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656

  经这么一冲淡,美国自身损失看上去就不那么严重,美国自己公布的损失是舰队航母2艘,轻型航母2艘,舰队航母1艘重创,巡洋舰和驱逐舰共10余艘,至于飞机和飞行员损失则遮遮掩掩地说是300多人。
  就在新闻公布的同一天下午,罗斯福接受了国会质询,马歇尔、金上将作为主要证人陪同参与,律师出身、浸淫政坛多年的他充分发挥了纵横捭阖的本事,没有被动难堪地接受政客们如连珠炮般的质询,而是反客为主、脸色阴沉地对他们描述了可怕的场景。
第074章
震动(5)
  “先生们,我们要与德国实现暂时和平是很容易的,只要我今天下令放弃支持英国和俄国,明天希特勒就会扑上来和我们握手言和——但当我们在欧洲大陆仅剩的盟友倒下后,合众国还能独善其身么?其他盟友还会相信我们不会出卖他们而谋求自己的利益么?等希特勒统治了欧洲,融德国、意大利、法国、俄国、英国等工业能力于一身后再向我们发难,还能指望谁来帮助我们?更不必说希特勒最近又找了个挺能打的小跟班——日本。”
  “没错,我们是在巴拿马战役中受了挫折,但这是战争进程中最正常不过的小插曲,合众国当初还有被火烧华盛顿的经历呢……这说明不了什么,至少日本人沉没在巴拿马运河中的陆奥和比睿号战列舰是货真价实的,至少德国人遗弃在巴拿马滩头的虎式坦克或别的重型装备是真实的,至少他们也损失了3艘航空母舰和大量飞机。我们的损失确实大于敌人,但我们的工业能力、经济潜力远远强过敌人好多倍——换句话说,我们损失得起而敌人却无法持续承受!”
  “我们要造更多的军舰,更多的飞机、更多的坦克,更多的大炮,我们的敌人已打了4年甚至更多一些时间的战争,早已筋疲力尽、气喘吁吁,合众国的潜力才刚刚开始发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战争胜利贡献力量。胜利不仅取决于数百万陆海军将士的努力,更取决于全体美国人民的团结和生产。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支持英国和俄国两个重要盟友,他们是抵挡轴心侵略的第一道防线,支援他们就是支援我们自己。”
  “先生们,孤立主义永远过去了,当敌人把战火烧到夏威夷、烧到巴拿马、烧到波多黎各,甚至还威胁要进攻美国本土时,妥协与斡旋的余地就永远地失去了——我们不能对此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自愿也好、被迫也好,合众国每个人都深切地卷入了这场战争。我们不能害怕或者躲避战争,因为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自由与独裁、光明与黑暗、民主与极权的总决战,是决定美国全球地位、世纪命运的总决战!如果你不想生活在恐惧与暴政之中,不想你的家人、你的后代将来生活在奴役和枷锁之中,那就请拿出全部汗水、勇气乃至生命抗争吧……这场战争只有慷慨赴死的美利坚民族,没有苟且偷生的美利坚人!”
