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656

  沉默很久之后,终于有人说道:“其实我觉得能不能同意这些条款还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履行条约的能力,赔款1500亿就够愁死人了,要知道现在财政赤字已累计到3000多亿了,一旦失去战争景气的刺激和高税收的动力,我都不知道财政体系能如何维持运转。”
  “这时候就幸亏杜勒斯没有脑子发昏和德国人签署与黄金挂钩的赔款,否则把全美国黄金全赔光都不够。”
  “1500亿呢看着是个大数字,不过仔细研究研究不是很大,不就是一年的军费嘛,我觉得今后可以克服,倒是丢失了市场和势力范围才是将来最麻烦的事……”小洛克菲勒道,“特别是南美,从门罗以来就是我们的势力范围,不知道大家损失了多少?”
  众人都是一片叹气:各大财团都在南美有不小的投资,少的1-2亿,多的10多亿,现在几乎变成一团废纸了,更糟糕的是,现在南美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也切断了——南美各国以农场品和原料换取欧洲的工业制品,一下子没了美国什么事。再加上还有德意志南美共和国这个怪胎在,今后美国要把手再伸进去就很不容易了。
  至于欧洲?根本就没人指望还能获得那里的市场,出口一点农产品和原油大概是最高限了吧——可现在欧洲有南美的农产品供应,不见得会稀罕美国的农产品。
  “500亿桶原油显然是与欧洲马克是挂钩的,现在德国不但有石油基金在运作,在欧盟的制度体系里,统一货币也是一个选项,而让希特勒挑选纳入货币标准的既不是黄金也不是白银,而是石油……所以这个条件成立,我们就给德国在源源不断地提供锚定物。”芝加哥财团的代表发言道。
  “你的意思是应该拒绝这种锚定。”
  “恰恰相反,我认为应该同意这种锚定,而且尽可能多地输出原油……”对方诡异地一笑,“只有这样,才能冲击原油价格,破坏锚定体系……您比我更清楚,原油可快速增产,但无法快速消耗,一旦原油过多,欧洲统一货币……啊哈……”
第009章
局势纷扰(9)
  小洛克菲勒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这种思想或许有助于破坏欧洲马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但洛克菲勒的核心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失。
  “我想,我们是不是还忘了一件事……这个消息就算是国会接受了,透露出去后社会各界会怎么看?”很久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的约瑟夫·肯尼迪插了一句话,虽然他所在的波士顿财团实力比较弱小,但因为老肯尼迪的地位和他与罗斯福、杜鲁门之间的关系,在上流圈子他还有一席之地,他看众人把注意力都投射过来后,清清嗓子说道,“我的儿子约翰目前和哈里·杜鲁门以及党内其他人物走得比较近,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是,目前左翼分子非常不安定,很可能引发社会剧变,而停战协定很可能就是这个剧变的导火索。”
  “他们会起来造反?”
  “我想是的,洛克菲勒先生,现在美共不但控制了大部分工团势力,而且在努力渗透国民警卫队和陆军部队,我想各位不可能没有耳闻。虽然他们目前的抗议和示威还算和平,但谁敢保证不会在将来转为狂暴?我甚至已预感到了暴风雨即将到来的气息……”
  众人沉默不语,他们知道约瑟夫说的“暴风雨”是什么——其实就是美国停战后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政治主体毫无疑问是杜威,但经济主体呢?财团和民众显然有不一样的想法。
  财团认为,1500亿美元是美国的国家赔偿,应该仿效夏威夷赎金模式——基本都是各大资本家的滞销物资,由国家出面收购各大财团的产品然后赔偿给德国,对政府来说是赔偿,对财团来说是销售——一笔锁定1500亿美元的大单子,当然不可能真由洛克菲勒用500亿桶原油全部覆盖掉,换而言之,这些损失要有全美国人民承担,财团还要试图在里面发一笔财,用于弥补他们在南美投资的损失;
  而作为美共或其他左翼群众来看,之所以打这场仗,完全是政客和财团们为了不切实际地争夺世界霸权,现在仗打输了需要赔款,政府应该让让财团来承受这些损失,不但要把他们在战争中发的国难财交出来,还要把他们通过垄断等手段获取的财富交出来。本来左翼还懵懵懂懂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财团,堀悌吉在日本的行动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了,这种事很好办嘛——前八大财团全部没收,然后对外销售,卖掉的钱用于弥补这部分赔款。
  当然,左翼群众是讲道理的,只要财团交出大部分财产就够了,还不像堀悌吉那样要砍众人的脑袋——财团们不是天天高嚷着要投身慈善事业么?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
  “这绝不可能!这违背美利坚的国家精神和契约制度!”
