舰队的威风来,所以不遗余力地下令开火,至于传统的长岛富人区——管我什么事,我不让机动舰队出动轰炸机就好了。
  “长官,美国人有轰炸机群来了。”
  马沙尔眉头一皱:“有多少?”
  “雷达显示30-40架。”
  “不多,让战斗机盯着点,中间有蛮勇号居中策应,炮击不要停,再过1小时第一波登陆!”
  这次出击的部队是基于义愤而加入美共的部队,所以相互间的配合很差,但还是架势着涂着红星的飞机来了,不过30-40架飞机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点,拥有9艘正规航空母舰、12艘莱茵级护航航母压阵的克兰克手里拥有的飞机总数超过1000架,光部署在炮击舰队上空就有200多架战斗机。
  不到5分钟,面对一拥而上的德军战斗机,这批英雄无畏的美国飞行员大部都被击落,只有2-3架飞机借着混战摸进了炮击舰队中央,一眼就瞥见了挂着旗舰旗的提尔匹茨号,想扑过来投弹。
  不过,挡在他们面前的不仅有200多架训练有素、王牌成堆的战斗机,还有蛮勇号这艘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防空战列舰。
  整艘军舰上的大口径舰炮一门也没装,取而代之的是更厚的水平装甲和18座双联装128mm电动高射炮——比起普通防空塔4座标配的火力,足足相当于4座防空塔联合行动。
  除远距离起作用的128mm高射炮群外,整艘蛮勇号上还密密麻麻部署了300多门40mm博福斯高炮和16座大型密集阵,简直就是高射炮的钢铁丛林,当2架美军飞机飞入蛮勇号控制区时,他们诧异地发现,居然没有德国飞机上来截击。除蛮勇号本身的防空火力网,周围还有4艘“豪猪”级防空巡洋舰,全都是40mm高射炮和密集阵全副武装。
  德国人不是吓傻了忘记拦截,而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们知道,那根本就是飞行禁区,直接飞过去和找死没什么区别,而防空火力现在是不分敌我的,谁敢贸然冲进去追击?
  由于今天要实战,杜威等人都挤在提尔匹茨号上,他看得清清楚楚,这2架飞机刚刚飞入防空区域,部署在蛮勇号周边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就开始发力,向空中倾泻出一道道弹幕,等到蛮勇号加入大合唱时,他整个人都惊呆了——上千门高射炮在空中直接拉起概率火力网,不是用精度对付对付敌机,而是直接已面积覆盖的方式扫平一切空域。2架飞机什么规避动作都来不及做,就直接在空中被无数火力打成两团火球。
  不到9分钟,英勇的美国红色空军就全部覆灭,而炮击到这个时候也基本告一段落,因为参谋机关告诉马沙尔,滩头基本没有什么反抗火力了,再倾泻弹药完全是浪费。
  “美国空军水平越来越差了,也不晓得先派一批鱼雷机打乱阵型。”马沙尔摇着头道,“就这么几架飞机大摇大摆冲进来,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麦克唐纳苦笑道:“空军是从陆军从分离出去的,就没有受过鱼雷投掷训练,海航还差不多。”
  “海航不可能来了。”马沙尔沉吟道,“我刚收到参联会电报,大西洋舰队刚刚把赤色分子的军舰送到海底去,并要求与我们重申停战协定继续有效,我已完全答应了,他们是不会来了。”
  “这样就好。”斯塔德兴奋起来,“这样大家就不用自相残杀,可以愉快地一起投入反布尔什维克的作战中。”
  “也不是……美国海军宣布中立,希望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态扩大化,另外,参联会和海军主要将领都被扣留在华盛顿。”
  大家一愣,这局外中立算什么呢?美共杜威两不得罪?
  杜威笑笑:“中立也行,海军至少消灭了反叛舰队,证明了他的忠诚,我不会动摇海军的地位,今后海军依然是美国国防力量倚重的军种嘛……”
  这句话说得很巧妙,不过众人明白了,杜威看来不会动海军这帮人了——这批墙头草和政客将军再一次赢了!
  “总统阁下,我们是不是可以登陆了?”马沙尔元帅问道。
  “您觉得可以就行。”
  “不不不,您是反布尔什维克志愿军最高统帅,这个关键命令必须您下。”马沙尔笑着指指扩音器,“我相信将士们听到统帅和他们同在的消息会很高兴,将会勇气倍增!”
