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656

  “必须有人为此负责,我需要给罗斯福总统一个交代。”他盯着庞德,一字一顿地说,“美国人给了我们3艘战列舰,一礼拜全给弄沉了,还死了那么多美国海军官兵;美国人借我们的航母和乔治五世战列舰到现在都好好的,毫发无损,你让他们怎么想?特别是金上将那里,很难交代……”
  庞德听懂了丘吉尔的言外之意:无论是给美国人一个交代还是平息内部的怒火,托维本土舰队司令这个位置很难再继续保持下去了,而现在有战果、有成绩的就是弗雷泽上将,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本土舰队副总司令,走马换将势在必然。
  电话铃响了,是副官打进来的:“首相,托维上将认为自己对此次防御战役负有不可推卸的指挥责任而引咎辞职,并表示如果您需要追究其他问题的话他愿意配合独立调查委员会开展工作,现在他人已在外面,您需要见见他么。”
  两人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阵子丘吉尔才挤出一句话:“请他进来!不!我和庞德元帅去迎接他。”
  庞德边走边想:托维有了态度后续事情就好办多了,首相估计不会太给人难堪,他对亚历山大上将如此,托维上将同样也会如此。只有死硬着嘴、非说自己没犯大错误的坎宁安才需要好好冷静和反省下。
  “元首,我必须向您报告……”柏林海军部里,雷德尔脸涨得通红,“舰队战胜了英国海军的拦截,成功突入大西洋!在过去一周里,海军击沉了包括4艘战列舰、8艘护航航母、8艘巡洋舰在内的近30万吨英国军舰和200余架飞机,自身损失不大。”
第066章
海啸(27)
  详细战报霍夫曼已认真看了三遍,他点点头:“考虑到战果和意义,这点损失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我向海军表示祝贺!你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舰队现在哪里?”
  “冰岛西南方向950公里处,离亚速尔群岛还有1400余海里,不出意外的话4天后能抵达。”
  “安排沙恩霍斯特号带着受伤官兵去西班牙进行紧急修理和治疗。”
  “去西班牙?不去法国?”雷德尔有点莫名其妙,“法国舰艇维修实力比西班牙强啊……”
  “不去西班牙怎么有借口让弗朗哥同意我们在北部部署兵力和战斗机部队呢?”霍夫曼诡异地一笑,“这点兵力投放是必不可少的,占领亚速尔一定会引起葡萄牙人的轩然大波,萨拉查说不定会倒向英美,必须用足够的坦克和飞机让他清醒一下,知道与我们作对的下场并不妙。当然,里宾特洛普会去里斯本跑一趟,顺便再给葡萄牙人一点好处——这点姿态还是要有。”
  他叹了口气,交代道:“沙恩霍斯特号在西班牙只能简单维修一下,大修还是要回本土或去意大利,在法国我不放心。借着这次机会,让其参照格奈森瑙号的标准进行修复改造,换装380mm舰炮,我给你们8个月时间,材料和工人你去找施佩尔。航空母舰在此次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对以航空母舰为核心而非战列舰为核心构建海军编队海军应该形成共识,下一步要进行更多、更完善的作战探索。”
  “是,元首。”雷德尔知道这句话是说给即将建成服役并纳入地中海舰队的天鹰号航母的,“这次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会让地中海舰队尽快学习掌握这些战术细节,必要时从北海舰队抽调一部分人员过去。”
  罗斯福接到英国方面传来的确切消息整整晚了一天,但了解详情后他也坐不住了:仅仅一周功夫,皇家海军损失了30万吨军舰和200多架飞机,其中有3艘战列舰还是美国大西洋舰队支援的,虽然大部分损失的军舰并不致命——要么是老旧型号,要么是商船改建,但上面的海军却是实打实的,“非常惨重”这个评价无论如何跑不了。更要命的是,德国主力舰队进入了大西洋且不知去向。
  “这么说来,皇家海军在本土已无任何主力舰?”金上将开口问道,“你们还能守住本土么?”
