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656

  就在丘胖子翘首以盼美方迅速拿定意见时,被逼到墙角的金上将正在秘密讨论C计划的可行性,参加会议的一共就3个人,除了他十分信任、一直主持指定C计划的特纳外,还紧急招来了刚率领舰队返回的斯普鲁恩斯。
  “情况差不多就这样,老子被差被枪指着说干不干了……”金上将骂骂咧咧,满口胡话,“你们认真考虑一下,不能犹豫,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有一点他牢牢把持住了:丘吉尔想搞政变的事没透露给两人知道——他怕吓破他们的胆。
  特纳、斯普鲁恩斯没工夫计较金上将的粗话,认真思考现在执行C计划的可行性。
  “长官,坦率地说赢面不大,一定要现在打?”
  “是啊,亚速尔很重要,但为什么这么着急?”特纳满脸诧异,“前不久不是说好推迟么?怎么朝令夕改?”
  金上将只简单地说了句:“总统定了9-10月的期限,再迟他怕英国人撑不下去要投降。”
  “从气候上说,9-10两月是比较适合的日子,再往后天气变冷,日照缩短,对付亚速尔德军难度很大。”特纳道,“关键现在兵力不足,没有必胜把握,如果拖到明年4-5月份,就比较有把握。”
  “陆航表示可出动1000架重型轰炸机。”
  特纳撇撇嘴:“有什么用?从纽芬兰起飞后到亚速尔最多滞空5-10分钟,马上就要返航,打仗最后还是靠舰载机。”
  “拼一下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斯普鲁恩斯沉吟道,“假设10月上旬开战,会有多少护航航母服役?”
  “最多能在现在基础上多6艘。”
  “不够,起码再翻一倍。”特纳道。
  “还有办法增加护航航母么?”斯普鲁恩斯建议道,“质量差点没事,反正打完估计也报废了。”
  “办法总有……”金上将摸着脑袋,发狠般地说道,“大不了我把埃塞克斯级各舰的建造速度缓一缓,集中全部造舰工人和资源去造护航航母,堆也把他们堆出来!”
  听到这令人疯狂的主意,连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特纳也呆住了,喃喃自语道:“让我算算,假如能出动30艘投入作战,加上舰队航母,大概可凑齐1100架飞机。如果德意海军舰队舰载机完全不在,岛上德军按600架飞机计算,通过重型轰炸机消耗一部分,再通过舰载机硬耗,等德国飞机耗完时,我们估计只剩下200架飞机,这对夺岛而言完全不够。”
  “如果再加7艘,那就是再多200架,有400架打底勉强会好一些。”特纳叹了口气,“算来算去空中火力不够支援地面部队,如果能投入45艘就好办多了,那一次性可出动1500架飞机……”
  斯普鲁恩斯道:“还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学习太平洋舰队,弄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去冲滩!”
  “让衣阿华级去冲滩?北卡罗来纳号那是迫不得已,主动冲滩亏你们说得出口!”金上将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不行不行!衣阿华级是目前最强大的战列舰,新的蒙大拿级普遍要到1946-1947才能服役,都冲滩耗光了,今后我拿什么去对付提尔匹茨一类的家伙?”
  “我倒是想用伊丽莎白女王级,可他们火力太弱,速度太慢,生存力也不强。”斯普鲁恩斯叹气道,“如果是他们,一个岛得2艘才够用。”
  “2艘就2艘,要英国佬出本钱!还要让他们派4个陆军师!妈的,都是丘吉尔害人……”金上将骂骂咧咧,对大英帝国首相阁下开口老混蛋,闭口死胖子,总之没半句好话,就差骂个狗血淋头了。
  特纳和斯普鲁恩斯总感觉金上将话里有话,但具体是什么他们也不便打听。
  经反复商议,海军最终确定了开战决心,金上将还特意征求了尼米兹的意见,对方给他的回答很有意思:“是谁向您提该建议的?我建议此人就地转入预备役,永不再用!”
