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656

  史密斯怕尼米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特意叮嘱几个副官、参谋严密注意长官动向,防止他想不开。
  德军舰队虽然伤痕累累,但德军飞机损失不大(虽然克兰克也为高达30%的战损率而长吁短叹),现在已躲进了里约陆基保护圈,TF48没有再战的能力和资本,明天强行再攻击就会全军覆灭。
  “长官,走吧。”
  “不,再等等,说不定还有飞行员没回来,我说过会一直等到最后的。”
  史密斯看了看挂钟,已是晚上9点多——基本不可能再有生还的飞行员了,但他又不能直说,只好劝道:“我们必须走了,万一德国潜艇再摸上来……”
  尼米茨无限惆怅地望着漆黑一片的巴西方向,长叹一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言不发。
  副官朝史密斯挤挤眼睛,意思他已把尼米茨配枪里的子弹全收走了,甚至连绳子、水果刀等“危险物品”都一并搜罗走了。
  “你们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找个借口进去一趟,看看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及时和我汇报。”史密斯交代道,“我们不能没有长官,这两天已牺牲了太多人,可不能把长官也牺牲了。”
  傍晚时分,参联会接到了舰队发来的详细电报和战斗经过,听到消灭德军5艘航母(飞行员们认为让·巴尔号正在下沉,所以算作击沉了)、重创其全部战列舰、自己还留有一艘航母的消息,所有人略微松了口气——这大概勉强还能算个惨胜吧?
  特纳同时汇报道:“尼米茨将军提出希望去南非休整,然后取道太平洋航线回国。”
  杜鲁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李海马上想通了,点明道:“回国有可能撞上德军潜艇阵。”
  参联会讨论后同意了这个请求。
  杜鲁门认为海军尽了最大的努力,马歇尔也承认——如果当初尼米茨调头就跑,只把运输舰队留给德国人吃,海军那3艘主力航母是可以保留下来的。
  “我们对人民要有正面宣传,陆海军经过努力,挫败了敌军控制巴西的企图,在付出重大代价后重创了敌海军舰队,为美利坚布防中美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杜鲁门斟酌道,“我们将派遣更多的兵力和盟国一起保卫自由世界。”
  马歇尔点点头,总统的意思很明白,接下去主要看陆军了。
  “陆军兵力再加5万,陆航要将作战飞机增加到3000架飞机以上,所有重要区域都必须有航空兵能覆盖,海军运输船队要抓紧运送物资和补给。”杜鲁门的命令很明确,“合众国对战争的指导方针已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战略收缩阶段,必须最大程度地增强持久防御能力。”
  停顿了半天,他又冒出一句:“你们好好去干,不要有什么顾虑,该我承担的责任我不会逃避,我今天会和本党高层沟通退选的想法。”
  “退选?”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阁下?”李海一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他本以为杜鲁门会把这场惨胜包装下的。
  杜鲁门最初确实这么想,但后来肯尼迪提醒了他,这是很危险的行为,一旦被竞争对手通给媒体和战死者家属,会酿成不可预料的后果,所以现在杜鲁门的口吻要缓和得多。
  杜鲁门摆摆手:“很多人私下和我交流过很多次,委婉地提出各种说法,但目的是一致的,我也明白大家的愿望,但这种愿望不符合罗斯福先生的理想,也不符合我的理想。我唯一能做的是把战争不利的责任重担挑起来,无论历史怎么评价——我最多是一个打输了的总统,不是带领美国人民投降的总统。”
