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656


第024章
图穷匕见(6)
  2月5日下午,精神饱满的罗斯福对国会议员们发表了演讲。
  “关于战争过程、累计战损和消耗资源,华莱士副总统已和诸位进行了汇报,我没什么可补充的,大部分事实情况政府都向国会通报过,但聚集在一起还是首次,所以看上去比较震撼,但并不改变数字本身,我今天重点谈谈该怎么看这些数字。”罗斯福威严地扫视了一下台下,胸有成竹地开始了发言。
  “在3000多亿军费构成中,除支援盟国的近1000亿美元外,用于合众国自身国防力量大约是2000多亿美元,虽无确切敌方官方数字,但统计和情报部门分析后认为大致相当于德国同期军事开支的3倍,如果再算上支援盟国部分,合众国共耗费了相当于德国4倍略多的军费。
  简单从数字上罗列,似乎我们效率很低、得不偿失。但首先请诸位注意的是,合众国军费开支在战争前几年被限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上,而德国一直在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扩军,这2000多亿消耗有很大一部分是为补偿以前的军费亏欠而使用的。
  其次,美利坚国土大约是德国国土面积的12倍,如要达到与德国相同的防御力量与防空体系部署,意味着我们需投入12倍以上的力量和经费,无形中加大了相应军事开支,但这是保护国民必须的国防建设,不能削弱。
  再次,德国海军实力比较弱小,除潜艇外,其水面舰队主要依赖意大利、法国军舰帮助,而美国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必须保留强大的海军,这部分开支占比非常大,我们应该把日本、意大利、法国有关水面舰艇部分军费开支都罗列进去对比才能得出公允数字,在陆军队伍上,美国部队规模并不亚于德国,而平均机械化程度还胜过之(这没有吹牛),这部分装备费用也相当高昂。
  复次,德国从其侵略的国家掠夺了大批物资,从其仆从国——如罗马尼亚、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乌克兰、意大利、波罗的海三国无偿获得了大量军需物资和农产品,我们统计该部分金额大约有300-400亿美元,而美利坚每一分物资都用金钱购买,因为我们从不掠夺,计入该部分差额后,相差悬殊的部分就可以理解了;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德国在掠夺犹太人、波兰人、捷克人等普通民众身上获得了大量资金,犹太民众至今还在被迫参与无报酬的苦力劳动,德国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的占领军都依赖当地政府提供的开支,其前线部队在西欧休整的费用也由上述各国支付,这部分价值同样不容小觑。
  综上所述,我们实际军费开支比德国大约多30-40%,我认为这是个相对合理的数字。当然,同样的钱有没有取得同样的战果我认为不能归咎于经费使用情况,而要从动员、组织、训练水平、指挥能力等其他方面来衡量。因为战争不是光靠钱多钱少就能决定的,否则,法国战前军费一直比德国高,海军实力也强于德国,为什么就一败涂地呢?”
  “我再来谈谈战略问题。战争发展到现在,随着轴心在战场上取得了不俗战绩,再坚持对方无条件投降似乎不可想象,甚至于很多人当初坚持的、恢复到1939年以前格局也很难办到。但我仍然有明确的追求:第一,轴心各国必须停止对美洲大陆的干预、侵犯和插手;第二,德国必须终止与日本的各种关系,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罪行一定要清算;第三,欧洲整体格局我们尊重当事国家意愿,但大不列颠应获得体面的和平与尊重……”由于是国会内部演说,所以罗斯福调子放低了很多,这几句话一出口,很多议员就议论纷纷——总统开始从以前的强硬条件往回缩了,他们认为该回缩是明智而有效的。
  “但是,对这种已是极大忍让、克制和基于现实的条件,德国方面予以了公开回绝,他们通过外交渠道、广播渠道表示德国不但要继续维持与日本的盟友关系、要占领大不列颠并奴役其人民、要粗暴干涉南美各国内政并进行武装占领,这充分说明德国没有丝毫的和平诚意,对这种侵略成性的国家,我们只能予以坚决还击和斗争到底,今后合众国的战争重心将逐步调整为太平洋、大西洋和美洲地区,那谁在欧洲继续牵制德国呢?只有英国和苏联这两个盟友,所以我决心继续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根据《租借法案》向他们提供援助,直到德国彻底认输或按我们的条件实现和平为止。”
  众人都是人精,哪还听不出罗斯福话里话外的意思:总统刚才没有明说,但已提出了战争底线,即在清算日本后,美国可容忍德国在欧洲获得一定程度上的霸权,与美国形成双头对峙。该目标比起美国独霸来说显然后退了一大步,但实现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了,而罗斯福也说了援助不是无底洞,只要德国答应该条件,援苏、援英是可以用来交换的——德国不也在援日么?
