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6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656

  话虽然如此说,但他心里很清楚,这些部队人数虽然不少,但完全是乌合之众,经不起大战,必须要整军才行,可形势如此紧张,怎么可能有时间整军?
  马林科夫想了想后道:“我们要拟定策略,万一情况不利,苏维埃要战略转移到五大湖工业区去,依托那里与反动派继续周旋。”
  舰炮如林、口号铿锵,自德美大西洋海战结束后很久,欧洲联合舰队再次带着大量船只和部队朝美国东海岸扑来,浩大的战斗群在海面上排开了前后长140公里,左右宽30余公里的阵势。
  虽然依旧是气势骇然、声威鼎盛,但与上次作战相比,这次目标任务已截然不同。整个轴心与同盟对峙的体系完全被打断,舰队的作战目标不再是美国海军的大西洋舰队,反而变成了美国工农红军。整支舰队不仅满载着美国总统卫队的官兵,还头一次出现了德国万字旗与美国星条旗在同一支舰队中共同飘扬的神奇时刻,除了德美两国国旗,还有意大利、法国、英国的旗帜——他们都提供了欧洲联合舰队的军舰。
  这还不算最稀奇的,更稀奇的是美国总统杜威也赫然带着人马在这支舰队中。
  幸亏德国纽芬兰陆战旅下船接管防务腾出了部分船舶运力再加上纽芬兰本身有一部分运兵船,否则这么多部队能不能装下还是个大问题——根据德国和加拿大临时达成的协议,从纽芬兰岛上撤退的加拿大部队全部撤退到爱德华王子岛去,而该岛上所有美国官兵则跟船走。双方同意保持局部克制与临时停火——德国不会对加拿大和其他岛屿下手,加拿大也保证部队纽芬兰下手。
  以此为契机,加拿大当局也展开了和德国的停战谈判,为给自己争取一个有力的条件,还特意拉上了在伦敦的黑猫政府作为帮腔。在霍夫曼发出原子弹威胁后,丘吉尔不敢嘴硬,只能老老实实接受停战谈判的倡议。
第029章
美国革命(13)
  今天中午,杜威收到了特纳发来的明确电报,告知舰队目前要对付内部叛乱,暂时无法支援总统卫队,希望总统能再等待1-2周时间。杜威对此表示冷笑:海军这是待价而沽和他扯条件,他也不想让海军这帮人蹬鼻子上脸予取予求,便回复了电报,希望他们尽快抓紧时间平复内部叛乱,不能再让布尔什维克分子渗透到海军中去了。
  电报前脚刚发,回头他就和马沙尔元帅签署了借舰队助力的备忘录——德国人就爽快多了,只要100亿美元,不但把整支舰队拉过来助阵,而且还答应保证纽约登陆成功和全面控场。
  对杜威来说,既然已答应了300亿,再加100亿也是小意思,唯一让他感觉为难的是欧洲联合舰队这个旗号一亮,有点“伤害”美国人民的感情。对此马沙尔哈哈大笑:“您别担心,来之前元首就想好了办法,我们挂联合国维和部队海军舰队的旗号,成分是欧洲志愿军……我们不是德国或英国、法国的舰队,我们是联合国所属的和平武装,因美国总统和美国人民请求,为志愿援救被共产主义暴政说压迫的美国人民而来。所有官兵都是志愿加入舰队的志愿军,是美国总统卫队最忠诚、最强有力的坚强后盾,我们不是来对美国人民开火的,我们的唯一目的只有一个——与布尔什维克分子斗争到底,恢复美利坚合众国的秩序、稳定和安宁!”
  “为实现这样崇高的目的,从明天开始,元首、戈培尔部长、凯特尔总长和欧洲其他政府首脑将通过欧洲之声进行广播,将联合国军的意义告诉每一位美国人民,希望他们能予以理解!这是联合国筹建以来最为重要的出兵行动,是彰显国际正义、匡扶和平的生动写照!”
