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3/656

  “不不不,陛下您过虑了,德国人没这个要求。”
  “那,要我退位?”乔治六世马上道,“换哥哥来?这我现在就可以答应,这位子本来就是他的,等会我就把退位诏书给你们。”
  “不不不,也不是这个意思。”
  “你们要我主持投降?或者换好听一点的说法,停战?”乔治六世为难地说,“我发表过和德国人斗争到底的演说,这么去面对他们不太好,也对不起拥戴我的国民。而且你们知道,首相是个很顽固且强硬的人,当初对哥哥主持谈判就深表不满,曾表示要暗杀他,是我阻止他的,我认为他不会同意由我出面主持停战谈判。”
  听到这话的艾登和艾德礼两人深表震惊,他们认为对丘吉尔已非常熟悉了,但从国王这番话来看,他们对胖子强硬手腕的了解看来还是不够,两人互相看了看并点头——要提高对丘胖子狗急跳墙的警惕。
  “从柏林传来的消息是德国人建议您去加拿大。”
  “加拿大?”乔治六世深感意外地站起来,来回踱了两圈步,迟疑地问道,“这什么意思?加拿大虽还挂着自治领的招牌,但谁都知道现在美国人的控制和干涉越来越明显了,就算我当个空头国王也不会改变什么,更不会密切英加关系,反而会恶化英美关系。”
  “这是希特勒的想法,他认为加拿大不应该被美国控制。与其让这片领土落到美国人手中,不如继续留在大不列颠框架内。”
  “我也很想让加拿大留在大不列颠。”乔治六世苦笑,“但你们是不是对我要求太高,我一个人怎么可能?我不认为我有这样的本事。”
  “不!”艾登道,“您不是一个人去,而是一堆人去,甚至您还可以带一部分军队和支持者走,至于首相,如果他能务实一点,我们希望他也能一起走。”
  乔治六世大感惊愕:“这是为什么,你们付出了很大代价?不不不,我不需要这种安排,我个人得失无足轻重,大不列颠遭的罪越少越好。”
  “昨天黑猫去了柏林,希特勒亲自和他会面了,这是今天通过秘密渠道转来的消息,确实是希特勒本人的意思。”
  为伦敦和柏林牵线搭桥的有好几个国家,瑞典、瑞士等外交大使都扮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
  “黑猫?”乔治六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绰号,想了想便猜测,“我哥哥?”
  艾登沉吟了一下,承认道:“是的,他和夫人在柏林。”
  “希特勒脑子坏掉了?我带人去加拿大组建流亡政府继续反抗他?”乔治六世摇头道,“这一定有个阴谋,我看不出来,你们都是政治经验丰富的政治家,请你们坦诚告诉我,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意思?”
  艾登和艾德礼便把“一英两制、一英各表”的逻辑告诉了乔治六世并补充道:“首相曾经在内阁会议上提出,他要想办法去加拿大或者南非继续抵抗并加入盟军阵营,这样万一有一天美国人赢了,加拿大能接收大英帝国的全部遗产。这是站在我方立场上的考虑,而德国则希望能够减少未来英伦本土政府的反对阻力,如果反对者都跑去加拿大,新政府整合起来要容易得多,柏林方面提出不仅新政府反对者可以走,其他在伦敦的欧洲各国流亡政府代表如果想走也可以走。甚至希特勒本人都对此乐见其成。”
  “好吧,这么复杂的东西我不懂,等会再说……”乔治六世叹了口气,“停战需要我们付出什么代价?要割多少地?赔多少钱?损失什么权益?”
  “割地的话,殖民地……”
  乔治六世摆摆手:“殖民地不用说了,肯定保不住,我问的是本土。”
  “本土的话,北爱尔兰……”
  乔治六世大惊失色:“德国人要北爱尔兰?”
