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2/656

  唯独有一点众人是确信的:长官的心情并不想大家认为得这么好,甚至可能更糟。
  被弄得莫名其妙的众人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后公推最了解长官心思的松田千秋去询问情况——这种一反常态的心情背后一定有大家不知道的根源。
  “长官,您还在为国内狮子大开口的要价感到伤神?”
  堀悌吉摇摇头:“这件事已经过去了,真正棘手的事是以后……”
  1000亿美元的要价在堀悌吉看来是根本不可能让美国答应的,完全是在发疯,他想不通为什么有东久迩宫稔彦王、石原、山本等谨慎派坐镇,内阁还会提出这种不切实际的目标?但后来情况就清楚了——这是裕仁在会议上定的调子。
  堀悌吉一出海,没人制约的裕仁又开始活跃起来,对夏威夷迟迟没有拿下,朝野各方都是急得不行,总算海军因为赎买政策弄到了源源不断的物资而让国内非常满意,根据海军的要求,这批物资除在上海发卖外,凡是适合个人与家庭使用的物品,要在国内进行一次分配——用于表彰立功将士、抚恤战死者家庭。
  这套路是堀悌吉从德国根据勋章分配战利品的举动中学来的,原意是激发士气、抚慰国民,但有个国情他却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德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分配这点战利品对国民来说虽然高兴,但还不至于为了这点东西就兴奋得难以自抑;而日本是苦惯了的国家,除一小撮财阀外,其余从上到下看到这些美国人从手指缝漏下的东西都是脸皮发红、眼睛发绿,更刺激了贪欲。
  再加上陆军本就因为各方面战事基本结束憋着一身力气没法用的苦恼,提出了“攻略澳新”的要求,认为美国人现在根本没法在西太平洋维持,“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关东军则凭借着新捣鼓来的装备,不断在东俄边界耀武扬威,还有北进的意图,东久迩宫稔彦王和石原也不能太罔顾基层的声音,总算堀悌吉出海前交代的两件事——不许攻略澳新、不许北进挑衅东俄都死死压住了。
  为和朝野交代,1000亿美元的赔款(实际是1300亿,因为美国还要负责清偿日本对德债务)要求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笼了。大本营当然也知道这不可能的,不过为堵下面人的嘴,也只能唱唱高调。
  虽然堀悌吉坚决反对这种狮子大开口,不过民间和基层并不知道实际情况,反而认为围困夏威夷、源源不断为国内提供物资的堀悌吉是“日本称雄于世界之救星”,考虑到军衔、官衔已升无可升,都在琢磨着给他授什么荣誉,还有人说要授亲王爵的,总而言之要超过历代才行。好在大家脑子还没彻底坏掉,“征夷大将军”这种名头没人敢提出来,不然堀悌吉回去要“靖难”了。
  “以后嘛……”松田千秋沉吟道,“如果不是美国人每天搞赎买,夏威夷这两个岛应该已是我军囊中之物了,现在美国人逼急了连军官和飞行员都在赎买——简直难以想象,这种兵力救回去还有战斗力么?”
  堀悌吉摇摇头:“你们看到的是美国人在愚蠢地救不必要救的人,我看到的是美国的策略,如果我当初不去塔拉瓦救人,会有柴崎惠次和陆战队的战斗力么?我当时看上去是不是也挺蠢?”
  松田千秋下意识地反驳了一句,“塔拉瓦我军至少是打到最后一刻了,美国人打都不打……”
  “如果美国人真像你们说的这么怕死的话,为什么打了这么多年还不肯和呢?而明知道实力对比非常不利,硬逼着冲上去死不是陆军马鹿的作风么?”
  松田千秋讪讪一笑:勇敢无畏和玉碎猪突其实只在一线之间,要想精细地加以区别可不是件容易事。
  “好了……我知道你们的想法……你大概是来问我这两天的反常表现吧。”堀悌吉长叹了一口气,“按很多人的想法,美德加勒比海这一仗打得好,打完了之后,不仅美国几乎丧失主力海军,德国也元气大伤,甚至还在推测是不是小泽君故意为之……”
  “这个……”松田千秋评价道,“我相信他不会有这种不名誉的念头。”
  “我相信小泽君也不会,但情况就是如此,你如果是德国高层,你会不会有其他想法?”