  “谢谢元首先生,谢谢戈培尔部长、凯特尔总长与其他各国领袖。”杜威激动得热泪盈眶,关键时刻德国人还是靠得住啊,元首不但给他撑起了场子,连借口和掩饰都给他找好了。
  他心里愤愤地想,罗斯福这混蛋就是上了丘吉尔和犹太人的当,居然想着和英国人结盟,当初就应该和德国结盟,共同瓜分大英帝国遗产,那打起来岂不是美滋滋,到这时候别说加拿大和中美洲,就是澳新现在都应该捏在美国手里,哪还有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件事?就算日本能打,还打得过美德联手?如果那样,以美国的财富和工业能力加德国的军人与指挥,美国出海军、德国出陆军,岂不是扫平天下无敌手?而德美还是世界上唯二握有核武器的国家,双方共治地球多美好啊……现在倒好,美国自己被布尔什维克渗透了个底朝天,连平叛都要借师助剿。
  签署备忘录,换取出兵承诺或保证后,杜威最后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因为旗舰提尔匹茨号需容纳舰队作战指挥系统,整体比较拥挤,因此包括杜威在内的其他总统卫队高级成员都待在另一艘战列舰狮号上,只有斯坦因纳和顾问团副总顾问,也是他一直在维京师的得力助手奥托·库姆上将还待在提尔匹茨号上。
  “联合国军?”斯坦因纳摇着头,“元首的名词真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啊……”
  “这也是元首的策略,这次作战,军事不是最主要的,政治上才是。美国这样一个大国不可能被排除在联合国体系外,而元首又汲取了国联当初实力太弱、威慑不强的缺陷,决定组建联合国军作为亮相仪式,只要我们能顺利帮助美国人平定共党叛乱,联合国比什么宣传都强。”马沙尔微微一笑,“所以他煞费苦心,又是安排亚美利加集团军,又是安排舰队,还下决心扶持杜威,不然按我本心费这劲干什么,坐看美国左右厮杀不是美滋滋?但元首说国际政治不能这么狭隘,万一美国共党成气候呢?万一美国布尔什维克和斯大林搅合在一起呢?万一美国原子弹秘密又被布尔什维克们传递给斯大林呢?那岂不是欧洲永无宁日?”
  斯坦因纳也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当然,必要的防范我还是会做的,克兰克带着航母编队会拖在后面,准备给舰队提供保护伞,而我带着旗舰居中协调,具体炮击会有贝上将指挥——他对炮火对岸攻击已完全得心应手,非常成熟。”
  “万一美国布尔什维克派飞机进攻怎么办?”
  “少量飞机无所谓,正是考验蛮勇号威力之际,至于大规模机群,自然由机动舰队应付,只要美国海军不插手,这一仗就输不了。”
  “如果……”斯坦因纳小声地说,“万一美国海军舰队不但出动且还站在美共的立场上与我们作对,怎么办?”
  “一旦我们遭遇突然袭击并蒙受重大损失……”马沙尔顿了顿,“元首将采取终极手段。”
  “比如……”
  “往纽约和华盛顿投原子弹,每颗10万吨当量,百慕大飞机可轻松完成该任务……如果美国人还不肯听从,那就只有派超级潜艇携带原子弹去把五大湖抹平!”马沙尔面露狰狞,“元首向我保证,如果我们遭遇不测,他会用1000万美国人陪葬!然后和日本人执行《高堡奇人》计划肢解美国,你了解元首,他不会在重大问题上开玩笑。”
  “我明白了。”斯坦因纳笑笑,“我对于胜利很有信心,因为我们背后站着元首!站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德意志人民!”
  11月29日深夜,舰队缓缓南下,欧洲之声已如约开始广播。
  “尊敬的各位美国听众,下面播放元首演讲。
  ……在您收听到这次播音之际,由德、美、英、法、意五大国组成的联合国军维和部队已满载着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卫队向东海岸挺进了,这支部队的重要意义我们都十分清楚,就是为解决美国的布尔什维克叛乱问题,为拯救美国人民,为恢复安宁、和平和秩序而来……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美国领袖杜威总统、德国领袖阿道夫元首、意大利首相齐亚诺、英国首相艾德礼、法国元首贝当元帅决定抛弃我们原有在国家利益上观念冲突,全力组建志愿军,投入为保护美国人民生存、发展、和平和自由的战争中。
  这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正义与邪恶、光荣与卑劣、光明与黑暗、神圣与亵渎之间的大决战,美国人民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选择,一边是美国传统的民主、自由和繁荣的康庄大道,一条是布尔什维克布下的奴役、压迫、萧条的无尽深渊,选择后一条道路就意味着你终身要在社会监控、治安警察、秘密档案和等级制度中度过,永远沉浸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为了你们的自由,为了美利坚民族下一代和永恒的信仰,克服心头的恐惧,拿起武器和我们一起勇敢战斗吧。
  你是要当一辈子懦夫,还是要当英雄?哪怕只有几分钟!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来自心底的无尽呐喊足以克服世间的一切困难。
  英勇无畏、神圣坚定的反布尔什维克志愿军万岁!”
