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656


第017章
漩涡中的华莱士(5)
  问询会后的记者采访照例参联会众人是要陪同一起参加,但他们已公然和华莱士闹翻,该骂不该骂、该说不该说的都已开了口,三人懒得接受采访,随便华莱士去说,他们直接去了医院。
  在罗斯福病房里,他们还碰到了霍普金斯,他是来向传递有关约瑟夫·肯尼迪秘密谈判消息的。
  对约瑟夫答复的德方不肯降低要价也不肯终止援日的情况,罗斯福点了点头,这符合他对德国现有心态的认知:希特勒认为胜券已基本在握,适当进行些让步是可以的,但不会在削弱、限制美国的原则问题上让步。
  “终止援英、援苏是德美和解的前提,但不管你们是否终止援英,我都不会背弃与日本的盟约。”这是霍夫曼对约瑟夫反复阐述的内容,甚至为表达德方决心,他还让约瑟夫查看了海豹计划集团军。为渡海作战做准备当然是真的,抽调兵力也是真的,但有一点真相德方没有也不可能告诉约瑟夫:实际上在霍夫曼的计划里,迫使英国投降的第一步是在冰岛、法罗群岛、爱尔兰三处地方先获取立足点,现在提“英吉利登陆”纯粹是吓吓英美的。
  “我唯一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德方能如此准确地掌握我方情况?约瑟夫说希特勒不止一次提起您的身体状况,甚至诅咒您很难完成这个总统任期……”霍普金斯痛苦地抓着脑袋,“难道真有间谍?”
  “我看也有。”李海立即站出来补充一句,并把今天问询会上的全过程对两人复述了一遍。
  霍普金斯惊讶得无以复加:“这……这……他怎么能干出这种事?他是副总统啊,是我们一个党派、一个阵营、一个立场上的呀,他……”
  众人以为罗斯福一定会勃然大怒,气得从轮椅上“站”起来,但罗斯福的表情显然超过了众人预期。
  “很好,很好,不愧是我认识的华莱士,不愧是三天两头把代表美国最广大民众利益这种话放在嘴边的华莱士啊……”
  “总统,您?”金上将以为罗斯福被气糊涂了,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怎么,你们害怕了?”罗斯福扫了众人一眼,“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说了一些实话么?难道我们都做了还怕人家说?”
  “您的意思是?”
  “华莱士掀开盖子,固然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要感谢他。”罗斯福冷笑道,“没有他这种程度的渲染,国会议员们会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程度么?会认清楚我们面临的政治和军事局面么?他清清楚楚地告诉了美国人民,我们前面打得很糟糕,代价很大、成效甚微。请问,是打下去还是放弃?”
  “民众恐怕会反战。”
  罗斯福点点头:“反战是可能的,说不定还有人支持华莱士。但光民众反战有用么?日德的条件,战争造成的创伤是民众能无视的么?”
  “华盛顿的政治从来就不掌握在一般民众中,他们的任务就是每隔4年去投票选举一下总统和议员,如果觉得不好就再换一个,你能想象民众直接对政治决策指手画脚么?什么时候美国政治变成了可以通过媒体、论坛、脱口秀或街头巷尾演讲就能决定的东西?”罗斯福微笑道,“他不愿意打仗,问过财团了么?问过各国领袖了么?问过在南美、非洲、远东有大量既得利益阶层群体的意见了么?上次阿根廷没收海外资产搞国有化就已一片怨声载道,现在他打算放弃整个南美,会有人买他的账么?”
  “外交接触的消息已非常清楚,德国人不会放弃南美,我们要么准备放弃南美,要么准备继续与德国人打。可他都不准备援助外国了,在南美洲靠谁去打?”罗斯福脸色凝重地说道,“我比你们更清楚南美这些墙头草是什么货色,只要我们稍微露怯或有不支持他们的想法,转个身他们就能扑到希特勒怀抱里。你们以为巴西固若金汤么?巴西军队里有很多亲轴心的,是被我们的威力压着,被物资引诱着才下不了决心,如果听他搞孤立主义缩回北美,鬼才相信巴西能保住。还有墨西哥,别看现在墨西哥与我们好得仿佛如胶似漆,可你们不要忘了,美利坚在历史上曾从墨西哥弄走大片领土,如果墨西哥倒向德国并提出类似请求,你们打算怎么办?”
