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656

  “看看电报吧。”斯大林轻飘飘地甩过来一张纸。
  看完有关布良斯克方面军投诚的电报,朱可夫如同五雷轰顶,露出难以置信的眼神,当场说不出话来。好半天他才反应过来,怒骂道:“混蛋,混蛋,这个该死的混蛋!我还想着去救他,这个软骨头……”
  “现在你打算怎么办?”
  “维亚济马一线停战,沃尔霍夫方面军南下守住莫斯科南翼,莫斯科方面军去堵坦波夫方向之敌,再从远东、中亚抽调50万兵力组成一个新的方面军堵住中央战线南部缺口。”朱可夫沉吟了一番,“进攻现在是不行了,必须转入全线防御。”
  到现在这时候,他很明智地没有再提“停战谈判”这件事。
  “迅速部署到位吧。”斯大林挥了挥手,“3天后政治局召开会议,你准备就军事形势作专题报告吧。”
  朱可夫走后,贝利亚慢慢从里面的房间走了出来,恭敬地问道:“需要继续盯着他么?”
  “先放一放。”斯大林眉头紧皱,问道,“情况都调查清楚了没有?你一五一十和我说,不要有所隐瞒或保留。”
  “基层中确实存在停战谈判的呼声,但不是主流……朱可夫的有关意见是他本人想法,大概只和华西列夫斯基、库茨涅佐夫等人交流过,没有证据表明有方面军司令员一级将领与他串联,同样暂时也没有证据说明该主张与政治局成员有牵连……当然,也可能是他隐藏比较深,我们还需要深挖。”贝利亚小心翼翼地汇报道,如果是大清洗的年代,这一定是内务部兴风作浪的好机会,可现在军事压力如此巨大,战场上不断惨败,即便是内务部也有大难临头的感觉,所以丝毫不敢添油加醋。
  听到没有政治局成员牵涉其中,斯大林明显就松了口气,他最怕就是有人阴谋串联夺权,“停战谈判”是假,要把他弄下去才是真——有些时候,党内斗争比面对面的德国人还要厉害。
  他的脑子转得飞快,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吩咐贝利亚:“继续盯着他,不要露出破绽,也不要干涉正常军事调动,多观察。”
  一路走,朱可夫只感觉后背上凉飕飕的全是冷汗,刚才在斯大林办公室那一幕实在太吓人了:他敢保证,如果自己刚才应对不当,立即就会有无数事先埋伏好的内务部官兵涌出来,今天晚上就要在内务部监狱里过夜——他在里面待过,完全知道其中滋味了。
  不过现在他没空去想列伊捷尔的选择了,他得赶紧部署兵力调整,东方集团军群这近40万部队一旦解放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第146章
城堡(29)
  一回总参谋部,朱可夫立即要通梅列茨科夫的电话,还没等他发话,对方就迫不及待地问:“我正想打电话给您,斯大林同志同意给我们派援军了么?再加把劲是有希望击破德军防线的!”
  “用不着了。”朱可夫叹息道,“立即把维亚济马一线战事停下,所有部队全部妥善撤退。”
  “撤退?好不容易打进去您和我说撤退?”电话那头的梅列茨科夫暴跳如雷,“您开什么玩笑?这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吗?”
  “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朱可夫缓缓地,很不情愿地说出一句话:“布良斯克方面军投降了。”
  “啊!这消息可靠么?”
