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656

  “但没有同志向我报告德国人空袭了那里。”
  “那是因为敌人还想夺取之后为自己所用。”朱可夫一针见血地戳破了这层虚幻,“一旦我们在巴库组织坚强可靠的防御,敌人马上会摧毁那里,他们现在有了中东的石油,并不是特别缺巴库的油。”
  “他们不缺,我们缺啊……”斯大林竭力控制着情绪,问这两个人,“那你们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巴库守军迅速破坏油田设施,然后组织内河舰队去接应他们撤退,在巴库守军撤退的同时,波斯集团军往巴库撤退同等兵力的部队。”朱可夫的意见很明确,梅佐夫的主力必须留在伊朗北部顶住隆美尔并掩护巴库守军撤退,每撤退一个师就从波斯集团军中抽出一个师补给巴库方向,这样巴库一直能保持4万人左右的力量,勉强能继续保持那个小型防卫圈。
  “这样能救出多少部队?”
  “4-6万人,运气好一点可以超过7万。”
  “可现在那里一共有17万多的部队,还包括拥有最新式KV-3坦克的近卫坦克第11旅,是你们要求我把它调过去的,康斯坦丁同志,你要为此负责。”斯大林气急败坏地吼道。
  朱可夫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道:“斯大林同志,外高加索那17万部队还是小事,巴库也是小事,我现在担忧的是秋列涅夫同志的高加索方面军怎么办?那还有40多万部队呢。”
  “高加索方面军怎么了?”
  “您看。”朱可夫把斯大林引到地图前,“现在内外高加索的联系已被德军、土耳其军队切断了,一旦他们完整占领整个外高加索地区,高加索方面军就会处于克莱斯特集群、土耳其集群、隆美尔集群的重重围困之中,高加索方面军现在只有40多万兵力,而敌人的总兵力高达100万……”
  “然后,后续的连锁反应更为恐怖。”华西列夫斯基上前一步,“一旦高加索方面军崩溃,南高加索方面就会出现100多万的敌重兵集团,如果他们和50多万的曼施坦因集群配合起来,那我们在北高加索的三个方面军——顿河、西南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就会遭面顶之灾。”
  斯大林惊呆了,半天之后喃喃自语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我们不会失败!”
  “斯大林同志,我们确实还没有失败,但如果应对不当,很容易失败。”
  “你们先下去,让我一个人好好想想……”
第081章
连锁反应(2)
  一小时之后,斯大林重新召见了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与刚才气急败坏的情况相比,现在他整体精神状态有了很大好转,那个无所不能、一切尽在掌握的斯大林同志又回来了。
  “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莫洛托夫同志打电话来,说美国从太平洋方向给我们提供的物资到了。总量接近40万吨,包括10万吨燃油,10万吨各类急缺的装甲钢、铝锭、铜等各类材料,另外还包括200余架P-39飞机,250多辆谢尔曼坦克,4000多辆各类卡车、吉普等车辆,还包括一大批粮食、肉罐头等物资……”斯大林神采奕奕地告诉两个手下,“美国人对土耳其的背信弃义行为表示极大愤慨,并向我们表示抱歉,他们表示会冻结所有土耳其在英美的资产。同时,下月中旬他们会再提供一批物资,数量也在40-50万吨之间。”
  “这次美国人倒是很大方。”
  “一方面因为是前几次答应给的物资一直没提供给我们,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主力舰队都在欧洲,远东相当空虚,美国人组织了30多艘船的运输队。”斯大林挥了挥手,“虽然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但至少这些物资现在能帮我们不少忙,我交代莫洛托夫同志,让美国人想办法加大成品油援助——这些困难是因为土耳其的偷袭造成的;伏罗希洛夫同志已在协调远东方面尽快将物资输送过来。”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相互看看,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我刚才仔细考虑过了,我认为你们的想法很有道理也很有建设性,但是……”斯大林出其不意地来了个转折,“我们不能这样被动应付德国人的下一步动作,必须采取更积极的态势。”
  “您是指?”
  “不能任由德国人和土耳其人合围高加索方面军,更不容容忍他们对顿河地区三个方面军发起进攻,红军应当采取果断措施打乱敌人的节奏。”
  朱可夫皱着眉头问道:“您想提前撤退?”
  “不!进攻!”斯大林用力挥舞着手臂,配合并加强着自己的语气,“康斯坦丁同志,我们先发起进攻!”
  “什么?”华西列夫斯基差点没惊叫出来,现在如此不利的局面居然还想着进攻,斯大林同志该不是得了失心疯吧?