  “美国宪法规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出面打仗的是国家,输了也是国家行为,怎么可能让私人承担损失?我们已遭到了极大的损失,我都还想向政府索赔呢!”
  “我也觉得骇人听闻,这种事与共产主义有什么区别?”
  “美利坚不能实行共产主义,对左翼这种愚蠢的念头要立即加以扼杀,防止……”
  “军队、警察、FBI消耗了大量预算,不能在这些事上置之度外……”
  本来讨论条件还是相当沉闷的,但老约瑟夫的话一说,众人仿佛一下子打开了话闸,沸沸扬扬地议论起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国家应该发行特别国债,一方面用于收购赔款物资,一方面用于补偿各财团在势力范围上的经济损失。至于特别国债怎么还,那是政府的事,不是财团应该操心的内容。
  “那么,对于停战后政府更迭没有异议了?”
  这一点众人却摇头,大家都知道老约瑟夫因为民主党的缘故,一直站在杜鲁门一边,甚至还想让儿子和杜鲁门搭档竞选下届总统,不过他们认为现在直接就拿掉杜威和杜勒斯是愚蠢的——刚刚和德国人签署协议马上就把主持协议签署的政治家拿掉,让德国人怎么想?
  “还有一件事,对日停战你们怎么看?杜威打算和么?”
  “不知道!目前的说法是如果日本无条件交还夏威夷并让步一部分远东和亚太经济利益,可以寻求一个体面的和平,承认日本在西太平洋的主导地位,当然,中国方面还要保持门户开放……”
  众人又一片摇头,这条件谈何容易,不过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美国能掌握原子弹,那对日本说这个话就硬气多了:德国现有原子弹,美国自然不敢怎么样德国,但日本没有,占据优势的美国难道还不能把局面扳回来一些吧。
  小洛克菲勒最后下了结论:“先看一看明天国会审议的情况,然后我们再讨论后续部署,有些情况可能要提前准备起来。”
  众人还以为他说的是传统院外游说集团,均纷纷点头,哪里晓得小洛克菲勒所谓的“提前准备”是指麦卡阿瑟与他事前联系的某些内容,在他眼里,这位陆军总参谋长打仗看起来不行,脑子还是很好用的,比马歇尔、乔治·巴顿之流强得多了。
  “放弃除波多黎各以外的势力范围……”
  “赔款1500亿美元,挂钩500亿桶德克萨斯原油……”
  “加入德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
  “特派员同志,这是德美议和的主要条款?”美共副总书记兼劳工阵线理事长托马斯拿着这张薄薄的纸似乎如有千钧重,站起来惊呼道,“赔款1500亿?放弃所有海外领地?”
  “基本错不了,这是今天杜威政府在国会秘密质询会上的发言,另外还有两个议案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什么议案?”
  “1000人以上的游行、集会实行审批制,需提前报备,按指定时间、指定路线行动,否则视为非法串联予以制裁;第二条,裁撤100万陆军部队、停止征募新的陆军部队以便节约军费……”
  “第一个议案可以理解,明显是政府为限制我们的举动才采取的高压政策;第二个议案让人就不免感到困惑,仗还没打完就急着裁撤军队是什么意思?”托马斯奇怪道,“就算是裁撤100万军队也节省不了多少费用,反而容易因为人心浮动而造成更大混乱,白宫这批笨蛋们难道连这些都不懂?难道他们铁了心投降德国人,连带军队也要限制?”
  “军队当然要限制,德美有约定,任何一方武装力量最高不得超过300万人……”特派员脸色冷峻地摇头,“但这不是条约要求,根本原因是麦克阿瑟准备对工人运动下手了,我们有充分的消息表明军队已和华尔街勾结在了一起。”
  “军队?华尔街?”托马斯愣了一下,“杜威要当1871年的梯也尔?”
  “不是杜威,是麦克阿瑟要当诺斯克!”
  托马斯当然知道诺斯克是谁,后者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领导人,在1918年11月革命中担任柏林总督和军队总司令,是镇压德国斯巴达克派11月革命的总指挥,他曾经说过:“总有人要在这件事(指镇压)上当血腥豺狼的,我不怕担这个责任!”
