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656

  除全新的Ar-352外,舰队还拿到了其他两款飞机的中期改型:Bf-219C和He-218D。
第172章
夏日惊雷(10)
  一直以来,舰载战斗机使用的都是Bf-219A,而陆基在一段时期后使用的主要是Bf-219B,A型与B型间的差异除舰载起降设备外,还在于B型装有MW-50系统(水/甲醇喷射液),重量比舰载机略重、最大速度也略快一些。
  舰载机曾试验过装备B型,但B型再加装起降设备后如果不“嗑药”,则性能不如A型,如果嗑药,则发动机寿命会缩短较多,对于无法在海上作战中更换备用发动机的航母编队来说,这不但等于白白废掉一架飞机,还可能给飞行员带来危险——谁知道发动机什么时候出问题。陆地出问题还能挽救,海上跳伞明显就是九死一生,因此最后还是选择了A型。
  在A、B型改进后,随着堀越二郎及团队的到来,号称“补丁之王”的梅塞施密特公司进一步开发C型,希望能进一步延长Bf-219的生命周期,撑到该公司新一代舰载战斗机(烈风改)顺利成型,以便捍卫该公司战斗机市场绝对王者的地位——Me-262被确定为主力战斗机后,生产量已开始直线上升。
  日方团队主要是由总设计师堀越二郎、构造计算专家曾根、武器仪表专家昌中和起落架专家加藤定彦四人组成,在他身后则是MRM设计局3国40多名专业设计师和技术专家,用堀越二郎的话来说:凡是能想到的专家这里都有,而且是世界一流的。
  面对德国方面前期改动的结果,堀越二郎本人也表示吃惊,他根本没料到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给了零战新生一样。其中最有趣的是曾根,他当初负责为减轻重量进行周密计算,现在又不但将减去的重量重新加回来,还绞尽脑汁计算该如何在不影响飞行状态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结构。
  C型改进相对较大,主要包括:
  一是换装新发动机。BMW公司在彻底吃透荣发动机技术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精湛的制造工艺,通过将气缸体直径镗大3mm,进一步压榨极限,实现总排气量提升,比原有发动机功率提高45匹马力,重量几乎不变,以这45匹为基础,后续性能改观不少。
  二是开发了折叠机翼战术。在Bf-109T身上梅塞施密特公司就开发过折叠机翼,原版零战因结构强度不够,一直无法折叠,C型在A型已加强过的基础上再次对机翼部分进行结构加强,单侧机翼可向上内折叠约1.6米,节约了大量停机空间。
  三是重构火力。为抵消折叠并加强结构后的分量增加,堀越二郎大胆地提出了取消了2门13mm航空机枪的建议,然后将2门20mm/MG151航炮从翼尖移动到翼根位置,单门备弹从150发增加到220发——单位时间火力投射减少,但火力持续性加强。
  改进后的Bf-219C总重量增加27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从619公里/小时提高到631公里/小时,其余飞行性能基本不变。
  使用折叠机翼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战斗机容纳水平一口气增加了25%,本来携带30架战斗机的机库位置马上可摆放38架飞机,这对一切空间都要斤斤计较并利用到极致的航母来说,显然意义极为重大。
  小泽把堀越二郎拉到一边,用日语悄声问他:“这么干火力没问题?”
