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656

  只有知道真正了解特工这个行当的内部人士才清楚,特工或许要挑选天资聪颖、反应迅速的任务,但从来不会挑选外形突出、风流韵事一大堆的人物。特工要求外表形象越普通、越大众越好,平时为人处世越低调、越世俗越好,这样才能迅速融入环境,风流倜傥、招摇过市嫌死得不够快么?
  “你不用猜了……”特里笑道,“从上礼拜开始,伦敦警方便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检查和巡视,各种隐患全部被扫空,原下发给各义勇军的枪支弹药也全部收回了,说要加强安全。大家都认为有大人物要来,且很可能是德国或者法国方面的大人物——至少级别比里宾特洛甫这个香槟酒贩子要高,他来的时候可没这么郑重其事。”
  “没这么严,也没见你们动手啊?收缴军械你们接受了,占领军上岸你们忍了,军队裁撤复员你们无动于衷,连把几艘主力舰交给德国人你们依然不动声色,伦敦街头一切风平浪静,我以为你们都甘于安心做亡国奴了!”
  “听着!”特里勃然变色,“轮不着你来教训我们,至少我们在坚守岗位,不像某些人屁股拍拍跑去加拿大跪舔美国主子了,一旦有事就派个不知道青红皂白的愣头青回来……有本事你们自己干啊,别扯上我们。”
  在两个英国分裂之际,原本统一部署的情报力量也进行了割裂,部署在南、北美洲的力量全部划入了丘记政府,亚、欧、非的外围力量全部划入伦敦政府,至于本土的特工,可以根据他们的心愿自由选择效忠哪个政权,但有一条是明确的,不管怎么选择,都不允许在大不列颠本土生事。
  作为君子协定的一部分,主管全部情报力量的大C销毁了所有不归伦敦政府控制的特工名单——实际上有很多档案早在销毁之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丘吉尔带人跑路去加拿大前,在本土特别是英格兰地区留下了一支特别组织,专注于地下活动并传递情报,整体代称“不列颠长弓手”,特里是“长弓手”负责与北美方面联络并交换情报的中间人。
  “好好好,我不说这个,我不说这个……”赖特一见对方动怒,连忙转移话题,“说真的,虽然我是特派员,但我以前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我其实一直负责北美线的。”
  “你当然不熟……如果你熟,你前脚进来,后脚就会被大C逮住。”特里用讽刺的口吻说道,“年轻人,有些事情不要多打听,知道太多容易丧命!”
  刺杀元首的整体计划代号“魔王”,根据最初设想,由加拿大派人居间联络并派遣行动力量,由“长弓手”提供掩护和情报支持——换而言之,杀人放火搞爆炸这类脏活、湿活与“长弓手”们无关,提供准确情报才是“长弓手”的职责。为保险起见,北美派豺狼分别联系行动组和情报组,不到最后一刻,他不会让行动组和情报组产生交集。这样一旦行动计划走漏,也不会牵涉到太多人。
  刺杀元首并不是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方案,完全是临时起意,是在加拿大的丘吉尔一派不甘寂寞搞出来的,在原则上得到了美国人的有限支持。
  说是有限,是因为美国人态度始终模棱两可:
  美国支持一切在欧洲给德国捣乱的势力,特别是英国、苏联分别签署停战协定,德国胜利结束欧洲战事后更是如此,包括里斯本、伦敦、日内瓦都有盟军的特工和情报人员活跃,这段时间里也干了不少工作,有鼓噪抵制丹麦公投的,有鼓噪法国抵抗组织反抗的——当然要通过戴高乐的艘,自然也有鼓噪英国抵抗组织的声音。