  “他?”托马斯大吃一惊,随即又缓缓点头,“特派员同志,您说得没错,这个人不但敢,而且双手已沾满了人民的鲜血……”
  所谓人民的鲜血当然就是指麦克阿瑟当年用坦克和骑兵部队镇压一战老兵去华盛顿抗议的行为——当初可是死了很多人。
  这段时间以来,在美共总书记福斯特强调合法斗争、发展势力之余,以托马斯为首的激进派也在认真准备武装斗争的方式,他们对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1918年德国11月革命三段历史进行了深入学习,得出了结论:要么不走武装斗争这条路,一旦要走,第一要快,要趁政府军队还未聚集起来就动手,特别是要在中心城市抢先动手;第二要多面出击,死守首都或其他大城市毫无出路,最后只能被政府军层层围困后击破;第三不要左讨论右分析,必须当机立断、火速行动,先把局势带起来再说,否则一讨论、一分析,人多嘴杂,极容易走漏风声,同时不必要的争议也会造成思想混乱。
  特派员分析道:“裁撤部分军队是一石二鸟的策略: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军队在压缩自己的力量,准备往后退,这会起到迷惑作用;实际上麦克阿瑟要裁撤的是本土的国民警卫部队,而不会裁撤从澳新退回来、从夏威夷退回来的军队,这意味着什么您知道么?”
  托马斯点点头,这他当然清楚:澳新的部队虽然现在是艾森豪威尔管的,但都是麦克阿瑟带了2-3年的部队,他指挥起来更有心得;本土的部队特别是那些组建不久的国民警卫队都是美共渗透很厉害的部队,此消彼长之下,当然力量对比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第010章
局势纷扰(10)
  “有什么借口可以阻止他们么?”
  “很难,单纯从军队战斗力而言,裁撤实力比较差的部队确实理所当然,而他们当中确实也有很多人也不想服役,现在有这个命令在手,您觉得会是什么场面呢?”特派员叹息道,“肯定是各种想法都有,本来就足够混乱,然后就会变得更加混乱,我们在里面进行的动员、组织的力量和安排的骨干将不得不面临七零八落的风险……”
  托马斯也皱起了眉头:与偏重于工人阶级和工团组织不同,他的力量有很大一部分都渗透到了军队中去,与福斯特共同构建起了两翼齐飞的架构,如果军队这条线断掉,不但美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他的力量、他的支持者和政治资本也将受到极大削弱,这是他完全不能容忍的。
  “另外,麦克阿瑟把忠于自己的军队调回来,也有准备放手镇压的意图,他用削减的经费满足了海空军的要求,使得他暂时稳住了这两支军队;他会轻而易举地找到一个借口,告诉他的手下和支持者,之所以美国要向德国投降,是因为赤色分子在捣乱——他会力图把我们渲染为美国的11月罪人。”
  说到这里,特派员的口气很严肃:“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些手段我见得多了,鲁登道夫为推卸自己打败仗的责任,胡扯什么11月罪人导致了德国的失败;俄国孟什维克政府总司令、反动军官科尔尼洛夫以消灭叛国者,保卫俄罗斯为由,讨伐革命者,现在麦克阿瑟就试图在走这些老路。革命能不能成功,当然取决于敌我力量的对比,但在敌我力量对比失衡之前,首先取决于革命者的勇敢和机智。当初法国大革命面临危机时,丹东、马拉等革命家就出来大声疾呼:‘要大胆,再大胆,总是大胆,法国就得救了’,我认为目前美国革命也面临这样局面,形势已发展到新的阶段——现在拿起的不是防守的武器,而是进攻的武器……再大胆一些、再勇敢一些,美国就得救了!”
  这番话说得托马斯顿时热血澎湃起来。
  特派员又道:“而且现在我们也没法退缩,因为1500亿美元的赔款已是板上钉钉了,虽然国会山还在纠集这么多、怎们赔,但德国人的最后期限是圣诞节,只要圣诞节前还没有完成全部手续,他们就要动用原子弹来结束战争了,这是资本家们最害怕的,他们已被原子弹吓破了胆,只要一旦确定赔款由美国人民承担,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希特勒脚下……托马斯同志,历史考验您的时刻到了,能不能拯救美国、拯救美国人民,就在您的一念之间,时间已经不多了,一旦这些革命军队遭到裁撤,一旦从海外归来的反动军队集结在刽子手麦克阿瑟麾下,我们就会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现在您站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美国元气,才能最大可能地保护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华盛顿先生带领大陆军打响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第一枪时,他难道就没有想到英国人实力强大么?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如果您站出来,美国历史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奇迹!”
  托马斯点点头:“我明白了,我尽快去部署,我会和福斯特书记最后再协调一次,我还是希望他能够一起站出来带领无产阶级前进。”
  “这是当然,革命的重要关头,没有人嫌自己的力量多,不过,您要抓住革命的主导权,不能让野心家和阴谋分子篡夺权力!”
