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656

第045章
运河区(2)
  16:35分,以长门号410mm主炮发射为先导,炮击编队在1.8万米左右的距离上对运河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炮击,在此之前,美军几座203mm岸防炮塔已被摧毁。在炮击的同时,攻击机群大规模出动,对准滩头阵地和防御工事全面开火。声势和场面虽然浩大,但堀悌吉知道美军已有了防备,现在最多只能摧毁岸防工事、机场与一些前沿阵地,如果给敌人的伤亡能超过1000就算是重大战果。等空袭过后,美军地面部队还会在纵深等待自己——那里是舰炮打不到的地方。
  至于巴拿马船闸,他根本不相信依靠舰载机轰炸就能将其彻底摧毁——这种关键枢纽只瘫痪3-6个月完全不够的,美国人很快就能修好,根本对不起自己这一番谋划的心血。
  当然,这只是他站在自身立场上的考虑,放在美军身上截然不同: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军陆陆续续打了将近一年半的战争,虽然与德国陆军交手不多,但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军已是多次血战,从没有只挨炸没法还手的憋屈时刻,至于瓜岛挨了一夜炮击造成守军损失过半也是传说中的事,没人亲眼目睹,因此这些官兵都感觉世界末日来临一样。别说在滩头阵地顽强抵抗,就是在后方的防线里躲避炮弹都瑟瑟发抖。
  若非罗斯中将知道自己手下的部队都是些没经受过考验的部队而明智地采取了后撤避敌的方针,这会儿部队就该崩溃了。但即便如此,如雨点般落下的大口径舰炮炮弹依然打得他痛不欲生,求援电报如雪片般地往华盛顿发,看得马歇尔和金上将连连叹气,但他们不能轻易下令撤退,一旦下达这种命令,巴拿马战役就真的不可逆转了。他们只能不断给罗斯打气并要求他顶住:一方面宽慰他轴心舰队没法登陆,他的部队只要躲远了就没事;另一方面又告诉他已为尼加拉瓜空军基地调集了上百架飞机,明天一早会有足够多的飞机掩护他,而且第三天、第四天都会有飞机——本土源源不断的增援将是他的坚强后盾。
  说这些话时,马歇尔和金上将都在咬牙切齿地调集部队,今天高达60%的战损率实在骇人,要他们调集1000架飞机丝毫都不会皱下眉头,但飞行员毕竟不是大白菜,美国陆航最有战斗力的飞行员大都在英国,而海航(陆基)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大都在远东,国内刨除飞行教官、舰载机飞行员外,能承担远距离搜索、长途飞行和战斗的飞行员并不多,今天抽调过去的80多个飞行员(组)已将东海岸南部7个州空军基地里的合格飞行员抽调一空,但他们还得接着往这个血肉磨坊继续填,明天准备抽东海岸东北部11个州的飞行员——英格索尔报告说他赶到巴拿马至少还要3天,所有人都对保住运河不抱期望,让参联会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是歼灭这支轴心舰队主力。
  夜幕降临后,司令塔里的堀悌吉呆呆地看着地图,整个人陷入沉思之中,草鹿任一还是第一次看见他有如此左右为难的时刻,神情大为紧张。
  “飞行员都救起来么了?”
