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656

  经过一分钟队形调整,9架飞机排成了彼此间距50米且飞行高度都是1200米的一列横队,看上去整整齐齐,仿佛刀砍斧削过一般。
  “预备!”
  “进攻!”
  随着一声令下,九架飞机同时对准桥面快速俯冲下去,几秒钟后不约而同地释放了炸弹:9颗500公斤高爆弹从500米左右的高度滚落下去,片刻后就重重砸在桥面上炸响——就连爆炸时间都几乎相同。在累计数吨炸药的协同作用下,整座大桥桥面上层断裂成50米左右的一段段,然后纷纷扬扬坠落下去,连同爆炸冲击波将下层桥面一并砸断。现在,整座大桥除桥墩和靠近两岸的桥面还算完整外,中间那一段仿佛被上帝之手直接用史诗巨刀砍成数截后抛落在了水里。
  “死亡之舞”最初训练出来用于对付假象中的巨敌——拥有270米以上甲板且有厚重防御的超级装甲航母(只有图纸上的中途岛级够得着这个水平),一般采用2号指标——6机同步攻击,间距45米,高度1500米,用3号指标来对付大桥也算是绝无仅有,事实证明非常成功。
  望着滔滔奔流的江水与空荡荡的大桥,渊田美津雄满意地点点头:“全军返航!”
  5:38分,东方露出鱼肚白,完成进攻的机群快速撤退。
  大约5点半时,尚在睡梦之中的罗斯福被电话吵醒了,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睡得很不安稳,一方面焦虑于前线的战局,另一方面又为未来感到忧心忡忡,昨夜更是很晚才入睡,此时正是迷迷糊糊睡得最香之时。
  “抱歉,总统阁下,天还没亮就来打扰您。”话筒里传出了马歇尔的声音,“我们遇到了十分糟糕且棘手的情况……”
  听到是马歇尔的声音,罗斯福一下子警觉起来:“有什么坏消息?”
  “非常糟糕。”马歇尔的言语中充满了疲惫与无奈,“刚刚接到消息,十几分钟前纽约遭到了猛烈空袭。”
  “什么?”罗斯福惊呼起来,“多大规模?情况如何?”
  “据雷达站报告可能有200架飞机,情况不好,帝国大厦已被炸毁。”
  “该死,他们是从哪里来的?航空母舰?”
  “您猜得没错,他们是从海上发起的进攻。”
  “让我们的飞机和高射炮去消灭他们。”罗斯福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可能没用,我们没有夜战飞机,高射炮也不充足,更要命的是人员缺乏训练。”马歇尔虽然自身情绪也很低落,但依然宽慰着罗斯福,“天亮后我会赶去纽约坐镇救援,我相信我们能挺住。”
  “天亮后立即派出飞机进攻,一定要把该死的航空母舰全部击沉!”
  “明白,我刚刚已下达了命令。”
  6:29,天色大放晴亮,第一批返回的飞机已稳稳降落在航空母舰上。
  与此同时,长岛雷达站也在进行紧急汇报:“从5点20分开始,陆续有飞机向正东方向飞去,本站监控距离有限,150公里后目标自然消失!”
  展开轰炸时用的是低空接近,返回时直接是高空返回,而所有飞机都要经过长岛雷达站的监测范围,因此被美军观察得一清二楚。
  “报告累计数目。”
  “160架次以上。”
  陆航总司令阿诺德在华盛顿咬牙切齿地发布了命令:“立即展开搜索,不放过一架敌机,一艘敌舰!”
第083章
群情激奋(1)
  当马歇尔的专机在8架P-47保护下抵达纽约上空时,太阳已升得老高,将地面上的一切映照得十分清楚。
  “将军阁下,我们正在纽约上空,敌机似乎都退走了。”飞行员扭过头提醒马歇尔,对这次行动他最初战战兢兢,不过大人物坚持要来,他也没法拒绝,好在日本人或德国人多少还知道点分寸——这么快就退走了。
  “降低一些高度,让我看清楚一些。”马歇尔沙哑着嗓子,疲倦得几乎已不成人样。
  副官好心劝他:“长官,场面有些难看,您可要挺住,合众国和军队现在可不能没有您!”
  虽然已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当马歇尔从空中眺望这个他曾经无比熟悉的城市时,他震惊地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失态地拍击着飞机舷窗,痛苦地简直无法自抑:
  高耸入云的帝国大厦倒塌了;
  劫后余生的克莱斯勒大厦摇摇欲坠,一团又一团的黑烟在往上冒;
  洛克菲勒中心、第五大道、时代广场等纽约最繁华的地段处处瓦砾、满目疮痍,仿佛地震后的现场一般;
  美国精神的象征——自由女神像断成数块散落在地上;
  就连纽约东河上那几座桥梁也只看得见残余的钢筋混凝土和空空如也的桥墩——仿佛在提醒人们这里曾有两座被称为世界工程奇迹的大桥;
  长岛、港口到处都是一片混乱……
  这还是纽约吗?这还是美国人引以为豪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么?
