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656

  麦凯恩虽是反问句,但哈尔西听得出来,答案已在问题中:保护燃油回珍珠港固然解决了这次运输问题,但只要日军舰队依然存在,过几天还会面临同样问题,但如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日军舰队——哪怕只是角田舰队,哈尔西也认为局势能好转。现在条件很有利,日军角田舰队刚刚遭受“重创”(哈尔西认为陆航的战果打个7折应该可信),日军主力舰队还在墨西哥一带,TF50正好卡在日军两支舰队之间,距角田舰队只有2天多的时间,完全来得及先打。
  运气好点的话,先吃掉北面的日军舰队然后回过头还能收拾南面的日军舰队。
  哈尔西咬了咬牙:“我想去消灭这支舰队!让运输舰队替我们和日军主力舰队先兜下圈子,等我消灭北面舰队后南下,哪怕和南面敌舰队同归于尽都可以……拼光了联合舰队主力,看他们将来打什么!”
  下午1点39分,他拍出电报,同意变更方向去追击角田舰队,单要求陆航提供协助:一则派侦察机通报角田舰队最后方位,二则派有力机群掩护目前仍在洛杉矶外400多公里处等待的运输舰队。
  喜出望外的阿诺德答应了该要求,斯普鲁恩斯本还想再发电报劝哈尔西改变主意,却被尼米茨拦了下来,后者什么话也没有,只默默补了一句:“陆航还要守其他地方……”
  斯普鲁恩斯顿时想起今天中午收到的情报:德意轴心舰队主力已从直布罗陀海峡大批涌出进入大西洋了。对此他只能一声叹息,什么话也没有。
  入夜后,一心顾着逃命的角田等人知道自己安全了,这时才开始想起燃油问题——武藏号傍晚就通报“本舰剩余燃油已少于1100吨”,同时也要保护轮机免得因长时间高速运转而出问题,便下令放慢速度,一边将航线改为西南,一边将27节高速降为18节,准备去找珍珠港以北的堀悌吉补充燃油。
  “长官这联系不上,应该还在无线电静默中。”
  “没事,先去安全地带待命,等联系上再和长官接头。”角田道,“明天天亮后搜索一圈,只要周围没有敌军主力舰队,我军就是安全的,如果只有小股舰队,我们就吃掉他!”
  有马正文一阵莞尔,角田刚刚逃出生天转眼又说要吃美军舰队,这脾气……
  他们并不知道TF50舰队已调转航向向北面冲过来了,虽然哈尔西速度不快,也只有16节,但他的航母和飞机数量超过角田舰队数倍。双方航线并不是完全对头,存在夹角,但仍以每小时35公里左右的速度接近中。
  10月25日的太阳升起来了,西雅图陆航报告找不到日军舰队——此时角田舰队已在西海岸1500多公里外,而从墨西哥起飞的美军陆航却找到了冢原舰队——在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领土)西南方向600多公里,距离洛杉矶差不多2000公里,整体航速18节。
  阿诺德一边将情报通知出去,一边又手忙脚乱地调集南方陆航,在接收来自中国的回国机组后,他的力量本来有所恢复,但因连日消耗,即便得到了一些补充,陆航熟练机组再度跌破3000组大关,只剩下2600余组。
  角田和哈尔西两人白天都派出了数波侦察机,但双方彼此间距在1700公里以上,双方侦察机侦查范围虽有一些交集,但彼此都未发现对方,因此都是埋头赶路。哈尔西担心运输舰队安全,一天三次给阿诺德拍电报:意思歼灭角田舰队这活老子帮你干了,掩护运输舰队的事你要是出了岔子,老子回来和陆航没完!
  阿诺德既要应对德意紧接而来的部队,又要应付西海岸战事,还不得不强打精神对哈尔西打包票,他觉得自己已心力交瘁、处在崩溃边缘,整个人两眼发直、浑身僵硬、走路踉踉跄跄。这两天先飞洛杉矶,又马不停蹄地飞回华盛顿,今天开完会又飞西雅图查看波音损失情况并配合杜鲁门安抚民众,到夜间飞到洛杉矶部署防御工作已是半夜11点,连飞机都力气下,是被副官人搀扶着走下来的。
  他觉得自己再熬下去别说独立空军总司令,只怕整个人都要废了,到了指挥部,每个人都看出他状态非常不好,一张脸全都是黑的,但还是勉强听完防御情况汇报并要求手下认真监视才敢上床休息,此时已是凌晨1时,躺下后的阿诺德喘着粗气交代副官:“帮我在陆军医院定个病房,最好和马歇尔将军挨得近一点……再这样下去,我迟早要去医院报道!”
