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656

  “让他们来吧,打完这一仗,东线战事基本就告一段落,斯大林如果还有点自知之明,就会乖乖跑去亚洲,否则等夏秋之交我们打完高加索会战再拿下乌拉尔山工业区,他想求一体面结局都不可得了!”霍夫曼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给舍尔纳发电报,让他加大对崔可夫所部攻势,给朱可夫施加压力。”
  就在霍夫曼对凯特尔等人面授机宜的当口,苏共中央政治局正在讨论朱可夫发回来的建议。虽然目前战事总体推进顺利,在拿下巴库后,红军兵锋已席卷整个阿塞拜疆并趁势向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推进,土耳其军队一退再退,一部分退往国内,一部分退往高加索各隘口,但朱可夫无论胜败都求和的建议还是让众人的心情沉到了谷底。
  谁也不敢先开口,贸然赞成或反对都不好,特别是在斯大林同志尚未明确表露态度前抢先表态的风险很高,沉默许久后,老资格的莫洛托夫清了清嗓子决定说几句,否则一大堆人干坐着大眼瞪小眼也不是个事。
  “朱可夫同志的建议,怎么说呢?还是体现了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员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莫洛托夫斟酌着用词,既不能刺激斯大林,又不能弄拧朱可夫的原意,这就极大考验他的说话水准,“我个人认为应当把政治和军事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充分认识到与德国法西斯和孟什维克匪帮斗争长期化、复杂化、艰巨化的特点,与他们的斗争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不是十年八年,而要始终坚持下去。斗争形势可根据客观情况采取多种手段,大规模进攻是一种,坚决防御也是一种,大踏步后退打反击同样也是。至于暂时停战,等待更有利时机反攻我认为也可以考虑。
  帝国主义发展到垂朽阶段,特别是法西斯这种登峰造极的极端制度是难以维持的,我们应该善于保存革命火种,等敌人内部矛盾激化后再再行席卷……所以我初步赞同朱可夫同志的设想,但打完后怎么谈、谈什么条件,还要政治局讨论特别是由斯大林同志掌握全局……”
第038章
斗争策略
  莫洛托夫发言完毕后,在座众人忍不住都松了口气,心里顿时涌起如释重负的感觉,莫洛托夫同志不愧是老资格布尔什维克革命家和政治家,讲话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活学活用了列宁主义思想:将战争与和平这样严肃、事关全局与根本、事关党生存发展的路线问题改成了灵活、可随机应变、无损党的形象的策略问题,还加了前缀——经政治局集体讨论、充分酝酿并由斯大林同志亲自审定的斗争策略。这就立即将会议的调子和意义定了下来,让大家可以安心发言,不要顾虑重重。
  大家都知道路线问题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犯错误搞不好是要死人的;策略问题充其量只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基于同一个目标和方向所采用的具体办法的分歧,犯错误的同志顶多就是能力不行、觉悟不高、眼光不够,是批评几句、做一下检讨就能过关的。
  像朱可夫这样从肃反刑场上紧急抢救下来的同志不也没反对肃反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么?顶多就是私下嘀咕几句扩大化、被一小部分野心家利用,冤枉了一部分同志——就像光辉灿烂的太阳上有那么一点太阳黑子而已。这次到中亚见识过民族分裂和独立势力后,他的检讨就来了:“……自感政治觉悟低,党性修养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敌人的伪装和凶残,没有意识到肃反的长期性、艰巨性,犯了政治幼稚的毛病,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要请斯大林同志多帮助、批评、教育……”,检讨电报充分验证了斯大林同志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斯大林同志依据检讨电报批斗他了么?没有!非但没有,还为这件事表扬过朱可夫好几次,说他“军事政治双丰收,进步很大、提高很快!”现在莫洛托夫一定调,大家就可以畅所欲言,讲错了大不了将来做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想必斯大林同志也不会揪着不放。
  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刚才沉闷的景象一扫而空,大家首先充分肯定斯大林同志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决策是正确、英明的,现在中亚和里海的局面不就好转了嘛!其次认为从战争整体来看还是敌强我弱,必须有坚持长期斗争的觉悟,然后表示谈和也可以谈,这不是乞求来的,这是打出来的,充其量是个停战!最后又坚持认为停战不等于对法西斯和孟什维克投降,这只是长期斗争的另一种策略,将来可进一步发动群众,进一步寻求其他国家兄弟党、兄弟人民的支援,集结更多力量再行反攻。