  霍普金斯沉吟道:“民众也许会被这种伤亡和损失吓怕,想缩回北美大陆过安生日子,顶多就是教训一下日本。”
  “日本现在也不是那么好教训的,起码短时间内没有希望。”罗斯福开口道,“本来想用大不列颠引诱希特勒放弃日本,结果他不上当。你们想想看,如果德国不予干涉,我们解决完日本后会出现什么局面?——美援物资、军队可以源源不断跨过太平洋抵达远东,有苏联、中国无穷无尽的人口和军队,有美国源源不断的物资保障,我们难道不能将战线反推回去?所以日本是希特勒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他不会放弃的。同理,英国也是我们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没有英国这个立足点和跳板,我们凭什么反攻欧洲大陆?凭什么去进攻德国?什么叫世界大战?我们和德国的战争就是世界大战,是在每个大洲、每片海洋、每个环节进行战斗,只恐自己力量太小、盟友太少,还有把盟友往外推的?”
  “英国一定不能放弃,英国在本土还有2艘战列舰、2艘装甲航母,如果都给了希特勒,对我们威胁很大。”金上将补充道,“还有大西洋联合舰队。”
  “远不止这些,英国的船坞和设计、航空工业和工业能力如果被德国所掌握,其能量一下子就迸发出来。现在英国受制于原料短缺,希特勒掌握英国后还会短缺么?这是欧洲目前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强大的工业国,说不要就不要了?莫非他不知道盎格鲁撒克逊人是美利坚民族的关键组成部分?”
  马歇尔点点头,英国实力确实不容小觑。别的不说,英方提供的梅林发动机造就了P-51战斗机,英国图纸和技术让流星喷气机前几天已完成全部试飞和验证科目,进行最后调整后就可以定型量产,参联会已下令3月1日起开始大规模量产并逐步换装,最快到4月份就可以执行战备任务。没有英国的技术援助,单靠美国自己搞不可能这么快:贝尔公司立项的P-59喷气战斗机一直受困于各种技术障碍无法实用化,洛克希德公司的P-80喷气机也是在拿到英国德·哈维兰喷气引擎资料前提下才加快了试飞流程,即便如此,该公司预期也要到1944年年底才能量产并服役。美国说到底只是生产能力吓人,军用技术相对于英国、德国并无显著优势。
  所以罗斯福推导的结论很明显:只要德国不放弃日本,要想彻底击败日本就必须限制德国,要限制德国光靠美国不行,必须加上英国,而没有苏联在东线拖住德国那400万部队,英国一定会垮。整个战略都是串联在一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除非美国不要这场战争的胜利了。
  “这几个月我已完全想好了,无论身体是否能支持,下一届总统大选我都不会再参加了。”罗斯福平静地说道,“但我不能成为美利坚打输这场战争的领导人,你们也不能成为打败仗的将军,因为合众国不能接受败仗,败仗后是万丈深渊。”
  众人一下子呆住了,有心想劝又不知从何说起。
  “华莱士就先让他表演几天再说,会有人制止他的,他不是手里还有猛料没爆么?让他爆出来!党卫军师也好,40%过路费也好,一并都捅出来,让民众多知道一点没什么了不起。民意起来后最紧张的不是我们,我倒想看看他将来会不会死无葬身之地!”罗斯福交代道,“你们不要辞职,给我坚守岗位,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控制住底下的部队,免职你们也不要怕,有我在他翻不了天!”
  众人领命后四散而去。
  第二天一早,满怀热情打开报纸的华莱士一看就愣住了,他昨天对记者们说了这么多,各大主流媒体居然没刊载——也不是没刊载,而是内容和他表达的意思差距太远。
  比如:“副总统华莱士暂时代行总统职权,他表示要深入了解各方情况,充分尊重国会与民众意见……”
  “华莱士副总统表示这场战争我们遭到了很多挫折,经受了较多损失,需要认真回顾、盘点,同样错误不能再犯……”
  他直接把电话打进《纽约时报》编辑部:“你们放这种不痛不痒的新闻是什么意思?昨天我都白说了?”
  对方的答复让他愤怒异常、当场火冒三丈……
第018章
漩涡中的华莱士(6)
  “其实我们昨天写了完整的、完全贯彻您意见的有关报道,但这些没有通过新闻审查,所以全被撤了下来……”对方在电话中向他诉苦,“联邦调查局盯得很紧,我们有个编辑因为情绪比较激动还与他们争执了起来,后来就被协助调查间谍的名义带走了,今天早上才放回来,不过人没事,只是受了点惊吓。”
  “他们这是在滥用新闻检查权利。”华莱士恨得牙痒痒,“这是胡佛,对,一定是胡佛干的!”
  对方马上就不敢吱声了。
  “我知道了,等我处理好这件事,你们明天再把正确的新闻挂上去!”