  他痛苦地闭上眼睛,脸上老泪纵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飞机降落在机场时,前来迎接的只有市政府一些中级官员,城防司令和市长都没来,现场人心惶惶、几欲垂泪:城防司令突发脑溢血在医院抢救,纽约市长去了一线指挥抢救,看到马歇尔出现,众人仿佛一下子有了主心骨。
  够分量的大人物很快就出现了,现任纽约州州长、共和党人托马斯·杜威风尘仆仆赶到现场,见到马歇尔后,他的脸色很阴沉:“总参谋长阁下,我刚从灾区赶来,对现场进行了走马观花的了解,情况非常糟糕,我需要一个解释,全纽约800多万人民需要一个解释!”
  “目睹现在的情形后,任何辩解与解释都是苍白的,我本人感到非常痛心……”马歇尔斟酌着用词,思考该如何应付这些问题。
  谁都知道杜威是罗斯福总统在政治上最大、最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他要竞选下一任美国总统的风声已放了出来,在接到纽约市遇袭的消息后,他从纽约州政府所在地奥尔巴尼市疾驰赶来,速度比从华盛顿赶来的马歇尔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到整体遇袭情况。
  马歇尔不是政客,但政治头脑不差,他清楚地知道:现在是纽约人最为群情激奋的时候,自己绝不能试图推脱责任——那是火上浇油,但也不能大包大揽,前者对争取纽约民意不利,后者对维护罗斯福总统的声望不利。而在杜威抵达后闻风赶来了一大群记者,任何不谨慎的回答都会无限制放大。记者们看到马歇尔也在现场,立即展开连珠炮般的提问:
  “杜威先生,目前人员伤亡情况如何?您对这次袭击事件怎么看?”
  “马歇尔将军,我们是否已制定了报复计划,是否已着手消灭这些侵略者?”
  杜威很生气,但依然保持了足够的克制,转过头去说道:“州政府、市政府目前正以全部精力投入救援,我们保证将竭尽全力抢救任何一名人员,不放弃任何一线可能。我希望媒体能更多报道敌人的残暴、报道国民警卫队和纽约警察的英勇,报道我们努力克服袭击造成的困难,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给受袭民众提供充分帮助,具体损失人员和财产损失情况尚在统计,今天晚些时候将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公布。”
  “听说陆军飞机已对来犯敌人进行搜索,我们能找到敌军并将其击沉么?”一个记者问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马歇尔,希望能得到肯定回答。
  这些消息按理不该让记者知晓,如果以往被问到,马歇尔肯定就用“军事机密”回绝,但他知道如果现在没什么交代的话,只怕媒体这关首先就过不了,但他又不敢保证说能找到敌军并予以足够的打击——出发前陆航总司令阿诺德已暗示兵力不足,认为要进行反击非常困难,希望他不要抱有过高期望。
  马歇尔想了一想,用一句巧妙的话搪塞掉了:“我们已调集了目前最大可用的兵力,后续飞机还在源源不断赶来。”
  杜威眉头一皱,他是政客,当然听得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不打算揭穿对方的障眼法,他清楚知道:如果竞选想要成功,最好不要与马歇尔这样的军方高层搞僵关系,那完全没有好处。但不得罪马歇尔并不代表不能得罪罗斯福——如要取信于民众并树立形象,他就必须在媒体前表现出与现政府不一样的理念来,今天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场合。
  “这件事发生后,华盛顿方面对国土安全有什么考虑和部署?”杜威缓缓说道,“纽约只是开始,今天敌人能来轰炸纽约,明天、后天就能来轰炸华盛顿、波士顿、费城……合众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我们不能让人民生活在恐惧之中,必须建立充分而有力的防御体系。”
  马歇尔没听得出他的潜台词,下意识地点点头:“这是当然。”
  “我不得不遗憾地指出,罗斯福总统目前采取的战争方针是完全错误的。”这话一出,所有记者都兴奋起来了——这是第一个公开对总统提出批评且够分量的政治家,唯恐天下不乱的他们立即竖起耳朵倾听。
  马歇尔眉头紧皱、深感不妙,自己居然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政客们的相互攻讦与两党对立。
  “他把大量物资输送给了英国和俄国,却忽略了对本国民众的保护,我们最大的敌人首先是日本,其次才是德国——是日本联合舰队在珍珠港袭击了我们,是他们夺走了菲律宾,是他们在印度洋摧毁了我们的陆军,是他们前不久在巴拿马破坏了运河,德国人虽然有庞大的陆军,虽然占领了大部分欧洲,但对美国的威胁其实并不大。在这样严峻的时刻,我们应当首先强化自身防御体系,而不是把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高射炮、军舰、飞机送到英国去白白消耗。一句话,先欧后亚的方针是个极大错误!”
