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656

  由于敦刻尔克号比较坚固且拥有两条飞机跑道,他们认为可以该舰为平台进行远程攻击。在英加航线折向格陵兰岛后,亚速尔上起飞的攻击机就不能打击远距离的商船队,此时可把敦刻尔克号部署在离亚速尔800-1000公里左右的位置,然后飞机先从亚速尔起飞到敦刻尔克号上先行降落并进行油弹补给,然后再出发展开进攻。返程时先回敦刻尔克号进行中继补给,然后再回亚速尔。由于敦刻尔克号有两条跑道,理论上只要调度得当,不存在冲突。
  如果指挥协调能力进一步升级,可源源不断地利用该平台输送舰载机,这样就可把从亚速尔的打击范围600公里扩张到1400-1600公里。这套战法送到马沙尔手上又加了一条意见——“换人不换机”,考虑飞行员长距离飞行作战的疲劳感,可利用德国舰载机飞行员目前数量比较充足且水平分层的优势进行优化,将最优秀的攻击机机组都部署在敦刻尔克号,亚速尔起飞的飞行员只保证能把飞机开到航母上即可,然后在飞机补充油弹时更换飞行员展开攻击,返程再由来程飞行员把飞机飞回去。如果进攻中舰载机有损失,同步减少返回基地的飞机即可,航母本身拥有的舰载机始终可保证常数。
  这套战法一报上去霍夫曼就看懂了——这不就是小泽历史上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利用大凤号装甲航母采用的超远程战法么?虽然历史效果不太好,但不一定表示德国不能用这套办法。因为有联合攻击机和大西洋督查的威慑在,敦刻尔克号待在离亚速尔800公里范围内还是非常安全的,所以同意他们进行尝试,即便失败也无所谓。
  当然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理由一是认为对指挥要求过高;二是认为过早暴露这种战术不利,尤其是斜角航母曝光会影响今后打大仗的突然性。霍夫曼考虑一番后认为失败几率是存在的,但凡事总要尝试才能明白,他不担心斜角航母曝光会增加困难。
  理由很简单,德国自己剩余的斜角航母将在接下去半年内陆续服役,而美国在半年内是拿不出时间和精力来改造斜角航母。对新事物美国人也要进行研究和分析,不可能直接德国用什么美国也用什么——这不是陆战武器,这是军舰,而且还是主力舰!他相信英美对自己的军舰还是有自信的。况且,从长远看斜角航母更适用于喷气飞机时代,德国破交航母是因为机库面积小且各种因素累计而故意弄成该局面,没有种种制约的美国人多半会先嘲笑这个设计。
  退一步说,就算美国通过认真分析掌握了斜角航母的价值,也不可能在埃塞克斯级上采用,因为埃塞克斯级是批量建造的产品,建造速度是最大优势,如要改成斜角,重心、吨位、设计等各方面需要重新调整适应,必然增加6-8个月工期,多耗费的时间对美国而言还不如多造几艘更有利。
  欣茨是个有心人,对这种新战法同样跃跃欲试,发现敌军有4艘护航航母后,他担心自己力量不够,立即呼叫支援——亚速尔上不但有大把空闲飞行员,连马沙尔的主力舰队都逗留在附近,提供攻击机根本就不是个事,在4艘先导侦察机起飞后不久,亚速尔增援攻击群也放了出来。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距离稍微有点远,不是战术理论中设想的800公里,实际将近1000公里,不过现在德国舰载机普遍航程都超过1500公里,最新的Ju-198(流星改)攻击机最大航程超过1800公里,这点距离都可以胜任——了不起再挂个副油箱。
  15:45,第一攻击波22架攻击机在14架Bf-219伴随下出击,此时,从亚速尔起飞的第二波攻击机大约50多架飞机正在前来的半路上……
  对付孱弱的护航航母并不需要使用鱼雷,一颗250公斤航弹足够解决他们了,这玩意一架Ju-198能带3颗,欣茨乐观地预计这上百架飞机足够重创这支船队。
  “长官,雷达显示有敌机飞来。”
  “什么?”指挥NG-215船队的里奇蒙德上校大吃一惊,虽然Ar-352出现后他也有过担心,但更多还是被大西洋督查的老经验坏事,以为这次攻击还是从水下来,重点加强了反潜还摆好了反潜阵型,冷不防德国飞机已扑了过来。
  他惊叫起来:“附近有德国主力舰队,情报不是说他们在亚速尔么?”
