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656

  特纳这样其实也是被人当枪使,可他愿意——没海军这棵参天大树,他特纳什么也不是,别说指点江山,说不定过两天就要去吃牢饭。尼米茨和麦克阿瑟还特意在五角大楼里找了块不小的地方设立“顾问办公室”——除海军事务,说不定将来还有陆军事务,谁知道呢?
  特纳的观点和其他人不同,他认为TF50最危险的时候并不是接下去几个小时,而是在31日凌晨。至于当前,只要舰队抱团撤退,用护航航母拱卫核心军舰,安全度过接下去几小时完全没问题。
  他判断如下:
  第一,哈尔西拥有230架战斗机,可给予来犯之敌重大杀伤。特纳认为日军早就有机会对TF50下手,无非是顾虑损失大而不肯动手,只要护航航母在海上和空中为埃塞克斯级撑起保护伞,同时集体用18节速度撤退,安全熬到太阳落山问题不大。
  关于第一个理由,很多人也想到了,有部分参谋提出让2艘埃塞克斯级、2艘南达科他级和8艘巡洋舰优先撤退,护航航母起飞战斗机一路拱卫,但特纳认为护航航母在关键时刻还可为军舰挡雷充当肉垫——现在埃塞克斯级不怎么怕日军炸弹,但日军鱼雷却要命,只要中上一条,或许没有沉没之虞,肯定要减速,现在这局面一减速就完蛋了。
  第二,明天日出后,哈尔西舰队风险将降低到较低程度。
  第二个判断是从第一个判断延伸而来:既然日军前期不打是顾忌于美军护航战斗机杀伤,只要保持足够的战斗机和航速,日军依然会顾忌自身损失而相当收敛。
  他在海图上画出了示意图:目前舰队时间30日上午10:30,到次日日出大约还有20个小时,距离西海岸约1800公里,如以18节航速行动,20个小时可前进至少650公里,意即距离西海岸只有1150公里,陆航、海航在西海岸有不少的P-51\P-47\F4U战斗机,挂载副油箱后可提供2500公里左右的大航程,让他们从西海岸出发,始终盘旋在舰队上空,用剩余油料为舰队护航。
  对这种观点,陆航本能表示反感,斯巴茨反问:“陆军飞行员根本不会军舰起降,这么远的距离,飞到军舰头顶停留不了几分钟又得返航,无法长时间护航。”
  “我没说过让他们返航!”
  “你!”斯帕茨怒目而视。
  “不返航并不是让他们去自杀,飞机将在舰队上空一直掩护,直到油尽跳伞或海面迫降,然后让驱逐舰救援……我了解过,这些飞机在这种情况下基本可保住2小时护航时间,舰队越接近西海岸,护航飞机所能滞留的时间就越长。”特纳苦笑道,“这是堀悌吉在南太平洋海战中的做法,我们现在也学习下。”
  众人点点头,气氛松弛下来,虽然这么干飞行员不可避免会损失一些,但至少还有救援渠道,比单纯送死强得多。陆航将领互相看了看,捏着鼻子同意了,表示出350架飞机——不是陆航小气,而是飞1150公里后还能保持熟练技术战斗的熟练飞行员不多,尼米茨挖空心思抽了400架海航飞机,并表示拂晓开始的第一批先让海航上,海航耗完再让陆航上——那时候就不是飞1150公里,也许飞950甚至850公里即可。
  陆航彻底没话说,硬着头皮答应了。
  套用特纳的计算,750架虽不是很保险,基本也够了。
  “现在最大的风险是今天日落到明天日出前这段时间,我推断敌人会派出精锐夜攻队伍,而且我们没太好的防御手段,夜间防空根本就是个难点,西海岸防不住,舰队同样也防不住……”
  众人神色冷峻地点头,这也是众人一致要把海军舰队保下来的原因:没有海军舰队,西海岸天天会受骚扰,那时候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都将极大被动,负责国土防御的陆航将死更多人。
