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656

  “当然很糟糕。”常凯申冷笑道,“锡兰岛面积差不多比台湾大一倍,这么大个岛,3天就沦陷了,4万英军当了俘虏。娘希匹,英国人尽是废物!——就是4万头猪放在那里,3天也抓不完!这样的将军如果在我们这里,我是要杀他头的!”
  “印度轻松让日军占领不符合我们的利益,一来国家被日军四面包围,外援断绝,形势大大不利;二来,这样就达不到消耗日军实力的目的,万一日军打完印度继续回头来打我们就麻烦了;三来,如果印度彻底丢光了,英国很可能就打不下去,或许要退出战争,英国一退出,美国也会打退堂鼓,我们孤军奋战,外有强大敌军、内有共产党不听指挥,内忧外患很不利……”
  常凯申点点头:“岳军先生说的有理,请继续说……”
  “那我先谈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张群梳理了一下思路,慢条斯理讲了起来,“首先,印度局面现在看来很困难,关键在于没有持久抗战的意志,我是非常赞同委员长这句话的——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英国人必须坚韧不拔地打下去,而不是动不动玩投降。”
  常凯申脸色微微发红,这句话其实是小诸葛白崇禧说的,但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其次,兵当然是要派的,但不能多派,更不能把指挥权让给英国人——否则将来我们死无葬身之地,可以三家组成联合司令部,指挥部必须也有我们的人;再次,日军既然有从大陆撤军的迹象,是不是大家再谈一次,只要尊重我们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可以让日方在经济上占些便宜;最后,关于统一军令、政令,我举双手赞同,不过是不是找些确切的证据并大白天下?俄国人口口声声说友好,抢粮的事一暴露,民众就醒悟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民众同样也要有这样一个过程。”
  “岳军先生的意见我基本赞同。”陈布雷过了一会说道,“我稍微补充几句:
  第一,印度情况和我们不同,印度是殖民地,对普通印度人来说,没有国仇家恨,日军来了大不了换个主子,所以我赞同委员长的主张——建议英国人明确给予印度独立地位,激发他们的抗战决心;
  第二,美国人要和延安接触这一条估计拦不住,也不必拦,既然美国也赞同我们军令、政令统一,那美援物资自然要在政府主持下统一发放;
  第三,要我们派兵是有前提条件的,至少英美盟军要先在缅甸一线发起反攻,打通道路才行,否则30万大军怎么过去?英国人该不是打着如意算盘让我们自己打通道路再去援助印度吧?如果日军这样好打,我们为什么不去趁机收复武汉呢?”
  常凯申微微颌首,刚才两人的话让他心头的郁闷劲少了大半。
  “委座,我有个大胆的想法……不过……”张群忽然又开口道。
  “说嘛,说嘛,不要紧,不要紧。”
  “共产党口口声声说抗日,美国人也认为他们抗日而且战斗力不俗,这样也好,政府干脆就通过美国人下一道通知,让第十八集团军、新编新四路军各部抽调部队去印度打日军……”
  “这不妥,不妥,这岂不是白白让共产党拿了美国军火、物资?”常凯申还在思考间,陈布雷先表示反对。
  “其实想明白了无所谓不妥,如果共产党部队要保持独立性,自搞一套,美国人很快就会认清楚他们的真面目;如果共产党爽快地接受了美国人的指挥与安排,那共产党部队还姓共么?”张群阴阴地笑了起来,“派共产党去印度打仗好处很多。去,不管输赢都是有利的;如果共产党不肯去,那就要借助布雷先生的笔好好说一说了:斯大林派军队来新疆抢粮食、残害我国军民,老百姓已认清了真相,如果把抗日这张皮也扯掉,我们维护军令、政令统一就更加师出有名了。”
  常凯申暗暗点了点头:这招数和张群当初对付学生上街游行提的建议一模一样,每当日军在东北、华北搞摩擦,总有一大堆学生说要抗日,然后来政府抗议示威,他被弄得不胜其扰,安抚不听,怀柔没用,镇压又不敢。最后张群出了主意:凡游行宣讲抗日的一律都要求他们去紫金山军营当兵入伍,与普通士兵一道训练,身体力行抗日救国。
  学生兵当然是兴冲冲去,没几天很多人就受不了偷偷摸摸溜了——常凯申下过命令,学生兵逃跑不抓、不打、不杀,看见也要装作没看见,没几天大部分人都走了——不是溜走的就是被家长骂回去的或者被校长接回去的,只有少之又少的人能坚持住留下来,这批人后来就被送去黄埔军校成为正经八百的军官。其实想通了毫不奇怪,能在南京读大学的大多数都是中产甚至上流阶层子弟,有多少人能舍得放下一切、吃得起苦去当大头兵?又有多少家长会赞同子女去当兵?