  “希特勒不要,他在拉拢爱尔兰人,要求北爱就独立问题在未来进行公民投票。”
  “这总算为分裂我国找个文明的借口……”乔治六世冷笑一声,“还有呢?”
  “德国对我们没有领土要求,法国提出海峡群岛要全部归他们。”
  海峡群岛主要是泽西行政区,属于英国海外领地而不是本土,在地图上非常靠近法国海岸线,是当年诺曼公爵征服后留给英国的,法国声称“这部分岛屿天然附属于法兰西”。再加英法互相宣战,德国又从法国手里拿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于情于理要给法国一点补偿,贝当政府就提出了海峡群岛——虽然小,总算也是开疆拓土。
  乔治六世恨得牙痒痒:“连法国人都来趁火打劫。”
  “法国人说这是我们背信弃义搞弩炮的代价。”
  乔治六世深深叹了口气:这又是丘吉尔的锅,谁都甩不掉。
  “还有呢?”
  “领土部分其他就不涉及,至少现在没有说起。”艾登想了想,脸色古怪地补了一句,“对了,德国同意视纽芬兰为大不列颠本土。今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可能会改为大不列颠及纽芬兰联合王国,至于能不能实际控制则再说。”
  听到不涉及其他领土,乔治六世松了口气,海峡群岛不是太大问题,北爱尔兰有些难办,不过好在还有个公投程序,不是没办法补救,当年萨尔区搞公投不也最后回归德国了么?至于纽芬兰估计是德国人一厢情愿,不过他乐见其成,没有爱尔兰但保证纽芬兰也行,起码后者面积还大得多——现在谁也不知道霍夫曼包藏祸心,准备借这个安排和理由将来把导弹、轰炸机和装甲师都布置到纽芬兰上去,架起顶住美帝脑门的火枪。不过美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吞下这个苦果,免不了还有一番争夺。
  “赔款呢?”
  “具体金额赔款没说起,可能被我们没收的民事和私人产业需要赔偿。德国会放弃国家间赔偿要求,并答应会协调其他各国(主要是法国、意大利)的国家赔偿要求,不过我们在船台上在建的军舰和现役军舰都要和法国人一样给德国人——虽然对方答应战后如果未损失的话予以归还,但如果损失他们也不赔。”
  “还不还无所谓了,反正就这点家底。”乔治六世深吸一口气,“其他还有什么条件,你们一并说吧。”
  对英和谈条件一共27款124项,除了有关领土部分外,其他主要包括:
  1、国防缩减。现有英国军队加速复员,英伦三岛常备军控制在30万内,必须全体重新向爱德华八世宣誓效忠,上述编制外一切多余军用物资都交给德国充当赔偿。作为补偿,德方无偿提供100万吨粮食、必要的石油及其他急需民生物资;
  2、军事驻扎。战争期间,轴心(主要是德军)在英国驻军不超过15万,有关费用由英方承担。战争结束后商议撤退事宜;轴心得使用英国本土及其殖民地、海外领地的港口、机场、营地和相关军事设施,会进行事先通报,使用期间由英方提供便利但一切费用自理;
  3、政治调整。新组建的英国政府要发表宣言加入轴心,是否对美宣战悉听尊便。如跟随德国宣战,常备军规模可扩张到50万,考虑在南美为英国寻求部分殖民地,另印度方面德国会与日本出面尽可能协调。
  4、全面合作。战争期间,德国保证英国按公平价格获得各类工业原料与民生物资,英国将纳入轴心统一生产体系并参与重大项目分工合作。战争结束后英国加入欧盟,赞同实行全欧统一货币与经济体系,实现各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德国承诺给予英国常任理事国地位。
第088章
意外(20)
  “等等,欧盟是什么意思?类似于国联?还有这常任理事国有什么特别之处?”