  “好的。”对方挂掉电话,悄悄擦去了额头的汗水,昨天形势比他刚才说得还严重十倍,调查局直接把自己的陈年老账都翻出来拍在桌子上,问自己是愿意听话还是想让这些事都抖出来?权衡利弊下,自己当然只能照办。现在新闻媒体一不怕总统,二不怕国会,偏偏怕拥有管制权的联邦调查局,胡佛的威名哪是一般人敢去撼动的?
  还有好几个平时走的比较近的议员悄悄透露了一些消息,从参联会这些将军在会场上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人家根本不把华莱士当回事,直接就夹枪带棒、指名道姓地骂过来,有哪位将军敢在公开场合抱怨一下罗斯福?作为一个职业高度敏感的总编辑,于公于私,他都不会选择与胡佛和联邦调查局对抗,最起码现在不会。
  华莱士刚要打电话找胡佛问个明白,冷不防办公厅主任的电话进来了:“阁下,今天一大清早,丘吉尔首相就从英国坐飞机出发赴华盛顿来了,赫尔国务卿说他届时前去机场迎接。”
  “丘吉尔来了?”华莱士一愣,“没人发邀请给他啊?”
  “来访名义是探望生病住院的罗斯福总统!”
  “该死!”华莱士心里暗暗怒骂一句,然后道,“那行,等丘吉尔首相快到时给我个电话,我下楼去接他,仪仗队就不用摆了。”
  “明白。”
  又耽误了几分钟,他才想起给胡佛打电话的事,立马要通电话,接电话的正是胡佛本人,态度倒很好,但口气让他听得很不舒服:
  “阁下,没错,封锁并修改有关消息是我下令的,因为我认为这些内容非常敏感,涉及秘密信息,应该严格保密,决不能让敌人知悉我们的真实情况和损失。同时,和战问题、单独媾和问题都与同盟联合作战息息相关,在有关权利机关发表意见前,您作为副总统,特别还是代行总统职权的副总统,将这些话散布出去是非常不妥当的。我认为政治人物应该谨言慎行,否则将严重影响国家形象、政府形象和领导人形象。如果按照您的说法,杜鲁门参议员关于要弹劾您的消息应该也要放出来,是不是?”胡佛在电话里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如果每次国会里有些什么新鲜主张都上报,民众还不沸反盈天?再说我也没有封锁全部媒体,只是针对主要的几家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箴言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严格限制了一下而已,那些小报我都没管,您如果想过过瘾,我马上让人给您送一打来,保管您满意……”
  华莱士肺都要气炸了,胡佛列举的都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新闻媒体,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主要信息获取渠道,也是一个受过较高层次教育、拥有体面职业并热情关注政治生活民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因为这些媒体基本被认定为严肃的、可信的。至于那些小报,他们常年累月都刊登些荒诞不经的消息,华莱士的发言混杂其中根本见怪不怪,顶多只能博得轻蔑一笑而已。
  抓大放小也是胡佛深思熟虑过的,对主流媒体他有很强的威慑力,那些不入流的小报去管他们干嘛?这些早就是滚刀肉了,若大张旗鼓限制他们说不定反而蹬鼻子上脸乱抬身价,麻烦更大。
  华莱士强压住火气,一字一顿对胡佛道:“我希望您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些我说出去的有关真相和美国利益相关的内容我们有责任让民众倾听到,这些消息敌我双方都是掌握的,不会造成泄密,我要求明天各大主流媒体不受阻碍地认真报道。”
  “对不起,阁下的要求恕我不能认同。”
  “你……”华莱士道,“既然你不认可,那也没关系,你提出辞呈吧,我认为你不适合待在这个岗位上了,我希望在今天下班前看到你的辞呈,我会在第一时间批复的。”
  “我知道了。”咔嚓一声,胡佛连句再见也懒得说,直接挂掉了电话,把华莱士气得够呛。
  胡佛其实根本不怕他,昨天他下达封锁令的命令后,原本总有反对意见的联邦调查局高层居然一致认可,理由很简单,《忠诚法令》出台后,联邦调查局高层中真正掌权的都逐步换成了盎格鲁-萨克逊后裔或犹太后裔,听说华莱士要停止援英,他们当然一百个不高兴,于是胡佛的命令畅通无阻,以最快效率执行起来。
  华莱士想好了,如果今天胡佛不辞职,那么他下班时就写好解职决定书将其免职。至于参联会那几个将军,他犹豫了一下决定先不动,只拿胡佛开刀——他一定要打破这套自以为是,将事关美国重大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与美国人民密切相关的决策决定流程等同于密室政治、小团体政治或幕后政治的做法,美国人民必须拥有透明化、广泛化的参政议政渠道,政府应更多听取民众直接的意见并在做出决策时真正根植于民众的期待。
  用过午餐后,他又批阅了一堆文件,随着挂钟声音敲响,他发现时间已到了下午3点,顿时奇怪起来,距丘吉尔起飞已过了整整13个钟头(华盛顿比伦敦慢5个小时,丘吉尔在伦敦时间清晨7点起飞,华盛顿还只是凌晨2点),为什么还没有抵达的消息?他立即抓起电话问:“怎么还没有丘吉尔阁下的消息,他在途中顺利么?”