  一堆政治局委员颠来倒去把这套策略阐述了很多次,每个人的发言角度和用词都不一样,但中心思想基本一致:见好就收、保存实力、等待时机、长期斗争。
  斯大林的亲密战友、老资格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就表示:“在警惕德国法西斯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险恶用心,他们为什么一再希望我们和德国人拼个你死我活?甚至不惜给日本输送保护费也要送物资,就是希望将党和国家的最后一点元气都用在和德国人的殊死搏杀上,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就全面得多、深刻得多……
  现在美国搞掉了主张过美苏合作的原副总统华莱士,换上了新的副总统杜鲁门,这个人以前是参议员,在卫国战争刚刚爆发时发表过公开言论‘假如德国比苏联强,我们应该帮助苏联一方;但如果占优的是苏联,那我们便应该帮助德国,而且要尽量让他们大开杀戒,尽管我一直不愿看到希特勒在任何情况下取得胜利。’(载于1941年6月24日的《纽约时报》)这番话后来虽然迫于各方压力收回了,但其内心是何真实动机一目了然。这个人现在当了副总统,从罗斯福身体不好的情况来看,很可能要出任下一届总统。另外,据武官同志表示,美国国会一直有一个非美委员会在活动,反布尔什维克之心路人皆知,美帝国主义很可能与德国人达成出卖苏维埃政权的和平,是我们不得不防的。”
  伏罗希洛夫由于负责分管美援物资,对国际形势的了解仅次于莫洛托夫,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大家都是点头。
  等大家将意见都发表得差不多了,目光便集中到斯大林身上,等着总书记同志“科学把握、全面总结、高度概括、形成集体智慧结晶”并贯彻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
  “各位同志刚才都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围绕以朱可夫同志为代表的一线指挥员同志提出的建议认真发表了见解,阐述了非常好的意见,我认为都很有道理,战争打到现在,我们在各条战线展示了顽强斗争、永不屈服的精神面貌并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绝大多数人民和红军指战员经受住了考验,让敌人感觉难以彻底消灭和征服我们,这才提出和谈。这个机会不是德国人赏给我们的,是我们过去三年中用鲜血和生命、用顽强拼搏的意志和毅力换来的,一定要有信心长期坚持下去。”斯大林威严地扫视了众人一眼,“正如同志们提到的,战争还是和平只是一种斗争形式,不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与德国法西斯、孟什维克匪帮的斗争可在这两种形式中自由转换,哪一种形式更有利、更容易取得成绩我们就采用哪一种形式——这才是坚持原则、灵活应变的列宁主义精髓。”
  “结合大家的意见和目前的斗争实际,我认为不妨在这次战役结束后与德军全面停战谈判,争取在春夏之交达成协定,有关停战谈判的条件经政治局审议后由中央全会表决,条件要符合双方力量对比,符合战场形势,符合党和国家的生存发展需要……如果大家没有意见,我建议对这个议题进行表决,赞同的同志请举手……”说罢斯大林就率先举起了手,然后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斯大林同志的意见获得全票通过。
  “发电报给朱可夫并前线几位指挥员同志,让他们好好打,不要有心里包袱,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支持他,相信他能给我们带来最好、最有利的停战条件!”斯大林交代华西列夫斯基,“想办法再从莫斯科方向抽调2-3个近卫坦克旅和15万人左右的部队去支援他,他那里打得越好,我们将来的压力就越小!”
  收到后方转来的电报后,朱可夫也长长地舒了口气,至少斯大林同志现在亲口答应议和了,而且表态春夏之交要停火——这就说明斯大林同志还是很清醒的,知道过了5月德国要发动大规模进攻,不趁机和的话损失将会很大,另外还提出再给自己45万援兵——南线30万的配套兵力与莫斯科前线抽出来的15万预备队,这让他也喜出望外,现在归属中亚特别方面军的部队已到140万了,再加上南线三个方面军配合作战,几乎能打的部队都在自己手上。他既感激斯大林这份信任,又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关于下一步作战,马利诺夫斯基已提醒他里海解冻在即,要防止德军冲击里海东岸截断本方退路,但在朱可夫看来,有没有这条退路已无所谓,进入高加索的兵力难道还想安然无恙地退回来?这是不可能的!退回来也不能改变局势,他们是苏维埃放手一搏的最后本钱——要么打赢与南线三个方面军会师,彻底改变南线战局,要么全军覆灭在高加索,这些部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除此之外别无他路,任何妥协、动摇、犹豫都是用兵的大忌!
