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656


第020章
两万公里的远征(4)
  对亚速尔和福克兰群岛的重要战略价值,参联会众将都不否认,都认为应该全力争胜,但双方的逻辑出发点截然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唯一达成一致的意见是不能再分兵打仗——美利坚已吃够了分兵的苦头。哪怕对福克兰这种孤悬海外、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小岛,众人也抱以十分重视的态度。
  罗斯福听了两派相互争论的意见后一直下不了决心,因为两派说出来的话都很有道理,这次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并非陆海军自身立场和军种属性的分歧——有陆军将领支持福克兰优先的,比如阿诺德将军;也有海军将领将领支持亚速尔优先的,比如李海上将。
  这是两种战略观念的分歧:下一阶段到底是先欧还是先亚?不过这话没人公开讲,大家很默契地避而不提该话题——在总统本人没发表意见前,谁也不想给总统难堪。
  谈着谈着,争论焦点转移到亚速尔战役的损失上来了:“霸王行动”到底会是像特纳描绘得那样损失惨重,还是说损失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如是前者,那打完亚速尔战役后损失惊人的海军就会丧失进攻锐气,恐怕没机会再打福克兰;如确保是后者,大家也不介意让德国人先在福克兰蹦跶几天,反正大西洋舰队也抽不出军舰支援太平洋,让德国人先尝尝远距离补给的味道——他们认为德军所有的军火装备都必须从2万公里之外的本土运来。
  这次争论是如此激烈,以至于众人连午餐都在会场解决,匆匆忙忙咽下几口三明治和苦咖啡后,这批将军和要员们重新围绕各种各样的话题展开辩论,内容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军事、地理、气候一直争论到士气、格局、装备、技术、战斗力等等……
  福克兰派的鼓吹手是特纳,他不但旁征博引还列举了大量事实和战史,一个激烈反对现在开展亚速尔战役的人主持了有关战役计划修订——听上去活像是一幕讽刺剧;亚速尔派的鼓吹手是克拉克,虽然艾森豪威尔阐述了整套设想,克拉克接收到的信息全来自于会场,但其口才令略显木讷的艾森豪威尔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甚至连零头都赶不上。
  克拉克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不断把艾森豪威尔言语中的十分简单和朴素的言语置换成高大上的学术体系——其活学活用马汉、克劳塞维茨、杜黑、拿破仑军事理论的水平首屈一指、独冠全军,要不是马歇尔知道艾克根本没和克拉克交流过,他简直要怀疑艾克是不是蹩脚地剽窃了后者的创意。
  不过金上将对克拉克的表现嗤之以鼻,用他私下的话说:“克拉克这位将军什么都好,口才、风度、气质、领导力、外交力、谋划力都很突出,唯独有个缺点——根本不会打仗!”,这个先扬后抑的评价曾让一打海军将军笑破肚皮。
  在史汀生看来,唯一的好消息是没让巴顿参加会议,否则以他的暴脾气估计现在要暴起揍人了。最近很多人向陆军部投诉,反映巴顿在训练时屡屡恶语相向,有损长官形象——他的口头禅是“混球,眼睛看清楚点,应该这样,按你刚才的办法,早在虎式坦克下死了一百遍了!”
  但随同巴顿一同从非洲回来的老兵尤其是中低级军官无比拥护巴顿,后者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神,他们认为巴顿说的一点儿都没错——真实战场比训练场景恶劣一百倍!他们到现在还坚持认为,如果当初不是让澳新部队先撤,非洲战局根本就不会大溃败,完全可以坚持很久,如果再有足够的补给,“保管能坚持到天荒地老!”