  至于逃跑的学生兵,张群给他们下了个定义,叫“嘴上抗日分子”。当然,学生总是一茬一茬地毕业又一茬一茬地来新人,嘴上抗日分子也一批批地换人。这种局面直到七七事变以后才彻底改观——远征军里就有很多学生兵。
  “这个嘛……”常凯申又犹豫起来了,“还要再讨论一下,从长计议。”
  张群知道对面瞻前顾后的老毛病又开始发作了,内心有点鄙视,嘴上却说:“当然,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不太成熟的想法,让委座见笑了。”
第163章
夏日惊雷(1)
  1943年7月3日的夜晚,柏林总理府将星云集、政要荟萃,第三帝国高级将领晋升与授勋仪式正在举行。
  “赫尔曼·霍特大将,因为您一贯以来的忠诚、勇气及不可磨灭的贡献,我现在代表全德意志武装力量与德意志人民,晋升您为德国国防军陆军元帅!”
  “元首万岁!”霍特恭恭敬敬行了举手礼,然后从霍夫曼手中接过了象征军人顶级地位的元帅权杖并高高举起,全场掌声雷动……
  “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大将,因为您一贯以来的忠诚、勇气及不可磨灭的贡献,我现在代表全德意志武装力量与德意志人民,晋升您为德国国防军陆军元帅!”
  克莱斯特大将同样也成了元帅。
  两人永远也不会明白,在真实历史上,他们非但没当上元帅,反而没过几年就因为与元首意见不合而被勒令靠边站。
  眼看着陆军有人晋升元帅,空军、海军都很眼热,也想挑人出来晋升,但海军前不久刚刚晋升过一轮,空军最接近晋升资格的格赖姆大将是年初才晋升大将完毕的,再升元帅实在太快了些,只能继续等待。不过格赖姆在历史上的忠心耿耿和最近几次战役中的优异表现霍夫曼不会忘记,于是就让他和莫德尔等人一起接受了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晋升与授勋的仪式整整持续了2个多小时,不过没有人觉得不耐烦,因为他们知道今晚的重头戏——元首的订婚仪式还没开始呢。
  一般人的订婚仪式通常是在女方家庭中举行,顶多邀请若干亲朋好友,但元首订婚的消息传出,那就不是简单的个人事务,而是全德国、全轴心阵营密切关注的大事,不但高级将领、核心官员,包括各国元首都亲自到场祝贺,就连在梵蒂冈深居简出的教皇庇护十二世也来到了柏林。
  霍夫曼穿越后,德国与教廷之间的关系无形中和谐了很多,一则德国改变了对犹太人的政策,3年苦役的处理连教廷上下都认为完全合理、应当,是对犹太出卖基督这种原罪的惩罚;二则德国弱化了意识形态输出,不再针对基督教或天主教施加咄咄逼人的压力;三则摆脱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各东方国家开始了正常宗教传播,虽然东正教是主流,但基督教依然有一定市场。
  不过,在订婚仪式举行前,元首出人意料地表示先要进行一段现场演说。
  “需要将内容告诉广播听众么?”戈培尔问道,这次仪式宣传部和各大区党组织使出了浑身解数,对全程进行了广播,现在全德国至少有2000万人在聚精会神地收听广播中的实况报道。
  “应该。”
  “德意志人民们,全德意志爱国者们,元首现在发表公开演说……”
  “……在战争开始前,我曾向德意志人民承诺,在这次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前,我不会考虑个人婚姻问题,我的一切都将献给这个曾经灾难深重的国家。今天我食言了,虽然德意志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打倒了一个又一个敌人,但离最终胜利还有一段距离。在这个时机我举行订婚典礼,并非是我心血来潮,也不是随意践踏我曾经许下的诺言。”
  霍夫曼顿了一顿,说道:“而是因为我的爱人——爱娃·布劳恩小姐的肚子中已孕育着一个全新的生命,作为这个生命的父亲,我不能漠视他的成长,不能漠视爱我的人的无私付出,我必须给他们一个承诺、一个名分,履行身为男人、身为父亲的责任。”
  所有人听了都是一愣,上千万收听广播的人群也愣住了。
  “如果,你们还愿意继续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共同奋斗,愿意信任我继续率领帝国前进,愿意宽宏大量地宽恕我的食言,请你们尽情发出你们的欢呼吧……”
  沉默的时间只有1-2秒钟,下一瞬间,所有宾客都听到了外面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元首万岁!”——那几乎是全柏林人民在呼喊!