  “能找到的都救起来了,昨天夜袭的彗星改一共救起4个机组,今天白天空战的零战改一共救起5人……”草鹿任一汇报道,“救起来的飞行员都没什么大碍,休息一晚又能投入战斗。昨天夜袭肯定还有个别飞行员(组)跳伞后落到美军手中,但今天下午空战没找到的飞行员多半是失踪了。”
  在浩渺的大海上,失踪是阵亡的委婉说法,堀悌吉叹了口气,这已是最好的结果:像下午空战如此激烈,一共8架飞机被击落,结果只损失3名飞行员,美军损失远远超过自己,昨天夜袭伤亡虽然有点大,但从战术角度而言完全是值得的——如果巴拿马的机场不瘫痪,今天面临的飞机还要更多。
  整体伤亡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不过接下去这一仗该怎么打他却犯难了,15分钟前收到两条消息:
  第一条是登陆部队发来的,报告由于登陆船航速问题,最快明天凌晨4时30分才能开始第一波登陆,且至少需要5小时才能登陆完毕;第二条是水侦发来的,报告发现尼加拉瓜美军机场,陆续有大量飞机降落,位置距离巴拿马运河区大约是635公里,机场具体布防情况不详,为避免惊扰敌军,水侦已返航。
  基于这两条消息,摆在他面前有好几条路,但想来想去都找不到最优选项,以至于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第一条路是今天夜里让机动舰队接近尼加拉瓜并对美军机场发动夜袭,争取瘫痪机场6-8个小时,但冢原二四三强烈反对,认为执行该方案飞行员损失会超过四分之一甚至达到三分之一,理由是两点,其一是昨夜已对巴拿马运河区进行夜袭,同样的战术敌人一定有所防备,增大了突袭难度;其二,巴拿马运河区至少是世界知名地标,有关情况是公开的,也有照片可供参考,夜袭部队能较好地把握方向与目标,而现在除大致知道尼加拉瓜美军基地位置外,对其余情况完全两眼一抹黑,空袭效果肯定不会好。四分之一的损失堀悌吉都承受不了,更别说三分之一,因此此路不通。
  冢原提出了第二条路,不进行夜袭,登陆部队正常登陆,让炮击舰队明天清晨再承受一轮空袭,但马上有参谋提出质疑:万一美军轰炸机不来空袭舰队而专门空袭登陆部队怎么办?而这几乎不可能规避,光空袭滩头登陆部队还在其次,万一矛头对准运输舰队怎么办?今天运输舰队离得远美军没发现,明天清晨就在滩头,再不看见就是睁眼瞎了。于是这条路被堀悌吉搁置起来。
  有参谋提出第三条路:利用目前炮击舰队的火力优势,夜间偷偷派几十个工兵上去把船闸炸了就行,然后舰队连夜撤走,既不用冒险登陆也不用将舰队暴露在美军次日的空袭之下。但大部分参谋表示反对,美军在运河区驻军上万,船闸又是重中之重,虽然现在暂时后退,但并不代表美军已完全放弃作战与防御,光靠几十个工兵根本不可能渗透进去。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渗透进去又如何?几十个工兵顶天就能携带几百公斤炸药,对付运河和船闸根本不够看。
  以马沙尔为首的德国将领提出第四条路:随便找两条船沉在运河里,以舰炮猛烈轰击船闸与运河区,打光至少一半弹药,然后连夜撤走。堀悌吉知道这是相对最容易成功的选择,运作得当至少能瘫痪运河9-12个月。但他不想这么轻易放过美国人,他要瘫痪运河2年甚至3年——要让美国人认为在战争结束前根本没法修复运河才行。
  他抬起头,露出苦涩的笑容,对草鹿任一说:“现在我总算理解了山本君面对中途岛无从下口的难处,现在的巴拿马又何尝不是呢?”
  草鹿任一宽慰他:“长官,您不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巴拿马我们能打第一次,将来就能打第二次……”
  “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堀悌吉摇摇头,用手指着加勒比海周围的一圈岛屿叹息道,“现在美国人不过就在尼加拉瓜、波多黎各和巴拿马有机场,然后猝不及防之下被我们连着端了两个,我敢和你打赌,明年再来的话,这里所有岛屿都会有美国人的飞机和部队——今后加勒比海就是一个大囚笼,你进不来也出不去。”
  “囚笼”的比喻实在是太形象了,形象到草鹿任一也皱起眉头——考虑到美国人在瓜岛上展现出来的、惊人的建设速度,他不得不承认这种顾虑是切实存在的——加勒比海离美国本土多近啊!
  冥思苦想三分钟后,堀悌吉突然有了决断:“发电报给马沙尔将军和德国陆战旅,询问:如果明天登陆部队需要承受一半伤亡才能完成任务,是否接受?再发电报给冢原,我拟考虑第二种方案,询问他有何减少空袭损失的策略。”
  “这……”草鹿任一大吃一惊,“长官,您不再考虑下?”
