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656

  由于他有这种背景,所以他是整个“魔王”行动中的关键一环,负责与行动组协调——采取什么样的作战方案完全取决于他的判断。
  当初为了对付元首,整个计划有过种种设想,包括用飞机轰炸、用坦克或大炮炮击、用舰炮轰击……结果发现全是空想。
  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都不可能抽调出飞机来执行任务,整个伦敦上空现在是净空的,只有一批喷火在巡逻执勤——问题是这批涂着大不列颠皇家空军标志的喷火战斗机是德国驻英国空军驾驶的。
  海上情况同样如此,狮号是英国方面派出的、执行安保最典型的保镖——虽然这艘新舰还不能用于高强度作战,但进行普通对抗绰绰有余,根据安排,霍夫曼到时会搭乘狮号去马恩岛、冰岛、北爱尔兰进行穿梭访问与视察。
  按理元首出访应搭乘德国军舰,至少也得是提尔匹茨号这个级别,可现在马沙尔和小泽带着军舰在前线作战,怎么可能为霍夫曼的出访而把精锐兵力抽调回国,那岂不是本末倒置?
  霍夫曼本人对此无所谓,既然要英德和解、对英合作,乘坐狮号又有什么关系?一艘由英国建造、悬挂皇家海军旗帜并由德国官兵驾驶的新锐战列舰岂不是能更加反映出英德和解与合作关系?
  至于在陆地上动用装甲力量干掉魔王,也基本是种奢望:元首身边有1800号警卫旗队,拥有装备最新式虎3坦克的重装甲连,和全履带装甲掷弹兵营,除一小部分官兵直接负责内务外,其余全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这1800号人组成的卫队至少要出动一个装甲师才有把握吃下。
  问题是大不列颠当初遭受重创后一共就只剩下4个装甲师,到哪里去调1个装甲师来硬打?如果“不列颠长弓手”这样的秘密组织能从容不迫地调集一个装甲师力量投入作战,艾德礼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将虚弱到何等水平?
  豺狼赖特·菲利普斯得出结论:硬吃是不可能的,只能另辟蹊径,在魔王下塌地、车队行经地点、其他特殊场合下功夫,用暗杀来达成目标。
第026章
在大不列颠(6)
  以元首的身份和与黑猫的密切关系,下塌地只有一个地点——白金汉宫。不过让亚当斯烦恼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有一种传言,谓魔王夜间会居住在狮号战列舰上——这就让动手难度大了不少,甚至大到无法可想的地步。
  谁有把握能去一艘戒备森严,周围满是驱逐舰和S艇保驾护航的军舰上行刺?
  这一点还真不是猜测,而是作为安保措施中相当重要的一条被提出来。本来一般国宾如果表示自己不住在伦敦而坚持要住军舰上会惹得主人大发雷霆,但显然元首不在此列。无论黑猫还是艾德礼都知道有人意图对元首不利,意图在已显得缓和的英德关系上再撒一把盐,所以现在安全第一,面子什么的无所谓。再说,驻在狮号也没有侮辱大不列颠——凡是悬挂国旗的军舰都是一国的流动国土,狮号战列舰既然是皇家海军军舰,既然悬挂大不列颠旗帜,当然也是英国国土的一部分,住在军舰和住在白金汉宫没有政治意义上的不同。
  为以防万一,希姆莱和鲍曼在出发前还为霍夫曼准备了替身,双方有9成神似,甚至于在某些细节上,替身比霍夫曼更像元首——毕竟霍夫曼现在改了很多元首的招牌动作,演讲时手势也不那么剧烈,而替身依然是魔力十足的动作范。不过有一点可以显著区分,面对大人物时,替身表现出来的气场和霍夫曼的气场完全不一样。
  神通广大的盖世太保甚至连爱娃都准备了替身,这是从勃兰登堡部队中精心选拔出来的。相对而言,爱娃的替身显然更好解决一些,因为爱娃不会是刺客的主要目标,即便和本人不是特别像也不要紧,因为爱娃很少露面,除身边亲信和高层外,谁能分得出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也就是因为黑猫一家和爱娃都很熟悉,再加上因为推迟婚期的事情要考虑安抚爱娃,否则霍夫曼并不一定非要带她出国。
  “看来,只能用埋设路边炸弹或地雷这个法子了……”豺狼叹了口气,“可如何知道车队的路线呢?就算是知道路线,又如何确定哪辆车是魔王本人的座驾呢?”