  “没问题,和MG151比起来,我们的99铳简直就是垃圾,弹药威力只有德国人一半,而且您要知道国内的零战20mm备弹量只有60发,主要是依靠机枪,现在MG151依然保留,而且弹药还有所增加,不会影响飞行员的使用。”
  看他自信满满的样子小泽便放心了,便问起烈风改的后续进度,并期待早日能看见。
  “还需要一些时间。”堀越二郎承认当初在国内耽误了,愤愤不已地说,“要是我早来3个月,情况就不是这样……可那些官僚您是知道的。”小泽对此也只有叹息。
  经过深入讨论,并听取飞行员试飞意见后,众人一致认为火力调整后的C型对以精英为主的海航战斗机飞行员来说,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折叠翼的好处实在太大,C型应该是短期内舰载机的使用方向,长期来看要等待下一代主力舰载机。马沙尔和小泽考虑再三,处于稳妥起见,没选择全部换装,只换装其中一半。
  随后,舰队高层一行又在军备部的陪同下去亨克尔公司,他们对He-218的升级则步子更大一些,推出了He-218D。
  该型号的发动机从DB601E换成DB605B(605是601系列升级版),安装有一级两速机械增压器(主要照顾中低空性能)并具备稳定量产能力,功率达到1575匹马力,足足比原先使用的601E发动机增加了125匹马力,但发动机大小、直径、体积与DB601E基本相仿,重量只增加了50多公斤。亨克尔公司经多次风洞试验,精确调整了整架飞机的重心分布,并适当对机体、尾翼进行了一些拉长以保持平衡,油箱容积也有所上升。
  这完全称得上是He-218系列的重大改进,改进后飞机最高速度达到611公里/小时以上,更要紧的是,低速状态下的起降和操纵性能变得更好,几个同去的飞行员都对此赞不绝口,认为至少可将新手飞行员的起降事故率降低一半以上。
  亨克尔方面告诉舰队高层:下一代改型也在推进中,预计将使用最新的DB605D发动机,整体功率提高到1700匹以上,然后还会引进折叠机翼等功能。
  马沙尔和小泽如法炮制,更换了舰队中的一半He-218。
  本来马沙尔还有些奇怪,上次听说亨克尔新一代改型会包括折叠机翼功能,为什么这次不等折叠功能设计、定型完毕就急急忙忙推出新型号呢?等到了容克斯公司看到Ju-198(流星改)技术验证机后,他才明白亨克尔方面如此巴结的用意:他们已明显感受到容克斯公司的压力,准备尽可能用技术改进延长产品寿命、抢夺市场了。
  Ju-198并不是Ju-98的升级版,是完全两个不同思路的型号。
  流星改兼具俯冲轰炸和水平攻击两项职能,而且生产十分简单,极其适合大量制造,并在设计时就考虑主翼折叠。与日本原版相比,德国改进后的型号强度更大、速度也更快,最关键的载弹量指标也有所提升——可以挂载1000公斤级别的鱼雷或800公斤的航空炸弹。
  小泽问过在场的日本专家,他们普遍认为与He-218和Bf-219相比,流星改零件数是最少的,生产要求也最低,拿回日本生产基本不在话下——至于前两款飞机他们就不敢打包票。
  在发动机选择上,由于有Do-412的前车之鉴,又有Ar-352的成功对比,容克斯公司明智地选用了BMW801系列发动机,但又为901系列预留了接口,唯一让众人感到扫兴的是,这款飞机目前还在开发中,专家组表示至少要到12月份才能投入量产。
  身为航母编队指挥官,小泽对集俯冲轰炸和雷击能力于一体,操纵性能优异、生产特别简单的流星改很有好感,围着飞机看了又看,最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在回去路上,两人迅速商议起来,如果Ju-198开发成功,则Ar-352正式列装后航母上还是装备3个型号飞机,构成比例可调整为40%-45%左右的战斗机,5%左右的舰载侦察机,然后是50%的攻击机。在面对不同任务时,通用机型攻击机可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作战效能提升,如果再考虑折叠带来的母舰携带基数提升,小泽乐观地认为舰队战斗力至少可提升40%以上。
  他唯一的顾虑是流星改对飞行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掌握雷击,又要掌握俯冲轰炸,培养难度会更大。
  当他把该疑惑告诉马沙尔时,后者哑然失笑:“为什么要这么弄?多配备一些飞行员不就是了?飞行员又会雷击又会俯冲轰炸培养起来肯定很困难,但分开成2类飞行员就简单多了,俯冲轰炸和雷击攻击飞行员我都超量配备,还可形成有效轮换——飞机还是那架飞机,不同任务就上不同飞行员。”
  小泽点头称是,但一想到国内实际情况就感到黯然:“德国有办法配备足够的飞行员,日本怎么办?等折叠翼的新飞机上舰后,我怕连新航母上的飞行员都凑不齐。”
  “别为堀悌吉将军担心,他这次回去肯定会大力培养后备飞行员。”马沙尔宽慰他,“再说我们也可提供一部分飞行员,等联合舰队再次西行时,大可不必为这件事伤脑筋。”
  7月23日深夜,庞大的德国海军舰队主力从意大利出发,准备开始执行“和平珍珠”计划……
第173章
夏日惊雷(11)
  莫斯科的总参谋部里,一片死气沉沉,半点儿生气都没有,虽然窗外正是炎热且活力四射的夏季,但指挥部里肃杀得如同寒冬一样,每个进出的人脸上都阴沉如霜。