  随后是无穷的呐喊声“万岁!”
  杜威在带着总统卫队指挥部在狮号战列舰上全程收听了广播,霍夫曼所言不虚,除他之外,包括戈培尔和其他欧洲各国元首都表示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布尔什维克,将会战至最后一人!
  “我想,我也应该准备一段演讲。”杜威对着手下沉吟道,“在我们收复纽约之后播放出来,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这是我们拨乱反正的开始,是美国重塑辉煌,确保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开始。”
  他的话音刚落,麦克唐纳等人都站起来表示支持,同时向他保证,5天内拿下纽约!
  见过了参联会阳奉阴违、阴阳怪气的那一套,目前这批军人们的态度让杜威很满意,终于感到有做总统、做统帅的滋味,那一声声“嘿!杜威!”虽然最初让他心慌意乱,到到了今天却觉得妙不可言。都说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杜威当然概莫能外,他当了总统快一年,居然只有这几天才品味到大权在握的快感,政治春药刺激下,他头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困扰多时的神经衰弱也好了,甚至连眼神都变得有光彩,说话办事也变得铿锵有力而充满激情了——选举中那个自信满满、人见人爱的杜威又回来了。
  他甚至在考虑一旦顺利纽约需要发表演讲之前是不是请发型师好好搞一下发型,把白头发再染黑——他才40多岁,是主要大国领袖中比较年轻的,比霍夫曼小10多岁,比贝当小46岁,只比最年轻的齐亚诺大1岁,还可以为美国人民服务很多年嘛!再说各国领袖也没有因为美国老打败仗而看不起美国嘛,德国这样都愿意在联合国里给美国第二把交椅,说明大家都是尊重美国大国地位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好好干呢?罗斯福干了4届总统,他接着再干4届也还不到60岁……
第030章
美国革命(14)
  当天夜里听到广播,知道轴心舰队倾巢出动后,大西洋舰队上下也傻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杜威真有本事,不但能把亚美利加集团军搞来,连轴心舰队都请来了。这让海军方面准备拿捏一下的计划立即破了产,金上将虽然在参联会里骂骂咧咧杜威的行动,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他妈是步好棋!”,于是发电报给特纳,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尽快解决叛变军舰问题,再不解决,等轴心舰队在东海岸登陆并接管防务就来不及了,那样海军将来什么都可能捞不到。
  特纳当然也明白关系匪浅,30日一大清早就站在伊利诺伊号指挥室里,命令通讯军官向红海军发出电报:“这么重要的电报一定要连发三遍,通报参联会最终立场,给他们15分钟时间考虑,否则不要怪我采取断然措施。”
  漫长的15分钟等待过去了,通讯军官苦笑着摇摇头:“他们拒绝了我们的要求!还希望我们不要干涉他们追求正义、追求光明的行动!”
  “我让你追求正义,我让你追求光明!”特纳恼火地一脚踹在厚重的司令塔墙壁上,怒吼下令,“舰载机部队准备!全军突击!将布尔什维克分子的军舰全部击沉!”
  参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惊呆了,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一茬——特纳虽然当过大西洋舰队参谋长,不过现在他的身份是参联会代表,绕过英格拉姆下令合适么?
  众人的目光一起投向英格拉姆,特纳也把目光投向英格拉姆,后者叹了口气:“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么?”
  “要加快了,不然这些军舰会死在轴心舰队手中……”特纳焦急地说道,“如果轴心舰队开火,我们是袖手旁观呢还是为他们出气?这是个很难选择的问题,所以……”
  英格拉姆默不作声:如果放任舰队哪怕是挂着红旗的舰队被轴心舰队击沉,那一定会造成内部分裂,可如果为布尔什维克出气而选择与轴心舰队大打出手,显然也不符合德美停战条约的精神和海军的利益。
  就算把这支舰队干沉又如何?德国很快就可以再造一支,然后还可以引入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再说德国还有原子弹,真把德国人逼急了他们是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的。
  想到这里,他终于下定了决心,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海军尤其如此。就算再有道理,也不能无视命令。连命令都不能执行,要部队何用?在此非常时期,本司令官坚决执行参联会作战命令!舰载机准备、全军进攻、消灭叛军!”
