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656

  魏克斯率东方集团军群围绕坦波夫建立稳固的包围圈后,便着手准备围歼剩余的将近20万红军部队,不过他并没有急于展开攻势——困兽犹斗的敌人是相当可怕的,强行进攻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他采用了围困的办法。
  坦波夫一直是布良斯克方面军的重要基地和指挥部所在,但物资储备并不多。事实上也不可能多,目前苏联各方面物资配给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连维持前线必要的物资都十分吃力,这种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尤其显得困难,即便是方面军总部所在地,物资也极其匮乏,特别是粮食,简直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被围之后,所有红军官兵的面包配给一路下滑,仅存的上千匹马也已宰杀后食用,到被包围的第15天,所有人员的黑面包配给量掉到只有150克。即便是这个补给水平也只能再维持一周。城里到处是饿得发慌、头晕眼花的红军官兵。幸亏现在不是寒冷的冬季,否则饥寒交迫之下,非战斗减员是件非常可怕的事。
  斯大林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会派出得力部队为坦波夫解围,这种承诺一开始是切实履行的,但基希纳装甲集群进攻图拉一线及中央方面军近乎全线崩溃后,莫斯科方面军已不可能再抽调南下。坦波夫周围除40万大军的包围圈,还有整整3个装甲集团军在等着围点打援。没人敢这么冒险。如果梅列茨科夫愿意将西方面军主力拉出来打一场,那就正中德国陆军总参谋部下怀——在坦波夫周围进行野战远比进攻莫斯科要省事。
  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列伊捷尔一开始对解围抱有希望,后来是无穷等待,最后只有深深地绝望。
  他发给大本营的电报从恳求、盼望、要求一直发展到诉苦、抱怨、痛斥、谩骂,已越来越不客气,即便这样,每天来的电报依然以空洞无物的鼓励为主——“大本营正在调集援兵,请继续坚持!”
  一开始莫斯科还想方设法调集飞机空投补给,但这些笨拙的运输机和轰炸机被一拥而上的德军飞机成批击落后,连象征性的举动也停止了。得知中央方面军惨败后,他终于明白援兵已不可能到来了,大本营目前所做的无非是利用坦波夫这个弃子来吸引德军注意力,赢得重整防线的时间。
  他考虑过突围,试图用集中起来的精锐兵力和坦克部队杀出一条血路,但无论怎么尝试,部队都无法突破外面的铜墙铁壁。而且,就算是突出去又如何?德军机动兵力可以轻轻松松追杀他们。试验几次后,他彻底放弃了这种损兵折将的徒劳努力。
  他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让部队在城里构筑防御工事,试图用坚固的防线来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他原以为德国人打不了巷战,但真等到巷战开始后,他又倒吸了一口冷气:执行巷战任务的大多不是德国人,里面有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立陶宛人、爱沙尼亚人、哥萨克……几乎全苏各民族部队都有,还有他最不愿意碰见的敌人——俄罗斯解放军。这些部队中的90%都曾经是红军中的一员。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德国人取名叫东方集团军群,这根本就是东方国家部队的大杂烩,也是前红军和现红军的聚集地。
  德国人也不是什么战事都不参加,他们派出了非常厉害、专业组建的巷战部队——突击工兵和突击炮兵。他们手执喷火器、STG43突击步枪、G43半自动步枪、专业狙击枪、无后坐力炮,用凶猛而炽烈的近战火力扫荡一切步兵单元。
  更要命的是,德国人还出动了前所未有的利器——突击虎,这本来是当初曼施坦因留在罗斯托夫准备用于和红军打巷战的看家装备,结果一直没用上,这次运到坦波夫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
  当德军发现可疑目标时,他们通常会招呼近距离支援炮火进行打击,特别坚固、隐蔽性好、地形复杂的地方就出动突击虎。无论多么坚固的工事都经不起一发380mm超重型火箭炮炮弹的问候——如果有,那就两发!