  “发电报给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命令部队稍事休整后全力向高加索隘口冲击,3月20日前要占领格鲁吉亚方向全部预定目标并牢牢获得高加索隘口通行道路,所有外高加索的土军要坚决予以肃清,必要时可摆出向土耳其本土进攻的架势吸引对方回援,至于援军和物资……”朱可夫沉吟了一下,“等里海解冻后从东岸抽调10万人给他!进攻集群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坚决进攻!”
  “这么做对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是不是不太公平?”担任中亚特别方面军政治委员,老资格的政治局委员,曾担任过北哈萨克边疆区委书记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安德列耶夫问道,“需不需要我专门跑一趟巴库和他沟通一次?”
  “我相信他会理解的,这是党和人民赋予他的神圣职责!而且他的大将军衔晋升令和苏联英雄称号也下来了,作为苏维埃年青一代军人的佼佼者,他的前途无限光明,今后担任元帅、进政治局近乎板上钉钉,相信他能战胜自己、战胜敌人!”
  几乎与此同时,曼施坦因元帅也发布了作战命令:“南线各师提前结束休整期,完成相关作战准备,遏制斯大林格勒一线敌军攻势,但在敌人攻破高加索山脉前不要轻举妄动……”
第039章
逐鹿南大西洋(1)
  3月13日下午,烟波浩渺的南大西洋上,一列钢铁舰队正往开普敦方向疾驰而来,这正是斯普鲁恩斯率领的南大西洋分舰队,或称TF44特混舰队。
  TF44特混舰队刚刚创下了美国海军的记录,从皮萨切克湾海军锚地到南非开普敦将近1.5万公里的路程,他们仅仅用18天就赶到了,中间甚至还包括了2天在巴西补给加油的时间,整支舰队满打满算用在路上的时间不过16天,全程平均航速将近23节。
  为加快速度,斯普鲁恩斯没携带任何速度慢的油轮或货轮,全部依靠舰载燃油和物资支撑,续航距离短的驱逐舰就靠汲取大舰油料支持,在这等高速飙船的举动下,舰队到巴西附近油料就告罄,好在美国制造的军舰质量普遍不错,整支舰队未出现任何故障,补充完毕后依然飞一般朝开普敦扑来,但还是晚了。
  舰队参谋长罗迪克少将将电报递交给他:“6天前,南非方面的潜艇和飞机发现了往南乔治亚岛方向而去的德军舰队,当时他们离好望角的距离大约是2700公里,疑似击沉了2-3艘货轮,但不敢确定,因为执行破交任务的2艘潜艇已全部被击沉。”
  斯普鲁恩斯点点头:南乔治亚岛是福克兰群岛附属岛屿,两者间相距1500公里,互为犄角的两个岛将合恩角附近的水域牢牢封锁住,卡住了美国海军两洋调动的关键路线。
  “飞机空袭有成果么?”
  “几乎没有成果,德国舰队离南非海岸线太远,动辄2000多公里的距离只有B-29才有能力执行空袭。”罗迪克想了想,“另外航空队报告德军采用了新型战斗机,比以前的Bf-219速度更快、火力更强,更要命的是爬升速度非常快,他们损失了2架试图进攻的B-29。”
  罗迪克口中的新飞机正是德国采用不久的新一代舰载战斗机Do-412(紫电改),截击是其强项,一旦B-29试图降低高度进入轰炸航线,Do-412便会将他们打下来。
  斯普鲁恩斯叹了口气:南非以南海域面积太过广阔,没有足够得力的舰队光靠岸基航空兵和潜艇很难照应得过来。
  “这么说来,他们今天或明天能抵达福克兰群岛?”
