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692

  听部下如此识趣,夏璟自然不会拒绝。中午吃饭时,夏璟语带调侃的对副将朱琦说道:“尔等有福了。今日赵知州对我讲,不许赵氏役使禁军。”
  朱琦听了之后面色一变,他有些吞吞吐吐地说道:“难道是夏统领先提的此事?”
  夏璟一听就知道朱琦有话讲,他欲擒故纵地说道:“你等不是经常讲被赵氏役使,士卒苦不堪言么?”
  “这……赵氏把咱们左翼军的兄弟当奴仆来看,大伙当然心中有气。只是赵氏也给些钱米。兄弟们好歹能补贴点家用。”朱琦选择了说实话。
  “哦?!”夏璟一听,心里面立刻就高兴起来。泉州知州赵嘉仁的跋扈给夏璟留下了深刻的恶劣印象,得知赵嘉仁的所作所为只是一脚踩进了陷阱。夏璟统领心里面别提多高兴了。
  端起酒杯,夏璟说道:“我等只能奉命行事,也别想那么多了,干了此杯。”
  中午吃完饭,下午歇息一阵。傍晚时分,夏统领由朱琦副将陪同,前往东湖。东湖有4000亩大小,水面广阔。只是傍晚时分,就见到湖上已经有了诸多游船。这些船不同于两浙路的画舫。诸多戏台或者搭在湖边,或者在湖里的大船上。游船就是载着看客们在这些戏台外停泊看戏。
  到了岸边,就见游船旁边已经有人等候。不用朱琦介绍,夏璟认识泉州首富蒲寿庚。上前拉住蒲寿庚的手,夏璟笑道:“蒲员外,许久不见。你可更见清朗。”
  蒲寿庚也笑道:“夏统领见笑了,此次得知夏统领前来,专程租了条船,想陪夏统领看看戏。”
  “可是劳烦了蒲员外。”夏璟喜道。蒲寿庚看来是有求于夏璟,夏璟觉得捞一笔的时机终于来临。
  游船上已经有女子在侍候,夏璟一身便装,就在船里位置上坐了。女子在两边端茶倒水,送点心。夏璟调笑她们的时候,专业人士自然知道如何奉承。前面看着戏,旁边有人侍候,夏璟不用动手,女子们拿着鸡腿,点心,酒杯,送到他面前。
  在建宁府可不会有这般待遇,夏璟心怀大畅。泉州知州赵嘉仁带给他的不快全部飞到了九霄云外。看了几出戏,蒲寿庚稍稍示意,那些女子就识趣了到了一边。只剩蒲寿庚、夏璟、朱琦三人在一起谈话。
  蒲寿庚说道:“夏统领,你可知那赵嘉仁让他的手下做海盗的营生?”
  夏璟一听,就觉得眼前看到不少钱财。蒲家手上不干净,泉州上层都听闻过一些。赵嘉仁是不是干海盗营生这个不清楚,泉州上层都知道赵嘉仁与蒲家关系糟糕。不管蒲家有什么请求,就得先拿钱出来。夏璟拿了钱也不用办事,既然蒲家已经得罪了泉州知州赵嘉仁,他们还敢再得罪左翼军统领夏璟不成?
  想到这里,夏璟微笑着问:“不知蒲员外所指的何事?”
  在东湖岸上,有人一直在盯着夏璟一行人。见到船上好像已经开始谈起什么,那人对身边的人说道:“你去告诉知州,蒲寿庚已经和夏璟与朱琦开始谈事情。”
  旁边的有两个人,一人立刻离开。另外一位问:“他们在说什么?”
  话事那位听了这个蠢问题,不爽地答道:“这么远,你要是能听到,你自己去听。别拉上我!”
  这话的确点出问题所在,于是两人继续盯梢,不再讨论蒲寿庚可能在谈什么。
第013章
站队的理由
  蒲家大院。
  “父亲,那帮赵氏宗亲真没用。赵嘉仁公开削他们的面子,他们居然认了!”蒲师文眉头紧皱,鹰钩鼻显得更加凸起。蒲家一直在紧盯赵嘉仁的行动,最新消息是,赵嘉仁已经要求从今以后,赵氏宗亲不得役使禁军。也就是在泉州的殿前司左翼军。
  蒲寿庚没有立刻接话。他的长子蒲师文虽然果敢,却容易意气用事。就蒲寿庚得到的消息,赵嘉仁可是先去拜见了赵家的宗族长老。具体谈了什么不清楚,不过赵嘉仁绝不是以居高临下的角度去见宗族长老的。想来他也希望宗族长老能够站到他那边去。
  想到这里,蒲寿庚抬头说道:“师文,我已经决定,你和你几个弟弟当中有人要回去占城。”
  “回去招兵买马?”蒲师文登时兴奋起来。
  蒲寿庚摇摇头,“你爷爷从占城来到大宋,现在你都已经有儿子了。我们蒲家在大宋四代人,总得有人回占城把那边的家业给整顿起来。我想让你带着家眷先回去。”
  蒲师文皱着眉头想了好一阵才明白过来,他讶异的问:“父亲,你是想让我躲到占城?”