  就在他入睡之时,堀悌吉已率领庞大的支援舰队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珍珠港以北600多公里位置上,一边挺近,一边完成最后的出击准备。
  “捷一号”作战终于要发动了,美国人和上次珍珠港战役一样,依然未发现日军舰队的到来……
第036章
捷号作战(6)
  深夜时分,61岁的堀悌吉不顾年老体弱和北太平洋海面的风高浪急,坚持搭乘交通艇去一艘又一艘航母上看望即将出征的飞行员。陪同前往的松田千秋劝他不必这么辛苦,有什么交代,通过各舰舰长和飞行队长转达就是了。
  堀悌吉摇摇头:“松田君,如果你只当自己是长官,他们是手下,这么做当然可以。可这批年轻人很多不过20岁,个别甚至不满18岁,比我孙辈大了没几岁……我只是坐几公里的交通艇,他们却要开几百公里的飞机去进攻,说不定粉身碎骨再也回不来,如果你送自己的子孙辈出征,你还会觉得辛苦么?”
  身后一干很不理解的参谋们顿时皆默不作声。
  松田千秋感慨:“长官爱兵如子,我受教了!”
  当堀悌吉转了一圈,吃力地爬上最后一艘航母笠置号上时,所有要出征的飞行员都已在甲板上列队等候。
  “长官亲自来看望我们了!”
  “哗”地一下,飞行员全部站得笔笔直直。
  “诸君辛苦了!”堀悌吉一边和飞行员们握手、敬礼,一边把写有“必胜”、“七生报国”的白布条分给他们,甚至还亲自帮最年轻的几个缠上,每个人都恭恭敬敬地还礼。
  看到整支舰队中最年轻的飞行员、18岁还差2个月的佐藤近信,看着他一脸绷紧的严肃样,堀悌吉拍拍他的肩膀:“佐藤君,执行夜袭任务有点紧张吧?”
  “报告长官,不紧张!我在学校里夜飞是第一名,教官都夸我长了猫眼睛!再说,还有铃木长官带我们,他说只要跟紧他就好了,他来打过珍珠港一次,有经验!”
  堀悌吉笑道:“真羡慕你们,还有熟悉情况的长官带,我也第一次来,都没长官肯带我……”
  众人一愣,随即都笑了起来。
  支援舰队舰战队长新乡英城中佐道:“我们搭好了台子,能不能请长官和我们一起合影?”
  “好!”堀悌吉大步流星地过去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几十名飞行员立即上去排好队,摄影师镁光灯闪过,堀悌吉、松田千秋和全体飞行员一起留下合影。
  “出发前,我们把最喜欢的歌献给长官,感谢长官为我们拍电影,更感谢长官为我们送行!”
  在新乡英城指挥下,近90名要出击的飞行员(舰攻、舰爆每架飞机有2人)一起唱起了嘹亮的《若鹫之歌》:
  “年轻热血预科练,七颗钮扣樱和锚;
  今日飞翔伴彩霞,梦幻希望冲云霄;
  燃起活力预科练,腕是锚铁心火焰;
  成翼出师越狂洋,敌前奋战直捣去;
  仰慕前辈预科练,屡闻战功热血涌;
  必胜信念练攻击,大和魂兮本无敌;
  不惜生命预科练,胜利之翼意志翼;
  轰沉敌舰仗壮烈,想给母亲送相片!”
