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656

  汤姆感觉自己一口老血都快要喷出来,军情六处居然如此不靠谱,随便找个人就来激活潜伏25年的间谍?
  “或许您不一定愿意接受这个任务,我也不想勉强您,明天我就要离开英雄港。”来人抱歉地笑笑,“他们会在明天晚上8点的BBC节目中发布指令,包括发报频率与要求等,我就知道这么多。”
  “我得考虑考虑……”
  “说实话,这不是件好差事。”来人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汤姆,“我告辞了。”
  “干不干呢?”汤姆倒在床上,两眼死死地盯着天花板:他一直以为自己被忽略、被遗忘,他有过不安、有过焦虑、有过愤懑,但真当指令前来的这一刻,他又开始犹豫,脑海里两个声音开始吵架:
  “你受过军情六处的专业培训,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应该勇敢地站出来!”
  “得了吧,老子潜伏25年了,早就过了时效,现在我是自由的,不是情报员……”
  “但你是大不列颠人,身上流淌着盎格鲁-萨克逊的血液。”
  “没错,可我现在是葡萄牙公民。”
  “国家需要你。”
  “我需要国家的时候怎么没人理睬我?把我一个人扔在英雄港不闻不问25年,还要我自己经营旅店维持生计,人生有多少个25年?”
  “现在祖国派人来了。”
  “就这么不靠谱的家伙,看着都像儿戏——我重复一遍,你们从来没重视过我,无论当初还是现在!我他妈连颗棋子都不如……”
  最后他想通了:无论如何先听一下BBC的广播再说,看看到底是什么指令。至于电台,他微笑起来,这对他不是难题——所有人熟悉汤姆·菲利普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资深无线电爱好者,除经营旅店之外就喜欢摆弄电台、矿石收音机等设备,在英雄港甚至葡萄牙的无线电发烧者圈内都小有名气,旅馆大堂里就放着一部老式的火花塞式无线电报机,很多旅客住店时很喜欢看一看、摸一摸。
  这是“乌鸦”证明自己是情报员的最大骄傲,可惜,从没有人懂他的寂寞……
第073章
乌鸦(3)
  启用“乌鸦”是大“C”孟席斯急中生智的一招,占领亚速尔群岛完全出乎伦敦当局的意料,他们本以为德军突入北大西洋只为了游荡式破交,等德国舰队涌进英雄港再连夜将其占领之后,即便反应最迟钝的人也知道大事不妙。
  这时已没人去计较葡萄牙的态度——德国人就在那里,不用武力根本就驱赶不走。等德、葡两国有关租借大西洋岛屿的《里斯本条约》梗概公布后,伦敦当局更感如鲠在喉,任何对大西洋局势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战局此之后会发生何等变化,而葡萄牙的暧昧态度已充分说明其立场向德国这边逐渐滑过去了。
  亚速尔群岛扼守北大西洋中央海域,离葡萄牙本土约1600公里,离法国2300余公里,地理位置十分紧要。原先必须以法国为基地的U艇部队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补给基地,不但能加快补给节奏,延长至少4500公里的执勤巡逻时间,还能得到欧洲大陆与亚速尔群岛的双重支援。在数量既定、控制海域不变的前提下,潜艇出动频率能提高近一倍。而德国水面舰艇有英雄港这个理想港口后,能长时间停留在大西洋破交,增长的威慑力又何止一倍?
