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692

  作为海盗的伊予水军是海民,并不属于被倭国官方认同的国人。身为国人,至少得是在庄园里面种地的农民。理论上,如果幕府处死一名国人,哪怕是身份最低的农民,也得给出一个理由。不能说杀就杀。但是各地杀了山民或者海民,就完全不需要任何说明,也不需要理由。因为山民与海民不交税,不承担任何义务,也就没有任何身份。杀了他们也就杀了。
  讨伐伊予水军等于官军公开讨伐一群猴子,幕府把自己身份降低到非国人的档次。
  除去自甘堕落这一点,这帮水军现在经营的乃是大宋官家交给他们的产业。平安京朝廷认为镰仓幕府因为贪婪,前去抢劫大宋皇帝的产业。这是愚不可及的行为。作为倭国最高贵、睿智的平安京朝廷,他们也同样被珍珠吸引。所以就派出使者以私人身份前来伊予水军的总部来。见到总部的气派,证明了平安京对伊予水军的判断,这让那些官员更放下心来。
  客厅的门被拉开,一位穿着漂亮花布衣服的侍女进来,她头发漆黑,身上穿了一件到脚踝的印花棉布衣服。光是这么一个装束,这帮平安京官员就本能的肃然起敬,倭国国王宫里的侍女顶多也就是这么一个装束。直到侍女用一口穷乡僻壤的口音说出‘首领请诸位前去就餐’的话来,平安京官员们才终于能够生出些鄙视乡下人的心情。
  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官员,最起码的礼貌还能保持。就起身跟着侍女前去见伊予水军的首领。倭国很穷,在穷的地方,‘浪费’可以说是罪恶,也可以说是身份的象征。譬如走在前面的这位侍女虽然是穷乡僻壤的口音,但是她的衣服后摆够长,拖在木质地板上。她的袖子下摆够宽,轻松超过了腰部。这些没啥实际用途的位置做的宽大拖曳,无疑是伊予水军有钱的证明。
  走在侍女身后,平安京的官员还能闻到侍女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道。如果是普通的花香或者花露的味道也罢了,那香气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是官员们从未闻到过的香气,令他们都有些魂不守舍。有些官员甚至突然生出干些什么的冲动。
  穿过一个回廊,前面的风格登时就变得无比繁华。倭国一般不修建墙壁,全部采用纸质粘在木头框子上做成的纸墙。通向伊予水军的统领所在的纸壁上贴的壁纸是暗纹烫金类型,这是大宋暴发户们的最爱。也让平安京的官员们心中忍不住佩服。鹤、牡丹、竹、兰、菊、梅,种种造型都是暗纹烫金,雅致中又显出一种肥美的豪华。甚至连脚下的木地板踩上去也感觉大大不同。
  跟着侍女到了门口,却见门口已经跪坐着两位短衣女子,她们的衣服虽然也到了脚踝,质量明显不如带领官员的这位。更重要的是,这两位女子的袖子只超过手肘,前臂裸露出来。这才是有钱人家侍女该有的水平。
  侍女站起身拉开了纸门,前面的侍女带着官员走了进去。这间屋子的装饰看起来倒是没有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然而一进门,就觉得脚下的榻榻米感觉完全不同。榻榻米在中国有个名词叫做席居,尧舜之后皆是以席居(榻榻米)为主要生活方式。两汉时期是席居(榻榻米)发展的巅峰。汉至唐400年间,凳子及高脚床盛行,席居逐渐在中国衰落。虽然不太能确定席居是什么时候传入的倭国,但是席居的确成为了倭国的生活方式。
  来自平安京的官员只用脚一踩,就知道脚下的榻榻米是他们从所未见品种,也是他们从所未见的舒适。那是难以形容的干爽,对于在梅雨季节的倭国来讲极为少见。
  华服侍女向平安京的人员介绍了赵鸣人与两名重要首领之后,又做了自我介绍,“我乃伊予水军的统领,叫做樱。”
  这下官员才明白过来,为何这位穿的都有些僭越。原来是女海盗首领。
  鸣人在大宋生活了几十年,早已经不习惯跪坐,他选择在垫子上盘膝而坐。平安京的官员们也被分了几个垫子。一摸这垫子,官员就惊了。他们不是没有做过丝绸垫子,但是这垫子里面也不知道填充了什么,又软又厚实。盘腿坐下之后居然无比舒适。
  再用手轻轻一摸榻榻米,就知道这表面材质的确新鲜。倭国榻榻米席面的材质分为蔺草面和纸席面,而这种感觉像是一种稍微粗糙的布。用布做榻榻米,倭国国王也没这么奢侈。
  有侍女进来,用透明的玻璃杯给官员倒茶。玻璃杯在倭国上层已经不是没见过的货物。只是这种玻璃杯有个内胆,很巧妙的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看着很有趣。
  红茶入口,官员立刻觉得这帮海盗们的生活水平未免太高。高到平安京的官员都有些自愧不如的感觉。其中一位忍不住说道:“赵阁下,这茶是宋国的么?”