  “本土舰队目前除几艘条约级巡洋舰和轻巡洋舰,还有2艘护航航母,确实没有其他主力舰,所以首相虽然知道很难开口,但仍然迫切希望贵国增加援助。”英国驻华盛顿海军代表团团长,同时也是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委员、海军上将珀西·诺布尔低声下气地说,“我们目前处于极大困难,守住本土没有困难,但短期内形势非常严峻。”
  英国人态度难得如此谦逊,罗斯福不好多说什么,金上将强压着火气问道:“你们想要什么?”
  “我们要高性能飞机——这次战役与其说我们是被德国海军击败的,不如说是被德国空军击败的。”诺布尔解释道,“我们俘虏了一个德国海航飞行员,他交代自己是空军出身,几个月前才转入海航——他们所有的现役官兵都来自于空军,海航司令官是空军大将里希特霍芬。实战结果证明德国航母拥有高性能舰载机,比我们手里的所有型号都强。以战斗机为例,唯一能与之相当的只有喷火(指陆基喷火,海喷火性能比较差),但航程只有对方一半,所以皇家海军损失很大。这次与我们交战的德国海航官兵全是空军精英,被俘的这家伙就是有20多个击落记录的王牌飞行员,他承认自己的水平只能算中等,而我们的飞行员普遍实力不强,经验也不丰富……”
  罗斯福和金上将听懂了:皇家海军装备不如人、人员素质也不如人,所以有此惨败。打败仗不是问题,关键是输得有点惨。
  “鉴于轴心国目前正在推进装备交流,这些德国飞机很可能也会落入日本之手,所以……”
  金上将听不下去了,打断了对方发言,干脆地问:“你们需要多少飞机?”
  “我们需要200架最新的超级F4F,F4U、SBD和TBF各100架,特别是后两者希望能得到授权生产——我们准备全面淘汰贼鸥、剑鱼、大青花鱼、海飓风等落后型号……”英国这次被短腿的喷火折磨得苦不堪言,在弗雷泽建议之下,一眼就看中了美国海军中的F4U,虽然F4U上舰后问题层出不穷,但用于岛屿防空和护航很得力。
  “F4U可以先提供给你们,SBD和TBF同样没问题,想生产也可以,但超级F4F指的是什么?”罗斯福问道。
  “就是前不久才研制成功的,比F4F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新飞机,体型似乎更大。”
  “那是最新设计的飞机,代号F6F,目前尚处于量产前夕,我们自己拥有的数量都不超过100架,还包括了很多实验型号,所以……”金上将连忙拒绝,“暂时不能提供。”
  “什么时候可以?”诺布尔连忙追问。
  金上将看看罗斯福的态度,一咬牙,用十分肉痛的口气说道:“6月份开始提供第一批,3个月内提供完毕——这已是牺牲我们自己的装备速度了。”
  诺布尔不敢讨价还价,连忙答应下来:“非常感谢,我们对美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表示感谢!”
