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656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看到上岸的士兵一片片被敌机撂倒,巴顿还是忍不住大呼起来:“散开……散开……躲在水里,躲在水里,别急着上岸,别急着上岸……”
  只有最聪明的战士才领悟到这样大咧咧扑上去登陆是死路一条,在接近滩头的地方抓住礁石或别的什么东西让自己沉下去,只露出脑袋来的隐蔽做法才能有机会救自己一命。当然,更聪明的长官会让士兵们躲在船舱里别出去,甲板的厚度足以防御子弹攻击,搁了浅的运输舰也不再害怕炸弹攻击。在这个方面,英军比美军强得多,因为他们的军官大都有过敦刻尔克撤退的经验,知道在飞机肆意进攻时暴露在滩头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40多分钟之后,倾泻完所有弹药的渊田美津雄心满意足地率队离开了,在刚才这轮进攻中,1000多名英美官兵倒在了滩头,海面上、沙滩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他们流出的鲜血将海水染得通红——活脱脱一个修罗地狱。
第051章
非洲之角(7)
  “杰森,我们走!”在刚才隐蔽在运输舰旁边的过程中,巴顿已知道了这个叫杰森的下士是第二装甲师的一名步兵。
  两人费力地爬上了岸,杰森看到巴顿没了靴子,正想把自己的靴子让给他,只见对方已毫不犹豫地剥下了一具尸体上的靴子套在自己脚上,穿的时候还忍不住直皱眉头——不是嫌弃这双鞋,而是他的脚在上岸时被礁石给割伤了,钻心地疼,但现在哪还顾得上这些,有条命在就不错了。
  杰森学着巴顿的样子捡起了牺牲同伴的步枪,他的枪早就在落水时不知道丢哪里去了,想了想又解下2个野战背包——有一个是准备给巴顿的。巴顿对此报以欣慰的目光,战场果然是最好的成熟催化剂。
  乱哄哄的一堆人上了岸,现在所有队伍的建制都是混乱的,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队伍。得益于巴顿的名头和形象,在杰森不遗余力的吼叫与召集之下,在他周围很快就聚集起一批部队来,然后队伍越滚越大,到后来已发展到600多人了——巴顿的官终于升到了营长。
  “军官们,带着士兵跑起来……”巴顿连声高吼,“看到不远处那个树林了么?全部躲进去,越快越好!”
  说罢,他不顾脚上的疼痛率先跑了起来,年轻的杰森紧紧跟在他后面,一堆人也蜂拥着朝树林跑去,进了林子、坐下直喘粗气的杰森知道巴顿的决策又对了——远处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日本飞机又来空袭了。
  面对江草隆繁率领的第二梯队,继续躲在船舱里或者用高射炮、机枪对空射击的办法就不灵了,因为这回不光是零战扫射,舰爆们也开始用携带着的60公斤小炸弹去攻击高射炮位了。江草隆繁的理解很到位:长官虽说不能炸运输舰,但其出发点只是害怕击沉,在不击沉的前提下,任何攻击手段都是可以尝试的。敌军运输舰现在全都搁了浅,别说60公斤的小炸弹,就是250公斤的航弹下去也击沉不了它们了,飞机完全可以放手施展。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运输舰上的人赶出来,免得他们琢磨破坏船只或装备。
  60公斤的小炸弹对付几千甚至上万吨的运输舰当然不会造成威胁,但对炮位的杀伤力就太强了,一门又一门高射炮被炸毁,英美军试图以搁浅舰只为基础建立防空阵地的企图全都遭到了挫败,更气人的是,货船船舱里明明有很多高射炮,但要么因为重量太重无法搬运到甲板上来,要么因为没有合适的位置与机会展开,只能眼睁睁地放弃。
  滩头还是一片死地,不但有零战的来回扫射,那些航空航弹也陆续投向密集的人群——渊田的第一梯队在半路上还浪费了不少炸弹对付驱逐舰,江草的第二梯队没这样的过程,而且他的梯队出发晚得多,准备时间很充裕,连零战起飞时也挂载了炸弹,用于对军舰进行俯冲轰炸是不行的,但用来扫荡滩头就非常合适。一句话,他今天就是存心来杀美国兵的。