  众人一阵无语。
  李海站起来表示歉意:“总统,对不起,我们……”
  “陆海军尽力了,现在希望你们能将国土防御的事做好,通过这场战争我完全明白了,不在和平时期保留强大的国防实力,不深入研究各种尖端科技,不训练和培养高素质的军官团队,一旦面临大规模战争,我们将手忙脚乱、无力应付。合众国有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有远超其他国家的工业能力,但这种潜力没有能够在短时间里化为能力,所以造就了我们目前如此的局面。”杜鲁门缓缓说道,“我认为打下去、坚持下去我们还是有希望的,以前我们和德国人的交换比要更差,这次至少也重创了敌军舰队。坚持下去会有转机,但这种转机人民不一定愿意忍受。”
  众人点点头:美国船台上还堆砌这几十艘航空母舰和战列舰,上百艘巡洋舰和其他辅助舰艇;工厂里有源源不断的坦克和飞机,但就是找不到怎么打赢的道路而显得迷茫。
  “人民目前还有幻想,以为我们和德国停战后能收获体面的和平,能像以前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我想说,这种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杜鲁门的声音很悲愤,“今后我们与德国的关系将是不战不和的对抗状态,我们会处处受到他们的限制和排挤,德国人不是因为同情我们而选择与我们停战,他们是暂时无力消灭和征服我们才做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停战后,希特勒一方面会继续维持庞大的军备体系向我们施加压力,一方面会明里暗里支持日本消耗我们,如果掌握更为强大、更为凶猛的武器,他甚至会不惜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来消灭我们。”
  “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和平,这不过是像上次大战那样短暂的休战期,因为自由与极权、民主与独裁归根到底是完全对立的,我们和国家社会主义之间没有共融性。”杜鲁门停顿了一下,“无论今后总统是谁,参联会是哪些军官负责,我都希望陆海军高层始终保持对德国的警惕,始终注重军事实力的提升,让新的领导人带领你们打赢下一次战争。这种准备,从今天开始就考虑着手了!”
  “我们进入了这次大战的战略收缩,但下一次大战的序幕才重新拉开,我相信,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不会是失败者!”
  “元首……”当天夜里,凯特尔和邓尼茨汇报了南美的战况,听到克兰克舰队被重创的消息,霍夫曼也深表遗憾,好在与战果比较起来,这点损失还是能承受的。
  他点点头:“克兰克将军打得不错,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排除大西洋舰队干扰这个战役目标,在未来几个月,美国海军构不成对我们的威胁了。”
  “我们商议了一下,鉴于南美战局变化,决定提前启动增兵行动。”邓尼茨道,“海军奄奄一息,必须及早援助,马沙尔将军同意提前一周即8月7日从欧洲出发前往增援,目前还差一点陆军物资和装备。”
  “2艘英国航母的海试进行得如何了?”
  “按进度一切顺利,军舰整体质量没有问题,部分海试项目调整到航行中途进行。”这次增援南美的主力舰队将包括4艘航母,5艘战列舰,8艘护航航母在内的庞大集群。
  “既然你们都认为没问题,我同意你们的选择。”
  凯特尔元帅插话道:“南美物资其实也不是不能凑齐,但会影响往南非的行动准备。”
  “南非战役再往后推半个月,优先保障南美战区,这次打算送多少兵力?”
  “2个重装甲营,2个装甲掷弹兵师,1个普通步兵师,1个山地步兵师,3个海军陆战旅,地面部队兵力总计约12万,由隆美尔元帅担任最高指挥官;空军方面抽调3个联队大约700架飞机,加兰德中将提出由他带队前往,我拟同意。”
  霍夫曼奇怪道:“不去装甲师?”