  1945年10月20日,国会经过激烈争论,大体接受了杜威政府递交的停战条件大纲,但对于具体细节又做了很多修正,要求杜勒斯再和德国人谈一次;除此之外,同意了加强治安管理和社会秩序法案,现在蓬勃高涨的示威游行让议员们都感到不安,如果没有这种外部环境,他们可能还不会这么爽快地同意德美停战的大体构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杜勒斯还要感谢美共给予的巨大压力。
  麦克阿瑟所谓的裁军案也获得了同意,不过议员们留了两个口子:第一,裁撤的100万军队的有关费用不能全部给海空军,必须留一半用于后续抚恤和退役安顿,国会不打算再出一笔钱,只有一半可以交给海空军;第二,目前三军的军事订货和装备生产订单继续保持——换而言之,资本家和军工巨头们才不管停战不停战,哪怕明天要停战,今天该赚的政府订单也必须赚到手。当然明面上的理由不是这样,而是基于提升军队装备水平、优化战术体系等原因。
  这一点无论杜威还是参联会都懒得和议员们扯,反正大不了将来再把这些装备赔出去一些冲抵对德赔款:用杜勒斯的话说,生产了那么多胜利轮、自由轮、护航航母,将来如果没用的话都可以给德国人折算赔款,另外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也可以敞开了生产,不但巴拿马要用,相比其他领域也要用,干脆一并冲抵给德国人算了。
  麦克阿瑟的小动作杜威和杜勒斯算是看明白了,他们也不说破,杜威下定了决心,告诉杜勒斯:“转告德国方面,200亿美元我出了,25万精锐不能少,而且必须听我指挥!如果德国能再加一点优势装备和特种兵力并快速运到美国,我再加100亿!”
  所谓优势装备指向性很明显,就是希望德国能给一批德造装备,比如陆军方面念念不忘的虎3坦克和狼瓘式步兵战车,比如突击步枪和轮式重型装甲车,还比如喷气式对地攻击机和直升机等,这都是被证明过的很好用的武器,美国虽然在极力仿效,但目前还未成型,如果德国愿意把特种部队也派出来就更好了——比如袭击橡树岭这种特殊部队,杜威就恨不得在自己手里捏上一支,他实在没有安全感。
  这些要求被杜勒斯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了里宾特洛甫,然后又报告给了柏林,这些条件看得凯特尔都非常诧异:“要我们提供运输船和先进武器,然后还要勃兰登堡部队?为这些他可以加100亿,杜威他疯了吗?”
  霍夫曼笑笑,问斯科尓兹内:“你自己怎么看这件事?”
  “这个……元首……”斯科尓兹内挠挠头皮,“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总感觉有点奇怪,美国人的脑子是不是有点问题?”
  “很正常,美国人的脑筋很正常,杜威是个很灵活的总统,杜勒斯当国务卿也很机智……比死板的英国人不知道高明多少。”霍夫曼笑道,“说明你们去摧毁橡树岭真的把美国人打疼了,打得他们心里有阴影,这种邀请是对突击队最好的褒奖和肯定——说明你们得到了敌人的认可。”
  “真要去?其实我个人没什么意见,元首,只要为了德意志,让我干什么都行,可我怎么说服我的手下?”斯科尓兹内嘀咕了一句,“我们原来都是在训练斩首这种特别战术,每天念念叨叨都是这一套,现在一转眼有要去保护斩首对象,我怕有些人脑子一犯浑,顺手把杜威或杜勒斯给干掉了,那就坏事了。”
  “那就换一批人马去,上次你们在英国的那一批我觉得就很不错……你不是也成功保卫了黑猫么?”
  “那……您的安全怎么办?”
  “我?”霍夫曼哈哈一笑,“美国都要和我们停战了,谁还会对我下手?再说,我身边还有警卫旗队呢,没这么容易让敌人得手的。”
  “好的,不过我能不能不去?”斯科尓兹内低声道,“我怕忍不住会想起在橡树岭捐躯的同伴,这会影响我的表现……”
  “你不用去了,还是留在国内演练特种战术吧,我也不想让你再去冒险……”霍夫曼叹了口气,“准备36人安全部队去保护杜威和杜勒斯阁下……唉,这叫什么事呢……”
  斯科尓兹内走后,霍夫曼问凯特尔:“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各部队集结得如何了?”
  “正在紧急集结,11月初可全数回到德国,不过只能把人带回来,装备特别是重装备就只能从这里重新配备起运,好在我们从英国拿到了不少美式装备。”
  “这件事要抓紧,全套美械,部分加强一些我们的装备,比如重型坦克、步兵战车、突击步枪、轮式装甲车都是可以的,但飞机就不用派了,镇压国内暴乱还要上飞机真是天大的笑话,4联装自行高射炮多配一点,对付城市战有奇效。另外我还会准备1000人左右的教官团配合这支部队,其中70%是党卫军军官,还有30%从国防军抽,您觉得派谁总负责比较好?他或者要懂英语,或者要熟悉美国人,军衔不能太低,至少得要是上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