  “谢谢你们,我听到了你们的心声……相信我,一定会带给你们一个屹立千年、辉煌璀璨的德意志帝国,让我们一起为德意志的最终胜利而呐喊——德意志万岁!”
  窗外同样是排山倒海一般的声音“德意志万岁!”
  所有宾客都松了一口气,对元首玩这种惊险动作,他们有些不太习惯。倒是戈培尔暗暗叫好,未婚先孕这件事虽然不大,但放在政治人物尤其是元首身上就不是小事,将来是瞒不住的,与其私下乱嚼舌头传播,还不如亲自大大方方承认,一方面显得光明磊落,一方面又显得有情有义——元首是工人阶级政治家,是底层人民代表,是全德国老百姓用选票选出来的领袖,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贵族精英,民意支持至关重要。这种坦诚非但不会丢分,还会加分。
  一旁的爱娃已差点要哭出来了,她不知道这个订婚仪式后还隐藏着这么多东西,这些天她为首饰、为婚纱、为服装、为仪式倾注了全部注意力,力图让自己在订婚仪式上端庄大方、雍容华贵,配得上第三帝国的体面,霍夫曼对她的要求予以了尽力满足,但这个头脑单纯的女人根本没想到更多的东西。
  现在所有人看霍夫曼的目光都不一样了:元首不但订了婚,同时还明确宣布有了后代,考虑到元首现在的年龄还不到55岁,作为政治家的黄金年龄至少还有20年,只要大局势不动荡,地位稳如泰山。如果生下来是个男孩,再过20年又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接班上位或许年轻了些,但毫无疑问是德国顶尖的政治遗产继承者。他们都是学过历史的,夏尔·路易·拿破仑仅仅凭借拿破仑这个姓氏的威名,就从一个破落贵族干到了法兰西皇帝,如果德意志一跃成为欧洲盟主,从今往后谁还敢小看“希特勒”这个姓氏?
  人群中的墨索里尼忍不住对齐亚诺伯爵说道:“想不到阿道夫居然还是颗纯情种子……”
  齐亚诺附和着笑笑,心里却忍不住腹谤:你还好意思调侃人家,你老人家在男女关系那点事上差不多是全意大利人民的笑料。
  罗马尼亚统治者安东内斯库元帅对身边人说道:“元首气度越发沉稳了,不像以前那样急不可待或者狂热,隐隐约约有欧洲盟主的气象,对今后的政治格局是件好事,哎,现在就盼着早点打完仗了!”
  这样的好日子当然要喝酒,不过霍夫曼显然很节制,只微微喝了一点葡萄酒,深夜1点时,酒已醒得差不多了,他轻轻拍醒身边熟睡的爱娃:“我要开会去了,你好好休息。”
  “啊,这么晚还要开会?”爱娃迷迷糊糊地睁开眼,“不能明天开么?”
  “早就约好的,再不去我要迟到了。”
  “那你自己小心,早点回来。”
  大本营会议室里,几个将领正在踱步,眼看时间已快到了,霍特元帅不放心地问道:“元首不会喝醉了醒不过来吧?”
  “有可能,今天可是订婚的好日子。”克莱斯特元帅点头称是,“我订婚的年纪比元首年轻得多,那时候喝得更凶,当时直接就醉得不省人事……额……”他一边说,一边先忍不住打了个酒嗝,惹得一堆人笑他。
  不过今天都是两位元帅的大喜日子,不喝酒才不正常——没看见克莱斯特元帅现在满脸红光地站在这里,60多岁的人精神焕发的模样就像个20出头的小伙子。
  蔡茨勒笑道:“元首不来也没事,大体方略已确定好,作战计划再明确一下就能成型,明天早上我去找元首汇报。”
  他的话音刚落,一声“元首到!”已传了进来。
  1:30分,霍夫曼准时走进了会议室,所有人都整整齐齐行了礼,霍夫曼微笑着向今天晋升和接受勋章的众将表示了祝贺,然后众人又恭贺他订婚快乐。
  寒暄几分钟后,会议正式进入了正题。之所以挑这时间开会,霍夫曼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则是众将大部分集中在柏林;二则订婚仪式的消息各国都是知道的,掩护作战计划制定和发起可实现出人意料的目的。他相信英美能得到自己订婚消息,为此柏林在安保上下了极大力气,地面布下了重重兵力,空中还有几百架飞机在保驾护航,英美还算识相,没来骚扰。
  “前线情况怎么样了?”