  “嗯。不知阁下可否听过僧伽罗狮子国。就在天竺旁边。”赵鸣人问道。他喝的乃是僧伽罗红茶,这种茶在大宋已经流行起来,与绿茶白茶三足鼎立,牢牢占据很大市场份额。
  “好像听说过。那里不是距这里有万里之遥么?”
  “嗯。诸位喝的就是去年的僧伽罗红茶。”赵鸣人答道。说完之后他又怕被人嘲笑说这是旧茶,忍不住补充了一句,“今年的新茶还没下来。”
第148章
强龙与地头蛇(十)
  茶是好茶,榻榻米与垫子都很舒服,墙壁非常华丽。来自平安京的使者甚至生出些自己身处繁华平安京的感觉。然后听到对面的并非平安京口音,使者就想起自己正身处鸟不生蛋的四国岛上。
  打起精神,使者开口说道:“不知伊予水军可否想过向天皇陛下进贡。”
  镰仓幕府被伊予水军的珍珠勾起了贪心有,身为平安京的倭国朝廷也有同样的贪心。但是平安京朝廷就不采用这讨伐这种自降身份的手段。身为倭国朝廷,他们选择派出了使者。
  与部下对视了片刻,赵鸣人从与会的三人眼中都看到了些佩服。得知平安京派人来的时候,水军成员都觉得这是天皇在下令倭国全国动员讨伐四国前,派来对伊予水军宣战。都动用到天皇,伊予水军里面的许多首领都被吓得够呛。现在事实证明平安京朝廷并不是来讨伐,首领们都放下心来。
  转过头,赵鸣人对使者说道:“我们不过是些水军。好像没有资格向朝廷进贡。”
  这是大宋的秦明轩与那些干部给赵鸣人的建议。上层行事自然有自己的那套规矩,但是看着冠冕堂皇的规矩本身之一就是他们看不起赵鸣人这样的下层。此时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承认这个事实,达成与平安京朝廷的共识。并且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之上继续谈下去。
  听了赵鸣人的这番话,水军首领们心里面都捏了一把汗。以他们平日的经验,在水军层面上直接告诉对方说‘我没资格对你好’,说这话的人心中保持着完全公开的敌意。接下来很可能就会拔刀相向。
  赵鸣人心中也有些紧张,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应对。在大宋待了这么久,他早就不再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倭寇。被迫承认自己在倭国的卑贱身份让赵鸣人感觉很痛苦,虽然不用公开承认这么讲,但是现在他所讲的一切都基于这个卑贱身份的事实。赵鸣人感觉非常痛苦。
  但是有些事情让自己再痛苦,再不快,也得面对这个现实。二十几年前,如果赵鸣人在胡月莲面前坚持自己的主导权,他就会在那个时候顺利转世投胎。
  听了赵鸣人的话,平安京的官员并没有感觉到敌意。在他们看来,身为海民的水军根本没有身份可言,自然也没有向朝廷或者幕府上贡的义务。这个问题曾经让他们感觉为难,让没有资格进贡的人进贡,对于平安京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如果是赵阁下上贡的话,就没有问题。”官员对赵鸣人说道。
  伊予水军的首领听的莫名其妙。伊予水军不能上贡,伊予水军的首领有资格上贡。这是什么莫名其妙的道理。
  赵鸣人心中并不奇怪,他忍不住感叹大宋贵人秦明轩虽然不是倭国人,却比赵鸣人这个倭国人更能够理解倭国的平安京朝廷。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在平安京眼里,伊予水军大概不算人,赵鸣人则是赵家人。礼贤下士,首先需要对方是人。只要是人,平安京就可以往来。
  “我当然愿意给天皇陛进贡献珍珠,伊予水军有机会给天皇陛下进贡么?”赵鸣人问。
  听了这个棘手的问题,来自平安京的官员们微微皱眉。这个赵鸣人胃口好大,平安京勉强愿意承认赵鸣人本人的国人身份,可这厮又期待平安京承认他拥有的势力。难倒他还相当四国守护不成?
