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656

  这还不算,菲斯特目瞪口呆地看到该舰3号炮塔居然在爆炸气浪中整个飞了起来——那可是重达360吨的大家伙,然后炮塔很快又重重砸落下来,将旁边一艘躲避不及的日本驱逐舰舰艏整个给砸没了,这艘倒霉的驱逐舰呼啦啦往海里沉,惊慌失措的水兵们像下饺子一样往海里跳。从空中望下去,陆奥号后甲板霍然出现一个大豁口,浓烟滚滚。
  “哈哈哈哈!”菲斯特和飞行员狂笑不已,比中了头奖还高兴。
  这是怎么回事?不仅他没想明白,所有目睹该场面的人都没想明白。
  草鹿任一大声痛骂:按陆奥号的防御能力和装甲厚度,这根本就不应该发生,别说1000磅的普通炸弹,就是1000磅穿甲弹来也穿透不了主水平装甲带,但现实就这么残酷,最不可能的事情居然就这样发生了。
  几分钟后,堀悌吉得到了确切的情况汇报:炸弹穿透装甲带并引起三号炮塔弹药库殉爆,在炸弹连同炮弹弹药共同作用下发生了惨烈爆炸,爆炸冲击波不仅将三号炮塔附近的设施、装备、人员全部清扫一空,还连带破坏了下面动力舱的锅炉,原本以25节高速机动的陆奥号一下子掉到了只有17节。至于为什么区区1000磅炸弹能穿透装甲带,谁也说不上来。
  所有人都不清楚陆奥号现在的遭遇比真实历史上强多了——那次在港口因三号炮塔爆炸导致整条军舰沉没!
  从昨天开始到今天上午陆奥号进行了多次炮击,弹药已用了将近50%,因此殉爆威力相比真实历史已大大缩小,即便这样,当年赶工留下来的质量隐患一直存在并最终在战场上暴露出来,场面极其难看。有几架SBD和TBF看到陆奥严重受创也想来沾点便宜,纷纷将自己的炸弹也往下扔,速度大降、人心惶惶的陆奥号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结果2分钟内又分别吃到1000磅与500磅重的炸弹各一颗,不过投弹的美军轰炸机运气都不太好,投完炸弹就被随后赶到的战斗机击落了,但投下的炸弹同样掉进了刚才爆炸产生的大洞里,再次引发剧烈爆炸,速度进一步下降到只有15节。
第048章
瘫痪(1)
  7点一刻,投掷完炸弹的美国机群正准备退场,冢原准备的冲击波却赶到了。
  在刚才持续不断的交手中,双方打出了71:14的交换比,剩余的轴心战斗机在数量上已超过了美军飞机,而冢原派出的战斗机增援部队涌入现场后,一下子获得34架战斗机新生力量增援的轴心军声势大振,成为压倒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军机群快速退却,各飞机几乎是夺路狂奔,已顾不上什么阵型与团队了。
  但让所有人恐惧的是,居然有50多架日军战斗机不依不饶地一路跟踪,甚至美军将编队分散也没用,除了B-25,其他飞机每分散一架就有一架轴心战斗机跟着扑杀上去,一直到飞出200多公里外,还有34架战斗机在死命追击。
  这些全是冢原放出来的胜负手,他们起飞时携带了足够的油料和弹药,如果愿意,可连续不断地追击一小时。F4U、P-47们如果一心想逃轴心飞行员拿他们没办法,甚至巴不得他们逃掉,这样剩余的攻击机就会全部完蛋。
  而逃窜的美军发现一件更加麻烦情,因为刚才对滩头轰炸效果不佳,大多数飞机都用机枪火力扫射地面,战斗机如此,甚至SBD和TBF也是如此,美军飞行员刚才打得太过于欢乐,一下子用掉了大部分弹药,再加上追击途中为阻止敌军战斗机又持续开火,到现在大多数飞机都打光了弹药,所有美军战机几乎都成了待宰羔羊。
  对B-25,日本战斗机飞行员普遍不感兴趣,但德国飞行员就不一样,他们很多都有在西线防空的经历,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这种飞机,而为数不多、侥幸逃脱的SBD、TBF和A-20则成为日本飞行员拼死追击的目标,P-47和F4U们即使想返身作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弹药告罄后,除了撞击,他们别想打下敌机来。但撞击也是个技术活,特别是用笨重的P-47去撞击轻巧灵活的Bf-219更是个技术活,最后只有一架P-47成功地与敌机同归于尽。
