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656

  乌尔米湖又称乌鲁米耶湖,属于咸水湖,形状像一只海马(与里海相似),最长两端长140公里,最宽55公里,最窄处不到20公里,最深约16米,面积曾达4500平方公里,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到21世纪时,该湖面积已大大缩小,南北不过120公里,最窄处只有10公里多一点,但在1943年时,规模依然比较大。
  现在,就算是再迟钝的人也反应过来了,德军前段时间看似漫无目的、丝毫把握不准脉络与重点的空中侦查是在干什么——不管德国侦察机如何去北波斯和外高加索地区侦查,在返程路上,他们总要有意无意地掠过乌鲁米耶湖周围。思维定势会让人只关注侦察机去了哪些地方,却不明白回来同样也可以侦查。
  拿下乌鲁米耶之后,大不里士便处于德军兵锋直接威胁之下,正急忙向德黑兰进军的红军波斯集团军立即更改作战部署,除少部分兵力继续前往德黑兰外,其余部队有意识地回缩,准备固守大不里士,维系波斯集团军的后路畅通。谨慎的秋列涅夫一再要求梅佐夫中将务必保持大不里士防御体系完整与后方整固。
  在红军鸡飞狗跳般地紧急调整部署后,已在乌鲁米耶湖西部的德军却停留下来收拢部队、构筑防御工事,似乎丝毫没有展开进一步进攻的意图,就在众人吃不准隆美尔想干什么时,中东集团军一声令下,在伊斯法罕的第15装甲师和大德意志师主力迅速向北挺近,四天三夜间进军200余公里,拿下了德黑兰南部的库姆与卡尚,距离德黑兰仅仅只有120余公里。但令人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选择一鼓作气进攻,反而在拿下库姆之后就地停顿,让部队慢慢聚集起来,同时接受后方补给。在波斯作战有一点比当初北非沙漠强得多,所需油料基本是敞开供应——德军不但缴获了一批装载成品油的船队,而且遭到英国破坏的阿巴丹炼油厂依然保持了100万吨左右的炼油能力,目前技术和工程专家正在赶去维修,施佩尔已乐观地预计炼油厂可在6月份之前恢复到300万吨炼油能力。
  这一连串眼花缭乱进攻行动实施后,所有人的视线再一次凌乱了,但大家不得不承认,虽然隆美尔的招数看上去有一搭没一搭,像是刚刚军校毕业,没什么实践经验的实习军官在胡搞,但真要应付起来却比较困难:
  德军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巴库?大不里士?德黑兰?每个都很像,但似乎每个又都不像,就连凯特尔和约德尔都看不透隆美尔的想法——他们只觉得他太过天马行空,完全无章可循。
  “元首,说句真话,我到今天为止还对埃尔温放走英国人的举动表示惊讶。”
  中东集团军放跑英国第10集团军残部的举动是征得霍夫曼同意的,虽然凯特尔、约德尔和凯塞林都表示不太理解,但霍夫曼依然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决定放手让他去干。
  “其实也没什么,就威尔逊上将那点残兵败将,就算退入印度和阿富汗又能如何?这次不打,下次有的是人收拾他们——顺便这些劫后余生的士兵还能在印度宣传一下我军的英明神武、勇不可当!”
  “会么?”凯特尔和约德尔都露出狐疑之色。
  “当然。”霍夫曼笑道,“不夸大我们进攻的犀利与战斗力的强悍,怎么能掩饰他们的失败呢?说我们是饭桶,他们岂不是连饭桶也不如?”
  两人立即会意地笑了起来。
  “埃尔温现在的行动我没看明白,他汇报得也语焉不详,不过这没关系,我相信他能干好。指挥一个陆军集团军是元帅的工作,不是陆军总司令的工作,我只管负责把他需要的东西给他就行了。”霍夫曼问道,“欧根亲王师上去了么?”
  “已经启程,这次走巴尔干、希腊、海法这条线,3天后开始登陆,10-15天全军部署到位。”
  “很好,古德里安那里怎么样了?”