  “暂时不去,绍肯发来电报,说南美北部地形更加复杂,重装甲师暂时施展不开,他需要更多的装甲掷弹兵师和炮兵。”
  “再加一点兵力,抽200架运输机和第一空降师前往。”
  “如您所愿,元首。”
第071章
战略防御(2)
  南大西洋海战的结果随后两天都通过各自媒体公布了出来,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这次战役的胜利者,到底谁的宣传更有水分完全可以见仁见智的,取决于看问题从什么角度,但不管站在哪个角度,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双方在南大西洋都没有特别有力的作战军舰了:
  美军虽然还有完好无损的6艘护航航母和新泽西号,但他们的使命是将巴顿的兵力护送回去,接下去一个月重点对北美展开物资运输;
  德军虽保住了让·巴尔号和3艘战列舰,但都伤痕累累,不堪大战。
  但如果着眼于中短期的未来,则德军毫无疑问占据全面上风。克兰克用一个分舰队拼掉了尼米茨的主力舰队,德军还有4艘航母组成的主力舰队,而美军的舰队航母空空如也。
  目前美国最接近完工的是好人理查德号和伦道夫号(均为埃塞克斯级),原定9月初完工,在特纳、李海甚至杜鲁门轮番打电话催促下,甚至暗示在某些非重要部位略微放宽验收标准的前提下,厂家也不敢吹牛,只表示最多提前一星期。
  然后就是10月下旬预定完工的香格里拉号、尚普兰湖号、安提坦号三艘航母(均属埃塞克斯级),船厂表示可较预定时间提前10天完工——再快也不行。
  但即便8月下旬交付的这2艘航母也得海试、磨合,能形成战斗里至少要到10月份,而后续3艘航母都要赶上圣诞节了,住院的金上将听到消息后除了一声叹息,什么话也没有。
  而让海军方面更头疼的是,这次作战损失了大量舰载机飞行员,海军后备力量近乎枯竭,不得已的情况下,特纳向太平洋舰队提出求援,表示尼米茨目前尚存的全部军舰都留给太平洋舰队,但希望英格拉姆先向大西洋方面提供至少150组飞行员,否则连好人理查德号和伦道夫号上的航空兵也凑不齐。
  太平洋舰队虽在这半年里训练了一批飞行员,但英格拉姆对此看得十分紧,再加上尼米茨推断的堀悌吉的反击很有可能,双方经讨价还价,最后看在富兰克林号的份上给了120组。
  再加国内从护航航母上抽调的50多组,距离最低限度240组还有70组的缺口。被逼得没办法的李海只能请求杜鲁门出面向丘吉尔要人,征募部分逃到加拿大的前皇家海军舰载机飞行员,丘胖子也拿不出太多人,萨默维尔痛恨美国人打死庞德元帅,最后勉勉强强凑齐了20多组加拿大、英国舰载机飞行员。
  这样下来后,特纳拿到了200组飞行员,但即便这样还差40组。
  最后被逼得实在没办法的他心一横,从后备训练教官中抽调了10组,又将护航航母上水平最好的Lv.4飞行员抽走了30组,让他们利用接下去这2个月时间将水平强行提升上去。
  可这也只满足了最低限度的要求(正常编制需要300组),一想起12月份还有3艘航母至少360组的缺口,特纳急得跳楼的心都有了。
  目前美国海军虽然源源不断地培训新手飞行员,但补充的高等级飞行员跟不上消耗的速度,更要命的是,由于舰载机飞行员动辄70%的伤亡率,现在报名充当舰载机飞行员的志愿者队伍开始缩水了,很多家庭甚至不同意小伙子报名当飞行员。
  他在心底埋怨尼米茨不应该和德国人拼航母战,当初不是说好用运输舰队吸引德军火力然后拼掉一批德国飞行员和德国军舰的么?怎么到最后运输舰队毫发无损,主力舰队却搭进去了?难道尼米茨不知道陆军有几百万军队,海军舰队只有他这一支么?
  当然,最后这句话特纳现在不敢说,这不符合“政治正确”原则。
  德军情况比美军要好的多,虽然沉没了2艘航母,2艘巡洋舰,但1艘航母是邮轮改建的,本来就不怎么坚固,一艘伊势是本身有伤强行使用而沉没的,2艘巡洋舰也算是小意思——比起美军4艘克利夫兰级、8艘奥克兰级那是做梦都要笑醒。至于莱茵级,国内刚刚补充了4艘,问题也不算太大,只有几艘重创、中创的主力舰麻烦一点。
  但从大战以来,这几艘主力舰哪次不是伤痕累累但最后还顽强得活了下来?