  “列伊捷尔已给斯大林同志打了电报,正式消息2天后公开,你赶紧撤退吧。”
  “可陷在德军包围圈里还有好几万同志啊。”
  “让他们就地阻击,掩护大部队撤退。”朱可夫几乎是吼出来,“再不撤退,莫斯科就危险了。”
  “是!是!”梅列茨科夫不敢怠慢,他也知道事态严重。
  旁听着电话,连日来已焦头烂额的华西列夫斯基露出难以置信的眼神,一把拉住朱可夫:“布良斯克方面军投降了?这消息可靠么?别是德国人的假宣传。”
  “我亲眼看见了电报,他鬼扯什么阵前起义……”朱可夫欲言又止,不过最后还是说了,“是弗拉索夫亲自去劝的降。”
  “我就不信布良斯克方面军十多万官兵死心塌地跟他走,这里一定有猫腻。”
  “没有用了,上星期已陆陆续续出现逃兵,每天粮食补给下降到不足100克,马匹全杀光了,至于不愿意投降的高级军官……”朱可夫叹了口气,“总算他还有点良心,安排飞机送回莫斯科。”
  “哎!”库兹涅佐夫愤愤地一拍桌子,差点都没把桌子给砸烂。
  华西列夫斯基一脸无语,最后捂着脸哭了起来:一个方面军成建制主动投降,影响太坏、震动太大了——比当初基辅包围圈60多万部队被俘的后果还严重。
  “安排部队堵住缺口,说不定很快就有第二次莫斯科保卫战。”朱可夫脸色铁青,但有条不紊地发布命令,“我已征得斯大林同志同意,沃尔霍夫方面军南下填补莫斯科南翼的图拉-梁赞一线,改称莫斯科方面军;托尔布欣的莫斯科方面军继续去草原军区,改称草原方面军,堵住敌人东方集团军群;从远东、中亚抽调50万军队,交给科涅夫同志组建新的中央方面军,把南北被打断的战线再连起来;斯大林格勒附近的3个方面军守住阵地,同时各方面军抽出5-10万不等部队,组建20万人的南翼预备队;马力诺夫斯基同志带独立集团军北上,番号升级为预备队方面军,掩护南翼与中央战场并担任大本营总预备队;在新的部队与方面军组建完毕前,中央战线南段暂时让瓦图京同志的西南方面军协助防守。”
  华西列夫斯基点点头,这个应急安排无疑比较合理,他立即安排下去。稍后,他犹豫再三开了口:“这……前次……你说停战谈判的事……”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就算我们提,德国人要价也会非常高,必须等战线稳定下来。”朱可夫看看周围,压低声音道,“刚出了布良斯克方面军这件事,你认为他会怎么想?”
  华西列夫斯基立即心领神会,他也注意到最近这两天内务部的人活动有些频繁……
  就在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完成调整的次日,德军在哈尔科夫召开下一阶段战事安排讨论会,蔡茨勒汇报了总体进展:
  “在逼降敌布良斯克方面军、重创中央方面军后,我军在中央战场占据重大优势,目前整个顿河右岸地区悉数为我军占领,从米丘林斯克到米哈伊若夫卡一线已无敌军,敌中央防线出现600多公里的断裂缺口。
  从5月25日到6月15日,三周时间累计消灭红军(毙、伤、俘)129万人,包括:布良斯克方面军55万;中央方面军35万;草原军区15万;西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24万(主要是图拉和维亚济马一线的损失),击毁、缴获敌人各型号坦克1900余辆,各型号飞机3000余架。
  我军自身损失相对轻微,累计伤亡近14万: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损失8万余,东方各国近3万,意大利军2万余,损失坦克(坦克歼击车)500余辆,飞机近700架。
  我们占领了包括坦波夫、鲍里索格列布斯克等战略要点,守住了维亚济马一线,目前该方面战事还在持续,但总体而言取得了丰硕成果。”
  霍夫曼点点头,同时又不放心地问道:“敌军消灭和损失数是否经过核实?”