  “阁下……”办公厅主任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首相已抵达了,国务卿阁下先陪他去了医院,一会才能到这里来,来之前我会向您通报的。”
  “我知道了。”华莱士又生了一顿闷气:丘吉尔来华盛顿访问,不先来拜访正主持工作、代行职权的副总统,反而先去医院看望罗斯福?这是什么态度?就算你要去,至少要先打个招呼吧?你先是不打招呼不请自来,来了之后又不打招呼直接去见罗斯福,你们眼中难道只有罗斯福?
  但是,等到下班的时候也没人来。既没有来递交辞呈的胡佛,也没有说好要来拜访的丘吉尔,华莱士忍不住恼火起来,直接说道:“备车,送我去医院,我去探望一下总统。”
  “好,我马上准备。”
  就在他心神不定的时候,丘吉尔已在赫尔陪同下,在罗斯福病房里展开了一轮危机公关。
  “总统阁下,您要救救大不列颠,救救数千万遭受纳粹威胁的自由人民啊……”丘吉尔言语哽咽,眼圈红红的,看来一晚上没有睡好。实际也是如此,在通过秘密渠道得知美国有可能中断《援助法案》时,特别是迪尔元帅将十万火急的电报发到伦敦后,丘吉尔内阁上下慌了手脚。不论是挺丘的还是倒丘的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没有美援物资,大不列颠根本撑不了三个月。前次纽芬兰和佛得角战役时期,英国就面临严峻考验,好在最后大西洋联合舰队用自损1000,杀敌500的战术逼退了德军,这才恢复了英加航线。
  美援对于大不列颠而言,是一条生命线,不仅输送着物资、更输送着信心,华莱士都要停止援英了,丘吉尔怎么会给他好脸色看?
  赫尔同样对华莱士这套民众政治、孤立主义嗤之以鼻,哪怕从屁股上去想就知道国务卿大人为什么不爽了:外交基本是国务卿的日常工作,停止援英、援苏将使得政府面临极大压力,其他小伙伴一准会一起向华盛顿施加压力,谁来应付这些挑战呢?还不是他赫尔去给人擦屁股?
  “温斯顿,你放心,援英是我们的既定方针,这不会改变,除非我们被迫投降。”罗斯福宽慰他,“美英两国是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坚定盟友,双方的友谊是在对抗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中共同凝结而成的,怎么可能说断就断?”
  “但是,我听说副总统阁下他……”
  “年轻人不懂事,头撞了南墙就知道回头了。”罗斯福微微一笑,“也怪我,身体不好,本来想让他代理几天减轻一下负担,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风波。”
  “这就好,这就好……”丘吉尔连忙道,“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与副总统当面沟通一下,必须澄清误会……”
  “当然,我会选择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告诉盟国我们继续坚定支持他们,继续与纳粹德国及其跟班日本等斗争到底的决心。”
  3分钟后,办公厅主任给华莱士打电话:“阁下,您不必去医院了,总统阁下已在国务卿阁下、丘吉尔首相阁下陪同下往白宫而来,另外他通知您,他的身体已恢复到可正常行使总统权力的地步,有关代行授权立即中止,您可以好好放松一下……”
第019章
图穷匕见(1)
  1944年2月4日下班时分,2月份第一个周末,美利坚合众国副总统亨利·华莱士收到通知——他代行总统职务的使命结束了。站起身来,他呆呆望着窗外,一时间不知道做什么好。现在他的感觉是仿佛一个气球吹到最大点时忽然被人用针扎了一下,整个人都泄了气。
  门忽然被敲响了,他有气无力地喊了一声:“请进。”
  进来的居然是尼米茨,对方先向他敬了礼,然后报告说:“刚刚收到太平洋前线紧急电报,日本出动舰队在马绍尔群岛与美属萨摩亚中间海域附近破交,据悉包括至少2艘航空母舰和1艘超级战列舰和相关巡洋舰、驱逐舰,我军两个船队被袭击,损失了3艘护航航母和14条商船,另外可能还有15-20艘商船被俘虏,只有6条船冲过了封锁线或调头回夏威夷。从目前情况看,太平洋舰队暂时不是这支日本舰队对手,因此通往澳新的物资输送将暂时中断。但我想恳请您告诉两国领导,我们不会中断对澳新援助,两国对太平洋局势非常关键,我们会想办法尽快克服这个危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