  收到回电的特纳和斯普鲁恩斯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金上将再去一电:“提建议之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参联会其他人都附和,就等海军表态了。”
  第二封来电很快回来了,文中满是无奈:“好吧,希望上帝保佑美利坚,不过答应给我的那几艘军舰不能少。”
  8月10日,煎熬了几夜,眼睛里布满血丝的金上将在参联会里发言:“既然C计划确定海军挑头,那我就先说说海军的要求,不满足这个要求,我宁可辞职回家也不在命令书上签字。
  第一,护航航母出动需保证45艘,最低不少于42艘,预备相应舰载机三分之二战损;
  第二,预备8个师登陆,其中4个美国师,4个英国师,必须包含2个装甲师,第一波上3-4个师,预备一半战损;
  第三,预备损失4-6艘战列舰,其中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加利福尼亚号冲滩充当固定火力点,预备另外2艘战列舰,2-3艘正规航母战损;
  第四,天气许可情况下,陆航每日出动掩护架次不少于500架。”
  众人全傻眼了,金上将这架势差不多是要把手里的本钱全压上去,这不是一般的战役,这差不多是大西洋决战了。
  马歇尔疑惑地问道:“45艘护航航母?现在有这么多军舰可用?难道您准备调用太平洋方向?”
  “现在没有,但可以增加,建议暂缓新开工的埃塞克斯级军舰建设,把力量全集中到护航航母建造上来,这2个月务必加快进度,建成15-20艘。太平洋舰队不动,答应给他们的增援也必须如期给。”
  罗斯福一直没吭声,痛苦地想了半天,缓缓开口道:“达到这要求的话,什么时候可以进攻?赢面有多少?”
  “不早于10月下旬,赢面……”金上将扫视了一下会场,“勉强接近55%吧。”
  赫尔问道:“我很好奇德国人究竟在亚速尔集中了多少力量,需要我们倾注如此众多的力量。”
  “我原本认为也不需要,但塔拉瓦战役提醒了我,将局面想困难一点没什么不好。”金上将解释道,“塔拉瓦战役敌军舰队并未出现,太平洋舰队一共动用4艘战列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的11艘航母及将近200架陆航飞机,一共消耗了2万多吨弹药、损失8000之众在那个弹丸之地。情报显示亚速尔德军兵力至少是日军的4-5倍,拥有非常强大的陆基航空兵力,经过半年建设,德军各方面工事体系已非常齐全,55%的赢面是建立在德意海军不插手的情况下,如参与进来,说不定会下降到45%……”
  众人现在没法指责金上将怯战,因为塔拉瓦战役就是这么个后果,大家一致认为德国人比日本人难缠得多。
  罗斯福头很痛,他不知道该下哪个决心:要么支持丘吉尔搞政变,要么去夺下亚速尔保证英国生命线——驻美大使哈利法克斯认为,夺回亚速尔是英国持久战争的唯一出路。
  表面看似乎支持丘吉尔政变更简单一些,多诺万已秘密汇报了相关方案,但坏处是后患无穷。赫尔提醒他:这件事如果将来被捅出去,不但会给英美关系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也会给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政治生命带来无可挽回的影响。英美不是德国,总统和首相即便获得了相当于元首的权利,其任期也不可能终身不变。
  赫尔警告他:“历史总有清算的一天。”
  罗斯福又打了退堂鼓:他不是一个人,他身后可还有一个满满当当的罗斯福家族呢!
  “其实呢……我觉得像亚速尔这种地方,到时候我们给德国人一颗秘密炸弹就行了。”金上将这句话是意有所指的,他知道曼哈顿工程的来龙去脉,“听科学家们说,那种秘密炸弹只要一颗,就能把亚速尔抹平!”