  松田千秋的脸色变得有些僵硬起来。
  “第二点,你们沾沾自喜的所谓皇国海军一跃成为世界最强,凌驾于第2、3名总和之上的情绪在我看来非常危险……”堀悌吉摇头道,“很多人似乎忘了我军战斗力是怎么来的,没有德国和欧洲各国提供的上百万吨位的商船、油轮,没有德国提供的先进战斗机和其他装备,没有德国给予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助,联合舰队有这么强的实力?没有联合舰队的武力屏障,靠几百万陆军马鹿能守住现有版图和战利品?”
  松田千秋对此深表赞同,但还是有些困惑:“德国与我们现在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呀,应该不会在这方面卡我们吧?东海大地震之后德国还加大了飞机和重点装备的援助力度。”
  “关系当然是不错的,可钱欠得也不少……”堀悌吉奚笑道,“如果德国人逼我们还债,你们打不打算还啊?”
  “这……”松田千秋脸色就很尴尬,说不还,德国人很容易就卡断后续军备,说还,去哪里找这么多钱呢?
  “难怪长官同意美国人赎买夏威夷的平民和军人。”
  “打仗就是打钱,只考虑武器怎么造,不考虑经费怎么来,纵然一时得逞也难以奏效。”堀悌吉道,“靠夏威夷这点经费只能维持联合舰队远征期间的消耗,真正要还上欠债要有大智慧。”
  “比如……”
  “把印度支那南部还给法国人,让法国替我们清偿一部分对德债务;和美国人谈判和平,换取美国必要的安全保证后清偿对德债务——按照你们的说法,美国现在被打得一蹶不振,我们害怕什么呢?”
  松田千秋无言以对:当初加勒比海战役没打,美国大西洋舰队还有不俗实力,海军高级将领认为1300亿赔款要求确实偏高了,现在大战打完,美国伤亡累累,别说1300亿,很多人认为开价2000亿都应该。
  “长官,您这么说我能理解,可惜国内未必肯听啊,别说激进派听不进去,就连山本大臣、石原总长这样的稳健派都不一定能接纳啊……他们虽然是政治家,但骨子里还是个军人啊。”
  “这就是我痛苦的地方,随着海军实力的逆转,美军进一步削弱,美德议和越来越接近了。德国元首比你们想得要理智得多,他从没有征服美国的想法——他连近在身边的法国、英国都不吞并,怎么会去和美国人打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你没觉得德国的态度已悄悄开始改变了么?我们管德国要火箭技术,对方不是不肯给,而是提出了高昂索价,且声明这一笔不能欠债,因为法国是付了现钱的。现在海军实力逆转,德国难保不会有其他想法。”堀悌吉望了一眼舷舱外,“比如中国三国时代,吴国和蜀国固然是亲密抗魏的盟友,但吴蜀之间照样还有夷陵之战……现在美国实力还比不上魏国,德国实力又比吴国强大,我们夹在中间非常危险。魏、吴还能联合,魏、蜀能联合么?伊藤整一在调查报告中就指出了这种局面的危险性,我们不可不防!”
  松田千秋心里一惊:他顿时明白了堀悌吉的担忧,害怕日本成为众矢之的。所谓世界第一海军其实很不保险,只要给美德一年时间休养生息造舰,保证又能恢复到实力均衡的地步,论后劲日本更是远远不如。
  “所以长官的想法是?”
  “我要尽快回国去,夏威夷战役就拜托冢原君指挥了,反正他打仗比我强。”
  “这样也好。”松田千秋点头赞同,“目前中枢动态令人费解,您确实不该长期带兵在外。”
第112章
和战之间(3)
  “怎么样?长官心情有没有好一点?”
  看到松田千秋退出来,众人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问。
  “长官心情还是可以的,没诸位担心得那么糟糕,他所顾虑的只是今后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松田千秋大致讲述了一遍堀悌吉的顾虑,听到众人也连连点头——这批都是日本最顶尖的精英,稍微多想想就能明白了:看似日本海军优势很大,但这种优势是非常脆弱而短暂的,当初珍珠港战役后的优势难道不大?整个太平洋舰队差不多主力舰全部打光只剩了几条航母,但即便手握2-3倍于太平洋舰队的优势,不照样被美国人在中途岛打了个1:4?