  轴心战斗机如鬣狗对付狮子一般,每个咬住一架敌机进行战斗,持续不断给美军放血,从登陆场到尼加拉瓜的航线上到处都是不断被击落的A-20、TBF和SBD,那些已吓破胆的F4U和P-47飞行员哪里看过如此惨烈的追杀场景,最终只能利用自己绝对速度超过Bf-219的优势逃脱,至于其余战友,大家自求多福吧。
  当科恩上将收回全部机群时,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抖个不停。和昨天一样,TBF编队成为高危行业,再次全军覆灭,A-20编队只飞回来2架,其中有一架满身是伤,已完全不用再飞了,地勤当即把他们送到了垃圾堆,SBD编队只飞回来4架,其中一架就是指挥官菲斯特搭乘的座机,他手臂、腹部各中了一颗13mm子弹,奄奄一息,落地后只来得及对科恩说一句话:“我军重创陆奥号和登陆部队……”后就阵亡了。
  B-25们倒是大部分平安归来,可机组成员大都垂头丧气:他们知道自己成功返回不是因为水平强,而是敌人根本不屑于打自己,幸存的F4U和P-47们则是两股战战、大惊失色,很多人连爬出座舱的力气也没有,是被地勤搀扶着下来的。科恩心想:这种情况下能挺下来的全都是精英了,算是见识过风雨,可与日德百战精锐较量一番,可惜人数实在太少,连续两天出击还能够活着回来的战斗机飞行员只有2人,能活着回来的SBD只有1架——就是菲斯特所在这架,可惜飞行员还活着,指挥官却阵亡了。
  进攻时124架,回来时只有31架,丢了整整93架飞机,损失高达75%,轴心的损失一共是17架,但在幸存美国官兵口中,或许因为掩饰,或许因为紧张,敌机损失的数字变成40多、50多。
  科恩认为40多的数字基本是可信的——自己掉了将近100架飞机,还不能换敌人掉40架?
  “长官,我们取得了反空袭的胜利。”最初掩护登陆场的飞机陆续降落在航母上补充油弹,机动舰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兴奋地汇报道,“飞行员们反映击落了80多架美军战机,再加您准备的冲击波,我估计至少能击落100架以上的敌机。”
  “远远还没有……”冢原二四三朝司令塔的挂钟看了一眼,现在才不到8点半,如果美国人愿意,今天可以发起2次,甚至3次打击。
  “这……”草鹿龙之介词穷了,想了半天才找出一个理由,“他们损失这么大,剩余飞行员还有勇气出击么?”
  “不要小看美国人的决心,为对付我们,他们能源源不断增兵,用兵力来堆死我们——这不是他们最喜欢干的事情么?”
  冢原猜测得没错,清晨从佛罗里达起飞的美军飞机已陆续抵达尼加拉瓜,基地兵力又恢复到100多架,预计后续还有飞机将陆续赶来,但所有的飞行员和地勤都脸色铁青——在这里作战,飞行员的生命不是以年或月为单位计算,而是以小时和次为单位计算,所有抵达尼加拉瓜的军人出发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被要求留下遗书。
  战报传回华盛顿时,指挥部里一片沉默,昨天丢了50架,今天上午又丢了93架,所有人心头都沉甸甸的,但金上将听说重创陆奥和滩头登陆部队并击落敌机40余架时,他站了起来,咬牙说道:“我们必须坚持到底,我们很困难,敌人也到了强弩之末!这种精锐的舰载机飞行员他们能有多少?哪怕着眼于未来的制海权和亚速尔战役,都必须把他们拼掉。”
  众人仔细一思考,认为他说得虽然残酷了些,但非常有道理:轴心舰队昨天丢了20多架飞机,今天又丢了40多架,将近丢了70架,就算能得到近20架后备飞机的补充,至少也损失50架,而敌航母舰载机总数不会超过300,再扣除攻击群,剩余的战斗机最多还有50-60架,再拼命堆上1-2次,轴心军舰基本没战斗机可用了吧?
  “我们必须咬牙坚持下去。英格索尔上将发来电报,他的舰队离巴拿马还有56个小时,目前正全速前进,因此……”金上将神情冷峻地发布命令,“尼加拉瓜基地争取中午左右发动第二轮空袭,这次以海航为主,重点进攻敌舰队,务必击伤部分战列舰,拖延敌军撤退速度,首要目标是陆奥号……下午时分再发动一次进攻,用陆航兵力,争取在大西洋舰队赶到战场前耗光敌军战斗力。如果还不行,明天再来三次!”
