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3/656

  霍夫曼微微一笑:“演习时间就定在5月8日,佩内明德方面对我保证说V6导弹已完成了全部地面试验科目,4月底可正式投入运用,我们就尝试打一打,看谁先把计划捅给美国人知道——做得好我有奖励!”
  众人大笑不已,连里宾特洛甫也在电话另一头附和地笑了起来。
  “关于下一步战争……”霍夫曼沉吟道,“虽然美国人已有所触动,但在我军超级炸弹研制成功前估计不太可能停止,但烈度会进一步下降。”
  “您考虑解决累西腓之敌么?”
  霍夫曼缓缓摇了摇头:“隆美尔元帅告诉我累西腓拥有极其坚固的防线,又有相当厚实的兵力,他需要增加兵力和技术兵器,现在海军又受到很大损失,暂时我拿不出这么多部队给他,我军现在需要进一步向南美和加勒比海增兵,同时海军应派出更多潜艇切断美军运输线,要把加勒比海闹腾起来!”
  邓尼茨元帅毕恭毕敬地回答:“随着各处潜艇设施建设完善,预计4月份我们可投入47条潜艇,全部是最新式的XXI或XXIII型。”
  霍夫曼点点头,对海军的动作表示满意。
  “我打算再次往南美增加2-3个师,把委内瑞拉吃下来,这样南美除累西腓这个孤角,我们就几乎全部控制了,同时还要腾出运力往百慕大上运输技术兵器——那些V4导弹、Me-464+V3导弹组合既然已完全成熟,可进行部署,有事没事往东海岸大城市打几轮——要让法国人知道,他们花的钱是值得的,也让更多国家知道新武器的厉害,特别是纽约、华盛顿、费城这条城市链、美国东海岸的造船厂、军用码头、兵工厂、大型工业企业可进一步打击,借口是报复美国当初对德国的无差别空袭。”
  凯特尔追问道:“假如有人要买V4导弹的技术,卖么?”
  “卖,怎么不卖?1200公里射程的V4火箭连同V2火箭,技术转让费240亿马克,可以给买家提供实弹射击机会,他们想打哪我们就打哪,让他们在百慕大上有操纵放烟花的机会……”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元首够狠,连威慑弹都准备找人买单。
  “下一步重点不是攻城略地,而是要破坏美国人的持久作战能力,摧毁其抵抗意志,等待威力巨大的V6火箭、超级炸弹成熟,我们再和美国人彻底摊牌。”霍夫曼沉吟道,“我决心在今年年内结束战争,不过短期可能还要再和美国人打打谈谈,我的心理预期除现有控制区域外,加勒比海4大岛我们要拿到3个,纽芬兰必须控制在伦敦政府手里(欧洲部队享有驻军权),另外要额外给意大利人一点补偿——这次加勒比海战役他们损失比较多,齐亚诺首相虽然不说,但在电话中委婉地表达了这个意思,要给意大利人一个面子,帮助他稳固在内阁中的权威,这对将来欧洲局面有好处,我看就在加勒比海多划一点领土;至于法国嘛,送他们一条虎式生产线和虎式坦克,另外印度支那南部事我们一定会负责到底。”
  施佩尔见霍夫曼心情还不错,便道:“今年以来,原油产量比以往有更多产出,是不是可进一步放松能源供应控制,确保更多能源用于民用和普通工业?”
  “如果条件允许,民用燃油也可再释放一些,西欧各国同等参照——重点把大城市交通完善起来,现在巴黎、罗马、柏林私人轿车都搞不到油,街道上空荡荡的,这不利于体现国家形象,可以有计划地投放一批,恢复市面繁荣,出租车用油不再限制,敞开供应。”霍夫曼道,“我承诺将来德国普通家庭至少可以拥有一辆小车,连油都供应不上,这承诺就没法兑现,那些产坦克、产飞机的工厂也就没办法真正转产汽车。”
  当然,放开民用原油绝不等于只有汽油,其他石油产品,比如让女人为之疯狂痴迷的长筒尼龙袜就是用石油为原料生产的,德国照样有这个技术,现在正好让那些化工厂逐步转产。
  德国如野马脱缰般的财政赤字终于得到了控制,进入1945年,虽然船台上的军舰建造超过以往历年,但由于陆军军费缩减特别是东线停战并大撤军后军费急剧压缩,赤字正以缓慢的速度在下降——现在德国政府收支居然出现了盈余,这是个让人非常欢欣鼓舞的信号。
  总动员体系虽然名义上还没有废除,但很多地方已经突破了,比如三班制逐步变成了两班制;消费型工业开始重新恢复——不可能全部回到战前;物资管制进一步减少,自由市场上的供应量开始丰富,民众可以用马克或者马克债券进行自由购买,物价涨幅控制在能够容纳的范围内,甚至各城市的灯火管制也在进行放松,以前一到天黑就管制,现在允许使用到夜间11点,坐飞机看下去可以看到繁星点点——这是整个欧洲在医治战争创伤、逐渐恢复元气的象征。
第114章
和战之间(5)
  总统病房里,看着面容憔悴、神情沮丧的杜威,杜勒斯除了摇头叹息,一点有用的办法也使不出来。
  探望之前他已先和医生们详细了解过病情了,得出结论:杜威身体整体没有大碍,也不存在器官性病变,关键还在于精神打击,这造成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杜威表现出来的包括头晕、头痛、昏倒等一系列病症都是因为过强的刺激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很简单,或者不要让病人接触大喜大悲的消息,住院几天让神经松弛下来就好;或者病人自身的神经迅速坚韧起来,能适应更多消息刺激。
  医生寻常首选肯定是前者,但这个病人目前是一国领袖,他不能简单地考虑医学问题,还必须考虑政治问题——能被派遣前来给总统看病,哪个不是久经考验?