  “按照我的理解,夜间攻击最大的难点是发现舰队,只要发现舰队,展开攻击对日本而言不难,所以……”特纳抬起头来,提高声音强调道,“夜间编队要进行分散,同时要部署疑兵,我的想法是利用12艘护航航母模拟成主力舰队,替我们吸引日军火力,主力舰队则趁机分头逃逸,明天拂晓时再想办法聚拢成小集群。夜间分散逃逸时各舰可发挥最快速度。”
  众人认为有点道理:夜间分散逃逸会极大增强日军搜索、攻击难度,依然抱团的护航航母群便成为相对醒目的目标,日军指挥官绝对会先吃容易打的护航航母再来找其他军舰晦气,这样一来逃生机会就大多了——毕竟日军飞机飞了几百公里后也不可能漫天撒网搜索,他们也受油料限制。
  夜间加速逃逸还有个好处,天亮时可离西海岸更近,那时候也许不是1150公里而是1050甚至1000公里了……
第059章
捷号作战(29)
  “综上所述,目前战役对策我主张撤退保存有生实力;在撤退中无法保证全部军舰、全员撤退,只能挑选最重要部分撤退……”
  至于什么是最重要的部分,特纳简明扼要地排列了顺序:
  极高优先级:各飞行员、少校以上军官;
  较高优先级:各军舰核心岗位官兵及其他军官;
  次高优先级:4艘主力舰;
  一般优先级:其余官兵;
  其他:各快速军舰;
  最后:护航航母。
  看到这样的排名,众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特纳不但在里面将人员分了等级,还把4艘主力舰的重要地位摆在一般官兵之上——这是极大的“政治不正确”。难怪尼米茨、斯普鲁恩斯等人一定要把特纳召唤回来,让特纳来说这番话。
  “通常情况下肯定是人员比军舰优先,但这次情况特殊,2艘埃塞克斯级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没有这2艘军舰,太平洋舰队就算是人员齐整也没法打仗,除非我们接下去很快和德国谈和,然后把这批人员补充到大西洋舰队然后再通过合恩角绕行过来,要2个月才奏效,就算是明天就同意对德停战,1个月内国会程序也走不完,这样就要煎熬3个月,3个月我怕夏威夷都完了……”
  众人一阵脸色发苦:现在对德停战陷入僵局不说,德军已大举出动,接下去大家都绷着一股弦呢。
  不过特纳的战术和策略大家都听懂了,简而言之,特纳在赌:
  第一,赌今天日落前日军不会大举进攻,或者即便大举进攻,也不会威胁到4艘主力舰的生存——参谋们认为有70%的成功概率;
  第二,赌夜里日军找不到主力舰队,或者即便找到了也没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只要轮机不毁、速度不减,甲板什么被炸都无所谓,到西海岸这些都可以修,黄蜂号不就这么活过来的么?
  第三,赌明天天亮后日军因为损失、休整等缘故没法继续大举进攻,核心舰队依靠陆基航空兵保护渡过难关。
  如果不这么赌,那就只能选择硬打,这是必死的路,无非还能有个名声。
  换杜鲁门来选,他一定是选这个,至少在政治上可以交代——太平洋舰队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给予敌军重创后光荣覆灭。
  但杜威却不能这么选,杜鲁门再过2个月就拍拍屁股走了,死缠硬打除了给杜鲁门下台前最后捞取一点政治资本外,将极大透支杜威的政治公信力——没了太平洋舰队,夏威夷沦陷只是时间问题,西海岸天天受骚扰也是程度问题,到时候所有的不满与压力都会压在杜威政府头上,所以他不能让哈尔西拼光拉倒,这次他赞同特纳,无论如何要把有生力量保存下来。
  而且杜威很清楚,特纳的想法和选择才是海军当家人真正想要的,不然他们大费周折推特纳出来干什么,想要哈尔西去拼命很简单,只要尼米茨下个命令对方就会嗷嗷叫着扑上去,让他忍辱负重逃生才是件麻烦事。