  原本在斯大林同志的“英明”部署下,红军用难民这种匪夷所思的办法堵住了德军前进的通道,这里面有布尔什维克主动抛弃的老弱病残、有德军快速推进来不及撤退的人员,还有是躲藏起来但又重新出现的人员,总数目已经突破了120万之多,据悉还在持续增加,可能最多会超过200万。
  这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停下进攻的脚步并消耗来之不易的粮食,穿插在其间的游击队又引发各种各样的治安事件,迫使敌人就地当起占领军以便维持秩序——最强的机械化突击军团被最弱的农民挡住了。俄国人还不知道霍夫曼已正式发布命令,夏日惊雷计划暂停到8月1日,视情况决定继续与否。
  所有人都等待着后撤部队及时调整部署,尽快营造一条新防线,无论如何要支撑到冬歇期到来。冷不防德国人在中央战场上打不开局面,却在里海和中亚腹地大开杀戒——惊雷停了,利箭却没有停。
  中亚戈壁遍地的地理环境与北非沙漠居然有几分相似之处,隆美尔麾下的部队很快就找到了驰骋纵横的感觉,与北非不同的是,里海这里的物资完全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大量船只,巨型的Me-323D运输机、中型的Ar-232C运输机穿梭往来,共同撑起了整条补给线。以往德军常用的容克大妈Ju-52运输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容克斯公司并不失意,这些运输机和空军现役主力中型轰炸机Ju-188一样都采用1800匹马力的Jumo-213E液冷发动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风水轮流转,现在发动机公司当中最炙手可热的是宝马公司,BMW801系列成了当之无愧的当家花旦,901系列也有一大群飞机等着用,日子最难过的换成了奔驰公司,他们的DB发动机系列除满足国外数量不多的Bf-109订单外,就只能守着He-218的订单,谭克博士倒是在下一代主流活塞战斗机Ta-152上使用了最新型的DB603,而且军备部也对这款飞机下了5000架的订单,可惜至少要到秋季才能推出,奔驰公司只能眼巴巴地看着Fw-190和Me-262的订单流口水却使不上劲。
  航空工业界明眼人很多,大家知道日本军方以后会成为第二个大市场,虽然亨克尔在He-218上面竭力推陈出新,但如果融俯冲轰炸与水平攻击于一体的Ju-198正式服役,肯定会是日方首选,He-218即便不至于退出历史舞台,使用范围和订单量也会受到极大限制,所以奔驰公司还得继续为当初的傲慢和短见付出代价。
  隆美尔登陆成功仅仅一星期,在伊朗部队配合下,取得了瞠目结舌的成功:土库曼大半个西部、乌兹别克西边小半部分悉数被占领。伊朗军和德军所到之处受到了中亚各民族的热烈欢迎,很多时候德军部队甚至还未抵达,当地民众已自发起来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残留的红军地方部队望风而逃。那种情形给人一种错觉,仿佛现在不是在作战,倒像是武装进军一样。
  德军发现中亚地区果然如情报显示一样,完全是空虚且不设防,一直到7月24日,里海突击集团已推进到里海东岸400公里后才遭遇到第一支派遣前来的大部队正规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来的居然是第7骑兵军。
  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和头顶的飞机迅速把这支俄国内战中立有重大功勋、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变成了一批批尸体,最后活着的马匹全被德军拿来运输补给,马尸则变成了中亚各少数民族的食物。
  随后,在两国的扶持下,各式各样的独立政权开始涌现,土库曼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巴列维也不客气,直接将与伊朗交界处的20多万平方公里和近50万部落人口划入伊朗版图。德黑兰的伊朗报纸掩饰不住报复的快感,用大幅标题写道:“现在该是我们和斯大林算总账的时候了!”
  在占领距离里海东岸500公里、位于土库曼和乌兹别克交界处的中部绿洲地带时,里海突击集团总算遭遇了一些抵抗,但这种抵抗看起来更像是垂死挣扎的无助行为。从登陆成功到最终占领绿洲地带,隆美尔将沙漠之狐的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似乎又重演了一边北非狂飙突进的场面。
  面对地图上大片大片失守的领土和不断接到的少数民族独立和起义的消息,斯大林终于坐不住了,召来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厉声问两人有什么办法进行应对。
  “现在没有什么好办法,中亚方面的部队根本不是敌军装甲部队对手,去了只能白白送死,第7骑兵军的下场已告诉了我们这一点。”朱可夫叹了口气道,“我们在该方向的兵力部署实在太空虚,除了里海北面还有一个后备性质的集团军,在中亚目前500公里范围内,找不到其他堵漏办法。”
  “您的意思是,敌人将一直盘踞在中亚,然后煽动各种各样的坏分子脱离联盟,然后下一步再轮到占领塔什干、杜尚别、阿拉木图等大城市,然后等待我们的将是整个腹地一片糜烂?”斯大林怒气冲天,“而你们什么也不干,甚至连抽调集团军去拦截都不敢做?”