  倒是阿诺德的问题比杜威严重得多,医生认为他的心梗已不适宜再继续待在激烈的一线了,万一再来变故,这位空军首任司令官就得死在岗位上。杜勒斯点点头表示明白,但他也知道短时间内阿诺德的位置还动摇不得,因为斯帕茨无论威望还是手腕,尚且比不上阿诺德——后者勉强还可以和陆海军一把手平起平坐,斯帕茨完全就是受气包,是陆海军的出气对象。
  但他一时半会也不敢让阿诺德重返一线,空军的惨重损失阿诺德其实不太清楚,斯帕茨善意地撒了谎——一方面夸大战绩说基本歼灭德军主力舰队,一方面又缩小本方损失,要是把空军有经验的机组目前只剩2000组不到的消息告诉前者,只怕阿诺德直接就能蹬腿挂了。
  本着“丧事当喜事办”的参联会经过几天激烈争论,最后确定对外发表的加勒比海战役战报是击沉德军各类型航空母舰18艘(实际12艘),击沉德军重巡洋舰以上军舰9艘(实际4艘),击沉其余各类轻型军舰近60艘,实际上把S艇算上才刚刚超过30艘,击落各类德军飞机1100余架(实际不过400多架),重创各类军舰10余艘(这倒还对得上)。
  大西洋舰队总司令、海军中将米切尔率领舰队英勇冲锋,和敌人连番血战,最后不幸阵亡,追晋海军上将,授国会勋章、总统勋章,准备将华盛顿靠近国会山的一条道路改名为米切尔路,全国下半旗哀悼三日,其余阵亡军官基本追晋一级。
  参联会对自身损失进行了部分缩水:比如航空母舰就说沉没了6艘正规航母(计算德国是把莱茵级算进去,计算自己就不算卡萨布兰卡级了),重巡洋舰以上军舰沉没4艘(美国沉没了大量轻巡洋舰,但一把标准定在重巡洋舰后,自己损失就压住了),损失其余各类舰艇近40艘(轻巡洋舰被巧妙地划入其他舰艇,仿佛上万吨的轻巡洋舰和1000多吨的驱逐舰是等价物一般),海军损失飞机600余架(只说海军,给人感觉仿佛美国空军没有参战、没有损失一样)。
  这样一看美国打得还是不错的,基本是1:2的损失——给予米切尔超规格礼遇似乎理所当然,然后媒体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米切尔率领舰队对日本发动反击、空袭东京的壮举,认为他是海军中难得的,对日德均有胜绩的将领。
  当然这是对外宣布的战绩,在内部通报会上,经英格拉姆和当事人休伊特压缩,成绩缩水较多,损失也全部还原,基本认定双方损失1:1(实际这样也有夸大),但这是内部掌握的情况,外界是看不出来的,否则会引起更多的怀疑。
  至于战果,用参联会发言人大言不惭的总结来形容就是“有效遏制了德军对中美洲北部各盟国、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犯,极大削弱了轴心海军力量,迫使其放弃进攻企图而转入防御。”
  这话听着也不错——德国确实无力进攻,海军力量也确实受到了极大损失,但德国攻击橡树岭这一点就直接略过了——那些骇人的导弹、渗透进来的突击队员、如入无人之境的巡航导弹就没有只言片语地提及,仿佛橡树岭真是个不存在的地方一样。
  同时发言人还轻描淡写地描绘了所谓“墨西哥难民”危机,说“这纯粹是无意识的盲动,将加强3个国民警卫队师强化边境管理”,显然这是参联会为防止更多类似事件发生而采取的亡羊补牢之举。虽然动用2万多部队进行搜索,也从皇帝号船长处了解到了部分信息,对突击队的渗透方式已有所了解,但依然没能抓捕逃亡的斯科尓兹内和艾尔弗雷德,倒是借机抓获了以往的通缉犯和墨西哥滞留者,让华盛顿哭笑不得。
  杜勒斯向杜威汇报了参联会的决定,后者长叹一声,陷入了难堪的沉默:对这种明显粉饰太平的报告,他自己也觉得难以启齿,但不这么说,直接就会面临崩盘,在撒谎维系与坦白崩溃之间,杜威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对参联会的其他决定,杜威迟疑地问道:“您觉得目前军事上还能维持么?”