  这话一听就知道是吹牛,可与他们争辩注定没有任何结果,只要吵起来,他们脖子一梗,语气强硬地说:“你们懂什么?是你们与德国人打过仗还是我们与他们打过仗?我们与德国人打仗时你们还躲在国内走队列呢……”
  与德国陆军打过仗并活着返回的美国陆军就这数千人(美军认为巴拿马与他们交手的是德国海军陆战队,双方交火不是很激烈),其中大部分没负伤的士兵都留在了南非,只有伤员和军官才被抽回了国内——陆军部认为他们有国内部队急需的作战经验。事实也证明,与德军交过手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虽然这批残兵败将还没有资格说如何打赢德国人的话,但至少对德军的作战方式、装甲战术和装备特点非常熟悉。
  谢尔曼坦克又成为被批判的靶子,陆军部参照这批军人的意见改进了M6重型坦克,去掉了那个滑稽可笑的37mm副炮塔,并把主炮换成由90mm高射炮改进而来的坦克炮,从8月份开始,M26初期生产型以每月几十辆的速度下线,工厂一边加快生产力度,一边持续改进。马歇尔下了死命令,圣诞节前夕,新的装甲师至少每个师要拥有一个M6重型坦克营。
  除M6重型坦克外,美军还有T1、T26、T28、T30等多个重型坦克研究项目,与流星喷气式飞机一起,是马歇尔亲自主抓的项目,后者进展相当快,在英美两国科研人员的努力和大把钞票铺路之下,克服了很多固有弱点,预计将于1944年初实现量产。由于德军夜战装备的亮相,对这种黑科技的羡慕也促使美国国内加快研究,不过目前双方的差距还很大。
  关于下一阶段战役的方向,各方面人士从上午吵到下午,又从下午吵到傍晚,再从傍晚吵到夜里,相关意见终于阐述得差不多了,罗斯福制止了不知道在做第几次长篇发言的克拉克,把目光投向赫尔,示意这位一直没怎么表明态度的国务卿开口——虽然后者对军事事务通常没有发言权,但罗斯福认为多听听不同意见总是好的。
  “大家争论的意见我都听见了,就我本人而言,我很难下这个决心,无论欧洲还是太平洋战场都是我们不能放弃的领域,我很希望我们能够同时在两个方面取得胜利。”赫尔清了清嗓子,艰难地说,“但大家意见很明确,这次只能先向一个战场进攻,我不懂军事,无法判断哪个方向更有利,哪个战场更容易取得胜利,但我知道哪个地方对我们更有利害关系——我个人认为是欧洲!欧洲近代以来一直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极端场景,假如战争失败,美利坚被迫固守本土,一边是统一并统治着欧洲的德国,一边是囊括了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日本,请问,何者对我们威胁更大?”
  赫尔虽未给出明确意见,但答案却呼之欲出。
  “我的决定如下:除非发生重大情况变故,否则以10月末为霸王行动的开始日期,我们应该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向南美各国施加压力,迫使他们与德国保持距离,同时持续加强南美的军事力量。”罗斯福点点头,不动声色地说道,“我赞同阿诺德将军的意见,往南美洲抽调一个航空队;也同意金上将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巴西的军事援助,同时往南美洲先期派遣5-6个师,防止出现各种极端情况;我还赞同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意见,先晾一晾敌人,不能他们去哪里我们也跟着去哪里,而应该迫使敌人维持2万公里以上的补给线,消耗他们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冷静观察南美洲这些政府,判断到底谁是我们的朋友,谁又是我们的敌人。”
  “至于太平洋舰队,建议他们先在珍珠港休整,总结经验,积蓄力量。”罗斯福苦笑道,“有一点他们做得很好,他们竭尽全力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无论对美国纳税人还是盟国军民,我们都可以交代。”
  金上将知道总统暂时还没改变“先欧后亚”战略的决心,他没出言争辩,只不甘心地问了一句:“福克兰群岛本身?”
