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656

  “先别说能不能瞒过德国人。就冲这条270号命令,你们就不可能回去,现在连俘虏都不可原谅,更别说加入俄罗斯解放军反过去又投降的人——除非你想下半辈子一直呆在内务部的监狱里……”
  几个士兵失声痛哭起来:“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我们也不想当俘虏啊,我们也不想的啊!”
  一个老兵说到激动处,“呼啦”一下子拉开自己的衣服,露出前面肚子上两个触目惊心的伤口:“您看,一个伤口是前年打芬兰人留下的,这个新一点的是去年留下的……我的伤口都在前面的,我不是逃兵啊!我是负伤了才被敌人俘虏的,我没有对不起党,更没有对不起斯大林同志啊……”
  看着他嚎啕大哭的样子,所有人都难受起来。
  “那……”很多人迟疑着,有人插嘴道,“算了,还是拒绝德国人吧,总不能掉转枪口去打红军弟兄,上面的混蛋不是人,可下面还是和我们一样的大头兵啊,我下不了手。”
  “长官,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我们听您的。”
  “对,科诺诺夫是个好长官,主意也多,我们听他的,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科诺诺夫没多说什么,只用低沉的口气补充道:“德国人让我们给他们卖命,答应战后给我们分土地……”
  “德国人有多的土地分给我们?”
  “当然不是,用的是俄罗斯的土地。”
  “俄罗斯哪有多余土地?”
  “你傻啊……”
  “你是说?那些集体农场的土地?”
  科诺诺夫只开了口头,下面已经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开了。
  “你们猜的基本都是对的。”科诺诺夫叹了口气,“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战俘营里那些非俄罗斯族的兄弟去哪里了?”
  “去哪里了?”经过科诺诺夫的提醒,众人才回味过来,是啊,战俘营以前很多其他族的,现在只剩下俄罗斯人了。
  “他们回国当兵分田去了……”
  “回国?分田?”
  “德国人支持他们搞独立,还答应他们解散集体农场,土地按家庭或人头分配,愿意参军打斯大林的先分配——这不是宣传,这是事实。”科诺诺夫叹了口气,“先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接下来是白俄罗斯、乌克兰、哥萨克……最后是轮到我们了。唯一有区别的是,他们的地盘已经由德国人占领了,所以分田什么的立竿见影,我们的地盘还在斯大林和红军手里呢。”
  “他们能干,我们为什么不能干?长官,我们也可以搞革命……嗯……革命,革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的命。”
  “长官,我们也建个党吧,就叫俄罗斯革命党怎么样?您有文化,又是军官,可以做党中央主席,我们就是您手下的兵,将来也不要您给我们封官,给我们每人一块土地就行……”
  “是啊,是啊……”众人鼓噪起来,情绪十分高涨。
  “党主席有人了,是弗拉索夫中将,今天来的是他的手下。”
  “啊!”大家目瞪口呆,有人终于想起这个名字来了,“那……那是原来的集团军司令员。”
  “干了!中将都干了,我们有啥舍不得的?不就是一条命么,斯大林要我们的命,我们也要他的命!”