  “怎么办?”
  “剩余飞机立即起飞,反潜巡逻任务取消,准备防空。”想了想他又补充一句,“作战队形改为防空阵。”
  但命令下得太晚了,各航母只来得及起飞寥寥无几的飞机就面临着德军攻击机群大举临近,Ju-198虽然最快速度比He-218要慢一点,但却是集鱼雷攻击和俯冲轰炸于一身的攻击机,弹药投掷完后还可在必要时充当一下战斗机空战,F6F肯定打不过,但与F4F的差距就不那么大,老练的德国飞行员先是用水平飞行引诱敌机上钩,然后猛扑下去进行俯冲攻击,还没等美军有效反应过来,4艘护航航母就有3艘中弹,瞬间丧失了起降能力,停在甲板上的飞机也被命中殉爆。旁边的驱逐舰多有遭受池鱼之殃的,也被命中后开始下沉。
  空袭非常成功,22架攻击机完美地达到了预期结果,最后1艘侥幸逃脱的护航航母虽然竭尽全力起飞战机拦截,但被德国护航战斗机打得丢盔曳甲——英美主力舰队上的飞行员都不是德国同行对手,服役于次一级护航航母上的飞行员就更是菜鸟。不过这并不是NG-215的末日,真正让人绝望的是一小时后的第二波攻击,正在抢救落水者的英美舰队再次遇到空袭,第4艘护航航母也被命中哑火,速度迟缓的商船更是接二连三被命中。
  这次闪电般的破交空袭战果巨大,德国只损失了4架攻击机,3架战斗机,却击落了19架敌机,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将NG215的护航力量近乎完全打掉,而且还让剩余的商船不敢解散编队分头跑路,因为天马上要黑了,分散突围一定会被潜艇光顾,那样一旦落水连援救的人都没有。
  当然欣茨也犯了不小的错误,比如决定出击时间太晚,以至于飞回亚速尔的攻击波天完全黑了,是依靠指挥官打开照明灯才安全降落的,这是异常危险的行为;其次,250公斤航弹并不能保证摧毁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2艘博格级倒是很爽快地沉没了,2艘卡萨布兰卡级一直挣扎着不肯沉没,甚至里奇蒙德自己所在的卡萨布兰卡号还能以11节的速度机动,是第二天清晨靠黎塞留号上前贴身肉搏才拿下的。
  也因为黎塞留号的出动,所以整支NG215的命运非常不幸:下午,他们遭遇了空袭;夜里,他们遇到了狼群;天亮时分,拥有8门380mm巨炮的黎塞留号带着驱逐舰大摇大摆地出现在海员们的视线里。面对打不过也逃不了的局面,里奇蒙德万般无奈之下下令幸存的8艘船(包括1艘油轮)投降,只有一艘驱逐舰试图依靠自己的速度逃脱,可这并没有什么用,敦刻尔克号上起飞的流星改很快在海员们面前表演了对海攻击打靶战术。
  现在,上万吨的油料、上千辆吉普或其他车辆、上百辆的谢尔曼坦克以及零零落落各种物资都落到欣茨手里,破交舰队赢得了漂亮的开门红,他这时候反而后悔昨天下午不该让飞机炸得那么爽快,炸飞的可都是金灿灿的马克啊!
  罗斯福收到了里奇蒙德最后拍发的电报,心里非常难受:英加航线遭遇敌军空中、水下、舰炮三重进攻,NG215船队护航军舰全军覆灭,剩余商船被迫投降,不改变这种情况,大西洋航线永无宁日,但愿我们是最后一批牺牲者……
第004章
英加航线(4)
  “不是说敌人主力编队在亚速尔附近逗留么?”