  “由赫尔先生进行外交斡旋,以岛屿归还为条件换取阿根廷人中立,如果阿根廷愿意加入反轴心同盟,我们承诺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保证比他们从德国那里拿到的多;由多诺万局长进行秘密行动,必要时可采取非常手段,确保倾向于合众国的阿根廷政治家掌握大权。”
  “希望亚速尔战役能准备得更加充分一些,如果10月下旬实在来不及,可再次推迟半个月,我想温斯顿能表示理解。”罗斯福最后总结道,“我很同情俄国人的遭遇,不管斯大林会不会抛开我们单独议和,我们至少还不能放弃这个盟友,所以我决定给他的支援依然保持不变,但重点调整为维持有关持久作战的物资。”
  众人心情沉重地点点头:美利坚迫切需要苏维埃,也愿意竭尽全力援助,但现在实在没有任何斯大林看得上的地方,除了用物资砸。
第021章
两万公里的远征(5)
  会议一散会,特纳就上了金上将的车,全然没注意到总统本人已累得趴下了,在旁边房间里,医生早已等候多时——为维持自己精力充沛、精明能干的形象,罗斯福断然拒绝暂时休会治疗的提议,坚持到最后一刻,甚至还用微笑注视着众人离开会场。
  “现在怎么办?”特纳的口气很沮丧,“总统不肯放弃大不列颠岛上那个胖子,现在给我的感觉是:合众国不是在支持、援助英国人,是在替英国人打这场战争。”
  金上将用讽刺的口吻说道:“刚才你没听克拉克说么?德国人替意大利打赢了非洲战役……”
  “那是德国人。”特纳耸耸肩,“陆军有这本事么?我们自己都乱成一锅粥,尼米茨眼巴巴地看着我们,海军却还要把为数不多的精华和装备往火坑里推。”
  金上将叹了口气:“这是我们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众人对特纳负责的霸王行动计划予以了认可(即便本人反对这么快进攻),马歇尔表示内容很不错,考虑也很充分,希望在登陆战部分再细化一下——他授意艾森豪威尔协同参与。
  特纳明白金上将的意思:当初相继提出A计划、B计划乃至C计划现在反过来变成作茧自缚。当然,金上将是很有魄力的人物,他不会指责特纳出“馊主意”,正如他明明暗示尼米茨不要妄动,但后者捅娄子之后金上将还是愿意替人背锅。
  金上将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欣赏你、喜欢你、看得起你,你干什么都行,有成绩是你的,出问题他会帮你一起顶——通俗地说,叫“无原则护短”,这也是海军上下一致拥戴金上将的原因,就连尼米茨也毕恭毕敬,特纳更不用说,他和金上将完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同样挂着海军上将军衔的李海倒是“政治正确”,可惜这没什么用,海军不欢迎只会指手画脚,一旦真出了事就把自己指摘干净,甚至还反过来训斥你一顿的长官,那一点都不可爱——宁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
  所以没什么人去抱李海上将的大腿,大家还是觉得跟着金上将这样的真性情老板混有前途,就连金上将一直不喜欢的弗莱彻也想方设法相同金上将搞好关系,而不是去投奔李海的怀抱。陆军方面同样也是如此,大家都觉得跟着马歇尔混有前途,就是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巴顿,碰到马歇尔也规规矩矩。
  “不管总统和赫尔了,我自己想办法。”
  “什么?”特纳吓了一大跳,结结巴巴地说,“您这是要……”
  后面跟着的是“政变”,特纳从没想过这种事,是丘胖子启发了他,让他明白世界上除了民主决策还有另外办法可达到目的。
  “瞎想什么呢?”金上将狠狠瞪了这个会错意的部下一眼。
  “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干。”特纳立即拍着胸脯表忠心,就差说一句,“您要是想搞政变我来定计划。”
  “事情没这么简单……”金上将想着想着便笑起来,“政变”什么的开开玩笑就好了,美国没这种土壤,金上将也没这么大的政治野心,他刚才脑子转得飞快,想了很多事。
  “先别说霸王行动能不能成功,从现在到霸王行动至少还有50天,说不定会超过60天甚至更长时间,你认为德国人会傻乎乎待在福克兰群岛不动么?”
  “当然不会。”
  “如果阿根廷人倒向德国人,那德军就会得到有力协助,接下去会发生些什么?”
  特纳倒吸一口冷气:“那就意味着不但巴西局势危险,南非航线断绝,整个南美洲都会天下大乱。”
  “南美洲乱了后,陆军还有心思去打亚速尔么?”
  特纳摇摇头,不过马上追问:“恐怕……这很难吧?”
  “有点难,但并不是办不到。”金上将嘴角露出一丝诡笑,“把我们原准备去阿根廷武装示威的2艘战列舰调回去,理由是两条:第一,执行霸王行动需要集中全部力量;第二,在德国主力舰队的威胁面前,这支分舰队继续在巴西海域晃荡极度危险……”
  金上将是不折不扣的爱国者,又身居高位,他当然不会干通风报信、泄露机密这样出卖美国利益的事,但要把事情搅黄他有的是办法——比如抽回这两条战列舰。
  这决定在军事上无疑十分正确,特纳相信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将领,都会赞同金上将的做法——2条战列舰根本不是德军对手,继续待在巴西只会给德国人增加战果,在美国海军连续遭遇挫折时,任何一条军舰都十分宝贵的,不能白白断送掉。
  但特纳之所以能被金上将看中并重用,脑子就绝不会这么简单,他马上领会到其中的深刻用意——至少要绕三道弯:德国人来了,占领了英国人的福克兰群岛,截断了美国运输线,美国海军怂了——不但不敢出击还把已部署在南美洲的军舰撤退,换你是巴西人和阿根廷人,你怎么想?怎么选?