  “一切非常顺利,各集团军建制初步调整到位,城堡战役中各部损失补充了90%以上,投诚的俄罗斯解放军第2集团军和其余俄国俘虏已全面从前线地带向乌克兰和明斯克方向转移。”蔡茨勒翻看了进度表,“后勤保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到7月4日傍晚全部完成,不会耽误进攻发起。现在整体计划还缺一个响亮的代号。”
  “这会是出人意料的突然进攻,如同夏日的雷霆震惊所有人。”霍夫曼想了想,“就叫夏日惊雷吧……”
第164章
夏日惊雷(2)
  众将点头:这说明在春醒、城堡两次重大战役之后,夏日惊雷会成为1943年夏季进攻的主旋律。
  “古德里安的集团军抽调回来了么?”
  “帝国师、第7装甲师先期回国,准备接受1943型编制改编,目前正在意大利,其余部队还在非洲完成对坦噶尼喀和赞比亚的占领,古德里安元帅本人仍在非洲。”蔡茨勒愣了一下,不明白为什么霍夫曼突然提到非洲集团军。
  “非洲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准备把古德里安抽回来,编成新的装甲集团军,8月底之前完成并投入东线准备担任预备队集团军群。非洲集团军地面部队派约翰内斯·弗利斯纳上将主持,全部非洲战场的武装力量,包括中东、马达加斯加和塞舌尔群岛等,由凯塞林元帅统一指挥。”霍夫曼想了一想,“再从各师中抽调力量,准备新编4个海军陆战旅。”
  4个陆战旅相当于陆军又要被抽走至少一个装甲师,蔡茨勒虽然奇怪为什么又编陆战旅,但依然爽快地应承了下来。这次舍尔在锡兰岛上打得极好,堀悌吉专门发来感谢电,元首非常高兴,陆军众将也觉得有与荣焉——到底是霍尔姆包围圈的英雄!
  “现在把整体作战思路说一说吧。”
  约德尔紧接着汇报:“整体计划拟定7月6日清晨进攻,以第2、3、4、7总共4个装甲集团军为主要突击力量,以党卫军装甲集团军为预备队,向前发动短促突击,北线以坦波夫为出发地,力争拿下萨兰斯克,中线以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为出发地,力争拿下萨拉托夫。南线继续维持原态势:如果敌军抽调兵力,则我军予以进攻牵制,如果敌人不动,则我军予以防御牵制。”
  “敌军有什么重要变化?”
  “侦查表明,斯大林可能再次从远东和中亚抽调了兵力,数量将近50万,另外,列宁格勒附近的敌军兵力密度在减少,大致减少了20-25万部队,去向不明,我们预计投入了中央战场,但列宁格勒本身防御能力没有下降;中路地带,敌军从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方向抽调了一些兵力,莫德尔大将经过考察,认为暂时还不具备向莫斯科发起全面进攻的条件,但如果斯大林继续从莫斯科抽调兵力,他决心从维亚济马一线出击……”
  霍夫曼点点头:“有个消息通报给你们知晓,斯大林通过保加利亚沙皇第二次提出媾和请求,昨天下午沙皇本人和我密谈了一次。”
  众人连忙竖起耳朵恭听下文。
  德方对条件略微进行了调整:第一,要求布尔什维克从现有实际控制区域向后退却500公里,该区域由俄罗斯解放军统治,但由德军暂时派兵占领,隔绝双方;第二,两个俄国各自独立建国,相互承认、互不侵犯;第三,布尔什维克军队复员、削减兵力到150万内,俄罗斯解放军兵力控制在70万以内;第四,布尔什维克履行赔偿义务,具体金额另行商定;第五,同意布尔什维克在阿富汗、印度等方向获取领土,如斯大林愿意派红军来非洲打仗,也可在罗得西亚方面弄一块殖民地给布尔什维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