  兵多船广当然是优势,但不见得一定能获胜,如果谁兵多、谁船好就一定能获胜,那还训练打仗干什么,大家一起比生产量就好了嘛——这样轴心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海军上下现在是明白300亿美元这窟窿是怎么来的——大部分都进了海军的口袋,陆军只分到了很少的一部分,也难怪对方不满意,想着狮子大开口。而且堀悌吉也讲述了另外一个矛盾:印度土地说好是要分配给有功将士的,可现在陆军除了夏威夷这头还有点仗可以打,其他基本都偃旗息鼓了,不打仗就没有军功,没有军功将来就捞不到好处。如果现在就把战争停下来,捞到便宜最多的是海军,其次是陆军中的印度军、南洋军,实力最强的关东军反而没有什么显赫表现。日本高层虽然腐败,但对军功还是很看重的——治安战可捞不到军功。
  草鹿龙之介叹息道:“长官所虑确实不能不防,不过回国的话,舰队还是要带一批的,至少大和号要带回去,否则不能威慑宵小!”
  “长官说就带大和号、1艘护航航母和一批驱逐舰回去,正好把运输物资的船队也掩护回国——国内目前六航战已建成服役(以云龙级阿苏、生驹为主力),等长官抵达之日可正式成军,正好编成本土舰队。”
  “再带2艘巡洋舰回去吧,我看大淀、仁淀两舰比较合适,电台性能又好,便于长官远距离指挥。”冢原道,“巡洋舰比较灵活,然后把第二、三陆战旅团调到东京附近。”
  “这样会不会动静太大?”
  “那就调一个旅团,不能再少了,建议长官日常最好在大和号上办公,且必须注意是不是武田攻管着近卫师团,其他人我怕他们犯浑。”
  “对,武田攻这个大阪商人脑子还是清醒的,又是印度系人马,和一般陆军马鹿不一样。”
  众人议论一通,先把堀悌吉回国的方略安顿好了——保证后者听后哭笑不得。
  “这个……长官回国后拟采取的方略有没有头绪?”
  “长官苦思冥想了两天,基本有了一点方案,刚才和我说了一通,建议大家讨论下,看看如何完善……”松田千秋合盘托出了他的设想——底下的人想摸堀悌吉的态度,堀悌吉何尝又不想借机了解众将想法呢?
  第一,完成夏威夷攻略,以占领该地的态势逼迫美军谈和;
  第二,以占领后的夏威夷交易新西兰岛,新西兰岛原住民一律迁入澳大利亚,承认中途岛以西太平洋为日本势力范围,中途岛到夏威夷之间日美共有,夏威夷以东归属美国;
  第三,美国负责清偿日本对德债务,按300亿美元计算;
  第四,美国以英国政府的名义支付300亿美元无息开发贷款,期限99年,用于印度建设——官方名义是为弥补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造成的损害,作为交换,日本可以给予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一定的商业利益便利。
  当然,现在这4项条件里压根不说美国资本在原东南亚和远东的投资怎么处理——默认是归日本了。
  众人脑筋转得飞快:
  首先,欠德国这笔钱是一定要清掉的,否则将来后患无穷,但这笔钱靠日本自己是拿不出来的,必须按冢原大将的说法搞转移支付——让美国人当冤大头。实际上德国真正掏出的军备和物资费用只相当于150亿美元,一方面是德国惯有的提价,另一方面是因为屡战屡胜之后的马克溢价——马克在这两年中在黑市上相对美元至少升值了25%;
  其次,为战后建设并开发印度,日本必须获得一笔启动资金,这笔钱不可能从德国获得,因为后者自己也有大批殖民地要开发,也只能找美国想办法——谁让日本穷呢?有了这笔资金,日本获得的庞大地盘才能在今后30-50年中变成可靠的生产力,才能最终壮大日本的力量。
  再次,贷款300亿美元,99年后无息偿还其实就是赖账的意思——如果届时日本更强、美国更弱,那日本肯定就不用还了;如果届时美国很强、日本羸弱,那不用想,印度一定丢了,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给美国一个台阶下,总比赤裸裸索要1000亿战争赔款文明多了,还能将日本打扮成“反对殖民主义的急先锋”,好比现在海军围着夏威夷同意美国按2000美元一人的标准赎买,表面上看是“人道主义”,实际和绑票勒索有什么区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用夏威夷交换新西兰,一面可以减少美国的滔天怒火,提高达成协议的成功率;二来也可以堵国内某些成天嚷嚷“进军澳新”的口——这不我把新西兰拿了么?