  “会有一些出入,但总体差距不大。列伊捷尔投诚后,介绍了布良斯克方面军情况,55万的数字完全可靠,其余数字是通过他移交的敌军大本营战报、内部通电与彼此电报往来记录并结合前线统计确定的,他还交出了全部密电码,根据密码体系我们又破译了一批电报,对各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对作战十分有利。敌人虽然紧急更换,但短时间内没法替换全部秘密。”蔡茨勒笑道,“所以现在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很快就能知道,或许比斯大林知道得还全面一些。”
  听他这么说,下面全都哄笑起来。笑完后,众人又对元首坚持“政治解决”、不惜给布良斯克方面军一个“阵前起义”名义的策略表示钦佩:没这个思路,情况不会如此理想。
  “关于下一阶段安排存在争议。”蔡茨勒介绍道,“曼施坦因元帅请示是否按原计划发动春醒战役第三阶段,进攻盘踞在阿斯特拉罕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莫德尔大将请示是否进攻萨拉托夫的西南方面军,从上游包抄斯大林格勒;霍特大将请示是否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顿河方面军;还有魏克斯元帅请示是否向下诺夫哥罗德一线发动进攻,全面包围莫斯科……”
  这可是要全面开花的节奏,面对兴奋过头、明显狂热的众将,霍夫曼摇摇头,不失时机地泼起了冷水:
  “春醒第三阶段战役前提条件并不存在,俄国人既未从莫斯科调遣大量部队进入中央战场,也未显著地从斯大林格勒方向调入中央战场,而是采用了洞门大开的策略,这让人完全无法理解,所以我宁愿选择在中央战场继续突破——比如去打坦波夫以东250公里处的奔萨,进而威胁塞兹兰、乌里扬诺夫斯克、古比雪夫一线。”
  听到霍夫曼既不同意打莫斯科也不同意打斯大林格勒,蔡茨勒有点意外,连忙道:“元首,恕我直言,这样在中央突出部就太大了,目前突出部已达到南北400公里,东西350公里,如果按您的策略继续进攻,会变成南北超过800公里,东西大于700公里的超大型突出部——这面积几乎相当于整个波兰。”
  “您害怕敌人两翼齐出?”
  “有这个顾虑。”
  “您的顾虑是对的,但要考虑到一点,目前敌人在两翼实力还比较强,中央却完全不设防,我们应尽可能突击并让敌人拉出来打——这比我们傻乎乎去啃坚城要好得多。”霍夫曼指出,“我现在并不着急进攻,该着急的是斯大林。我希望总参谋部能安排战线妥善前移,为下一阶段战事准备条件。前线目前兵力、燃料、装备都需要补充,绝不是一句继续进攻就完事的。”
  “这样会给敌人喘息之机。”
  “我就喜欢看他们绝望而又努力挣扎的样子。”霍夫曼笑道,“今天才6月15日,夏季刚刚开始,至少还有3个月时间可以进攻。给你们2周时间将补给和战线调整到位,后勤补给基地转移到坦波夫、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一线,新投诚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应妥善安排,并关注敌内部后续发酵效应。下阶段我希望继续撕扯中央战场的巨大豁口,我倒要看看斯大林能拿什么部队来填这个无底洞!”
  如果停半个月再进攻,蔡茨勒和凯特尔都认为可以接受,加强补给的意见也挑不出毛病。
  “战役暴露了很多事先没料到的问题,比如装甲集团军中装甲师过多、过密,虽然加强了突击效果,但对后勤压力过大,我建议在调整过程中成立第7装甲集团军,由基希纳上将担任司令官,配属东方集团军群;另外再组建党卫军第1装甲集团军,由保罗·豪塞尔担任司令官,大本营直辖;将标准装甲集团军改为3个装甲师、2个装甲掷弹兵师,4个步兵师、1个警卫师和若干技术兵种的标准编制,总兵力依然维持在20万左右。各步兵集团军编制也要相应调整,应该保证拥有至少1-2个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和10-12个步兵师。”
  “我希望总参谋部会同最高统帅部利用这个间隙期完成调整和补充,并制定下一阶段重点进攻方向。”
  蔡茨勒本想继续劝谏,但一想到哪怕是要去打莫斯科或者斯大林格勒也要有充分的准备、完善的计划和补给时间——毕竟现在主力尤其是装甲集团军都集中在中央战场,他就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
  “我宣布:春醒战役第三阶段取消,城堡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可以将胜利消息告诉全欧洲人民!”
  “元首万岁!”
