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656

  “中校,看来您和德国人合作得不错。”两个代表打量着科诺诺夫的单独营房和相对齐全的设施,由衷地感叹道。
  “你们才‘合作’得不错。”科诺诺夫特意在合作两个字眼上加重了口气,用嘲讽的口气说道。
  “阁下,我们是来求同存异的,不是和您来吵架的。我们希望您能仔细听我们讲一讲,有些信息您在里面接触不到容易造成误判。”
  “好吧,你们说。”
  “关于高音广播里的宣传您都听明白了吧?”
  “是。”
  “现在有一个机会等着您,您愿意按里面的宣传和要求去做么?换句话说,您愿意掉转枪口与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作斗争么?”
  眼看科诺诺夫直截了当地要拒绝,另一个开口了:“中校。您别着急拒绝,您需要好好想想这一切,不仅为自己,也要为您的手下和兄弟们好好想想,如果您不介意,我们把自己与德国人合作的理由和您交流一下。”
  “好哇,我可以先听听你们的高见。”
  “首先,我们获悉您是在基辅战役中被俘的,您或许不知道斯大林在去年8月16日签发了第270号命令,该命令指出……”
  听完对方的陈述,科诺诺夫脸色变得铁青:“这是真的?宁可无谓战死也决不允许投降?斯大林这是把士兵们往绝路上逼。”
  “还不局限于此。被俘官兵的家属会被视为通敌分子而流放到西伯利亚。我们接到过一份报告,有军官越狱成功逃出了战俘营还费劲千辛万苦找到了友军部队,没想到一听说他有过被俘经历,其他军官差点要枪毙他,被逼无奈之下他又逃回了战俘营。”
  科诺诺夫微微摇头,对方看他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便劝道:“您不用怀疑,这人现在司令部工作,您届时可以亲自问他。”
  “好吧,这算是一个理由,请继续说下去。”
  “第二,不要把与德国人合作看作是多少难堪的行为,事实上这种做法不是我们的独创,我们也是学习过来的。”
  “你是说?”
  “相信您一定看过《列宁在1917》这部电影,1917年列宁从哪里归来的?是谁护送他回来又给予枪支弹药乃至金钱资助的?布尔什维克们是合法选举上台的么?先生,斯大林没您想得那么好,德国人也没您想得那么坏。”
  科诺诺夫却坚决地摇头:“我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就学过程中就系统比较了苏德两国的异同点和彼此关系,对你所说的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你说的第二点算是理由,但打动不了我。”
  “第三点,作为加入俄罗斯解放军并与布尔什维克作斗争的优待,我们绝不会让将士们白白牺牲,恰恰相反,我们有一系列条款向众人宣布,他们包括:
  第一,加入俄罗斯解放军的战俘立即摆脱战俘身份,视为德国盟军部队,接受统一指挥,享受同样补给;
  第二,加入俄罗斯解放军并为之作战的官兵能够依据自己的贡献分得一片土地,在战争结束后生效,今后的新俄罗斯将没有强迫劳动与集体农场,也不会有恐怖的内卫部队;如果他不幸战死,其家属所获得的土地将翻一倍以示抚恤;
  第三,部队按条例进行正常的晋升与授勋,你们将来可以依据自己的军衔、职位和功勋获得额外奖励,奖励将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土地,还有一部分是国有工厂的资本。”济科夫少校的嘴角抽动了一下,“既然阁下对俄国问题有深入研究,那一定能明白第三点理由对社会经济与民众自由的意义,也会真正理解与懂得布尔什维克有关主张与民众根本福祉之间的矛盾。”
  科诺诺夫皱着眉头问道:“这是中将想出来的?”
  “确切地说,是德国人提醒了我们,具体策略则是我提出来的。”济科夫惨然一笑,“实话告诉你您也无妨,我是Н.И.布哈林同志的追随者,曾与他一起在《消息报》工作过。为这件事我坐过牢,在战争爆发前才刚被释放出来,紧接着又被德国人俘获了——您觉得我需要效忠一个因为我赞同某种经济思想而坐牢的政权?更何况布哈林同志的抉择明显更有利于国家和人民——如果您是一个真正爱国者的话!”