  但这种支持和部署还是比较克制的,因为里宾特洛甫放出了威胁,深怕引火烧身的美国当局在行动策划上非常克制,不敢明着用枪炮弹药支持,只敢用政治和资金手段加以资助,更多着眼于政治意义而非破坏意义,套用多诺万的话说,给德国人找点麻烦完全应该,但千万不能惹德国人勃然大怒——那300多万空闲的德国兵可不好惹。
  这个态度和把握能力深受杜威好评,杜威正式上任后,以极快的速度任命了主要行政官员,埃德加·胡佛留任联邦调查局局长职务,免去了威廉·约瑟夫·多诺万战略情报局局长的职务,但新设立中央情报局,由多诺万担任局长。
  由于美国的政体特点,其情报机构在二战以前是分散设置的,国务院有自己的情报体系,陆军有陆军的情报体系,海军有海军的情报编制,多诺万作为罗斯福的老朋友,一直在南美方向颇有建树并立功,珍珠港事变后,罗斯福感慨于情报体系的混乱与互不统属,成立了情报协调局,后又变成战略情报局,隶属于与参联会管理。
  但这个机构的存在不可避免与胡佛的职权发生矛盾,于是双方互相拆台,最典型的例子是当初为获取超级机密,多诺万定期派人到西班牙驻华盛顿大使馆进行秘密搜查,偷拍佛朗哥政府的密码本和重要文件,胡佛认为干涉了自己的职权,大为光火,在情报协调局密探再潜入使馆时,联邦调查局出动车辆,打开明亮的信号灯,并且高放警报信号,最后把惊慌失措的密探给逮回去了。
  虽然多诺万告状告到了罗斯福面前,但很显然,联邦调查局此时无论势力还是背景都比他强大,这个任务后来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胡佛的职权。
第024章
在大不列颠(4)
  对胡佛在战争期间借“忠诚法案”这件事搞风搞雨,杜威是相当不满意的,曾一度想过撤掉胡佛的职务,但很快他就改变了主意——在私下征求意见时,不但没人敢接手胡佛空余的位置,他多年的密友、政治上的亲信都向他反映不要“妄动”。
  他不相信这些人都支持胡佛,唯一能解释的原因是胡佛手上有令他们害怕的东西,杜威相信,胡佛手上一定也有自己的黑材料,说不定还不少——毕竟当初罗斯福、杜鲁门为了赢得大选做了很多“准备”,虽然他不觉得自己的黑材料有多少可怕,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决定暂时忍下这口气。
  不过多诺万的效忠让他看到了一些希望,于是他顺水推舟地解散了战略情报局,专门设立中央情报局,根据定义,中央情报局的职责是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军队、各类组织(包括公司和非法人组织)、个人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它国内情报机构活动。换而言之,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职权是分得很清楚的:前者主要是对外,后者主要是对内。
  于是中央情报局就比历史提前了几年于1944年正式诞生了。虽然CIA(中央情报局)比起权势熏天的FBI(联邦调查局)无论规模、力量和渗透性都差得远,但至少算平起平坐的机构,隐含了杜威希望利用CIA制衡FBI的要求。
  胡佛对这个安排最终表示接受并退了一步——他也不想把杜威逼到墙角里。
  对元首访英这件事,多诺万是完全知情的,他赞同展开行动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在英国掀起抗议浪潮,让元首和黑猫都下不了台,使英德和解、欧洲联盟无限期延长,破坏德国的政治和战略部署,为美国今后赢得回旋余地,这才是他的想法和使命所在。至于暗杀元首,在德国即将全面胜利的当口完全没有必要——固然,元首目前没有指定继承人,一旦身亡立即会在国社高层展开激烈的争夺,但反过来这种混乱会对美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打击。