  “这没有用,我们派出飞机侦察过敌军动静,他至少有6-8万装甲部队,还有8-10万伊朗步兵配合,别说1个集团军,就是2个集团军也打不过。”
  “那就派3个、4个甚至5个。”
  “我们没有这么多兵力,如果我从斯大林格勒方向抽调兵力,敌人一定会趁虚而入,到时候糜烂的就不是中亚,而是整个南翼战线了。”
  斯大林急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打算怎么办?”
  “两条。一方面从远东抽调兵力,准备继续抽调30-40万用于弥补前线损失,现在日军开始进攻印度,我认为短期内远东没有危险;另一方面是继续执行诱敌深入、拉长敌人的补给线的政策。”
  斯大林对前一条建议不置可否,如果按照朱可夫的抽血法,远东兵力很快就会减少到100万以内,对于后一条建议他本能地皱起眉头,问道:“要到什么时候才算数,一旦敌人占领中亚,会对我们的乌拉尔工业区产生极大威胁。”
  “差不多是敌人去进攻塔什干、杜尚别、阿拉木图等大城市时。”
  “你!”斯大林一拍桌子,气得七窍生烟:这三座城市当中,德军距离最近的杜尚别还有800多公里,离最远的阿拉木图足足还有1500公里——比从华沙到莫斯科还远。
  眼看朱可夫要和斯大林吵起来,华西列夫斯基马上插话道:“总书记同志,我能不能问一下停战谈判的事进展怎么样了?”
  “这该是您关心的问题么?”斯大林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后者立即噤若寒蝉。
  “不过告诉你们也无妨。”斯大林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和盘托出,“莫洛托夫同志已飞去索菲亚(保加利亚首都)与里宾特洛普展开秘密谈判,不过进展很不顺利,德国人要价很高,要求必须以现有战线为基础进行停战,而且还要我承认中亚各国独立,这是能轻易答应的条件么?”
  朱可夫愣了一下,现在他终于明白德国方面提出的现有战线后退500公里的用意有多险恶了:任何地方德军只要打开缺口马上就是500公里的领土不见了,也难怪斯大林同志对“诱敌深入”策略如此反感——每退一公里都像是在俄国身体上挖肉一般。
  “关于列宁格勒的事?”
  “对方对先行停火原则上予以同意,但德国人又趁势提出了难民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按200万人的标准拨付粮食……见鬼,我要是有这么多粮食,群众还会饿肚子么?”
  华西列夫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看来敌人没有停战谈判的诚意。”
  “不,你错了。”朱可夫摇摇头,“敌人不是没有诚意,敌人只是不想在夏季停战罢了。”
  “远东部队抽调过来后多久能投入中亚方向作战?”
  “可能需要半个月,如果顺利,我们可以在9月初发起反击。”朱可夫提了一个建议,“是否考虑和德国人沟通一次,难民由他们帮忙负责解决,我们先将战俘中已生病、伤残的人员还给德军——反正他们不能在用于作战,干脆放回敌军加重他们的负担,反正留在这里也是白白浪费粮食。”
  斯大林过了好半天才满不情愿地点了点头:“我会交代莫洛托夫同志的,中央战场暂时放一放,你们务必优先解决中亚问题——我不想在9月份以后再次听到这里或那里独立的消息。”
第174章
老司机
  “板载!板载!”
  就在德军因层出不穷的难民问题而大感头疼时,由山下奉文率领的日军印度派遣军第一批部队终于在联合舰队接应下,在锡兰岛上顺利登陆。这批在菲律宾待了小半年,又在海上颠簸了足有半个月的官兵一下船就迫不及待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已来锡兰一样。
  登陆成功后的日军中下级官兵根据海军的统筹安排找地方安营扎寨、进行安顿,而高级军官和司令部人员们则一个个兴致很高,他们在船上用白纸和箱子模拟了大半个月的装甲战术,想坦克都快想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