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656

  飞机根据油量多少先后一架又一架停稳,塞得里茨一下飞机舱就遭到马沙尔的熊抱:“干得好!哈哈哈哈!”
  周围一堆参谋围着他听他讲述最后一轮进攻的局面,听说最后大黄蜂号上一批皇家海军军官最后随船沉没,众人有些沉默。
  “坐轮椅的是谁?你们听说有英国将军坐轮椅么?”
  所有参谋都表示不知情。
  科赫提议:“问问俘虏的飞行员吧,他们应该知道。”
  几分钟后一艘驱逐舰发来消息,说船上一名上尉飞行员供认坐轮椅的是坎宁安。
  “皇家海军上将安德鲁·布朗·坎宁安?他的腿怎么断了?我们干的?”马沙尔喃喃自语,“战前我和他有过数面之缘,他是个高傲、正直的海军将领,今天的所作所为配得上他的荣誉和地位。”
  小泽和伊藤等人听了心里似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一直以来皇家海军都是日本海军的效仿对象和老师,今日亲眼看到这个老师最后的精锐被尽数歼灭于北大西洋,他们也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不过这种惆怅的情绪很快被胜利的喜悦冲淡了,马沙尔兴致勃勃地站到扩音器前对全舰官兵训话:“各位帝国海军的将士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创造了奇迹,歼灭了不可一世的皇家海军,洗刷了德意志海军自‘彩虹’以来的耻辱!”
  所有人都热烈鼓掌!
  “今天的胜利告诉我们,德意志不仅在陆地上是战无不胜的欧洲霸主,在海洋上同样能称雄四海!”
  “哗!”掌声更加热烈。
  “让我们鼓起勇气、再接再厉,争取明天把新大陆的暴发户们也送下海!”
  “万岁!元首万岁!帝国海军万岁!”
  亚速尔时间晚上8:15分,柏林时间晚上10:15分,主持日常海军工作的邓尼茨元帅和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冲进霍夫曼办公室。
  “元首,有一个天大的喜讯要向您汇报。”
  霍夫曼眉头一扬:“马沙尔打赢了?”
  “是的,绝对的大胜!我们没损失任何军舰,只以损失近200架飞机及68名(组)飞行员的微弱代价歼灭敌军2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12-14艘巡洋舰及若干辅助舰艇,击落敌机140余架……敌指挥官坎宁安上将等随舰沉没!”
  “坎宁安死了?”霍夫曼震惊不已地站起来,“战况准确且都核实过么?”
  “是的,反复核实无误。”邓尼茨眼睛闪闪发亮,上前一步恭维道,“元首,您创造了历史,歼灭了不可一世、几百年来耀武扬威的皇家海军!据情报分析和俘虏交代,除英国本土未完工军舰外,他们已没有任何主力舰,皇家海军终于成为历史的尘埃,今后只能永远活在记忆中了。”
  “元首,解决大不列颠问题指日可待。”凯特尔奉承道,“统一欧洲的理想——这个拿破仑皇帝未曾实现的目标将在您手中变成现实,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征服者,没有之一。”
  奉承话总是人人爱听,难为凯特尔说得这么悦耳,霍夫曼也老脸一红,摆了摆手:“距离成功只差最后几步,还是要稳扎稳打地走,主力舰队回港了么?”
  “还没有,他们去追击美国舰队了——对方还有1艘航母和2艘战列舰。”
  “很好,向他们复电表示祝贺!”霍夫曼想了想又道,“告诉马沙尔,等他得胜归来,我将晋升他为海军元帅,小泽将军的勋章再升一级,其余官兵依据功劳都有封赏与晋升。”
  “感谢您的慷慨,海军一定会再接再厉,早日打垮美国海军!”
  收到尼米茨发来的战报后,华盛顿参联会鸦雀无声,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金上将几次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后还是沉默了。
  李海开口说了句:“这样一来,欧洲局面绝对地恶化了,大不列颠基本保不住了。”
  其余众人心情沉重地点点头。
  特纳插话道:“必须让尼米茨长官把现有舰队带回来,否则我们在北大西洋上毫无防御能力。”
  众人又点头,船厂还有2艘航母下个月可交付,但交付后还要海试,海试后要磨合,形成战斗力少说也要2-3个月,尼米茨的舰队几乎是唯一希望。
  “我们应该采取守势,另外我认为西非登陆计划需暂时搁置。”马歇尔沙哑着声音,“斯普鲁恩斯舰队情况怎么样?”
  “还算正常,马上就能完成任务。”
  “送到马上就撤,不要与英国人再有什么瓜葛。”金上将交代道,“新建军舰一艘也不能给英国人了,至于其他物资,英加航线被封锁也送不了。”
  “需要将我们派驻在英国的人抽回来么?”