  “是的,陆航轰炸机还尝试过进攻,不过失败了。”前来报告的金上将同样眉头紧皱、迷惑不解,“有一点电报说得很确定的,进攻我们的是一艘航空母舰,而且是从未见过的型号,最奇怪的是还有巨大的外飘。”
  “可搞到具体情报么?”
  “稍微有一点,法国方面的秘密消息称是德方利用法国战列舰改造的,不是敦刻尔克号就是让巴尔号,专家们估计敦刻尔克号可能性更大一些,这可不是个好消息……”前两天勇敢号航空母舰(埃塞克斯级)刚刚服役,目前皇家海军官兵还在进行最后的海试,金上将本期望能对轴心舰队主力形成进一步优势,没想到德国人新服役一艘航母,现在双方航母比从6:4变成7:5,战列舰比例从8:5变成8:6,彼此差距反而在缩小。
  “还有其他可出动的航母么?”
  “下月上旬还有大黄蜂号和黄蜂号(埃塞克斯级)服役,不过他们都预定投入给太平洋方面,还要完成必要的海试,真正具备战斗力要到12月初。”
  金上将有一点没有明说,这两艘军舰的舰载机飞行员还没完全落实好,除不到三分之一的熟练官兵可由原有太平洋舰队的飞行员中选调外,其余兵力都要从国内选派,但国内目前除承担训练任务的飞行员外,其余都抽调去了主力舰队或护航航母,光远征南美的联合要素行动就占用了1200名飞行员(组),海军部原本的安排挺好——打算等他们成熟一点就从护航航母上抽调回舰队航母。现在来了这么一出,不但一下子丢了4艘护航航母的飞行员,还意味着主力舰队一旦与德军展开厮杀,飞行员损耗就更大。
  美国确实还有上千获得合格起降证书的舰载机飞行员,可金上将太知道这批菜鸟是什么成色了,不正儿八经执行几次任务、用“自然淘汰法”筛选掉一部分根本就没法用,去了也是给人送菜。现在美国在飞行员培养上引入了美国最引以为豪的流水线培养法:成批完成训练的菜鸟先到真正的近海航母上进行适应性上舰,让他们明白海上起降与内河明轮起降的差异;通过后去执行低烈度护航,比如从东海岸运送物资去加勒比海地区,成熟后再从事高烈度护航行动,比如执行英加航线护航任务;然后加入护航航母从事作战辅助,最后才是正式加入舰队航母参与一线作战。
  大纲要求每个关口淘汰率应该不低于25%,这样通过五关后,一个拿到合格证书的飞行员正式加入舰队航母作战服役的几率大概将近25%——大约每1000名飞行员可为两艘埃塞克斯级航母配备足够的人员,而且还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想法确实很不错,奈何损失实在惊人,很多飞行员不到最后关口便被淘汰了——比如NG215舰队这就一下子损失了150人(组)飞行员,要凑足更多人数只能降低对前一档的资质要求,最后是多米诺骨牌的递推效应。
  要解决困难还有个办法就是将这两艘航母再送一艘给英国人,英国再凑一艘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没什么问题,可这两艘航母预定是给尼米茨的,金上将不到万不得已不想给英国人,那意味着尼米茨至少要等到明年1月那才拿到另外一艘富兰克林号——这对太平洋战局将十分不利。
  “英加航线不能断绝,马上就要进入冬季,空运会遇到较多困难,大不列颠经受不起太长折磨。”罗斯福忧心忡忡,“我们推迟亚速尔战役的发起已让丘吉尔难以招架,如果再在物资输送上食言,只怕他真的难以维系,你不希望让我们的士兵去介入英国国内政治吧?”