  最后半句他是咬牙切齿说出来的,眼里闪动着泪花,可事到如今他没有选择余地——为海军的团结和今后的利益,再不情愿也只能如此。
  1945年11月30日下午,大西洋舰队发出了“全军突击”的命令,所有战舰一拥而上,对他们的袍泽开火,攻击机飞行员们痛哭流涕地把炸弹扔向昔日的袍泽,而他们原本预计要作战的对象——轴心联合舰队却在不疾不徐地向纽约开进。
  12月3日凌晨是亚美利加集团军预定登陆的一天,也是联合国志愿军改变局势的第一步!
  “同志们,帝国主义列强已撕下伪装,开始赤裸裸干涉起我们的革命事业来了……昨天晚上,包括法西斯魁首希特勒在内,欧洲各国主要反动领导人都发表了讲话,表示要与杜威政府摒弃前嫌、共赴国难。他们有什么前嫌呢?就是法西斯轴心国家联合起来对付美国、屠杀美国人民的前嫌,他们要赴的是什么国难呢?就是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这个人吃人、人剥削人的制度!”
  托马斯在华盛顿召开的全党政治局紧急会议上慷慨陈词:“事态发展再一次验证了历次革命的经验教训,当反动派、资产阶级感受到人民无穷的怒火之后,为让这种腐朽堕落的政权维持下去,不惜向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不惜向最残暴的法西斯政权摇尾乞怜,以出卖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代价来扼杀革命势力,在巴黎公社、在德国十一月革命、在俄国十月革命中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类似的情形。充分说明了一句老话——太阳底下没有任何新鲜事。垂死挣扎的资产阶级为维持他们的反动统治是什么事也干得出来的,他们的政治字典上就没有国家、民族、自由、民主、平等等等字眼……
  为镇压美国革命,杜威政权向德国人卑躬屈膝地宣布投降,不但答应承认德国通过战争掠夺的领土和各种权益,还放弃美国在外的一切投资和利益,同时赔款给德国2000亿美元,为从希特勒手中借到军队、舰队,他一方面处心积虑把原来叛国的陆军、已被德国人彻底洗脑的SS亚美利加集团军招揽回国,并违背美国宪政组建非法的总统卫队,一方面又央求轴心直接出兵,前前后后一共许诺了高达5000亿的赔款——简直要把美国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亿万劳动者血汗凝集而成的家底全送给德国人,如果以前他还遮遮掩掩,那么到今天为止,他的丑恶罪行已全部暴露无遗了!
  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彻底发动美国人民,扩大工农武装,与国际帝国主义和法西斯斗争到底。”
  托马斯说完,马林科夫紧接着站起来,脸色阴沉地说道:“同志们,历史告诉我们,妥协退让没有出路,甚至放下武器投降敌人都不会重新给我们一条生路,巴黎公社失败后,多少革命者遭到反动派梯也尔政权的屠戮?德国十一月革命失败后,成千上万的爱国民众,哪怕是放下武器投降的爱国民众都倒在艾伯特政府的屠刀之下,而十月革命最终通过浴血奋战击退了各国干涉势力,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以,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加不能自乱阵脚,应该团结起来斗争到底。敌人其实没那么可怕,所谓的反苏维埃志愿军不过就是5-6万人马,有一支舰队而已,红军现在已有将近30万兵力,50万工人赤卫队,力量比他们强大的多,虽然红海军暂时未能建立,但敌人的舰艇也上不了岸……”
  大西洋舰队分裂成赞同苏维埃政权的少数派和赞同参联会的多数派后,美共曾想方设法加以争取,甚至还提出只要大西洋舰队能放这部分舰队组成红海军,他们可以把参联会扣押的人质全部释放。
  但在金上将派出特纳作为参联会特使去大西洋舰队坐镇后,情况立即就发生了逆转,特纳坚定地表达了金上将的意见——其他参联会成员他谁都不管,只服从金上将,既然金上将本人都无所谓苏维埃的威胁,特纳当然也不会在意。
