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656

  “我懂您的意思了,我会想办法在军队内部进行沟通,在南美战役结束后正式提出调整方针。”
  罗斯福笑了起来: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劲。
第029章
第三次打击(1)
  一列威武雄壮的钢铁列车冒着青烟驶过乌克兰大平原,这不是简单的列车,而是霍夫曼的元首专列。不但自身拥有厚重装甲,周围有数千元首警卫旗队保护,头顶还不断有飞机盘旋。
  在“和平珍珠”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过程中,霍夫曼再一次离开柏林赶赴东线,一方面开始对东方国家进行访问,另一方面则部署下一阶段对俄战略方针。
  沃野一片的乌克兰大平原上,正是金灿灿的收获季节,在田地里劳作的乌克兰农民们只是好奇地抬起头看了一下专列,马上又低头下去收割自己的庄稼——是的,自己!对绝大多数年龄没超过40岁的乌克兰民众而言,他们几乎从未拥有属于自己的庄稼。从他们记事起开始,所有田地都属于苏维埃。
  虽然他们辛辛苦苦种植了大量的粮食,但所有产出都属于集体农庄,即便每个人都是集体农庄的成员,但他们并不能决定这些谷物的归属。经常有好奇的小孩子问长辈:“为什么我们种了这么多粮食,最后自己有时候还要挨饿呢?”
  “因为粮食都交到莫斯科给斯大林同志了。”
  “斯大林同志一个人要吃那么多粮食?”
  “他不要吃,但党和国家要啊……”
  但从1943年开始,情况就不一样了。独立的乌克兰政府传达了元首的意见,所有集体农庄的土地都应该完整、公平、公正地分配给拥护政府的乌克兰人民,如愿意参加乌克兰国防军并和轴心盟军并肩作战,可享受更多、更好的分田政策。一开始所有人都不相信德国人有这么好心,元首打败了斯大林居然不要乌克兰的土地还反过来给乌克兰人民分配土地?
  虽然拥有自己的土地是每个乌克兰人的“乌克兰梦”,但真当梦想实现的那一天,绝多数人都有点不敢相信。他们忧心忡忡地私下交流:这算不算政府的一种手段,说是按人分配土地,但到秋收时政府又会出动军队把粮食抢走?或者说,不明着抢粮食,但定很高的税,就像当初租种地主老爷们的田地一样?又或者说,分配土地是真,但不是白给,乌克兰人必须掏出一大笔钱——一笔世世代代利滚利,永远都还不清的债务?
  谣言最后一一被粉碎,乌克兰人民欢天喜地地拿了土地,半信半疑地开始了春耕,大家虽然很想多种一点,但谁也吃不准将来形势如何——万一斯大林同志又回来了呢?土地是不是还要再次集体化?乌克兰人可没少吃这样的苦头。
  说句实在话,霍夫曼不是圣人,他非常明白乌克兰的重要意义和战略价值,但经反复权衡利弊和思考,最终断了主动吞并乌克兰的念头——虽然他很想要乌克兰这块地方,德国也需要乌克兰这样一个粮食产地,但乌克兰民众与德国人民之间差异太大,哪怕在勃兰登堡骑士团时,神圣罗马帝国也未统治过这片土地,吞并必然带来各种水土不服。
  最后他转而希望在欧盟框架下保持一个对德国亲密、友好、独立的乌克兰政权,这种友谊不能建立在军事“解放”或领导人相互关系上,必须有其他更重要、更深远的策略。让乌克兰获得独立是短期目标,分配集体土地才是长期目标。只要这项政策成功,不管政局如何动荡,只要乌克兰不再被人颠覆或吞并,乌克兰人民永远会念着德国人带来的好处,并进而将这种感激转化为坚定不移的支持力量。
  在国社党高层会议上,霍夫曼不止一次地强调:“在战争结束、欧洲联盟建立后,我们与意大利等国关系会进行调整,东方国家的支持和配合将是未来十分关键的因素,他们不但是抵御布尔什维克的第一道防线,同样也是巩固我们统一欧洲、确定德意志地位的支柱。”
  东方国家政策被概括为三方面:政治上独立自主——意识形态以亲德为前提,以民族主义为根本;国防上自力更生——各国建立完整军队体系,与德国国防军保持密切联系,逐步摆脱对德军事保护依赖,并最终实现装备、编制与指挥统一;经济上全面互惠——东方各国纳入德国整体经济产业分工体系,民众享有各类自由,有明确奋斗目标。
  为强化政策推进,他不但发布了《关于维护东方各国独立自主与民族解放的联合宣言》,昭示德国对各国没有领土要求,组建了各国国防军并快速武装,还采取了分田到户策略——比布尔什维克还要布尔什维克。为促进农业发展,霍夫曼甚至殚精竭虑地从极其宝贵的军队燃油中挤出200多万吨柴油用于东方各国春耕。
  这种努力得到了回报,从7月下旬开始,各东方国家,包括波罗的海、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陆续进入秋收,大片燕麦、小麦、玉米进入收获期,8-9月份则是秋收高潮期。
  他示意随从拉起车厢窗帘,指着外面的丰收场景对陪同考察的施佩尔说:“这真是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很想停下来好好看看。”
  “您对放弃乌克兰后悔了?”