  至于西南太平洋地区还在美军控制下的所罗门群岛、布干维尔,那就更不用说,肯定都是要给日本掌握的——至于是否转卖德国要看其他条件。
  众人听后脸色阴晴不定,这开价比国内要软得多也现实得多,海军勉强也能接受——起码今天在座的联合舰队高级将领没有人提出鲜明的反对意见,大家议论了一阵,西村首先不耐烦起来,嘀咕道:“我说你们别不知足了,中途岛战役打完,大家都人心惶惶准备等死了,谁知道有现在这局面?现在你们左议论右分析,显得比长官高明么?那时候怎么不见有人跳出来说我有办法力挽狂澜呢?长官现在很困难,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支持渡过难关,只要先把战争停下来,把印度建设好,还怕将来没有更好的机会?我儿子是死光了,你们的儿子可没死光!留点功劳给儿孙不好么?非要一下子全干完?吃相多难看?”
  要是平时西村说这种话大家肯定不太高兴,不过现在既然中枢不稳,大家就不能不多长个心眼:严格说起来他们都是堀派的嫡系,堀悌吉要是倒了,他们可没好下场,说不定比打败仗下场还惨。
  角田觉治马上出来拥护:“我看西村君说得有道理,这是政治家该考虑的事,我们都是军人,以完成任务为天职。长官告诉我们有关消息是看得起我们,是和我们通个气,不是向我们汇报,更不是请求我们审批同意的——诸君这点切莫搞错!”
  在哼哈二将发言之后,会议基调就这样确定下来了,联合舰队以特殊方式形成了对外一致——这至少也是日本特色。
第113章
和战之间(4)
  “元首,末日审判行动进行得很成功,另外,主力舰队已抵达亚速尔,他们将进行应急修理后返回国内,部分军舰伤势十分严重,短期内无力再战……”
  霍夫曼点点头:“为这次行动,各军种包括奥托的突击队在内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我们取得的成绩更为惊天动地、令人肃然起敬,将永载史册,世世代代为全体德意志人民所敬仰!”
  统帅部众人心情沉重地点点头:这次作战损失是近期少有的,要不是意义重大且元首下了死命令,各部队也不会这么拼——马沙尔以元帅之尊亲自带着炮击舰队前去夜战,加兰德身为上将,也驾机升空掩护空袭部队,这都是罕见的拼刺刀行为。
  正讨论间,里宾特洛甫突然打来电话,表示美国方面有意重新就和平重启谈判。
  霍夫曼笑了笑,对众人道:“你们看,行动成功后美国人终于意识到事情不妙了……我想这次美国人或许更有诚意一些。”
  令凯特尔和众人奇怪的是,霍夫曼并未急着和里宾特洛甫沟通谈判条件,反而道:“谈是可以的,上次美国人粗暴地拒绝了我们的条件,所以这次我打算先听听美国人的想法,如果他们还是坚持原来的条件,那不要让杜勒斯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里宾特洛甫心领神会,不过还是追问了一句:“如果他们提高了要价,但还没有达到我们的心里预期呢?”
  “那就继续打,谈判桌上拿不到的东西,我会在战场上去拿。”霍夫曼掷地有声地说道,“告诉美国人,我想达到的目标不容更改,我的决心不可动摇,类似曼哈顿这种工程,德国能炸第一次,就能炸第二次……北美之大,对德意志的技术而言不存在困扰,只在于我们的决心有多大!这番话让美国人自己去琢磨。”
  “明白。”
  “还有,高堡奇人计划应该拟定得差不多了吧?”
  约德尔大将毕恭毕敬地说:“差不多了,就差搞一次欧洲联合演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