  蒲寿庚本不想这么讲,然而见到儿子蒲师文神色激动,他索性点点头,“此次我们和赵嘉仁这个小贼斗,虽然赢面很大。却也不可不防他用什么手段。我已经这般年纪,死在哪里都无所谓。但是你还年轻,又是长子。你在占城稳住脚,我们家就不会败。”
  “爹!你……”蒲师文本想说你老糊涂了么?然而看到他爹蒲寿庚的头发几乎全白,脸上皱纹纵横,蒲师文心里一阵难过。这句话堵在喉咙里说不出,非常不爽的想了好一阵,蒲师文闷声闷气地说道:“让弟弟们走,我是不会回去的。我要留在父亲身边。”
  “也好……”蒲寿庚答道。长子蒲师文遇事果断,这就是个绝大的好处。蒲寿庚的其他儿子就没有这样的优点。
  家族开了个会,蒲寿庚选择了二儿子,四儿子两人带一部分船队返回占城。众人各怀心事,却也没人站出来反对蒲寿庚的决定。出发前的准备许多,蒲寿庚吩咐下去之后自然有人给他做。此事刚开始张罗,泉州副将朱琦就派人给蒲寿庚送了一封信。
  朱琦在信里面告诉蒲寿庚,赵嘉仁已经召集泉州的左翼军,要他们准备操演。操演之前,赵嘉仁居然恢复了左翼军好些年前的薪水,那是久远到七十年前的旧事。也亏得赵嘉仁有能力翻看旧条例,根据赵嘉仁翻出来的资料上讲,在左翼军成立的初期,军人的费用除一般俸额外,也以“御寇出戍”的名义,增给小券,因此,“名为一兵,而有二兵之费。”后来财政紧张,朝廷才逐渐削减收入,在招补阙额时,只给本俸。
  看到这里,蒲寿庚紧盯着信上的数字。原本泉州左翼军军士平均每人每月约为3缗钱及米7斗5升米。现在要增加一倍,变成每月6缗钱及米15斗米。
  赵嘉仁的用意至此已经不用再想,他虽然断绝了左翼军从其他地方捞钱的门路。却让左翼军所有士兵的收入提高一倍,摆明了就是要将左翼军纳入他的手里。
  读完信,蒲寿庚连忙写了回信。信里面告诉朱琦,赵嘉仁想从朱琦等人手中夺取左翼军的控制权。若是士兵们真的拿到了这么多钱米,他们还会觉得朱琦是他们的统领么?一旦士兵不听朱琦的话,朱琦除了能领一份该领的薪水之外,还能做什么?
  以蒲寿庚对朱琦的了解,写到这里也就足够了,朱琦肯定能明白这里面的危险在何处。
  朱琦看了蒲寿庚的回信之后自然看清楚了问题所在,实际上朱琦写这封信之前就明白赵嘉仁要搞事。他给蒲寿庚通风报信的目的是让蒲寿庚赶紧送些钱过来,结果蒲寿庚竟然连提都没提。这前几天与左翼军统领夏璟在游船上见面之时,蒲寿庚可是大方的很。夏璟只是稍微表示了一下他听说过来路不明的船只在福建路海上打劫的消息,蒲寿庚就送了他五十贯。若是夏璟统领在关键时刻写份表章去弹劾赵嘉仁抢掠的话,肯定能得到一大笔钱。现在蒲寿庚却扎紧他的钱口袋,朱琦有种受到侮辱的感觉。
  蒲寿庚这厮如此奸猾,不若干脆和赵嘉仁站到一起?朱琦心中忍不住就动了这般心思。不过想到这笔钱,朱琦就觉得心头火热。赵嘉仁公开对两千士兵讲,此次要他们讨贼,两千人的队伍每个月增加了六千贯钱,和一万五千斗米。家财万贯是南宋大财主的标准,只要两个月就是一万两千贯钱,那就是个大财主的全部身家。
  再看蒲寿庚的信,朱琦的目光落在‘赵嘉仁想从朱琦等人手中夺取左翼军的控制权’的那段。如果真的让赵嘉仁控制了左翼军,他就能朱琦只能拿到他该拿的那份。如果朱琦能够控制在泉州的左翼军,他就能拿到这一大笔钱的控制权。
  心中火烧火燎的感觉越来越盛,朱琦做了个决定,一定要继续掌握泉州的左翼军。这些年来,泉州的左翼军一直是朱琦的摇钱树,现在这棵树上即将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此时哪里能够放手?