  “刚决定时有些舍不得,但现在完全释然。”
  “那您得好好看一看这难得一见的丰收场景。”施佩尔笑道,“农业专家们经过估计,东方各国谷物总产量有望达到4000-5000万吨,光乌克兰一国就可能突破3500万吨。”
  “德国有多少?”
  “不到2500万,这还是有大量战俘在波兰种地……”
  霍夫曼忽然道:“让列车在前面停车,我要下去看看。”
  视察农业不是元首的主要任务,他从来就不懂农业,更不会扮演什么都懂、什么工作都能指导的国家领导人,但他知道这几千万吨粮食的重要意义。他感慨道:“这一次秋收完成,东线的命运就基本确定了,斯大林再也回不来了……”
第030章
第三次打击(2)
  虽然元首贴身卫队指挥官根舍少校对霍夫曼随意要求停车表示忧虑,担心遭遇俄国游击队袭击,但霍夫曼并不以为然——在他身边保护的都是最精锐的警卫旗队官兵,装甲列车上不仅有火炮甚至还有几辆虎式坦克伴行,别说规模只有几十、上百人的游击队,就是来1-2个红军师也有办法对付。
  列车挺稳后,他和施佩尔等人下了车,他原来只不过想随意了解一下粮食产量和乌克兰民众生活的情形,但意外变故还是突然发生了,一个驾驶拖拉机正在收割的年轻乌克兰小伙子注意到停下来的列车,更关注到这群从车上下来的大人物,看到霍夫曼后他先是一愣,然后扯开嗓子吼道:“啊!元首!是德国元首来了!”
  这一声叫喊引来了更多乌克兰人,他们纷纷问道:“在哪?在哪?”
  “诺,那不是么?”顺着他指的方向,一堆人向着霍夫曼所在地涌来。这下可把根舍等人吓得够呛,他一边让卫队架起机枪警戒,一边想直接把霍夫曼拖上车跑路,不过霍夫曼很快制止了他的盲动,他看出这群乌克兰人对他充满了好奇和崇敬,但没攻击或敌视的眼神。
  最早喊出声音的小伙子很快被带到了面前,他站得笔笔直直,毕恭毕敬地行了举手礼。
  霍夫曼乐了:“小伙子叫什么名字?你是国社党员?”
  “我叫亚托夫·舍甫琴科,我还不是党员,但我在电影里看过他们对您行礼。”
  “电影?”施佩尔有些奇怪,“什么电影。”
  舍甫琴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皮:“在战俘营,看守给我们看过电影,介绍德国情况,里面有元首检阅部队的镜头。说句实话,电影里比较模糊,我不敢确定是不是您,不过我家里有您的肖像,您长得和肖像一模一样……”
  霍夫曼被这句“您长得和肖像一模一样”的话给逗乐了:“你可真幽默。”
  对方急了,以为霍夫曼不信,连忙说:“真的!我是说真的。我们很多人家里都挂着元首肖像画,是去教堂做弥撒后请回去的,神父说元首是好人,他给了我们田地,给了我们自由,哦,还给了我们柴油……”
  “是啊,神父们都说元首一定是圣徒……”
  圣徒什么的说法让霍夫曼和周围一圈人有些尴尬,严格说起来国社党对宗教不太感冒,与教廷的关系和国内教会的关系也很一般,而且德国是以新教为主的国家,新教基本不太扯圣徒的事。但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体系中圣徒却是了不得的人物,虽然布尔什维克搞社会主义革命很多年,但在乌克兰乡下,有关宗教信仰依然有很大市场。
  乌克兰当局顺应这种形势解开了宗教封禁,霍夫曼对此态度比较温和,同意乌克兰新政府的举措,甚至表示可发还一部分教产以缓和局面,他万万没想到东正教教会会宣扬他是“圣徒”——这真是好大的讽刺。
  他绕开这个话题转而问道:“战俘营很快出来了?看你开拖拉机的架势,是坦克手?”