  金上将和马歇尔目瞪口呆地看着国会质询现场——所有人都站起来为罗斯福鼓掌,现场掌声如雷、气氛感人,议员们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不已,已忘了他们最初是气势汹汹来问责的,一个劲地为罗斯福叫好,认为总统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认为陆海军将士们尽到了最大努力,坚定不移地表示要将战争进行到底。不但同意增加战争拨款的请求,而且还一致表示会将总统一年内开工建设24艘航空母舰的伟大设想付诸实施。
  金上将和马歇尔对望了一眼,彼此相互点点头,进一步坚定了继续战争的决心和信心。
  当天晚上,借国会质询的余热,罗斯福通过广播进行了全国讲话:
  “……我们在这次战役中遭到了优势敌人的突击,经过奋勇抵抗并给与敌人沉重打击后击退了他们进一步进犯的意图。身为总统和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我很坦率地向全体美国人民承认:虽然最终战果仍在统计之中,但我军损失较敌人略多一些的总体格局是基本明确的,巴拿马运河遭到了破坏也是明确的,这毋庸以讹传讹,更不必杞人忧天。这不是失败,更不是灾难性失败,这只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之所以出现这种战果,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将士不如敌人勇敢,不是因为装备不如敌人先进,恰恰相反,我们的将士比敌人更勇敢,我们的装备比敌人更多、更好。有人也许会问,那为什么我们暂时居于下风?因为合众国的军队规模一直很小,战前军费开支在主要强国中处于最低水平,我们的国防力量向来以自我防卫为目标,我们的军人是战争开始后陆续征召的,我们从不像轴心国集团一样试图去侵略、掠夺、征服别国——他们为此进行了长达20年的精心准备,积累了大量精锐部队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当我们将国家财政收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用于提高人民整体福利、用于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以造福人类时,敌人却在疯狂压榨人民以制造武器。
  当敌人在欧洲大陆、亚洲大陆肆意扩张时,我们的军人才刚刚走进兵营学习射击和走队列,作战经验是我们最缺乏的,承认在这些领域不如对手没什么丢人的,因为我们从没有征服世界的野心。但这种精锐部队敌人也很有限而且越打越少,他们的扩张已发展到了顶点,他们的持续生产能力、动员潜力都不如我们。
  敌人或许能凭借偷袭、闪电战赢得一些先机,但不能改变他们在战略上的根本弱点。这场战争不是短跑,是长跑,是马拉松,坚持到最后才有胜利和未来!美国军人正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正在失败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战斗能力,我欣喜地看到,这场战役中我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获得的战果与珍珠港事变时相比有了重大进步!——那一次我们只击落了30余架飞机,这次我们不但击落了近300架敌机还击沉了他们近20万吨军舰。
  我可以明确宣布,合众国会用更多的力量、更大的决心去打败敌人。敌人每新建一艘航空母舰,我们就将建造4艘、6艘甚至8艘航空母舰来应对……我们要用数量优势抵消敌人暂时拥有的质量优势,当我们在战争经验、战斗力水平上与敌人相持平时,他们的末日便来到了——我相信,这个时刻为期不远!”
  罗斯福的讲话一直持续到10点多,在讲话结束之后,各大电台主持人便围绕讲话进行了重点讲解并回答听众的疑问,谁也不知道,此时冢原正率领机动舰队绕过百慕大群岛,悄悄向美国东海岸扑去,所有军官都借助广播听到了罗斯福的讲话。
  “长官,罗斯福牛皮吹得震天响,胡扯击落我们300架飞机——我们一共也就这么多飞机!”草鹿龙之介笑道,“也就能骗骗不懂行的普通民众,估计内行人早就嗤之以鼻了吧。”
  “我们马上就能把炸弹投到美国人头上了,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在经验上强过我们,我倒是很期待有这么一天。”源田实大笑起来,“不知道把炸弹投到美国人头上以后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修改作战目标。”冢原没笑,反而神情变得十分冷峻。
  “长官?!”
  “取消对诺福克海军基地和造船厂的袭击,将目标变更为纽约。”
  “这是为什么?”其他人疑惑地问道,“罗斯福刚刚说了要大造军舰来对付我们,摧毁这个基地有利于迟滞美国人的脚步。”
  “不!”冢原摇着头,“如果他没发表这个讲话,我们去袭击海军基地和造船厂会是一步好棋,但现在他既然说了要大造海军,情况就变了,进攻纽约更有利。”
  大家没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难道不是敌人越要做什么我们越要反对做么?
  “你们不理解政客和美国政治……”冢原解释道,“如果我们这么干,明天他就会添油加醋地说:敌人害怕我们大造军舰的设想,所以要拼命破坏我们的工业能力;然后过两天修复之后又能大吹大擂,我们挫败了敌人的破坏企图。”
  “有这么无耻?”
  “政客是没有下限的。”
  “可长官您最初不是反对进攻纽约么?不是说会激起美国人民的滔天怒火么?”