  讨论了半天,谁也没个万全之策,大家也都是黔驴技穷,一直不吭声的李海这会儿后悔了,早知道如此,当初还不如按斯普鲁恩斯的意见让哈尔西乖乖保护运输船队返回夏威夷了,现在倒好,数万人生死命牵一线,万一出事,将来不知道得有多少人恨死他。
  于是他第一个出来表示支持:“我看这样,特纳将军的方案再详细评估讨论一番,至少TF50先抱团往西海岸撤退,能开多快开多快,先看日本人打不打过来,不打过来才有第二步、第三步。另外,我想强调一点,现在抱团撤退才能维持士气,如果快速部队抛下速度慢的护航航母单独走了,我怕将来官兵们会哗变。”
  众人怵然而惊:李海的话很露骨,但点出了问题所在,如果海军逃命时主力舰总把速度慢的护航航母扔下不管,陆军逃命时装甲部队总把速度慢的步兵扔下不管,今后让谁上慢速军舰?让谁去当步兵?不哗变才有鬼了。
  “最后,我以个人名义提个想法,就算是主力舰都保下来了,官兵大部也安全返回,太平洋局势也麻烦了,夏威夷说不定会沦陷,澳新方向会有更多变数,从美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我希望能寻求体面的停战条件。”特纳朝杜威鞠了一躬,“鉴于我以前说过不少过激的话,我要给杜威先生道歉……军人们其实不怕死,但为了减轻国家、人民和广大官兵的牺牲,有时候也只能忍辱负重了。”
  杜威愣了一下,然后马上反应过来,连忙道:“哪里哪里,特纳将军言重了,大家都是为了国家……这几年战争,陆海军打得都很艰苦,人民会体谅的。”
  让杜威在公开场合道歉,尼米茨是没有这么大能量的,只有金上将开口才行。虽然金上将不看好杜威,但毕竟人家马上要走马上任当总统了,就算只能干一届,影响也不会小,让特纳继续和杜威顶牛,不但对特纳本人不利,对海军利益也不利,所以他要让特纳在公开场合表个态、认个错,给杜威一个台阶下。现在这帮将军老打输,万一将来杜威把黑锅全扣在陆海军头上怎么办?
  金上将如此安排,尼米茨和斯普鲁恩斯都认为所言极是、老谋深算,于是特纳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只能照办,果然金上将猜测得不错,即将上位的杜威为了政治风度和收拢人心,大度地与特纳表示谅解,那是借机告诉众人:我气量很大,你们尽管放心,三番五次跳出来和我作对的特纳都能原谅,你们有什么好担心?乖乖跟我混吧。
  杜鲁门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政治啊……政治!海军这批墙头草!
  只有李海显得很尴尬、很愕然,因为他完全不知情,不过自家事自己知,他在海军根基不深,全靠罗斯福的权威和杜鲁门延续才维持着目前的角色,现在看来自己退休即将进入倒计时了。
  磨蹭了半小时,大家也提不出更好的办法,最终决定先按尼米茨的命令执行第一阶段计划,同时加紧调度陆海航兵力,明天要派战斗机出去直掩呢。
  中午11:28分,哈尔西收到参联会发来的正式电报,让他尽可能保持最高速度全军撤退,同时全体战斗机掩护舰队,一定要拼死保住4艘主力舰,先看下午的成效再决定入夜后的决策。为了表示宽慰,斯普鲁恩斯表示在调集航空兵力,准备明天掩护他。
  他抱着头想了一会,实在也想不出更好的招数,便一一落实下去,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命运审判。
  12:07,关于美军舰队一直维持18节航速抱团撤退的情报发到了堀悌吉手里,此时堀悌吉组织的突击纵队已将距离拉近到870公里了,且仍然在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拉近,众人纷纷建议出击,但堀悌吉却摇头拒绝。
  “攻击机飞行员休息,战斗机战备,准备夜战!”