  两人脸色有点古怪:“说实话,目前对欧盟的描述并不是系统且完整有效的法律或政治文件,只是希特勒政治理念的阐述,包括政治、经济、国防、文化等多项一体化,即欧洲各国要形成一个统一且有领导的整体,欧盟各国今后有争端不诉诸战争,通过协调解决。另外如有进攻欧洲任意一国(不含殖民地和属国),视为对欧洲集体进攻,享受集体自卫权。”
  爱德华八世与霍夫曼谈判中对欧盟进行过探讨,后者提出的欧盟组织与国联有本质区别——国联是松散的国家俱乐部,不具有强制力,而欧盟是以德国为领袖的紧密政治实体,更重要的是欧盟权力运作并不是一国一票。
  在霍夫曼眼中,一国一票、全体一致通过原则简直就是后世欧盟体系运作的毒药,使离心力倾向大大加剧。在其设想里,欧盟最高权力归属欧洲议会,是凌驾于欧洲各国主权之上的超主权政治组织。
  该政治实体设计为股份制运作,德国是不折不扣的大股东并兼任董事长,独占欧洲议会35%投票权,担任永久主席国并拥有一票否决权;意、法、英、俄(孟什维克)是常任理事国,欧洲第二梯队,拥有33%投票权。
  欧洲行政理事会是日常办事机构,由四大常任理事国派员轮流担任秘书长(一正三副),德国元首兼任欧盟元首。
  五大国兼任欧洲各专业一体化组织领导,比如英国人宪法传统最悠久,将出任欧洲议会(一院制议会)议长;法国人出任欧洲央行行长,意大利人出任欧洲文化、体育、宗教和托管四大理事会主席(因为全非都是殖民地,所以托管理事会权势不小,当然霍夫曼知道殖民地终究都会独立,这是趋势),俄国人出任欧洲农业、能源理事会主席;德国控制欧洲法院、欧洲安全理事会、欧洲经济与社会发展理事会这三个最要紧的专业机构。
  在欧安会中,德国将兼任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司令官,并拥有唯一的核力量,本来以前和爱德华八世谈判时还说好让英国人出任欧洲联合舰队司令官,现在皇家海军都被打光,再让英国人出任,别说意大利人不服,恐怕法国人也不会服气。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罗马尼亚、匈牙利、乌克兰、瑞典、挪威、爱尔兰、希腊、白俄罗斯、土耳其、保加利亚、芬兰等中型国家属第三梯队,加起来20%的投票权,在部分专业理事会可以当个副手;其余属小型国家,合计12%投票权,如波罗的海三国、克罗地亚、斯洛伐克、马其顿、斯洛文尼亚等等,那就只有鼓掌赞同的份了。
  在这套体系中,50%赞同就可获得通过并在全欧执行,如有三分之一以上反对票(如4大常任全表示反对基本就到这个数),那德国也要考虑政治影响,重新讨论并分阶段表决。除五大国外,其余各国均可申请是否退出欧盟,但必须过半数表决权同意(基本上就别想退出了),五大国不允许退出,否则视为对欧盟宣战!由于俄(孟什维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等国与德国实际上存在附属或扶持关系,德国能稳稳拿到50%赞同票。而意、法、英三国存在明显矛盾,要团结起来对付德国也是千难万难。
  这套投票权体系与份额可在三分之二多数同意情况下进行变更,为吸收更多国家创造条件,但显而易见5大国投票权不受影响或者不受明显影响。
  这套体系中霍夫曼还为意大利挖了个坑:表面上拥有本土、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且同时是轴心二把手的意大利拥有比法国、英国都高的第二投票权,但考虑法国在比利时和荷兰的传统影响力,实际上法国才是第二大隐形股东,这是互相制约的套路。
  “像丹麦、卢森堡这样的小国有多少投票权?”
  “以后没有丹麦和卢森堡了,他们都将和德国合并。”
  “那也没有波兰?”