  “现在你们打算怎么办?”罗斯福充满忧虑地问道,“不列颠的航运或许会遭到严重破坏,丘吉尔首相给我的电报中尤其对燃料供应忧心忡忡,他说目前的原油储备哪怕采取了节约措施也很难顶过三个月。”
  “我们先准备将手里的主力舰集结起来,包括2艘伊丽莎白级战列舰,2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2艘光辉级航母,1艘不挠号,另外再加贵国的宾夕法尼亚号和独立号,这样我们就拥有5艘战列舰,3艘舰队航母和1艘轻型航母构成的舰队核心。”诺布尔补充道,“我们不会让德国人得意太久,会尽快将他们全部剿灭,在消灭他们之前,我们会尽可能谨慎运输,减少船队规模与数量,但不能完全停止,特别是燃料运输更是一刻都不能停。”
  罗斯福将目光投向金上将,后者微微点头,认为该程度兵力足以压倒德国舰队了——反正别指望他再抽调太平洋上的主力舰。
  “另外,为保障航路安全,我们还需要20艘护航航母承担反潜任务。”诺布尔苦笑道,“在超级机密被破坏后,我们暂时无法准确破译敌军情报,船舶吨位损失仍趋于上升:11月,商船损失吨位超过75万吨;12月,83万吨;1月,97万吨;2月份到现在已超过60万吨……”
  这个数字没有任何夸大,除大西洋正常航运的损失之外,在印度洋之战,巴伦支海之战中盟军损失了大量民用吨位,加上头两年的损失,即便英美竭力开工建设,总吨位净损失已超过400万吨——相当于战前英国拥有的2000万吨民用吨位的五分之一,考虑到总吨位中还包括很多不适宜远洋的内河或近海船只,英国远洋运力大致已被削弱了一半(当然这些不全是英国船),全靠美国、加拿大、南非和澳大利亚顶着。
  “20艘?”金上将瞪圆了眼睛,实在忍不住了,一句粗话就飙出口,“你们怎么不去抢?”
  就连向来大方、对英国人几乎有求必应的罗斯福也被这数字吓了一大跳。
  有求于人的诺布尔当然不敢计较金上将的态度,他解释道:“这次一共损失了8艘护航航母,再加上为遏制潜艇攻势,必须进一步加大护航力度。现在德国海军主力突入大西洋,只怕未来一段时间商船损失会非常大,部分航线会彻底中断,所以需要大量护航航母。”
  “我们也拿不出这么多军舰,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还在大规模建设中,至少3-6个月后才能投入使用。”金上将对此断然予以拒绝,“就算是卡萨布兰卡级陆续建成,20艘也是一个大数字。”
  “现在能提供多少?”
  “最多只能给你们2-3艘博格级,其他再给1-2艘。”眼看总统的目光再次投射过来,金上将硬着头皮说,“一个月内争取给你们5艘,二季度再给5艘。”
  根据《租借法案》安排,美国会给英国一系列护航航母,当初想法是把博格级都给英国人,可没想到他们如此不中用,新造的护航航母还没完工,英国人已一口气丢了8艘——这可是万吨级轮船,不是大白菜。
  “5艘也行!也行!”诺布尔悲哀地发现自己今天简直成了一个苦苦哀求的乞丐,“由于对燃料运输迫切,我们还要一些大型油轮……”
第067章
海啸余音(1)
  不等诺布尔把数字报出来,金上将连忙打断了对方:“我们需要统一规划与调度:目前大型船台撑得满满当当,既要完成埃塞克斯级的后续建设,又要建造蒙大拿级和大量护航航母,还有亚特兰大级、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的后续各舰与俄勒冈城级重巡洋舰的建设计划。如果还要追加油轮生产计划,必须统筹安排,很可能需要调整并缩减部分型号,我建议等海事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后再商定。”
  罗斯福点点头,他也被英国人狮子大开口的要求弄得很狼狈,诺布尔当然也只能赞同,最起码美国人已答应先给5艘护航航母了。
  “那成品油能不能再提供一些?”他眼巴巴地看着罗斯福和金上将,眼泪都差点要流出来了。
  罗斯福实在不忍心看这样的脸色——这好歹是上将啊,不是南美小国的上将,是货真价实的大英帝国海军上将啊!金上将没开腔——因为这事不归他管,罗斯福连打圆场的人都没有,只好自己说:“我们会想办法提供足够成品油,每个月至少100万吨,不过必须在航运畅通的前提下。”
  “非常感谢,最后……”诺布尔踌躇了一下,用十分难以启齿的口吻说道,“由于本土舰队遭到重创,实力不足,首相还希望将远东的另外2艘乔治5世级战列舰和1艘航母抽调回国。”
  这话如果以前说出来,金上将一定又要大发雷霆,但这次居然难得地没说什么,只沉默了片刻,用略显迟疑但依然持肯定的态度说:“我基本赞同,本月底补给完成后返回不列颠吧。”
  诺布尔告辞后,罗斯福感觉奇怪,他不明白金上将为什么忽然转了性子。
  “让英国人指挥我们的船去打仗这种事以后决不能再干了。”说到激动处,金上将忍不住拍了桌子,“丘吉尔这个狗娘养的,老子借给他3艘战列舰全给沉了,船沉了就沉了——就像那8艘护航航母,大不了再建!可上面足足有4000美国海军啊!总统!不仅是4000官兵,后面更是整整4000个家庭啊!结果告诉我说只救援上来不到500人,还有很多人受伤致残,我怎么和大西洋舰队交代?我怎么和他们的亲人交代?培养4000名海军要花多少心血和代价?”