第147章
城堡余威(上)
  “德国人民们,全德意志爱国者们,现在播送最新新闻……”柏林街头巷尾的高音喇叭响起了亢奋的声音,所有人都驻足收听。
  “在伟大元首的亲自指挥下,5月25日-6月16日,帝国国防军、武装党卫军在轴心各盟军亲密配合下,于俄国前线发动前所未有的强大攻势,连战连捷,消灭敌军逾130余万,摧毁、俘虏敌坦克2000余辆,各型号飞机3000余架,我军损失轻微,不及敌军九分之一,将东线整体战线向前推进300至450公里不等。
  敌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列伊捷尔、政治委员苏赛科夫在我军强大压力和正义感召下幡然醒悟,毅然阵前起义,率所部官兵全体改旗易帜并加入俄罗斯解放军,共同为推翻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的残酷统治、建设新俄罗斯而战。
  这不仅标志着敌人内部分崩离析的开始,也意味着德意志第三帝国与全欧洲热爱正义的人民距最终胜利已然不远……让我们进一步团结起来,为推翻国际犹太人垄断寡头集团,打倒美、苏、英三国反动统治阶级不懈努力!
  我们的领袖——伟大、光荣、正确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万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德意志人民万岁!”
  6月18日,霍夫曼一回到柏林,最高统帅部立即就发布了城堡战役胜利公报,同天还公布了一大批军官的晋升和授勋令。霍特大将、克莱斯特大将因长期以来的征战功绩被霍夫曼晋升为陆军元帅,东线除莫德尔外,其余集团军群司令官全部拥有元帅头衔。
  凯特尔在晋升名单中还提了蔡茨勒和莫德尔的名字,霍夫曼鉴于两人晋升现军衔时间不长,为内部平衡暂时没同意,不过基于两人的突出贡献,慷慨地授予他们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当柏林街头巷尾正在狂热议论重大胜利时,霍夫曼已悄悄赶往鹰巢别墅。在他抵达柏林、通过电话向爱娃报告好消息时,对方忽然给了他一个特大惊喜:“亲爱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怀孕了!”
  “真的?”霍夫曼先是一愣,随即又大喜过望,“我的孩子?不不不,我是说,我有孩子了?”
  爱娃没听出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自顾自说道:“医生说有2个多月了,我怕打扰你,一直不敢说。”
  “好好,你等着我,我马上回来,马上!”
  霍夫曼心急火燎地赶回了鹰巢,爱娃一见面就飞奔着扑过来,两人紧紧拥抱后,霍夫曼蹲下身体,将耳朵附在爱娃的小腹上:“让我听听孩子的声音……”
  “瞧你这么心急!”爱娃“咯咯咯”笑了起来,“现在还只有一颗土豆这么大呢,哪来的心跳?”
  “哎呀,叫他们什么好呢……”霍夫曼在原地转了好几圈,最后说道,“如果生下来是个男孩子,就叫路德维希;如果是女孩子,就叫丽塔……”
  “好的呀!”爱娃根本不知道,这两个名字是霍夫曼穿越前孩子的名字。
  “亲爱的,你给了我这么大的惊喜,我也要给你一个惊喜……”霍夫曼满脸春风,笑盈盈说道,“下周要举行盛大的授勋、表彰与晋升仪式,高级将领、重要官员和各国元首都会来柏林,我想在会议结束后举行一个仪式,宣布我们订婚的消息,你愿意嫁给我么?”
  “愿意!”没听完全部话爱娃就尖叫着予以回应,她简直要疯狂了!
  “好好准备吧,我会向世界宣布的……”到元首的层次,房子、车子、钻戒、求婚仪式这些常规套路都已不用再提,只要霍夫曼开口,无数人会做好准备。更何况元首也不是穷光蛋,他每年有1000多万马克版税进账,然后在筹备的石油基金中还有一笔可观份额——那可是囊括全中东石油产地的开发基金!
  在胜利公报发布同一天还插播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我海军陆战队日前占领塞舌尔群岛!这消息在华盛顿引起了更大震动,因为他们刚刚接到消息,庞大的日本舰队突然占领了马尔代夫和英属印度洋领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