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656

  “山本君,怎么样?海军部队什么时候可以撤走?”
  “撤走?撤走个屁!”山本在电话里大骂道,“堀悌吉发疯了,你他妈快来劝他!晚了来不及了!”
  “他要干什么?冲击宫城?”
  “什么宫城?”山本五十六急忙道,“宫城有近卫师团,我们不会去的,他又不想造反。”
  “那什么事?”
  “他让人把三菱、住友、三井、安田四大财团所有在东京的势力和人员全拘捕了,再过一会就要杀人了!”
  “什么!”东久迩宫稔彦王魂飞魄散,哆哆嗦嗦问道,“你,你怎么不劝他?”
  “我劝不住啊……”
  “好,让他等着,我马上来!马上!”
  “殿下,你不能去……”武田攻率先反应过来,“太危险了。”
  “这种事怎么能不去?”东久迩宫稔彦王面对裕仁,“陛下,臣去矣……无论能不能成,内阁态度一定要有。”
  裕仁痛苦地闭上眼睛:“去吧,让武田攻派部队送你去!”
  “不用了,多了容易引起误会,少了也不管用!陛下保重,臣先去了……”说罢,东久迩宫稔彦王一骨碌就除了宫城上车,直扑堀悌吉所在方向而来。
  一路上,这辆防弹奔驰开得飞快,海军注意到了这辆汽车,但因为有命令,于是非但没拦截,而是任其奔驰,不过15分钟,东久迩宫稔彦王就找到了山本五十六,然后急急忙忙被后者拉去见堀悌吉。
  “殿下来了,来得正好,今天可以让你看见海军改革的决心,然后再问问中枢,这些请愿改革到底接受不接受。”堀悌吉的话听着很平静,但给人的感觉就是杀气腾腾。
  “堀君,我听说你抓了4大财阀的人,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么?”
  “我知道。”
  “这不是普通人,这是最大的4个财团啊,而且还不是1-2个人,听说你将他们连根拔起了?”
  “根据名单,在东京地点的财阀清单共1743人,已落网者1439人,反抗并就地格杀者,75人,其余尚在缉捕之中!”旁边的柴崎惠次面无表情地汇报道,“另外,一贯反对改革、仇视爱国官兵的公卿、华族、勋旧一共462人,尚在按清单处理,已逾半数。”
  堀悌吉轻飘飘甩过来一张纸,扔给东久迩宫稔彦王:“这是反对改革的国贼奸佞,你看看还有什么遗漏需要补充的?”
  名单上一个个都是触目惊心的名字:闲院宫载仁亲王、前首相近卫、担任内阁工商大臣的岸信介……名单上最小也是个国会议员,大臣级人物有一长串。
  “你……你……干脆把我也杀了!”东久迩宫稔彦王心一横,大声道,“我也反对改革!”
  “你以为我不敢?”
  “那你来啊!我告别陛下时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殿下,你这又是何苦?”堀悌吉转过身去,“你们反对改革,并不是认为改革不对,而是怕改革牵连太大、影响太大,所以缩手缩脚,山本也是这个心思,但你们其实并不反对改革……如果这些碍事的枝条全部砍掉,同意改革的人物就会占大多数!我没有时间和耐心一个个去说服,只能采取激烈的手段了。”
  “可就算他们反对改革,你也不能滥杀无辜!”
  “无辜?把罪状报给首相大人听听,他们是不是真的无辜?”
  松田千秋拿出一堆早就准备的公文朗读起来,罪状最早的一桩从三井财阀领袖团琢磨获悉政府即将禁止黄金出口而抢购美元,引起风潮搞卖国投机开始,到一个多月前,三菱财阀勾结大藏省部分人员私分慰问品结束,林林总总的事件至少有100多桩。
  “殿下,这些罪状即将公布,官兵无不义愤填膺,就连郊区那两个陆军师团,听到消息后也就地偃旗息鼓,莫非你都不知情?”
  身后的参谋一片黯然,其实都用不着公布罪行,只要看到抄家抓人场面时那些达官贵人穷奢极欲的场面就足够了,对比农村的困苦,那可真是九天九地之别……
  东久迩宫稔彦王苦笑:“堀君,水至清则无鱼啊……”
  “道理不错,可水现在已太浑了,有人还要故意搞浑好方便自己下手,再不出手就来不及了,那时候要杀的人就还要多!”
  “堀君……”东久迩宫稔彦王叹息道,“你现在大权在握,想杀谁就杀谁,今后百年归去,子孙后代怎么办呢?”
  “子孙后代?”堀悌吉怒喝,“当他们肆无忌惮侵蚀国家和人民利益时,想过一亿国民也是有子孙的么?”
  “堀君!”
  “如我做对了,粉身碎骨又何惧?如我错了,夷我九族又何妨?”堀悌吉淡淡一笑,“大丈夫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其余何足道哉!”
  “堀君?”山本五十六见东久迩宫稔彦王劝解无效,最后劝道,“就算你干对了,都杀了,也只有4个财团和一小批人,今后一定会有新的财团、新的政客顶他们的位置。”
  “如果有新的人顶他们的位置,将来一定有新的堀悌吉顶我的位置!而且我相信,这次改革之后,今后还想为所欲为吸血的人就要仔细想一想有没有会有一天遭到彻底清算!”
  “堀悌吉!”山本五十六捶胸顿足,“我怎么就认识了你这号人物呢?”
  “认识山本君是我的荣幸。”堀悌吉拍拍他的肩膀,“历史之名,我担之!公为诤友,我记之!将来九泉之下,你我再接着吵!”