  “短期内德军也无力进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们现在担心德国新式武器,从目前态势看,不但威力巨大而且无法防御……连飞机撞火箭这种事都办不到,可见问题极大,卡门教授领衔的专家组已经认定,落在橡树岭的火箭射程至少超过1200公里,那种类似飞机的巡航火箭至少有600公里射程。”
  巡航火箭射程杜威容易理解,因为雷达室跟踪了全过程,对来龙去脉一分析就清楚了,但弹道火箭这个射程让他很是疑惑:“从百慕大到橡树岭超过2000公里吧?1200公里的火箭是如何打到的?”
  “从侦查的情况判断并结合以往战例,专家们认定这是利用船只抵近发射造成的,德军发射的位置他们也基本能够予以确定范围。”
  “这是个十分为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东海岸城市带全面处在德军火箭威胁之下,不但门户大开,且无法防御,这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杜威明白杜勒斯的意思,到现在为止,美国东西海岸已称不上安全了,西海岸在珍珠港沦陷后也会面临重大威胁,对美国政府而言,真正的危机现在还开始:别看美军在其他战线节节败退,对国内而言基本没受到什么影响——除了纽约、西雅图落下过炸弹外。
  “继续作战我们处于极其不利的态势,美国人民还没有做好这种残酷战争的准备。”杜威能听懂杜勒斯的言下之意:这是要求尽快和平的委婉说法。
  其实杜威一上台也是要求和平的,问题是他要求的和平和愿意承担的代价与目前的现状出入较多,而且越陷越深,就像一个赌徒,老想着回本我就不赌了,没想到越陷越深,本钱越来越少,别说回本,就是想减少损失都不可能了。
  “这两天接触情况怎么样?”
  “先把照会发给了德国方面,德国人态度很强硬,而且希特勒似乎有恃无恐。”杜勒斯叹气道,“打掉曼哈顿计划后,德国对我们的底牌就摸清楚了,更糟糕的是,现在有这么一颗定时炸弹在,下一步要采取方略都十分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听他说起这个,杜威忍不住就是怒火冲天:泄露曼哈顿计划这种绝密消息在他看来是不可容忍的,如果让他抓到人,他恨不得将对方碎尸万段。可这种愤怒现在只能压抑着——损失毕竟是造成了,这一点再追悔莫及也没办法。
  “您对新的条件有想法么?参联会那几个滑头有想法么?”
  “他们没有明确态度,只提了两条,第一,夏威夷的赎买政策必须维系,吊着日本这口气,用金钱换取时间;第二,优先考虑和德国媾和,特别是德国舰队这次损失惨重后,日本联合舰队实力一下子凸显,必须在日德内部挑起矛盾。”
  这个意见概括起来就是:拖住日本,先和德国。参联会将领中只有特纳、克拉克主张日德一起和,其他大部分人士都还是主张先和德国。
第115章
和战之间(6)
  “至于我的想法,还需要征求您的意见……”杜勒斯略一沉吟,合盘托出了他的想法:
  第一,双方势力范围以现有实际控制区为准,有关领土变动予以追认;
  第二,美国退出委内瑞拉和累西腓,德国退出百慕大,亲美巴西政权考虑将其独立,领土具体商议;
  第三,承认巴拿马运河国际共管,由国际组织派遣警察维持秩序(美国作为该组织一部分也派员参与),美国船舶应该享有无条件通过权;
  第四,以恰当的名义给欧洲提供400-500亿美元贷款,不过欧洲必须给予美国资本体面且公平的贸易权。
  其他几条杜威能咬牙认下来,但巴拿马这一节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杜勒斯解释道:“专家们经过论证,认为可以在尼加拉瓜开凿条件更好、更有价值的运河,我们可在事后予以建设,规避巴拿马运河的管理——一旦美国船只不通过运河,运河还有多少必要存在?”
  “这倒也是一个说法。”杜威想了想,“这大概是你的初级条件吧,您最终让步到哪里?”