  马歇尔听不下去了,立即反驳道:“如果我们不支持英国,大不列颠马上就要完蛋。”
  “英国人已支持了很多年,德国人现在没有派兵登陆的可能,或许不列颠会遭到很大困难,但首先我们自己就完蛋了……您考虑过这件事对美国的深远影响么?考虑过对经济、对士气、对社会的影响么?”杜威毫不客气地强调,“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民同情并支持英国,但军队首先要保证本国民众安全——他们是合众国的国防军,不是大不列颠的雇佣兵。”
  所有在场的记者都点头,甚至于市政府的官员也暗自点头,马歇尔接不下去了,他不相信杜威看不到、看不懂支持英国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但政治家能看懂的事普通民众并不一定看懂,或者说看得懂也不一定能理解——让美国普通人民多交点税、多生产一些物资供应英国或许没什么意见,但要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去支持他人,绝大多数美国人还没高尚到这个地步。
  为迎合这种观念,杜威必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感同身受地发表意见,说来说去都是选票闹的——这该死的政治!马歇尔叹了口气,他只希望这只是杜威为竞选而发表的言论,并不是内心真实想法,否则这场战争真会有大麻烦。
  不过杜威并未穷追猛打,在充分表达观点后适可而止地停止了抨击,转而井井有条地讲述起救援与后续防御的策略来,最后说道:“……刚才总统已发布了命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希望媒体在报道时不要推波助澜,要引导民众、企业、商人理解并认识到这次袭击的影响,我们一定会战胜各种困难。”
  说完他就拉着马歇尔到会议室去,一边走一边小声对后者推心置腹地说道:“其实纽约基础设施与民众伤亡还在其次,我更担心袭击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其他先别说,证券市场、保险市场首先会有灾难!”
  马歇尔这才猛然想到:今天是周六、明天是周日,这两天证券市场全部休业(美国从1940年起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法案,战争开始后虽然工作时间有所调整,但证券市场依然在周末休市),当5月3日星期一证券市场开门时一定会有恐慌性抛售,说不定会重演1929年股市大崩盘的灾难——临时休市也好、行政命令也好,都改变不了资本力量,越晚开盘,积压的力量就越大。
第084章
群情激奋(2)
  马歇尔是见识过资本市场大崩盘威力的,当下心里就是一惊,但他本身对经济和资本市场一窍不通,小心翼翼地问道:“有什么办法能克服这个危机?”
  “市场情绪非常敏感,除非开盘前可以在战场上取得好消息……”杜威沉吟片刻后道,“那样局面才可能迅速稳定下来。”
  “我明白了,我一定会尽力而为。”
  杜威和他握手:“将军,我对打赢战争有信心,对将军们也有信心,但有些事必须改变,眼下政府必须要强化防御给民众带去信心并为他们赢得胜利,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胜利,您要知道,民众的眼光通常并不如我们期待得那么长远和睿智,他们承受不了过高的代价,更承受不了长时间的等待。”
  马歇尔点点头,杜威这番话算是非常推心置腹了,他当然也不能再绷着脸说官话,叹息道:“参联会初步分析敌人是航母舰载机,就像我们当初空袭东京那样,此刻只怕已经溜了,要逮住他们并不容易……”
  杜威默然无语,最后长叹一声。
  此刻比马歇尔更无奈的是金上将,参联会一大清早就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反击,罗斯福急得差点跳脚,严令众人必须想出办法。阿诺德打出了他手中所有能打出的牌——不但让东海岸所有能够得着的飞机去进攻,还给在英国的第八航空队拍去了紧急电报,让他们务必对柏林或其他德国大城市展开报复性大轰炸。部署完这些后,他眼巴巴看着金上将,希望海军也能拿出办法来。
  火烧眉毛之下,被逼急了的金上将把最后的赌本拿上了赌桌——让原本A+计划中调遣到位的几艘护航航母在驱逐舰的陪伴下拉出去执行反击任务。
  这是何等悲壮的一幕:速度缓慢、舰载机少、防御薄弱的护航航母居然要追着比自己更强大、速度更快的舰队航母打!当然,所有人都清楚,如果敌人一心想要逃窜,护航航母要追上对方是不可能的,金上将派遣这支舰队的目的只是排除敌人对东海岸其他城市再次发动空袭的可能——再来一次袭击的话,总统非倒台不可。
  “国会群情激奋,纽约州的议员尤其暴跳如雷,马上要发动第二次质询,这一次恐怕不能轻松过关了……”史汀生叹了口气,“我们必须在加强国土防御上下功夫,否则永无宁日。”
  这一点众人已形成共识:轴心将来以亚速尔为基地出击袭击东海岸会变得十分方便,快速航母编队只要隐秘航行5-6天就可以抵达对东海岸的有效威慑距离,这局面太可怕了,偏偏现在还没办法夺取亚速尔。
  8:45,阿诺德接到电报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