  众所周知元首曾指定过两个接班人,一个是当时身为副元首的赫斯——随着他驾机去英国后,该地位已被剥夺,现在赫斯虽然还算高层,但已不算是最核心的高层;另一个是身为帝国元帅的戈林——随着戈胖子被打为叛国集团首脑,这地位也消失了。
  现在国社公认的在元首之下是四巨头或五巨头,说四巨头时指施佩尔、希姆莱、鲍曼和戈培尔,说五巨头需要再加一个里宾特洛甫。各国观察家都在猜测谁是最有可能继承元首位置的接班人,一般认为四巨头均有可能——或许戈培尔可能性最小,但不管谁上台,戈培尔都会是二把手,所以谁能得到戈培尔的鼎力支持,谁就会在这场争夺战中占得先机。
  多诺万认为元首虽然咄咄逼人,但本质上还算克制,已打算见好就收,否则就难以解释他对苏联、对法、对英关系上采取的策略——没有意识形态杀戮到底的冲动,只有老练政治家的妥协和布置,如果在大战僵持时拿掉元首,说不定还会引起德国局面混乱,现在德国获胜可能性已高达90%以上,再搞掉元首,除了出口气以外,一定会刺激得德国上下发狂——这可是有将近800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拥有近1亿人口、掌握尖端科技、经受5年战争的世界性大国。
  现在美军连在南美的区区几十万德军,上千架飞机都对付不了,万一真出现这种局面,那中美洲、墨西哥可就都保不住了,为加强对国内的号召力,四巨头肯定会一个比一个严厉、一个比一个激进,谁都想在“为元首报仇”这件事上占据大义名分,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援助日本共同夹击美国本土。
  特别是现在美国还盼着和德国和谈,希望用些恶心但不致命的手段迫使德国在谈判桌上让步,如果刺杀元首,那就是打算不死不休打到底了——这会是相当惨烈的前景。用多死伤上千万美国人民的性命却获取暗杀元首这样的“成功”,多诺万才不会干这种蠢事。
  但对于丘吉尔来说,刺杀元首的意义就大不一样。
  丘记政府原本满怀希望认为英国会出现混乱局面,特别是艾德礼政府答应停战合约后会激起不列颠民众的反抗。但几个月过去,加拿大方面愕然发现英国社会迅速归于平静,无论是战舰还是装备移交,无论是军队裁撤和德军进驻,英国民众都默默接受了,没有引发剧烈震荡。实际上也是丘吉尔多想了——当初美国人不也派了10多万大军入驻,而且美国大兵的表现可比德国人差得多,至少德国人不会去死缠烂打英国女性,更不会酗酒滋事。德国人是高冷和孤傲的,虽然这种高傲令人看得有些不太舒服,但比起一堆地痞流氓似的美国兵,保守的英国人民宁可和一批高傲的人打交道。
  或许在风气开放的伦敦会是另外一番场景,但至少伦敦见不到德国兵,德军进入的都是重要且相对民风保守的地方。
  欧陆方面给英国的优惠条件也是丘吉尔没想到的,他根本没估计到德国和欧洲诸国会以军事和工业订货的办法来为英国输血——他原以为英国已没有可靠且充裕的支付手段,即便放开封锁也不可能买到足够民众生存的生活产品。当初是靠着租借法案才能活下去,现在看来,凭借大不列颠不俗的工业和技术水平,在欧洲依然有一席之地。
  他的盘算是错误的,而且出现了重大的偏差——黑猫和艾德礼都在不同场合指责他们是“大不列颠的叛国贼”、是“跪舔美国主子的投机者”、是“远距离指手画脚的盲动者”,他不能容忍这种默契继续下去,这意味着大不列颠彻底会变成德国的小跟班——宁做民主的美利坚的小跟班也不能做独裁的德意志的小跟班!
  现在,这种交锋也反映在特里和赖特身上。
  两人尴尬地沉默了好一会儿,赖特说道:“唉,这都是上头的事,什么时候能轮到你我来指手画脚讨论对错了呢?我们还是把任务完成吧。”
  特里点点头:“虽然我个人对这个行动不是很赞同,但既然我是组织的一份子,我保留意见,但对行动会全力以赴。你需要什么帮助?”