  “或许会有个小波兰,大概是原来一战前的俄属波兰,还不是全部——部分领土要给邻国,小波兰整体会让德国托管20年。”艾登说道,“总体条件大致就是如此,欧洲一体化肯定会影响各国政府权力,但实事求是地说,也有很多好处。比如恶性军备竞赛就可以减少,今后军费会确定明确比例,2%-3%不等?反正体量越大掏钱越多,这让我们某些念念叨叨预算平衡、节省费用的议员老爷们不用操心了,今后军队全欧部署,谁想打谁都不行……”
  艾德礼补充道:“经济方面,不会有关税壁垒、贸易歧视和货币竞争性贬值,整个欧盟内部关税削减且一致对外,又比如统一货币,这对经济发展有利,对英国这样一个原料仰仗他国供应且又丢掉殖民地的工业国有利。当然殖民地也要分开来看,大英帝国丢掉了殖民地不假,但各国殖民地会对欧洲各国重新开放,换而言之我们也有进入通道。给我的感觉就是,世界霸主这种事大英帝国就不要想了,那是德国人的事,但放下雄心壮志,关起来门来做个有滋有味、有影响的地区大国还是有保障的,国民生活说不定会更好,当然政治家很难接受这一点。”
  “如果美国打赢了,我们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大概也是这个局面,顶多稍微好一点点。”
  乔治六世点点头:“条件我明白了,比美国战胜或几年前条件肯定差,但比我们当年给德国人的条件似乎又好一点,德国人这次是真心的?”
  “是,陛下。”艾登考虑一下后道,“从法国与德国这两年关系来看,我认为德国人是真心的,法国人甚至比利时人、荷兰人都比以前满意;从东方各国和德占区犹太人实际情况来看,希特勒现在调子也比以前缓和得多,现在他的信誉比当年要好,或者说在政治上非常成熟——从源源不断对美国的宣传和舆论攻势就可以看出来。”
  “这些条件都是定论?”
  “90%以上的条件都谈得差不多,我也不认为德国还有很大的让步余地,最多部分细节做点修正,为我们谋取一点利益。”
  “你们让我考虑考虑,过三天我答复你们,最近不要轻举妄动。”乔治六世想了想,“你们也不要和首相对着干,更不要激化矛盾,温斯顿也是为了这个国家,能想的办法大家一定要想。”
  就在三人秘晤时,丘吉尔正在听大C的秘密汇报。
  “首相,这是我拿到的,黑猫从柏林发回来的完整电报,内容非常翔实,我不认为是伪造。”
  丘吉尔粗粗扫过几眼后点了点头:“有多少人知道了?”
  “黑猫在国内的干将,内阁中立派要员肯定知情。”孟席斯分析道,“今天晚上艾登和艾德礼两位去拜访国王了,我认为陛下马上也会知道。”
  丘吉尔漫不经心地问道:“这件事你怎么看?”
  “我?”孟席斯下意识地反问道,“您在征求我的意见?”
  “说说看无妨。”
  “我的职务使我无法发表具体看法,但如果跳出这个框架,我想说……”孟席斯考虑了半天,“这是我们很难接受的残酷条件,但却是德国人能开出的最宽容的条件,倘若立场、局势互换,我不保证给希特勒这么好的条件。”
  “美国人劝我抵抗到底。”丘吉尔吐了个烟圈,“下个月美国有2艘航空母舰服役,再过2个月,我们2艘航母也将服役,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孟席斯点点头:“从逻辑来说是如此,但从人心来说恐怕未必。就我掌握的情况,回国的皇家海军幸存官兵们在精神上完全垮掉了,他们丢掉了魂……”
  “美国人还说会想办法尽快恢复对不列颠的物资输送,又隐隐约约暗示他们有一种威力巨大的全新武器,今年年底可以使用,到时候可扭转战局。”
  “您信么?”
  “我……”丘吉尔无语。美国人信誉现在可不怎么样,连几架流星喷气机都扣着不肯给,还能指望给英国扭转战局的超级武器?
  “我有我的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