  (注:还有一个更文艺范的翻译,感兴趣可自行百度;另外吐糟国内的抗战剧,点名批评《我的团长我的团》,不懂日本军歌就不要搞赛歌,还把海军的歌全放在陆军马鹿上,看得我一脸尴尬)
  为扩大飞行员招生,日本海军在原甲飞(军官班)之外扩充招募乙飞(基础班)、丙飞(速成班)、特丙飞(基础转速成班)——不满18岁的佐藤就因为表现突出,直接从乙飞变成特丙飞。为鼓励更多年轻人报考,东宝公司接受军方委托,在1943年拍摄《太空决战》用作海军飞行员招募宣传电影,内容反映的全是太平洋海战场景。
  样片在堀悌吉从欧洲返回前就已拍好,只想再补充几个联合舰队西征的场景就推出,但堀悌吉看后认为拍得不够深刻,场面尤其不行,没拍出浩大气势,然后美军飞机要么是随军记者拍摄的一闪而过的模糊镜头,要么是用陆军或德国飞机假扮的飞机,他认为太假,要求重拍——希望3个月内完成,并承诺给予全力支持。
  联合舰队西征拿到了一大批美军飞机,不但F4F\F6F\SBD\TBF,甚至B-17\C-54等都有,在堀悌吉全力支持的声明面前,重新拍摄起来的场面就宏大、真实多了,堀悌吉还出面请部分德国飞行员扮演美国人,又挑了一批美军战俘出演其他场景,所有航空队、航空学校全力配合,联合舰队各飞行尖子包括清扫三重奏、赤松贞明等都在影片中表演了绝技。在“天诛国贼”后,权势顶天的堀悌吉又通过航空生授军衔的改革法案,然后电影把这一段也吸收了进去。
  最终片子杀青时共耗资3900万度日元,相当于一艘轻巡洋舰造价,动用联合舰队全部主力,可谓绝无仅有的大片了。但拍得非常成功,比着急赶工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艺术上强很多,为加强宣传,重拍后的《太空决战》不但引入更多明星演员,还在堀悌吉建议下修改了故事主线:
  影片主要讲述一穷一富两个年轻学生一起加入海军担任飞行员的故事,穷的叫松下,富的叫高桥。高桥和松下从小就不太对付,家境好的高桥经常欺负松下,松下偶尔也会恶作剧报复高桥。两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报考海军飞行预科:高桥渴望刺激、希望成为英雄,当了战斗机飞行员;松下渴望出人头地,希望成为军官,当了攻击机飞行员。
  两人在飞行学校依然不和,不但四处别苗头,在剑道、柔道、运动等科目中不断擦出火花,甚至到飞行队还为争功劳、争提拔机会而互相闹腾;即便两人的共同长官和学长一再教育他们要团结,两人还是面和心不和。但在一次出击时,长官为掩护众人脱险率先坠毁,松下飞机完成攻击后受伤,准备艰难归队,但被美军战斗机紧追不放,耗完弹药的高桥明明可选择独自返航,但最终毅然选择与美机同归于尽,掩护松下撤退。回来后的松下拿到了勋章、当上了军官,而高桥却连遗体也找不回来,只有遗书和一些遗物。墓地里,松下把自己的勋章和军衔肩章一起放在高桥的墓碑前,又义无反顾地归队踏上新征程,成为军官后面对新补充进飞行队的预科生,第一天就教育他们要“团结!”……
  这部片子堀悌吉让拍摄方感到尴尬之处的地方其实不少:
  一来是他大刀阔斧地削减了“报效天皇”的场面,除很少几个环节外,大多略过不提;
  二来是要求展现美军飞行员非常勇敢且不怕死、但自由主义强烈的作风,隐喻不够团结——但这与日本一贯宣传美军贪生怕死是相违背的;
  三来是在影片中明确展现了美军强大的工业实力——美国舰队出场时总是跟着浩浩荡荡的补给船、运输舰,大兵们从来不用走路,全都是吉普车或者卡车,还能吃上冰激凌(其实是美军俘虏吃上了大和旅馆的冰激凌),日本舰队出场时军舰很少,补给也很困难,士兵们包括飞行员在内,全靠两条腿,战时别说冰激凌,连汽油都不一定能保证,隐喻日本国小力弱、无法长期坚持——而这与日本一贯宣传本国将最后胜利的思想又有所违背;
  四是长官在布置任务时多次要求飞行员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平安归来——这与日本通常宣扬决死报国也是有冲突的。
  即便有这么多在新闻界、电影界看来的尴尬之处,但堀悌吉点头放行就没人敢说不行,于是片子推向全国公映,不但公映,还要求去每所中学、大学播映,让学生免费观看,而《若鹫之歌》(西条八十作词,他也创作了《同期的樱》)不但成为青年学生中传唱最广的歌曲,也成为乙飞、丙飞、特丙飞等一切海航预科生的共鸣曲。
  由于陆航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宣传片,再加上陆航预科生没机会当军官(陆军依然从士官学校选拔军官,不是陆军不想改,而是因为如果陆航可成为军官,那装甲兵、炮兵、骑兵、工兵等专科都有资格成为军官,再加陆士招生比海军兵学校多得多,所以陆军军衔体制就不改),所以想要当飞行员的年轻学生第一选择全部是海航。
  《太空空战》播出后,志愿加入海航的报名人数多达27万,年龄跨度从14岁一直到20岁,最后淘汰年龄尚小的申请者,以16岁为门槛,按10:1的比例吸收了其中近1.2万预练生。像佐藤这样不满18岁的特丙飞毕业生本来不允许加入一线飞行队更不必说是舰载机飞行队,但因为他有天赋,不但夜飞表现特别突出,其他舰载能力也以极快速度掌握,除年龄不达标,其他都达标了,所以把他列入了一线。堀悌吉出发前看到花名册后只叹了口气,但没说什么。
  听完他们唱完歌,松田千秋发现堀悌吉眼里已全是泪水,走到飞行员队列前深深一鞠躬,“诸君,一路顺风!”