  听到该决断的马歇尔唯有报以苦笑:昨天是东海岸南部7州的航空兵力,今天一清晨基本打光了;下午能用的是从东海岸东北部13州抽调出来的兵力,看架势也得打光;然后明天就轮到中部16州,后天轮到西海岸12州——金上将大概是要将陆航有战斗力的部队都拼光拉倒。
  参联会成员、陆航总司令亨利·哈里·阿诺德一言不发,他脑海里现在一片空白,反复回放的场面只有一个:前赴后继、排队冲向火光的飞蛾……以前他以为这场面是形容在英国执行战略轰炸任务、损失惨重的第八航空队,现在才知道大错特错,这场面是在尼加拉瓜!是在巴拿马!
  罗斯福也是咬紧牙关、青筋乱跳,他恨当初为什么不在海外多建设一些基地,为什么不将尼加拉瓜基地规模弄得再大一点,为什么不将古巴关塔那摩基地扩充为标准的空军基地,以至于现在变成了标准的添油战术,每次最多只能用150架飞机扑过去,如果有1500架飞机同时扑过去,德国人或日本人还能这么猖狂?
  当然,这也只能想想而已,战前美国一共就几十万兵力,能在巴拿马驻军上万已算是非常重视的举措了,拿纳税人去建设大而无用的海外基地?还想不想财政平衡了?战事开始后的重心都放在大不列颠和澳大利亚,谁会想着在南美洲这个美国后花园搞建设、搞军备?
  不过该做决断时他从不手软:“我决心按金上将的建议执行,诸位有异议么?”
  大家都摇头:已丢进去近400架飞机(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多黎各的累计损失),巴拿马运河看来也保不住,如果再让轴心舰队大摇大摆离开,那美国的脸真是丢尽了,今后还有什么资格在南美洲充老大?就像梭哈,牌面虽然比较难看,但还有一线生机,放弃的话,前面的赌注可就被赢家统统拿走了。
  科恩少将很快收到了命令,他皱着眉头看完电文,最后毫不犹豫地宣布下去:“10点半前完成作战准备,以海航兵力为主,TBF挂鱼雷,我们这次去反舰……”
第049章
瘫痪(2)
  巴拿马和哥伦比亚三角海域,机动舰队正在为降落的机群进行紧张补给。
  “长官,我们一共被击落17架战斗机,还有2架受伤较重不能使用,实际损失飞机19架,库存后备尚有6架战斗机,已全部组装后补充完毕……”
  “战斗机还有117架?飞行员呢?”
  “前方报告已救起来7个,可能还有3-4个幸存者,我已派水侦去接……”
  “这次水侦可出了大力,亏得当初带这么多。”为应对这次攻势,轴心舰队将千岁号、千代田号两艘水上飞机母舰也带了出来,除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自身携带的水侦外,两舰还能最多额外携带48架水上飞机,承担了侦查、搜索、救援、交通等多项保障职能,效果非凡——当初堀悌吉顶着压力不让他们改造为轻型航母,关键时候价值就发挥出来了。他们不但携带了远超舰队常规的水上飞机,而且还带有大量的航空燃油与弹药,更难得的是拥有29节的高速,完全跟得上舰队步伐。
  片刻后,冢原发布命令:“执行一号补充令,水战编队解散,人员编入舰战,超常规补给启动。”
  在日军舰队编制中,除大量水侦之外还有6架水战,这些飞行员虽比不上舰战精锐,但执行作战任务一点问题也没有——事实上只要掌握了航母起降,成为一名舰战飞行员是相对容易的,至于技术水平比美军的菜鸟肯定强。虽然现在连后备飞行员在内的人员总数足够,但日本舰队从德国海航身上学到的知识就是轮换——类似救援上来的落水飞行员,在日本可能很快就再次被要求投入战斗,但德国海航绝对是先救援,后紧急体检,确认无恙最后安排休息以便恢复精力,而不是急于再次出战。本来德国一样是将飞行员往死里用,但霍夫曼纠正了这个做法并多次强调,现在包括空军和海航都高度重视飞行员的休息与轮换。
  超常规补给是为了这次作战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方案,德国从法国获取的塔斯特司令官号航空母舰虽然不能执行新式飞机起降任务,但这并不妨碍该舰继续发挥价值——机库和甲板依然可供利用,上面满满当当地搭载了32架后备飞机,德国海军给其取名叫“补充母舰”,与欧罗巴号的综合母舰相映成趣。德国海军内还有另一种补给母舰,那就是号称奶牛的大型潜艇,专门为作战潜艇提供全方位支援。
  只见塔斯特司令官号缓缓靠近翔鹤号,起重机将一架又一架的Bf-219吊上甲板,与此同时,宝贵的航空燃油也从塔斯特司令官号上抽出补入翔鹤号。两小时之后,舰队战斗机编队再次满血复活——总兵力恢复到128架,各舰航空燃油库和航空弹药也重新获得补充。如果冢原愿意,甚至He-218也能补充完整,但因夜袭中损失较多,他现在找不出那么多能驾驶俯冲轰炸机的优秀机组来——略微差一些的飞行员都还在索科特拉岛航校“进修”。
  目睹补给全过程的日德官兵爆发出阵阵欢呼!不就是增兵嘛,我们也会!