  但是这个话却不能这么讲,与国人说话是要顾及体面的。带着平安京朝廷特有的莫测高深表情,官员答道:“如果朝中的官员们都认同的话。”
  赵鸣人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他对旁边的樱低声交代了一句。樱随即起身,走到侧边敲了敲纸门,接着走回到自己的坐垫重新跪坐下来。纸门打开,里面出来的三名侍女,托着台盘到了三名平安京朝廷官员面前。台盘上铺了锦布,上面是两颗光滑的硕大走马珠,以及两串用形状各异的小珍珠穿成的手链。
  每颗珍珠都光滑明亮,绝非‘人老珠黄’的旧珠子。手链的珍珠颗粒虽然小,却明显是由高手匠人选出,各种不同形状用银链串起来,格外的有情趣。大珠能清晰的映出人影,仔细看的话,连须发都极为清晰。
  三位官员心脏跳动速度变快,按照道理,这应该是送给他们的礼物。不过对面的乃是伊予水军,一群野人。也许他们并不懂得礼数。所以为首那位问道:“这是何意?”
  赵鸣人答道:“这是送给三位的礼物。上贡给天皇陛下的珍珠,我会按照礼数亲自派人送去平安京。”
  “便是我们,没有天皇的召唤,也见不到天皇陛下。”
  “所以我还需要请诸位帮我引荐朝中大臣。”
  “朝中大臣也很忙。”
  “拜见大臣怎么可能一次就见到。而且我们给天皇进贡也不会只进贡一次,如果天皇陛下喜欢,每年至少要一次。”
  樱以及其他两位首领静静的听着,男性首领轻轻挪动身体,樱用指甲缓缓挠着手心。然后他们听官员说道:“我们回京之后只能启奏天皇陛下。你们要尽快到京都。”
  “我会派人随诸位阁下进京。”
  “……也好。”
  “那就开宴。”
  听到开宴两字,三位首领都松了口气。听不明白的话让他们已经没了丝毫兴趣,开宴既代表着可以结束对他们折磨的会面,也能带给他们能够开心的食物。赵鸣人站起身,三位首领立刻跟着站起身。京都的官员也站起身,跟随着赵鸣人他们出门左走,进了宴客厅。这里的布置又不相同。房间宽阔的多,还有一个庭院。
  侍女们鱼贯而入,在众人面前放下小桌子,菜随即一道道的上来。倭国还是分餐制,这小桌子比平日里的台子大不少,京都的官员心里面嘲笑乡下人没见识。摆了能放至少六道菜碟子的桌子,又准备放几道菜呢?
  率先端上来的是一个水盆,里面有清水,吓得官员觉得膀胱一紧,这特么是要他们先喝个水饱不成?然后官员就见到侍女拿着肥皂与毛巾伺候在旁边。官员才明白是请他们洗手。湿毛巾擦脸,肥皂净手,用干毛巾擦了脸和手。官员觉得清爽许多。
  第一道菜就端了上来,竟然是糖水柑橘。柑橘旁边还点缀了几块绿色的橘皮,看着很喜人。倭国的柑橘本就不多,此时还是五月,并非柑橘收获期。与倭国的饭菜相同,这些菜的份量都不大。柑橘只有半个,平安京的高官们几口就吃完了。令他们意外的是,这竟然真的是柑橘,酸酸甜甜的甘美味道让官员忍不住微微点头。
  第二道菜是萝卜雕花。白萝卜片拼成莲花形状,用含芥末的清汁腌过,吃起来清脆爽口。
  第三道菜是核桃肉,暗红色的山楂露上,用肉片裹着核桃仁,裹了蛋液用油炸过。香的很,却不油腻。
  看着官员吃的开心,赵鸣人并不敢说这是肉。倭国是禁止肉食的,有些人还敢吃点鱼,但是牛肉、猪肉、羊肉绝对不能吃。吃了就会被抓进监狱。心里超级想显摆,赵鸣人却不敢。
  第四道菜是番茄炒鸡蛋,两调羹就能吃完。鸡蛋炒的稍微有一点点焦,熟透的纯番茄不加水,在锅里熬成浓汁,里面还有不太熟的青番茄,最后加进去炒好的鸡蛋炖煮。里面还要加上足量的糖与盐,结合了酸、甜、香。配合少量面条,让官员们吃的满脸笑容。
  第五道菜是油炸花生米,三十几颗,非常香。
  第六道菜是两个油炸牡蛎。虽然此时并非牡蛎最肥美的时候,不过对于在京都的官员,有的吃已经很不错了。
  六道菜吃完,官员感觉很满意。没想到侍女进来,将桌子抬走。京都的官员大为讶异,菜还剩下不少,怎么就要赶人了?片刻后,只见侍女抬了干净的桌子进来。官员是又惊又喜,原来是要上新菜色。只是这么想,官员就忍不住偷偷咽下口水。