  “先生,您不要着急,总有办法的,今天晚上,我们在白金汉宫的暗桩就会去踩点。”
  “你们一切小心。”
  在去白金汉宫的路上,霍夫曼婉言谢绝了英国皇室的御驾马车——他不是君主,更不想这么招摇,还是准备乘坐自己的奔驰防弹轿车,这次一口气有5辆一模一样的车子备用。爱德华对马车也并不是特别感冒,他是乘坐自己的劳斯莱斯来的。
  不过很快,霍夫曼和他咬了咬耳朵:“陛下,我想临时和您商量一下改个行程,让其他人去白金汉宫,我和您一起去其他地方。”
  “改行程?其他?”爱德华八世一愣,“您想去哪里?”
  “我们上车说?”
  霍夫曼和爱德华八世一同上了奔驰车,爱娃和辛普森夫人则上了劳斯莱斯——这算是对等交换,谈不上谁没面子,就爱德华八世而言,他认为选择和霍夫曼同乘一辆车是可以接受的,对方毕竟是欧洲霸主。
  “陛下,元首想去墓地……”坐在前排副驾驶位置的斯科尓兹内转过头回答了爱德华八世的疑问,不过表情有些凝重,“哪里埋葬着两位国家英雄,一位是不列颠的英雄,一位是德意志的英雄——后面那位是我们的兄弟,元首想去看看他。”
  “这位英雄有什么了不起的事迹?”
  “这……”
  “奥托,你说吧,到现在一切尘埃落定了,我有什么话不能听呢?”爱德华八世笑笑,“你不也是我的警卫么?”
  “那里埋着阿尔贝特·兰克……”
  “兰克?”爱德华八世回忆着这个名字,仿佛有点耳熟。
  “我想起来了!你说的这件事我知道了……”他叹了口气,“这真是一出悲剧,我和你们一起去吧,无论如何,这里埋葬着两位英雄——不分英德!”
  “陛下,我不是强拉您去看素不相识的人,我是在考虑这件事的影响——如果我去看了兰克,而贵国对自己的英雄什么表示也没有,英国人民会很失望的……”霍夫曼解释道,“您没有战败,更没有投降,只不过遭受了一些挫折,大不列颠依然是十分骄傲而自豪的民族!”
  黑猫怵然而惊:一瞬间他就明白这件事的冲击力。这确实比较棘手,要不要纪念、表彰这场战争中的英雄是现行英国政府面临的一大困扰,有霍夫曼这句话打底,他起码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他明白德国对英国方面宣传英雄不会很介意——这不是在抵制德国,这是在正视历史。
  ……
  莉莉呆呆地坐在伦敦东郊的墓地里,时而看了看天空,时而喃喃自语,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战争结束了,很多英国家庭被俘的亲人依次返回国内,过上了家庭团圆的生活,虽然遭受了一些磨难,但至少人员齐整,可以重新开始生活。但她的爱人——剑桥大学高材生、数理学家麦克唐纳却完全回不来了,他的名字已变成墓碑上冷冰冰的石刻。
  躺在墓地旁边的,是丈夫生前的同窗好友,也是杀害丈夫的凶手——阿尔伯特·兰克,更是她少女时代曾暗恋过的人物,她不知道自己满腔的爱恨情仇该如何释放,作为文学院的高材生,她遭遇了比小说情节更离奇的重击,她恨不起来,也哭不出来,只能呆呆地坐在这里看着两人。
  大队官兵迅速包围了墓地,斯科尓兹内看到莉莉后呆了一呆——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冬日上午能看到对方。
  “陛下、元首,我打听过,这位是麦克唐纳先生的遗孀,我虽然知道她,却从未和她主动打过照面,我没勇气和她对视。”
  霍夫曼点点头:“我知道了,别惊动她,我和陛下慢慢走过去,鲜花和勋章准备好了么?”
  身后的达尔格斯点头道:“都准备好了!”
  “您是麦克唐纳夫人?”
  “是的?”