  机动舰队所有高层都点头嘉许:德国海航虽然创立时间不长,但鬼点子层出不穷,死板僵硬的日本海航着实学了很多招数。千岁号、千代田号和塔斯特司令官号现在活脱脱就是特大号补充舰。而德国海航的人员补充能力更让日本海航羡慕:舰战飞行员有源源不断的空军王牌转职,德国空军长久且执着的斯图卡装备和使用经历使其俯冲轰炸水平独步天下,只有投鱼雷的舰攻飞行员储备略少一些、精锐程度也略低。相比之下,日本海航根本就不要奢望从陆军获得飞行员补充,就算陆军肯,他们也变不出俯冲轰炸机机组来。
  11:30分,科恩少将派出第二攻击波继续进攻,最初他以为这些新抵达的飞行员匆匆忙忙只休息2-3小时就再次投入作战会有畏难情绪,因此尽可能滞后了进攻发起时间,但所有飞行员都急不可耐地要求为战友报仇。再加上华盛顿要求中午发起进攻并尽可能在傍晚再展开一轮打击,时间就不能再拖了。
  这次编队由新抵达的海航布鲁克上校担任指挥,在总结前两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这次决定不再玩左右分叉、高低分层的招数,打算老老实实以大机群推过去,与日本人和德国人打硬碰硬的战争。
  出于海航军官的敏感,他要求务必先找到敌军航母进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遭到敌机源源不断的截击,但科恩少将一脸为难地告诉他:“基地侦察机数量有限,今天已用B-25客串侦查,依然毫无所获。”
  “目前搜索距离是多少?”
  “已扩大到800公里。”负责侦查的柯林斯上尉将详细经过汇报了一遍。
  布鲁克想了想后道:“侦查思路存在一些误区,我们不能以尼加拉瓜为圆心进行搜索,应该以运河区为圆心进行400公里左右的搜索。”
  “我知道,但飞机只能从尼加拉瓜起飞,且数量严重不足——每多一架飞机去侦查,投入作战的飞机就少一架,800公里是我们最大的作战半径,超过该距离只有B-25才够得着,而事实证明B-25反舰没什么用,日本飞机甚至都懒得打我们!”科恩苦恼地解释道,“B-25用大型炸弹对付滩头效果也很差,我已让国内加紧送燃烧弹或小炸弹过来,他们承诺天黑前送到。”
  “既然侦查力量不足,那就继续加大投入,反正B-25作战效果一般,干脆直接全部用于侦查。另外,我来之前接消息,波多黎各机场今天基本能抢修完毕,部分机群将入驻,明天他们就能协助我们作战,或许对我们而言嫌远的航程对波多黎各是正好,另外舰队也在南下,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敌军航母编队确切位置。”
  “我同意您的观点,我们先按华盛顿的要求发动进攻……千万保重!”