  海军中对顺利占领亚速尔群岛最感到高兴的人既不是雷德尔也不是马沙尔,而是潜艇部队总司令邓尼茨,他总算理解霍夫曼为什么当初让他暂时减少老型号生产而集中精力准备量产新的XXI级潜艇,元首真的履行了“不增加数量而大幅度提高潜艇密度”的承诺。这份高兴甚至超过了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喜悦——1943年2月22日,霍夫曼签发命令,因邓尼茨、里希特霍芬两位大将长期以来的贡献与功勋,特晋升两人为海军元帅。
  参与“海啸”行动的其余军官也都获得了晋升或勋章:马沙尔晋升为海军大将,贝少将变成了贝中将,库梅茨中将成了上将,立功最大的海航官兵更是全员晋升一级,很多空军转职过来的刺头因个性缘故蹉跎了五六年还在少尉、中尉上厮混,加入海航后不到半年就晋升了两次,一下就出头了。
  消息传出的次日,一下子又有40多名王牌飞行员(组)提交申请要求转职成海航,将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大将气得不行又不敢公开发作,最后是霍夫曼居中斡旋,先以空军总司令的身份批准了这些申请,然后又给空军补了100个意大利飞行员才平息事态——意大利空军和德国空军一样,都是党的基本盘。墨索里尼在趾高气扬地进入亚的斯亚贝巴后决定为轴心事业“贡献”更多力量,他的陆军德国人看不上,不过有经验的意大利飞行员却是抢手货。
  亚速尔群岛加上同时租借的马德拉群岛(距北非卡萨布兰卡900公里)、佛得角群岛(距西非达喀尔600公里)连同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共同构成了德国在大西洋海域的基石,对英国而言是一道日益强化的封锁绞索,勒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加那利群岛一起截断了英国本土与南非之间的传统航运联系,亚速尔群岛则截断了英国本土与南美之间的传统航线,并严重影响了英美、英加航线。
  在这点上可以看出萨拉查的果断与狠辣:德国人不是想要亚速尔吗?我干脆把马德拉、佛得角全交给你,看英美还能不能坐得住?当然,他也有更深一层考虑,德国开了夺取亚速尔群岛的先例,说不定过段时间英美就会效仿夺取佛得角群岛,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个眼不见为净——颇有当年我大清局外中立的风范。
  霍夫曼没料到萨拉查居然如此光棍,不由得对这位独裁者更高看几眼,即便都知道葡萄牙人不安好心,他还是抵挡不住这些岛屿的诱惑力,最高统帅部立即签发了占领、巩固所有上述岛屿的命令,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亚速尔群岛。该岛离英国大约也是2300公里,这意味着除非英美出动海军进行登陆战,否则单靠飞机对其根本无能为力,而现在英国最缺的就是舰队,所以德国获得了难得的窗口期。
  按该岛600公里防卫圈计算,在德国飞机、舰队入驻该岛后,所有从北美大陆出发的船只要想安全抵达英国,必须转而从纽芬兰岛方向向东北方向开进,绕道格陵兰岛附近海域再转向大不列颠才能避开这个危险地带,航程整体大约会远800-1000海里。远一点航程还是小事,在大西洋中部有这样一个落脚点,轴心方面包括潜艇部队、水面舰队、航空部队等都有了落脚点,破交效率将成倍提高。
  更让英国人抓狂的是,在德、葡协定签署后,法国人也来凑热闹,忽然宣布与德国就叙利亚问题达成一致,贝当政府将重新派兵进入叙利亚。虽然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法国内部眼线却告诉英国人,作为利益交换的一部分,法国会将两艘黎塞留级都给德国人:一号舰黎塞留号基本完工,停留在达喀尔,但身上有伤,将马上返回法国维修;二号舰让·巴尔号整体完工度77%,德国人可能会将其续建完成。除此以外,从11月份开始在若里昂船厂加速赶工的德·格拉斯号轻巡洋舰也将尽快完成船体后交付给德国舾装。
  英国人原以为这是贝当政权留着准备恢复自身海军实力,没想到这次一并给了德国人,加上当初法、德之间达成的有关土伦舰队移交事宜,除“弩炮”行动前后被英国击沉或征收的军舰外,德国人几乎获得了所有法国剩余军舰,其中就包括了黎塞留级和敦刻尔克级这样的精华。这让英国人恨得牙痒痒,却拿法国人没办法。法国海军恨英国人远胜于德国人,当德国用飞机干掉英国地中海舰队并占领埃及后,法国水兵们又哭又笑,简直和自己打了胜仗一样高兴。这次德军在北海狠狠教训英国舰队之后,法国舆论也是一片叫好,认为是英国人当初背信弃义所必须付出的报应。
  夺取亚速尔群岛立即成为英国压倒一切的当务之急,也随即成为英美两国军界共识。德军出现在英雄港外的当天英美就收到了情报,美国海军少将布朗率领的TF27(第27特混舰队)当时正在离亚速尔群岛不到400海里的海域,最初给他的指令是迅速组织武力夺回,但得知德国舰队包括提尔匹茨号、两艘德意志级、两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和两艘航母等主力舰均完好无损后,他果断放弃啃这根硬骨头——TF27只有一艘独立号轻航母与一艘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无论是航空战还是传统炮战都明摆着不是对手。
  要拿下亚速尔群岛就必须掌握岛上动态,现在没法出动飞机侦查,舰队一时半会也不敢接近,只能采用最传统的人工侦查,但德国在占领亚速尔群岛后立即实行军管,除德军自有船只外,港口严格执行许出不许进的政策,根本没法从葡萄牙方向派遣间谍潜入,这可急坏了丘吉尔和庞德。
  绞尽脑汁之余,孟席斯忽然想起了有可能存在的潜伏特工,军情六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翻阅绝密档案终于发现了“乌鸦”,汤姆这才落入伦敦的视线。如获至宝的他立即向丘吉尔汇报,并获得首肯激活这个潜伏25年之久的情报员。
  “联系上了么?”