  这种一炸就是一片的巨狰狞不是一辆、二辆,而是足足一个营——全是保时捷博士偷偷摸摸下的底盘订单,爆炸时发出的巨响整座城市都可以听得到。列伊捷尔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他下面人已不止一次向他描绘过这种武器的可怕——T-34被炮弹殃及时直接就会被打回成零件状态。
  最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是,德国人对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用很节制,没有不顾一切往前推,只扫荡部分外围阵地,而且周围部署大量自动武器防备红军步兵接近。德国人用火力向红军展示了威严,封锁整座城市的是无处不在、熊熊燃烧的燃烧弹,他们流淌着,给每一处废墟和工事带去无尽火焰,仿佛是流动着的地狱之火!每次德军用燃烧弹空袭后,空气中总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喷香气味!
  不过,今天列伊捷尔似乎闻到了另一种喷香刺鼻的味道,他坚信自己的鼻子没出毛病,在火药味、燃烧味、硝烟味、腐臭味中准确地辨识了出来。
  “那是什么味道。”
  “是德国人在用野战厨房诱惑我们的士兵……”方面军政委苏赛科夫的眼眶已完全凹陷下去,脸上颧骨高突,浑身半点血色也没有,说几句话就要喘口气,要不就是抱起水杯猛喝水,似乎想用这种办法来掩饰一阵阵袭来的饥饿感。
  “哦……”列伊捷尔点点头表示懂了,野战厨房是什么东西他太清楚了,内战时期这招数就屡试不爽,没想到现在对面又使出这一招,看来是“老革命”在主持。
  “昨天夜里又跑了多少?”
  “300多个……里面还有个中校。”苏赛科夫压低声音说道,“按照您的吩咐,部队没追出去太远,放枪也就是意思意思。”
  “只要不带走武器就行。”
  围困的时间一天天拉长,在俄罗斯解放军广播攻势、厨房攻势连番夹击之下,每天都有绝望的士兵偷偷逃跑。一开始政治部和蓝帽子还试图抓人,等后来明白被抓回来就地枪决时,逃兵们干脆直接杀出一条血路投奔过去。内务部队靠威望、手段已镇不住铤而走险的士兵们,而且在布良斯克方面军里他们毕竟是少数,面对态度暧昧的上级,他们根本无能为力。
  苏赛科夫问道:“您觉得咱们还有希望么?”
  列伊捷尔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说:“你为什么不搭乘飞机走呢?”
  “您不是也没走?”
  “我放不下这些孩子们……他们都是因为我的无能而遭到这样的厄运。”
  “我何尝又不是呢?”苏赛科夫叹了口气,“况且,您以为我回莫斯科能躲过内务部?巴格拉米扬已经回莫斯科了,现在正接受调查,他还有朱可夫保他,脱层皮说不定还能过关,我们……只有萨哈罗夫这样的笨蛋以为能侥幸逃脱。”
  两人口中的萨哈罗夫正是布良斯克方面军参谋长,前两天秘密搭乘飞机离开了包围圈,同行的还有一批中高级军官,但斯大林点名要求的方面军司令员和政委都以部队重要为由放弃了逃离包围圈的机会。
  两人话说到一半,有人进来附在列伊捷尔耳朵边悄悄说了几句,后者眉头一扬,“带进来吧。”
  “司令员同志、政委同志。”来人先被解除了眼睛上的黑布,适应周围的光线后对列伊捷尔和苏赛科夫敬礼,“我是谈判代表科诺诺夫。”
  “我知道你,你是弗拉索夫手下头号悍将,打仗很有一手,叛国更有一手,战俘营很多士兵都是听了你的宣传加入伪军的。”
  “司令员同志,我这是和您学的。”
  “和我?”
  科诺诺夫点点头:“我听说您曾是沙皇军队的上校,然后才效忠布尔什维克的,直到镇压水兵叛乱后才获重用。”
  苏赛科夫皱起眉头,列伊捷尔摇着头道:“那不一样,沙皇也好,列宁也好,都是我们俄罗斯人,是自己人。”
  “我们可以就这件事好好谈谈。”
  “你没资格和我谈,你才是个师长,我是方面军司令员。”
  “您觉得谁有资格和您谈。”
  “你们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是谁?”