  “正常说来是这样。”罗迪克想了想,“也有可能再晚一天,不过没什么用,开普敦离福克兰岛还有整整6500公里,更别说我军还要休整并补充燃油,再抓紧也赶不上了。”
  “这该死的政治!该死的华莱士!”斯普鲁恩斯恨恨地一拍栏杆,“要不是耽误那十几天功夫,本来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支德国舰队拦截在南非海域,可以送上面的德国人全部去喂鱼,现在倒好,全泡汤了。”
  “这不能怪您……”
  “是不能怪我,可这么好的机会,唉……”
  斯普鲁恩斯愤而挥舞了一下拳头,如果华莱士现在他面前,他很有狠狠揍对方一场的冲动,可这种机会永远都没有了——华莱士已饮弹身亡,在舰队南下的路上,哈里·杜鲁门正式成为美国新一任副总统。
  他不想去纠缠保护费不保护费,他认为这档子事情永远没法说清楚,他在意的是华莱士轻率地在公共场合说出要重新审视英美关系并考虑停止“代价巨大、收效甚微”的援英行动,消息一传出,当天夜里管着航母部队的坎宁安就秘密下达了“英人英舰”指令,为防止自己作梗,还以邀请下棋的名义把自己一起“关”在长官舱室内,等坎宁安允许他出去时,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他除了向华盛顿报告没有别的选择。
  怪坎宁安么?斯普鲁恩斯觉得自己说不出这个话,处在对方的位置上他说不定也这么干!怪做出按兵不动指令的参联会么?他觉得参联会最初的决定无可厚非:一旦皇家海军脱离英美大西洋联合舰队,美国海军就只剩下4艘航母(3艘埃塞克斯级,1艘独立级),无论怎么搭配都不能两全其美地兼顾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幸亏杜鲁门副总统心狠手辣、办事果断,用了区区3周时间就将整个事态全部平息,同时罗斯福总统又迅速取得了英国方面的谅解。倘若不是这样,TF44舰队到现在说不定还派不出来——那别说打回程的德国舰队,估计敌人都能大摇大摆回马达加斯加了。
  “敌军兵力情况如何?”
  “两艘舰队航母,型号不详,猜测其中有一艘是用战列舰舰体改造的,拥有奇形怪状的斜角甲板,没有轻航母或护航航母;1艘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级(格奈森瑙号);1艘重巡洋舰,希佩尔级(塞得利茨号);另外还有8艘驱逐舰,不过有4艘驱逐舰外观比较古怪,不是常见种类,怀疑是新建成的——没错,利用Z级舰体建成的刺猬级。另外就是39艘货轮或油轮——全是胜利轮,我猜是纽芬兰战役中缴获的我军舰艇,很多船上甚至还涂着美国船只的标识;另外还有一堆S艇,大概总有18-20艘吧。”
  “让陆航今天尽可能把侦查照片送我们一份,我再具体判断一下。”斯普鲁恩斯问道,“您有什么比较成熟的作战方案么?”
  “主动突进去打这支舰队肯定不是个好主意,一来我们没有陆战队,二来福克兰群岛上德国空军飞机很多,初步估计有200-240架左右,是块硬骨头不好啃,最理想的办法是隐蔽起来,等德国舰队回马达加斯加后再行突袭,一举消灭之!”罗迪克耸了耸肩,“德国人有大批货轮,肯定跑不快,所以要追上他们比较容易,我的计划是让南非陆航不间断起飞侦查,一旦发现德军舰队踪影本舰队就立即出发追击。除此之外,本舰队躲在开普敦好好休整,避免打草惊蛇。”
  斯普鲁恩斯微微点了点头:TF44舰队目前拥有4艘航空母舰,包括邦克山号、黄蜂号(埃塞克斯级)、圣哈辛托号(独立级)、独角兽号,战列舰1艘——衣阿华号,4艘防空型轻巡洋舰。从实力来说压过德军舰队的,完全可以一战。由于英美现在没有重巡洋舰,轻巡洋舰也不多,舰队拥有6个战术编队共整整24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另外还有12艘轻型护卫舰,不过他没像德国人一样把PT鱼雷艇带上。
  肯尼迪出名后倒是一大堆年轻小伙子愿意申请去鱼雷艇服役,可惜美国鱼雷不行,连带鱼雷艇、潜艇部队的威力都差德国同行好多,特别是使用MK14鱼雷的部队几乎是屡战屡扑。经常有回港的日本商船外壳上插着一枚没爆炸的鱼雷,就像鲸鱼身上插了支捕鲸叉,颤颤地让人心惊,最多一艘日本货轮身上插着4条!然后日方战报也很有意思,管这种叫做“缴获美军鱼雷!”然后就喜滋滋等着拆解后重新利用收钱——一条鱼雷价值不菲呢。
  用美军前线官兵的话说:“我们他妈的怀疑美国鱼雷设计师是个德国间谍,或者是日本间谍,我们这辈子见过能爆炸的鱼雷比德国哑雷还少!这东西最可靠的性能就是它的不可靠性!”分管潜艇部队的洛克伍德少将对鱼雷问题颇为不满:“假如军械局不能向我们提供一种可成功撞击敌方舰船和爆炸的鱼雷,那就让海军船务局给我们设计一种钩子,让我们可以把敌人船上的钢板钩下来。”