  “可到现在为止还是个理论构想。”马歇尔叹气道,“科学家们表示最快要到1946年才能出成果,我们等不了那么久,英国佬更等不了那么久……”
  罗斯福咬了咬牙:“打仗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我们的力量在增长,敌人的力量同样会增长,谁敢保证半年之后就有压倒性优势?希特勒逐渐在欧洲巩固优势,再迟疑不决,只怕我们不断错失良机。我想德国人去打法国时,一定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吧?”
  众人点点头,这一点算比较有说服力。
  “我下定决心了,10月份,如能确知德意舰队主力不在北大西洋,就启动C计划,这不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战略态势,也有利于挽救我们的英国盟友……”罗斯福顿了顿,“如果计划失败,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届时我亲自向国民道歉。”
  “我宣布,C计划正式启动,代号霸王!”他狠狠一锤桌子,“让我们齐心协力拔除这颗钉子!”
第十卷
激荡:持久的较量
第001章
抉择(1)
  8月12日,在近乎无穷无尽地等待中,丘吉尔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美国正式代表团,而且还是赫尔国务卿亲自带队。听见面时赫尔代表美国政府表态希望英国政局稳定、内部团结时,丘吉尔微微皱起眉头,显得有些失望;而艾登等人则若有所思——美方明显话里有话。
  不过很快他们就被另一个话题吸引过去了:“为改变不列颠目前的窘况,扭转战事不利局面,总统和参联会经过商议,决定启动一项重大战役行动,目标是尽快夺取亚速尔群岛,确保大西洋航线畅通。”
  关于是否向英国方面通报C计划的事,参联会内有不少争论,不少人认为这可能会导致英国异议分子将情报出卖给德国方面,但更多人认为,C计划本就是为了鼓舞英国方面的斗志而实施,如不通报就收不到预期效果。更何况计划中还准备动用英国陆军、飞行员等多种资源,必须取得英国方面的谅解,对可能存在的泄密行为,多诺万最后进行补充发言道:“这次我带来了200多名反谍人员,重点是追查前次一直怀疑的情报泄露问题,也负责为这次战役实施保密。”
  这是冠冕堂皇的说法,实际上美国有经验的反谍人员一共就一百多,大部分还要负责国内的反谍工作,能抽调来英国的最多只有十多个,200多名人员大多数是他掌握的“特别行动队”,在向罗斯福汇报时表示:“如果他们真涉及泄露机密,在动手时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这一设想打动了罗斯福总统,他把多诺万有关“引蛇出洞”的方案作为备选,但叮嘱该内容只允许通报给丘吉尔。
  虽然200人的队伍显得庞大了些,但内阁众人并未放在心上:美军光驻军就有好几万,再多200人也是小意思。
  “为确保计划顺利推进,我们制定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方案并通过了参联会的前期审查,预备出动包括2000架重型轰炸机、50艘航母、8个陆军师等在内的前所未有的力量。”
  会议室里的英国人终于全都变了脸色,虽然他们知道这些航母大多数指的是护航航母,但50艘的数字实在太过于骇人了。
  庞德结结巴巴地问道:“贵国现在有这么多军舰可用?”