  众人热烈鼓掌,认为总统是一个老辣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政治家,这样的条件勉强可以向美国人民和大家背后的金主交代了。
  在很多议员完成提问后,一个声音忽然响了起来:“总统阁下,您对军费分摊和使用进行了解释,我认为基本合理;对今后总体战略的设想,我认为大多数议员也能够拥护,但我有两个重要问题,不知道您是否能回答?”
  站起来提问的是罗斯福在政治上最大的对手、共和党人托马斯·杜威,虽然杜威不是参议员而只是纽约州长,但因为他已被共和党确认为下届总统候选人,考虑到对今后政局走向的重要意义,经申请且签署保密书后,杜威也作为列席代表出席。
  罗斯福微微一笑:“当然可以,您说。”
  “第一个问题,我得知上次运送给苏联的物资船全被日方缴获,为维系这条来之不易、苏联仅剩的补给线,参联会打算送给日本40%的物资,换取他们放行。从数字来说,该比例或许低于大不列颠物资输送线的成本,但我想知道您怎么看待这种事实上是资敌的行为?您认为合众国为打败德国而不惜资敌的行为是合情合理的么?是能获得民众理解与谅解的么?”
  罗斯福听后脸色大变,但还是不动声色继续听下去,同时脑袋在飞速运转该如何应对这个棘手问题,身边参联会众人同样十分紧张,立即用眼色交换了意见——这东西今天死也不能承认,否则太恶劣了。
  “第二个问题,参联会在战报中说陆军3师、陆军5师是佛得角战役后期因指挥官怯战、抗命同时又有妥协动摇情绪而无法完成任务,干脆破罐子破摔,率部叛变投敌。但据本党部分议员调查得知,这两个陆军师其实是被海军放弃的,做出决定之人就是在您身边的、当初担任舰队参谋长的特纳将军,当然还包括已退役的舰队指挥官英格索尔上将,我想知道您怎么看这件事?如果将来还有类似情况,特纳将军还会带着舰队扭头就走不管陆军么?”
  这两个问题如同5000磅的重型炸弹一般投入会场,众皆大哗。共和党高层相视一笑,这是该党特意营造的政治攻势,本来是个共和党议员就能提,但他们精心选择由杜威发难,目的就是要打罗斯福和民主党一个措手不及,为1944年大选造势——虽然没人肯定罗斯福不会再参选,但普遍认为罗斯福的身体很有可能不参选,现任副总统华莱士与罗斯福、参联会的意见并不一致,所以胜选概率很大。
  罗斯福脸色再次大变,他终于知道今天开会前自己内心那股焦虑、不安是什么了——对手们全等在这里发难。
  看罗斯福难看到极点的表情,杜威微微一笑,实际上他心里还捏着第三颗攻击炮弹:《忠诚法案》出台后,胡佛及联邦调查局借该法案大肆扩充权力,以清洗间谍、防止泄密等冠冕堂皇地理由干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不但推动了实质上的特务政治,还在内部进行了种族筛选——调查局掌握实权的高层都是盎格鲁-萨克逊族裔或犹太裔,新增补联邦雇员中上述两种族裔比例也高得惊人。
  但经再三斟酌,他决定放弃,因为攻击点很难选:《忠诚法案》是国会一致认可的,也确实根据这东西调查出了不少间谍,讽刺的是抓到的苏联间谍比德国间谍更多,所以不能指责对方目标错误,顶多是手段过激,很容易洗脱。至于族裔什么的,杜威也觉头疼,联邦调查局高层当然还有其他族裔,但多半是负责行政、后勤等事务性工作的,负责业务实权的没有,可毕竟也是高层,再说也是根据岗位轮换原则来实现“调岗”的,凭什么业务重要,事务就不重要了?如果非这样计较,军界高官中尼米茨、哈尔西、艾森豪威尔、斯普鲁恩斯、巴顿、斯帕茨等都是德裔,难道指控军队是德方控制的以至于故意打败仗?所以他放过了此节。
  至于胡佛本人,他只是罗斯福一条狗,主人倒了,还怕他不成为丧家之犬?