第023章
新欧洲(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科诺诺夫挣扎许久并最终决定站出来之后,他目前所在的第289号战俘营很快也全部站了出来,而得知他站出来的消息后,除去少数人,被关押在其他俘虏营、科诺诺夫原先所在的160师人马也纷纷站了起来,两者总人数加起来接近3000。
  济科夫对此很满意,连弗拉索夫的德国联络官施文因格尔少校也惊叹于这个中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鉴于他的价值和能量,弗拉索夫不但亲自接见了这个过去的部下,还给他晋升了一级军衔,科诺诺夫从中校变成了上校,并得到了如果组建第4个步兵师他将担任师长的许诺。类似势头如星火燎原一般在俘虏营扩散,拥有3个师编制的俄罗斯解放军基干就很快就建立起来。其中第1师由原苏军第389坦克师师长谢尔盖·布尼亚琴科上校任师长(副师长系科诺诺夫),辖有18000人,包括一个炮兵团、一个反坦克炮兵营、一个工兵营。第2师师长是原红军旅级政委兹韦列夫上校,第3师师长是原苏军少将、步兵军军长米哈伊尔·沙波瓦洛夫。
  除上述兵力外,俄罗斯解放军还编列了一个预备旅、一个反坦克旅、一所军官学校和自己的空军大队——德国人把80多名驾机投诚的苏联飞行员组成了一个由原空军上校维克托·马尔采夫指挥的战斗群,该战斗群主要由原苏军大尉、曾经的苏联英雄贝奇科夫指挥的战斗机中队和由原苏军上尉、曾经的苏联英雄安基列夫斯基指挥的夜间轰炸机中队。
  组建俄罗斯解放军并不是孤立事件,在所有德占区范围内类似这种行动均在扩散:
  按照历史的轨迹波罗的海三国原本是只组建党卫军师的,但现在霍夫曼既然承诺给他们独立地位,这三个国家的国防军部队也组建完成了,包括立陶宛第1师,爱沙尼亚第1师,拉脱维亚与德国关系最为密切,早在利沃尼亚骑士团时期就列入日耳曼势力范围,因此成立了2个师,即拉脱维亚第1和第2师,而蔡茨勒介绍给曼施坦因的骑兵将军冯·潘维茨则成功地将各个哥萨克团捏在一起组建了哥萨克第1师。
  整个行动的高潮在于乌克兰,巴巴罗萨开始后,以斯捷潘·班杰拉为首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就在利沃夫建立了独立政权,但仅仅过了几天就被党卫军勒令解散,希姆莱希望扶持以安德烈·梅里尼克为首的另一个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取代班杰拉的地位,因为他认为前者更听话也更容易掌握,但问题是他们在乌克兰人中没什么威信,受到欺骗的班杰拉人马反过来组建了乌克兰游击队,这支游击队不仅同德国人作战,而且还同苏联游击队作战。
  霍夫曼的做法比希特勒激进得多,让乌克兰自治乃至独立都是他能够接受的,因此班杰拉得到了重新出山的机会,霍夫曼还让人找到了与乌克兰两派民族主义组织都有密切关系的帕维尔·尚德鲁克出面组建乌克兰解放委员会并签署了共同协定:双方商定支持乌克兰独立、组建乌克兰国防军并解散集体农场,按人口进行土地分配,作为代价,乌克兰将来需要在西部边境划出10-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安置德裔俄国人(在德国控制波兰后已直接与乌克兰接壤,乌克兰失去的土地从未来俄罗斯那里找回来),同时在战争期间每年为德国提供300万吨谷物。很快乌克兰国防军第1、2师组建了起来,按照乌克兰人的想法,至少要组建5个师才够用。
  “元首,您真的认为这样的政治安排和这些军队有用?”在柏林的元首办公室里,霍夫曼正在听取凯特尔元帅有关东线情况的汇报,在汇报的尾声,对方忽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当然有用。”霍夫曼笑道,“别的不说,光乌克兰一个国家只要经过一年丰收,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充沛的农产品——如果你占领乌克兰,你能让乌克兰农民有动力为你耕种?”
  “可我听到了下面太多抱怨声,说您对俄国人过于宽大,我们辛辛苦苦和布尔什维克打生打死,结果什么都没捞到,反而是这些国家借着德国人的庇佑独立了出来,又是土地分配,又是组建军队,连武器都是从我们缴获的部分中划拨的……另外……”凯特尔吞吞吐吐地说,“党卫队方面也有怨言,说您对这些劣等民族给予了太多的同情。”
  霍夫曼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凯特尔,这不会是你的真实想法吧?如果是的话可就太可笑了。”
  凯特尔顿时涨红了脸,他很想说不是,可他的表情做不了伪,上面明明白白写着他也赞同至少是部分赞同这种观点。
  “没错,我是让他们都独立了,但这不说明任何问题。他们的地位是脆弱而不可靠的,全有赖于我们的扶持。”霍夫曼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忽然转过头问凯特尔,“你认为光凭我们一家能干倒斯大林么?”
  “当然可以。”
  “能干倒丘吉尔和斯大林的联手么?”
  “应该也行。”
  “那能干倒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共同联手么?”