  “东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是魏克斯元帅。”
  “那好,去换魏克斯来。”
  “这不可能。”科诺诺夫苦笑道,“您不要难为我了。”
  “呵呵,这充分说明你们只是德国人的一条狗……”列伊捷尔大笑道,“好吧,德国人怕死,有不怕死的俄国人么?”
  “您的意思是?”
  “让弗拉索夫来吧,看在他当过方面军副司令员的份上,我认为他勉强有资格和我对话。”
  “我会将您的意见转达到位的。”科诺诺夫干脆利落地走了。
第143章
城堡(26)
  听完科诺诺夫有关第一次交涉情况的汇报,东方集团军群指挥部里一片沉默。
  魏克斯元帅沉吟半天后问道:“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他没有投降的诚意?”
  “尊敬的元帅,我不这么认为,相反,我觉得他很有诚意。”科诺诺夫解释道,“之所以他提出要更高级别的人和他谈,完全是希望找一个说话算数有分量的人,以便提出的要求可以得到信守。”
  “依你看,包围圈里的俄军还能再支撑几天?”
  “10天左右。”科诺诺夫仔细想了想,“虽然我是被蒙着黑布推进去的,看不到什么东西,但我的耳朵没被蒙住,我认为他还控制着部队,大规模的骚动与暴乱还没有出现,起码没有听到这个声音。”
  “我个人一直倾向于军事解决,所以对敌军总体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方针,希望能在进攻时减少损失——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各东方各国友军的鲜血。元首已发来两次电报,希望我们能够采用政治解决的办法,认为这对我们更有利,所以我需要听听你们的想法。”魏克斯道,“如果你们普遍认为对方不可靠或这只是敌人拖延时间的手段,我会毫不犹豫地发动进攻。”
  众人“刷”地把目光投向了弗拉索夫,俄罗斯解放军几个师长都不希望弗拉索夫去,自从组建民族阵线和俄罗斯解放军后,他是斯大林最为咬牙切齿痛恨的人物,万一列伊捷尔有诈,那后果就太严重了。只要弗拉索夫拒绝前往或发表不同看法,这件事多半就到此为止。不过他们也不敢吭声,元首开口说了希望政治解决,说明这件事在他心目中分量是很重的,魏克斯可以拒绝元首的想法,他们可不敢轻易尝试。
  “他点名让我去?”带着一副黑框眼镜,刚才一直若有所思的弗拉索夫笑道,“那我就去拜见一下他,如果连这点勇气也没有,如何谈得上打倒斯大林、重建新俄罗斯呢?”
  “你去也可以,千万注意安全。”魏克斯沉吟一下后交代道,“如果他们敢对你不利,我最终不会放过他们!”
  “谢谢您的关心,我希望得到一些授权,比如是否可以答应一些无关大局的小条件。”
  “在俄罗斯解放军的权限里,你可以自由决定,超出这个权限……”魏克斯考虑再三,“不是重大问题也可以答应他们。”
  在前往坦波夫的过程中,弗拉索夫一直在想:“他想干什么呢?”
  到了坦波夫的司令部,弗拉索夫和列伊捷尔终于见了面,两人互相大眼瞪小眼对视了足足30秒,弗拉索夫立正敬礼:“司令员同志,见到您安然无恙我很高兴。”
  “看到你到来我也很高兴,斯大林同志交代我的任务终于可以完成了。”列伊捷尔笑道,“虽然我逃脱不了包围圈,但终于可以干掉你,也算是为苏联人民除去了大敌。”
  弗拉索夫笑了,非常坦然,半点也没有惊慌失措的样子:“这不是您的真实想法,也不是您最好的选择。”
  “那你说说看,我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和您以前的选择一样,掉转枪口对准暴君,与我们并肩作战,为俄罗斯人民的未来而奋战。”
  “住口!暴君再坏也是自己人,也是为了国家的强大和尊严。”
  “这么想当然没错,问题是,那些死在内务部监狱里,那些死在古格拉劳改营里,那些饿死在大饥荒的人怎么想?就算是昏庸如沙皇,也不会拿自己的大臣、元帅开刀吧?”