  堀悌吉看了看挂钟:“没那么多时间了,我必须尽快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只会导致更大损失。”
  三分钟后,马沙尔的回电来了:“如有必要,可以接受。”
  五分钟后,陆战旅的电报来了:“本旅将战至最后一人以完成任务!”
  十五分钟后,冢原二四三的电报来了:“已有策略,若敌机单次攻击波在120架内可保障登陆制空权,但炮击舰队需分担部分风险,可能会损失1-2条主力舰。”
  晚间时分,所有人都在等待最终命令下达,是打?是等?是跑?对运河区的炮击渐渐疏松下来,只有几条重巡洋舰还时不时开上几炮。
  10点15分,全体作战部队接到命令:执行乙案!登陆作战,强攻运河区!
第046章
运河区(3)
  1943年4月19日凌晨4:15分,在连续不断的照明弹照耀下,巴拿马运河区滩头阵地亮如白昼,德国海军陆战队第2旅在雷默上校的亲自指挥下开始登陆,他们比预定时间整整早了15分钟——这是比黄金还宝贵的15分钟。
  为争取时间、减少损失,巴拿马登陆战完全突破了两栖登陆战的常规:不是试图隐蔽与试探守军薄弱之处,而是一开始就用上了全力,战列舰抵近到8000米射击,重巡洋舰冲到4000米以内提供火力掩护,驱逐舰更是突前到2000米提供直射火力,死死压住美军纵深阵地的炮火——露头就打,罗斯中将手中为数不多的155mm榴弹炮基本上都在这种猛烈攻击中被报销。至于滩头阵地的火力点,早就摧毁得一干二净。
  德国海军陆战队的编制比较奇特,旅下不设团,直接辖营,全旅一共包括6个营,分别是1个装甲营、1个装甲掷弹兵营、2个两栖步兵营、1个炮兵营和1个防空营,另外还有警卫连、工兵连、侦察连等8个直属单元(连级),加上旅部总兵力大约6000人。比美国海军陆战师的编制要小得多,但比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实力又强得多。作为德国海军的新型部队,陆战旅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是从国防军整体抽调出来的,原有的海军守卫与陆战兵力在部队中占比不超过15%,抢滩登陆的水平会差一些,但一旦上岸站稳脚跟之后的陆战能力却强出许多。
  首批登陆的部队实力很强大,为了抢时间并占据优势,雷默直接就推上去了装甲营、装甲掷弹兵营、1个两栖步兵营和工兵连,至于其他部队暂时按兵不动,像炮兵营、防空营这样的重型单元干脆就不展开,依靠舰队防空飘在外海。但所有人都清楚漂在海面的危险程度并不比登上滩头小,天亮后敌机就会赶来空袭,他们奈何不了皮糙肉厚的战列舰,对付登陆艇和运输舰倒是小菜一碟。
  陆战旅装甲营的编制小于装甲师下属的装甲营编制,和独立重装甲营一致,同样拥有54辆坦克,不过全是4号坦克。但雷默的第2旅之所以被堀悌吉从4个陆战旅中特别挑选出来承担巴拿马攻略任务,就因为该旅装甲营中拥有一个17辆虎式坦克的装甲连,其余2个连依然装备4号坦克。这批虎式坦克经过特殊改造,可以两栖使用。这种特殊编制在12个陆战旅中一共只有3个,另一个部署在亚速尔群岛上,还有一个尚在国内等待最终整编完成。
  在德军进攻迅猛展开的同时,尼加拉瓜美军基地内同样也是灯火通明、一片忙碌,地勤们正在为即将出发的攻击机群补充燃料与炸弹。为防备轴心空军夜袭,整体作业全部放在机库内,整个基地除严阵以待的高射炮外,还采取了严格的灯火管制,从空中看下去就像是普通的荒郊野外差不多,基本没什么亮光透出来。
  昨日下午第一次空袭的损失很大,但陆航又从国内获得了75架飞机补充,海航也提供了12架F4U战斗机,加上基地的残余兵力,使整个基地兵力达到了145架作战飞机,而且随着白天的到来,国内还会源源不断地再次提供增援。