  日子过得飞快,赵嘉仁是景定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到的泉州,一转眼就到了三月二十七。马上就是大量船队带着各种珍贵的商品回到泉州的日子,赵嘉仁没等到船队,却等来了他老娘。
  一见面,赵夫人开口就说道:“你赶紧准备一下,去相亲。”
  “相亲?”赵嘉仁登时就懵了。他此时紧锣密鼓的准备诸多事情,一时对相亲这个词理解不能。
  赵夫人带着点促狭的表情笑道:“你未来的老岳父上任了,却是你卸任的福建路提点刑狱。你不是总吹你的船快,赶紧准备准备,去福州吧。”
  “秦提点?”赵嘉仁一愣。他已经搞不清楚自家老娘到底是能掐会算,或者是有什么特异的能力,总是能恰如其分的点到赵嘉仁的要害上。如果福建路提点刑狱能给赵嘉仁他所期待的帮助,赵嘉仁甚至觉得当女婿也不是不行。
  身为老娘,赵夫人一眼就看出赵嘉仁动了心,她正色说道:“秦家姑娘的容貌国色天香,我也是废了好大劲才说动了秦夫人。三郎,我把话说清楚,此次我给秦夫人讲过,若是可以的话,他们备下五百贯彩礼就行。你就别指望靠成亲赚一笔啦。”
  “好!若是真如娘所讲,我就从命。”赵嘉仁答道。宋代相亲还是挺开放的,一对年轻男女要在家长的陪伴下见面。对方到底是不是真的国色天香,见了之后就知道。仅仅这一点,赵嘉仁就觉得大宋有再治疗一下的必要。那种夫妻在揭开盖头前根本没见过的时代,太可怕了!
第014章
黄老之学
  “压惊的两匹彩缎带了么?”赵夫人问。
  “带了。”赵嘉仁老老实实地答道。
  “金钗带了么?”赵夫人继续问。
  赵嘉仁颠了颠手里的凤钗,觉得这玩意快有二两重,沉甸甸的压手感觉让赵嘉仁浮躁的心情得到了舒缓。到了泉州之后,赵嘉仁就用尽了心思准备解决蒲家。从准备控制左翼军,到各种暗哨盯梢。他想要如同以前那样做出一张完美的大网,把蒲家完全罩在其中,最后将蒲家彻底歼灭。
  “为何不穿官服?”赵夫人的问。
  “娘。秦提点大概会穿官服吧,我也穿上官服,就忍不住想和他谈及造船那笔钱款的事情。”赵嘉仁答道。真心讲,肯去相亲的大原因有二,其中一个就是不想让秦提点觉得赵嘉仁看不起他。
  瞅着赵嘉仁认真的面孔,赵夫人带着老娘因为看不上而不满的特有表情开腔了,“三郎啊,你和你爹一样,总是想着一切尽在掌握,就是这么不可爱。你这所做成的事情,哪一件事是你料到的?还不是走到哪里算哪里么!你一岁的时候我带你回泉州,你能料到么?就算你料到蒙古人南下,可官家要你造船的事情,你能料到么?许多事情乃是别人的事情,你不能把别人的事情扛到你自己身上。就算你扛上了,别人的事情还是别人的事情。”
  一般来讲,挨训很讨厌。不过这次赵嘉仁觉得醍醐灌顶,心思登时清明起来。他最近也觉得自己心思太重,心情极为压抑。现在按照母亲的思路一想,蒙古南下与贾似道守鄂州,可不是赵赵嘉仁料到的,而是赵嘉仁知道的。
  理清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赵嘉仁觉得心情就试图挣脱牢笼的小鸟,竟然开始变得轻松。之前的巨大压力就如参加高考,以学到的知识去迎接准点必来的考试而已。然而高考结束,成绩优异,考上心仪的好学。之后的生活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片未知。就如眼前相亲的事情,对赵嘉仁来讲,全部都是未知。
  “走到哪里,便是哪里!”赵嘉仁叹道。
  看儿子有点开窍,赵夫人叹道:“本就该如此。读书要学的是不要对人失礼。心中所想,乃是你自己的事情,憋在心里就好。三郎,你就是太老实,老实到会说实话,却不会说瞎话。”
  “……娘,这金钗这么重,带头上不会难受么?”赵嘉仁实话实说。
  儿子既然老老实实的低头,赵夫人也就不想再说些别的,她解释道:“相亲时用金钗是个礼数,约定俗成的事情。我与秦夫人素来交好,钗子重些不过是我想让她心里高兴。反正咱们一走,这金钗立刻就拔下了,你还以为秦家缺根钗子?”
