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9/656

  雍仁脸上一阵抽搐,对方这句话明着是否认,实际上是肯定——叫改革派也好,叫皇道派也罢,反正阵营已搭建起来了。
  “这与我有什么关系?”雍仁反问道,“我既不能表示赞同,也不能表示反对,甚至连公开意见都不能表达……你们莫不是忘了,我到现在这样子,就是拜尔等所赐。”
  226兵变中,为了拉虎皮做大旗,维新部队喊出了“秩父宫是我们的首领”这句话,一度还表示要拥立雍仁,实际上他事先根本与这些部队没有合谋,顶多就是会见过一些皇道派人物而已,但就是因为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最终让裕仁甚为忌惮,一直严格约束雍仁,差点就要上升到软禁的份上。
  “殿下,当然有关系,难道高松宫殿下没有说么?”
  “说什么?”
  “堀君的改革有一条,要强化皇室对帝国征服版图的控制力,他觉得由您出任印度总督是极好的……”
  这句话当场把雍仁震得从地上跳起来!他眼睛赤红,死死盯着小畑敏四郎,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尔等欲打内战乎?”
  “殿下何出此言?难道您会反对陛下?”
  “不行不行,我不能这么干,干了我就是千古罪人……”
  “您别着急,我话还没有说完,高松宫殿下可出任南洋总督,等三笠宫殿下年岁更长一些,出任南太平洋总督也未尝不可。”
  不听这些还好,雍仁一听更慌了:“分封?这更是祸乱之源,历代分封哪个有好下场的……”
  “如果不分封,这些地盘就保不住了。”小畑敏四郎叹了口气,“殿下是明白人,我也不藏着掖着说话,目前陆军藩镇态势已成,靠换人、靠换兵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会考虑自身利益,军人也是人,也有心腹,也有手下,也有一摊子利益,唯独皇族总还算一家人,代天子牧守一方最为合适,陛下信不过他手下大将,难道还信不过自己手足兄弟么?”
  这句话雍仁无力反驳,难道他能说皇族也有野心,也盯着东京这个帝位?那岂不是不打自招?所以只能沉默以对。
  “堀枢密在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削弱皇室影响力,今后皇族中将退役,不能担任首相,可皇室成员这么多,军不能管,首相不能做,自然也要安排合适去处,去地方镇守是不错安排。”小畑敏四郎娓娓道来,“帝国版图现在这么大,如果都当成本土对待,光靠东京发号施令根本管不过来,分而治之是最恰当、最实际的选择,才能保持长治久安;倘若将其当成是殖民地一般对待,要不了几年就会因为当地心怀怨恨而分崩离析,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堀君为避免这个下场,奠定帝国万世基业,设计了一套特殊朝贡体系,诸皇族分封之地就是特殊朝贡的体现,只有皇族坐镇当地,才能震服四夷。”
  雍仁叹了口气:“您知道的,中国自汉代分封以来,皇室下场一直不太好,汉代有七国之乱,晋代有八王之乱……”
  “殿下顾虑没错,但殿下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历代分封,都是裂中国之土而行封建,故宗室怀有不臣野望,一旦枝干强弱逆转就有大变;日本分封,是裂非日本之本土而行封建,若殿下出任印度总督,您所能依靠的还是本土派遣之兵,这些官兵基业在本土、家眷在本土,如何肯为殿下取东京之大位?殿下要将印度实力纳为己用,至少要将治地本土化,至少要引入本土子民巩固之,这就是个漫长过程……不怕殿下有雄心,就怕殿下没雄心。”
  小畑敏四郎说的很隐晦,但雍仁马上听明白了:分封到印度后,只有先把印度发展起来,让印度上下日本化他才可能有机会对抗本土,如果印度始终是殖民地或委任统治地,是不可能支持他这种野心的。
  “倘若这一切成真……岂不是……岂不是……”
  “堀君认为要想化远方之地为日本之地,没有100-200年根本办不到,那时候别说是他,连他孙子都是一团骨灰了,何必操心以后之事?后世之烦恼就让后世之人去解决,子孙们肯定比我们聪明……即便如家康公这种雄才大略的人物,难道还管得着几百年后的奉还大政?”
  “先生说得没错,可惜我才疏学浅,现在又是病躯之体,实在有心无力。”
  小畑敏四郎微微一笑,他知道雍仁听进去了,否则也不会改口称呼“先生”,不过这种事毕竟非同小可,肯定要多斟酌一番,他也不再逼雍仁,而是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告辞:“殿下不宜妄自菲薄,可以多考虑考虑,微臣先告辞了……”
  从御殿场离开后(富士山附近),小畑敏四郎连夜赶赴东京向堀悌吉汇报情况:“见到了秩父宫殿下,不出堀君所料,动心是动心了,不过顾虑很多,不敢奋力一搏。”
  “这是自然,即便没有这个顾虑,你我初次上门去劝说肯定也是要拒绝的,他没把你赶出来,已算是极为客气了……”
  “那么,这件事可为?”