  罗斯福默不作声,虽然执政多年已养成了心硬如铁的个性,但这番话对他多少有点触动:珍珠港遇袭后,太平洋舰队沉没、重创了大量军舰,损失远超现在,可人员阵亡不过2500。这次倒好,去大不列颠跑了一趟损失了3500余人。如果像南太平洋海战那样,是美国人自己指挥、技不如人大家都无话可说,问题是在英国指挥下战沉的,而且怎么看战术安排上都有问题,托维上将已为此引咎辞职。这消息如果公布出去,保管舆论一片大哗——他们很快就会将两者联想起来。
  “后续你想怎么办?”
  “英国船可以都还给他们,但我不同意在他们的船上搭载我们的航空兵,除非军舰归我们指挥。另外,今后如果再援助英国人军舰,要么纯粹只给船,那海军没意见。如果非要连船带人一起给,必须由我们直接指挥,不能再让他们瞎折腾,皇家海军那些狗屎根本不懂新时代航母作战的精髓,总以为自己炸个塔兰托了不起了!印度洋上被日本人教训了一顿,这次在北海又被德国人教训了一顿,合众国能有多少军舰供他们挥霍?”
  罗斯福叹了口气:自从印度洋战役以后,海军上下对英国人的信心已开始动摇,北海战役惨败更彻底打破了这种信仰。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情报渠道得知德国不但初步控制了意大利重要装备生产,还开始全面指挥意大利海、空军,让一干军队高层看得心动不已,参谋长联席会议上马上有人提出来认为应加以仿效——德国是轴心的带头大哥,美国是同盟的带头大哥,哪有大哥不能指挥小弟的?更何况美国给英国的援助是德国给意大利的援助10倍都不止。可英国佬始终端着架子不肯放不下。
  罗斯福心想:日本能指挥德意舰队那是因为日本海军经验丰富、指挥艺术高超,就皇家海军那两把刷子还是算了吧——曾经的四海霸主现在开始连德国人都打不过了。
  “这是海军的一致意见?”
  “是海军的一致意见!大西洋舰队对这次战役反响很强烈,坚决反对再让英国人指挥独立号和宾夕法尼亚号所在的特混舰队,我们可以去不列颠支持英国人,但必须保持独立性——海军不怕牺牲,但不能无谓牺牲。”
  “赴英指挥官选谁?”
  “这次由布朗少将指挥,等大规模舰队调入后,可由英格索尔上将担任总指挥——我们可以不要求指挥皇家海军,但至少大西洋舰队应该指挥自己的军舰而不是被英国人瞎指挥。”
  “好吧。”罗斯福点点头,“这意见我会向丘吉尔首相转达的,有些时候吃败仗不一定是坏事。意大利在北非吃了大败仗后意识到引入德国人和德国指挥体系的重要性,后来就有了隆美尔、古德里安的威名与轴心非洲大捷;皇家海军这次吃了这么大的败仗,希望他们能有所醒悟,赶紧找到正确的道路,否则那些官兵可就都白牺牲了。不过,你这么干脆地同意交还军舰是否会引起太平洋舰队反对?”