第025章
无间道
  现在,全场的压力和目光的焦点都聚集在了罗斯福身上,他稍有不慎便会有粉身碎骨的风险。
  由于战事一直不利,罗斯福已承受了多方压力和指责,原本他想让华莱士替他分担一些,所以躲在医院里称病不出让华莱士有机会代行,结果却看走了眼——后者非但没表现出符合预期的愿望,甚至还调头过来放炮。所有亲近罗斯福的人士都在愤愤不平,认为这是背叛——要不是罗斯福当初力排众议挑选他作为搭档,华莱士怎么可能当上副总统?罗斯福面上虽还对华莱士留有几分面子,但心底已完全当他是路人了——副总统在公开场合发表与总统不一致的意见,你究竟想干什么?
  40%过路费罗斯福当然是知情的,李海曾经和他详细汇报过并根据他的指示去找华莱士背锅,倒是马歇尔和金上将认为罗斯福本人不知情,两人当初还怪李海多事,直接把交割地放在阿留申群岛不就结了么?哪有后面那么多事。但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两人不得不佩服李海在政治上还是有远见的。
  思考几秒钟后,罗斯福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根本不知情,我相信任何一个参联会高层军官也不可能答应这种做法。李海上将、金上将、马歇尔上将等诸位将军目前都在这里,我马上可以让他们向诸位表达立场。”
  果然几人依次站起来都摇头表示否认,李海还讲了句俏皮话,意思谁相信这个谁就是傻子,逗得议员们哄堂大笑起来。
  看着台上众人的出色表演,杜威不动声色地冷笑:“那么,我能请一个证人来指证么?”
  “当然可以……”罗斯福不假思索地回答。
  主持会议的议长立即表示:“有请证人。”
  “我愿意就这件事充当证人……”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始料未及的是,步入场内担当证人的居然是现任副总统亨利·华莱士,这不啻于在众人心目中掀起了惊涛骇浪。罗斯福一脸愤怒,本来他今天让人请华莱士出席,结果对方婉拒了。他原以为对方可能对场面有些尴尬,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等着自己——合着我三年多养了头白眼狼?如果目光能杀人的话,参联会众人聚焦在华莱士后背上的目光已足够将其融化了。
  台上的尼米茨和艾森豪威尔两人一左一右紧紧按住特纳,不让他跳起来发难——现在要有把枪,特纳说不定真会扑出去把华莱士给干掉。
  “尊敬的诸位先生,在阐述这件事之前,首先请允许我辞去副总统职务,我认为我的良心、我的信仰和支持我有所作为的民众都不忍心看我在这个岗位上饱受折磨。”
  参议员议长是民主党人,他对华莱士这种背叛行径也很恼火,皱眉道:“华莱士先生,您的辞职决定是另外一件事,两者不必混为一谈,现在请您就40%过路费谈谈看法。”
  “在罗斯福总统病重住院期间,我根据宪法传统代行总统职权,参联会向我递交了一份报告,意思援苏物资可能遭遇日本拦截,由于日美对立,所以建议将物资交付地由海参崴或苏维埃港改为我方控制的阿留申群岛,由苏方按40%比例交付日方并过关。当然,保护费一节他们是口头向我汇报的,文件里白纸黑字只写到交付地更改及可能出现40%左右的损耗……我不同意签署这份文件。因为这件事他们和我闹翻了,所以你们能看到参联会众人是如何骄横跋扈无视一位副总统的,实际上参联会的所作所为比他们表现出来的还要恶劣。”
  会议现场气氛顿时混乱起来,刚才参联会众人全都矢口否认,现在华莱士又亲自来出面指证,这两方必定有一方在说假话。从感情上说,他们相信参联会不会叛国,但从理性上分析,他们又认为华莱士说得不错,没有这件事逼迫,华莱士怎么会和众人关系搞得这么僵,以至于他不但连副总统都不想做,甚至还公开摆出决裂架势!