  “目前大概有30多艘航母可用,未来3个月需要补充近20艘,得益于贵国造船工人的支援,我们有信心通过赶工完成剩余的军舰建造,但目前缺少足够的人手,总统希望皇家海军能抽调得力人员去东海岸接手,能接手多少就接手多少。上次首相阁下提出支援8-10艘护航航母的事一并纳入考虑。打完这仗,凡皇家海军接手的军舰包括上面的装备和飞机都划给你们。”赫尔顿了顿,“陆军、飞行员也是如此,参加这次战役的英国官兵所使用的装备和物资在战役结束后都划给你们,我们要用最好的装备、最充足的物资支持、最优秀的官兵、最完善的计划和德国佬打一仗,我们迫切需要你们的支持。”
  既然要求英国卖命,就不可能不给优渥条件,老奸巨猾的赫尔就提出了这个策略,英国人能吃多少就给多少——让他们把最后的力量都拿出来。
  “作战计划任务登陆战役需要近距离火力支援,从塔拉瓦战役的作战经验来看,战列舰冲滩拥有莫大好处的,我们打算将包括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内的老旧战列舰用于执行冲滩任务,有关损失今后会赔给贵国。”赫尔洋洋洒洒说了一堆,总而言之一句话,经费、物资、装备、运输都由财大气粗的美国老板包了,英国只负责出部分人力就行。
  与保卫遥远的南非相比,进攻亚速尔对英国上下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谁都知道亚速尔是英国的桎梏,是紧紧勒在脖子上绳索,美国其实无所谓亚速尔,如果不给英国提供支援他们还能省不少钱。
  包括艾登、艾德礼等人在内的内阁高层频频点头,在他们看来,美国这个计划算是非常有诚意的,而且主要是从英国的利益来考虑,充分肯定了英美同盟的价值。反过来说,如果亚速尔战役再失败,估计首相大人也不用无谓挣扎了。
  负责军事的布鲁克、庞德等人略一商议后,决定同意,不过需要英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审批最终方案,艾登、艾德礼等人无话可说,一路绿灯。
  至于出卖情报云云倒是赫尔等人多虑了,这些大不列颠的精英没到绝望之时也不想走贝当的道路,既然美国人信誓旦旦地表示在3个月内给个说法,而且细节、内容都说得这么认真,他们同样不吝啬再给3个月时间——正好温莎公爵与德国的谈判也遇到了一些麻烦,需要慢慢谈。
  温莎公爵与德方其他谈判都很顺利,进展顺利:包括支持温莎公爵复辟、维持大不列颠本土完整、被德国俘虏的英国官兵在宣誓效忠温莎公爵后就地释放组成帝国近卫军、德国不将英国当战败国看待,不要求英国赔偿等要求都得到了柏林的同意。
  关于四大自治领,双方也很爽快地达成了一致意见:愿意跟随大不列颠本土停止对轴心作战的,德国参照英国本土的条例对待;那些愿意跟随丘吉尔去加拿大的人员德国方面也表示谅解,并提出只要不破坏英伦本土的有关基础设施,他们想带走一些东西尽可以都打包带走,对维持一个安定、平和的大不列颠双方是有默契的。
  关于英国宣布停战后美国援助断绝的问题,德国方面也进行了单方面保证:解除对大不列颠的封锁,并提供有关物资,包括对不列颠至关重要的粮食和石油;温莎公爵则单方面承诺将本土总兵力削减到100万以内,皇家海军未来总吨位不超过德国水平并加入轴心作战,在过渡时期德国可以在2-3个地区驻军,总兵力不宜超过10万——但不以占领军对待。
  对于战后问题,英国代表承诺会加入德国主导的欧盟体系,除部分条款保留外,原则接受霍夫曼有关欧盟“三大支柱”的设想,德国保证英国还是强国之一,至少是与法国、意大利并列的强国。
  但双方的谈判在两件事卡住了,有些僵持不下,谈判陷入了僵局。
  第一是印度,温莎公爵认为印度对大英帝国至关重要,希望能保留并成为大不列颠直辖领土,尽管他很不情愿地表示愿意把南面一小块和锡兰岛让给日本;
  第二是英国资本家在中东和非洲的产业问题,温莎公爵提出,已被没收的英国产业需要发还,当然不必全部发还,至少新政府支持者的产业要求发还。
  这两个问题难住了负责谈判的里宾特洛甫,就连霍夫曼也深感棘手。
  印度现在是日本为主力在打,为了印度,日军不但逐渐从中国退出还派遣舰队进行了联合作战,现在要日本放弃继续扩大印度占领区,别说德国没这么大能力劝阻,就算有也不能开口:这说不定会直接导致日本内阁和军部现有掌权派倒台,谁知道上来会是些什么脑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