  后六道菜很快就上来,最先的是金枪鱼刺身,生金枪鱼切成厚大的片,每个人四片。表面微微用油煎过,旁边放了块柠檬以及一点芥末与酱油,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
  接下来是蒸蛋。鸡蛋壳打破一个小口,在笼屉里蒸过。不管是蛋白或者蛋黄都呈现半凝固状态。
  油炸红薯,红薯条稍稍蒸后进行油炸,外面焦脆,里面呈现糖一样的融化状态。
  肉丸子是羊肉与猪肉混合馅料,辛香料,食盐,酱油都很够味。最重要的是,这里面还加入了菜籽油和芝麻油。这是大宋现在流行的调味手段,吃肉要额外添加不少油。当然,因为倭国人禁止吃肉,这原料不能告诉官员。
  鸡汤炖的鲜美,里面有姜片,葱段。但是侍女只给乘出汤,其他调料在碗里堆了许多。看得平安京官员们大大吃惊。这铺张浪费,也太豪华了。
  最后一道菜,砂锅里面放了白水煮豆腐。汤竟然是过滤后的鸡汤,清淡中不乏滋味,配合了石膏点出来的嫩豆腐。平安京的官员生出‘平淡就是真’的人生感悟。
  十二道菜吃完,第二桌又撤下。侍女端上来毛尖,又拿上栗子粉制作的羊羹。甘苦之味皆有。赵鸣人让其他首领下去,他问道:“诸位阁下,既然诸位要先寻找朝中大臣引荐我。却不知道该送多少珍珠,才能符合那样大臣的身份。”
  在吃这顿饭之前,平安京的官员其实敷衍居多。现在他们三人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认同的心情。低声交流了几句,为首的那位说道:“你们觉得多少合适?”
  “送给朝廷的都是最好的珍珠。十二颗如何?”
  第二天,伊予水军的大船载着京都来的官员踏上归程。一直没出现的秦明轩站在赵鸣人身边,眺望着船只。他叹道:“十二颗珍珠。”后半截则咽在肚子里,和大宋相比,这简直是打发叫花子呢。但是这也没办法,对于高官,让他们办事送一次礼物可不够,也不知道真正要给多少次。
  赵鸣人没管这个话题,他问秦明轩,“天皇真能够接受我们的贡品么?”
  秦明轩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这买卖由赵嘉仁开辟。大宋官家尚且经营的买卖,为什么倭国国王就会看不上。秦明轩开口时候说的却是另外的解释,“如果他看不上,为什么要派人来?”
  赵鸣人眼睛一亮,心中最后的不安也消失的干干净净。如果天皇都能承认赵鸣人的身份,那是多么重要的变化。从此以后,赵鸣人就是真真正正的倭国贵族。这对于倭国底层来讲,是闻所未闻的大事。
  秦明轩完全没去关心赵鸣人的心情。他此时的心思沉浸在刚到港的大船带来的异形珍珠手链上。从光泽到大小到形状,这都不如海水珠。但是这意味着秦明轩的姑父并没有把鸡蛋只放在刘猛与秦明轩这边,他已经开辟了至少第三个养殖场。这种廉价便宜的小珍珠的确比不了硕大圆润的走马珠,却能够让秦明轩这边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失落的心情难以形容,秦明轩曾经幻想自己将独占大宋珍珠市场,赚到成山成海的钱。可他的姑父不愧是大宋官家,秦明轩怎么蹦跶,都没办法跳出他姑父赵嘉仁的手掌。
  日子过得飞快,一个月后,又有一艘大船运送物资抵达高松。这艘船回去的时候带上了珍珠,以及最新消息。平安京朝廷已经接受赵鸣人的贡品——四十八颗顶级珍珠。双方就赵鸣人以何等身份上贡进行了磋商。毕竟让一个海民拥有正式身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作为现在倭国精神象征以及名义领袖的倭国国王,也因为不掌握实际权力,在实际领地分封上只能有些想法而已。
第149章
强龙与地头蛇(十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6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