  “他们的怒火已被激起了。”冢原指了指广播,“现在是要用炸弹让他们冷静冷静,言语与口号代替不了实质,美国政府远远不够保护自己的民众。民主国家的热情很容易被煽动也很容易被改变。”
  大家没想明白其中道理。
  “德国元首与堀悌吉长官的看法是一致的:从纯粹军事的角度出发,袭击美国东海岸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哪怕我们在诺福克投下几十吨炸弹,大不了也就是让美国人耽误1-2个月——美国对德国进行了如此大规模的战略空袭都没能改变德国的工业能力与战争潜力。但通过轰炸,我们可以让美国必须分派力量用于国土防御,他每多增加一门高射炮、一架飞机用于国土巡逻,他就减少对外作战所能派出的军事实力。”冢原耐心解释道,“你们想想看,美国国土面积这么大,如果要达到德国现有的防空水平,他们要消耗多少工业资源与军事实力。”
  “而如果美国政府不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民众——政客许下的诺言就会破产,毕竟,煽动起来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草鹿龙之介点点头:“转向,我们准备去纽约……”
第075章
打脸(1)
  虽然还只是4月下旬的天气,但日本帝国海军军令部部长、海军大将伏见宫博恭王只觉得心里烦躁异常,浑身上火,有一股子说不出的难受。
  最近这几天他生病了——不是一般的毛病,是心病!走到哪都觉得仿佛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嘲笑他是傻瓜!而无论是军中的议论还是部分高层有意无意的嘲讽,都让他觉得格外刺耳与难以忍受,发展到后来,甚至于有人一在他眼前提这个字眼他的脸马上就沉下来。
  上次军部联席会议因堀悌吉绕过军令部、直接独断去进攻美国东海岸的事,他与山本五十六公开斗起了嘴,还跑到裕仁面前去告状,似乎想借此彰显自己的地位,结果反而不痛不痒地在御前碰了软钉子,还让陆军高层看见了海军军令部系统与海军省系统之间不和的笑话。
  不但如此,没两天他就听到外界有传言说他“鼠目寸光”、“有眼无珠”,消息传遍了整个参谋本部和军令部,在“举国一致”时期,这几乎等于传遍了权力中枢。他很想愤怒地将幕后黑手揪出来,结果被告知源头是从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口中那里来的,说他根本不懂攻略美国东海岸的深刻内涵,更气人的是,山本和井上这么说也就罢了,就连石原莞尔居然也附和这种观点。
  就在他气得准备直接找上门去找山本说清楚时,却接到了惊天霹雳一般的消息——堀悌吉率海军主力虚晃一枪,根本没去打东海岸而是转道去打巴拿马。
  从陆军到海军,从大将到少尉,只要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学过基本参谋课程的军官马上就能反应过来这是堀悌吉采用的避实击虚法,虽然当初大家都对联合舰队非要进攻东海岸的意图看不清楚,能看懂其间道理的人几乎少之又少,但不妨碍他们现在反过来嘲笑军令部部长也看不明白——人性如此,没什么好说的。
  伏见宫博恭王只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似乎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哪还有去找山本和井上晦气的想法?
  他不敢宣扬攻打巴拿马没用这样的观点——那是自欺欺人,所有人都清楚美国80%以上的工业实力都集中在东海岸,一旦破坏了巴拿马运河,不但意味着美国向南洋的运输时间会增加30-45天,还意味着他们必须投入更多的军舰、商船和人员才能维持以前一样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对日本是大有好处的,意味着日本短期内面临的美国压力将大大下降。
  他不敢说攻略巴拿马不对,只是酸溜溜说恐怕不好打,这举动太冒险、太激进,应该积极稳妥,至少也要军部深入讨论后才能执行,而不是区区一个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自己就决定了。
  其实,如果他能忍住不说什么,这件事其实也就悄悄过去了,结果他非要对此冷嘲热讽、打泼冷水,然后就是不断被吊起来打的后果:不到5天,前线战况就完全清楚了,因为日本在巴西是有大量移民的,也有发达的情报网络,实际战况很快就传了回来——联合舰队和德国陆战旅不但顺利击退巴拿马守军,还彻底炸毁了巴拿马运河船闸,瘫痪了运河体系。
  这战果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反应过来之后大家又是一通哄堂大笑,现在谁都明白巴拿马战役不是军令部指挥和协调的,而是堀悌吉率联合舰队独立完成的行动,甚至是顶着风险的“独断”行为,于是传言传着传者便走了样。
  “听说了么?军令部那傻瓜说攻打巴拿马是不可能的,结果现在联合舰队不但成功完成任务,而且还大涨皇军威风。”
  “亏得堀悌吉将军没有将整个计划报给傻瓜过目,否则非吓破他的鼠胆,不过呢,鼠目寸光的人也只有鼠胆了,难道还能指望熊胆?”