  堀悌吉微微摇头:“没这么简单,二重桥这位盯得很紧,据说因为我上次去探视了一次,木户大臣挨了一顿训。”
  小畑敏四郎忽然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原来堀君老谋深算,我等不如。”
  旁听的伊藤整一没想清楚其间的奥秘,还在纳闷,一旁的山本五十六已在叹息:“这样打草惊蛇、故弄玄虚,今后历史会怎么看待我们?”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两句打哑谜的话一说,伊藤整一终于明白过来了:所谓限制皇室影响、推行亲王分封实际是堀悌吉的策略,目的就是要引起裕仁的焦虑和暴躁,一旦心态失衡,二重桥里这位就可能做出一些动作来,到时候利益交换也好,反攻倒算也好,就师出有名,如果像现在这样不温不火地互相僵持着,舆论反倒对堀悌吉不利。
  到这时他终于想起当初堀悌吉为什么要和伏见宫博恭王顶着较量“军制改革”、“飞行员可为军官”,这些议案如真要切实推进,其实完全可以慢慢来,但堀悌吉为激化矛盾故意一拥而上、直接硬打,逼着伏见宫博恭王忙中出错免去堀悌吉的职务——这就捅了舰队上下的马蜂窝,把人心全逼到堀悌吉一边去,就连原先铁杆的舰队派近藤信竹等人也认为伏见宫博恭王办事不妥;等伏见宫博恭王让及川古志郎接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等于是把最后爆发的导火线给点燃了,再不“天诛国贼”才有鬼了。
  表面上看是堀悌吉被逼到墙角的无可奈何之举,实际上完全是他布置好的圈套,就等你忍受不了要发作再把你一锅端掉。
第149章
昭和维新(16)
  现在这个局面,如果裕仁继续装聋作哑,堀悌吉哪怕再权势滔天也不敢废帝或者限制皇权,可如果裕仁先出手且又失败呢?那博得同情的堀悌吉反击起来就从容得多了……
  串联三个亲王分封不管是不是真有这回事,首先就会刺激到裕仁敏感的神经,然后就会让局势彻底爆炸。
  “您觉得陛下会怎么想?”
  “怎么想?”堀悌吉微微一笑,“他会去找你的好学生……”
  “武田攻?”小畑敏四郎微微一笑,“他的想法和作风我很明白,典型的大阪商贩之后,除非特别有利,否则不会下大本钱。”
  “放一个筹码就够了。”
  “什么筹码?”
  “继宫殿下入伍参军。”
  小畑敏四郎脸色一僵,愣了好久,随即缓缓地点头。
  形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局面已非常微妙,武田攻所在的近卫师团绝对是其中的关键点,这道理海军派看得出来,陆军中枢看得出来,二重桥方面也看得出来。
  但要拉拢武田攻可不容易,他脑门上贴了铁杆印度派的招牌,老师又是皇道派“余孽”,本人治军得力再加上还得到海军支持,算是一颗相当有分量的棋子;要废掉这颗棋子也很难,石原莞尔用破格提拔参谋次长来引诱的策划已完全失败了,如果再断然下令换掉武田攻的位置,那就是等于直接和印度系、海军系翻脸,这种马蜂窝石原莞尔现在是不敢捅的。
  但堀悌吉刚才的策略也是一个解决办法,按照日本皇室惯例,皇子一般年满10周岁要去陆海军当兵,这种当兵是有象征意义的,一方面显示皇室与军队的亲近,一方面让皇子从小接受严格的训练,参加陆军的话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加入近卫师团。不过由于明仁这个皇子来得太不容易,出生于1933年的他在2年前已年满10周岁了,裕仁依然舍不得让他去当兵,因此一直就拖到现在。
  按照堀悌吉的说法,倘若裕仁现在下令让明仁去近卫师团参军,甚至更进一步,直接拜武田攻为老师——这种荣耀武田攻是拒绝不了的,那现在这个局就破了。
  小畑敏四郎沉思片刻后也有点焦虑:他是武田攻的老师不假,一旦武田攻成为皇太子的老师,事情就有些棘手。左思右想后找不到破解之法,只能无奈叹气:“万一出现这个局面,不知道堀君有何应对之法?”
  “顺水推舟即可。”
  “顺水推舟?”
  “拥立之功大如天啊……”堀悌吉微微一笑,“武田攻不是大阪商贩之后么?他一定清楚,一笔投资是几十年后见效好还是现在见效好!”
  “啊!”小畑敏四郎怔住了,他当然懂堀悌吉的意思:一旦二重桥以皇太子之师、未来帝师的地位引诱武田攻,那海军派和印度派完全可以将计就计,直接把裕仁废掉代之以明仁,现在就坐实帝师的位置岂不是比等待几十年更好。
  “陛下春秋鼎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维新以来,尚无先例……”
  “所以有改革派、有保守派,谁挡在改革之前,谁就是改革之敌!”
