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656

  “我手下的第3装甲师被确定为首批登陆部队之一,关键问题是怎么把那些该死的重型装备运上去?”第二个提问的是第四装甲军军长沃尔顿·沃克少将。
  “德国人用的办法是两栖坦克,多半是4号,听说也有虎式,不过我没见过。”戴文解释道,“坦克和装甲车先从LST登陆艇上下来,然后爬过浅滩再上岸,这个过程会非常危险,因为速度比平时要慢很多……至于炮兵,特别中大口径级别的榴弹炮,我认为3天内您不要指望了,顶多可以用些迫击炮。”
  “那谁来协助对敌军实施火力压制?”
  “依靠战列舰远程炮火和冲滩军舰的就近压制,然后依靠诸如驱逐舰、护卫舰等小型军舰的火炮掩护,或许运气好一点还可以得到飞机掩护。”
  “运气好点是什么意思?”
  “当双方犬牙交错时,空中火力无济于事,稍有偏差就会落到自己人头上,这次我们去打塔拉瓦,死在自己人炸弹和炮弹之下的士兵至少有2个连。”霍兰德露出十分难过的表情,“轰炸机特别是俯冲轰炸机飞行员缺乏经验,近距离支援会很糟糕……”
  与会众人都摇头,他们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将,战列舰舰炮远程开火固然威力巨大,但只要一登陆就很难大规模使用;而驱逐舰和护卫舰上那些5-6英寸的管子还不如敌人的火力来的凶猛——听说德军在岛上新建了大量利用舰炮改装的永备火力点。
  现在众人总算是领教了霍兰德刚才所说的“在火力被压制的情况下打仗”的真正含义,率领英国禁卫装甲师的阿兰·阿尔代尔少将愁眉不展,作为大英帝国仅剩的、有足够战斗力的装甲部队指挥官,他背负压力很大,虽然丘吉尔首相对他充满了期待和鼓励,但出发前布鲁克元帅却秘密找他谈过话,让他注意保存实力,不要把所有的精华都葬送在亚速尔岛上。
  霍兰德讲述了很多困难,这些人也听进去了,但大部分人对战役前景依然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塔拉瓦再难打不也照样拿下来了吗?亚速尔这地方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众人普遍认为即便代价大一点,能拿下来就是胜利!
  就在他们围绕塔拉瓦战役评头论足时,还有人坚持认为塔拉瓦战役其实并没有结束。
  “长官,各类物资已到预警线了。”草鹿任一略微有些担忧地说道,“各油轮携带油料已用掉75%,中途截获的商船和油轮上的富余油料同样利用了该比例,目前各舰内部油料基本满载,按现有消耗速度,驱逐舰大概5日后用尽,轻巡洋舰大约7日后耗尽补给油料,尽管他们都可从重巡和战列舰抽去燃油,但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弹药方面,各主力舰舰炮剩余弹药大约在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飞机累计损失127架,飞行员丧生或失踪39人,经选调备用飞机和后备飞行员后,舰队满员率94%。”
  堀悌吉点点头:“角田的部队到哪里了?”
  “预计10日内可与我们汇合,根据您的要求,他从婆罗洲带来2条油轮,上面一共有1.5万吨重油,这些燃油加上后大概勉强可以支撑到我们回本土。”草鹿任一说道,“但塔拉瓦方面已有将近20天没任何回应了,舰队还要坚持过去么?或者只派驱逐舰去看看?”