  丘吉尔现在颇有病急乱投医的焦躁,否则昨天孟席斯也不至于用一个普通电报联络员去激活潜伏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间谍,在情报体系里这是非常危险的事,不过现在实在是顾不上这些了。
  “联系上了,对方答应继续效力并尽可能搜集情报,而且他还有电台。”
  “很好!非常好!这位勇敢的情报员将来会挽救无数人的性命。当初派遣‘乌鸦’出去潜伏的上级是谁?那位先生做了一项非常英明、非常有远见的决定。”丘吉尔问道。
  “‘乌鸦’的上级在25年前就病故了,因为直接联系人突然病故再加一次大战结束,‘乌鸦’才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从未收到过任何命令。”
  “这么说他白白等待了25年?他会不会对我们充满怨恨?”丘吉尔一惊之下顿时变得患得患失,不放心地追问道,“你说,现在这个人是否依旧可靠呢?”
  “这……”孟席斯没法说,但首相现在盯着自己,不回答也不行,想了半天才开口,“说句实话,我对他完全一无所知,我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照片、他的履历、他的个性在档案里虽然有所介绍,但已过去25年之久,这些东西完全靠不住了。我们现在只能靠感觉。首相,要么我们毫无保留地相信他,要么就不要看他发过来的任何消息,以免对决策形成干扰。”
第074章
乌鸦(4)
  “暂时先完全相信他,除非有反证。”丘吉尔叹了口气,“我知道这对他也许不公平,但我没办法,处在我这样的位置上必须慎重。”
  看着心力交瘁的首相,孟席斯暗暗叹了口气。最近一段时间丘吉尔受到的压力很大,在北非全军覆灭、中东丢失、北海失败、至关重要的航运线被不断袭击等一连串失败影响下,无论高层还是民间,对战时内阁的指责越来越多。本来丘吉尔的威望在带领英国打赢不列颠之战后达到了很高程度,没想到最近半年之内又急剧恶化了。虽然首相本人还在勉力支撑,其他内阁成员也适时进行了分担,美国方面一再承诺给予更大援助,但看不见希望的局面让人分外绝望。
  “他有消息通报么?”
  “德国2艘航母毫发无损,提尔匹茨号几乎完整,另外还有4艘重巡洋舰和一些轻巡洋舰及小型军舰靠岸——可能是鱼雷艇。这与葡萄牙方面掌握的情况一致,除此之外还报告了一些其他我们没掌握的内容。”
  “比如说?”
  “航母舰载机估计有80-100架,陆基机场已在扩建,陆军部队大约是1200-2000人,拥有30-40辆坦克和几乎同等数量的装甲车,没看到大口径火炮,但岛上葡萄牙岸防体系已被德国全面接管。”
  得益于英雄港的近距离观察,英国现在终于弄清楚另一艘航母改自于欧罗巴号快速邮轮,考虑近5万吨的排水量,海军航空专家们估计其改建后的飞机搭载量是40-60架左右,加上齐柏林号的载机,德国舰队至少有100-120架飞机,这与北海战斗中德军飞机总数合得上,现在情报员报告有80-100架飞机也非常正常——德国舰队应该是通过北海时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损失。
  当然,这判断其实不完全正确:两艘航母一共只有82+18架飞机,在北海战役中前后累计损失了近30架,飞行员损失了11人(组),在西班牙运输船队出发后,这些损失完全被补上了,连带飞行员也补充到位。
  拍发电报并报告情报后,心事重重的汤姆期盼着皇家海军迅速组织舰队前来进攻,就像当初斯配伯爵号冲入阿根廷但最后遭到围剿一样,皇家海军会像剿灭俾斯麦一样拿出全部力量。但这一次他注定是失望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等德国完成马德拉群岛占领、加那利群岛入驻后,他期待的皇家海军依然没有出现,相反却看到了第二批靠岸的运输队,全部挂着法国旗,里面还包括两条油轮。他看着岛上的德军兵力从两个营变成两个团,然后又有大批坦克靠岸登陆。
  他猜测除英雄港之外,其他岛屿上应该也会驻军,因为德军已发布公告,那些不愿意回葡萄牙本土的居民将全部集中在英雄港本岛居住。
  这个猜测是正确的,这次抵达的德军部队除又押运一批物资外,整整增加了两个旅——全是凯特尔拿来支援雷德尔的部队,他们将全部编入海军陆战队。由于德国陆军在编制调整后师一级规模过大,5000-6000人左右的旅级编制更适合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一口气就拥有了4个旅的编制,但除1个旅不到的人员是从原先海军各警卫部队中抽调外,其余全是陆军成建制转职过来的。