  现在就是躲在水里也不好使了,虽然柔软的沙滩和海水能大幅度削弱炸弹的威力,但250公斤航弹的攻击范围实在太大,别说直接命中或被飞舞的弹片削中,就是在爆炸点附近那强大的冲击波也让人受不了。
  唯独巴顿等人躲藏的林子成了净土,不知道是飞机没发现林子里的动静还是不屑于向林子里那点残兵败将下手,树林里的英美军队除了少数倒霉蛋被机枪子弹击中外,居然没遭到像样的炸弹攻击。巴顿的判断又挽救了一大批士兵,可他的脸色十分难看——倒在血泊里的官兵已近4000人了,伤亡还在不断扩大,在今天这种场合和条件下,稍微重一点的负伤基本就等于完蛋。
  当江草隆繁也率队离开后,所有躲在运输舰里或岸边幸存下来的士兵们抓紧机会逃离现场——离天黑还有好几个小时,谁也不想傻乎乎地呆在原地挨打。利用这个空当,士兵们都拼了命地向岸上跑去——杰森想说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快、最迅速的登陆,实战效果果然比平时训练强100倍。
  隐藏在林子里的英美官兵已聚集到2000多人了,混乱的场面终于得到了一些控制,虽然各个部队、各个地方的官兵都有,但大家至少能找到同伴和军官,也能服从军衔比自己高的人指挥——这点纪律性还是有的。
  在休息时,杰森翻出急救包为巴顿包好了脚,然后还帮他拧干了衣服上的水,至于里面已湿透的内衣裤早就脱下来塞包裹里了。巴顿和士兵们一样,现在都只穿了外套晃荡,大家都很狼狈,谁也顾不上形象和风度,但没人会嘲笑一个将军——他起码搭救了好几千人。大家胡乱地用着野战口粮,从早上折腾到下午,又经历这么大体力的消耗,早已饿到快虚脱的境地。
  巴顿的周围聚集起了7、8个少校以上的军官,临时组建了指挥部,杰森自告奋勇地担任了他的勤务兵和传令兵。
  巴顿站在一块大石头上,胸前挂着望远镜——一个军官将自己的装备交给他的,双手叉腰、严肃地告诉他们:“弟兄们,现在是下午4点15分,我们再休息15分钟,然后带领全体士兵继续往内陆撤退。”
  “可是……长官。”一个中校担忧地说,“经过下午这番折腾,很多士兵筋疲力尽,现在都倒在地上,根本站不起来,是否在这里过夜后再行动?”
  另一个少校也帮腔道:“将军,敌人的飞机应该不会再来了,我们现在既无装备又无补给,支撑不了很长时间,我还想天黑以后能否再回船上去搬运点物资——最起码给养和轻武器不能少。”
  这句话倒是实情,第二装甲师现在变成了纯步兵单元,别说坦克和装甲车,就连迫击炮都没有一门,甚至连轻机枪都是一种奢望,要不是几个英国兵扛着一挺布伦式轻机枪没舍得放手,再加上还有一些士兵拿了冲锋枪,现在这支队伍的装备一下子就倒退回南北战争水平了。
  巴顿也想再多宽限几分钟,但这种念头很快就被突发情况打消了,他脸色大变地跳下石头:“没那么多时间也没这个机会了。”
  “为什么?”
  “你们看!”他的手往外一指。
  很多人都没看出什么来,但当他们站在巴顿所站的那块大石头上并用望远镜观察海面时,他们看出问题来了,甚至浑身忍不住颤抖——远处海面上出现了好多艘巍峨高耸的军舰,在8艘驱逐舰的伴随下正向海滩疾驰而来。
  “恐怕连15分钟都没有了,我们必须马上撤退。”巴顿吼道,“这不是我们的船,肯定是敌人的舰队,说不定有好几艘战列舰,他们的主炮能打十几公里远!这里离海岸太近了,不撤退的话全部得死在这里。”
  “长官,我实在走不动了……我得躺一会。”在军官们声嘶力竭的吼叫中,大部分士兵都强撑着躯体站了起来,但还有很多士兵倒在地上,发出各种声音。
  “起来,起来,别躺,别躺……他妈的你再不走就完了!”巴顿见状勃然大怒,狠狠地去踢那些士兵,他们累得连反抗的力气和念头都没有,只在地上哀嚎着滚来滚去,“饶了我吧,我当俘虏算了。”
  “混蛋……谁给你当俘虏的权利?给我起来,如果你不想死在这里的话!”
  当高木武雄率领已高速行驶了一天的第一游击支队出现在海面上时,金刚级4舰率先向岸上开炮,巴顿还是小觑了舰炮的威力,他们起码能打两万米以上。吃水更浅一些的重巡洋舰和驱逐舰继续向海岸挺进,然后也用他们的127mm舰炮或203mm舰炮向岸上扫荡,只避开了运输舰所在的位置。为更好地指挥火炮射击,日军甚至还起飞了水上校射飞机。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海岸边发生的一切都无所遁形。
  “轰!”