  李海摇摇头:“暂时不要,这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并加速大不列颠倒下,最好能让大不列颠再支撑一段时间,好歹让我们撑过海军力量最虚弱的时候。所以还要给他们打打气,至少TF44舰队必须完成任务。如果德军空袭减弱,可冒险用战略运输送一点物资和飞机配件去大不列颠,但无论如何,流星喷气机连同飞行员都不能走,必须留在北美保卫自由世界,而且要大力建造,一个月至少造500架以上!”
  阿诺德咬牙应承下来——只要不动他的喷气机就一切好商量。
  “舰载机必须要换。”特纳强调道,“我军飞机太吃亏了,飞得慢不说,航程也不如对手,更糟糕的是居然还防不住敌人从高空扑来。既然F4U经改进后能够胜任舰载且有不俗的高空能力,建议主力航母舰载机全更换为F4U,至于攻击机,专家们说BTD性能更好,不妨让部队试试看。”
  众人都点头:TBF和SBD是战前就装备部队的飞机,虽然改了又改,性能有所提升,奈何日德两国攻击机已换了两代,性能差距越来越大,再不更换只怕下一次败仗不远了。
  “援苏还得再来一次,再给斯大林送30船过去。”李海沉吟道,“斯大林据说最近打得不错,都反攻到高加索平原了,需要给他一点鼓励,至少他还能拖住几百万德军。”
  “这些都必须要动,现在的关键是……”金上将面露为难之色,似乎有些东西难以启齿,只长长地叹息。
  马歇尔和李海都看着他,等他把后面的话说出来,结果金上将没说,还是特纳替他说的:“长官认为,是否我们需要在欧洲问题上进行立场调整,寻求政治解决?等德国摆脱两面受敌情况后反过来会轮到我们两面受敌,因此……”
  李海点了点头:“欧洲问题确实可以放一放,现在德国势头正旺,有关条件我们必须放低点。不过这得总统批准,我们说了不算,近期最大任务还是搞好国土防御,现在正值杜鲁门先生竞选高峰期,万不能有失。”
  众人都是点头。
  当天夜里,听完李海的汇报,罗斯福再次病重住院,将总统职权交由副总统杜鲁门代为行使。
第084章
意外(16)
  4月27日清晨,两支在北大西洋上疯狂开进的舰队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尼米茨放飞全部战斗机进行防空掩护,小泽则放飞全部侦察机进行拼命搜索。
  中午11点,一架Ar-352从TF46舰队上空掠过,让美军上下的心全提到了嗓子眼,整天生活在战战兢兢中,深怕下一分钟德军庞大机群就掩杀过来,但一直熬到太阳落山,德国攻击群都没打过来。
  是小泽心慈手软放走尼米茨么?当然不是,实在是因为两者距离相差太大不能打,而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拉大中。
  马沙尔舰队中最慢的是日向号,只能开到26节;尼米茨舰队中最慢的是两艘衣阿华级,最快开到31节。两支舰队存在5节的速度差,一晚上就拉开近60海里,加上小泽夜里还以极缓慢的速度前进以便顺利接收返航飞机,所以双方差距到侦察机回报时已拉大到1000公里以上。
  这个距离完全超越了攻击机航程,不过一定要打也能打,科赫和塞得里茨两个猛人商议后提出孤注一掷的打法:舰载机出动进攻,不考虑返航油料——准备一旦燃油耗尽就迫降在海面上等待驱逐舰援救。逻辑是只要干掉对方航空母舰,本方航母哪怕丢光飞机也无所谓。单纯论炮战,贝中将手里捏着4艘维内托级加提尔匹茨号,要打2艘衣阿华级同样手到擒来。
  这建议让伊藤整一和观察团众人目瞪口呆,他们万万没想到德国人打疯后的状态居然如此恐怖,这局面都赶上天天嚷着“七生报国”的联合舰队了,简直是不要命——飞机迫降海面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稍微风大浪大就会被打翻沉没,别说救援,军舰届时找方位都很困难。真要这么打,损失率就不是20%-25%能控制住,至少得做好50%以上的心理准备。
  小泽考虑再三后拒绝了该建议,马沙尔对此也不赞同,科赫和塞得里茨提了几嘴后也不再坚持。这一幕让伊藤整一对前两天小泽说的话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没哪个军人愿意说自己怕死,更没哪个军人愿意在长官面前承认自己怕死。但长官必须分得清必要与口号,不能让部属白白去死。就现在这局面,让这支美国舰队逃了又如何?下次他敢再出来我们继续揍他!