  “这听上去有点儿不切实际,但我认为是出其不意的好办法。”斯大林对着地图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看,如果现在利用波斯集团军和巴库守军拖住敌人的中东集团军,同时再从高加索方面军中抽调出10万部队堵住高加索山脉这些隘口与关键点,就能争取到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们抢先发动进攻——目标是敌南方集团军群中的克莱斯特集群。我准备从目前与曼施坦因对峙的三个方面军抽出两个再加上高加索方面军其他兵力来抢先进攻,这样总共能调集的兵力就超过100万,能对敌克莱斯特集群形成显著优势。哪怕不能一举消灭这个重兵集团,至少也能迫使其后退,然后我军再向北进行收缩……”
  朱可夫耐心听完了对方的总体思路,没急着否定或表达不同意见,反而陷入了沉思。实际上该想法他虽然没和华西列夫斯基交流过,但其实是考虑过的,理论上更加积极与主动,实际上实施起来存在很多困难:
  首先,外高加索这17万军队到底能抵挡土耳其人和隆美尔多久,他心里完全没底;
  其次,高加索方面军抽调10万人马防守隘口这件事不是不能做,但在两面夹攻之下,恐怕不会像夏天防守得这么轻松;
  再次,他只打算抽调一个方面军会同高加索方面军夹击克莱斯特集群并迫使敌人后退,斯大林比他更极端,打算抽调两个方面军,这么做对付克莱斯特当然有了更大把握,可面对曼施坦因的那个方面军的压力就太大了。
  最后,即便一切都顺利地完成了战役设想,双方脱离大规模接触后的防线最终定在哪里也需要认真思考而不能简单地一撤了之。
  当然,他能明白斯大林的意思,既然外高加索这17万部队注定要损失其中大部分,干脆就不要费心费力去营救,还是让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哪怕为此再搭上从高加索方向抽调出来的10万部队——用这些诱饵和弃子吸引住敌人,以他们的最终崩溃换取整条战线南翼的基本稳定。
  “斯大林同志,我理解您的意思,但有两点需要重新考虑一下。其一,我们不能将战役定位在消灭敌克莱斯特集群上,改为将其击退似乎更为妥当;其二,抽调两个方面军的行为可能过于激进,剩余的方面军很可能抵挡不住曼施坦因,是否改为抽调一个方面军并单独进行加强。”
  听到朱可夫在原则上并未否定自己的意见,但提出了重大修改意见,斯大林陷入了迟疑,片刻后问道:“为什么呢?”
  “您想用27万兵力拖住敌人,以便创造机会围歼克莱斯特那40余万,这存在很大变数,由于敌人装备比我们优越、人数比我们更多,很可能在我军27万部队崩溃之前,敌人尚未崩溃,那就前功尽弃了。”
  斯大林点点头,他能听懂朱可夫的潜台词:27万不仅在数量少于40万,质量上更不是对手,用围棋术语来解释,在双方同时紧气的情况下,红军属于气少的一方。
  “第二条您打算怎么办?”
  “抽调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然后再从中亚抽调5万兵力,将大本营直属的20万预备队全部划给他,将该方面军兵力加强到65万以上,会同高加索方面军展开进攻,这样我们差不多能集结90-95万的部队,也能形成对敌优势。”朱可夫顿了顿,“至于大本营直属预备队兵力抽光后,再从莫斯科方向抽调15万兵力和5万新兵重新组建。”
  “同意你的想法,从草原军区抽调10万加强给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保证100万以上的兵力。”斯大林咬牙切齿地说,“一定要形成局部优势。”
  “那总参谋部立即围绕这个方案重新制定计划,大概需要两天时间。”
  “可以。”斯大林大度地表示,“给你们三天时间,我会让外高加索的部队稳固防守,反正他们哪怕要撤退也必须等待内河船队,三天时间还不见得能将船队组织起来。”
  离开斯大林办公室仅仅一分钟,华西列夫斯基就开始埋怨朱可夫:“您怎么可以就这样答应斯大林同志呢?这明明是危险很大的事。土耳其部队据了解不少于50万,德国人加伊朗人也超过10万,梅佐夫和巴库方向那17万部队能坚持十天就是奇迹了,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不寄托在他们身上还能寄托在谁身上?”朱可夫长叹一口气,“按我的想法,顿河那三个方面军早就该撤退,可斯大林同志害怕损失,迟迟不肯下达撤退命令,总想着等春天到来,道路化冻,敌人机械化部队失去优势我们再从容不迫地撤退,现在好了……”
  “那你还迎合他进攻的主张?”华西列夫斯基看了看旁边没人,压低声音说道,“本来按我的方案撤退,我们大不了就是丢15-20万人,按他的方案来,我们可能会丢70-80万人。”
  “按你的方案,德国人会丢多少?”
  “1-2万吧,或许再加1万土耳其人。”
  “按他的方案来呢?”