  “油料在特鲁克锚地还有储备,不必担心。答应过他们就一定要去,况且我们已迟到了。”堀悌吉叹了口气,“敌军有厉害角色啊,舰队如此袭扰澳新,他就是不上钩。”
  近藤信竹笑了起来:“敌人是被您横扫一切的架势和冢原君的疑兵之计给唬住了。”
  澳新航空兵一再报告日军舰队拥有5-6艘航母,这与尼米茨战前掌握的情况非常吻合,再加上陆航飞机遭受大量舰载机攻击,因此他不疑有错,实际上联合舰队真正能打仗的航母只有两大一小三艘航母,另外3艘全部是补充航母和辅助航母,上面摆着的飞机都是真的,可就是没法起降作战,只是作战航母的补充——这也是日军航空兵保持高出动率和完好率的秘密所在。
  为提高胜率并避开联合舰队的锐气,尼米兹才决心等待新增援航母到来。
  “北上,去塔拉瓦,看看还有没有幸存者……”
  8月19日,联合舰队主力从汤加与库克群岛中间的海域穿过北上,就在同一天,休整完毕,同时得到本土支援的尼米茨也率领舰队重新出发。
  至此,这场被称之为“澳新袭扰战”的战役终于落下帷幕,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南半球正好是冬天),澳新两国且切切实实尝到了苦果:两国航空兵连同美军陆航在内,一共损失了700余架飞机,除那些坚持将受损飞机飞回来的老手及极少数幸运儿,其余飞行员要么在海里冻死,要么成为日军俘虏。
  澳新两国海军除几艘较大的主力舰跟随太平洋舰队参与塔拉瓦之战逃过一劫外,其余在港口避风头或执行护航任务的近乎全军覆灭,合计损失近15万吨。除军舰外,商船队损失也很大,整条澳新航线被联合舰队切断,盟军在海上和港口处损失(击沉或被俘)的商船超过了30万吨。
  更要命的是日军轰炸与炮击对澳新沿海地带的破坏,总体预计损失超过50亿美元,两国被迫迁移、疏散了200多万人口。更惨烈的是新西兰,由于国土面积狭窄,主要大城市如惠灵顿、奥克兰、基督城全位于沿海地带,被联合舰队一锅端了。即便两国政府及时疏散和迁移了人口,在军队之外依然损失了上万民众,同时还伴有生产停顿和秩序大乱。
第005章
抉择(5)
  恐惧、悲伤过后是强烈的不满,澳新两国民众充分意识到了自身国防的孱弱与美军的不可靠,虽然政府极力控制民众情绪,但他们对盟军无力保护自己的局面表示了异常愤怒,再加上前期非洲战役中澳新部队的遭遇与损失,简直要形成席卷全国的抗议浪潮。
  在这个浪潮中,最被人咬牙切齿痛恨的人自然是堀悌吉,这毫无疑问;排名第二的是尼米茨——在很多人看来,他甚至比堀悌吉还令人痛恨,因为后者是敌人,杀戮完全出于正当理由,等盟军占据上风他们同样可以去日本列岛如法炮制一番。但尼米兹身为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在日军舰队肆虐澳新的过程中居然带着舰队主力躲在珍珠港,当起了缩头乌龟,虽然堀悌吉极力称赞对手的隐忍,但这种选择又何尝不是千夫所指?这也是尼米茨决定要打一仗的理由,否则以后太平洋舰队再去澳新时恐怕会被人用西红柿和臭鸡蛋赶出来。
  在民众痛恨榜上排名第三的人物是丘吉尔,不管怎么说澳新都是大英帝国自治领,为了母国的利益两国投身了这场战争,但现在英伦本土居然对此不闻不问,民众可不管大英帝国现在是否自身难保,只一味指责伦敦不负责任,更加剧了离心倾向。
  确信联合舰队离开后,两国一边修复战争创伤,一边拼命巩固防御体系,除要求美国提供更多作战飞机、更多岸防火力之外,还下达了军舰订单,澳新决心组建属于自己的联合舰队,要打造区域内的航母作战编队。为了安抚澳新的情绪,罗斯福总统代表美国政府表态,将在明年年末埃塞克斯级航母大量服役后赠送两国各1艘,同时附赠一些护航航母和驱逐舰,这才让两国上下的情绪好转了不少。
  尼米茨在珍珠港的等待并非无所事事,同样非常忙碌,舰队全面补充了物资,并把伤员送进了医院,经过船厂的紧急修理,包括印第安纳号在内的军舰创伤进行了紧急修复,不过船体的破坏容易修复,其余被打坏的高射炮和辅助设施也容易替换,但主炮炮塔的损坏短时间内无力完成修复,船厂技术人员面对2座不同程度受损的主炮炮塔,经过“剜肉补疮”式的调整,让程度略轻的2号炮塔得到了修复,但其射击范围被限制在左右各60度之内。
  船厂负责人告诉尼米兹,要想全部修复,必须等待国内的新炮塔运来,再加上拆卸、替换的时间,“没有三个月想都别想”,但尼米兹马上就要带队出征,那里能再等3个月?况且在北卡罗来纳号搁浅后,他能使用的战列舰已下降到3艘,不带印第安纳号的话就只有2艘,而日军战列舰至少有5艘,因此他硬着头皮也得带出去。
  “目前前线有什么情况发现?”
  “塔拉瓦没什么发现,上面部署的飞机每天都周边海域进行大规模搜索,倒是潜艇前两天报告发现一批商船,不过因为有护航军舰在,他没能得手——当时位置是南中国海。”哈尔西看了看地图,“我们怀疑这是日军的运输船队,通过马六甲海峡后开始分散,但总目标应该还是日本本土。”
  “尽可能让潜艇去击沉他们,无论上面是装备还是工业设备,都会显著增强日本的战争实力。”尼米茨叹了口气,“堀悌吉比我们想得要凶猛得多,他用猛攻澳新的办法掩护了运输船队安全,真是一个可怕的敌人。”
  “关键是,陆航对舰队的攻击能力实在太差。”哈尔西抱怨道,“付出这么多代价只重创了1-2艘航母,哪怕击沉1艘也是好的,还不如巴拿马战役中陆航的战果呢。”
  “这就是巴拿马战役的后遗症……阿诺德将军被陆航的高损失给吓住了,现在飞行员的平均经验下降得很快。”尼米兹皱着眉头道,“你难道没发现护航航母上的舰载机飞行员都是一批菜鸟么?”