  到1944年年初,美国换用性能更差一点的MK18(制造工事相当于MK14的70%)总算实现了相对可靠这个目标,但已来不及了,堀悌吉掌握联合舰队后高度重视护航和反潜,不但使用了较多的护航航母,还在南洋各岛屿上密集部署了引进的大西洋秃鹰(FW-200C)或日本特有的二式大艇,用先进雷达扫描周边海域,利用航空反潜。美国潜艇的通气管技术此时又不如德国,在南洋一线破交损失很大,战果远远不如历史上辉煌。
  至于斯普鲁恩斯带这么多驱逐舰和护卫舰明显是汲取了佛得角战役的教训,夜幕中层出不穷的S艇让美军吃够了苦头,战后经验总结与战役反省得出一个结论:驱逐舰、护卫舰等轻型辅助军舰数量不足以至于德军有机可乘,今后主力舰队务必要增加护航密度。于是现在驱逐舰和护卫舰撒开欢了造,光弗莱彻级驱逐舰订单就有200多艘,比轴心各国整体驱逐舰建造规划(不一定能完成)还大1倍有余。
  统帅马岛分舰队的克兰克上将做梦也没想到,美军舰队已抵达南非准备打他的黑枪,他还在南乔治亚岛上有条不紊地释放兵力、装备和补给。根据要求,南乔治亚岛将部署一个营的监控兵力和16架水上侦察机(Ar-372),完成这些后他才会率舰队向马岛进发……
第040章
逐鹿南大西洋(2)
  斯普鲁恩斯有理由为华莱士的行为感到愤怒,因为错过第一时间截击德国舰队的机会,使德国在近乎无损(只损失1艘货轮)的情况下安全抵达马岛。为该岛送去了近10万吨急需的各类燃油,整整一个联队的飞机(大约近300架各类型飞机),一个完整的装甲掷弹兵师和一个近乎完整的海军陆战旅,此外还包括大量的弹药、配件、装备和辅助人员,光是建设防空塔需要使用的双联装电动128mm高射炮就带了足足12座。
  更让阿根廷方面惊愕的是,居然有2艘船里装载的全是如假包换的美国货——清一色的谢尔曼坦克、道奇卡车和长脚汤姆榴弹炮,甚至连上面的制造信息、出厂证书和美军标识都非常完整。
  “这是从美国搞来的?”
  “从纽芬兰搞来的,都是罗斯福送给丘吉尔的,不过让我们打劫了,美国人够大方。”
  阿根廷人这才想起当初纽芬兰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看来德国人确实没说谎——这清一色的美国货轮要不是打着德国海军军旗,差点都以为是美国人扑过来了。
  镇守马岛的曼陀菲尔上将已安排好了这些谢尔曼坦克的用处:工兵们先把坦克车体与炮塔分解开,车体用作各类工程机械载体,炮塔安装在永备工事上充当固定反坦克火力,一点也不浪费,这等奢华的用法看得阿根廷人直流口水。好在霍夫曼也不小气,得知庇隆想要组建12个装甲旅(实质是装甲掷弹兵旅),便送来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德国军火,也不要阿根廷人出现钱,回程时运载一些阿根廷特产(诸如牛肉、羊毛、农产品、矿原料)回德国就算冲抵了。
  这样一来,货物在马岛装卸要时间,去阿根廷各港口装货还需要时间,马岛分舰队将在南大西洋逗留不少日子。
  在其他人忙着物资运输与调度的当口,克兰克本人顾不上放松与休整,带着几个最高统帅部的参谋,拉着曼陀菲尔上将及空军最高指挥官沃勒尔少将展开了秘密碰头会。
  “出发前元首向我传达了一个秘密指令。”克兰克介绍道,“巴西南部4州聚集着大量德意后裔,他们已秘密串联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我们表示了独立请求,希望能得到援助;同时巴西国防军中也有部分人物秘密与我们接触,考虑改换门庭的可能性与条件。元首对此颇为意动,想询问一下,如果要解决或部分解决巴西问题,我们大概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力量。”
  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元首把阿根廷闹翻天还不够,现在又准备把手伸到巴西?转念一想又觉得释然,巴西南部四州情况确实比较好,美军地面部队入驻巴西后更加剧了当地居民的反美情绪,这种民意不利用真是可惜了。目前阿根廷虽已组建拉普拉塔集团(暂时包括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四国,秘鲁也有迹象想加入),但从版图和实力上说,不拿掉巴西,等于南美一半以上的实力游离在外。
  “阿根廷人是什么态度?”