  美国陆军航空兵第三航空队司令科恩少将亲自从佛罗里达赶赴尼加拉瓜现场指挥,在听取菲斯特中校有关第一次空袭情况汇报再结合幸存的飞行员的描述后,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敌战斗机飞行员技术之精湛出人意料——比现在美国国内担任飞行教官的那些尖子飞行员强得多!Bf-219的性能也远远超过了零战,当战斗机飞行员试图摆出萨奇剪刀战术来对付他们时,敌人双机编队轻轻松松用小半径内切就直接干掉了自己。
  在研究整个作战过程后,幸存的飞行员也承认使用萨奇剪刀战术其实是错误的,因为P-47或F4U的速度均快于Bf-219,根本不必要用仿效速度慢的F4F而摸索出来的萨奇剪刀,而应该充分发挥速度优势打能量战术——问题在于如何才能保住攻击机群。因为这些敌人冷静得异常可怕,对B-25这样粗大笨重的轰炸机根本不予理会,除了实在没法避开,也丝毫不肯在战斗机上浪费弹药,他们进攻的目标始终围绕着SBD和TBF不放,而且进攻效率颇高。
  “他们的飞机数量不多,上次拦截我们的大约是40多架飞机,只有我们的一半,因此必须要有数量优势……”菲斯特中校说道,“另外,找到敌航母编队并率先攻击才是压倒一切的当务之急,否则我们会源源不断遭到敌机截击。”
  “可这该死的航母群到底在哪呢?”由于巴拿马机场被摧毁,侦察机损失殆尽,因此只能依靠尼加拉瓜自身的侦查力量,但昨天搜索了一天都没能发现轴心航母编队所在,科恩决定派出更多的侦查力量,既然B-25战果很小,干脆抽调8架客串侦察机算了。
  “长官,罗斯中将向我们发来电报,德军陆战部队在舰炮掩护下登陆,攻势猛烈,他们急需空中支援。”
  “什么?”科恩喃喃自语,“麻烦大了。”
  现场一片沉默:昨天参联会还乐观地认为轴心没有地面部队,因此将攻击的第一目标选为航母编队,万一找不到先空袭炮击舰队也可以接受,但敌军登陆部队一上岸,情况就大大恶化了——参联会做了紧急评估,认为单纯舰炮轰、炸弹轰炸对运河造成的破坏与派人工上去完全是不一样的。
  一句话,登陆必须遏制!
  “长官,马歇尔将军发来紧急电报,希望您在清晨对滩头敌军发起进攻,登陆敌军列为优先目标。”
  “看来,我们首要的攻击目标必须调整。”科恩叹了口气,“告诉小伙子们,先轰炸运河区那些地面部队,然后再去找军舰的晦气,让TBF们全部挂炸弹。另外再转告罗斯中将,我们将于6点半展开第一波进攻。”
  凌晨5点缺15分,尼加拉瓜空军基地美军攻击机群鱼贯而出,咆哮着向东南方向飞去。
  此时此刻,庞大的轴心航母编队也在陆续放飞战斗机。为最大限度隐蔽自身,冢原二四三利用夜色将机动舰队主力拉到了巴拿马与哥伦比亚交界处的三角海域,这位置当然不是随便挑的,而是经过细密计算后最终选定的:从这里出发,到巴拿马运河区的距离大约是300多公里,防空机群飞行40-45分钟即可抵达;该位置距离尼加拉瓜美军基地超过950公里,距离佛罗里达美国本土超过1850公里,距波多黎各美军机场将近1500公里——换而言之,美军哪怕发现了这里,也超过了TBF和SBD们的作战航程,唯一需要顾虑的只有B-24或者B-25,而这两种飞机对舰队威胁不大。
  至于南美洲北部够得着舰队的哥伦比亚或者委内瑞拉,他早就派水侦看过情况,几乎没什么空中力量也没可用的航空基地——这才是他承诺堀悌吉减少空袭损失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机动舰队出发时一共带有278架飞机(正常搭载240架,甲板额外系留38架),其中因甲板系留全是战斗机的缘故,比例相对偏高,拥有128架,达到46%,He-218一共80架,Ju-98一共70架。昨天先后损失了8架Bf-219和19架He-218,经紧急调用后备机和替补飞行员后,飞机总数恢复到275架,其中战斗机进一步增长到130架,He-218恢复到75架,Ju-98保持70架不变。