  “这个……”凯特尔陷入了迟疑,半天后才吞吞吐吐地回答,“我认为也可以。”
  “你没说实话……最起码,你眼底流露出来的神情告诉我你没说实话。”霍夫曼调侃道,“如果你去演戏,你不会是一个好演员,更成不了一个高明的骗子——因为你说谎话的时候连自己都骗不过。”
  “元首。”凯特尔不服气地辩驳道,“在过去几年执行各种各样的方案时,绝大多数人包括总参谋部的那些人都认为办不到,可结果不都是成功了?我相信在您的领导之下,我们一定……”
  霍夫曼摆摆手制止了凯特尔的继续发言:“亲爱的元帅阁下,你能这么想我很欣慰,这说明你对过去几年我们的成功经验是认真思考且做过总结的。你刚才说的这些话我也认为是因为你考虑了我的领导因素。但领导能力不是万能的,他可以弥补一些实力上的差距但不能永久地代替实力本身。你或许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头雄狮率领的羊群能够战胜一头绵羊率领的狮群,可你有没有想过,雄狮率领的羊群能战胜同样是雄狮率领的狮群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这三个人,无论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如何,在我心目中他们都称得上是雄狮,是完全可与我相提并论的人物。他们比张伯伦、贝当或者别的政治人物都要强得多,而美国的国力不用我说你也应该会很清楚。”
  凯特尔机械地点点头。
  “基于战争已完全全球化的现实,我们要拼命扩充自身的力量——无论这种力量是军事的、经济的还是政治的。”霍夫曼举例道,“让这些国家组建军队与俄国人斗个你死我活不好么?让弗拉索夫组建反布尔什维克力量与斯大林斗个你死我活不好么?关在战俘营里我们要花力气看着他们,花粮食养活他们——为什么不让他们干点有益的事情。”
  凯特尔继续若有所思地点头。
  “和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机会有的是——但那是下次战争的任务,这次大战我们的目标就是统一德意志民族,组建在德国领导下的、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新欧洲。我们的事业很庞大、很雄伟,他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从对波兰的战争开始我们已打了三年多的仗,而美国的战争动员还不到一年。假如我们在大战开战之前就已拥有目前的势力范围并经过20-30年的发展,我们的力量会膨胀到何种程度?”霍夫曼提点道,“不要为这些小国家伤脑筋,只要我们保持目前的地位与实力,他们不敢生出二心来。另外我这些举措也是做给西欧一些国家看的——如果我们连已占领的俄国土地都能让他们重新恢复独立并走向共同协调,他们有什么理由怀疑我组建欧洲联盟的动机呢?有什么理由害怕德国会吞并他们的领土呢?”
  凯特尔申辩道:“可这样我们的牺牲就太大了,大家感情上转不过弯来。”
  “这是投资,不是无偿的。”霍夫曼笑道,“这些国家会参与对俄作战,现在不是已组建了那么多师级部队了么?为捍卫自己的主权与自由,他们必然会选择与布尔什维克和斯大林斗争到底。我们在经济上也会有额外收益,我们给他们的支持和武器他们都会用农产品和各种资源回报我们——请记住,让他们为自己作战比为作战要强得多。我可以和你打个赌,同样是原苏军的这些部队,经过改造后他们的战斗力会让你大吃一惊。”
  “但愿如此吧。”凯特尔喃喃自语道。
第024章
新欧洲(下)
  “至于劣等民族……”霍夫曼斟酌着用词,“关于雅利安人最优秀、最高贵的观点我从未动摇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民族就不应该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时代变了,你们的观念也要跟着转变。占领、控制一个国家的领土目前是最愚蠢的作法,那意味着你不得不与充满敌意、永远没法和你一条心的民族打交道。
  就像俄罗斯领土虽大,地域虽广,但很多民族的力量却不能为他所用——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多少年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想着独立,硬要把不属于本民族的领土强行捏合在一起只能是分崩离析的下场。还记得奥匈帝国么?哈布斯堡控制了如此多的民族和领土,他们战败后却再也没能像我们一样恢复过来。除非我们有能力把那里的人口杀戮一空,否则直接吞并绝不是高明的办法。很可惜啊,像美国人这样肆无忌惮灭绝印第安人的机会已永远地没有了……”