  “如果其他方面谈判有利,最终让步是两条,第一,牙买加承认为英国海外领地;第二,承认纽芬兰为大不列颠领土,不过由丘吉尔政府进行统治,这样既满足纽芬兰归属大不列颠的领土要求,又不至于对我们造成损害,同时还能把加拿大和大不列颠切割开来。”
  听杜勒斯谈到自治领问题,杜威忽然想到澳新,下意识地追问怎么办?
  “澳新问题非常难解决,德国势力不断渗透进入新几内亚,据说已建立了德国亚洲领地,并公然宣称要恢复威廉二世时期在亚洲的全部势力范围,日本方面态度暧昧,暂时看不出这是为了攻略澳新才释放的烟幕弹还是德国人的真实想法,总而言之澳新是目前非常棘手的一件事。”
  “如果……”杜威直勾勾地看着天花板,犹豫半天之后蹦出一句话,“我用新西兰和日本换夏威夷怎么样?”
  “不行,这万万不行。”杜勒斯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这么做一方面是损害我们在盟国中的威信,另一方面是把澳大利亚往德国的怀抱里推,这是绝对难以接受的,哪怕让英国全盘接受澳新都比把新西兰让给日本好!”
  按杜勒斯的意思,只要在欧洲范围内寻找机会离间德国的联盟体系,这个国家必须具有影响力,同时又不甘心目前的地位,最恰当、最显著的目标是英国,其次是法国,再次是意大利和西俄。如果把澳新送给英国——哪怕是爱德华八世领导的伦敦政府,英国就会拥有不逊于德国的力量和地盘,3年、5年或许看不出变化,10年、20年后难道英国会屈居德国之下?
  “这样啊……”杜威为难地说,“那一旦丢失夏威夷,如何对国内交代呢?”
  “只能赎买了……”杜勒斯叹息道,“日本是个穷国,连续战争早已债台高筑,我不止一次地听德国人说日本欠了德国很多债,所以他们能接受赎买政策,人员能赎买,岛屿自然也能赎买,我打算把萨摩亚、中途岛连同夏威夷一同赎买回来……”
  “价格呢?”
  “300-400亿美元。”
  “这么大笔经费国会不会批准的。”
  “但这比打仗省钱得多,而且……”杜勒斯诡异地一笑,“我也没真打算把这300-400亿全送出去,这么大笔钱肯定要分期付款,日本人肯定也要求物资而不接受其他方式——这样我们就能争取时间,等那个大炸弹造好……”
  “他们不是说大炸弹要推迟很久么?肯定会比德国晚。”
  “是要推迟,不过抓紧点一年也够了,至于比德国晚也不是件事——我们比日本早就可以了!”杜勒斯狠狠一咬牙,“用赎买争取一年时间,等待大炸弹完成,等待海军实力恢复,我们可以向日本连本带利索回这一切。当然,这必须内部掌握,不能宣扬,所以一年内政府必须忍辱负重,只要政府不倒台,国会怎么骂我们都可以……为了子孙后代,这个骂名我们必须背起来。”
  说是“我们”,首先这口锅是杜威的,后者苦笑几声,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最后自我解嘲地说道:“将来评选十大最无能的总统,我一定名列榜首。”
  杜勒斯宽慰他:“真正的爱国者看得到我们的努力,我相信子孙后代也能理解我们,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以智慧和勇气把战争停下来——在战争造成彻底的、不可逆转的损失之前停下来。”
  “我原则上接受了,不过细节问题容我再考虑考虑。”
  杜勒斯点点头:“我初步定4月7日再去一趟欧洲,我们内部还要再讨论并达成共识,但其他有关议案……”
  “就按你们商议的办。”杜威叮嘱了一句,“告诉多诺万,他的CIA也要把追查叛徒作为头等大事,胡佛的FBI在明处查,他的人要在暗处查,这个鼹鼠不揪出来,美利坚永无宁日!”
  时针静悄悄划过1945年4月,关于橡树岭袭击这件事,德美双方居然不约而同地没有大张旗鼓宣扬。
  美国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早在元首伦敦遇刺后德国人就宣布要报复,现在看来该报复就是针对橡树岭的行动,美国大声嚷嚷抗议除了徒增笑柄之外收获不了什么;对德国而言,袭击橡树岭虽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反过来也会暴露德国正在开发核炸弹项目,会引起欧洲盟友间的普遍疑惑和不安,考虑到德国超级炸弹项目还未成功,霍夫曼暂时不想如此招摇,对外只强调了加勒比海战役的胜利和对中美洲各国的解放,对内才谈一谈“末日审判”的意义——为德国争取了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