  “只盼着他们能尽快成长起来。”哈尔西自言自语地问道,“现在澳新方面也没有报告日军舰队,他们去哪里了?不会原路返回印度了吧?”
  “不会,日军舰队上下也损伤不小,这些伤势在印度或者新加坡是修不好的,只能回本土。”尼米茨说道,“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堀悌吉会去塔拉瓦。”
  “塔拉瓦?去哪里干什么?给日本人收尸?要去早就去了,为什么拖到这么久?”哈尔西对此迷惑不解,“难道他还准备再夺回来?”
  “有这个可能!”尼米茨不确定地说道,“陆战队报告说基本肃清塔拉瓦,目前在修复各项设施,巩固防御阵地,但我怀疑日军并未死绝。”
  “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那里逮住他——如果他真去的话,或者……”哈尔西看着海图,不确定地建议道,“去中途截击?”
  尼米兹摇摇头:“时间来不及,澳新方面已报告日军舰队脱离接触,而且目前也不知道敌人究竟从哪条水道走,截击过于困难,去塔拉瓦方向守株待兔吧。”
  “但现在联合舰队的实力依然强于我们,真的不要紧么?”
  “衣阿华号和西弗吉尼亚号马上就会赶来支援,太平洋舰队的力量不至于削弱太多。”他对哈尔西道,“准备出发吧,我们争取打上一仗然后撤退,如果日本人确信不来,我们就去打马绍尔群岛,不一定要占领,破坏上面的防御体系也可以。”
  哈尔西默默点了点头:这次出征总算得到了兰利号(独立级)的支援,现在构成舰队核心的是3艘战列舰和3艘舰队航母(埃塞克斯号、萨拉托加号和兰利号),整体可用舰载机超过了213架,另外还调用了6艘护航航母保护运输与补给编队——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投入一线作战。哈尔西认为自己虽然略处下风,但相对中途岛战役的情况来说,实力差距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他点了点头:“希望我们能在吉尔伯特附近再打出一个中途岛战役来,这样至少可以获得半年以上的清净,时间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
  8月20日,休整完毕的美军舰队拔锚启航,准备去吉尔伯特群岛和联合舰队打上一仗。
  所有人都不曾料到,此时在塔拉瓦的地底下,居然还有将近40人的日军残余部队,他们耗尽了全部给养与物资,从前几天开始只能过着每天一顿的日子,即便这种日子,似乎也没几天好过了。
  “长官,已过去40多天了,舰队还没来,电台坏了,粮食也快吃完了……”山田少佐吃力地向柴崎少将汇报,现在所有人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佐级以上军官除了右手负伤的山田和一直患病的柴崎本人外,其余不是阵亡就是受伤后死于各种并发症。
  “粮食还能维持几天?”
  “每天一顿的话,大概还有3-4天。”山田为微弱的声音解释道,没说一句话都要耗费他极大的力气,“我们也没法再去获得美军的补给,去了只是白白送死……”
  “长官,和他们拼了吧……”
  “长官,联合舰队不会来了,我们集体玉碎吧,好过这样苟且偷生,我还藏了2个手雷。”
  “胡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柴崎奋力怒斥,“长官一直打电报让我们坚持,我们就要坚持下去。战场瞬息万变,联合舰队刚刚从欧洲回国,也许一路上遇到什么事了呢?迟到几天很正常!再说,我们电台也坏了,谁知道外面发生什么事?”
  “可没有食物大家都只能饿死!”
  “那就吃这个……”
  众人听了都默不作声,柴崎说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食物,他指着的是两具美军尸体,这还是前几天费尽心机一起瞅准机会摸摸的落单美军,本来想从他们身上获取一点补给,没想到美军习惯于日军不同,这两个士兵身上除了香烟和一点糖果外,根本没有可用果腹的东西。
  而现在柴崎似乎是将主意打到了人肉身上,周围的日军虽然饿得眼睛都是绿的,但听说吃人肉也忍不住低下头去。
  “怕了?死都不怕,怕吃人?我们要活下去,就要用尽一切办法!”柴崎现在的目光不像一个病人,倒可怕得像一头绝望中的野兽,“既然是敌人的肉,我们完全可以吃下去……”
  说罢他带头过去,他的身体是如此虚弱,以至于根本没法走,只能手足并用爬过去,他用刺刀从一名可怜的美军士兵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然后又用刀尖挑着去火堆上烤了烤,听着嗤嗤作响的噼啪声,没有一个人的目光敢和他对视。几分钟后,地洞里弥漫着一股喷香刺鼻而又令人作呕的味道,好几个实在饿昏头的士兵有样学样地仿效起来,最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吃了人肉,地面上只有美军士兵死不瞑目的眼神和白骨森森……
第006章
抉择(6)
  8月25日夜间,庞大的联合舰队主力缓缓掠过库克群岛西侧200海里处,并将航向调整为西北,对准塔拉瓦而去。
  “长官,游击舰队已抵达拉包尔,预计明天完成卸货后可继续出发。”
  堀悌吉点点头,问道:“其余运输舰情况如何?”