  “可秦家能体会娘的一片心意么?”赵嘉仁忍不住问,他真切感受到母亲心思的缜密。
  听儿子说话上道,贾夫人轻松的靠在椅子上从容讲道:“你想太多。因为秦家不差这根钗子,金子对秦家不甚值钱,我才敢按我的心意来办。若是小门小户的,我随大溜还来不及,哪敢在这等事情上与众不同。三郎,约定俗成之事才叫礼数,所以行礼才容易被人理解。读书就是要学故事,明礼仪,正因为世上想被人误解可容易的紧,才显得礼数的珍贵。”
  “……娘,为何我小时候你不给我讲这些?”心里赞叹之余,赵嘉仁忍不住问道。
  “你爹的书读的跟三岁……也就那样了。却满脑子道理。我和他讲了十几年之后才明白过来,这种事情讲了不如不讲。不讲的话他碰碰头,脑袋只怕松动些。一讲就要怄气,反倒要梗着脖子硬来。”说到这里,赵夫人一脸的无奈与不高兴,却不再说话。只是站起身把该准备的礼物再检查一遍。
  赵嘉仁这下有些明白为何老娘总是忍不住对老爹冷嘲热讽,原来是两人三观上起了冲突。老爹赵知拙是个儒生,学的是理学,思路自然是‘理学我有,道理在手’的范儿。老娘则是一副黄老风范……当年信黄老的窦太后对儒家的看法是‘司空城旦书’,她可是勒令儒生跳进猪圈和野猪空手肉搏……
  检查完东西的赵夫人又开口了,“你把官府穿上。好好一个泉州知州,装什么员外郎!”
  被老娘这么一番教育乃至呵斥,赵嘉仁也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穿上官服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前去相亲,而是到了衙门把泉州水军统领叫来,“近日泉州有海上盗匪,须得严查。”
  水军统领一听愣住了,泉州的水军本来就没几条船,别说严查,开出去之后遇到大股海盗之时能自保就不错啦。不过就在水军统领不解之时,赵嘉仁继续说道:“此次单靠水军只怕力有未逮。就令民团与各县水寨一起巡查。不过此次须得颁布令旗,莫让歹人寻了空隙。”
  确定自己不是主力,水军统领立刻答道:“遵命!”
  赵嘉仁把此事安排下,又把仁通快运的干部们叫来,吩咐他们都挂上泉州水军的旗号,看到可疑船只就要上去查问。
  “校长,这是为何?你不是说不要打草惊蛇么?”干部们不是很理解。
  “我以前觉得不要打草惊蛇,是觉得我能把握蒲家这条毒蛇何时出洞。现在我觉得我把握不住,蒲家在泉州经营这么久,自然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路数。让你们盘查,就是要尽可能多知道些局面。而且我们这么打草,蒲家这条毒蛇好歹也得惊一惊才对。”赵嘉仁回答了这些之后心里面有些庆幸。亏得老娘教育,让他的想法有了些变化。若是还依照以前‘一切尽在掌握’的思路,完全是在给蒲家机会。
  部下们对赵嘉仁颇为佩服,他这么下令,大伙也就按照赵嘉仁的思路走。李鸿钧问:“既然在泉州检查,要不要把福州那边的船调过来?咱们这十几条船只怕不够。”
  “我觉得不用。”刘猛立刻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校长,你当时下令建立领航队,给那些愿意和咱们亲近的小船队领航,我们已经做了。现在我们咱们自己的船队要严查,就告诉其他船上的领航人,见到可疑的船只,就给告知咱们的船。这样等于在海上多出几十条船帮着咱们查。若是从福州把船调过来,那边的消息只怕就用不上。”
  刘猛是体育委员,一直以来赵嘉仁觉得他够生猛。现在听了这话,赵嘉仁心里面忍不住觉得刘猛的思路已经不仅仅限于近战。不过此时不适合讨论这个,赵嘉仁点点头,“就这么做。咱们以前在泉州以南没有怎么插手。现在泉州以南就靠咱们的船严查,北边暂时不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