  “介入”其实就是“协助政变”的意思,金上将当然懂,而且他强烈反对这么干,他巴不得甩掉这个大包袱,如果再帮助丘胖子搞政变,那美国就彻底和大不列颠脱不了干系了。
  “那只能让英格索尔上将找准机会与德国人打一仗,可这样胜负难料。”
  罗斯福道:“如果主力舰队能拖住对方,只让护航编队去进攻福克兰群岛,你认为有多少把握……”
  “70%以上,不过我们得准备承受两万伤亡和损失至少500架飞机的代价。”美军此时还不知道德军第二批增援部队抵达,依然是按2个陆战旅、150-200架左右的飞机来衡量马岛守卫力量,两个陆战旅总兵力将近1.6万,塔拉瓦、百慕大两次夺岛战役的教训才刚刚过去,美国知道自己在打陆战方面一点优势也没有,所以很心虚地提了2万伤亡的标准,这指标比起前后两次战役其实大大进步了,但也够参联会大佬们跳脚:打个海外岛屿就损失2万,如果将来在欧洲大陆登陆,面对500万精锐德军,美军打算死多少?500万?1000万?所有人一想到这个可怕前景就忧心忡忡,无非谁也不点破罢了。
  一听到两万的数字,罗斯福也一阵皱眉——这意味着哪怕打赢了也至少意味3-4个师又要拉回来重建,然后下面还有亚速尔,如果福克兰就要损失2万,亚速尔战役无论如何都不会少于10万,可他能因为伤亡惨重不打么?那不正中敌军下怀?
  他咬了咬牙:“你们负责拟定一个成熟的调整方案:主力舰队去对付英加航线上破交的轴心舰队——无论是敌人的分舰队还是主力舰队,英国人新得到的航空母舰也要求尽快完成海试加入作战;护航舰队去夺取福克兰群岛,如果真要承受2万及500架飞机的损失,我希望再加派一部分力量。”
  金上将知道罗斯福决心已下,只好点点头表示认可。
  收到金上将拍来绝密电报时,大西洋舰队正在东海岸休整补充,对英格索尔上将来说真是喜忧参半的消息:喜的是英国人表示11月起勇敢号可以提前完成海试参战,同时又有新飞机供应舰队——F6F-5型战斗机正式列装,与此前使用的F6F-3相比,速度更快且爬升效率更好,性能比德国主力战斗机Bf-219略有优势,TBF鱼雷轰炸机也升级为安装R-2600-20发动机的TBM-3(通用版),速度加快、航程变远;
  忧的是德国人又增兵了,而且情报还说敌人也投入了新的舰载机,实力还不弱,自己这边用来替换SBD俯冲轰炸机的SB2C性能依然差强人意,虽然这款号称“地狱俯冲者”的飞机同样学日本做法开始走俯冲轰炸与鱼雷攻击与一体的思路,但除了重之外(7.8吨)几乎一无是处,被一线飞行员骂得半死,他们宁可用稍微改进升级的SBD-5,也不肯用SB2C。
  历史上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战役后一直占据优势,所以不太成熟的SB2C能够强推下去、等待慢慢改进并最终取代SBD,现在场面上居于弱势,一线说话的声音分量是很重的,特纳就强硬地放话,“如果敢让航母部队装备这种‘地狱飞机’,我出了海就命令手下把他们全推到海里去,有多少推多少!白白损失飞机总好过白白损失人!”
  参联会大佬知道特纳说得出也真做得出来,而且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英国佬拿到勇敢号航母后也死活不肯用SB2C,他们只要SBD——哪怕是美国人淘汰下来的型号都行。再说有金上将罩着特纳,没人敢动后者半根毫毛。最后万般无奈的柯蒂斯公司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把出厂的第一批SB2C全部当废品回收,白白损失400多万美元,而原准备关闭的道格拉斯公司的SBD生产线继续全速运转,特纳在他们眼里形象无比高大——“对部下负责的、真正的海军脊梁!”
  这一番耽搁使大西洋舰队出发的日子又晚了将近4天。然后黎塞留号带着敦刻尔克号继续在大西洋上发飙,别说挂着英美旗帜的商船,就是前往英国的中立国商船碰到也得乖乖停船检查,不管是什么物资,只要是德国需要的,一律被欣茨扣上“违反中立法输送战略物资”的帽子而被扣押并转运亚速尔;哪怕亚速尔不需要,只要英国有需要,也被欣茨连船带货拿下,运回国内或送给西葡两国还能卖个好价钱——再说,这世界上还有英国人需要且又不属于“战略物资”的东西?
  当然,船是不没收的,德国海军还给船主送上政府扣押文书以便他们和货主交代,不然下次还有哪个冤大头肯继续输送?