  科诺诺夫沉默不语,因为他知道其间的是非曲直,而再往下说就要扯到大清洗、大肃反的事情了。
  果然,济科夫说了第四点理由:“与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作斗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那种人吃人、人与人相互倾轧的政治制度,您是军事院校毕业生,我问您最初5个元帅当中的其他3个呢?您真的相信他们是德国或者别的国家的间谍?我再问您,有那么多被打倒的政治局委员,联共(布)中央委员和军队高级将领,您真的相信他们都背叛了祖国而不是仅仅因为与斯大林的想法和路线不完全一致?”
  科诺诺夫陷入了更大、更深的沉默,他无法欺骗自己——一直以来他都对这段历程深表怀疑,他只是埋在心底不说,济科夫的话勾起了他最惨痛的回忆。
  “关于外国间谍或叛国分子的认定甚至都不需要有真凭实据,只要斯大林怀疑你是,你就完蛋了。”济科夫几乎是怒吼着发泄,“您看到过完善而充分的调查取证过程么?您看到过有正当审判和辩护流程么?我所见过的就是今天有人下一个判断,夜里蓝帽子们(指内务部队)就找上门来了,当你被枪毙的时候你都不知道在哪里触怒了当权者。”
  “好吧,先说说你们打算让我做什么?”
  “俄罗斯解放军第一期将由三个师组成,您将担任第一师的副师长。”
  科诺诺夫苦笑一声,自己原来是团长,现在变成了副师长,似乎也没多大差别,副师长的实权说不定还不如团长。
  “不要觉得您的官职小,中校,俄罗斯解放军的编制和红军编制是不一样的,我们采用与德国人类似的大师制,红军一个师只有5000-6000人,而我们一个师却有1.5万多人。3个师只是我们最初的编制,只要我们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部队将会迅速得到扩充,副师长这种任命显而易见就是下一批师组建时的师长。”
  “你们的要求我都可以考虑,但我有一个条件。”
  “您说。”
  “我需要给他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如果这个战俘营里的大多数人愿意赞同并拥护这种转变,我就赞同你们的意见,否则我绝不赞同,死我也和他们死在一起。”
  “那,好吧。”
第022章
以俄制俄(7)
  几个人走后,一直在旁边担任警戒工作的几个警卫立即涌了进来。
  “长官,这是真的?您准备答应德国人?”显然他们刚才听到了全过程。
  “如果我回答是的话,你们是不是准备这样?”科诺诺夫用手比划了一个砍头的手势。
  “当然不会……您是我们的长官,您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再说,连中将都能和德国人合作,我们为什么不能?”
  “长官,那狗屁的270号命令不是他们故意捏造出来哄骗我们上钩的吧?”
  科诺诺夫摇摇头,缓缓说道:“这是真的!他们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在包围圈里就收到过这份电报。你们知道为什么我选择和师长他们分散突围么?”
  “为什么?”
  “因为他收到电报后还傻头傻脑地想执行这条命令。”科诺诺夫冷笑道,“他也不看看形势,仗都打到这份上了士兵们为自己找条出路不行吗?非要拉着他们一起殉葬?还执行命令?到时候被谁打了黑枪都不知道……当然,还可能是他在我们面前装腔作势唱高调,那样的话我就不得不承认他是位好演员。”
  “长官……怎么说呢……额……我觉得您高估了师长,他没有那样的智慧。”
  “妈的……这混蛋的270号命令。”科诺诺夫说着说着就怒发冲冠,“难道打了败仗是我们的责任?对这场战争我们已完全尽力了,基辅包围圈总共有60多万部队被俘,这难道是其中一支或两支部队作战不得力造成的问题么?上面的人没有哪怕一丁点责任?他们自己指挥失误却要我们一个个扑上去送死……”
  几个警卫默默点头——这才是他们认识的团长,如果他也傻乎乎地只知道机械般地执行上头的命令,到战俘营第一天他们就不会再继续服从他。
  “所以您决定答应他们?”