  “昨天报告说已拿下了喀士穆,不过消灭的敌军不算多,只抓到了2000多俘虏,其余英国部队仍在继续逃窜。他留了一个埃及师在喀士穆固守,然后率领其余部队继续向南进攻,预计3天后会跨过苏丹与埃塞俄比亚边境。飞行堡垒装甲旅前期已攻入了法属索马里兰(吉布提),目前停留在边境之上,将与非洲集团军的主力一起发动向心进攻,争取用最快速度拿下亚的斯亚贝巴。”约德尔对着作战态势图侃侃而谈,“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拉姆斯登率领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军和英国部队总兵力接近4万,经过从阿斯旺开始的一路追杀,我们已毙、伤、俘2万余人,残余兵力正在陆续退往亚的斯亚贝巴——想必他们这次跑不了。”
  “意大利领袖大概又要琢磨入城式怎么搞了?”霍夫曼调侃地说道,“这次我就不大老远跑过去了,你们代我去吧,其它场合就让他去出风头。你们想个办法,用委婉的方式提醒意大利人,那些被俘虏的意大利士兵不要再编组成军队了,我对他们的作战意志和战斗力实在不看好,他们还是回国复员对意大利的贡献度更高一些。”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明显都憋着笑,但又实在笑不出来。
  “非洲之角战事过后,有一批英美部队抢滩登陆成功,通过飞机侦察终于找到了他们的踪迹,情况显示对方有2万余兵力,正向肯尼亚方向撤退,在肯尼亚战役中美国人抽调了很多飞机为其空投给养……”
  “空投给养?有意思,有意思。”霍夫曼满脸堆笑,“我越来越喜欢艾森豪威尔了,让空军去轰炸他们,不过不用打得很急,慢慢把他们往蒙巴萨赶,我很想看看在海运断了之后美国人是如何维持物资与补给运输的。”
第008章
俄罗斯的冬天(8)
  说完非洲局势后,霍夫曼话锋一转,又问到海军身上:“舰队情况如何?”
  “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已全数北返,需维修的船队今天夜里会进入意大利港口,我们已准备好了一切。其余参加肯尼亚作战的日本舰队预计明天傍晚穿越苏伊士运河进入亚历山大港,然后按计划在港口补充油料,那里给了意大利人15万吨重油还剩近20万吨,日本舰队恐怕得用掉一多半。由于武藏号超级战列舰过宽,无法顺利通过苏伊士运河,因此会和一部分军舰停留在索科特拉岛进行训练。”
  “这点油不能小气,还指望日本人帮忙打马耳他呢。”霍夫曼笑道,“现在我们手里有了油田,罗马尼亚的安东尼斯库元帅再也不敢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其他国家的资本家也老实了很多。索科特拉岛上有我们的人员么?”
  “有,海航留了一部分人员,其余飞行员已由里希特霍芬将军率领他们返回基尔港,他们的飞机也留给了日本人,算是我们移交日方飞机的一部分,舰载机飞行员昨天已登上了齐柏林号航母,正在进行适应性练习——从海试情况来看,整条军舰运转良好,如果舰载机编队一切顺利,可以在2月5日前后让舰队出动。”
  凯特尔随即又补充道:“海军南方舰队主力目前在奔巴岛、桑给巴尔岛附近逗留,一方面封锁肯尼亚港口与运输,一方面掩护空军和陆军兵力迅速入驻,目前已建立了2个机场,拥有战斗机80余架,轰炸机和攻击机近40架,初步具备对蒙巴萨和周边海域的控制力,预计建成后会拥有200架战斗机、100架以上的轰炸机和攻击机,同时还有一个海军陆战旅。我们认为这样的部署可满足元首提出来的,围困蒙巴萨盟军的要求——现在他们的兵力可能在8万人左右。”
  霍夫曼默默想了一想,“海啸”计划的行动时间定在1月29日,约定先由提尔匹茨号战列舰编队从挪威阿尔塔峡湾出击,在吸引英国海军主力注意力后,为齐柏林号航母突入大西洋做好掩护。他点点头道:“‘海啸’行动不是海军一家的事,整个战役控制权必须掌握在最高统帅部手中——雷霆·瑟布鲁斯行动的成功就得益于海空军的巧妙配合,而俾斯麦号孤军出击,最终失败的下场就是生动的反例。所以我希望最高统帅部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来。”
  “是,元首。”一听有机会插手进入被看作是独立王国的海军,凯特尔不由得大喜过望——现在最高统帅部已能十分如意地指挥陆军和空军了,无形中权威恢复了不少,连带凯特尔的地位也更加提高了。
  “如果里希特霍芬的舰载机编队还不能完全适应就不必勉强,我等得起,飞机和船都能补充,这批飞行员和水手损失掉之后短期内是没法指望了。”
  正在这时,最新敌情电报送达到霍夫曼手中,他一看差点没笑出声来,情报显示:盟军JW-51已于1月26日从冰岛海域出发,预计4-5天后通过挪威海域,正好赶上提尔匹茨出击,看上去一切都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是丘吉尔和罗斯福给斯大林的新年礼物——我们应当想办法去捞取一票,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货色。”
  就在霍夫曼对凯特尔等人面授机宜时,大德意志师师长巴尔克在和隆美尔就目前的战局展开讨论。
  “长官,您是想用8万去进攻15万,同时还要包围并消灭他们?”中东集团军一共9万人,除1万人要留守后方之外,其余能用的机动兵力不到8万。
  “不,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放在波斯这么大的战场上,这点兵力实在是偏少了。”
  巴尔克不知道隆美尔的想法:“那么,您目前的举动是为了什么?”