  罗斯福痛苦地抓了抓脑袋,他发现他现在对局面失去了控制,他还在琢磨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时,议长开了口:“您说有一份文件,现在能像国会提供么?”
  “递交签字时因为我的愤怒,该文件已被撕毁,如果他们没有做手脚,按照规定文件应该有备份存档的。”
  议长点点头:“那我们就决定立即扣押有关档案。”
  事情变化之快,即便罗斯福也无法阻止,不过唯一的好消息是保护费、日本几个关键词没有白纸黑字写在上面,这也是李海的主意——要存档的文件,哪怕有华莱士签字,将来给杜鲁门参议员看见了可怎么得了?
  他刚想开口,心腹李海上将已站了起来,朗声道:“诸位议员,方才华莱士先生发表了他的观点,我们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和我的同事认为这方面是非曲直一时三刻说不清楚。我们愿意和华莱士一起,暂时停职并接受公正的第三方调查……”
  罗斯福有点吃惊,李海却朝他点点头,意思他不要担心。
  杜威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李海居然这么光棍,他原以为对方肯定会辩解说确实有过这种考虑,既然争论说不许,那参联会最后也就放弃了——这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在性质上也不构成危害,顶多会对几人的声誉有影响,但绝不至于致命,他也不是要通过这个问题来扳倒罗斯福,只要给其致命打击就够了。但现在李海这架势,分明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场面。他忍不住狐疑起来,目光在华莱士、李海、马歇尔、金上将四人身上看来看去,不知道谁说了真话,谁又说了假话。唯一的好消息是,这是民主党内部的分裂,共和党完全可坐享其成。
  华莱士应声道:“可以,我愿意配合国会接受调查。”
  议长只好说:“国会等会继续开会研究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下面请总统阁下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
  “至于第二个问题……”罗斯福刚说了一句,特纳就站了起来,“总统阁下,我是当事人,我能就这件事对杜威先生和在场的各位议员说几句么?”
  罗斯福点点头,在特纳旁边的尼米茨紧张地拉了前者一把,提醒道:“别放炮,否则这些议员今天没完没了。”
  现在尼米茨也是火冒三丈:他没想到华莱士居然是这种人,不但没有领袖的担待,甚至还要用政治手段来打击军官。特纳说得对,真该一枪毙了他!
  特纳微笑着点点头,开口道:“有一点杜威先生是说对了,下令舰队撤退的命令虽然是英格索尔上将下达的,但却是我给他的建议——这是我履行参谋长职责的具体表现。做出这个决定基于非常残酷、紧急且必要的理由,三言两语恐怕说不清楚,我认为像刚才那样组成一个独立委员会对整件事进行调查比较妥当,我愿意暂时停职配合。”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怎么参联会的人动不动就停职?现在还在打仗呢!将军们都走光了敌人打过来怎么办?
  尼米茨和艾森豪威尔苦笑:现在经常在参联会开会的只剩下他们两和分管陆航的阿诺德将军了——后者最近一直在百慕大、纽芬兰、加勒比海等地视察陆航建设情况,否则也得被卷进去。
  “在停职前,我想多说几句,特别是要问杜威先生一个问题:您认为特定情况下,牺牲一个人的性命去救援另一人是正当么?”
  “这不一定……要看情形……”
  “咱们不必兜圈子了,我只问一句:一间房子着火了,一边是您的五个孩子中的一个,一边是邻居的独子,救且只能救一个的话,您怎么选?”