  12:19,草鹿龙之介发来电报,冢原舰队的战列舰编队和航母编队已完全汇合,目前正以25节航速展开追击,目前离美军舰队距离大约780公里,准备压到600公里以内并准备夜袭,在此之前不准备发动进攻。
  堀悌吉露出满意的笑容:“冢原君的想法和我一样,追!但不要轻易打,我们在夜战中会占有更好的攻击位置,现在出击还是太远了些。”
  对出击距离问题,众人都是认可的,日本拥有的飞机以流星改航程最短:满载弹药情况下加挂副油箱1800公里。一般而言,为留有余地(包括航线失误、起飞降落的等待阶段),只能最多安排800公里的出击半径,而且这还是要在返航阶段予以接应的情况下——像现在飞机在800公里位置上放出去,等飞回来军舰本身能前进200公里,无形中等于只要飞1400公里,留有400公里的余地。
  但这种余地很不保险,因为美军有大量战斗机,一旦前出拦截,只要纠缠上几分钟,哪怕不击落,也能让流星改在机动中损耗大量燃油,最后必然是匆匆忙忙一扔就返航,精度很难保证,所以堀悌吉才说要缩短距离。
  至于距离近了美军派飞机反扑,众人倒是不太担心,这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SBD\TBF\F6F的航程都不算远,除非他们不想回去,否则700公里出击再加舰队向东行驶(等于返航需要走更远的路)就是在自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现在三支舰队均在海面上诡异地前进:哈尔西的航向是90度,冢原的航向是75度,堀悌吉的航向是120度,在与美军舰队距离缩短的过程中,后两者因为航线存在夹角,彼此间距也在不断缩短中,预计到31日拂晓,日军南北集群的距离将缩短至900公里左右。
  1点……2点……3点……4点……5点……
  除知道身后的日军舰队在不断拉近距离外,哈尔西一直没等到可能到来的进攻,虽然距天黑还有一个半小时,但直觉告诉他,第一把很可能赌赢了,接下去要看特纳的第二、第三把了……
第060章
捷号作战(30)
  命运和哈尔西开了无情的玩笑,下午5点,距天黑差不多还有100分钟,他满心以为日军日落前不会再派出攻击群而专心于夜间攻击,事实却正好相反,堀悌吉手下攻击机群已起飞,向TF50舰队猛扑过来。
  这一次攻击波安排出人意料,原本堀悌吉打算入夜之后再行攻击,这样较有把握,但15点,草鹿龙之介代表冢原将组织第一攻击波的设想电报发到堀悌吉手上,后者思考了10秒钟就决定出击!
  他认为冢原的战术比他更高明,作为一个虚怀若谷的海军统帅,他不会拒绝更好的战术安排。
  1944年10月30日,冢原继加勒比海战役使用“神之调头”战术后,又使用了新战术——神之交叉!
  当然,神之交叉是后世军事爱好者总结概括的,冢原汇报的名字叫“穿梭攻击”,是他和一干参谋们商量了大半个下午,在图纸上反复作业形成的,逻辑不复杂,但对人员要求很高,比较适合联合舰队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精神状态,具体要点包括:
  1、下午4半第一波攻击群起飞,20分钟内集结完毕出发,此时堀悌吉的攻击群距哈尔西大约780公里,实际需飞行840公里左右——因为将近2小时的飞行过程中美军舰队又可跑出去60公里;
  2、6点半,彩云改提供美军舰队具体方位、航向、速度,供攻击群进行最后航向修正,此时攻击群尚未进入美军雷达侦查范围,美军不会察觉;
  3、18:45,天黑后准备进攻,先派战斗机探路美军防空火力和反映情况,如对方反应强烈且应对有方,则攻击机对外围下手,以保存实力为主、威慑美军,如美军应对无方,则可对准埃塞克斯级下手;
  4、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这批攻击机群完成攻击任务后不再返回二、五航战,而是来冢原舰队降落,因为这时候冢原的第二攻击波已出击,甲板上全空,更友好的是,冢原命令大凤、翔鹤、瑞鹤3艘航空母舰在6点后将航速提高到32节,对返航机群而言只要再飞行600多公里即可降落,虽然风险依存,但哪怕油料耗尽迫降,也还可指望一航战驱逐舰钓蜻蜓……
  堀悌吉认为这套方案有3个亮点:
  第一,交叉穿梭压缩了飞行距离,极大提高了飞行员安全;
  第二,
第一波长距离出发飞行在日照情况较好时执行,节约了体力和精力,攻击是在刚入夜时分,飞行员们的眼神在飞行中已逐渐适应,相对而言挑战不大;
  第三,由于日落前最后一次彩云改强行侦查,可保证不会扑空,提高了作战效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