  “长官,保重!”
  凌晨3点半,所有攻击群已全部起飞,带队的新乡英城通过电台发布命令:“绕旗舰飞行一圈整队,向长官做最后告别!”
  夜幕下,堀悌吉带着司令部全体军官在甲板上立正敬礼,目送机群离去……所有人包括飞行员们都清楚,堀悌吉这次给第一攻击波下达的是“决死攻击”命令——死也要完成任务!
  这种命令他通常不下,但这次为了珍珠港,他只能下了……
第037章
捷号作战(7)
  4:15分,各舰以灯光信号通知旗舰葛城号:第二攻击波准备完毕。
  庞大的舰队距离珍珠港大约515公里,堀悌吉毫不犹豫下达了出击命令。第二攻击波一共164架飞机,依然全部携带炸弹向珍珠港扑去,重点目标是美军机场和各类航空设施。
  堀悌吉深入研究了第一次珍珠港战役全部情况,当初机动部队距珍珠港大约400公里处起飞,一来因为当时飞机不如现在速度快,性能差,近一点突击更有把握;二来当初虽对珍珠港有所了解,但仍缺乏成功把握,近一点更有利于突击。
  这次他选择的出击距离比上次远150公里,因为有不少有利条件:
  首先是情况熟悉,从北面杀入的战术让飞行员们记忆犹新(当然指参加过第一次突击的人物);
  其次是气候有利,现在不过10月下旬,北太平洋虽已转冷且风浪加大,但比12月7日的气候好很多;
  再次是装备改进,日军不但主力战斗机已改为紫电改、烈风改、流星改等新锐飞机,甚至还有了夜彩云(以彩云改为基础加装德国搜索雷达,探测距离超过120公里,不但能探测海面上高于2米的目标,还能探测空中飞机),德国是将其当防御预警机和搜索侦察机使用,但日本拿到手后却变成攻击预警机——在攻击群前开路,一方面帮助发现敌舰队,一方面协助机群避开敌拦截机群。
  最后是士气如虹,第一次打珍珠港宛如老虎吃天,惴惴不安,这次进攻前联合舰队连战连捷,众人心气已相当之高。
  不利因素也不少:
  一则这次偷袭效果肯定不会好,上次日美尚未正式宣战,美国心态麻痹,完全疏于防范,这次不但已打了将近3个年头,联合舰队最近还天天在西海岸晃悠,少不了偷袭转强攻的可能;
  二则这次飞行员精锐程度不如第一次,抛开飞机性能不说,如以第一次珍珠港战役飞行员水平为100分,目前冢原、角田手里的联合舰队主力飞行员平均水平至少可打90分,而堀悌吉刚刚派出的第一波攻击群飞行员很多都是预科刚毕业没多久的新手,第一次珍珠港战役时甚至他们都还没迈入军校大门,即便带领他们的军官大部分都是老手,平均水平顶多只能打到75分——再低就完不成任务了;
  三则听说珍珠港现在防御十分严密,不但有大量飞机和高射炮,估计雷达站等防御设施也会更严密,幸亏美国舰队主力被如愿诱出,否则很难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