  “啊……”
  炮声是最好的催化剂,刚才还死皮赖脸躺在地上的士兵全都挣扎着站立起来,跌跌撞撞地跟着大部队向内陆撤退。隐蔽在其余地方的英美官兵,甚至还有些准备天黑后乘运输舰再溜走的官兵才知道一切希望都没有了——敌人绝不会在眼皮子底下放自己离开的!也只能像一群群无头苍蝇那样向内陆撤退。这些人的遭遇更糟,他们刚才待的地方离海岸太近,成为日军舰炮优先攻击的目标,他们首先还得闯过舰炮的火力封锁线。
  杰森一边跑,一边还回头看看后面,岸边情况惨不忍睹,不时有士兵被炮弹炸飞,惨叫声、呼喊声不绝于耳。然后他又发现刚才自己藏身的那片树林在三式弹的轰击下已冒出冲天火光开始熊熊燃烧起来,如果继续躲在里面非烧成一团黑炭不可。
  巴顿又一次挽救了队伍。
第052章
非洲之角(8)
  清晨7点,大英帝国首相丘吉尔刚从睡梦中醒来,最近这几天他被埃及战局折磨得吃不好、睡不香,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连带着双下巴都有了缩小的趋势,今天凌晨也是折腾到快3点钟才迷迷糊糊睡着,梦里还操心开罗的局势,所以起床比平时晚了一些。
  就在他穿着睡袍、睡眼惺忪的时候,刺耳的电话铃声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他慌忙接起了电话,心中已有了不祥预感。
  “首相……早上好。”海军元帅庞德用低沉的声音问候道,“非常抱歉打扰您休息了,有个不幸的消息需要向您汇报,我方便过来说么?”
  “啊!”丘吉尔的瞌睡已完全醒了,“好好,我在这里等你。”
  丘吉尔一边抓紧时间洗漱,一边赶紧让副官给自己准备早点,还特意提醒咖啡中不要加糖,虽然大不列颠的物资非常紧张,但首相官邸的供应还是有保障的,他不是为了节约,而是要用咖啡因的刺激来提足精神。
  庞德勉强和丘吉尔寒暄了两句,然后说了一句令人无比震惊的话:“20分钟前,我收到坎宁安上将发来的电报——他们在索马里沿海遭到日本大批飞机的袭击,怀疑是日本舰队的舰载机。”
  “什么?我没听错吧,日本舰队?”丘吉尔一副活见了鬼的模样,差点没从座位上跳起来。
  “这不是笑话,这是他发来的电报。”
  丘吉尔还没接过来细看,电话又响了起来,副官手忙脚乱地扑过去接起来,只问了一句就转过头:“首相,布鲁克元帅有要事找您。”
  丘吉尔慢慢走过去,他极力抑制着不安的情绪,用尽可能平和的语气问道:“我是丘吉尔,出了什么事?”
  “十万火急……肯尼亚蒙巴萨护航司令部发来特急电报,更早一些时候,索科特拉岛基地也发来电报,说发现日本舰队踪迹。”
  “轰”的一声,丘吉尔蒙了,连珠炮地问道:“有多少?是什么?在哪里?”
  “报告时位置位于索科特拉岛南部约300海里,只说是日本舰队主力,具体情况不详——飞行员报告完这条消息后就被击落了。”布鲁克用沉痛的声音说道,“从位置来判断,他们距离坎宁安上将的快速纵队恐怕还不到200海里,这是非常危险的距离,日本飞机可能已在进攻舰队——不过海军还没确切的消息向我报告。”
  丘吉尔手脚冰凉,浑身发抖:“庞德元帅正在我这里,他通报了舰队的消息,您是否能马上赶到这里来?”
  “好,我马上到。”
  丘吉尔回座后继续问庞德:“我们最近的飞机在那里?是否可以去支援舰队?”
  “索科特拉岛上有一点,护航指挥部也有一些,另外埃塞俄比亚、利比亚方面都有一点,但他们不足以构成对日本舰队的威胁。”
  “去调集起来……”
  庞德提醒他,这不是调飞机的事情,坎宁安上将的舰队可能会全军覆没。
  “这是不可能的……”丘吉尔暴怒的挥舞着手臂站了起来,情绪异常激动,“他的舰队有1艘航母,5艘战列舰,还有6艘轻重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完全可与日本舰队一战。”
  “但是……”
  “首相。”布鲁克铁青着脸进来了,递给他电报纸抄件,“临出门前我收到海军最新的情况通报,经过情报综合,快速纵队遇到的可能是联合舰队全部主力,至少包括5艘航母、9艘战列舰、17条轻、重巡洋舰,还有几十条艘驱逐舰或其他各类舰只。”
  “混蛋!”丘吉尔粗粗扫了一眼后将电报扔在桌子上,“他们把整个联合舰队压了上来,日本人疯了吗?他们在东南亚的各岛屿不要了?”