  27日傍晚,马沙尔下令调头回港,其实再不下令明天清晨也必须调头——以较高速度追击的舰队燃油消耗极大,几艘维内托级更是油老虎,三转两转还没怎么跑又耗掉一半油——前天才刚刚加满!地中海小短腿果真名不虚传。
  回国路上,马沙尔公开了元首对舰队上下封官许愿封赏的电报,众人全都欢呼起来,嚷着回去要长官请客,不醉不休。
  马沙尔不好意思地对小泽道:“这根元帅节杖主要是小泽将军的功劳,我其实……”
  “长官,在您指挥之下我深感荣幸。”小泽笑道,“您是我们的司令官,是德国海军的代表。您久经沙场,为海军贡献了这么多,又虚怀若谷地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协调各支舰队、各基地与多方面事务,您完全配得上这个头衔和荣耀,希望今后能继续在您麾下效劳。”
  伊藤整一等人点点头,小泽治三郎看来在政治上成熟多了,这番话就很得体。
  马沙尔笑意盈盈:“回去后我请诸位喝酒,一醉方休。”
  28日清晨,夺路狂奔的尼米茨舰队终于躲进纽芬兰陆航防空保护圈,惊魂未定的舰队官兵看到一批批B-17\29在头顶掠过后终于放下心。尼米茨也下令放慢节奏慢慢前进——好多船的燃油都已见底,再这么高速飙船,绝对有军舰会中途耗尽燃油抛锚。
  这是尼米茨有史以来打得最狼狈的一次战役,哪怕在塔拉瓦被堀悌吉尽灭航母时都没这么狼狈。那次还可以说虽败犹荣,是昂着头离开的,这次几乎是被人摁在地上打,不但没有还手之力,连跑路成功也全靠坎宁安拼死吸引才保下来。痛定思痛之余,他认为其中最大的错误就没预料到亚速尔基地的恐怖。
  他本以为这次参联会和总统饶不了他,甚至做好了上军事法庭的准备,结果参联会的电报只轻描淡写说了一通,让他赶紧把舰队带回诺福克锚地休整,其他事不要多想,下次再打,世上没有常胜将军!
  这明显就是金上将的口吻,他看后感动不已。
  金上将在参联会里也是给尼米茨说尽好话的,主要理由是四点:第一,去执行救援冰岛乃至冒险侦查都不是尼米茨的本意,他本要去南大西洋围剿德国分舰队,现在出了问题尼米茨固然有责任,但绝不是主要责任;第二,亚速尔情况到底怎么样现在谁也没准确情报,如果仅仅出动30-50架飞机,尼米茨舰队完全可以支撑,这次敌军出动了至少300架飞机,那就占据了绝对优势;第三,双方舰载机性能差异太大,飞行员经验也不是对手;第四,虽然不能摆在台面上说,但参联会内部说说还是可以的——美国只丢了几艘老式巡洋舰,其他其实没什么损失,损失都是英国人的。
  最后这点理由打动了众人,大家认为尼米茨也算“全身而退”,战争期间不必求全责备。
  心有不甘的尼米茨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奋笔疾书,一条条回顾战役指挥失当之处,心里在使劲琢磨下次怎么把场面捞回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新的风暴很快就在华盛顿刮了起来。
  下午时分,参联会接到巴西陆航通报,在非洲西海岸发现大批船队,正浩浩荡荡向南开进,初步调查发现有6艘航母、2艘战列舰和辅助军舰,此外还有40多艘货轮。众人闻讯大惊,这不就是哪支消失不见的德国船队么?他们来西非干什么?
  刚刚接掌权力的杜鲁门不敢怠慢,立即召开参联会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杜鲁门皱着眉头问道:“能让驻巴西的陆航执行轰炸任务么?”
  “理论上可以,但实际困难很大。”
  巴西陆航经前次克兰克闹海后损失不小,东部累西腓地区3个基地更首当其冲,只剩300多架飞机,其中能执行远程轰炸的B-17\29不过100架出头,美军已知道德国有舰载型高空拦截战斗机,如果没有护航战斗机伴随,这批轰炸机等于送肉上门,而从地图上看距离实在太远,远超P-51能护航的距离。
  更麻烦的问题还在于重型轰炸机悲催的反舰效果,命中率那真是百中一、二,即便对上速度慢的货轮,了不起就是百中二三,聊胜于无罢了。
  听完阿诺德的解释,杜鲁门没有继续纠缠,只把眉头皱得更紧:“你们判断这支舰队去哪里?福克兰群岛么?”
  “我认为不是。要么去乌拉圭,要么去阿根廷,准备打巴西用的,有极小可能是补充西非德军。”特纳补了句,“从货轮数量看估计能搭载3-4万人和全套装备。”
  听到3-4万兵力的数字,杜鲁门略微放下了心,美军在巴西有6万,再加20万巴西国防军,3-4万德军不会构成致命威胁。但令他奇怪的是,参联会大佬听到该数字后却一个个愁眉不展。
  “怎么?3-4万你们还打不过?”杜鲁门生气道,“你们在巴西不是部署有3个师和相应航空兵么,在南美其他地区不还有4个师可投入增援么?怎么这么没信心?”
  “阁下,巴西兵力投放存在很大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