  “这只是一种恐吓。”
  “恐吓?”巴尔克露出迷茫之色:隆美尔现在的布局很古怪,他一共只有为数不多的兵力,几乎只相当于敌军的一半,但就是这么少的兵力依然被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部署在乌鲁米耶湖畔边,一部分部署在伊斯法罕,两部分的兵力都在4万上下。
  “如果你是俄国指挥官,整体波斯战局你打算怎么办?”
  “首先固守后路,必须确保大不里士不失。”
  “我军屯兵在乌鲁米耶湖西畔,你是过来打呢还是在大不里士按兵不动?”
  “这个……”巴尔克迟疑了一下,“要看对方的决心和他对我们实力的判断,如果他有决心,应当会果断进攻。”
  “那你希望他来进攻么?”
  “当然,防御对我们有利,这个地形东面是湖泊——俄国人不可能从上面过来,因此只能从南北两个方向而来。除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片绿洲外,其余都是丘陵和高原地带,行动不便,我们完全可以以逸待劳。”
  “那么,如果进攻的话,他需要多少兵力?6万够么?8万?10万?”
  “我觉得防御住8-10万红军不成问题。”
  “他一共只有15万部队,还需要部署一部分在德黑兰——你觉得我在德黑兰南面的部队可以打下这座城市么?”
  巴尔克卡了壳,想了一想后说道:“假如敌人不出击,只龟缩在大不里士呢?”
  “那就这样。”隆美尔在地图上轻轻一推,把南路兵力推到德黑兰的家门口,“对这个城市,我只围不打,你觉得如何?”
  “会非常难受。”
  “我围困德黑兰持续一周到十天,然后……”隆美尔轻轻推动乌鲁米耶湖畔的棋子,“我让这些部队从南路迂回出击,进攻大不里士与德黑兰之间的交通线,您认为会怎么样?”
  “大不里士和德黑兰就被我们分割了。”
  “这时候,您还敢保证我南北两支部队不携手进攻德黑兰么?”
  巴尔克浑身一震,下句话脱口而出:“如果我一开始就准备放弃德黑兰呢?”
  “那么……我们就控制了波斯。”隆美尔笑道,“不过,您觉得斯大林会这么好说话吗?”
第009章
俄罗斯的冬天(9)
  “亲爱的露西,这是自法国战役结束后我过得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这种快乐甚至压倒了攻克托卜鲁克要塞并被授予元帅节杖的时刻。
  不仅因为我奇迹般地洗刷了满身的诽谤与污蔑,还逃出了陆军医院地下室,更因为,我率领部队重返阿拉曼作战——你知道的,我是从这里被征召回国的。
  想必你也通过报纸了解到了,我率领部队打下了大半个中东——足有十个德国本土这么大的地方,这份荣耀当然不能完全归功于我,事实上,他应该属于从元首开始的每一个人,而且首先属于元首。
  元首不仅兑现了当初答应我的诺言,还给了我难以想象的支持与信任——我深信,他对我的信任和爱护从来没有动摇过,只是有些时候我过于任性的行为和举动让他有些失望,好在我们现在相互理解了。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满足,过去我指挥非洲军作战时总是缺这缺那,但现在情况反过来了,什么都缺的变成了英国人和印度人,而他们现在显然不具备我们当初的韧性——他们的士兵和军官在投降之后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一点也没有再坚持下去的愿望。而印度部队的战斗力更是低得可笑,几乎到了一哄而散的底部,我们抓俘虏的时候经常是一抓一大串,比我一贯认为比较低的意大利部队还要差几分,有一次我们一个侦查排不到30个人,抓获了整整1000多名俘虏,当他们喝令俘虏排成队步行向我们阵地靠拢时,居然连一句反对的声音都没有,天知道大英帝国是凭借什么手段把他们组织起来的,更不清楚他们怎么能依靠这样的部队占据了如此广袤的殖民地——元首向中东进军的方针真是太英明了,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就像一座纸板搭建的房屋,只要轻轻一推就会摇摇欲坠。
  最近一段时间我被形形色色的土著酋长、国王、首相、大臣和他们的代表弄昏了头脑,有的要送给我领地和奴隶,有的送给我成箱的钻石、珍珠和黄金,有的要给我一片蕴含着丰富油田的矿区,还有的准备把各种充满异国风情的女子塞给我,甚至还假惺惺地说根据他们的教义,男子可以同时娶四个妻子……这些被我一概拒绝了,实在拒绝不了的我准备送给元首。我得向你表示抱歉,你或许会喜欢其中的一些,但我不能开这个头,我手下有一大批军官在看着我呢。我在想,大英帝国的军人大概就是这样被腐蚀、堕落而迅速失去战斗力的。