  “是么?”杜威感激地点点头,心想德国军人就是比国内那批讨厌的军人好说话也懂礼貌,马沙尔这么功勋卓著、战功赫赫的元帅都如此谦恭,对比下金上将的态度只能用跋扈来形容,他连忙走过去,定了下心神,几乎用尽力气喊出来:“我是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托马斯·杜威,现在,光辉的关键时刻到了,我命令你们,为了拯救美利坚,奋勇前进!”
  “冲啊!”
  “登陆了!”
  “杜威总统万岁!总统卫队万岁!”
  清晨9点,被彻底扫平的长岛滩涂几乎已找不到任何活人的迹象,总统卫队陆续登陆,嘎吱作响的谢尔曼坦克履带和更多的步兵终于登上了滩涂,然后向纵深散开。
  “我能上岸么?”杜威激动地说,“我要向美国人民宣告,我回来了,他们的总统回来了!”
  “美国亿万人民的大救星,拨乱反正、力挽狂澜的杜威总统回来了。”斯坦因纳恭敬地笑道,“祝贺您,总统阁下,您即将给美国人民带去和平、安宁和秩序!”
  “谢谢,谢谢!”
  “请稍微等一会,让摄像记者准备好,然后让部队控制岸上情况,防止意外。”麦克唐纳讨好似地说道,“能在总统不避艰险的亲自带领下,在星条旗下作战,我们全体总统卫队感到无上荣光!我们都回来了!”
  10点17分,记者们记下了宝贵的影像:杜威总统从提尔匹茨号战列舰下船,带着参谋和指挥班子,乘坐一条交通艇靠了岸,然后一脚深、一脚浅地涉水上岸,跟在他后面的是全部总统卫队正副指挥官,已登陆的部队立正行举手礼,齐声呐喊:“嘿!杜威!”
  来不及更换衣服的杜威一身戎装,不过没佩戴军衔,他热情地抬手与他们互动,甚至还与第一批登陆的指挥官握手合影,最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饱受战乱和布尔什维克奴役之苦的美国人民,我杜威回来了,我将把和平、秩序和安宁带给你们,我将毫不畏惧地将一切布尔什维克暴徒如臭虫般碾死!美利坚万岁!”
  “特派员同志,敌人果然在纽约登陆了!”托马斯惊叫起来,“幸亏我们做了相应调整,不过从情报来看,敌人很强大……”
  马林科夫点点头,他也是庆幸不已,要不是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坚持往纽约增派了5万兵力,现在纽约已被对手一鼓而下了,纽约一下,再往北与麦克阿瑟的部队前后夹击,波士顿那10万人就彻底完蛋了,现在从局面上来说虽然危险,但比最危险的局面好多了。
  不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并没有因为判断对局势而有什么乐观情绪,他对战场的担忧比开战时还要大:轴心为援助杜威下了大本钱,据前线传来的消息,德国往长岛区域倾斜了数以万计的炮弹,几乎将其夷为平地,其中很多还是用15甚至16英寸舰炮打出来的,根本难以防御。如果他们继续用这种实力炮击纽约,后果不堪设想。
  “我已让崔可夫同志带着部队尽可能后退些,一定不能集中在沿海一带……”
  说起来他也是满脸无奈,红色空军一共拥有200多架飞机,昨天一次性投入了将近50架,结果全军覆灭,而德国人连点皮毛都没伤着,这充分说明双方实力不对等的缺陷,本来他还指望能依托滩头堡垒和部分岸防工事将敌人的锐气杀一杀,现在看来基本没有希望了。而且他仔细研究过纽约的地图,作为一个海港来说,拥有两片海峡且海域十分深入的纽约地理位置是十分有利的,但作为反登陆一方,面临的压力就格外打。杜威拥有整个轴心舰队帮忙,按照20公里舰炮覆盖范围清场。
  “他要撤退么?”
  “暂时不能撤退,至少要和敌人周旋几天……”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耐心解释道,“波士顿的部队要向纽约靠拢,这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必须在纽约坚守3天以上。”
  “守得住么?”
  “崔可夫同志对防守是很有经验和心得的,实力很强,当初在斯大林格勒挡住过德国主力集团军,在费尔干纳盆地防御战中也有突出的防御指挥能力……对他完全可以信赖。”
  托马斯稍微放心了一点,这次波士顿战役就靠着崔可夫的指挥杀了个回马枪,遏制了麦克阿瑟的狂妄反扑,极大提振了士气,希望他在纽约能更好发挥,全面体现出能力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