  “我……”杜威知道自己碰上硬茬了,这问题自己如回答不好,将来竞选是要失分的,想了想,他只能硬着头皮道:“我应该会救邻居的独子!然后……”
  “很好,现在我可以把我当初劝说英格索尔上将的话告诉诸位。”特纳打断了对方的“然后”,“我对他建议的原话是:‘陆军在国内至少还有500万军队,像陆军3师、陆军5师这样的部队能拉出不少,但大西洋联合舰队英美两国目前有且仅有一支。从合众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如果您只能选一个,您怎么选?’他沉默了半天,最后听从了我的建议。”
  众人一片黯然。
  “回来后,代表海军的金上将和代表陆军的马歇尔上将在参联会会议上为这件事公开扭打起来,打完后双方又抱头痛哭,都是60多岁的老将了,他们是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打架么?这是何等的悲凉!我抉择时刻的心情远比救援自己的孩子或邻居的孩子要痛苦得多!”特纳朝台下深深地一鞠躬,哽咽道,“诸位,请理解参联会一再要求死战到底的决心,我们不是为给自己一个交代,我们是为了给已逝去的英灵一个交代,给珍珠港、给非洲、给巴拿马、给纽约、给纽芬兰、给佛得角那里消失的无数英魂一个交代……我不知这么做是对是错,我只想为这个国家粉身碎骨而已!”
  台下一片掌声,然后是沉重的叹息声……
第026章
历史转折中的罗斯福(1)
  当天晚上国会经热烈讨论,决定就杜威询问的两件事组成独立调查委员会,由于事关重大,整个调查委员会总人数高达10人,民主党和共和党各占5人,其中主席由身为总统的罗斯福任命,副主席由国会共和党领袖任命,其职责是调查40%过路费事件真相、佛得角战役中海军决策的正当性以及两个陆军师“阵前起义”的实质原因。
  由于目前处于战争时期且涉及的都是参联会高层,要求在2月7日完成委员会构建并在随后6周之内完成调查并向国会报告。为提高效率并提升办事能力,还规定独立调查委员会享有“可向美国任何人发送传票”的巨大权力,但调查委员会如确实要向政府高官发出传票,必须获得主席与副主席的一致批准或至少6名成员的同意。
  在民主党内部关门会议上,身心俱疲的罗斯福面对党内大佬做了痛心疾首的自我批评——他知道内幕,参联会高层明白过路费真相,起码李海和金上将是知情的,马歇尔可能不一定。但在公开场面上,既然李海咬牙切齿说了不知道,大家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因为承认并辩解并不是好策略,很可能让议员们穷追不舍。当然这么做风险也很大,公然撒谎的事一旦被坐实,轻者身败名裂,重则有牢狱之灾。罗斯福本人倒是能脱罪,可参联会高层就全完蛋了。
  都是搞政治的高手,大家当然明白罗斯福的弦外之音,而他们猜测的方向与事情真相也相距不远——绝大多数人都断定罗斯福本人对此持默许态度,并用住院并授意华莱士代行总统职权的行为来施加暗示,参联会然后就找华莱士背锅,唯一搞砸的是华莱士非但不肯签这份文件,还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捅出来。
  这种背叛行径就让人难以忍受,本来众人就对特立独行的华莱士不太感冒,当年如果不是罗斯福一力提携,哪有他的今天?事情归事情,你同意与否都是机密事。但你现在眼中只有个人还捅出来,还有没有党的利益了?
  “总统,不是我要指责您,当初一意孤行挑选华莱士出任副总统现在看来是个极大错误。”
  罗斯福心灰意冷地点点头:“我实在没想到会变成这样,杜威和华莱士究竟是怎么勾搭上的?”
  “这目前已不重要了,但我们今后绝饶不了他,否则党的尊严和威信何在?总统的声誉和政府的团结何在?”杜鲁门怒气冲冲地表示,“这个卑鄙小人不但在背后捅了我们一刀,刚才还拉了好几个投机分子宣布成立进步党,要准备独立参加下届总统大选。”
  说起总统竞选,众人又一声叹息,罗斯福的身体已很难再支持他参加第四任总统选举,而连续的军事失利和政治打击也让罗斯福的支持率跌到了谷底。党内原准备用华莱士顶一顶,没想到弄巧成拙,雪上加霜!
  “诸位,我不会再参加下一次总统大选了,但我们党还是要团结起来,全力以赴赢得下一次选举。”罗斯福解释道,“这次事件必须尽快解决好,解决后不但能挽救政府和本党声誉,也能争取军人理解与支持。尽管军界向来对政治持中立态度,但这种事发生后,我不相信他们的立场不会发生微妙变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