  “我想搞到魔王到伦敦后比较详细的安排,比如他的日程安排、下榻地点、用餐和服务人员、行动路线,以及有可能发表演说或去参观访问的地点。”
  “他肯定要在议会发表一次演讲。”
  “议会那地方太难了……虽然很有戏剧性。”赖特摇摇头,“你还是提供其他靠谱的消息吧。”
  “你们打算怎么对付他?这样重要的人物,安保力量不会太差。用狙击手?埋设地雷?汽车炸弹?突击队?或者干脆把飞机、坦克部队拉出来?”
  “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手段……一切有赖于您的情报资源。”赖特摇摇头,“最好是用炸弹,轻轻一颗就足以致命。飞机、坦克是不敢奢望的,这岂不是连政府和军队牵扯进去了?这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你不是怕麻烦,你是怕黑猫反报复吧?”
  “我……”赖特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用些普通手段还可以推到地下组织、人民“自发”反抗身上,连飞机坦克都出动了,那岂不是大不列颠政府和军队脱不了关系?现在德国在不列颠岛上可是有15万人,而且还能得到海峡对岸源源不断的支持,真把大不列颠打成白地可不是加拿大方面愿意看到的。
  说到底,刺杀元首是一个导火线,倒不一定非要置于死地不可……
  “你等着吧,有明确情报我会告诉你……你到……去……会有人和你接头。”
  赖特点点头同意了,然后迅速从另外一扇门里消失了……
第025章
在大不列颠(5)
  “亲爱的元首,欢迎您来不列颠!”
  “陛下,见到您我很高兴,看到大不列颠重新恢复生机与活力,我更感到高兴!”
  1944年12月19日上午,就在堀悌吉下达进攻拉奈岛、莫洛凯岛命令的前一天,霍夫曼在1800多名警卫旗队官兵、100多名第三帝国军政随员的陪同下,正式抵达伦敦对大英帝国展开国事访问。
  在霍夫曼抵达前一周,希姆莱、鲍曼、里宾特洛甫等国社得力干将已先期抵达不列颠为元首访英铺路,三人分工非常明确:希姆莱负责全程安保,鲍曼负责反谍,里宾特洛甫负责与英国方面沟通协调,至于戈培尔则陪同霍夫曼出席各种场合,巨头中唯独剩下施佩尔在国内主持大局,虽然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也来到了不列颠,但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分别都在大本营待命,准备联合处理有关突发事件。
  此刻的伦敦码头,早已是围得水泄不通,到处都是驻足观望的人群,外围是一大圈英国部队、中间是部分警卫旗队的特别安保,核心圈还有斯科尓兹内的突击队和爱德华八世的皇家卫队,警戒强化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所有能在一线采访的记者,实现全经过英方细致审查与审批,并由英、德安保人员现场检查后才放入,在码头现场还有一个安检屋,除由男女警卫进行搜身外,还巧妙地布置了X光机和磁力探测仪,任何夹带、伪装的装备和器材都难以混入,可谓严格到了极点。
  面对记者们的镁光灯,大人物们的姿态摆得很足,霍夫曼先是和爱德华八世热烈拥抱,然后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戈培尔则和艾德礼热情握手,陪同出访的预备第一夫人爱娃则和辛普森夫人在边上热情问候——这种姿态足足摆了一分钟,让记者们拍够了照片才算结束。
  对今天这个欢迎仪式和对等迎接,英国方面也有过考虑,由于元首身兼总统和总理两职,因此由爱德华八世出面迎接更好,而戈培尔虽然只挂宣传部长的头衔,但众所周知他是行政领域的大管家,由身为首相的艾德礼进行高规格接待也能显示英方的诚意。
  “尊敬的元首,此刻在伦敦,您有什么特殊心情?是否满怀征服世界的成就感而来?”一位记者大着胆子问道。
  霍夫曼笑笑:“我没有征服世界的成就感,我根本没征服世界,我也不想征服世界……不过我的心情确实非常激动,到目前为止,我基本达成了人生第一个心愿,即将为达成第二个心愿而努力。”
  “能请您具体谈一谈么?”