  “松田千秋!”
  “在!”
  “罪行彰显、事实无疑、证据确凿、动手吧。”
  “堀君!”
  “堀君!”
  “动手吧!”堀悌吉不理会山本五十六和东久迩宫稔彦王的哀求,转过身去,慨然训话道,“我爱国官兵为国家计、为国民计,今日高举义旗,天诛国贼、讨伐奸佞、廓清宇内,永为历史铭记!”
  “天诛国贼!讨伐奸佞!廓清宇内!”
  随着松田千秋下达命令,大和、武藏、信浓三艘巨舰用460舰炮一共发射了9枚炮弹,“轰隆隆!”,听到约定炮声后,负责现场指挥的柴崎惠次毫不犹豫地命令部队行刑!
  “……
  权贵只晓傲门第,忧国此中真乏人;
  豪阀但知夸积富,社稷彼心何尝思!
  贤者见国衰微征,愚氓犹自舞世间。
  治乱兴亡恍如梦,世事真若一局棋!
  昭和维新春空下,男儿连结为正义!
  胸中自有百万兵,死去飘散万朵樱!
  腐旧尸骸跨越过,此身飘摇共浮云。
  忧国挺身立向前,男儿放歌从此始!
  ……”
  嘹亮的歌声之下,1000多颗人头落地,东久迩宫稔彦王和山本五十六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码头,“昭和维新”以最为血腥的方式强行拉开大幕!
第158章
超级炸弹(1)
  8月11日,正是霍夫曼准备动手去非洲,打算现场观看超级炸弹试验的前一天,科尔发来的电报抵达柏林,标题触目惊心:日本政变,堀悌吉血洗权贵、财阀,东京全面戒严、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虽然科尔掌握的情况并不全面,但多少揭露了“昭和维新”的强力,在第一天干掉1000多人后,堀悌吉并未停手,而是将势力范围持续扩大,包括京都、大阪、横滨、名古屋等主要大城市全面掀起清算高潮,内阁和陆军中枢只能干瞪眼,什么事都办不了,因为第二天发布的公报就让国内总军全部停住了脚步。
  根据堀悌吉的命令,大藏省下令全面销毁4大财团持有的一切国家公债和私人债务,日本国债被一下子砍掉了47个亿,然后又宣布4大财团持有的不动产、股份、企业全面国有化并发卖,大藏省只保留其中25%,紧急发卖的股份优先由在企业上班的员工购买,然后由其他财团分散收购,价值普遍只有3-5成,其余不动产、田地基本也按照这标准进行发卖,唯一要求是必须持有国债才能购买。
  用堀悌吉的话说,日本发行这么多国债,持有的才是爱国国民,应该优先享受,同时又把发卖配套部分钱款拨给陆军,作为遣散总军的慰问金。然后又在第三天发布公告,所有财团在海外持有的土地全部作为陆军军功授田的来源,并暗示其他财团把海外土地交出来——不过会给部分补偿。
  这种半是威胁、半是劝解的话让剩余财团个个吓得魂不附体,连忙照办,甚至有些海外土地持有少的财团深怕“海军大魔王”不满意,把国内土地也交了出来。
  陆军一方面有了军功授田,一方面得了遣散费,且日本全境都在联合舰队舰炮威胁之下,脑子坏掉才和海军继续对着干,所有军官都统一按“帝国军人不打帝国军人”的口径收兵回营,冷眼坐看平时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财阀和权贵们被杀得人头滚滚,甚至还有部队自告奋勇配合海军搜索漏网之鱼,大多数吃瓜群众则纷纷表示:管我鸟事!
  看着“海军大魔王”这称号,霍夫曼也不禁摇头,他对日本历史有不少了解,知道战国时期织田信长曾被人称为“第六天魔王”,现在魔王称号再现,可见堀悌吉如何凶名远扬。
  霍夫曼无奈地摇头:“日本这民族真是太奇怪了,杀自己人比杀敌人还狠,我以为我算很理解堀悌吉了,没想到还是看不透、看不清,他这是在断自己的后路啊!”
  凯特尔耸耸肩附和道:“谁说不是呢,中国人也差不多,东方民族都这个德行……听说他们南北两个政府的武装在日本撤退后不断打仗,另外还有说要配合俄国人去占领中国西北省份……这些消息都传到中亚了。”
  “随便斯大林去折腾,我们不参与。”霍夫曼微微一笑,“俄国人还是不死心,这样也好,在这些地方多消耗一点力气就会在乌拉尔这里少消耗一点力气。他不是想要阿富汗嘛,倒是多派点兵去打啊,看关东军会不会北上踹他的屁股。”
  “关东军真要北上?”
  “错不了的,科尔已打听到消息了,关东军出兵部队和物资已在整顿中。”
  施佩尔忽然插话:“元首,日本方面还表示如果我们有兴趣,可用他们欠我们的债务购买一些日本企业,以军工、造船为主,不过最高比例不能超过25%。”
  霍夫曼苦笑:“平时听着蛮诱人,现在我不敢,谁知道日本以后会变成什么样,万一其他日本政治家以为是我们在背后唆使堀悌吉,绝对影响日德关系大局,这个大局比一点点军火债要值钱多了。”
  “那要求我们配合取得新西兰并要求澳大利亚交付赔款的意见怎么样?”
  “具体什么想法?”
  “第一,新西兰由日本全部占领,民用动产可由新西兰人带走,非民用动产和其他不动产确保完好无损归日本;
  第二,澳大利亚赔款200亿美元,交出所有3000吨以上的船只和军队重型装备,包括解除驻澳大利亚美军的装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