  虽然赫尔口口声声说要运作英国人将福克兰群岛还给阿根廷,只要阿根廷同意加入同盟,阿根廷会接这种明显挑拨离间的招数么?英美两国面对德军威胁都退避三舍,阿根廷人自己卷起袖子为福克兰群岛和德军打一仗?别开国际玩笑了,英美大西洋联合舰队面对轴心联合舰队都不敢说有必胜把握,更别说南美三国那点可怜的海军。
  “我马上去下命令,舰队火速返回东海岸,越快越好!”特纳轻轻松松来了一个火上浇油——撤退越快,场面就越狼狈!
  “霸王行动继续按计划推进,各方面考虑要更加成熟、细致、完善……”金上将笑眯眯说道,“哪怕我们去打福克兰也是要舰队、陆战队、航空兵和各类物资的嘛……”
  诱饵放出去后,就看德国人和阿根廷人配合不配合了。
  就在金上将使出隔山打牛大法、赫尔国务卿紧急赴伦敦进行福克兰群岛归属协调,多诺万局长赴巴西执行颠覆行动的同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的一处庄园里,阿根廷劳工部长胡安·庇隆正召开秘密会议,策划的当然是了不得的大事。
  “领袖,德国人和我们接上头了,他们完整地占领了马尔维纳斯岛,几乎兵不血刃地消灭了全部英国驻军,马沙尔将军表示希望我们尽快行动。德国不但支持您成为全阿根廷最高无上、唯一的领袖,还主动表示要将马岛还给我们,您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了……”
  庇隆点点头:“城里那帮酒囊饭袋在干什么?”
  “都在暗中布置,希望先发制人,美国大使跳上跳下很活跃,试图把他们撮合在一起,不过有一点确凿无疑,不管他们彼此间有什么意见,他们一致反对您,罪名也想好了:民粹分子、人民公敌、独裁法西斯!”
  “一个个想当美国走狗都想疯了!”庇隆笑道,“你们继续按计划串联,我相信广大的工人、农民和军队普通官兵的眼睛是雪亮的,到底谁真正代表了他们的利益。”
  “您的安全怎么办?”
  “他们抓不住我!”
  9月13日,以马沙尔为首的德军高级军官在马尔维纳斯岛上视察军情,占领马岛后,德军迅速部署阵地,卸载物资,经过短短几天的努力,马岛的机场设施、雷达、防空体系已在英国原有基础上快速扩充,地面工事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
  为顺利推进“和平珍珠”项目,避免2万公里运输线的干扰,轴心舰队整整带来23条满载物资和军火的运输船——清一色的意志轮,与此同时,马达加斯加岛作为重要的中转基地,也开始在囤积物资、储备人员。除此之外,德军顺利接收了英军遗留在岛上的一切——包括那十分宝贵的近2万吨燃油。
  看着周围的景象,马沙尔浮想联翩,想起了当初皇家海军围剿斯佩伯爵号的场景,执行破交任务的斯佩伯爵号被英国人逼到南美洲,上天无门、入地无路,被迫在乌拉圭自沉,现在情况反过来了,耀武扬威的皇家海军主力舰大多数被击沉在大西洋上,南美洲这些旧式巡洋舰根本就不是轴心主力舰队的对手。
  “长官,庇隆先生和他的支持者来了……”
  “欢迎,立即请他过来。不!我们过去迎接他。”
  “马沙尔将军,很高兴再次见到您,没想到几年不见,您率领如此威风的舰队来阿根廷做客。”
  “庇隆先生,我也十分高兴地见到您,对您为阿根廷人民作出的贡献,我深表钦佩,鄙国元首和意大利领袖委托我转达对您的问候。”
  “非常感谢!”
  “仪式准备好了么?”马沙尔扭头问副官。
  “都好了,长官。”
  “什么仪式?”庇隆有些莫名其妙,“我们不要搞这些繁文缛节了,直接展开会谈就好。”
  “你来就知道了,元首说要给您一个惊喜!”
  马沙尔几乎是连拉带拽地把庇隆带到现场,那里只有一根光秃秃地旗杆,上面耷拉着大英帝国的米字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