  “我第一个心愿是团结所有德意志人,并让德意志民族重新站立起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其他优秀民族一起享受这个世界的荣耀与地位——这个目标到目前为止实现了90%;第二个心愿是希望整个欧洲能联合起来,成为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联盟,永远消弭笼罩了欧洲人民2000多年的战争与动荡——这目标已实现了一部分,还有待于包括大不列颠在内的欧洲各国携手加以推进……”霍夫曼笑笑,“我真心实意地希望达成这个目标,所以努力学习和了解大不列颠的文化与传承,你们觉得我刚才这几句英语发言说得怎么样?有没有明显的语法或发音错误?我可是照着BBC播音员的语气学习的。”
  众人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难怪刚才觉得哪里不对劲,原来元首刚才是用英语演说——很标准的BBC腔(牛津腔),虽然还有点德国口音,但至少是地道的上流英语,比美国人那种暴发户式、充满俚语的英语更显得亲切和高贵一些。
  在爱德华八世带头下,记者们都鼓起掌来,为霍夫曼的英语发言叫好。
  戈培尔博士微笑着点点头,能者无所不能,元首几年前还只好结结巴巴地发几个英语单词的音,现在居然也能流利地说一大通英语,据说连法语都能勉强扯上几句,可见元首是有天赋的——他压根不知道霍夫曼乃正宗科班学者出身,英语能力非同一般,法语也勉强对付,这可比未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希特勒强多了。
  在这样的场合说几句英语而不是德语,不但不会有“丧权辱国”的感受,反而直接能拉近与英国政要、媒体的关系,显得更加亲密一些——元首到大不列颠来不是逞威风的,而是真心实意求和解、推动和平与合作事业的,他为元首的周全考虑叫好。
  辛普森夫人吃惊地对爱娃说:“元首什么时候学会英语的,这口音比我还标准!”
  她是美国人,论英语水平当然超过霍夫曼,不过一口标准的美国腔,哪怕努力学习牛津腔也暂时纠正不过来——这也是上流社会对她不太感冒的原因所在。
  “他最近一直都在忙着学这个,连陪我们的功夫都没有,小科勒都快成单亲子女了……”
  “政治家么,总是如此,元首什么时候和您正式完婚?”
  “他说等美国签署停战协定、结束全部战争后就完婚……可美国人总不肯和平,一心一意想打仗。”爱娃愤愤说了一嘴,“原以为杜威上台会好一点,现在看来和杜鲁门也没什么大区别——我不懂政治,这些话都是别人告诉我的。”
  “相信我,应该快了……”辛普森夫人同样说不出所以然,只能宽慰着爱娃——以爱娃为首的、爱好和平的德国人民都等着早日结束战争。
  “一群鲜廉寡耻的无耻之徒……”亚当斯狠狠地跺了跺脚,缩了缩脑袋,从码头外围离开了。
  借着高音广播的传送,他听到了码头上刚才在说什么,可惜他挤不进去——在距码头还有2500多米的地方他就被拦住了,因为他没有特别通行证,根本不能进入核心区。在他看来,码头人群是如此密集,如果能有一门舰炮对准码头开火,保管直接就能把希特勒这个大魔王送下地狱。
  可惜没舰炮能这么做,码头外围倒是停着一艘巨大的战列舰——狮号,虽然飘扬着大不列颠皇家海军的旗帜,但他通过内部消息得知这艘刚刚竣工的新船已转交给德国人了,现在是德国海军官兵控制着这艘船。
  亚当斯是“不列颠长弓手”组织成员,在“魔王”行动中负责居间联络与现场踩点,与特里不同,他对与德国和解抱有极大的敌视,这不仅是他的个人政治倾向,也与家庭遭遇有关——他一个姐姐丧生于德国几年前的轰炸,另一个弟弟则在北大西洋上送命,他不想原谅德国人,更不愿意放过大魔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