  “这……”华西列夫斯基迟疑了一下,开口道,“敌人可能会损失20-25万。”
  “和我估计得差不多。”朱可夫深深吸了口气,“现在事态很明朗,焦点已变成我们额外付出50多万换取敌人多损失20万是否划算的问题了,你怎么看?”
  “我……”华西列夫斯基没法回答这问题,恨恨地一跺脚,“人死了可就再也活不过来了。”
  朱可夫也默然无语:在斯大林眼中,如果是为了胜利必须要付出代价,别说50万换20万,就是拿100万换20万他可能都不会皱下眉头。
  “而且,不光是死人,飞机、坦克损失也会很大,至少要以千计。”
  好半天之后,朱可夫才悠悠说道:“打光了才好,到时就不必为他们数量太多而犯愁了。”
  “你!”华西列夫斯基停下脚步,对朱可夫怒目而视。
  “巴库丢了,到秋天时你以为这些坦克飞机还有多少能开动?如果还是现在这个保有量,斯大林同志一定会把取暖用油全夺下来用在坦克上……”朱可夫闭上眼睛,痛心地说,“到那时候就不是死50万人这么简单了,可能要死150万人,500万人……”
  华西列夫斯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他知道,在石油短缺的情况下,朱可夫描绘的这个场面是非常有可能出现的。一想到这个不寒而栗的后果,他感觉自己背上的汗毛一根根全竖立了起来。
第082章
破交大西洋(1)
  就在斯大林为应付骤然恶化的高加索局势而殚精竭虑时,指挥舰队飘荡在北大西洋上的美国海军中将斯普鲁恩斯同样脸色铁青,在他率队出港后的第三天,舰队又收到了两次袭击事故的报告:一条是从大不列颠返回加拿大的货轮直接被德国飞机炸沉,好在只是艘空船,损失还不算太大,从船只沉没的地点来看,无疑是德国舰队航母舰载机造成的;另一条是巴西去英国的货船,这是艘满满当当装载了1800万只鸡蛋和超过3000吨的冻肉、火腿、水果、蔬菜的冷藏船,但下场很糟糕,连船带货连人全被俘虏。
  这还不是最让人生气的,生气的是出事地点距离英国港口不到900海里,距重新出港、由布朗少将指挥的Y舰队不到800海里。在斯普鲁恩斯看来,这是浑然不把英美海上霸权看在眼里的严重挑衅,在英国人连吃败仗后,不但西班牙公然站在德国一边摇旗呐喊,就连向来恭顺的葡萄牙也对轴心阵营暗送秋波。
  “热带”号绝对是近期最倒霉的商船之一:他们在万里迢迢的航行途中先是接到了德军舰队冲入大西洋、要求所有盟国商船就近寻找可靠港口躲避的指示,于是“热带”号老老实实往亚速尔驶去,这是离他们最近的港口。结果开到半路,又传来消息说亚速尔已被德军控制,不想自投罗网的他们只好临时调转方向继续寻找合适港口,此时船长无奈地发现除亚速尔外,他们距加拿大港口和英国港口的路程几乎差不多,鉴于船上都是易坏货物,再听说德国舰队停驻在亚速尔,所以抱着侥幸心理让船只向英国方向驶去,希望能蒙混过关。
  没想到北海舰队在亚速尔停留了没几天就重新出海破交,好巧不巧又开到了离“热带号”只有100多海里的地方,“热带”号行踪第一时间就被Ar-272所察觉。按惯例这种离舰队足有100多海里且形单影只的普通商船德国人根本懒得去看,直接起飞一个波次轰炸机便能轻易将其送入海底,但指挥舰队的马沙尔看了侦察机发来的情报,说是条挂巴西旗的冷藏船,他马上联想到当初“柏林”行动时破交舰队的收获,立即命令希佩尔号带着驱逐舰前去拦截,结果有了如此丰硕的回报。
  所有人都笑逐颜开,现在不但整支舰队有享用不尽的食物,还可以让这批物资派上更大用处,马沙尔当即命令两艘驱逐舰押解“热带”号去亚速尔群岛,他相信岛上那2-3万新抵达的部队一定会十分欢迎这份大礼。而船上的日本顾问组听到如此收获后更是两眼放光、笑逐颜开,表情简直比德国人还高兴。在他们看来,这艘冷藏船上的物资如果配给在欧洲的联合舰队,按每人每天2个鸡蛋的话,都够他们吃近半年了——现在他们终于深刻理解了“破交”两个字的意义和价值。
  在英国人眼鼻子底下捞了一票之后,马沙尔没有恋战,马上率领舰队转向,准备接应从直布罗陀海峡突出的支援部队——包括新得到的北上、大井两艘雷击巡洋舰和斯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
  “您是说,英国人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
  “是!在西班牙紧急维修完毕后的沙恩霍斯特号是前一天夜里偷偷从大西洋外海穿越海峡去意大利的,没受到任何干扰,但我们第二天夜里穿越海峡时就遇到布雷舰。”克兰克仔细回忆了当天夜里的场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小泽。