  “劣等民族”说法云云的国防军其实是不太赞同的,虽然军官团对霍夫曼在目前东线推行的政策很不理解,但撤退盖世太保、减少乃至根绝清洗的做法他们是举双手赞同的。凯特尔点点头算是认可了霍夫曼的想法,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依然在努力消化这些信息。
  “我下一步的做法可能会让你们更难理解,我已让外交部对贝当元帅发出照会:提前遣返15-20万法国俘虏,法国政府可以此为基础恢复一些军事力量,如果他们需要我们还可以将部分缴获的法国武器返还给他们;目前我们所占领的军事分界线将再往回缩一点,包括巴黎在内的一些领土可提前归还给法国政府,法国人可以将首都从维希搬迁回巴黎;我们将戴高乐组织定义为法国叛乱组织,其行为不视为法国官方行为,我们可以协助法国政府抓捕该组织成员;我们将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在法国开展军事和民用产品订购,帮助法国增强经济实力;我们还可以承诺在战争结束后保证法兰西领土与主权完整(阿尔萨斯和洛林本就是传统德国区),如果法国政府愿意对英美作战,我们还可以承诺帮助他们恢复被英美夺取的殖民地。”
  凯特尔心里一惊:“元首,您这是……”
  “我要换取法国人的三大承诺:第一,在这场战争中允许我们在法国及法国控制的领土范围内自由调度军事力量,但我们承诺不干涉法国内部事务;第二,法国要付出一些经济和军事上的代价;第三,法国人要首先响应并加入新的欧洲联盟。”霍夫曼说道,“经济上的代价还在细谈,军事上我主要想获取法兰西舰队部分舰艇的控制权。”
  “元首,我个人认为哪怕我们不让步,贝当元帅也不敢拒绝我们的要求。”
  “他是不会拒绝,但如果我们那样做的话,贝当元帅的威信就完蛋了。”霍夫曼解释道,“维希政府目前是能够被法国人普遍接受而且愿意对我们友好的法国政府,对这样一个政权我们应给与合理、充分且有效的尊重。法国确实被我们打败了,可法兰西的人文传承、他的民族特性、骄傲的历史功绩以及庞大的人口数量注定他不会永远在我们脚下匍匐——这可是出过太阳王和拿破仑的国家,你能暂时打败他,但不能永远征服他。”
  “可是,元首。”凯特尔迷惑不解,“这些事情战后着手做也来得及,为什么您现在这么着急?”
  “不是我急,而是快来不及了,刚才这些照会是前期我们的谈判代表与法国总理赖伐尔私下接触后才初步达成的——美国人已准备在北非登陆了,你难道希望看到那里的法国人掉转枪口打我们?”
  “达尔朗海军上将会选择这样做么?他不是还准备承接贝当元帅的衣钵?”
  “没有外力入侵达尔朗或许会保持中立,但你以为他能经受住美国人的压力和诱惑——特别是后者,如果美国人说只要达尔朗加入盟军他们就支持他为将来的法国首脑,你认为他会不会动心?”
  “他们不是扶持戴高乐么?”
  “所以我一直说,高级将领特别是上将以上的将领一定要加强政治学习。”霍夫曼用恨铁不成钢的口气说道,“戴高乐是丘吉尔的应声虫,美国人不会喜欢他,他们也需要挑一个代表他们在法国利益的人物,在美国人眼里达尔朗远比戴高乐更有价值也更听话。”
  “这消息可靠么?”凯特尔急了,“美国人来多少?什么时候来?我一直都不知道确切消息。”
  “约德尔清楚,预案他应该已完成了。美国人登陆初期可能会有3-5个师,快的话下个月就来。”霍夫曼嘴角露出微笑,“腿长在美国人身上,我没法阻止他们来,但我可以想办法让美国人付出代价。”
  凯特尔忽然想到一件事:“这么说来,前次您答应意大利领袖那些滑稽得有些无耻的条件也基于这种理由?”
  “基于同样的出发点。”霍夫曼解释说,“拉拢法国人是为了对付北非战役和营造新欧洲氛围,整合我们和意大利的工业能力与资源是为了长久作战,协调东线各国家独立与军队是为了增强对苏作战力量——这些情况最高统帅部要传达下去,你们自己首先要努力领会,然后再灌输给中高级军官,你们应当了解更多的信息但又不能造成思维混乱。”
  “是,元首,但愿意大利人能看清楚这一点。”
  霍夫曼自言自语地说:“也不知道维希和罗马方面考虑得如何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