  在空军成功把手伸进海军之后,陆军也不甘寂寞,借海军陆战队扩军的机会把人塞了进来。由于短期内只组建4个陆战旅,即便中长期目标会扩充到16个以上,陆军也没好意思像空军一样派大将来,而是派了瓦尔·特·魏斯,这是位非常低调、务实的上将,裁军扩师行动中被免去了第27军军长,本来要出任集团军司令,临时被推荐出任海军陆战队司令。
  现在海军不但有舰队还有飞机、基地、陆战队,彻底变成“小国防军”,各色军种都在往里面塞人,就连希姆莱都想组织海军的武装党卫队,目标盯上了S艇部队,但被霍夫曼出面阻止了。随着海军实力的膨胀,再加上又多了两个元帅,很多人都在传雷德尔权力被逐步架空:潜艇部队是听邓尼茨的,海航是里希特霍芬直管的,水面舰艇部队归了马沙尔和克兰克,陆战队现在又有了魏斯。不过雷德尔本人对此倒比较豁达,他不止一次地对弗里克说:“只要海军内部凝聚、实力增强、地位提升,谁来当海军总司令都可以,只要元首下令,我明天就可以退休……”
  现在,“乌鸦”终于相信北海海战中德国战报是真的,而皇家海军却在吹牛。理由很简单,如果皇家海军真的损失不大,他们怎么会让德国人从容不迫地占领岛屿、巩固防御、运输物资呢?怎么会让法国、西班牙的运输船队自由自在地输送物资呢?要知道现在每多拖延一天,将来反攻就要付出更大代价。
  他万万没想到皇家海军不但败了,败得还很彻底,别说至关重要的亚速尔群岛难以迅速收回,就连当初马沙尔随手一占、位于冰岛以北的扬马延岛现在居然都不敢去拿,因为上面德国陆军兵力已增加到了1个营,拥有20艘S艇和80多架飞机,其中就包括覆盖范围特别广、被纳入轴心标准装备的联合攻击机,该飞机以意大利SM-79轰炸机为基础进行改进,改装BWM-801发动机后最高航速可达一百一十八公里/小时,不挂副油箱时航程超过2000公里。
  联合攻击机最令人恐怖的地方不是速度也不是航程,而是其携带弹药的能力:极限时可以挂4颗500公斤炸弹或两条普通航空鱼雷,等德国新开发的G9s型航空氧气鱼雷成功后,联合攻击机直接挂上了新装备。新鱼雷直径483mm(19英寸,潜艇一般是21英寸,G9a与长矛都是24英寸),重量1275公斤,全长6.2米,弹药量330公斤,54节最高速度时极限射程可超6500米。
  在德国获得日本技术,捅破氧气鱼雷这层纸后,更多更好的鱼雷装备一下子就涌现出来,不但炸药威力远远胜过日本原装货,可靠性也提升许多。海军做过试验,G9S空射型氧气鱼雷威力巨大,理论上不管什么型号的万吨轮,只要打中水线,一条管沉,唯一缺陷是不能在浅水海域使用。当然,联合攻击机的重量与起飞距离注定只能陆地使用,没法舰载化,而Ju-98舰载机又拖不动G9s这种庞然大物。
  英国方面依据空中侦查做过推断,如果让TF27编队单独发动夺取扬马延岛的登陆战,必须付出1艘战列舰或2-3艘万吨级巡洋舰、40-50架飞机,2000-3000人伤亡的代价,这是目前皇家海军承受不起的。如果他们知道有G9s这种东西的话,对舰艇损失的估计起码要再翻上一倍。况且,现在英国关注的焦点是亚速尔群岛,扬马延岛只是癣疥之疾罢了。
  2月25日,丘吉尔收到了“乌鸦”发出的三条至关重要的情报:
  第一,德国舰队主力除鱼雷艇外,全数外出,去向不明;
  第二,连日来有大量飞机起降,目测陆基飞机已不少于150架,三分之一为战斗机,其余为轰炸机或攻击机,另有部分水上侦察机;
  第三,德军大兴土木,似在建造雷达站与岸防工事,守卫极严,无法细致观察。
  德国源源不断投放陆军和援兵的消息震惊了大西洋两岸,伦敦、华盛顿、渥太华乱成一团。很显然,德军进入北海并占领亚速尔根本就不是破交的附属品,而是早就准备妥当的完整计划,从德军迅速从法国、西班牙调集运输舰队运送物资的情况来看,德国人为这一天筹划好久了。
  基于亚速尔群岛急剧增加的守军数量与武备,光靠TF27这样的分舰队根本对付不了,去了也是送菜,只有组织大舰队和以万为单位的登陆部队才有效,考虑到岛上的飞机数量与大西洋里的德国舰队主力,必须得是集结英美大西洋主要海军力量的大舰队才行。
  因此,原本刚刚从远东归来,包括2艘乔治五世级主力舰和2艘光辉级航母的英国舰队在25日补充完毕后并没有直接根据原计划返回英伦本土——参联会认为光靠这几艘军舰对德国海军并没有明显优势,要求其继续呆在东海岸,接受美国指挥并加入即将出征的大舰队。
  得知德国舰队主力出港且去向不明的情报后,不但罗斯福,连素来冷峻的金上将都开始着急了,一边命令大西洋舰队迅速制定作战方案,一边催促各舰艇加紧补给并完成作战准备,他要集结所有的主力舰去进攻亚速尔。
  英美迅速达成了一致,什么挪威进攻战、北非登陆战、肯尼亚反攻战、直布罗陀保卫战一律靠边,必须尽快组织亚速尔进攻战,夺回这个至关重要的据点。
第075章
买买买!