  5点一刻,72架携带副油箱的防空机群向运河区上空飞去,他们将为舰队撑起至关重要的空中保护伞。20分钟后参谋长草鹿龙之介报告:“24架防空直掩机起飞完毕,最后34架战斗机全部在甲板待命。”
  冢原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今天战果如何就看美国人是否配合了。”
  6时整,防空战斗机悉数飞抵舰队上空,看着比昨天多出一倍的护卫飞机,各军舰官兵和登陆部队禁不住露出笑容。
  6:08分,天色开始放亮,能见度提升得很快,照明弹已全部停止发射,雷默手下的部队依然在加速登陆,滩头上到处都是西贝尔级登陆艇的身影,然后就是坦克履带向纵深碾去。
  6:11分,在外围警戒的希佩尔号重巡洋舰发出电报,提示雷达在135公里外发现目标,2分钟后,消息被多艘军舰证实,长门号发出防空警报,各舰开始向深水区驶去以便于机动,防空阵型迅速组建。
  草鹿任一紧张地盯着空中的防空机群,这个关键时刻,能不能保证滩头阵地的安全就全靠空中的战斗机了。
第047章
运河区(4)
  6:15,72架防空战斗机分出60架向西北方向加速飞去,余下12架在舰队上空掩护以应付突发情况。
  堀悌吉眯起眼睛看着空中的飞机数量变化,问道:“冢原君是打算先行截击?”
  草鹿任一点点头,有雷达后,截击已不再是特别困难的事,可十分方便地依照雷达指引拦住敌机群。这也是拖延敌机投入空袭的好办法,但听到雷达报告来袭敌机高达120架以上时,他的脸色又变得十分凝重。
  这次投入空袭的美军机群一共124架,依然由菲斯特中校担任总指挥,编队包括14架F4U,32架P-47,24架SBD,20架TBF、18架A-20轻型轰炸机和16架B-25中型轰炸机。科恩少将总结了昨日战况,认为空袭要取得成功其关键之处在于让战斗机部队缠住敌军,然后为攻击机群打开通道。但看到前来截击的敌军战斗机比昨天多出不少时,菲斯特忍不住皱起眉头,本能地预感到今天这一仗同样不好打。
  战术是一天天进步的,美军当然不会一成不变,面对前来截击的轴心战斗机,124架的大编队呼啦一下子一分为二,分成两个规模相差不大的阵营,并分别向左右两翼散开,左翼是P-47、TBF和A-20的组合,右翼是F4U,SBD与B-25的组合。该策略是菲斯特提出来的,他认为本方飞机速度不一,如果全聚集在一起飞,速度慢的容易将快的拖住,结果大家都快不起来,调整搭配后,速度相对较快的TBF与A-20在一起,速度相对较慢的SBD和B-25分在一起,编组更趋合理;另一点是本方飞机数量较多,分散后用小编队突围比集团突围更容易。
  这一战术设想被科恩少将所接受,也为大多数飞行员认可,在面临敌机截击时就这样执行了。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轴心机群居然很快也一分为二,分别转向左右两翼截击,但对方不是平均分配:左翼分出40架Bf-219,而右翼只分到20架。
  菲斯特根本就不知道左翼40架战斗机里面全是日本飞行员,而右翼20架里全是德国飞行员,美国人这一分兵反而便利了日、德战斗机分别对敌,减少了协同压力,之所以右翼只有20架,完全是因为担任编队指挥官的德国海航沃勒尔少校早已看出右翼敌机以双发轰炸机和战斗机为主,除了SBD,他懒得投入更多力量去对付——他早就不是毛头小伙子了,已过了热血沸腾的年代,看见敌军战斗机非要扑过去将其击落以证明自己,他要做的只是击落SBD们。