  “哈哈哈!听说就是这傻瓜当初派人向陛下隐瞒前线失利情况的,他还当其他人都是傻瓜呢。”
  令伏见宫博恭王始料未及的是,不但这次的事件让他站到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就连当初岛田粉饰失败、掩盖中途岛战役真相的情况也再一次被人翻了旧账,隐隐约约还提到是他授意而为,这让他不禁气急败坏、大发雷霆。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堀悌吉不但调集了德国海军一起前往,甚至还能动用德国海军陆战队的兵力,他满脑子都是错愕——谁都知道伏见宫博恭王才是主张日德联手、对美开战的,而山本、堀悌吉、米内光政都是反对对美开战的,现在倒好,反对联德的人居然和德国打得火热。这让他如何不感觉痛彻心扉?
  总算是联合舰队发回的战报让他抓住了痛脚——陆奥、比睿两艘战列舰被堀悌吉果断拿去沉堵船只,他在军令部里大发雷霆,认为此举完全是胡闹,“丢了这些军舰,今后还怎么与美国人相抗衡?”他已打定主意,回来要对这件事大做文章。
  谁知道这句话刚说完没两天,巴拿马海战又打响了,轴心海军以弱敌强,以一艘中型航母沉没为代价,击沉对方五艘航母,整个把中途岛战役颠倒过来重新演了一遍。
  消息被证实后,日本举国欢庆,连夜进行了祝捷大游行,声势超过以往数倍。收到确切战报的伏见宫博恭王当场就额头冷汗直冒,不敢相信,他有心想指出这份战报是“伪造”、是“谎报”,但后来连美国自己都亲口承认了,他还有什么理由硬顶着不肯承认呢?现在不但陆海军高层看他的眼光怪怪的,就连心腹手下都委婉地暗示他最近不要就这个话题再发表意见了,免得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又气又急之下,将近70高龄的伏见宫博恭王终于病倒了,现在一听到联合舰队和堀悌吉的名字就头疼不已,整件事成了心病。裕仁倒是很快就派出御医嘘寒问暖,可心病和虚火实在令人棘手。
  于是,随着巴拿马方向捷报频传,伏见宫博恭王的病情反而加重了……
第076章
打脸(2)
  4月27日,凯特尔在柏林得到了巴拿马战役的详细战报,对堀悌吉成功摧毁巴拿马运河、全歼美军航母编队并顺利撤退的整体过程大感惊讶:这三件事随便哪件事做成了都很不容易,堀悌吉居然一口气将三件事全干成了,让他颇为动容,立即跑去向霍夫曼报告。
  “战果核实过了么?没有夸大或谎报?”看到喜上眉梢的凯特尔,霍夫曼不放心地问道——日本人可是有前科的。
  “核实过了,马沙尔和克兰克将军都担保情况真实,当然我们损失也不算小。”凯特尔翻阅着核实电报,“舰载机飞行员损失率超过20%,陆战旅伤亡率将近40%,所有重装备和登陆艇基本放弃——该旅需要完全补充才能恢复元气,特斯特司令官号中弹沉没,包括提尔匹茨、黎塞留号等在内的军舰多有损伤,除飞行员外的海军官兵伤亡超过500人。”
  然后他有补充介绍了日本方面的损失:“日方损失更多一点,飞行员损失率将近25%,损失了陆奥、比睿、隼鹰三艘主力舰和一些小型舰艇,其余战列舰也有轻重不等的伤势,不过顺利地从法国人手里拿到了贝亚恩号航母。”
  “陆奥沉没了?”霍夫曼有些吃惊,低头看起了战报,自言自语地说道,“原来陆奥和比睿受了重伤,然后堀悌吉用它填了运河——这种行事风格可与一般日本人大相径庭。”
  凯特尔附和地点头:“看得出来这位将军很有魄力,当然,他也向我们提出了要求:鉴于日本工业实力和造船能力薄弱,希望能获得一些补偿,比如说把天鹰号航母让给或租给日本。”
  霍夫曼摇摇头:“这不可能!欧罗巴号沉没、齐柏林负伤维修后,我们也很缺航母,目前能用的就是天鹰——我不能将唯一可用的航母转给日本,就算我答应,雷德尔也不会答应。对了,他对这份战报是什么态度?”