  “我是坦克驾驶员,我哥哥也在部队,他是中尉。”舍甫琴科有些不好意思,“虽然上头让我留下来效力,但因为政府分了土地,我父亲身体不好,我们也还没结婚,最后商量后决定我留下来种地,顺便帮我把哥哥的那块也种掉——他是军官,分的土地比我们都多,没人照看可不行。”
  旁边有人起哄:“舍甫琴科,你们哥俩就缺个老婆了……”
  众人一阵大笑。
  霍夫曼点点头:“看现在这样子,似乎今年收成不错。”
  “确实很好,老天也帮忙,不过……”舍甫琴科有些欲言又止。
  施佩尔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政府贴了告示,说这几年要收30%的农业税,这是真的么?”
  霍夫曼没直接回答,反问道:“这税率你们觉得高?”
  “不高,不算高,关键是30%够了么?”
  “舍甫琴科,你懂政策,你说说看,30%的税有问题么?”
  “问题没有,政府贴了告示,说的很明白:战争期间30%的税,战争结束后20%,10%是额外的战争附加税。不过其实10%的附加是不到的,因为今年政府提供了柴油和拖拉机帮忙,一旦战争结束,税率下降后这些就要村民自己想办法组织了。”舍甫琴科有些迟疑地说道,“白纸黑字的告示我们都明白,我们担心……”
  “你们还想少一点?”霍夫曼敏锐地问道。实际上这税率是乌克兰与德国方面共同商议的结果,作为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税是乌克兰的大头,30%的实物税除维持乌克兰政府必要的城市居民和国防军粮食需求外,大部分已预定给了德国方面,当然也不是完全无偿取得:一方面德国对乌克兰有解放之功,现在又帮助乌克兰提供驻军保护,这“感谢费”总还是要出的,名目就是以实物结算的军费;另一方面,乌克兰国防军重建过程中德军提供了大量的装备武器和后勤物资,这些都要算钱,德国允许乌克兰政府慢慢偿还。
  “大家希望稳定。”舍甫琴科解释了众人顾虑所在,“其实20%也好,30%也罢,甚至35%我们都能承受,关键是政府要有信用,一开始说多少最后就是收多少。另外,剩下的粮食收购价格也要合理,不能随便就用不值钱的毛票子把东西收走——当年布尔什维克搞余粮征集制,我们这里上年纪的人都记得。今年因为一开始政策不明朗,大家都有观望情绪,田地并没有全部利用起来,在后期耕作上也有点漫不经心,如果真只收30%,哪怕将来一直收30%,农民们一定会三呼万岁的……”
  “我希望大家能种植得更多粮食,战争期间,30%的税收不会再增加了,政府也不会出尔反尔,再说不还有我们么。”霍夫曼拍拍身边的施佩尔,“这是我们德国的经济沙皇,统管全德生产,他已经想好了,等将来打完仗,我们就用手表、收音机、照相机和你们换粮食,怎么样?”
  人群全部兴奋起来了,德国货的质量可是有口皆碑。
第031章
第三次打击(3)
  “斯大林的游击队还在么?”
  “几乎绝迹了,本来我们还可怜他们,偷偷摸摸塞给他么一点儿吃的,政府军来了还帮他们遮掩一下。但后来分田时他们跳出来捣乱,搞破坏,就没人向着他们……他们这是活该……诺,他就当过游击队,后来洗手不干了。”
  顺着手指的方向,人群中一个40来岁的中年男子不好意思地笑笑。
  霍夫曼点点头,心想:只要当地民众不支持游击队,他们肯定混不下去,铁杆布尔什维克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要日子过得下去,铤而走险的几率不大。
  “元首,您要不要尝尝我们酿的淡啤酒?”
  霍夫曼满口答应,尽职的根舍接过来先饮用了一口,然后再递给霍夫曼,后者品尝后发现清冽微苦,回味无穷。
  “这酒不错,和德国啤酒是两种风味,你们自己做的?”
  “老舍拉耶夫的手艺,不过他已20多年没干这个行当了。”
  施佩尔品尝后也觉得不错,奇怪地问:“为什么?这酒我认为还可以啊。”
  “布尔什维克管这个叫资本主义尾巴,当初斗死了不少人,再借老舍拉耶夫三个胆子也不敢弄,再说粮食一直紧巴巴的,哪有多余拿来酿酒?”
  霍夫曼大笑起来:“现在你们放开酿了,弄个工厂、取个响亮名字,说不定还能当个酒厂老板。”
  “老板可不敢当……”老舍拉耶夫憨厚地笑道,“元首要是喜欢,今后每年我们村里酿好酒就把最好的一桶送给您!”
  “你知道元首住哪里么?很远啦!”
  “我怎么不知道?元首一定住柏林的皇宫里……”
  人群中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半小时后,这群乌克兰农民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元首一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