  “我会活着回来的。”布鲁克用自信的笑容予以了回应。
第050章
瘫痪(3)
  布鲁克率机群出发后不久,罗斯将军的告急电报又到了,告诉他运河区防线告急:德军在美国攻击机群退走后恢复进攻,清晨空袭造成滩头部队300多人伤亡并损失了7辆坦克,伤亡率略低于15%,远低于事先估计,那些卧倒装死的陆战旅官兵很快就恢复了高昂斗志,将遭遇空袭的那一股火气全发泄到巴拿马守军身上——雷默抓紧时间向纵深推进,同时又让一个两栖步兵营和炮兵营展开登陆并向纵深推进。
  现在轮到罗斯的地面部队来承受轴心攻击机群的怒火:鉴于巴拿马守军没有一架飞机,冢原只象征性地为攻击机群配属了6架护航战斗机,其他90余架飞机全是He-218或Ju-98——谨慎的冢原始终对可能存在的敌舰队保持高度警惕,手头留有较强的攻击余力。随着德国陆战旅的持续推进和空袭的广泛覆盖,巴拿马守军伤亡不断扩大,虽然罗斯拥有比德军多4倍的兵力,但他的部队不仅缺少重火力且基本不具备实战经验,被数量远少于自己但由百战精锐组成的陆战旅压着打,而他咬牙动用的M4谢尔曼坦克也根本不是虎式的对手,一辆接一辆要么被88mm坦克炮远程点名摧毁,要么被He-218俯冲攻击所击毁。
  科恩很想去帮助罗斯,可他答应布鲁克派遣全部B-25执行侦查任务在先,获得华盛顿要求反舰的明确命令在后,再加空袭机群已出发,他对此只好爱莫能助,最后发电报告诉布鲁克如空袭完成后尚有余力,请他适当掩护一下地面部队。他宽慰自己——巴拿马守军与尼加拉瓜海空航空兵的惨重伤亡都是为了拖住轴心舰队而必须付出的牺牲。
  布鲁克带着128架的机群出发后,科恩紧接着派出24架B-25前往执行搜索任务——准备将巴拿马运河区方圆400公里查个底儿掉。目睹一架接一架飞机腾空飞去,他脑袋呆呆的,眼角流下热泪,不知道最后还有多少飞机能活着回来。
  陆战旅的进攻很猛烈,舰队炮火支援也十分卖力,在陆奥号挂彩后,堀悌吉本能地察觉到情况不太理想,敌军陆航攻击力度越来越强,但他必须坚持下去:巴拿马运河的枢纽在于船闸,只有彻底加以破坏才能最终长期瘫痪运河,运河一共有3道船闸,其中2道位于太平洋方向,只有1道位于大西洋方向——距离最近的就是加通船闸,这也是美军地面部队防御的重点。
  船闸距离陆战旅登陆的左侧滩头有40多公里,炮击舰队的掩护火力打不到,如果非要强行炮击便必须向运河出口处的利蒙湾挺近,从理论上来说舰队是可以冲入的,但那里水深有限,主航道狭窄,回旋余地不足,万一中途遭遇飞机进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船闸必须依靠陆战队和攻击机群掩护才有希望夺取。
  鉴于瘫痪运河的关键意义,考虑再三后他决定给雷默一个白天的时间,如果天黑之前德军还不能有效控制船闸,入夜后他就要动用舰队冒险冲入利蒙湾进行炮击。就在他思考万一陆战旅不能完成任务他该采用何种办法进行炮击时,草鹿任一脸色凝重地提醒他敌军第二波空袭即将展开,数量大约是130架。
  这次进攻以美国海航的兵力为主,兵力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变成了48架F4U、36架SBD和48架TBF的组合,机种非常少,另外TBF全部挂载了鱼雷。虽然布鲁克对自己的部队很自信,但面对密密麻麻前来拦截的轴心机群时,他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敌机数量着实不少,在他看来至少超过70架,这说明后方对敌舰队飞机总数至少是战斗机总数估计是错误的——他们不是只剩下50-60架飞机,应该至少还拥有100架飞机。
  他的眼力不错,一眼就看出了虚实,拦截机群总共72架,在舰队上空担任最后屏障的战斗机是16架,机动舰队直掩机24架,派去护卫对地攻击机群而刚刚返航补给的战斗机有6架,现在冢原手里还捏着10架飞机的后备队——几乎没留太多后手。
  草鹿龙之介奇怪地问道:“长官,为什么不继续执行冲击波战术?”
  “同样的战术使用一次就够了,敌人会有所察觉并防备。”
  双方大机群在持续接战中展开了激烈厮杀,布鲁克这次采用了新战术:用战斗机将全部攻击机包围在里面,并明确规定即便遇到敌机迎头拦截也不要脱离编队,逼迫敌机进行硬碰硬作战。
  新战术让日德飞行员有些措手不及,他们不想与敌战斗机交手,但不与F4U交手就没法攻击到里面的SBD,就在犹豫和纠缠中,美国机群往前飞了很大一段路程。担任指挥的鲁道夫中校一看情况不对,命令机群迎头攻击,无论对方是战斗机还是攻击机。
  经过10分钟的拦截与迟滞作战,轴心机群一共损失了11架飞机,美军被击落45架,包括19架F4U,14架SBD与12架TBF,交换比进一步下降,一方面反映出美国新战术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因轴心机群将过多力量消耗在F4U上而导致作战效率下降。大队美机抵达舰队上空准备分散攻击。
  舰队防空火力拼命开火,不过效果很一般,只打下了2架SBD和1架TBF。
  似乎像说好了一样,美军机群先是大规模分散,正当日德机群分散迎击时,美军又摇身一变向陆奥号集火攻击——40多架攻击机围绕该舰上下翻飞、肆意进攻,虽然轴心战斗机竭力防护,但刚才的队形已经分散,再加上美国战斗机的拼命缠斗,防卫难以遮蔽到位。
  陆奥已危在旦夕,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