  “这……”凯特尔欲言又止。
  “他怎么了?又找你闹别扭了?”霍夫曼不悦地说道,“我提醒过他很多次,海军是服务于战争全局的,不要仅从海军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必须服从最高统帅部的统一指挥。在海军内部,今后是舰队、潜艇、海航、陆战队和岛屿基地五位一体,也不要狭隘地光从舰队出发看问题。”
  “不,他下午找我谈了一次,委婉地表示可能近期会提出辞职。”
  “辞职?”霍夫曼的眉头皱了起来,这倒是始料不及的变故,不过很快他就想明白这是为什么了:这次巴拿马作战雷德尔是持明确反对态度的,认为太过于冒险和激进,但他没有多少发言权,整件事是堀悌吉与霍夫曼直接商议后执行的,是“越顶外交”的产物,现在巴拿马战役不但打赢,而且赢得很漂亮,雷德尔当然感觉自己脸上无光;其次,雷德尔对小泽的任命始终颇有微词,认为破坏了德国海军的传统,但其实上到马沙尔,下到普通官兵都能接受小泽的任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随着海航、海军陆战队的强势加入,雷德尔代表的舰艇派或者说水面舰艇派从唯一的主流变成了与潜艇派、海航派、陆战派相提并论的派别,话语权逐渐旁落,特别是连续几次军事行动都是绕过雷德尔直接由最高统帅部下令,让老元帅很有失落感。
  除与凯特尔关系紧张外,霍夫曼还知道雷德尔与马沙尔之间关系也很一般,雷德尔比较保守持重、总坚持保船第一,与马沙尔格格不入,马沙尔在外人眼里算是稳重,但在老元帅眼里却是激进;本来航母部队指挥官克兰克与老元帅的关系还不错,但因为将一系列战列舰改建为航母的事,克兰克与霍夫曼、施佩尔是一条阵线的,又与老元帅意见相左。除了海军总参谋长弗里克,其余海军高层与雷德尔隐隐约约都有隔膜,当然面上还是能一团和气。
  “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办?”
  凯特尔本想说元首大可以接受辞职并直接兼任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之所以先找自己谈辞职一事未尝没有试探元首口风的用意,但他摸不透霍夫曼的真实想法,话到嘴边又变了:“这……我觉得应该尽力挽留,雷德尔元帅在海军中德高望重,他……”
  “你没说实话,这很不好,现在不是和平时期的官僚倾轧,我们要站在对战争真正有利的立场上看问题。”霍夫曼板起脸训凯特尔是一套又一套的,“他还在犹豫,我却不能犹豫。如果他真向我提出辞职,我会接受。当然,他对德国海军的复兴是有特殊功劳的,从海军总司令位置上退下来后还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余热,比如出任海军总顾问一职就挺好。”
  凯特尔心想自己刚才又会错了意,元首的态度坚决地多,连忙补救道:“可按陆军、空军的办法由您亲自兼任海军总司令。”
  霍夫曼对此不置可否,交代道:“弗里克海军总参谋长的职务也要换一换,他的个性更适合去培养海军后备人才或承担监察任务,我们需要有智慧、能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问题,能想出高招、怪招、妙招的参谋长,不要墨守成规、始终循规蹈矩的老实人——那是皇家海军才干的事,让奥托·施尼温德回任海军总参谋长,另外库梅茨性格偏软,让他去管理波罗的海舰队和相关基地吧。”
  奥托·施尼温德原先出任过海军总参谋长,有很高评价,但由于他与雷德尔关系一般,转而去担任有名无实的公海舰队司令而由雷德尔的心腹弗里克接班,事实上施尼温德在资历上还不如马沙尔(他1937年10月才晋升少将,马沙尔比他早一年),于是这个职务就变得很尴尬——他根本管不住马沙尔和克兰克。而波罗的海方向由于红海军没有实力,因此德国也未派遣海军主力,顶多就是做些运输、护航、反潜的工作,霍夫曼认为这才适合库梅茨的个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