  “我很难下决心,真的,我脑子现在很乱……”科诺诺夫断断续续地说道,“你们是知道我的,虽然我一直不太得志,但好歹也是中校还做了团长,我也受党教育多年,我对党有感情,我对红军有感情,这种感情不是一下子说断就能断的……上头是有点傻也有点不近人情,可仅仅因为这样就背叛他们是不对的。”
  “长官,您还对那个狗屁的党和军队恋恋不舍?”警卫显然是知道科诺诺夫经历的,“要不是原来的集团军副政委给您说了几句好话,就冲您一直宣扬苏德必有一战的论调,内务部早就想抓您去坐牢了——说您是英美特务,受帝国主义唆使来破坏苏德关系的证据都是现成的。现在好了,我们和德国人真的打了起来,他们现在又有话可说了——那些学习德国技术与理论、主张苏德合作的全是德国特务,横竖都是他们有理,这样的地方有什么好留恋的,换了我是您,到了战俘营第一天我就站出来了。”
  “可是,可是……”科诺诺夫显然下定不了决心。
  另一个警卫劝道:“长官,您也说了会征求大多数人意见,如果大家都赞同,您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大家都反对,那我们就当这事情从没发生过好了。”
  “大家不会反对的。”科诺诺夫忽然蹦出一句。
  “为什么?”
  “听到德国人的条件了么?”科诺诺夫转过身对一个警卫说道,“彼得罗夫,我问你,你当兵之前是干什么的?”
  “我还能干什么,不就是个种地的农民么。”
  “我也是。”“我也是。”其他几个人不约而同地说道。
  “你家里有地么?你呢?你呢?”
  所有人都摇头,谁家能有地啊,革命前不用说,大家都是贫农,革命后也没有地——地都在集体农场呢。
  “嗯,都没有地……如果将来德国人给块地,你干不干?”
  “啥?给土地?”彼得罗夫激动起来了。
  “给多少?给多久?在哪里?”
  “上面种的东西都归我?不不不,我的意思是交完税后都归我?”
  科诺诺夫忽然笑了:“你们看……”
  几个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笑了:“长官,您是军官出身,不知道农民的苦……”
  “我生下来就是军官?我祖上不是农民?我小时候没干过农活?”科诺诺夫反问道,“先别说那条愚蠢的270号命令,光一条分土地就足以让人发疯,你们知道乌克兰人为什么愿意跟德国人走么?因为德国人支持他们独立,还答应他们解散集体农场,土地按家庭或人头分配,愿意参军打斯大林的先分配。”
  “德国人不要他们的土地?”
  “要土地干什么?德国人管乌克兰人收税不就行了?”
  “宁可收税也好过搞集体农场啊。”
  “难怪上头总说乌克兰人不可靠,原来他们一直想分田单干。”
  “谁不是呢……换我是乌克兰人我也这么想。”
  科诺诺夫举起手制止了手下七嘴八舌的议论:“是去是留还是征求大家意见吧,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冒出来呢。”
  战俘们很快围拢了起来,战俘营里没啥秘密可以保留,他们也对刚才那一幕感到十分奇怪,一听科诺诺夫说了这条出路,刚才还叽叽喳喳喧闹个不停的战俘营忽然变得死一般的沉寂,总算科诺诺夫平时威望足够高,还没有人要上来和他拼命,大家都在默默地思考,好半天才有人开口:“长官,这是不是意味我们脱身的机会到了?”
  “你想怎么样?”
  “我们可以先假装答应德国人,等真到了交手时我们就放下武器投降红军——那不就可以回部队了?如果逮住机会我们可以掉转枪口打德国人,说不定还能立下功劳。”
  “你想这样?”科诺诺夫摇摇头,“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很多人疑惑不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