  “堀君……”一旁的山本五十六实在听不下去,“慎言啊……你现在地位功绩,已是前所未有,即便不急流勇退,也要考虑身后名。”
  “山本君,我现在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只求大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伊藤整一肃然起敬:“愿随长官建功立业。”
  “堀君,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山本五十六却一边摇头叹息,一边告辞了。
  “山本君他?”小畑敏四郎有些疑惑,山本和堀悌吉显然不是同一个想法,堀悌吉为什么还要找山本商议?
  “没关系,他的话不要放在心上。”堀悌吉仿佛看出了小畑敏四郎的困惑,“现在是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争取最大多数人的同意,如果我连山本君都不能团结,我还能团结谁?再说,事态并没有恶化到这一步,我只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已,陛下也好、山本君也好,都没有明确反对改革,他们或是担心步骤太急、步子太快,或是认为部分条款不妥,我也没说我的想法全部是对的,也存在摸索、改进、讨论的空间,但有一点不容讨价还价——这些都是改革中的问题,可以一个个解决,不能以这些困难和不足为借口拒绝改革!”
  还有一点堀悌吉没有明确说出口:他定的策略都是后发制人的,他只说要改革,也提出了明确纲领,但并不是说这种纲领是不能变通的,更没有把纲领完整公布过,如果有人愿意跳出来,他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显示决心。
  皇族分封也好,行废立之事也好,都是一种假设——谁要是完全当真,谁就是天底下最蠢的傻瓜。
  众人退走之后,松田千秋禀告了秘密消息:“听说木户大臣在各财阀之间奔走,要求他们收敛行为,配合中枢,不要与您捣乱,还表明这是陛下的意思,要相忍为国。据说财阀们多有不满,但最终还是决定服从上谕。”
  堀悌吉微微一笑:“这是正话反说,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您打算怎么办?”
  “明天海军省会上提案,提请削减军费……海军先行!然后公布第二批军功授田名单。”
  “快!快!跟上!跟上!”陆战一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站在船边声嘶力竭地大喊,远处是一串跑得比兔子还快的美军官兵。
  就在堀悌吉紧锣密鼓加快步骤时,小泽已率领联合舰队主力浩浩荡荡地向所罗门群岛方向扑去。艾森豪威尔在从提供前出预警的潜艇处得知联合舰队主力南下、还有登陆部队跟随的消息后立即做出果断决定:从所罗门群岛撤军!只要人员,其他物资、军备一概不要。甚至为避免引起日军警觉,也只要求部队秘密销毁部分军资、对永备工事等不要求加以爆破处理。
  为加快撤军,不但澳大利亚所有的运输机全部利用起来,就连澳新海军最后剩余的那点家底和其他快速运输船也利用起来,一时间颇有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味道。
  收到撤退命令的陆战一师大喜过望,感觉大家都像从地狱门口捡回一条性命似的——联合舰队主力炮击瓜岛的阴影犹在,再来一轮可真要全体发疯了。范德格里夫特少将下达的命令还要干脆,所有军资能搬上汽车的全部上车,然后一律沉没在浅海,其他人员他统统带走。
  到7月2日,小泽率领南方军发起进攻之时,所罗门群岛的几个主要大岛——包括瓜岛、布干维尔岛、蒙达岛上将近3万余澳、新、美联军大部撤退,只有少部分最后撤退批次的倒霉蛋被日军咬住,而想出沉海命令的范德格里夫特果然英明果断,干脆利落地撤走了全部人员。
  如果是以往,华盛顿说不定还会对不战而逃的命令颇有微词,但现在连麦克阿瑟都放弃了顽抗到底的态度——留在岛上被日本人抓住的话到时候又是4000美元一个,与其军资、人员都保不住,干脆还是先把人员撤下来吧,现在夏威夷岛上的俘虏和平民还赎买完呢。
  看着兵不血刃就占领所罗门群岛,小泽并无多少高兴之情,留下部分部队接受物资外,其余主力立即向新喀里多尼亚扑去。
  “长官,舰队发来战报,美军放弃所罗门群岛一线,全力退守澳新。”
  堀悌吉眉头一皱,显然有些意外:所罗门群岛是澳新前沿阵地,美国人说不要就不要了?一群得知消息的将领都在肆无忌惮地嘲笑美军,想当初联合舰队西征之时,所罗门群岛各岛守军可是打到全军玉碎为止的,甚至为了拼美国军舰,大西泷治郎还把训练成军的樱花部队都拉过去发动自杀袭击,现在反过头一打,美国人居然不战而退,这个战斗意志实在是太差劲了。
  “缴获情况如何?”
  “缴获了部分军资和装备,还有部分被敌军事先破坏,另外还有部分沉海,正在试图打捞。”松田千秋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小泽大将没有迟疑,主力已扑向新喀里多尼亚了。”
  堀悌吉点点头:“缴获的军资归南方军,装备分出一批给关东军,作为海军对他们的支援,电请梅津大将继续整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