  我现在还没法告诉你我们确切的位置,这里的气候很干旱,一月份的降雨量只有20mm,当地人告诉我们这还算是一年中难得的多雨季节了——得益于过去几年的战争,对付这种环境我们已有了充足的经验,士兵们总能找到水井,幸亏现在是冬季,温度不高,平均气温一直维持在5-6度,最低气温也只有零下3到4度,比北非要好过很多。
  我预计很快就会与俄国人交手,高斯提醒我那会是比较难缠的对手,但我相信我们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爱你的埃尔温”
  司令部其他几个人看着隆美尔认真地写完家信,这位用情专一的长官每天都要抓紧时间给自己的妻子写信,有时候甚至一天会写两封,这似乎成为他独特的气场,很难想象身居高位、手握重兵,每天都要思考生与死、胜与败的元帅居然还会特意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向自己的妻子“汇报工作”——或许,这才是隆美尔元帅的独特魅力。
  这个难得的放松时间里,几员大将或是抽空喝上一壶咖啡,或是掏出香烟过过瘾,或是与同僚漫无边际地聊天,只有隆美尔坐在角落里奋笔疾书。几分钟后,作战会议正式召开。
  经过与隆美尔的深入沟通,巴尔克终于彻底明白了对方的想法:他将以维京师为主力的北路集团部署在大不里士与德黑兰之间的后勤线侧翼,同时又在德黑兰南面部署南路集团。如果红军重点防御德黑兰,他就攻击大不里士;如果红军重点防御大不里士,他就攻击德黑兰;如果红军在德黑兰和大不里士上平均分配兵力,他就让北路集团掐断大不里士与德黑兰之间的联系,然后或是南北两个集团夹击德黑兰,或是佯装进攻德黑兰,却把目标对准大不里士可能派遣的援兵。
  “俄国人的弱点在于,他们必须保住大不里士和德黑兰这两个间距超过500公里的重要城市,而我们无论打哪一个都可以接受——因此,如果他们采取防御措施,就意味着将整个波斯战局的主动权交给我们。”隆美尔微笑着问道,“如果由你担任红军指挥官先发起进攻,你会选择进攻哪里?”
  “肯定不能向南迂回进攻我们的右翼——这样会遭到我们南北两个集团的夹击,只能从北面迂回进攻北路集团的左翼……”巴尔克说到这里又认真看了看地图,忽然叫了起来,“如果俄国人从土耳其借道,便能够方便地进攻,甚至还可以直接威胁摩苏尔油田群。”
  “呵呵……”隆美尔大笑起来,“借道是个好主意啊……可惜,土耳其人会这么想么?”
  巴尔克考虑了半天,缓缓摇了摇头:土耳其不会答应这种请求——如果土耳其胆敢答应借道,要不了两天德军就可以从保加利亚进攻伊斯坦布尔,而且部署在塞浦路斯岛上的轰炸机很快也会找到用武之地。
  “那么……就只有强行借道这种办法了。”话刚说出口,连巴尔克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强行借道一定会激怒土耳其人,就等于是把土耳其往我们怀里推。那样一来,就不是15万俄国人进攻我们,而是50万土耳其人要进攻俄国了。”
  隆美尔微笑着点头:“我这个办法,对付急躁冒进的红军指挥官是不行的,偏偏秋列涅夫是个十分谨慎和仔细的指挥官,他会反复考虑得失、权衡利弊,最终会得到‘正确’的结论。我们要善于利用他的谨慎防止他做出过激的事情,所以你看我每次执行完一个动作后都不连续展开下一步行动,为的就是留出时间让他仔细思考、判断,不要‘冒险’。顺便我们也能补充一下物资。”
  “他难道就没有办法既保住德黑兰又保住大不里士同时还能应付各种挑战的办法?”
  “有是有,但很困难,比如他继续增加兵力到25万以上,这样我们就很难啃得动这两处地方的任何一处——问题是,没有土耳其人的协助,他如何找到一条可保障25万部队的后勤供应道路?你知道我为什么宁可要欧根亲王这个山地步兵师也不要帝国师这样的装甲师,就因为我们的后勤保障也近乎到了极限——再来一支装甲部队会很快崩溃的,而换成山地步兵师却不会。”隆美尔解释道,“所以他不会犯这种错误的,他真要这么做,我们的轰炸机就能派上大用处。而且,如果他真敢抽调这么多兵力到外高加索作战,黑海和高加索方向还怎么维持?克莱斯特大将的部队就可以发动进攻了。”
  “那您打算一直和俄国人这么对峙下去?我们什么时候能解决他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