  由于德军对直布罗陀要塞展开了持续空袭与炮击,要塞雷达站被破坏殆尽,瞭望哨只能凭借传统目视观察敌军,但监控宽度20多公里的海峡在夜间显然并非易事,隆隆不断的炮声又成功掩盖了轮船行进的声音,因此大井号、北上号、斯特拉斯堡号在夜间强闯直布罗陀海峡时算得上一切顺利,直到与前来布雷的英国军舰碰面,为避免暴露自身位置,斯特拉斯堡号不敢开炮,但强壮的身躯、高达27节的航速赋予了其横冲直撞的本领,最后三艘军舰有惊无险地突入了大西洋。
  关于小泽的任命,由于雷德尔明里暗里的抵制,最后做了灵活变通,他以德国海军上将的身份被任命为机动支队第一副司令,司令官依然由里希特霍芬元帅担任,然后在委任命令下达的第二天,里希特霍芬就报告说身体不舒服需要治疗乘飞机返回了柏林,小泽随即顺理成章地接过了指挥权。
  日本顾问组对此目瞪口呆:尼玛,谁说德国人脑筋就是一根筋来着?这不也很会变通?拿到该任命后,连堀悌吉都给小泽发来贺电,勉励他在异国他乡建立功勋,并表示将来联合舰队肯定不止一支机动舰队云云。事情兔起鹘落的变化让小泽本人颇有应接不暇之感:没想到在落选国内机动舰队指挥官任命后居然在德国捞到了这样的机会,现在他手下也管着两艘母舰,实力并不算小。况且,虽然马沙尔是整支舰队的最高指挥官,但由于航母在作战中的核心作用,再加上巴伦支海、北海战役中飞机的神勇表现,德国海军比日本海军更快接受了航母第一的观念,小泽的实际地位远比联合舰队中的冢原要高。
  除指挥舰队外,小泽还额外带了两个学生,一个是马沙尔,他是来虚心学习航母作战指挥精髓的,里希特霍芬毕竟不是海军出身,转型舰队指挥官太难,还不如马沙尔这样的传统水面舰队指挥官转型相对容易些;另一个则是地中海舰队司令官克兰克上将,之所以让其搭乘斯特拉斯堡号突入大西洋,就是霍夫曼希望后者也能学习一下航母作战指挥的精髓,因为得自意大利的天鹰号航母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舾装工程,预定4月初要交付地中海舰队使用,而到6月初时,意大利海军自用的鹞鹰号航母也会投入使用——没航母指挥经验可不行。
  经历德国这几个月熏陶之后,小泽的想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更加欣赏德国军队的晋升体系,虽然与日本一样,官僚气息同样十分深重,但量才录用、不拘一格的制度并不缺,没有类似日本尤其是日本海军那样刻板到极点的论资排辈,里希特霍芬虽是元帅,但马沙尔照样担任舰队总司令并指挥前者;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只是上将军衔,依然能指挥一大群挂着元帅或大将军衔的集团军群司令官或集团军司令官;二是改变了观念,更加注重官兵性命特别是技术人才的性命,原来在小泽的想法中,舰载机飞行员虽然宝贵,但为实现作战目标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德国方面明显考虑更多,绝不肯让技术人才无谓送死。
  更对小泽有所触动的是,德国军队内的等级观念没日本这么强,挂中尉军衔的王牌飞行员照样能在元帅军衔的里希特霍芬面前谈笑风生,没那么多拘束或不自然,而里希特霍芬很多点子就直接来自于这些基层官兵。
  听到直布罗陀布雷的消息,马沙尔本能地皱起眉头:“这很麻烦,意味着我们在解决要塞火力之前,连派扫雷艇去扫雷都办不到,其余地中海的军舰暂时也不能出入,不过这反过来说明英国人做贼心虚——他们知道自己守不住了,否则堵塞航道干什么?应该留着继续给要塞提供支援才对。”
  小泽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恐怕事情不这么简单,英美或许在准备一个大计划。”
  “没这么快吧?”马沙尔的心情显得很放松,他前两天收到过明确情报,小泽的判断让他有些不以为然:
  第一,英国人的心很大,一点都不为亚速尔群岛的丢失而担心,这几天居然还协同美国人去进攻阿图岛,日本方面向舰队通报了这个情况,说法是“战况激烈,我军给予敌人重大杀伤”,马沙尔知道日本情报不可全信,但有一点能肯定,皇家海军的支援兵力至少还在远东,哪怕立即赶赴大西洋也要一个月之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