  经紧急抢修后,受伤最重的让·巴尔号虽不具备航母作战能力,但至少航速恢复到了20节以上,几艘战列舰被雷击的部位也进行了紧急加固。得知马沙尔将军即将派遣主力舰队前来增援的消息,克兰克紧锁的眉头也不禁松开了。
  空军虽然在当天为保护舰队赔进去了几十架飞机(人员大都完好),但随后海航飞机全部在里约降落后,空军的实力反而又有所膨胀,而且合作也无芥蒂——海航本就是从空军转职过去,现在无非再次回归,看见昔日的战友还更加亲热。
  美军陆航试图出动重型轰炸机继续对德国舰队下手,但得到增援的德国空军构筑了严密的防御网,挫败了美军的企图。
  德美大西洋海战的消息也传到了日本,大本营一致表示这是击败美国的天赐良机,对堀悌吉提出的中途岛战役更加热衷,虽然后者认为美国人不会一蹶不振,但美军丢掉几百组飞行员的消息却是确凿无疑的。
  堀悌吉就对山本五十六道:“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要采取这种死缠烂打的消耗战术,难道不应该缩回去积蓄力量吗?哪怕和我们虚与委蛇也是种策略。”
  后者摇摇头:“虚与委蛇平时是可以的,但你不要忘记,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杜鲁门不敢冒这种风险。”
  堀悌吉一拍脑门:“忘了!哎呀,我失策了。难怪杜鲁门不想和我们谈,他不愿意给自己背包袱,反正我们又打不过去。”
  即将率队出征的冢原二四三插话道:“听说杜威是个和平主义者,他上台会不会好一些?是不是还有日美和解的希望?”
  堀悌吉和山本五十六不约而同地苦笑:“杜威主张和平不假,但他主张的都是对德和平,对日强硬。”
  冢原二四三表示不理解这种逻辑,按他的想法:日美和解后,日本依然大大弱于美国,德国才是美国竞争世界霸权的最大对手,美国人连德国独吞欧洲都忍了,为什么要和日本过不去?不是说珍珠港这件事是可以谈的么,要惩办“祸首”、要“赔款”都可以谈,为什么说也不说就拒绝呢?
  “冢原君,你想,一个新总统上台,对德是和平,对日也是和平,他位置坐得稳么?在我们国内,这样的首相是要被天诛国贼的。”堀悌吉叹了口气,“我最近总说日美最终和平,首相就多次提醒我注意身份、注意场合、注意气氛,唉……什么时候‘爱国志士’来天诛我呢。”
  冢原笑笑:“您多虑了,大家都知道您是为了日本好,想少死点人、少打点仗,可美国人不肯啊,不肯也行,我们打到他们肯为止不就好了么?”
  “拜托了!”山本微微朝冢原颌首,“期待您帮我洗刷中途岛的耻辱。”
  “言重了,言重了,两位长官的岗位和职责更重要!”
  8月4日,庞大的联合舰队在各个港口秘密集结,兵强马壮的机动舰队再次编成,陆军兵力和装备也开始登船。
  为打赢这次中途岛之战,堀悌吉将手头所有的力量都倾囊而出:
  机动舰队拥有6艘航母,分别包括:大凤号、瑞鹤号、翔鹤号、云龙号、天城号和贝亚恩号。其中贝亚恩号将原来的法国锅炉拆除,换上了云龙级一模一样的主机,但因为排水量比云龙大2000多吨前舰体不同,故最高速度只能跑到29节,载机比云龙略多4架,总体而言可视为另一款云龙。为改造贝亚恩号,日本还不惜放缓阿苏号航母的建造进度,将上面使用的材料和零部件都安装到贝亚恩号上。
  原本还有时间点是准备在10月份等葛城、笠置号完工后再出发,但堀悌吉认为不必再等,现有力量已基本齐备,是最好的时间窗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