  看到霍夫曼和爱德华八世到来,莉莉转身想走,她是剑桥大学毕业生,不是两眼不闻窗外事的家庭主妇,一看到霍夫曼和爱德华八世这两张脸就认出两人是谁,周围庞大的警卫更说明了这一点。
  “尊敬的太太,我能和您说几句话么?”霍夫曼开口道。
  虽然奇怪霍夫曼一口英语,但莉莉的口气显得冷冰冰:“我们之间没什么好说的。”
  “对麦克唐纳先生的遇难,我感到非常抱歉和痛心,今天我专门来祭奠他。”霍夫曼充满歉意地说道,“我从兰克口中知道您,您的见识应该能够明白,这是两个孤立的人,为各自国家、各自民族的利益而投入的一场厮杀,他们没有个人仇恨,他们曾经是兄弟……我很悲痛,我希望这种悲剧今后永远不要再发生了,我有一个梦想,希望兰克先生和麦克唐纳先生的后代今后能亲密无间地坐在一起,继续是兄弟姐妹,永远是兄弟姐妹……”
  霍夫曼说完,亲手把鲜花和条幅先放在麦克唐纳墓碑前,并深深鞠躬。
  “向为大不列颠国家利益奋斗终生的麦克唐纳先生致以崇高敬意——阿道夫·希特勒敬挽。”
  随即,他又把一枚勋章摆在兰克墓碑前,同样奉上鲜花:
  “为德意志民族复兴事业奋斗终生的兰克烈士永垂不朽!”
  “兰克,我来看你了,我曾答应过你,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你一定要回来,我会履行承诺,把你带回德国去。”
  达尔格斯把一本证书和一份石油基金份额受益人册子交给莉莉:“尊敬的夫人,这是兰克烈士作为德意志金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拥有者有权获得的奖励,考虑到他没有后代与其他亲属,同时鉴于他和您一家的特殊关系和特殊遭遇,我们决定把这份遗产转交给您……”
  “不不不,我已拿到过一批黄金了,我不能要。”
  “您拿着吧,这笔财富同样也是对在这次事件中丧生的其他学者的一份慰问金,我们没有能力为所有人送去慰问,只能委托您转达。”霍夫曼伸出手去,握住了莉莉冰冷的双手,“您的孩子将来成长、教育都需要钱,委托别人照顾墓地也需要钱,这是我们唯一能想到的安慰,如您想去德国定居,我们也表示欢迎。”
  “元首……”莉莉啜泣着说道,“我能请求您一件事么?”
  “可以,只要在我能力之内能办到。”
  “可不可以不要把兰克带走,我想让他们两个人永远在一起……”
  霍夫曼想了想:“我明白您的心意了,就按您说的办,今后就委托您好好照看两位英雄了。”
  “谢谢您!”
  “对不起!我要诚挚地说一声,对不起!”霍夫曼带着斯科尓兹内朝莉莉深切地鞠了一躬,然后是爱德华八世和其他人鞠躬。
  第二天清晨,兰克和麦克唐纳的故事便见了报,墓地里挤满了络绎不绝前来吊唁的人群,两人的墓碑前堆满了象征哀悼的菊花或康乃馨……
第027章
在大不列颠(7)
  回去路上,爱德华八世和霍夫曼的心情都有些沉重,彼此之间话相对来时少了很多,双方交谈了一些关于南非局势安排的问题,对于南非的疆域变更,英国方面显然非常肉痛——这意味着大英帝国丢掉了1902年布尔战争的成果,而这场耗资巨大的战争曾经被认为是大不列颠走下坡路的开始。不过黑猫明智地没有在这上面做过多纠缠,都已是既定事实还能说什么?而且德国方面也不是没给过南非机会,当初只要史末资站出来,德军就会将南非军和美军区别对待,可惜他并没有选择这么做。
  黑猫现在说希望争一争的是关于南非战俘、行政力量以及今后政策等方向的措施,这一点里宾特洛甫其实和外交系统沟通协调得非常充分,他想再从霍夫曼口中得到亲口保证。
  霍夫曼理解他的不安,宽慰道:“陛下,我建议你们对南非加强管理,南非白人并不多,你们随便从本土移居50-100万过去,就容易控制住局势。从我个人而言,你们采用自治领发展是思路固然能减轻母国的负担,但何尝不是在培养他们的离心力?时至今日,大英帝国四大自治领除了还拥戴英国元首作为自己元首外,其余对母国还有多少向心力?恐怕这种向心力连巴基斯坦都不如,但德意志就不同,我们汲取了有关教训,在有关美洲共和国、非洲共和国建设时都明确规定这些国家与母国之间的统属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上做了统一安排,我们不想干涉这些领土上的行政当局对内政和司法的管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可跳脱德意志大家庭这个范畴而为所欲为……”