  菲斯特所在的右翼机群边打边冲很快突破了德军拦截,但左翼机群就叫苦不迭了——他们有70架飞机,却要面对40架日本战斗机拦截,突破难度超过了昨天,双方很快恶狠狠地对撞在一起。
  下面以最高速度机动、时刻等候捞人的驱逐舰们看得清清楚楚,空战双方厮杀成一团,接连不断有飞机掉落下来,间或有飞行员跳伞,由于这些驱逐舰对敌我双方飞行员都费心捕捞,空中的美军战机也不想去攻击他们——战友当俘虏总比淹死在海里强。
  左翼的P-47虽然自身速度很快,但要费心掩护A-20和TBF,优势发挥不出来,在付出14架P-47、7架A-20、9架TBF被击落的代价后,左翼集群才冲破日军拦截向前突进,但转身回来的Bf-219们继续追上来展开厮杀。渐渐远去的菲斯特在恍惚间认为日本飞机至少也被击落了10架,但这完全是他的错觉,刚才左翼美军一共损失了30架飞机,日军损失只有区区5架,他看到那些正在“掉落”的飞机其实只是日本飞行员完成攻击后趁势俯冲的行为,并非真的坠毁。
  右翼德国战斗机群因数量略少,战斗进行得相对艰苦,不过他们很快得到了在舰队上空掩护的其余12架战斗机接应,场面一下子扳回来一些,前后总共损失4架飞机,击落了6架P-47、8架SBD和2架B-25。外围截击战双方的交换比是46:9,考虑到双方数量差异相对昨天略低,比起50:8的战果来美军其实已略有进步。
  大规模机群截击分散后,就开始个别厮杀,美军机群按照事先约定的目标优先对滩头阵地进行猛烈轰炸,大量航空炸弹倾泻下来,滩头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四处都是飞舞的弹片在肆意收割陆战旅官兵的性命,但菲斯特很快察觉了问题:看上去轰炸场面很猛烈,实际上松软的沙土地对炸弹起了缓冲效果,很多炸弹投下去居然不炸,即便爆炸的那些也被吸收了大量冲击力,再加上刚才机群截击时德军官兵已有意识地分散并就地趴倒,轰炸效果不如预料中好。
  失望之余,他决定临时调整策略,让一些飞机转身攻击海面上的舰队,然后让战斗机负责扫射地面,某种意义上P-47那8门12.7mm航空机枪扫地时的炽烈火力比炸弹也许更管用,虽然场面一片混乱,他依然想得很清楚,手头这点炸弹对付敌军战列舰是不够看的,便要求攻击机们对准登陆艇、运输舰进行轰炸——消灭这些也能遏制敌军后续登陆部队。
  就在美军突入登陆场前,翔鹤号上的冢原也收到了确切情报:“敌机已抵达巴拿马运河区……”
  “全体出击,用最快速度赶赴战场上空,以昨天夜里商定的方案展开作战。”
  随着他一声令下,原本待命的34架Bf-219便快速向登陆场扑来——这个时机他把握得很好,万一敌机冲机动舰队而来,这34架预备队能起到拦截与遏制作用,只有确信敌攻击机群全部停留在登陆场上空时,他才能把这支最后的力量打出去。
  虽然要求其他飞机尽可能轰炸登陆舰艇,但经验丰富的菲斯特自己不想把机腹那颗1000磅炸弹浪费在只有几百吨的登陆艇上,他要找个大目标下手,于是驾驶员挑选了最近的陆奥号并迅速俯冲下去。这次进攻是如此突然,以至于没有任何战斗机干扰他的行动,最终这架SBD成功地突破军舰高射炮火力拦截,顺利将炸弹投掷下去并击中陆奥号后甲板。
  其实不用仔细观看,菲斯特就知道自己肯定中奖了,他高兴地挥舞着拳头,想大声对驾驶员说,“返航……”,令他措手不及的是,就在这架SBD刚刚改平准备脱离时,多次躲过炸弹、号称近失弹之王的陆奥号忽然爆发猛烈剧震,从军舰喷薄而起的冲击力将空中的SBD吹得摇摇晃晃,其狂暴威力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