  “日本人确实是疯了!”庞德看完后也感到不可思议,“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登陆部队在坎宁安上将掩护下,正向西去抢滩登陆,他们离索马里海岸不远,只有100海里左右的距离,只要捱过5-6个小时就能登陆。”
  “砰……”丘吉尔愤愤地一拳头砸在桌子上,连咖啡杯也跳了起来,副官辛辛苦苦弄好的咖啡才喝了几口就全部飞溅出来,撒了一桌子。庞德是庆幸登陆部队还有救,丘吉尔却知道开罗的部队完蛋了,他挽救埃及局势最后的希望也完全破灭了。
  “首相,首相。”两人一边看副官手忙脚乱地收拾桌子,一边又担心丘吉尔的情绪。
  “我们还能分出什么舰队去接应这些陆军么?快速纵队上除了我们的部队,还有美国第二装甲师,一共3万多人,我们损失不起。”丘吉尔颓然说道,“哪怕他们不能在埃及登陆,在东非也能成为我们抵抗德国侵略的有益助力——德国人占领埃及之后,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都会成为他们的下一步目标。”
  庞德为难地摇摇头:“慢速舰队实力不强,只有2艘航母(百眼巨人和暴怒号)、2艘护航航母,2艘老式战列舰(纽约号和德克萨斯号),还有一些老式巡洋舰和驱逐舰,如果来的真是联合舰队主力,他们绝不是对手,除此之外我们基本没什么海军力量了。”
  “为什么坎宁安当初不带上百眼巨人和暴怒?如果有这2艘航母在,我们根本不会这么狼狈,说不定还有与日本人一战的余地。”丘吉尔拍着桌子怒吼道。
  庞德和布鲁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首相这个火发得毫无道理:火炬行动一共11万部队,快速纵队只带走了3万多,大头其实还在后面,坎宁安为加强快速纵队的战斗力,已带去了7艘战列舰中的5艘和近乎全部轻、重巡洋舰,还带了1艘航母,如果再把这2艘航母也抽走,慢速舰队还有什么实力?与其斥责坎宁安不带2艘航母还不如庆幸慢速舰队离快速纵队的距离很远,否则一旦日本主力舰队扑过来如何应对?
  正伤脑筋的时候,流水一般的电报涌进了首相官邸,坎宁安报告了第一次空袭后的情况与决策,面对“2艘战列舰、1艘航母沉没,3艘战列舰受创”的战果,三人的胸口仿佛被重重捶了一拳,半天说不出话来。
  庞德难得地替坎宁安辩解了一句:“这不是他的错,他也是为了前后两个纵队的实力平衡——非要说错,就错在不该分兵,当初应该全部舰队和登陆部队去埃及的,而不是现在这样分成两队被迫分散力量以至于让日本人各个击破。”
  这话说得丘吉尔哑口无言,让舰队尽快增援甚至不惜分兵前进的命令是他下达的,庞德这话隐隐约约有指责自己的意思,但他决不能让这个黑锅背在自己头上。
  布鲁克冷冷地说:“我不这样看,幸好还分了兵,我们至少还保住了那8万部队,否则这11万陆军就让日本人一锅端了。依我看,最大的责任是印度洋警戒体系出了问题,否则怎么可能让日本舰队跨越几千海里而不被发觉呢?”
  问题实在是太大、太多了,丘吉尔苦恼地抓着头顶为数不多的头发:“现在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只问一句,两位,接下去我们该怎么办?大英帝国现在危在旦夕了。”
  “请苏联红军发动牵制性进攻的要求有回应么?”
  一说起这事丘吉尔就觉得懊恼:斯大林本已答应在东线发起猛烈进攻以牵制德军注意力,没想到德军神速打进亚历山大、逼降蒙哥马利,眼看埃及英军大势已去,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联合拟定的进攻计划还没等斯大林认真研究就成了一张废纸——现在俄国人反过头来质问英军有无能力继续固守中东和波斯,一旦物资渠道断了的话可不是闹着玩的。对此,丘吉尔根本不敢说那批援俄物资早已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只能用空头支票继续搪塞苏联大使让对方宽心。
  更大的麻烦摆在面前:虽然从埃及到波斯还有1500公里以上的路程,但波斯正位于俄国柔软的下腹部,当初在波斯当局显露亲轴心立场时,俄国和英国毫不犹豫地入侵了这个国家并推翻了原政权,现在德国势力再度卷土重来,如果一贯保持中立的土耳其再蠢蠢欲动发生态度变化,中东局势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对此斯大林也报以极大的关注:一方面半信半疑地与曼施坦因作战,另一方面则在考虑英国失守中东后局势该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