  霍夫曼这段话是意有所指的,德国目前正在制定《与亲邦关系法》、《与盟邦关系法》、《与友邦关系法》三部法律,调整德国与各国之间的关系,同时适应将来轴心阵营解体后的新形势——轴心当初是为对抗盟军才存在的,如果将来与美国也签署了停战协定,自然不能再保留这个另美国感到不安的军事和政治组织,而需要代之以其他组织。
  霍夫曼已初步考虑用《柏林条约》组织来继续组建一个联盟——针对不特定对象的联盟,但具体怎么安排还有待于各大国协商,目前欧洲各国已基本同意欧洲防务一体化和集体自卫原则,但对是否纳入与欧洲关系密切但在地理上并不属于欧洲范畴的领土(如北非、中东)还有很多争论,所以必要时候德国还得跳出欧盟这个框架协定另外组织军事、政治同盟。
  所谓亲邦,是指类似美洲共和国、非洲共和国之类的地方,军事、外交、法律、意识形态和德国高度一致,内政、司法自治,军事外交由柏林管理,目前由德国保护的中东部分国家、各非洲殖民地、亚洲领地也纳入“亲邦”范畴管辖,但略有差异,总体而言是拥戴第三帝国为这个大家族的族长,第三帝国对所有亲邦负有安全和保护义务,哪怕其他盟国不帮忙,德国也要为自己的亲属国“两肋插刀”;
  所谓盟邦,系与德国有政治、军事、外交或其他结盟的国家,今后欧洲联盟、《柏林条约》组织或其他地区性组织可划入这一范畴,总体是以第三帝国为核心的跨国间组织;
  所谓友邦,系与德国有外交关系同时未曾敌对的国家,适用与世界大部分国家。
  总体而言是为了贯彻德国的三环外交:第一环是以德国为家长的德意志大家庭——这是第三帝国的基本盘,哪怕打到众叛亲离,这个基本盘也不能动摇,其紧密程度超过英联邦;第二环是以德国为领袖的跨国组织——《柏林条约》组织和欧洲联盟组织,这是施加于最大限度盟友,孤立、打击竞争对手的体系;第三环是以德国为关键当事国的其他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这是推动全球治理规范化、正常化、一体化的体系,本质上不具有针对性。
  三环外交如同三个同心圆,将德国的权利、义务和能量显示出来,稳定大国关系和世界体系,既传递德国的声音,又避免走单干的道路——这是霍夫曼极力要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力量都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使用,帝国很容易实现内部崩塌。虽然对第三帝国是否是千年帝国心存疑虑,但霍夫曼希望至少能够存在100年,起码他死之前不能看到有崩塌的迹象,至于今后,那是新一代德国领袖需要操心的事情,他管这么多干什么?
  双方都各自有心事,很快就在车里各自沉思起来。
  黑猫在考虑如何从兰克这件事切入,一方面能够正面引导、宣传为大英帝国利益奋斗到底的英雄,这对加强现政府合法性和权威性有极大好处,另一方面又要不至于使这种情绪转变为对德国的抵制和反抗,他很清楚,德国能容忍自己大张旗鼓做些宣传,甚至讲一些德国不好的地方——比如轰炸、比如潜艇战给英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之类的问题,德国人也能爽快地承认这些甚至做一些道歉,但德国承认这些事件的出发点和目的不是向英国求饶或乞求原谅,真正目的是实现和解,最终让大不列颠融入欧陆,背离这个方向就容易招致德国的反感甚至地对,也会让艾德礼政府陷入内外交困;
  霍夫曼在思考如何从制度和手段上下功夫,让大英帝国这根搅屎棍尽可能听话一些,无原则、无条件退让显然是不行的,他必须一方面推动英德和解,另一方面又要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英国人认清形势,他可是知道英国在历史上都有“退欧”、“脱欧”的想法,尽可能在制度和利益上让英国人离不开欧盟,才是政治家应该着力思考的方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