  就在英美为亚速尔的事忙得焦头烂额时,庞大的日本联合舰队上下却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简直就是乐不思蜀。
  堀悌吉8年的董事长不是白当的,指挥部队有一套,调解员工(官兵)心理也很有一套,在经过南所罗门海、印度洋两场把脑袋栓到裤腰带上的搏命大战后,到意大利后他就让舰队放松下来了。随着一大批军舰进港,该维修的维修、该保养的保养,该加装新设备的加装新设备,整支舰队变得无所事事,因此除留够充足的监管人手外,其余官兵都让他分批组织上岸休假。
  德、意两国对联合舰队的战果颇为认可与赞扬,特别是印度洋和北非战役中日本为轴心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对日本官兵十分客气,意大利给与了良好休息环境与日常补给,德国则提供了其他各种各样的便利,小到鱼雷重油,大到诸如雷达、弹射器等设施装备,凡联合舰队需要的东西都充分予以满足,至于维修保养的人力物力也是两国一力包揽,等于这段时间里又养了整整一支舰队。德意两国的大方举动又让日方颇为满意,日本海军本来素有亲英的传统,经这次大战已消失大半,而在见识过德国军队强大与欧洲各国繁荣之后,亲英情节更完全消失得无影无踪。
  堀悌吉是很有人情味的长官,在与一干幕僚商量并征得国内同意后,决定从德国给与的10亿马克授信中单独抽出1000万马克来用于官兵个人生活,摊到6万多人头上,最少的也能分到100出头,大佐级的能超过1000。将级军官因本身就有德、意两国军方高层招待,反而没太多机会花钱。
  这笔钱总数看上去较多,分配下去后也就相当于同军衔德国官兵一个月军饷。但在日本士兵眼里,在日常供应全有人承包且是超标准供应前提下还能拿到这么一大笔零花钱,简直喜出望外。意大利人虽然别的方面不太靠谱,在伙食讲究上是出了名的,奶酪、牛排、红酒供应样样都不少,看上去令人咋舌——日本海军在日本军队中也算是供应一流、见过世面,但对比意大利的排场还是自惭形秽。再加上墨索里尼没法在军事上说明自己的强大,必须要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分配零花钱时,舰队高层就交代下来,这笔钱买醉也可、买欢也可、购物也可、储蓄也可,都不干涉士兵使用。唯独有一点,现在是在盟国土地上,再加语言不通、风俗迥异,一切行为都代表皇军形象,不要搞出乱七八糟的事来,否则严惩不贷。渗透在日本人骨子里的就是欺软怕硬、恃强凌弱,在面对中国这种落后国家时,日本士兵通常是胡搅蛮缠,无理也要闹三分,在面对德意这些需要仰望的发达国家时,倒一个个彬彬有礼,扮起好人来(注:日本海军素质比陆军强得多),虽也闹了一些笑话,但并未出什么乱子。
  当然真也有日本官兵跑去买欢,意大利女郎倒个个热情似火,可日本兵普遍个头不高,站在高个女郎身边甚至还不到别人的下巴,连亲嘴都犯难,脱掉衣服之后,裆下那玩意按西方标准看来细得和牙签似的……一句话,大洋马不是这么好骑的,胆敢去“尝鲜”的日本官兵经常在哄笑中狼狈而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