  “阿根廷目前维持中立,但庇隆先生显然不满足于这一点,他打算等时机成熟时,比如他一心想着的12个装甲旅组建完毕后和巴西人摊牌,当然如果要动就不会是阿根廷一家,拉普拉塔集团各国都会参与,这一点态度无疑是很明确的。”克兰克笑道,“政治上不是问题,关键是军事,您能做一个准确判断和估计么?回国后我会向最高统帅部报告,时间上不会很急,我个人预计至少要到今年10-11月份间,最快也要9月份,我们还有半年多时间进行准备。另外也有人提出,美国人说不定同样在准备类似方案,全面武装巴西,争取把阿根廷推下海,所以庇隆先生有一些忧虑。”
  “这倒确实也有可能。”曼陀菲尔走到地图前讲解起来,“目前巴西国防实力经美国武装后大约共25万人,阿根廷这12个装甲旅编制完成后,大约也能达到22万人的规模。一般南美有一种观点,就打仗来说,同数量、装备,以欧陆血统为主要族群的阿根廷白人强于以印第安及拉丁血统为主要族群的巴西人确凿无疑,即便巴西在今后一段时间能够继续扩军,考虑南部4州的变数,姑且认为巴、阿两国实力对等。
  巴西海军已被我军毁灭,阿根廷海军目前是南美第一海军,这方面占有部分优势,我认为确保开战时阿根廷本土与马岛间航道畅通应该没什么问题。
  重点需关注的是美国在南美的力量,我们初步估计美国在南美有6个师,大约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个方向各一个,在巴西有三个,似乎没有装甲师,但美军步兵师机械化程度较高、装甲力量也不弱,姑且把这6个步兵师都当做我军装甲掷弹兵师看待。目前我国在阿根廷一共3个陆军师又2个陆战旅,兵力总数大致为4个师,其中三个师分别为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步兵师各一,按照我的理解,不考虑其他因素,这4个师足以与美军6个师抗衡。
  综上所述,双方在地面力量上对等,海军我方略占一点优势,但美方在空军领域优势明显,而且是压倒性优势。”
  沃勒尔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拿到新的航空力量增援后,德国在阿根廷的飞机总数大约是500架出头,加上阿根廷人手里的一部分现代化飞机,总数大约600架。而美军光在巴西最东端的三个航空基地飞机数量就超过600架,再加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圭亚那和巴西其余地方的空中力量,拥有1200架以上的实力板上钉钉。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在联合舰队大闹巴拿马后,美方加大了加勒比海区域的武装力量投放,该地区至少拥有1500架飞机,4-6个美国师,这部分兵力经调度比较容易投入南美战场。”沃勒尔总结道,“元首如要在南美开战,我认为战前必须再囤积2-3个主力师、2个航空联队和足够的物资补给——至少要能支撑到从欧洲调用物资补给过来。这才有比较充分的把握,如能做到这些,再加上三国轴心舰队能压制住英美海军,我认为本方胜率高达7成以上。别说巴西南部那4个州,就是让巴西改头换面都办得到。”
  “这是建立在我军主动出击基础上的推断,单纯防守我认为现有兵力足够了,只要保证物资输入不断绝、海权不丢失,美国人打不下阿根廷。”曼陀菲尔微微一笑,“为防备美国人偷袭或阿根廷其他势力反扑,我以协同阿根廷国防军练兵为借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部署了一个旅,除非我和庇隆先生亲自下令,否则其他人调不动。”
  克兰克点点头,对曼陀菲尔的谨慎态度深感满意,最高统帅部几个参谋也不约而同地点头,南美形势比他们想得还乐观些,原以为元首旨在颠覆巴西的“亚马逊计划”是个不恰实际的梦,现在看来却不一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