  “基本比较顺利,只被美军击沉了2艘,不过大多数是德军旧军火,损失不大,大鹰号航母击沉了1艘美军潜艇,漂浮上来的物品显示是美军旗鱼号;另有几艘军火船被陆军直接送去印度支那发卖,然后准备去接应菲律宾方向的第二批印度派遣军。”
  “技术资料、工业设备尤其是机床才是重中之重,万万不容有失。”听到运输线基本安全,堀悌吉的眉头舒展开来,“等他们回到本土势必能发挥出成倍效能。”
  本土盼望这批物资也望断了秋水。以零战改为例,德军并完成改进后,日方同样得到了一套图纸,可根据德方的技术参数调整机体、强化结构很容易,但与德国相同水平的发动机死活造不出来,类似结果也发生在天山改、彗星改上。最后没办法只好做出决断:一方面国内公司继续完善誉系列发动机,另一方面决定所有新飞机全部从德国引进。
  各发动机制造厂一直扭扭捏捏不肯承认技不如人,拖着不报,等发现问题的山本五十六亲自督办并下达调整要求时,联合舰队已离开欧洲,幸亏堀悌吉颇有远见地就每个型号发动机都采购了几百台原装货。
  联合舰队还同步进口了一批德国、法国产精密机床,要求国内至少完成一部分机体以便提供零件保障——这让三菱、中岛、爱知等飞机制造公司喜出望外,至少他们制造的机体不会浪费。
  最后他们转变了思路,不再试图研究最新发动机,而以仿制德国旧机型为主,特别是斯图卡和Fw-190两款深受陆军重视。运输舰队货仓里除发动机之外,还有大量德国特种钢,很多都是国内造舰业急需的构件和物资,同样也在向本土进发。
  历史走向发生重大变化后,日本本土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联合舰队赴欧洲作战同时调整航母建造计划后,除大和号外,由于基本不用维修旧舰艇,日本全力以赴投入了建造新军舰的热潮,再加上举国一致体制下陆海军很多地方实现高度一致,减少内耗,光从中国撤军就省下不少钱,再加上联合舰队打赢了南太平洋海战又回避了毫无意义的瓜岛争夺战,整体局势比历史上要好过得多。
  得益于南洋物资供应,海军船厂工人纷纷复员,又压缩了不必要的改造进度,造舰进度大为提高,以海军省寄予厚望的大凤号航母为例,信浓号改建航母工程取消后,所有物资、工人全集中到这艘军舰上,不但没像历史上一样简化工程,完工期限还有所提前,预计会提前到1943年12月完工。
  除大凤外,海军省船政本部在1942年下半年开工4艘云龙级的基础上,1943年又新开工3艘云龙级,并雄心勃勃表示预备本年度要开工6艘。原本还准备开工第2艘大凤级,但山本五十六以建造周期长且改大凤图纸还不完善为由,一拖再拖,不肯放行。
  由于大和级在海战中的创新性运用和决定性成果,再加巴拿马战役中陆奥、比睿的损失严重刺激了舰队派总后台伏见宫博恭王,他提出新意见:在第三艘信浓号建造速度持续推进前提下,准备开工改大和级。
  航空派的山本五十六连改大凤级都不愿意建,生怕耽误云龙级成军,根本不会同意建造改大和级,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一致,鉴于距离信浓号完工日期(44年6月)还远,是否建造大和级4号舰或改大和号等联合舰队回来以后再定夺,这决定得到了多数人附和,老谋深算的山本认定堀悌吉不会同意,伏见宫博恭王对此恼火不已——认为是山本和堀悌吉故意联合起来反对舰队派。
  在武藏号上坐镇的堀悌吉对此毫不知情,他还在盘算着是不是能以德国改造大型邮轮为范本,改造日本自己的辅助航母——从实践来看,辅助航母很好用,但用千岁号、千代田号这样的快速军舰充当太过浪费,他知道陆军手里还有几艘两栖航母,打算把他们全部改成辅助航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