  粮食、羊毛、木材、布匹、矿石、牛肉,流水一般的物资全部收下,陆战队的抚恤金和奖励费算是摆平了。
第005章
英加航线(5)
  “这是那艘新的德国航空母舰的模样?”坎宁安拿着照片,皱着眉头问参谋长斯普鲁恩斯。
  “就是那艘造型奇怪的航空母舰,听说是用法国敦刻尔克号改的,没想到改成这个样子。”斯普鲁恩斯补充道,“侦察机经过反复侦查,确认执行破交任务的就是该舰和黎塞留号为核心的分舰队,不是德国主力舰队,最起码侦查没任何发现。”
  坎宁安长长地叹了口气,不再说话,旁边人都知道他为什么叹气:曾经的四海霸主大英帝国现在居然沦落到连家门口的航线都管不住了,几年前他们还意气风发地去围剿俾斯麦号,现在无非是再多加一艘航母,却让整条航线断绝。
  有参谋疑惑地问道:“长官,既然发现了,陆航为什么不用重型轰炸机去炸?岸基攻击机够不着我能理解,难道4发重轰也不行么?”
  “出动200架轰炸了一次,但这家伙能跑27节,水平轰炸机高空没什么用,到了低空,敌人舰载机和防空火力十分凶猛……”
  这次鲁莽的轰炸让陆航至少损失了19架轰炸机。借着大修机会,黎塞留号在意大利接受了中等程度的改造,除更新雷达外,重点对防空火力进行强化,黎塞留舰炮火力集中在前甲板,后甲板几乎是个平台的布局十分有利于防空火力强化。德国工人们拆除了原本分列三点式布置的三座三联装152mm高平两用炮、舰体两舷布置的六座双联装100mm口径高射炮及全部高射机枪。代之以12座与德国防空塔一致的128mm双联装电动高射炮塔,另外又加装了48门40mm博福斯高炮和8座密集阵,火力密度之强令人发指。
  再次踏上征程的黎塞留号配合近炸引信效果很好,特别是如林的128mm高射炮全面喷发时简直就是金属风暴,一架B-17或B-29只要被命中1发就完蛋,投弹高度再低的话,黎塞留号与敦刻尔克上的密集阵要开始发飙了。这轮空袭只命中了黎塞留号一枚500磅高爆弹,对皮厚肉糙的战列舰而言简直就是毛毛雨,敦刻尔克号只中了2颗近失弹,但双舰合力再加一旁的驱逐舰和战斗机配合却一共打下13架重型轰炸机,另有6架轰炸机虽然挣扎着返回基地,但因损伤过于严重而被迫报废。
  面对毫无成效且损失率达到10%的战果,陆航不愿意再这样徒劳无益的尝试。
  研究照片半天后的坎宁安问道:“这段奇怪的甲板有什么用?”
  “专家们有2种意见,一种认为这样设置一条斜角甲板有利于加快舰载机放飞速度——可以两条甲板一起释放;另一种认为这样的布局有利于增强航母作战能力,报废一条后还有另一条可以工作。”
  “与我想法差不多,我们也可以搞1-2条这样的军舰试验看看,虽然德国人总搞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有的货色还是不错的,比如那些水侦和舰侦,和我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坎宁安的抱怨虽然刻薄,却一针见血,美国海军目前使用的海鸥或翠鸟水侦都是40年代以前服役的,速度慢,动作笨拙,只能用来充当反潜飞机,至于舰侦——美国海军表示这是什么玩意?这不就是应该由SBD充当的么?