  “意见当然有,但不交还问题更多。”金上将耐心地为罗斯福解释局势,“在德国主力舰队突入北大西洋后,已对东海岸构成了威胁,目前我们暂时只有一艘刚服役的衣阿华号战列舰和列克星敦号航母(埃塞克斯级),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完成全部海试,下周普林斯顿号(独立级)轻航母能服役,如果德国人扑过来,短期内能依靠的就只有这点力量。”
  “其他军舰呢?我记得好几艘战列舰会提前结束现代化改造。”
  “内华达号(内华达级)和田纳西号(田纳西级)预计3月份可投入使用,加利福尼亚号(田纳西级)、西弗吉尼亚号(科罗拉多级)将于6、7月份提前结束现代化改造。”金上将说道,“从现有兵力仔细分析起来危险也不大,哪怕德国舰队真是直接冲我们来,至少一周后才能抵达东海岸,而一周后那些英国军舰都能完成修理准备出发了,可以撞个正着。过了3月,大西洋主力便会开始恢复。我反倒担心德国舰队只为破交,根本就不到东海岸来,那就麻烦了——大西洋这么大,谁能轻易逮住他们?”
  在金上将描绘的场景里:英国人实力有所恢复的本土舰队虽然对德国舰队拥有优势,但必须全体出动才能实际发挥,万一德国舰队分兵破交,英国船只就不够用,必须再加其他力量——要么动用大西洋舰队的兵力,要么将英国人在太平洋上的两艘乔治五世和一艘光辉级还给他们,综合权衡之下,还是让英国人自己管大西洋这摊子事比较靠谱,大西洋舰队继续负责保卫东海岸——以前这任务是口号,现在成了切实威胁。
  “那太平洋舰队的力量就不够了。那里只剩下一艘埃塞克斯号、一艘萨拉托加号和三艘战列舰。从这次战役情况来看,护航航母是不能与正规舰队航母交战的。”罗斯福当过海军助理部长,对海军并不是门外汉,他不无担心地问道,“太平洋上的局面必须维持,哪怕暂时不进攻也不能再退下来,否则没法对国内交代,另外也不能让日本人威胁到澳大利亚……这你打算怎么办?”
  “等英国舰队返回,大西洋局势稳定之后,预计5月份列克星敦号与独立号可加入太平洋舰队,然后新泽西号也要服役(衣阿华级),这样太平洋舰队就会拥有3艘舰队航母、1艘轻型航母和4艘现代化战列舰为核心的海军力量,基本上够用的——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新服役的军舰会越来越多,实力逐步增强。”金上将想了想,“在目前1-2个月的特殊困难时期,我们在远东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以巩固现有战略据点为原则,并投入更多的陆军和飞机。太平洋舰队依然可以掌握着主动,相对大西洋对军舰需求没那么迫切。另外,我听史迪威将军说中国战场最近情况很不错,收复了至少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盟国中难得的亮点,能否考虑加大对中国战区的支援?只要我们略微付出一点,中国这个盟友会带给我们惊喜。”
  罗斯福下意识地点点头:“我明白您的想法了,也同意将英国人的军舰还给他们,其他问题容我再好好考虑一下。”
  金上将离开椭圆形办公室后,罗斯福又让人把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海军上将李海招来了,后者才是他的心腹,虽然在海军内部的权力被金上将排挤得厉害,不过罗斯福从未动摇对他的信任。对他而言,金上将不过是一个可用的海军领导人,李海才是自己人。
第068章
海啸余音(2)
  听罗斯福介绍完金上将讲述的相关策略后,李海叹了口气:“金上将恐怕没将他的全部担忧告诉您。”
  “他试图对我隐瞒真相?还是对我有所保留?”罗斯福眉头一扬,显然很不高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应该都不是,只怕他还没想好应对之策。他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不允许有太多不受他控制的东西,或许在想两全其美的办法。”李海走到地图上,指着一个点说,“情报人员显示德国人在这里很快就有大动作……”
  罗斯福抬眼看去,发现正好是直布罗陀:“您认为直布罗陀很快就会失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