  弗拉索夫的言辞很尖锐:“对他清洗托洛茨基我能理解,这是为巩固最高权力的必要途径,可为什么要将其扩大到一般干部和军官?朱可夫、梅列茨科夫等统兵大将哪个不是从监狱里捞出来的?像铁木辛哥这样葬送了几十万大军的人怎么不进监狱?归根到底一句话,他是以自己的利益,以他周围一撮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党也好、国家也好、军队也好,都是他施展野心的工具。沙皇至少还知道不要把天下弄得那么糟,因为将来这国家会是他儿子的,他有这份敬畏么?”
  列伊捷尔不响,半天后答非所问地回了一句:“不管你有什么想法,你都不该和侵略者合作,更不应该分裂国家。”
  “我当然反对包括德国人在内的国家侵略我们,我在莫斯科前线和德国人打的仗并不少,但我后来对德国人的态度转变了。”弗拉索夫道,“他们当然要争夺自己的利益和霸权,但并非要谋求我们的领土,他们支持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建国,支持各少数民族独立。如果非要打一个比喻,我认为希特勒先生更接近于美国对待霸权的态度,南美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大多数服从美国,与美国保持接近的立场,但除了墨西哥,你看过美国占领过美洲哪些国家?相信您也不会觉得美国是实力不够。”
  “至于分裂国家,这要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乌克兰、波罗的海、高加索等都是俄罗斯抢占的领土,您可以说他们是我们的一部分,上面的人民怎么想?听说德国人来了,乌克兰人民是拿着面包和盐去欢迎他们的,现在德国人主持了集体农场分配,家家户户分到了土地,村庄甚至还得到了宝贵的拖拉机和柴油,所有人都对德国人感恩戴德。家家户户都挂着元首的画像——是他们自愿挂上去的,这不比我们当初让下面挂斯大林肖像高尚得多?”
  旁边的苏赛科夫大吃一惊:“他们真把地分下去了?我以为那是德国人造谣呢!”
  “造谣的是我们,是斯大林,是无孔不入的内务部!”弗拉索夫神色严峻地说道,“这次来了5个乌克兰师,这是整编好的,在乌克兰国内还有8个志愿兵师,相信你们也见识过了,打仗很勇敢,抵得上我们当初最好的近卫军,如果是为元首和德国人打仗,他们会这么卖命?俄罗斯解放军这次有6个师,表现同样不差。我们拥有的兵力至少是你们的两倍,各类技术兵器和补给比你们多得多也好得多。即便这样,元首还打电报来,提议暂缓进攻,先等一等,您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苏赛科夫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饿一饿布良斯克方面军,杀一杀锐气,削弱战斗力和抵抗意志,然后再慢慢解决——这可以少死很多人,不管是德国人还是各东方国家。”弗拉索夫嘲笑道,“按你们的想法,我们反正是傀儡军,死光了德国人也不心疼,换斯大林下命令一定只管喊——不惜一切代价!我不就是因为一句不惜一切代价把部队打光而被俘的么?他眼中没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的只是机器,为达成目标而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机器。”
  对面两人哑口无言。
  “其实,我很佩服你们,你们敢于放过那些逃跑的士兵——他们不是瞎子,过来后就把情况都告诉我了,在斯大林眼中,别说逃兵,当了俘虏就是十恶不赦之人。”弗拉索夫指了指陪他一同前来的科诺诺夫,“自从颁布了270号命令,他在集中营里拉起了3个团——那时候还没分土地这回事呢!现在,我们才是真正的革命者,尊重各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尊重人民的自由,给他们带去土地与面包并尽快赢得和平——这都是列宁同志在《四月提纲》里写到的。”
  干了多年政工的苏赛科夫哭笑不得,仔细想想又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