  所以在听到轴心联合舰队即将抵达的消息后,他当机立断地掐掉了美共最后一线希望——包括3艘巡洋舰、4艘护航航母、11艘驱逐舰、9艘护卫舰、5艘扫雷舰或其他辅助舰艇在内的分裂舰队最终被大西洋舰队主力全部击沉,到海战最后时刻,特纳甚至疯狂地命令伊利诺伊号战列舰带着部分舰队冲进分裂舰队中央,准备用406mm舰炮击沉所有敢于负隅顽抗的军舰。
  到12月1日清晨,苏维埃政权收到了完整的消息:不但红海军没了,且飞机还提示发现了从纽芬兰南下的轴心舰队,距离波士顿已不过只有600多公里。由于隶属于红空军的几架侦察机先后被德军战斗机击落,所以福斯特等人只知道轴心舰队即将抵达,却不知道对方的具体兵力构成,所以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杜威的赔款数量都是托马斯等人捏造的。
  夸大赔款数额到5000亿是为了激起全国人民对杜威当局投降卖国的怒火;缩小轴心干涉军和总统卫队的兵力是为了安抚内部,不要让稍有起色、正在五大湖地区攻城略地的红军陷入恐慌。事实证明这套策略还是挺成功的,虽然一开始士气有所波动,但最后还是成功地稳定了下来,苏军顾问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往波士顿增派了4万多兵力,使他们面对麦克阿瑟的部队增加到了10万。
  由于苏维埃政权内部对杜威和麦克阿瑟之间究竟出了什么事不太清楚,所以主流观点是认为轴心干涉军会在波士顿一线登陆,也做好了相应防御准备。不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本能地认为对手来意可能不会这么简单,便提议要注意其他可以登陆的港口,比如纽约一线和费城一线,不过东海岸的海岸线太长了,到处都是港口,红军又没有海上攻略能力,仅有的红空军搜罗到现在不过只有200多架飞机,难以构成对轴心舰队的威慑,因此他建议主力脱离接触,向纵深转移,纽约、波士顿都可以不要了。
  这和马林科夫的观点背道而驰:仗都不打,直接就把东部沿海地带丢掉,特别是还要放弃纽约这种具有指标意义的大城市,在他看来是不能容忍的。当然,这话不能用军事和政治哪个优先来反驳,这是要犯路线错误滴——卫国战争总结的经验教训就是片面用政治压倒军事的方针来指挥战事,结果军事没打赢,政治上又失败。
第031章
美国革命(15)
  马林科夫毕竟不是等闲之辈,他马上从军事角度进行反驳:“如果从东部沿海地带撤退,需要撤退多少?后退多少?难道我们后退敌人就不登陆了么?他们有海上优势,可以随意挑选登陆地点,而我们只能被动迎战,无论哪个角度来看都吃亏。还有,波士顿现在敌我对峙,10万之众怎么可能一下子退下来,万一被人撵着追击怎么办?”
  这句话堵得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也很难受,从他纯粹军事的观点来说,和德国人硬碰硬是不现实的,如果能把海军和空军拉到一边,说不定还有能与轴心舰队回旋的余地,现在海空军都不肯站在苏维埃一边,光靠30万由国民警卫队和陆军改编的红军再加毫无训练基础、几乎是一群乌合之众的赤卫队,根本打不过武装到牙齿的党卫军——他可是亲眼看过亚美利加集团军的厉害,论战斗力比起德国带字号的党卫军虽然差一点,但也是平均水平的队伍,几近于红军近卫军,对付这些美国三流部队还不是轻而易举。
  他最后重重叹了口气:“留一部分部队打阻击,我们争取快速拿下五大湖地区,然后利用广袤的中西部地带和德国人打纵深战争,稀释他们的海军和装备优势。”
  听完众人的讲话,名义上美国苏维埃最高领袖福斯特总书记此时却十分犹豫,内心的挣扎显露无遗。
  “福斯特主席,您有什么想法?”
  “我的想法……”福斯特沉吟了一下,“我认为现阶段应该集中精力对付主要敌人,杜威及轴心帮凶是目前对革命威胁最大的力量,我们是不是能够与其他国内爱国者联合起来。”
  “您的意思是?”
  “我希望与目前的国会和参联会形成妥协,只要他们宣布改组城府、宣布杜威为叛国贼,我们可放弃目前的武装斗争,成为合法政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