  “水侦已有眉目,寇蒂斯公司研发了SC-1水上侦察机,航程超过1000公里,最大速度超过500公里/小时,几乎和F4F一样快,海军急不可耐地下了500架订单,预计明年春天能批量服役,至于舰侦,据说还在招标,毕竟敌人也推出没多久。”说起舰侦斯普鲁恩斯就是满脸惭愧,最初F4F追不上Ar-372,换F6F之后又追不上敌人的Ar-352,舰队上下极为恼火,那种火辣辣的感觉比一个巴掌甩到脸上还痛。
  “这种新模样的航空母舰我个人认为短期内我们不会仿效,第一,其具体价值现在不得而知,不是每次创新都会带来好结果;第二,时间上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德国人可拿一条战列舰慢慢改,埃塞克斯级是批量生产的,哪有功夫停下来进行改造?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开工几条……”
  坎宁安被斯普鲁恩斯说服了,关键是现在英国人穷志短,所有一切都得仰仗美国人,罗斯福说东丘吉尔就不敢往西,他可是清清楚楚记得自己上任后不久两国就信誓旦旦说要去打亚速尔的,结果一晃将近半年过去了,不但攻打亚速尔的计划遥遥无期,连英加航线都危在旦夕,而且百慕大群岛和福克兰群岛又发生意外,真让人目不暇接。他虽然理论上指挥着英美全部舰队航母,但大政方针上还得听美国人的,这种憋屈感觉就别提了。所以哪怕悬挂大英帝国米字旗的勇敢号这次加入了编队,坎宁安也拒绝把旗舰转移到勇敢号上去,依然守着小得多的独角兽号,理由是对方是新舰,磨合还不成熟,至于实际想法谁能说得清?
  “长官,舰队整补已基本完成,11月3日可以启航,英格索尔上将的炮击编队会比我们提前1天开拔。这次参联会交代我们的任务是两个,消灭敌军破交分舰队,恢复英加航线,拖住敌军主力舰队并阻止其增援福克兰群岛,如有机会则歼灭之。”
  “这两个任务哪个更重要?”
  “同等重要。”
  “这不可能!”坎宁安摇摇头,“我现在就可以举出反例,如果此时德军舰队主力快速南下,我们是去恢复通航还是去截击?”
  “截击!”
  “那英加航线的中断仍然不可避免,难道您希望我分出一部分力量去打敌军破交舰队?”
  斯普鲁恩斯顿时无语,分兵是不可能的,现在主力舰队相对轴心主力舰队并没有显著优势,再分兵只怕吃不了兜着走,但他知道参联会尤其是金上将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后者根本对恢复英加航线不热衷,要不是总统下了死命令,金上将才不会管丘胖子的死活。但这个话不能当着坎宁安讲,海军也是有“政治正确”的。
  他只好解释说:“参联会给我们配属了14艘护航航母,希望我们能有效发挥其效用。”
  “你有好的想法?”
  “初步打算用其中6艘护航航母充当诱饵,然后准备吃掉敌军的破交小舰队,如果德军主力舰队来救援,我们就主力碰主力打一仗;如果不来,吃掉1艘航母加1艘新锐战列舰也可以接受。”斯普鲁恩斯犹豫了半天,最后又道,“退一万步说,哪怕与德国人打个两败俱伤也行,下个月又有2艘航母服役,1月份还有富兰克林号,拼消耗的本钱我们是大过德国人的。”
  坎宁安和一帮英国参谋都无语,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事实,现在美国土豪就是用消耗法在拼德国人——他们作为当事人,又亲身上过百慕大群岛,太知道所谓“百慕大大捷”的真实内涵是什么了。
  “这样我们必须冒一点险,要接近到离亚速尔1500公里左右的距离。”坎宁安驻足海图前,“不进入亚速尔威胁圈,敌人是不会下决心和我们打这一仗的。”
  “我看可以。”斯普鲁恩斯点点头,“现在德国主力舰队很狡猾,躲在亚速尔防空保护圈里不出来,干瞪眼没办法,必须稍微冒点险,但不能再接近了。”
  就在英美舰队紧锣密鼓准备出港迎战的同一时间,马沙尔的舰队已提前完成了各类物资、装备和人员补充,折叠翼的Bf-219C在这次作战中效果不错,赢得舰队上下一致认可,实现了全体替换,每艘航母又增加了6-8架舰载机,Ar-352赢得无数好评,舰队再次引入了12架,整个轴心舰队达到了18架,原有水侦腾出一部分精力承担反潜任务。Ju-198在敦刻尔克号上反响良好,飞行员们在亚速尔上进行针对性适应训练后也认为这是架好飞机,特别是身兼俯冲轰炸和鱼雷攻击二职的功能实在太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